第一篇: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一、教科研队伍基本情况 榆林市辖 12 个县区,包括市教研室在内,共有 13 个教研室,属行政事业单位。在这 13 个教研单位中,除市教研室属副县级建制外。各县教研室都属科级建制。现在共有职工 387 人,其中男 236 人,女 151人;专职教研员 309 人,特级教师 4 人。其年龄、学历、岗位、职称结构及其分布情况分别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有一支结构趋于合理,相对比较稳定的教科研队伍。
二、近年来围绕教科研队伍建设开展的一些实际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要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教兴榆”的战略指导思想,突出体现了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使得教育科研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教科研队伍日渐壮大,教育科研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与课改同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市教科研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把教研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研员的自身角色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教研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者”、“检查员”的身份出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教师,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姿态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新课改同行,与教师并肩成长。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教研员的工作方式也应率先充分体现这一点,创设一种与教师对话、交流的氛围,关注教师的需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做教师的贴心朋友。这一指导意见。为课改中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广大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课改伊始,我市就把教研员的培训纳入新课改培训之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严把准入关。使他们通过培训后无论是思想认识水平,还是专业研究理论水平都能达到课改的需求。适应课改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课改联系制度,所有教研人员必须包县(市级教研员)、包乡、包校(县级教研员),夯实死肩,责任到人;组织举办了学科教学研讨会,开展课改视导调研活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疑难与困惑,然后依此为线索,与他们展开对话、交流。切实解决老师们在平时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导教学,服务教师成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教研工作的内涵,促使教研人员得到锻炼成长,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研究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有 3 名教研员、13 个教研室编辑出版教育专注 18 本;教研人员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近千篇,并有 100 多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评选中获奖;80 多人分别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和课改先进工作者;2009 年,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我市又有两名教研员被评为省级二等奖,分获市级课改标兵的光荣称号。
(二)在研究中成长 教研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而课题研究又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是教研员这一特殊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特别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教研人员要将问题思考常态化,课堂教学指导研究话,教研重点工作课题话,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74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2 项,省级课题 24 项,市级课题 48 项,参研人数达 360 多人次。通过课题研究,不但使教研人员自身的专业研究水平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同时还带动引领广大教师逐步走上教育科研之路,营造起一股人人崇尚科学,注重科研的良好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进而使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呈现出照好的发展态势。从“十一五”开始,在教研部门的带动引领下,我市中小学校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330 多个,并有 110 多个结题验收。其中米脂县教研室的《中学理科创导式教学法》、神术县教研室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和绥德县教研室的《情趣作文教学法》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迎验”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加快了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步伐,把“迎验”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大事来抓。截至今日,先后有榆阳、横山、清涧、绥德和子洲等五个教研室达到《榆林市县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标准》,米脂、佳县、定边和府谷等四个教研室正在紧锣密鼓积极筹备,迎接验收。通过标准化建设,一是使教研室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优化了教育科研环境;二是吸纳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兼群教研人员,充实了教研队伍,壮大了教研实力:三是制定出台了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与奖惩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推动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办法。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我市教科研人员总量虽然不少,但在地域分配上明显不均,像吴堡、子洲和佳县等一些县区有几十人,而府谷县仅有 8 个人,不及核定编制人数的一半;二是学历层次较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研人员仅占 1.8%,远远低于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所要求专职教科研人员在读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不低于 10%的标准;本科以上学历的教研人员尽管从人数上达到 51%。但大部分都是后取学历,与自己现在所从事的研究专业不相符合,难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受编制等原因的限制,全市所有的教研室都没有配齐音、体、美、小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和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
科教研员。还存在其他学科教研员兼职的现象。有 75%的县一级教研机构没有配备必要高中教研员;从性别结构上来看,男性教研员为236 人,女性为 151 人;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在 41 岁以上的达到271 人,约占总人数的 70%。其中。50 岁以上的有 87 人,约占总人数的 22.5%,而 30 岁以下的仅有 27 人。不及总人数的 7%。几组数据对比明显。反差极大。说明我市教科研队伍年龄整体偏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新人,缺乏活力;从职称结构来看,有中级职称的为 159 人,约占总人数的 41%。副高级职称的为 102 人,约占总人数的 26.4%,尚未达到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高级职称比例应不低于 30%的要求。专业引领层次偏低;从岗位配置来看,不是按学科教研的需要配置人员,而是因人就岗。导致出现学历与分管学科不对应的现象。有不少县区把教研室看成是领导的后花园,将家属、子女安插 在教研岗位上,只占坑,不拉屎。更有甚者把一些有问题的具体人也放到教研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四是促进教育科研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健全。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教研队伍的待遇普遍低于同等的中小学校。导致出现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不愿意到教研工作岗位上来的怪胎。这些因素,制约、阻碍着教研室的生存与发展,对教研队伍的建设形成许多不利因素。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的几点设想
为改变我市教科研队伍现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大家商榷。
(一)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研兴教战略,着力构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体系 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完善用人机制。留住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着力做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的长远思考与发展。
1,切实加强人员配备。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 2005 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科研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应占到单位人员总数的 80%一90%以上。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门类及实际工作需要,配齐配强学科教研人员。市(区)、县(区、市)教科研机构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备学段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原则上课时数多的学科,每学科至少配备 2 名教研人员,其它每学科至少配备 1 名教研人员。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艺术、科学、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教育理论、教育
发展、心理、法制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也要注意配备。按照这一要求,我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普遍缺口较大,这就要求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正确面对这一现实,不要回避问题的存在。要抓住标准化教研室建设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协调教育、人事部门,赢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进而能高标准。严要求地配齐、配足新课程必备的学科教研人员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服务教学。
与此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教科研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要制定教科研人员选拔制度,完善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机制,严把进人关。选拔一些热爱教育科研事业,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有 5 年以上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教学能力;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聘兼职教研员。进而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有活力、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团队。
‘ 2,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改善教科研队伍结构层次,提高教研员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引进部分高新技术人才,更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针对教研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教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大力提高专职教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强培训制度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陕西教育学院、陕师大和榆林学院等高师院
校的教育资源,整合教研机构、电教部门、继教中心等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做好教科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应注重普及新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堂建构与教学指导,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要更多地采用参与式研训的方式,注意将统一组织培训和推动自学结合起来,将学习、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构建学习型组织。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科研人员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机会。通过课题研究压担子、定任务,促使中青年教研员承担研究任务,提高专业研究能力。要制定吸收高层次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研人员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措施,加强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在当地能产生影响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带动引领全市教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探索建立符合教研 I 作特点、有利于构建教科研骨干队伍的评价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 建设教科研骨干队伍,我们要按照“用好现在的、培养自己的、留住关键的、引进急需的、储备未来的”的工作思路,把住“总量要增长、层次要提高、结构要合理”的原则,继续调整和优化教科研队伍结构,进一步拓宽选任用人渠道,积极探索纳入留人用人的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重大项目招标制,完善教研员工作评价体系,建立教研员轮岗流动和竞争上岗制度。采取专兼结合的教研人员聘用制度,使教研队伍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弹性。其次,我们要加大对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地争取上级部门对人才建设环境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为教科研人员搭建好事业发展平台。为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名优人才和提升教科研队伍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要留住人才,激发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一靠事业,二靠待遇。所以,我们要尽快以政府出面制定《榆林市基础教育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与奖励办法》,定期对教科研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科研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扩大教研人员中、高级职称评审比例,树优评特向一线教研人员倾斜,切实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与政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能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教研工作氛围,为早日实现“科教兴榆、科教强市”战略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榆林市特殊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促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榆林市特殊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市政协教科委组织委员组成调研组,在李瑞副主席的带领下,就全市特殊教育发展课题,深入榆阳、绥德、府谷三县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有关单位进行了调查,并与特教学生家长、老师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工作汇报,调查报告《榆林市特殊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第三篇:应急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项城市建设委员会
应急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根据上级要求,我委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应急队伍建设工作情况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应急队伍
我们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应急工作,逐步形成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抽调施工管理股和城建监察队30人,成立了项城市建筑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队,具体负责我市建筑工地应急工作。
2、明确工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我委围绕建设领域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工作措施,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基层单位的应急工作及组织和发动群众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推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在节假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
第 1 页
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根据我市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3、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目前,全市建设建筑施工企业都有相应的应急队伍。开展定期评估分析,提高应急工作能力。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总结工作经验,我委对以往建设系统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并对在我市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总体评估,针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要求各个施工企业针对自己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对每次演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跟踪整改落实,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抓好安全生产,认真开展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
我委对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中,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施工企业限期整改。先后多次对全市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其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清除施工现场,并召开安全防护用品现场会,将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集中进行销毁,及时消除了隐患,收到良好的科普宣教警示效果。此外我委还充分利
用“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专项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增强了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
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处置现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影响了救援工作的协调开展。二是工作人员缺乏实战经验,贻误时机。三是应急救援队伍的非专业化和应急救援的物资储备与装备不足影响救援工作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应急指挥系统的作用。二是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牵头部门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其他部门协作配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应建立一支装备优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从安全生产常识、应急救援理论以及实战水平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应急救援资源和完善救援技术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应急救援的物资储备,优化应急救援装备,以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同时应根据实际,聘请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五是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知识,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救援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安
全事故的能力。
二0一0年一月五日
第四篇:如何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全文3000字)
如何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研究生六队王秋富)
走群众路线,借助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是新时期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具体工作中,依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开展工作不力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原因之一便是队伍建设不过硬。本文试就如何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提高认识。当前,有的干部对思想工作的群众性认识不够,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有的干部对思想工作的艰巨性估计不足,不注意发动大家一起来做;有的干部怀疑思想骨干队伍的功能,舍不得投入。这便造成了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无所作为。为此,必须对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一是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是我军法规制度提出的明确要求。《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基层连队要“建立一支以党员、班长、士官为主的思想骨干队伍,开展谈心活动,做好群众性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后进士兵的思想转化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政治工作条例》在规定政治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时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培养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发挥他们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作用。”《内务条令》中也有相关的明确规定。因此,我们要从严格执行现代化建设的法规制度的高度上认识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现实需要。当前,各种形形色色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冲击军营,战士的思想由过去的较“封闭”转向“开放”,由较“单一”转向“多元”,由“简单”转向“复杂”,呈现多变不稳的趋势;同时,战士入伍动机的多样性、传媒的广泛性、通信的快捷性、驻地环境的复杂性,也要求经常性思想工作进行全时空保障。情况高度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单靠几个干部的力量远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是由思想骨干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决定的。思想骨干与其他战友或同吃一桌饭,或同居一间房,或同操一门炮,或同年入伍,或同地参军,或同一兴趣,或同一专长„„这些“同位”状况,使得他们在做思想工作时具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为此要大力加强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思想骨干个个成为发现问题的“观察员”,上下沟通的“联络员”,会做工作的“小指导员”。
精心选配。健全思想工作骨干队伍,是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必须做到精心选配力量,保持队伍的先进性,防止简单凑数的不良倾向。
(一)坚持标准。建立思想工作骨干队伍目的在于“用”而非“看”(应付检查),一定要坚持标准:
1、政治思想好。政治立场要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敏感性强,政治
1态度鲜明。
2、军事技术精。要热爱学习、训练,军事技术过硬,能够发挥传帮带作用。
3、工作能力强。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善于联系沟通,善于团结人,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要好,办事公正、作风正派,对人诚恳、热心,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群众愿意接近。
(二)履行程序。选配思想骨干通常在工作全面展开时进行,一般要按照群众推荐、支部研究、机关审查的程序进行认真,坚持标准,综合考察,慎重筛选,择优选用。
(三)优化结构。要做到整体构成合理:
1、军龄上梯次配备。不同兵中都要有,做到兵员年年变,骨干不断线,经验不失传;
2、地区上适当兼顾。同地区兵接触机会多且相互了解较深,在不同地区兵中吸收一定的同志担任思想骨干,便于开展根据各人具体情况开展思想工作,也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官兵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3、层次上合理组合。队伍中既要有干部、党员、班长,又要有战士、团员,防止青黄不接及思想工作骨干与行政领导混为一谈;
4、分布上注意匀称。既要考虑战斗班、排,又要兼顾到各小、散、远单位,以便使工作不留空白点;
5、类型上讲究搭配,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都要有,还要注意吸收不同民族的战士参加,便于接触各类人员。
(四)及时补充。当思想骨干升学、上调或其他原因不再在本单位工作时,要及时进行补缺,保持队伍的完整性,防止工作断档。
注重培养。狠抓培养是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的关键环节,要在选准苗子的基础上,多在培养帮带上下功夫。
(一)端正思想认识。认识不端正,缺乏责任感,是当前思想工作骨干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应注意做好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工作。一方面,帮助其克服厌烦心理、包袱心理,转变无所作为、无所谓的思想观念,增强做思想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克服自我保护心理、畏难心理、应付心理,增强做好思想工作的信心。
(二)着力培养能力。应重点培养五种能力:
1、观察感知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
3、开导说服能力;
4、解决问题能力;
5、行为示范能力。
(三)综合运用方法。要着眼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的目标,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式对思想骨干进行培养,主要是:
1、组织集中培训。营、连应结合工作实际定期不定期地对思想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在工作全面展开,思想骨干选配完成后,一般都要以营或连为单位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当上级统一进行组织时,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培训。
2、结合工作帮带。围绕“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三个环节,对骨干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出注意、教方法,一点一滴、一招一式搞好传帮带,必要时可以思想形势分析会、“集体会诊”等形式进行。
3、抓好自学提高。要努力激发思想骨干学习思想工作所需的理论积极性,并注意为其学习推荐书籍、提供场所,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鼓励他们将所学理论自觉运用于工作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中提高做思想工作的能力。
善于激励。培养,主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干的问题。愿不愿干,干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激励来解决。为此,加强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还需注意建立和完
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思想骨干进行持续不断的激励:
(一)责任激励。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开展工作不够主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骨干职责不清、标准不明。因此,要明确制定“思想骨干职责”,使思想骨干做有标准,行有依据。同时,要通过定期进行思想形势分析、汇报工作情况,经常交待任务、讲评工作等办法强化其责任意识,增强其使命感。
(二)利益激励。实施客观公正的利益激励,对工作成绩突出、现实表现好的思想骨干,在入党、提拔使用、立功受奖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考学、选改士官等方面优先推荐,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思想骨干要及时调整,因失职造成一定后果的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必要时建立思想骨干档案和登记卡,作为实施奖惩的依据。
(三)信任激励。要善于给思想骨干交任务、压担子,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鼓励他们以主人翁姿态关心连队建设,放开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小指导员”作用。从而使其感受到领导的信任和重视,增强其内动力。
(四)支持激励。分配任务时,讲清完成任务的意义、方法;开展工作中,维护他们的威信,保护其积极性;遇到困难时,及时出注意、交方法,帮助其解决难题;出现挫折时,热情鼓励支持,帮其消除顾虑,总结教训,放下包袱,大胆工作。从而使思想骨干时时感到有坚强有盾,有力量源泉。
(五)典型激励。树立典型可以起到指方向、教方法、加动力的作用。要注意适当树立思想骨干的先进典型,大力表扬先进,激励大家向典型学习,向先进看齐。
(六)感情激励。在帮助思想骨干解决思想工作难题的同时,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领导的爱护,将之化为工作的动力。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
电话:025—3341584(地)0501—73594(军)
第五篇:xx中队思想骨干队伍建设方案
xx中队思想骨干队伍建设方案
为加强中队经常性思想工作成效,充分发挥思想骨干在做好一人一事及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划分
(一)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Xxx xxx xxx
(二)思想骨干队伍组成 Xxx xxx xxx xxx
二、责任范围
中队3名干部负责中队全体官兵的思想情况的掌握,司务长重点掌握后勤人员,各班长、副班长主要掌握本班人员思想情况。
三、活动制度
1、谈心制度:中队干部每月找重点人、思想波动比较大人员、情绪不稳定的人员及其他思想上、心理上有现实思想问题的人员谈心;其他思想骨干经常找所属人员谈心,做到每月过一遍,不漏一人。
2、汇报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思想骨干汇报会,思想骨干汇报所属人员的思想情况,特别是有思想变化人员要专项汇报;支委会每月按纲建队形势分析时,听取思想骨干汇报会整理的情况;每月向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报告“十种人”、重点人的思想情况。
3、协同制度:对有现实思想问题的人员,由中队干部、负责人、“三互”小组长搞好协商,共同对其做工作,共同
落实整改措施。
4、培训制度:中队每季度对所有的思想骨干进行一次培训,每年对所有的思想骨干调整的同时进行一次开展工作的培训。培训由干部或支委成员负责。
四、几点要求
1、思想骨干平时要通过细心观察、侧面了解、谈心交流等方法,从言谈举止、饮食睡眠、情绪表现、交往消费等异常变化中,切实掌握所属人员的思想变化。
2、中队要严格督促活动汇报制度特别是谈心制度和汇报制度的落实提高思想汇报会的质量,分析人员的思想要透彻见底,思想动态方向明确,存在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要弄清,切实找出不利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汇报人员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知情不报,也不能“添油加醋”,夸夸其词。特别是对一些不稳定苗头、不良倾向和不安全因素,必须具体、真实。
4、制定的措施要责任到人、到期、每次汇报,必须将落实措施情况及人员思想转化情况作为重点,并就下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因主观点、方法不主动、工作不到位、制度不落实,造成事故的,对责任人实行入党、考学等个人进步上的一票否决制。
5、实施本方案中如有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并一步完善本方案。
xxx中队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