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合肥庐剧院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合肥庐剧院发展的调研报告
合肥市省人大代表第一小组
一、基本情况 合肥市庐剧院的前身是原安徽省庐剧团,成立于 1951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省第一家省级国营剧团。建国初期安徽的戏剧改革,就是从庐剧国营拉开序幕,并且在华东地区产生积极影响。庐剧从业人员曾经为安徽的戏剧繁荣做出过应有的贡献。1969 年“文革”期间为了抓“革命样板戏”演出,省直文艺战线革委会将省庐剧团与原隶属合肥市的省京剧团置换,改隶合肥市,2003年更名“合肥市庐剧院”,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 年元月改事业编制为国有企业,隶属市演艺公司至今。
合肥市庐剧院在改制之前有事业编制 95 名,连同聘用人员,实际有 110 人左右(最多时接近130 人)。2011 年体制改革后,目前在职(聘任)仅演职员 47 人。其中,除了少数几位乐队员和管理人员外,全部是演员。
二、创作演出情况 改制以后,在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广集团等
— 1 — 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庐剧院实行传承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庐剧精品剧目并举,搞好城市演出与搞好基层演出并举的策略。一方面加强青年演员对庐剧传统剧目的排练演出,如:经典小戏、折戏《借罗衣》《讨学钱》《观画》等,大型代表剧目《休丁香》《秦雪梅》《双锁柜》等。另一方面,大力创作反映时代精神,讴歌祖国,颂扬人民英雄的主旋律戏剧作品。如:反映农民工二代创业生活的,大型都市庐剧《荠菜花》,反映合肥抗日斗争的大型庐剧《东门破》,反映大别山区革命斗争题材的《等不到今生等来世》,以庐剧舞台剧《妈妈》为基础的庐剧电影《啊 妈妈》等,复排了庐剧《江姐》和《梁祝》,根据含弓戏《刘二姑吵嫁》重新整理,创作演出了庐剧《小妹儿吵嫁》等。还先后创作排练了多出小型剧目。如《赵奢收赋》、《得失之间》、《三嫂告状》、《李大脚传奇》等。以及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 2016 年新年戏曲晚会。在这些剧目的排练演出过程中,不仅庐剧院的年轻演职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丰富了戏剧演出市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这些剧目除了在合肥市的剧院和基层演出,还参加省艺术节和各类汇演,获得了各类奖项,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较高评价。他们先后去了香港、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武汉、呼和浩特、绍兴、张家港、太原、郑州和省内的铜陵、阜阳等地演出,社会反响积极。也因为多次的巡演,让全国更多的观众了解合肥,了解“庐剧”的艺术特色。他们还在无固定演出场所的情况下,积极开发新平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在安徽名人馆、天仙
— 1 — 配大舞台、徽京剧院小剧场等场所演出。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合肥庐剧”这张文化名片。
三、存在的问题 1.建制不全。合肥市于 2011 年初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庐剧院原属事业一类编制改为国有企业。凡年满 50 岁或工龄满 30 年可以享受事业编制待遇退休。这样,庐剧院的中老年骨干力量就一次性退出。戏剧的排练和演出,是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艺术创作过程。目前庐剧院的状况是:(1)没有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主创人员。(2)乐队的弦乐、管乐、打击乐配置严重不全。(3)没有服装、化妆、道具、音效、布景制作等演出专职人员。(4)戏曲演员的行当不全,年龄结构单一,缺少老年和中年演员的传帮带。
一些年来庐剧的新剧(节)目创作,除了剧院青年演员参与外,其余从主创人员到乐队、舞台制作以及演出操作,都要花重金外请、外聘。聘请兄弟剧种演员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也时有发生。这样,庐剧的原创能力和演出质量、艺术水准都严重危机。
2.人才流失严重。庐剧院年富力强、中年以上演职员在艺术上最成熟的时候全部离岗,使庐剧院的骨干力量及表演艺术优势散失殆尽,优秀传统和技艺失传,新生代无人示范。
目前,合肥市 1993—1997 年委托培养的 40 名庐剧演员,改制以来相继离开,现仅剩 7 人还在坚守;2007—2012 年合肥市委培的 39 名庐剧演员,毕业后已有 11 人离开,另有 2 人在中国戏
— 1 — 曲学院导演系深造。
3.发展压力大。庐剧院一直是庐剧的领军院团,改制以后市场压力大,无暇顾及剧院乃至剧种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庐剧剧种本身即有西、中、东路,流行区域较大。音乐、语言特色的差异和融合,新剧目创作甚至剧种改革和发展的走向等,都需要由领军院团牵头,进行研究、探讨和规划。也需要在艺术创作上做出示范。目前,庐剧院很难有精力和能力来对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给以关注。
4.人员思想波动大。多方面因素形成现有人员思想不稳定。
5.缺少固定场所。没有固定的演出、排练场所,就难以留住基本观众,久而久之,就会危及庐剧生存。何况,演员的基训和排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队伍素质和加强管理的基本手段。
6.研究传承进展缓慢。对庐剧传统剧目的研究、整理、传承进展缓慢,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批庐剧老艺术家相继离世,庐剧很多宝贵的遗产已经无法得到继承和传承。
四、原因分析 1.缺少政府支持。
2011 年文化体制改革没有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给予庐剧长久生存的关照。把庐剧院的基本建制彻底打散,剩下单一的青年演员队伍,难以经受任何挫折,随时都有解体的风险。
同时期,浙江、江苏、湖北、陕西等省市用各种形式保留了“非遗”剧种的公益性属性,为剧种保护人才预留空间,更在剧
— 1 — 院建制和硬件设施上给予加强和扶持。
2.演员待遇低。改制以后,青年演员的危机感加重,看不到事业发展的前景。加之,基层演出任务长期繁重,待遇偏低。
3.缺少传承举措。政府和领导部门的扶持力度虽然逐年都有增加,但经费大多用于应对市场,对剧种传承的根本性问题帮扶到位的较少。例如健全机制,留住人才,完善保护措施以及建设演出、排练、基训综合设施等,迟迟难以落实。
五、建议 1.出台地方保护条例。传统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落实保护、传承、发展的总体思路。实践证明,把传统戏曲推向市场,带来的生存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完善对传统戏曲院团的保护。虽然已经有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各地理解和执行的力度悬殊很大。所以,最好能够从地方立法的层面考虑,例如,多年前苏州市即已出台“昆曲保护条例”,合肥市文化界也曾连续两届在市政协会议上提案,建议合肥市人大研究出台《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后来,不了了之。因此,建议省人大在合适的时候,能够推动安徽主要戏曲剧种的地方立法保护工作,让传统戏曲抢救和保护有更为明晰的可靠保障。
2.建立发展扶持措施。我省是戏曲大省,省里领导部门扶持地方戏曲的措施,应该向传承和发展困难较多的剧种倾斜。真正让戏曲园地万紫千红,呈现戏曲繁荣的大好局面。
— 1 — 3.保障戏曲人才发展。体制保障是重要环节。事业编制是使传承人才安心的“定心丸”。环顾周边省市,昆曲、越剧、秦腔、婺剧等自不待言,淮剧、瓯剧、汉剧等诸多剧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都保留了事业编制。合肥市委宣传部曾组织调研组赴淮阴市调研了淮剧的体改情况,淮剧团在体改的时候将近60人,保留了 60 名事业指标,近年招录和聘用人员,每年向市政府申报,也都享受事业待遇。体制改革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庐剧院希望解决庐剧的部分事业指标,以便留住庐剧传承发展的骨干力量。但是,事业指标撤销时雷厉风行,若想部分恢复,虽然合肥市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较为关心和支持,仍然有许多困难。
4.建立专业固定场所。2018 年,合肥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曾有决意,建设“庐剧艺术传承中心”。庐剧院希望尽快落实这一决议精神,以现有人员为基础,然后通过招聘、委培等逐步恢复建制,健全机制。并完善庐剧院基础设施建设,让庐剧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5.设立扶持专门经费。我们感觉,改善传统戏曲剧种的濒危状况,除了体制、机制和演出设施等带根本性的扶持外,定期培养传承人才和持续的经费供给也至关重要。
关于互联网全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肥市省人大代表第二小组
2019 年,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的兴起,网络游戏的风靡,共享经济的渐趋冷静,人工智能的日渐火热,小米、映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上市……互联网产业依旧以平稳向好的态势快速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八次提到了互联网,报告也明确了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三大任务。
值此,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合肥合肥团第二小组通过对经济发达省份的调研和分析,并以“浙江互联网全产业链发展”为例,并对此次调研工作做了以下总结和分析。下面为具体报告内容: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对全省 GDP 贡献率大幅提升,并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以浙江为例,从今年 5 月份《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8》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浙江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 5547.7 亿元,同比增长 13.1%,对全省 GDP 的贡献率达到 17.5%。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全省累计实现网络零售 1671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4%;居民网络消费
— 1 — 847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0%。
获得如此势头的根源在于,一,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覆盖和保障,电子信息建设、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专利等建设上均有较好的投入和支持保障;二、互联网便民惠民改革成效明显,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文旅、养老等各领域均实现深度应用,省市县三级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一证通办”民生事项覆盖全省 63.64%,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三、发展环境优势吸引大批人才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石。四、网络安全管治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为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
二、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意识与行动齐头并进,加快了产业融合的步调,获得明显成效 浙江省作为全国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农村电商、制造业数字化等互联网产业发展领先省份,本身就具备很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自 2014 年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提出以来,数字经济为整个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除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带动着浙江数字经济走向世界的同时,2016 年,以实施浙江“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浙江省还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物流、数字内容等新技术和新业态。各大企业立足“大创平台+产业平台”双路径,优化整合资源,聚焦互联网产业链服务,— 1 — 通过升级移商生态圈连接更多传统行业,这项举措作为浙江中小企业规划的重要方针,不仅带来了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踊跃性,也使很多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看到了大数据红利带来的影响。
截止目前,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引领浙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三、良好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对人才的“吸附力”越来越大 来自《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8》数据显示,浙江省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 9.2%的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是“北上广深”数字经济人才流出的第一目的地。
猎聘网在大会发布《中国互联网人才发展白皮书》,通过千万级大数据样本分析:杭州的互联网人才紧缺程度位居全国第一,超过北上广深;而同时,互联网工程师这个群体,在杭州的幸福感是最强的,幸福指数远超国内其他城市。
从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9 月,在全国各行业的人才净流入率方面,互联网行业排名第一。在对 1000 余名杭州互联网人的问卷调研中,对于“选择杭州的原因”,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充分,机会多”,这表明互联网既能引才、又能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公众接受度非常高的一项职业。与此同时,在全国互联网行业人才净流入率的城市排名中,杭州仍旧排名第一。
近年来,浙江也一直着力打造数字核心技术引领高地、数字
— 1 — 科创平台集聚高地、数字创新企业发展高地和高端数字人才集聚高地,突出杭州、宁波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打造集金融科技、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产业、移动支付等于一体的新兴金融中心,一直致力于加快形成以“一湾、一城、一省、多区”为框架的建设格局。搭好了“巢穴”才能吸引更多的“凤凰”落枝扎根。
四、互联网全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以及给我省互联网发展提供的借鉴经验 作为互联网大省,浙江在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诸多领域已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且不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旗舰。但面对尚未减退的经济下行压力",互联网+"仍被寄予厚望,互联网+产业化转型推进过程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紧缺也依然是这个互联网大省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浙江虽然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走在国际前列,但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投融资在数字经济中发展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任务也非常紧迫。
我省自实施的《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以来,高度重视发展互联网经济,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浙江相比,我省在互联网发展仍需付诸更多的努力,无论是在经济贡献、推进互联网+企业转型融合,还是在互联网普及率、信息化基础建设、人才引进、龙头互联网企业扶持以及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与浙江仍存
— 1 — 在差距。浙江在互联网+产业转型上的很多政策及实施办法,也为我省提供很多优秀的经验。在资源融合和人才培养上,要积极发挥安徽网联会、合肥互联网协会等在创新交流上的作用,为我省互联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我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肥市省人大代表第三小组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针对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2019 年 9 月 26 日至 9 月 27 日,在肥省人大代表第三小组对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采取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召开汇报座谈会等方式,通过对合肥市寿春中学、合肥中加学校、六安金安高级中学等民办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分别听取了合肥市教育局和六安市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情况汇报。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专题报告: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支持与规范并重,全省民办教育发展呈现出规模效益与质量特色并进的良好态势。截至 2018 年底,全省民办学校 6525 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的 31.5%;在校生 274.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22.9%;专任教师 13.64 万人,占全省专任教师总数的 20.4%。民办技工院校 15 所,占全省技工院校总数的 18.5%;在校生 3.4 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26.4%;专任教师1290 人,占全省专任教师总数的 14.3%;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990所,在职教职工 10297 人,开展社会化培训 29.9 万人。民办教育
— 1 — 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办学格局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包含学历教育到技能培训各类型,丰富多样、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不仅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选择性教育需求,更有力助推了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省民办教育发展情况 (一)已做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切实加强对民办教育工作的领导。凡属民办教育领域的重大政策都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或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建立了全省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发展优质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注重质量导向。省政府通过强化督查、考核等方式督促各地政府切实履行政府办好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地新设的民办学校必须是优质资源,引导民办学校调整定位,从满足补充性需求为主转向满足选择性需求为主,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三)积极引导支持。一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鼓励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教育现代化 2035》《关于大力发展民营
— 1 — 经济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办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有效提升了社会资本办学积极性。如合肥市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总体发展规划,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在土地供应、建设方面的税费、管理层培训、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学费减免、贫困生资助等方面同等待遇。修订《合肥市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办法》、《合肥市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办法》,《合肥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合肥市民办幼儿园年检办法》等文件,加强民办学校过程性管理制度建设。二是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保障民办教师权益,鼓励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民办高校教师职称按标准评审,不受指标限制,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科研项目申报均与公办高校教师一视同仁。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十三五”以来,省财政通过专项划拨、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形式共投入资金近46亿元,为民办学校内涵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撑。此外,从 2010 年起,合肥市还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 3600 万,对民办学校给予奖补,累计近3 亿元。市财政从 2012 年开始对全市幼儿园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 5 亿多元。该市为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仅 2018 年市财政就就投入 5100 万,受惠
— 1 — 幼儿达 8.5 万人次。四是落实办学自主权。保障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拓宽民办学校办学筹资渠道,开展放开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收费自主定价等试点工作。
(四)强化管理和服务。一是依法开展年检。不断优化年检指标体系,规范年检工作流程,强化年检结果激励约束作用,让年检长牙、带电,成为“探照灯”“指挥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条件、法人财产权落实、资产财务管理等作为年检的关键指标,在年检中开展审计试点。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办学水平评估、财务资产管理、广告备案和信息公开等制度,在全省统一公布年度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和非学历教育机构名单,保障社会对民办教育的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启动无证办学清理整顿工作,对违规招生等违规办学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四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如《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承接工作的通知》精神,下发《关于明确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管理职责的通知》(合教[2015]141 号),实施民办教育管理权限下放,除市区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外,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全部下划到所在辖地的县(市)区,明确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设立、变更等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和权限,以及学校年检、安全管理、督导考核、评先评优等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民办学校
— 1 — 属地管理原则,让民办教育看得见、管得着、管得好。
二、我省在民办教育推行分类管理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国家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出台以后,我省按照中央要求扎实做好新法新政贯彻落实工作,实现了全省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一)加强学习宣传,凝聚改革共识。通过解读、培训、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新法新政进行宣传,引导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新法新政是中央关于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顶层设计,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引导广大举办者充分认识到新法新政从根本上保护其合法权益,旨在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清清白白地获得政府支持,营利性民办教育坦坦荡荡地获取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引导全省民办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制定配套文件,落实新法新政。以分类管理改革为契机,坚持支持与规范并重,系统梳理应该出台的配套法规和政策,坚持先总后分和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原则,以“1+X”的形式印发实施,确保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积极稳妥、便于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分类改革的制度性成本。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了关于开展和推进放开民办教育收费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开收费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全省民办高校、— 1 — 民办中职学校、民办技工院校;出台了我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试行)》;启动了《安徽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立法程序,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就《促进条例》开展了立法调研。
(三)强化督查考核,压实市县责任。国务院《若干意见》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抓紧制定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我省在积极推动省级层面新法新政贯彻落实的同时,努力督促市、县政府履行职责,近几年省政府在对各市政府的目标考核中,都把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情况纳入了考核范围。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与分类管理改革相配套的税收、财政等政策尚未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税收的规定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 号)中的规定有差异,例如民办学校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型后,原有的税收政策还未进行相应修改,特别是对现有民办学校转设为营利性学校后的涉税问题(需要缴纳哪些税种、税率与税额如何确定等)如何处理尚未明确。
(二)是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监管政策缺失。教育部等五部门已出台了《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但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监管缺少政策依据。存在少数民办学校办学条件
— 1 — 不完善,办学行为不规范。如有的地区民办幼儿园教育比重过大,收费差别大,教学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等现象。
(三)是现有民办学校退出时的补偿、奖励标准难确定。现有民办学校选择为非营利性后退出办学时,按照出资者出资、取得合理回报情况、办学效益等因素确定补偿奖励标准。但是各校发展历史、办学情况等不尽相同,依法依规确定各校的补偿、奖励标准难度大,风险大。
四、关于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所有学校全面贯彻执行。要加强对民办学校领导班子的指导,确保民办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二)加强监管、服务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改善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行为。在办学条件上通过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与政策支持。在办学行为上要诚实守信,依法规范;建立违规失信惩戒制度及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好年检和“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督作用,净化民办教育环境,维护师生、家长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据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我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民办和公办教育师资培训、晋级、职称评定上享有同等待遇,指导民办学校制定
— 1 — 教师聘用和管理制度,合理解决教师的权益和权利,改善民办学校教师来源渠道,保障民办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
今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深化之年。办好新时代的民办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指导民办学校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塑造品牌强校意识,注重引导和培育民办教育的内涵性、人文性、灵活性,进一步推动我省民办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肥市省人大代表第四小组月 30-31 日,按照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的调研课题安排,在肥省人大代表第四小组开展了“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实地考察了芜湖市彩虹园银湖康养中心、彩虹园大富社区康养中心、宣城市月亮湾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合肥九久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实地查看、观摩互动、座谈研讨等形式,了解各机构养老收费、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落实和现阶段发展难题等情况,感受广大居民群众对新时代养老服务事业的新期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及机构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念 1..社会化养老服务,是随着社会分工、雇佣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在老年人赡养方式、主体和责任由家庭逐渐转移到社会的过程中,为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等需求,社会各类组织提供的包括生活照护、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以及社会参
— 1 — 与等服务活动。
2.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广义上是指除家庭赡养之外的为老年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各类福利性、公益性、营利性社会组织、机构,包括公办、民办及其他机构,狭义上是指民间投资、社会化运营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本次调研活动实地考察了 3 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二)基本情况 安徽省 1998 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早省份之一。根据《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7)》数据,截至 2017 年底,我省 60 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 1133.0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 16.05%;65 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 854.71万人,占 12.11%。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进程快、程度深的特点。另据安徽省政协专题调研报告,我省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约 30万,老人家庭占比 20.9%,其中空巢老人占比 57%。伴随上世纪60 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群步入老年阶段,全省老龄化将出现快速发展的拐点,养老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了一整套组合式政策措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1.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 号)、《安徽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2020 年)行动计划》(皖政办[2018]6 号)等;发布了 18 项安徽省养老服务地方标准,— 1 — 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运营和用地、金融、税费及人才、标准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度的政策、资金扶持;建立了惠及全省 163万、38 万名老年人的高龄津贴、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制度,38.2万农村五保对象、4.8 万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纳入政府兜底保障,78.1 万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 74.2 万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有序实施。
2.加大了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养老机构和城乡养老设施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连续 7 年将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实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 27 亿余元,新增县、乡镇福利机构床位 19 万张,2018 年底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平均覆盖率 20%,城市社区养老设施配建面积 162 万平方米;建立并有效落实民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我省已建有民办养老机构 845 家(含公建民营),床位 11.9 万张,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 2492 家、床位 30.1 万张。
3.统筹推进了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省级福彩公益金对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的医务室、护理站分别给予 10万元和 5 万元的补助,全省 678 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鼓励150 张以下床位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全省医养签约的养老机构达到 602 家。
(三)走访情况
此次走访的几家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对政府的政策措施反馈积极。认为:税费优惠、床位费补贴基本落实,有利于稳定经营者的经营信心和积极性;养老服务标准化的推行,有利于规范运营标准,引导督促经营者改进改善服务,保障老年人权益。
几家养老机构环境优雅、设施齐备、整洁卫生,总体服务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日常经营管理规范,照护服务人员精神状态饱满,老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养老生活氛围活泼浓郁。如:彩虹园大富社区康养中心就近社区经营,走居民路线,社区养老、志愿服务联动,营造出宽松融洽的街坊氛围。几家养老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智慧健康养老发展路径,并形成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特色优势。如:合肥九久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现已发展为拥有 12 家连锁养老公寓、2 家护理院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集团公司,该机构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及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制度衔接落地不紧密。我省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资金短缺,机构土地不能抵押,贷款贴息对民办机构支持乏力;医养监管、医保结算、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医养护服务能力、信息化程度不高,老龄人口信息云平台尚未建成。近年物价上涨,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增加,部分养老机构经营困难,老人缴费压力增大。
(二)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安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8)》数据,全省现有养老机构中,1082
— 1 — 家获得设立许可,占比 42%;1094 家服务质量基础指标达标,占比 5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仅为 59%,且部分没有发挥运营效益。全省护理型床位仅 4 万张,占总养老床位 12%。目前全省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 40%,因地理位置、设施条件、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养老机构“床位空置”与“一床难求”现象同时并存,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养老服务需求庞大,盈利和入住率却不高,主要是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有效供给。特别是存在着养老服务资源向失能老年群体、农村地区倾斜不够的问题,社会资本投资大众化养老设施的动力不足。
(三)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专业素养低。上述资料数据显示,目前全省从事养老服务人员总数仅 2.4 万人,其中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 5200 人、其他专业技术资格的 3800 人。按照国际 5:1 的护理员需求量,缺口超过 40 万人。养老服务总体上仍以简单照料帮扶为主,技术密集型服务不足,无法满足老人的多层次需求。护理人才缺口巨大,与行业收入水平、社会认可偏差有关,高强度、耗时长的工作也让人望而却步。
三、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发展的建议 (一)夯实普惠式养老服务网络,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居家社区经营模式。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养老需求大,养老服务供给缺口也大,未来 20 年养老产业化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引擎。随着 80 后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家庭支柱和养老主力,居家社区养老
— 1 — 和机构养老将成为社会化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研究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激励民办养老机构加大居家社区经营力度,鼓励社区内各类社会团队、公益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加强与民办养老机构的合作与联动,丰富居家社区老年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认真研讨论证,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新建或回购养老服务用房,有条件的社区可规划专门的养老服务用地,妥善解决民办养老机构的用房、用地问题;引导公办养老机构改制或开展公建民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二)优先紧缺性养老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城乡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养老需求。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我们要多视角、高站位地分析研究养老服务市场,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突出紧缺性养老服务的优先供给。在加快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聚焦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刚需和农村特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短板,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要。
1.重点支持发展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不断提高其照护服务水平和能力。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基本吸纳了自理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医养照护的压力和责任大,非居家社区可以承担,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照护。第四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 万人,占老年人口 18.3%,迫切需要社会提供针对性、专业
— 1 — 性、医养结合的长期护理服务,但目前现状并不理想。失能半失能老人机构照护收费一般都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大部分老年人都无力支付。排除公办养老机构提供托养服务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是全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减轻其家庭照料、经济负担,维护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建议政府大幅度提高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床位的补贴额度。
2.重点支持发展补缺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养老机构,确保农村特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独居老年人不断增多,在公办敬老院供养范围之外,还有少数老年人因病因灾、年老力衰、几无生活来源,生存异常艰辛。中国农民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决这部分农村特困老年人的生计生活问题也是脱贫攻坚、构建和谐、共创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关注和有效帮助。建议政府牵头以社会化方式筹措专项基金,建立农村特困老年人鉴定确认机制,为其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提供足额费用。
(三)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相关高职院校开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加强专业人才和技能培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在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专业人才供应,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借鉴先发地区做法,选
— 1 — 聘并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居家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专业化服务;通过开展和谐社区、共建家园等活动,整合社区人力资源,打造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改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建立岗位津贴、加班补助制度和工资逐年增长机制,保证员工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的员工加大奖励补贴,稳固人才队伍;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切实提高养老服务岗位与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与美誉度,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关于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淮北省人大代表小组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淮省人大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课题,聚焦政务服务、园区建设、工业建筑企业的许可与验收、企业的开办与注销等营商环境方面内容,于 2019 年 7 月上旬赴马鞍山市、浙江省嘉兴市和江苏省扬州市进行调研学习,返程后对我市行政服务中心、淮北经济开发区开展实地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座谈会。代表们通过外出考察、实地调研、交流研讨等形式,学习总结外地市先进经验,深入查找我市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地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做法 三地在改善营商环境工作中站位高、起步早、措施实,实体企业获得感普遍较强,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市学习借鉴,总体概括为“三个突出”。
(一)突出高度重视、高标定位。马鞍山市强化高位推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每年年初第一个会就是营商环境大会,— 1 — 以融入南京、合肥“两个都市圈”为突破,制定出台《关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马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 100 条》。扬州市紧紧致力打造强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和高满意度的便民环境目标,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所有市级部门自建业务平台与政务服务“一张网”完成数据对接,全科政务服务全面启动。
(二)突出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马鞍山结合实际,将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细分为 18 个方面,配套制定 18 项实施方案,该市率先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马鞍山市“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 40 个工作日完成”实施细则》,审批阶段总时长原则上不超过 40 个工作日;制定《马鞍山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立项、规划、施 工、验收四个阶段申报材料“一张表”已形成。嘉兴聚焦企业开办注销,探索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新样板,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企业开办领域“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下功夫,“一件事”全流程缩减到 1 日(8 个工作小时)内完成;与此同时,开展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注销手续实现“四个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形成精简后注销“一件事”办事清单,实现“一网通”办结。扬州市围绕“一张网”“不见面审批”“只进一扇门”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落细
— 1 — 措施,绘制了“不见面审批(服务)”流程图,开展多样化“不见面”送达,推广“一窗式”服务,对“3550”事项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突出有效监督、狠抓落实。马鞍山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纳入对各县区、开发园区、各有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指标体系,每月一督查、每月一通报,高压推进抓落实。嘉兴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督查考核、宣传窗引导等各项工作机制,聘请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员,依托 12345 市长热线及“禾点点”信访平台,设立营商环境服务热线和投诉窗口,同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问题摸排工作,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强化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直接分配财政资金、直接接触工程建设(即“三直接”)的环节和人员的监管,出台了《“三直接”十大环节操作规范》,给权力的核心环节套上制度的“嚼子”,为行政审批“减章、减时、减负、提效”(三减一提)行动保驾护航,在全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
二、我市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2018 年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部署,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着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力有效,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持续优化。2018 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两项任务与“证照分离”改革合并考核,居全省第一。2019 年首台证照自助一体机投入使用,压缩
— 1 — 企业开办时间至 1 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实现,营商环境部分细化指标处于全省前列,2018 年营商环境测评 7 项主要评价指标中,我市缴纳税费、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电力 4 项指标得分分别居全省 3、4、6、6 位。窗口部门作风状态有明显提升,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建立健全营商制度机制。及时调整市“四送一服”活动领导小组及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制定《淮北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推进清单》,将 5 类 24 条77 项工作分解细化为 107 个任务事项,季调度、半年督查、年终测评,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落实。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北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淮北市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上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1+4”配套文件,调整升格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统计、调度、督查工作推进机制,集聚发展合力。
(二)常态做好帮扶企业工作。精心组织“四送一服”集中活动,建立落实“一人一企一单”干部包保联系企业机制。会同省第二工作组组织全市“六稳”政策宣讲活动,县区、开发园区全面覆盖。组织开展“四送一服”进民企活动,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包保联系民营企业。多角度组织特色专项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四送一服”企业问题攻坚、“四送一服”助企抗灾等专项活动。2018 年度,结合“四送一服”帮联企业,建立“三基一技一大”企业信息库,形成铝基、碳基、硅基、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重点
— 1 — 新兴产业专项调研报告。我市“四送一服”集中活动获省政府通报表扬,在 2018 年度综合评估中获评全省第 1 名。
(三)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聚焦准入再提速,制定《淮北市关于推进企业开办时间一个工作日实施方案》,从今年 5 月底推行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以内,做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不见面审批。聚焦市场退出造流程,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建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区,推行税务注销分类处理,实行清税手续免办服务,强化信用管理,2019 年 9 月 1 日前,完成全市统一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建设,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聚焦创业有环境,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施多部门、跨领域联合随机抽查,公开检查结果,做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聚焦激发创新活力,强化激励引导和精准培育,突出抓好新型煤化工等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培育,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四)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一网通办”,建成贯通市县镇村的政务服务网“一张网”—安徽政务服务网淮北分厅,建成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性大幅提升。做好工业建设项目审批 40 个工作日完成,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只进一扇门”,积极筹建市政务服务大厅(市民中心),同步推进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改变我市政务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局面。多措并举助推“最多跑一次”,率先在全省政务大厅线下开展了
— 1 — 行政审批结果免费邮寄送达工作,在全省率先设立免费代理服务中心,对市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实行专人“代办”全程服务,全面实行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事项“最多跑一次”。
三、目前我市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情况看,特别与三地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相比较,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氛围不浓。调研发现,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制度体系仍不够健全。一些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不到位,更有个别部门认为优化营商环境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相关,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注重数据和实例的调研,一些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突出表现在扶持政策对接上级出台的多,具体落实、创新少;一些专项资金、基金门槛设置较高,企业享受不到,专项资金一方面花不掉,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拿不到;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各自站在部门角度考虑问题,最终达不成一致意见,给企业享受政策带来一定难度,落实政策有递减现象。
三是政务服务质效不优。一是“最多跑一次”落地力度小。根据实际来看,企业办理业务跑一次就能办好的比例并不高,“最多跑一次”都是单个事项,“一件事综合只跑一次”较少,特别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一
— 1 — 个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都要经过多个职能部门,各种审批要件、...
第二篇:庐陵文化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100618028 班级:建筑10本一班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晓红
调研目的:了解庐陵文化的起源与内涵,通过对庐陵文化生态园的实地调研了解园林艺术与园林景观设计。
调研时间:2013/3/20 调研过程:庐陵文化是赣文化(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不但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的庚辰科和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因而吉安有“一门六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庐陵文化涵盖了: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是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庐陵文化生态园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北端,是一个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庐陵人文精神、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是吉安城区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也是吉安最亮丽的一张名片。整个公园是利用螺子山山体和滞洪区为建设用地,规划总面积约4000余亩。公园从2000年开始策划,2009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并于2011年9月15日建成开园,同年被江西省旅游局评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2012年获批全国4A级景区。
庐陵文化生态园南面用一个小型广场连接马路处理了与马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从广场进入一颗古樟迎接了游客。充分体现了庐陵文化的深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一个历史文化
园中分片划区,每片区中反应了吉安各县文化特色有井冈山特色、安福书香文化特色等各种吉安文化与庐陵文化园中设置了从赣江引入的江水建立人工湖。在湖面上建立人中拱桥与庭阁,同时也有现代的气息在湖面上搭建浮桥
贯穿整个生态园的路面用铺石砌成。路面上用红色的砌条设置了一个露天廊的形式是整个园林更富有艺术气息。同时整个园林用红色为主调衬托了园林的文化艺术气息的悠久
调研总结:通过这次调研让我们知道一个园林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有艺术气息、人性化而且要符合一个园林的文化传统、要符合当地的民俗传统。要设计一个好的文化生态园林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考虑园林的整体美观也要考虑一个文化园林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要展现一个灵活又生机的园林
第三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成卵型,俯视看似像一个水煮蛋。
2012/11/10日,我和***、***来到了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它由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的。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
首先,大厅北侧有一扇巨大的玻璃帷幕,这玻璃幕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帷幕设计为弧形,站在大剧院内可以看到长安街上的繁荣景象,视野很开阔,使得剧院内空间变大,有一种拉伸的效果。
其次,是大厅的顶部,大厅内的顶部和音乐厅内的顶部有很大的区别。大厅是有红木一块块拼接的穹顶。每块打得红木形状各异,但又不是韵律,深浅交错,充满变化和层次感。而且整体呈弧形,就像音符链接呈美妙的乐曲。
说了玻璃帷幕、红木穹顶,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水下走廊。它是大剧院的设计特色之一,走廊位于地面水的下方。据我的了解,最开始保罗·安德鲁并没有把水设计在剧院周边,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地下水涌出,所以才创造了水下走廊,可以说是以外的设计。走廊全长80米,顶部是透明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过玻璃,水波映射在地面上,非常好看,充满浪漫的艺术气息。
之前我层去过一回大剧院,但仅仅是匆匆掠过,并没有好好的观察过,通过学习以后,再去参观,就别有一番体验了。
建筑是有他自身的意义,他是有灵魂的。不同的建筑灵魂都不一样,都附有生命。从构思到设计、从调查到施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认真的解决每一个问题,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建筑。
对于我来说,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建筑的灵魂。从前只是觉得好看,但现在,再评价一个建筑,不在只是丑与美,而是他背后的故事。在以后的设计创作中不能肆无忌惮的抄袭,要赋予他真正的意义。
第四篇:国家大剧院调研报告
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班级 建122 姓名 鲁浩
学号 2101011212191 指导教师 李英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艺术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国家大剧院造型独特的主体结构,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国家大剧
院主体建筑钢结构超椭球体壳为一个超大空间壳体,壳体是经过精确数字计算得出的系数为国家大剧院调研成果报告 2.24的超级椭球,它集建筑、材料、设备等高科技于一身,其外围护装饰板面积约36000平方米。巨大的壳体是建筑与结构的融合体,墙面与顶面浑然一体没有界限。整个钢壳体由顶环梁、钢架构成骨架,弧形钢架。
大剧院壳体除部分为玻璃幕墙外,其它均为钛金属复合板装饰,总面积约30800平方米,共使用了20000多块。钛金属板最外层“贴膜”钛金属是日本进口的,并对其进行了特殊氧化处理以经得起将来的清洗。其特点为化学性质稳定常态下不易被氧化,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自重轻、强度高、耐腐蚀、15年不变颜色。
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歌剧院,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是整个大剧院之中最大的一个厅。歌剧院形状为马蹄形,但这仅为装饰金属网围合出的形状,其真正的剧场平面近于矩形。金属网后的墙面凹凸不平,对声音进行反射,加强了前次反射声,达到好的厅堂音质效果。通透的金属网并不会影响声音的反射,但带来了很好的视
觉效果。
歌剧院舞台为品字形,由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后舞台等部分组成。舞台台口为弧形,对声音起扩散作用。为了使舞台空间的混响时间和观众区保持一致,在舞台侧面和舞台下面均进行了吸声处理。在椭圆的天花上设有三道面光,投射向舞台口处,宽度基本与台口宽度一致。耳光则位于台口两侧的弧墙上,分别置于三个不同的高度,耳光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墙面对
声音的反射。面光和耳光共同使用,满足舞台的灯光需求。
接下来我们有参观了戏剧院。戏剧院相比于歌剧院要小了不少。舞台具有镜框式和伸出式两种形式。观众厅的形状和尺度满足剧场音质设计的要求,每座容积大,有利于选择吸声材料,使剧场混响时间的设计有更大的自由度。为达到高清晰度和均匀的声场分布。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了MLS设计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目的是扩散、反射声音,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老师说这些不规则的木质墙体之间的竖条和空间是通过数学的计算得来的。利用这种计算好的不规则的形状可以有效的扩散声音。
MLS异型声音扩散墙面是由橡木板按照MLS声音扩散体构造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方式组成的。首先,在音乐厅两侧墙身安装外框侧面呈连续弧形的轻龙骨结构,将基层橡木板在轻龙骨结构的连续弧形外框侧面上依次紧密拼接,然后在基层橡木板弹线定位,装钉不同宽度的面层橡木板,彼此间隔符合设计要求,这就形成了MLS异型声音扩散墙面结构构造。
声波到达墙面的某个凹凸槽后,一部分入射到深槽内产生反射,另一部在槽表面产生反射,两者接触界面的时间有先后,反射声会出现相位不同,叠加在一起成为局部非定向反射,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了声音的扩散反射。
在公共活动区域,做了吸声处理,避免了噪音对表演区域的干扰,也提高了活动空间的声音质量。在歌剧厅外部,装饰有多孔吸声材料,多孔的棉质材料由金属条固定,同时满足了吸声和装饰需求。在其他部位还设置有穿孔板,穿孔板和墙面间有一定距离,对吸收中高频噪音有较好的效果。大剧院屋面顶棚部分装饰有木质格栅,利用钢架结构,顶棚和屋顶间形成空腔,对吸收声音有好的效果。国家大剧院屋盖为轻型结构,屋面为轻质钛金属板,很容易产生雨水的撞击
噪声,纤维素的喷涂有效的防止了雨噪音。
总结
通过对厅堂内音质设计,对厅堂外噪音的控制,使得国家大剧院具有很好的声音效果。厅
堂内通过对声音的反射、扩散和吸收,产生了良好的响度、混响、清晰度和音色,同时避免了回声、聚焦和染色等声音问题。在注重音质设计的同时,国家大剧院还注重了对建筑的艺术设计,吸声材料与装饰材料相互结合,注重反射的同时注意空间的视觉效果。
第五篇:合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合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是联系农业和市场的枢纽。近年来,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促进合肥市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大力发展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全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县域突破”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化主体迅速发展。
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349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5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加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市八大产业第二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55家,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
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迅速。目前我市已建成肥东县新城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和经开区等一批年产值超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园企业占全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50%,产值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80%。
三是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通过在省内外异地投资建厂、建基地、设专卖店等形式扩大生产,壮大实力。金润米业、华泰集团、真心食品、燕之坊公司、丰乐种业、银山棉麻公司等近年来都在省外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华泰集团成为我国坚果炒货行业第一,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第一股。
四是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15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HACCP、QS体系认证。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8个、安徽省名牌产品17个。丰乐种业、丰大面条、洽洽、真心炒货、金润米业、燕之坊粗粮、肥西老母鸡等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外向度明显提升。全市50多家企业获得出口自主经营权,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创汇1.74亿美元。丰乐香料公司是我国天然薄荷产品出口最大的生产经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高纯左旋薄荷脑”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2006国家重点新产品”,2009年出口创汇1350万美元;安徽凯利粮油食品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花生出口企业,2009年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脱水蔬菜、蔺草、羽绒加工等出口量也位列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到我市投资建设产业化项目。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泰国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黑牛集团、伊利乳业、和威集团、温氏集团、雨润集团、新希望集团、通威股份、大北农农牧科技、湘大饲料、旺旺食品、隆平高科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在我市投资。
六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20个,总投资118.72亿元,广东黑牛集团总投资4.35亿元建立了双蛋白液态奶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已经启动;肥东和诚公司投资3.5亿元建立年加工2亿只鸡的家禽加工项
目投入生产;万润公司投资3亿元兴建年生猪加工量200万头的屠宰加工项目、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年产20万吨粗粮食品工业园项目、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立专业生产精品食用油脂生产线项目均已开工。
(二)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农产品加工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是加工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精深加工偏低。同一种原料在合肥往往只能加工出几种产品,而在发达地区却能生产出几十甚至几百种产品。从精深加工看,主要行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率较低,如油菜籽生产的产品大都是毛油,油脚加工利用产值远低于山东、江苏等地。
二是龙头企业不大。合肥最大的龙头企业华泰集团,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而河南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00多亿元,利税近30亿元,在全国有40多家屠宰厂,40多家肉制品加工厂,2000多家连锁店,成为亚洲第一的肉类加工企业。我市缺乏像双汇、蒙牛、鄂尔多斯、娃哈哈这样的知名特大企业。
三是产业加工集约化程度偏低。目前合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平均产值为7100万元,比全国水平低20%。从行业看,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平均规模较大,农副食品、食品制造业较低。而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集团化发展呈现出咄咄逼人之势,双汇、莲花、兴发、金健、希望、燕京、伊利、鄂尔多斯、大江、德大、如意、旭日升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世界很多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四是产品品牌不响。合肥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虽然也出现了“洽洽”、“丰大”等中国驰名商标,也开发了一系列地方品牌,但总体还是不强,春然肉制品和丰大面制品虽然在省内是首屈一指的企业,但合肥市场还是出现被河南双汇、博大等外省品牌占领的现象。
五是加工农产品外向度不高。2009年,合肥市农产品加工品出口额为
1.74亿美元,相对于青岛市的33.4亿美元,烟台的23亿美元,我市加工农产品出口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二、发展机遇分析
(一)资源优势
合肥是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000多个小时。具有生产和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基础。粮油、蔬菜园艺和畜禽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在结构调整中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商品优势,不少产品已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此外,我市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位居全省首位,现代科技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等也是我市发展农产品生产的有利因素。
(二)市场优势
国内外经验表明,随着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导致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是趋于下降的,但是对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的需求,则是不断扩大的,食品工业仍是名列前茅的产业,食品市场仍然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我市已于今年正式成为“长三角俱乐部”新会员,长三角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加速变化和加工水平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安全、营养和方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三)政策优势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以“三农”问题为主体,并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村的倾斜和对农民的关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合肥市委、市政府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并把它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的重点来抓。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市财政先后投入专项扶持资金近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奖补,极大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合肥市作为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的增强,城市对县域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工业立市”战略优先发展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将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以及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优势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省部属研究院所200余所,各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358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博士授权点138个;两院院士3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具有充分的条件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大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以发展特色产业、名牌产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加工现代化、品牌绿色化和企业集群化,全面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1、注重立足优势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布局上,进一步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加工与原料基地结合,上下游产品衔接,工农结合,合理布局,良性循环。
2、注重发展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重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和主要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个体户的发展;既要大力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又要注意发展贴近消费市场的大宗农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努力培育贸、科、工、农相结合的新型市场主体,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形成以“基地建设+加工企业”的配套模式。依托乡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原料基地,为农产品加工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之间以契约或合同为保障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注重自主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在保护和发扬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
统工艺同时,要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着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从体制改造、机制健全、组织完善等方面引导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运用,加大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造和更新力度,建立面向竞争,面向客户的企业管理模式。
4、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要注意节约原料,做好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认真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在企业布局过程中,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同时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新建农产品加工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二)发展目标
围绕农产品加工及其制品的多样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发展方向,力争到2015年,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突破100个,农业企业发展到1000家,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
四、发展重点
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以骨干项目为支撑,突出发展重点,开发特色产业,实现“政府规划配置资源,市场引导产业,产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种养业”的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1、粮油精深加工业。发展以稻谷为主的粮食精深加工和菜籽、米糠、大豆、芝麻为主的油料加工,大力开发豆制品、杂粮加工,打造加工水平高、能力强的粮食加工制品产业体系。重点企业:金润米业、台湾统一、燕之坊、丰大股份、燕庄油脂、福涌泉油脂、人人福豆业、锦泰糖业。
2、畜禽加工业。肉类重点发展猪、牛、羊、家禽等产品深加工,引导鲜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乳制品产业加强品种开发,搞好产品分级、分类包装;饲料业以发展猪、家禽、水产饲料等为基础,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和特种动物饲料,使饲料工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打造优势畜禽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重点企业:和威、雨润、温氏、伊利、现代牧业、新希望、大北农、湘大等。
3、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制造、饮料、坚果炒货等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市场知名品牌,提升综合竞争力。重点企业:旺旺、统一、华润雪花、娃哈哈、华泰、真心等。
4、烟草加工业。以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为依托,推进“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快速发展的政策。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市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尽快制定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推动其向集群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发展,而且要限制农产品加工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一是逐步建立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市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扶持。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学技术专项经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要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方面重点倾斜。三是全力争取国家、省财政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引导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引导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二是加快品牌整合。农产品的竞争实质就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合力打响品牌,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各级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营销、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服务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粮油、畜禽、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但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逐步吸引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使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向示范园区集中,向块状特色经济推进。在园区建设中,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并且与各县、区(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力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五)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首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开发基金,提高新产品开发经费和风险调节基金的提取比重,争取企业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自主研发队伍,建立自己的科技开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市有关专项资金向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倾斜,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第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技研究和开发中心,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支撑体系。第四,引进推广新技术。各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为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提供技术装备、工艺、成果和政策信息。
(六)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抓好抓实。认真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农产品加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纳入县、区(开发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