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救助管理调研报告
救助管理调研报告 一、对求助受助人员状况的再分析(一)救助对象中的“高收入”弱势群体。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却有增无减。鞍山市救助管理站 2002 年收容遣送各类人员共 849 人,其中流浪乞讨人员 150 人,占总数的 18%。而2006 年救助了 764 人,其中流浪乞讨人员只有 27 人,仅占总数的 0.35。究其原因,主要是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取消后,大部分流浪乞讨人员由此而发展成“职业乞丐”。他们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而是乞求“高收入”。他们当中一部分,以形成了以流浪生活为主、以乞讨生财为目的的“家庭式”乞讨团伙。本人在对新办法施行三年来鞍山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调查中,不仅发现了 3 人帮,5 人组的乞讨小团伙,还发现了来自甘肃岷县的有100多人组成的乞讨大团伙。这个大团伙,每个女性手臂上都纹有一只梅花,并带一个小孩子,以家族为单位,分工明确,乞讨生财。他们不满足于受助,甚至拒绝救助。由于救助部门对拒绝救助缺乏执法依据,再加之执法手段较难把握等问题,“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二)求助对象中的身份甄别难。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界定了救助标准和条件,但实际上难以操作。在救助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求助对象不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究其原因,一是临时求助人不想暴露身份,怕影响名声。二是职业乞讨人员,他们经常流窜全国各地乞讨,登记后怕被当地民政部门接回。三是目前正在实施微机联网,进入微
机后,怕今后不予以救助。为此,给救助管理部门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甚至无法核实被救助人员的真实情况,无法实施救助。对这部分人,目前,基本上是由他们自述,工作人员凭感觉判断是否救助。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掺杂人员更是难以应对。在 2006 年市救助管理站求助的 827 人中,竞有 542 人不能提供有效证件,只认定了 63 人不符合救助条件。如郭某,男,64 岁,自称是辽宁铁岭人。经微机查询该人在辽宁省内救助站先后救助了 19 次,在他身上发现 80 多张全国各地救助给买的车票。鞍山救助站也救助了其 3 次,对于这种骗助人员,救助站在其第 4 次请求救助时没有给予救助,他就躺在救助站门外耍赖,后来联系公安机关才将其强制护送走。
(三)受助人员中弱势群体返家难。在救助对象中,盲聋哑、痴呆傻、精神病人和无家可归者占大多数。他们是救助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由于他们不能提供准确的家庭住址和联系人的相关信息,无法同其家人和亲属联系。即使找到了他们的亲人和亲属,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也不愿意把他们从救助站接走。有的接走了,不久又流落社会,无奈,救助站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鞍山市 2006 年救助的这类人员共有 76 名,亲属不愿接回的有 46 人,占总数的 61%。如救助站送回后,家庭拒绝接纳,不仅牵扯了救助站人手,还造成了国家有限的救助经费的浪费。如居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魏家屯村的范某(64 岁),2005年 5 月 24 日患肝硬化到常州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在常州救治期间,联系到了其两个儿子和姐姐,他的亲属都表示不能去常州把亲人接回来。在范某病情稳定后,常州救助站护送他回到鞍山继续救治。在鞍
山救治期间,鞍山市救助管理站多次找到其亲属,劝说他们把范某接回家。可范某的亲属一次也没有到医院看望过范德纯,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也联系不上了,一直都由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医院护理范某。2005 年 10 月 1 日范因病死亡,救助站联系到了他的姐姐。他的姐姐电话里说,“请政府处理”,就再也不接电话了。范某的丧事完全由救助站办理。范某临死前留下遗憾,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一面。
(四)受助人员情况复杂管理难。由于实行开放式救助管理,一些流落街头的病危患者也经常被热心人送到救助站,而救助管理部门的医疗救助体系又不完善,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一些受助人员,尤其是精神病人和弱智人员,时常在站内乱跑乱叫,破坏公共设施,在被褥上拉屎拉尿,甚至殴打工作人员,特别难以管理。在求助人员中还存在“鱼龙混杂”,救助站内发生多起行窃现象,威胁着国家财产和救助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救助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后认可难。由于一些治安执法部门对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不了解,经常把一些酒后理智不清耍酒疯、病倒街头无人管、不够收容条件的外地传销人员、正在调查到涉案不能定性人员以及影响社会治安回稳定的人员送到救助站。或者撒手不管,或者请求代看管,救助站成了临时收容所。如 2006 年 2 月 24 日,公安 110第 7 大队夜勤民警就把一名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强制性送到救助站,由于本人不接受救助,救助站按照自愿受助的原则予以拒收。夜
勤民警由于不了解救助的原则,错误地认为救助站是不作为、不履行责任。
二、对贯彻执行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几点设想 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细化了救助管理的内容,界定了救助管理范围,标志着我国施行了 21 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体现了救助管理工作完全成为一种被救助者的“自愿行为”。救助机构也实行了“来去自由”的开放式管理,完全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那么,如何突破新、旧《办法》带来的制约救助管理工作的“瓶颈”和“难点”,这是救助管理部门必须破解的难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爱流浪乞讨人员,从根本上消除流浪乞讨。
1、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低保体制。让每一个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都能享受到低保政策。按照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应对流浪者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联系有关部门给予安置,对身体强壮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同时,开辟和提供一些针对乞讨人员的劳动岗位,使这些长期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有出路,完全融入社会,从根本上解决和避免因生活无着而外出乞讨,使这项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工作。
2、加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一方面,流出地的政府部门及城乡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赋有成效的工作,控制外出流浪乞
讨;另一方面,流入地政府部门及城乡基层组织要认真对待,耐心说服,堵住入口。对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的地域,公安、工商、综合治理等单位要同救助管理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要实行救助管理一盘棋,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局部禁乞问题,治标更要治本,标本兼治,力求取得成效。
3、救助管理部门要营造氛围。适时到流浪乞讨集中的地域进行救助法规的宣传,使流浪乞讨人员懂法、知法、守法。加强救助知识的宣传,教育这些人的亲属,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应尽赡养、抚养责任,谴责遗弃行为,形成关爱性的社会救助管理氛围。
(二)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教育,打击职业乞讨者。
>在实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流浪乞讨不仅是有损自身形象的行为,同时也会对国家形象造成影响,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救助管理部门应按照新办法协调公安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有组织的欺诈性乞讨行为。
(三)拓展救助方式,变被动求助到主动救助。针对节假日放长假,人口流动量增多的客观情况,救助管理部门要每天派工作人员上街巡视,密切关注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关注流浪未成人和流浪精神病人或危重病人的情况,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同时,要在重要地段设
立救助咨询站或救助引导站,向社区居委会及市民发放救助引导卡,避免求助找不到门槛,为营造和谐平安环境做出积极努力。
(四)完善救助网络,强化多层面管理。鞍山市是在全省和全国率先对救助人员实行微机管理的城市,其经验被推广。在对一般受助人员进行微机登记的基础上,还把鞍山市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和痴呆傻人员及精神病人资料输入微机,建立个人档案,使长期制约救助管理工作的求助对象返家难等问题得到破解,救助工作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于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工作,还应发挥社区和志愿者队伍作用。要在重点社区建立救助网络,设立义务救助管理员。一方面确保救助对象通过社区和社区救助管理员及时联系救助管理部门予以救助,另一方面求助人员在得到救助后,救助管理部门能通过社区或者社区义务救助管理员及时查找到救助人的住址,并由社区或者义务救助管理员通知其亲属接回或由救助站护送回家。
三、强化救助管理机构建设,为救助工作创造必要到条件 新办法的施行,为救助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救助管理部门要乘势而上,针对新办法施行中出现的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去破解工作中的难题。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筑花园式救助管理站。几年来鞍山市对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不仅新建了救助大楼,设立了接待室、阅览室、活动室,添置了健身器材等,尽可能的为受助人员创造舒适的住宿条
件。还变过去监舍式管理为开放式救助,拆除铁门、铁栅栏和监控设备,不限制受助人员人身自由,尊重受助人员隐私,完全体现了救助工作的人性化,使被救助者在救助站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救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把受助人员当亲人,彻底改变过去生、冷、硬的工作态度。无论是对因为身体残疾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者,还是身在异乡,因为钱物丢失发生临时性困难的人,到了救助站就是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回到了亲人的身旁。各地救助站要从思想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组织活动上要有创新,组织受助人员在阅览室学习,定期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彻底改变进救助站只提供生活救助问题。
(三)协调职能部门,形成救助体系。救助管理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是一项涉及和谐和稳定的工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密切配合。对职业流浪乞讨人员,需要公安、综合治理、流出地政府等部门的配合,应予以坚决打击。对求助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需要医疗等部门的配合。鞍山市救助管理站从 2003 年开始就积极协调公安、卫生等部门,设立定点医院,救助流浪乞讨病人。在此基础上根据 2006年 1 月 6 日《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更加完善了救助体系,明确了责任,保障了流浪乞讨病人的权益。
第二篇: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医疗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那些因为贫困而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治病的公民实施专门的帮助和支持。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减轻了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在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审计实践,认真梳理与医疗救助资金有关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救助资金大量闲置与困难群众得不到救助矛盾突出。一方面,大量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财政、民政部门沉淀形成闲置。另一方面,大量困难群众因未得到民政部门救助,丧失了正常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权利。造成上述怪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救助渠道不通畅,民政部门主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宣传医疗救助政策,而困难群众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长年不看报纸不上网,不了解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甚至有了困难还不知道找谁解决。二是有的基层民政部门官僚思想严重,不是深入街道乡村讲解政策,为民排忧解难,而是在办公室坐等困难群众上门求助,造成大量行动不便困难群众求助无门。三是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条件过高,需要救助的城乡贫困家庭难以达到认定条件。
(二)随意改变救助标准,擅自扩大或缩小救助范围,有失公平。
1.随意改变救助标准。有的擅自提高对低保对象的救助标准;有的对低保边缘户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执行比率低于规定标准;有的对同类患者执行的救助标准不一致,救助金额弹性较大,造成个人自付医疗费用高,享受救助标准反而低的现象,影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公信力。
2.擅自扩大或缩小救助范围。有的为了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医疗救助,临时将患者定为低保户,实施低保户医疗救助后即取消低保资格;有的违规将医疗救助资金拨到福利院,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有的对不属于救助病种范围的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有的又缩小了救助范围,仅对城镇低保边缘户实施医疗救助,而农村低保边缘户未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三)救助程序执行不严格,救助档案资料不全。在医疗救助的审批、审核中,工作人员很少按规定入户核查,仅凭一些证明和药费单据就直接进行审批。基层民政部门虽然建立了医疗救助档案,但档案登记内容残缺不全,不能完整地反映受助人参加医保情况、住院医疗费用总额、医保报销情况、个人自付情况等。有的未按规定公示医疗救助人员名单;还有的大病患者评议在前申请在后,更有甚者存在患病在后,申请医疗救助在前的怪现象。
(四)资助参保参合不规范。有的未按规定资助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等困难群体参保参合,有的地区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70周岁以上老人参加医疗保险。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管理部门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上部分地区医疗救助基层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国家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参合的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医疗救助管理使用的改进建议
针对医疗救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管理流程及加强专项审核等方面下大力气,确保救助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一)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医疗救助管理的透明度。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要执行到位,必须先宣传到位。要让民众特别是与政策相关的群体(包括政策受益者及政策执行者)知晓、理解政策。只有充分了解政策,执行者才不会随意改变执行标准和执行范围;受益者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申请、去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细化城乡医疗救助办法。针对医疗救助发放标准不统一,随意救助等现象,相关部门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医疗救助政策制定及实施细则的执行上,重点是救助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医疗救助政策规定是否落到实处,各城乡是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另外,要加强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制定救助档案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齐全真实,经得起检验。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关注和发现由于制度缺陷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严厉查处违规操作和徇私舞弊现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真正发挥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补充作用。
(三)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大量医疗救助资金沉淀闲置而困难群众又未得到及时救助的怪现象,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比如,应适当降低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准入标准,让更多患者家庭不因病致困。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可以与当地登记的城乡低保户,与居民、农民医保等信息进行比对,看低保人员是否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还要关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弱势群体参保参合情况,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医疗权利。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建立监督制度和接受群众举报制度,查处民政救助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四)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保障医疗救助管理运转正常。医疗救助管理是一项好制度,保护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但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难点是执行范围难于认定,核查、认定工作量过大等问题,仅靠民政部门一家难于完成。建议建立民政、医院、社区(街道)或村委会协调联动机制,对救助对象的申请表、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参加医疗保险按规定领取的补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看是否符合条件,并在规定范围内公示,这既有利于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将国家的利民政策落实好,落实到位
第三篇: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一、城乡低保制度执行与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安全网”。规范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可以将有限资金集中救助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低保制度在促进社会认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保障权利实现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也导致了救助以外的效果,在满足基本需求以外的外延不断扩大,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纳入实施范围,潜在问题逐渐凸显。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福利依赖”的形成与低保配套的多种优惠政策加起来比不少行业工资还实惠的多,享受低保吸引力也就越大导致处于低保边缘的人千方百计得到低保待遇,吃政府“皇粮”,可以不要钱,但要低保证;二是降低就业欲望,就业积极性下降,由追求工资收入,转为追求福利待遇,威胁用人单位不许招其就业,甚至出现就业工资与低保救助倒挂,也要看重低保;三是造成新的不公,低保户与低收入家庭之间仅不到三百元差距,但随着低保待遇含金量增加,使之成为反差,由此造成居民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实施难点
1、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
利益分配是低保制度实施的难点,其一低保涉及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其二救助标准低,达不到保障最低生活的目的,提供名目繁多的救助太高,不工作与工作又相差无几,就会养懒汉,不利于发挥个人潜能。已经获得低保待遇的,除非自己退保,否则很难取消低保待遇。
2、调查取证问题
1)“合法”创造条件获取低保待遇,如提供医疗诊断,真假难辨。
2)隐性就业不申报或者瞒报。
3)人为失业,有劳动能力、没病却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找到工作
或有适合工作不干等(规正人员有意透露身份使之应聘失败)
4)隐瞒工作收入,让单位开无收入证明或低收入证明。
3、特殊人权退保问题
“归正”人员,由于暂时无工作让其享受低保待遇,然而当他们就业或者发生隐性就业,要取消低保待遇时,他们便软磨硬泡甚至威胁社区,明知不再符合低保条件,但如果没有做通工作还要继续给予保留,否则他就破罐破摔,这也是居民最反感的。
二、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实施效果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专项救助均可按照正常程序依法救助。
三、从实际工作经验来分析低保制度、专项救助制度与临时救助制度的关系,怎样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基于低保制度的科学规范管理,低保内涵越来越丰富,从保障基本生存权到除保障基本生活外,还有医疗、教育、住房等优惠。各种单项救助和慰问措施同时集于低保家庭,促使部分有就业能力的形成“福利依赖”。
四、各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基本状况,工作重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社区帮贫扶助工作涉及到社区福利委员会、社区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共建协调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均为两委一站人员。
(二)帮贫扶助工作需要进一步专业化,救助同时需要进一
步激发低保家庭的发展需求,有效把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三)1、对不同年龄段实行分类救助,如就业年龄段、非就
业年龄段等;
2、对救助对象分类救助,如病重、残疾、无业等;
3、对救助项目分类,如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
五、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主要核查手段,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实行规范化管理信息网络化、社会政策配套,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科学设定低保金。
六、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有关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区依托居民救助评议小组,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多渠道调查核实,经评议小组综合评议,审核后在社区公示栏公示,如无异议,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并建立台账,填写基本情况表,由于家庭收入未进行网络化、居委会无权到金融机构核查家庭存款情况、有价证券等存在的问题。
七、工作存在的其他问题和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享受低保待遇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与受教育程度成正
相关关系,从就业状况来说,失业致贫越来越多多,因病残致贫却很少。
2、对制度的认识,审核过程虽然对有就业能力的而不就业的低
保人员的心理形成压力,但力度不够,导致其仍不愿意退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多数表示无奈。社区居民对接受救助的人员也有很多意见,认为多数是不劳而获,被救助的人员应该是收入断绝或接近断绝而无力改变的人员。鉴于以上情况,对于低保家庭,建议探索实行“反救助”制度,即:曾享受过低保救助的家庭,待孩子长大,工作收入
稳定后,以代扣代缴形式,向救助部门缴纳捐助款。此项制度的实施,可以使救助形成符合传统道义的良性循环,正可谓“你帮助我,我帮助他”,有效抑制“骗保”、“福利依赖”现象发生,实现低保的动态管理,同时又可减少利益分配不公。
居委会2010年3月25日
第四篇:民政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关于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意见
2012年4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带领部分委员对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察看了部分乡镇敬老院建设及管理情况,走访了部分低保户享受低保政策情况,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民政部门的全面汇报,与会委员进行了认真讨论。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明确工作思路,完善服务职能,使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社会救助资金募集还要多元化发展,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三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宣传。要充分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宣传。要借助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好这项工作,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突出抓好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宣传,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营造良好社会救助氛围。
(二)协调配合,多途径筹集社会救助资金。要确保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总量会越来越大。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救助资金的筹措渠道,要继续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体系,建立公众捐 1
赠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新时期的社会救助工作,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三)加强建设,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救助工作装备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及时、准确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动态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流程统一、救助规范、数据一致,有效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整合资源,不断增强救助工作力量。要解决救助工作分散、重复、遗漏、迟缓等问题,增强救助力量,形成社会救助“无缝隙”覆盖,必须协调整合好各方面社会救助资源,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劳动、卫生、司法等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救助部门全参与、救助内容全覆盖、救助信息全共享,充分发挥各方面救助力量的合力,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到实处。
(五)争先进位,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建设。要加强基层救助队伍的培训学习,吸取外地先进的工作经验,适当采取一些奖励政策,促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的意见》要求,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做到争先进、进位次、转作风、塑形象,使基层社会救助队伍不断壮大。
第五篇: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https://wenmi.taobao.com
完善核对机制 施行“阳光救助”
----某某县社会救助情况调研报告 某某县辖3乡3镇4街道,168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1.35万。2013年底,在册低保3098户4650人,支出低保金1332.8013万元;医疗救助1009人次249.6万元;临时求救助849人次34万元;享受住房救助家庭389户,其中货币补助187户,实物配租202户。
一、工作情况
某某是国家第二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单位。我县积极落实“四个1要求”,2012年11月,率先在全市建立25个部门组成的收入核对工作机制,建成社保、工商、住房办、车管及8大银行参与核对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镇(街道)核对数据网上传输、核对和反馈网络,并进行正常运行。截止至2014年6月底,353个廉租房申请家庭参加了经济状况核对,经审核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33户,占核对总数的37.67%;153个医疗救助申请家庭进行了经济核对,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71户,占申请总数的46.41%;211个申请家庭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核对,不符合的29户,占核对总数的13.74%;2014年7月,县就业处要求对申请就业救助的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正在核对的有1个家庭。核对工作体现了“法治民政”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各项救助工作更趋公平、公正、合理,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二、主要做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是加强社会救助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社会救助针对性、准确性,发挥救助资源最大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班子,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并作为一项实现公平公正救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为切实加强对居民家庭经济状https://wenmi.taobao.com 况核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住建、国土、劳动、地税、国税、人民银行等2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抓、民政实施、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编制,组建专职机构。县政府在民政局设立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中心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民政局,确定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落实编制1名,并已到位到岗,专门负责全县各类专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核对和信息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今年7月,我局又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2名大学见习生,从事核对工作。各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联络员,具体负责救助申报、条件审核、标准认定等相关工作的对接和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全力,确保核对工作顺利推进。落实平台建设资金70余万元,将核对中心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核对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
(三)规范程序,出台核定政策。民政部门对近几年来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全面总结,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义乌、富阳等先行先试地区考察学习。在调查研究、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专题协调和修改完善,2012年11月,经县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同意,出台了《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方案》和《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明确了低收入认定原则、范围、内容、程序、法律责任及部门职责等,确保核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科学运作,建设核对平台。2012年11月,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杭州思锐公司开发的核对信息平台,12月正式启用“某某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现核对中心与民政、社保、就业、公安、房管、公积金、工商等部门网络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2014年,又对平台批量导出导入功能进行升级。在当事人自愿、个人授权、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在核对系统上即可完成对申请人的各项收入、财产信息比对和汇总,并形成认定结果,充分体现了“数字民政”高效便捷的优势。
三、存在问题。https://wenmi.taobao.com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核对范围与对象不明确。因各专项救助管理部门执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力度不一,哪些专项救助申请家庭要进行经济核对,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浙江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只提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收入和财产核对。对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家庭是否纳入核对范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核对保障措施不足。《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各项救助申请都要进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核对工作存在量大、面广、人少的局面。我们某某县给核对中心的编制就1名,核对工作经费与低保工作经费合并安排,人员匮乏,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核对部门协作不强。一些部门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内部管理等规定,限制了核对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核对信息的区域性影响了核对结果的完整性、科学性;有的单位对核对工作不重视,以临时用工人员应付了事;有的联合部门认为核对工作是新增加的工作量,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又没有报酬,具体操作人员有抵触情绪,协调比较困难,及时性得不到保证。
四、探索构建六大机制,确保高效运转。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县探索构建六大机制,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一)分类核对机制。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只有与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才能显现核对工作实际成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明确核算和评估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具体办法,并对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提出具体要求。”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活动方案》对有效遏制“错保”的具体措施中指出,以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为核心,改进经济状况核查手段。在城市低保审核审批中,加强核对机制的运用,通过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手段;在农村低保审核审批中,进一步明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内容和方法,坚决纠正和杜绝不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纳入低保的做法,有效减少和https://wenmi.taobao.com 遏制“错保”发生。所以,建议对申请低保救助、住房救助核对家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将不共同生活,但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赡(抚、扶)养家庭或人员纳入核对范围。通过对赡养、抚养、扶养家庭或人员的收入、财产核对,计算赡(抚、扶)养能力和水平,计入申请家庭的收入,保证核对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对申请医疗救助,只核对两代以内赡养、抚养、扶养关系人;对申请就业救助家庭只核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
(二)收入核算机制。一是明确收入计算标准。城镇居民按出具的相关证明计算收入;不能提供证明的,按当地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农村务工人员,根据工作单位相关证明计算实际收入;不能提供的,按当地农民上人均收入计算。二是明确劳动力年龄范围。男18-60周岁,女18-55周岁。三是明确特殊家庭收入核算。因病家庭。患有20种重大疾病的,患病治疗期间,凭“特殊病种证”或“医学证明”,患者及陪护人不计算收入;残疾人家庭。1.未成家独立生活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瘫痪在床病人,不计算其本人及照看人的收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中的精神、智力残疾成年人,有残疾证(医学证明)的可以单独施保。2.无业残疾人。重度无业残疾人不计算收入;其他持证残疾人按50%计算。3.就业残疾人。按实际收入计算。怀孕、哺乳期妇女。妇女在怀孕、哺乳、照顾2周岁以下婴儿期不计算收入。回归矫正人员。按50%计算。
(三)财产核定机制。明确申请社会救助家庭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的非生产性设施、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倍以下。同时明确实际生活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有饲养宠物、购买古玩字画和股票及其他投资行为的家庭,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拥有生活用私家车、船舶的家庭不得享受低保待遇。
(四)购买服务机制。一方面,核对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社会用工和购买社会服务,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专项救助部门要求经济核对确认救助对象时,依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暂行评估标准的通知》标准,向核对中心支付一定的核对服务费用。https://wenmi.taobao.com
(五)培训教育机制。为提高各级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制订培训计划,在系统功能完善、业务内容拓展时,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部门联络员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和核对系统的操作培训,各乡镇(街道)也对辖区村干部、社区干部、民政联络员和居民群众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一方面减少了审核认定工作中的失误,提高认定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和认可,便于群众监督。
(六)部门协调机制。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契机,落实部门责任,加强部门配合,保证核对结果的科学性、及时性、完整性。一是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低保考核制度,联合部门选择固定的稳定的人员从事核对工作;把核对工作作为低保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对乡镇(街道)、部门的考核。二是建立初审制。对申请救助家庭由驻村干部、村(居)保障员进行入户调查,了解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实际生活水平等情况,初步确定各类救助家庭建议名单,再进入核对程序。通过初审,一方面宣传了相关救助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减少了乡镇(街道)、核对联合部门、核对中心的工作压力。三是增强协调能力。对车管、银行、社保等信息管理权限较高的联合部门,建议市局给予统一协调,营造良好的协作氛围;突破核对部门信息的地域性、行业间的壁垒限制,保证核对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