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县政协2018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安排,县政协于今年4月份成立“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名片”重点民主协商课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县及县城的历史文化概况
(一)我县置县历史悠久,自古有汉家旧县之说。官方记载泾县为汉初置县,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泾县汉属丹阳郡,三国吴析地置安吴县,晋时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撤销安吴县,并入泾县,属宣州。唐武德三年(620)泾县属新设的猷州,武德八年废猷州,属宣州,唐天宝元年(742)以后,渐次析泾县置青阳、太平、旌德等县。宋元明清均属宁国府(路)。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废道、府,泾县属安徽省直至今日。
(二)我县县城有数百年历史,历来为我县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泾县自汉迄今,四迁其城。最初时,跨泾溪而筑,后为水圮,移至赏溪之西。北宋崇宁年间,泾溪泛滥,城为水啮。南宋嘉定三年(1210)县令王栐移县治于溪东,相传留此以为治所,故名留村,后圮于水。元至元十三年(1276),县尹施正大移治于宋县治东门敬天坊,即今县城。县城居于皖南山区,旧时陆路交通不便,因县城紧临青弋江,故而水运成为旧时主要的货运方式。当时青弋江上游各县和县内的竹木柴炭、茶叶、宣纸、丝、麻等货物运往外地,从南京、上海、芜湖等地购进的白纱、棉布、火柴、胶鞋、煤油、粮食等均由水道运输进县城。县城南水关、西门口、北水关三大码头商店作坊很多,晚间帆船林立,十分繁忙,南街、北街也就成了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三)我县县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仍保留着一些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县城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众多,虽历史上因人为和兵火缘故大多消失,但仍保留着一些历史遗存和历史文化。
1、历史遗存主要有:泾县古城墙。位于县城西青弋江东岸,从南门口至青弋江大桥,全长1060米,城墙以条石砌筑。自护堤至顶部高约10米,设南门口、南水关、西门口、北水关四个下江石阶。该城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64),至清时相继增设谯楼、石埠、炮台,期间屡毁屡修。民国28年(1939),为避免日机轰炸,方便人员撤退疏散,泾县国民政府拆除县东、南、北三面城墙,西城墙因其防水功能而得以保存。解放初期,南、西、北城门因县城建设需要被拆除。1954年、1973年、1999年共三次对西城墙进行加固维修,目前仍完好少有损坏。荷花塘。古称明堂池,与古城墙外的青弋江相通,城中可通过池水判断青弋江的水位。明代嘉靖年间又在池中建有二层八角小亭,名曰“洗心亭”。荷花塘附近原有县衙、夫子庙、泮池学宫、考棚等,解放后几经修复,目前仍是县城内市民休憩地之一。甄塘。座落在原县小东关。相传道士晨出见婴儿卧荷叶上,怜而取育于邻。既长,有殊色,归袁氏。文帝平邺纳为后,遂以是为甄后生处(宋《泾川志》)。水西双塔。宝胜禅寺50米处各有古塔一座,其西为大观塔,亦称崇宁塔,北宋大观二年(1108)建,昔时游人可从筑梯登塔顶,清时遭战火,塔内楼层尽毁,仅存塔体。塔上嵌有宋代碑刻。北为小方塔,亦称乾应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此两塔2001年被列为国保单位。
2、历史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佛教徒刘英墓就在水西。现在高铁站一带早在汉顺帝年间就建了佛庙——万寿寺,可能是南方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寺庙。南北朝至隋,水西先后建了宝胜、崇庆、白云三座佛寺。曾有高僧大德黄檗禅师、宗泐、伏虎、守讷等,特别是黄檗禅师,其法嗣临济,为五宗之一。理学文化。以水西书院讲会为载体,明嘉靖、万历年间,王阳明理学的传播在此形成两个高潮,最高人数一次可达千人以上,王龙溪、钱绪山、罗洪先、邹守益等理学名臣(省部级高官达十几位,如泾县的查铎、萧良干、萧彦、萧雍、赵士登、赵睿、赵健、徐榜、赵善政、张应泰;
宣城的沈宠、太平的周怡等)在此风云际会,因此水西书院也名闻遐迩,直追全国四大书院。
诗歌文化。李白、杜牧有诗歌记游,开水西诗歌文化之先河,唐以降,诗人络绎不绝来缅怀歌咏,一时水西成了诗人聚集之地。生态文化。水西生态优良,古代就有珍稀动物碧鸡,明大学士许国有《碧鸡》诗、释元理有《碧鸡赋》咏之。唐以来的贡茶——白云茶,汪伟、胡耸孙先后有《白云茶记》、《白云茶赋》咏之。赏溪,县城的母亲河,从李白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歌咏之。赏溪的桃花洲,自古以来是泾县人踏春的去处,文人多有文字记之。在水西的湖山,尚有赤乌二年的水文标识。亭台文化。从水西至响山(狮子山),先后建有白鹭亭、清湍亭、东峰亭、熙光亭、烟雨亭、溅玉亭、领要亭、回波亭、响山亭,凌云台、清居台,除响山亭外,其它亭台皆已毁圮,但其蕴含的文化(由来、楹联、诗歌、文章、传说)至今传芳。
3、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位于泾县县城的南门老街和位于泾县城市规划区内的赤滩老街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老街位于县城西侧,是旧时漕运的重要节点,呈丁字形,路面由青石板铺成。早在唐代,泾县的宣纸、蚕丝、茶叶、竹木碳等商品就远销县外,到清代时,这些产业颇具规模,经商者遍布8个行省之多,固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目前,老街的商业功能已经被居住所取代。赤滩老街历史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目前已作为我县成熟的旅游景点对外经营。
二、我县在保护、挖掘、利用县城历史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县城虽然历史上作为泾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建筑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够,一些历史遗存遭到破坏;还有部分历史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目前,我县对现有的县城历史文化研究基本是断代、碎片式的,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受人力、物力及编制影响,尚没有设立或配备专门从事研究县城历史的机构和专业人士,缺乏整理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二)历史遗存保护不够有力。因没有专业部门进行研究,致使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对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把握不准,把县城内历史遗存当作普通的建筑,予以拆除或在城市建设中没有注意保护和利用。如老北街的拆除,除县城之外,章渡吊栋阁的逐年坍塌也让人痛心。
三、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我县厚重历史文化的价值并充分挖掘利用。
我县在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和旅游提质大会战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价值,高度重视并充分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内涵,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不仅要建设好美丽县城,也要在保护、展示和利用历史文化上下工夫,做好保护规划,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提升县城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县城历史文化韵味。建议由县政府牵头,文旅委、县志办负责(或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士和文史爱好者对泾县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并将其成果融入全域旅游实施当中,更好地提升城市品味和旅游质量。
(二)适时启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保护、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对于延续文脉、保持特色、凝聚人心至关重要,对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前,全省已有寿县、歙县、绩溪、安庆、亳州这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和县、宣州区等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县是安徽省旅游大县、强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泾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积淀和文化涵养的重要标志,能有效增强市民文化认同和乡土认同,激发市民工作和生活热情,提升文化自信。同时,申报成功可以获得上级的部分财政支持,用于遗产保护、文物修缮、城市建设。二是有利于提升泾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我县的综合竞争力。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泾县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深度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旅游实力,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对县城南门老街和赤滩老街的保护和修缮。
根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要求,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即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我县保存较为完整、能算得上历史文化街区的有南门老街和赤滩老街。赤滩老街因纳入赤滩古镇旅游项目进行商业化运作保护较好;
南门老街是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江岸老城墙上的历史街区”,有古街道、古商铺、古民居、古城墙等众多古建文物,饱含着沧桑变迁的厚重情感,是泾县“汉家文化”的遗迹,也是泾县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虽然《泾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已将南门老街纳入保护规划,并启动了南门老街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但南门老街因却年久失修,加之部分拆迁,损毁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当务之急是严禁对南门老街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开发行为,对其开展抢救性保护,并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投入必要的资金对南门老街进行仿古修缮,尽量恢复和保持老街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古街风貌。在此基础上,先行申报南门老街、赤滩老街为历史文化街区,再谋划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进而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尽管我县以现有的条件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定的难度,甚至不一定肯定能申报成功,但是如果仅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对南门老街进行商业开发或其他利用,导致老街消失,那么对泾县和本地居民来说,将是一场无可挽回的损失,也将对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很大困难。
第二篇:挖掘历史文化
挖掘历史文化,整合人文资源
——关于赴桐城,枞阳两地开展调研桐城派遗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介绍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人;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以明归有光接绪唐宋八家而上追史迁,远溯秦汉,为其文统之源流,故其文论不仅完整系统,且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姚鼐又手编《古文辞类纂》,作为散文创作的“样板”刊行于世,从而从文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扩大了“桐城家法”的影响,天下文人宗法桐城者趋之若骛。自姚鼐之后,桐城派的传播代有人豪,诸如姚门杰出弟子方东树、姚莹、梅曾亮、管同、刘开,桐城派旁支--阳湖派的恽敬、张惠言、李兆洛,桐城派“中兴大将”曾国藩的“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以及末期的严复、林纡、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
桐城派千余人的创作队伍,其散文作品可谓汗牛充栋。2000余种作品既体现了桐城派文论的共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清代以降,编辑出版的桐城派本籍作家文集450余卷,非桐城籍桐城派作家著作,更是不胜数计。不少名篇佳构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薛福成的《观巴黎油画记》等,一直选作大中学校文科教材。而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
自清乾隆中叶至今,对桐城派的评论从未间断。“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该派为“桐城谬种”,此后功过是非再也无人斗胆问津。解放后,虽有少量持论公允的研究文章散见于报刊,然终难形成气候,而“文革”中自是在劫难逃。直至1985年11月上旬,海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桐城参加首次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才从文论、史学、哲学、美学、文章等多方面给予了桐城派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这里的桐城是指今天的桐城,枞阳及安庆宜秀区的部分地区,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出现了“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说法,想要深入挖掘桐城派历史,整合文化资源变得更加困难。目前桐城,枞阳两地在桐城文派的传承利用上仍然缺乏实质合作,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了目前桐城文化“有东西说,没地方看”的局面。
本调研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是桐城或枞阳人,对桐城文化有着天然的热爱,对桐城枞阳两地联手共同利用好桐城文化资源有着很高的期待,我们秉持“地调研,科学分析,合理提议”的原则利用暑期时间对两地尚存的文化遗迹进行寻访调研,并寄望以此为契机大致整理出桐城派发展的大致脉络,对当前桐、枞两地深入合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促进桐城文化在当代能愈老弥新!
第三篇:挖掘城市文化
挖掘城市文化,延续地域文脉
读林正秋《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有感
而今,“挖掘地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在各地城镇建设开发中已经蔚然成风,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方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与传承习俗。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如何延续城镇的历史脉络,延续人类的传承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已经悄然成形,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往的岁月中,我们对于城市建设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也总结了一些教训。
实践中,人们深刻地理解到,开发建设,拓展城镇,“旧貌换新颜”,并非就一个“拆”字了得,并非简单的在“一张白纸”上就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了,无论是规划者、建设者,还是管理者,或者,普通的市民,必须了解这个城市建设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前人创造的灿烂历史,以及他们走过的曲折路途,从先人那里获得取之不竭的知识与财富,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才能洞悉事物本质,才能少走弯路,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间,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河山面貌焕然一新,举目望去,高楼林立,园林遍布…,新建筑层出不穷,成为一代人不懈努力的一张最亮丽的答卷。在大家欢欣鼓舞之余,也需要对这个地域的历史进程,民风民俗,建筑风貌,河山特色等等,进行细致的综合利用分析,理顺脉络,有道是“今天的成就,源于昨天的奋斗,明天的辉煌,源于今天努力”,只有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才能逾越障碍、减少挫折,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才能避免发生一些后人看来“非常遗憾”事情的重演。
林正秋先生近作《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一书,正是杭州千年“城市发展建设”的一面镜子,从良渚先民的原始聚居说起,贯穿了数千年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吴越国、两宋,直至民国时期杭州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全书史料详实,证据确凿,浓墨重彩,其中对西湖十景的由来,街道巷陌的分布,宫殿贵戚的园林小筑,寺院道观的来龙去脉、河道市井的整治,等等,书中娓娓道来,令人兴趣昂然。而今,对于某些人来说,历史学,仿佛是一门“边缘”学科,或者说,一个“背时货”,一个“冷门”,在他们眼中,历史学与今天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陆离斑驳的霓虹灯,风马牛不相及。也有人说,研究历史学,一生注定要钻在故纸堆里,成天与古人打交道,与现实生活相去远矣。
可是,林正秋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说:“毫无疑问,历史应当为经济建设服务,才有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杭州,一个千年古都,一个马可波罗笔下的‘华贵天城’,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的‘申遗’成功,‘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创立,那件事离得开对千年杭州城建文化的挖掘?我一生的心血,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座文化历史名城添砖加瓦。” 因此,林先生的新书,不仅值得每一位城建工作者研读,而且,也值得每一位市民阅读,或许,人们能从他的书中,追寻这个城市进程发展的脉络,找到您所需要的灵感及知识,同时,您也将为先人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倍感骄傲。
(杭州北山路97号/邮编310007/龚玉和/***/2013-4-14)
《杭州城市建设史研究》,林正秋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第四篇:保岱村历史文化内涵的报告
关于保岱村历史文化内涵的报告
(修改稿)
一、历史沿革及村名来历
(1)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在此治水,称此地为翠妫州。《河图挺辅佐》记载:“黄帝乃祓斋七日,至于翠妫州,大鳊鱼折溜而至,乃天老迎之,五色具备。”
(2)尧舜时,这里仍名翠妫州。
《龙鱼河图》记载:‚尧时与群臣贤智到翠妫之渊,大龟负图来出授,尧敕臣下写取,写毕,龟还在那里。‛
(3)西汉时,在此设县,名潘。北齐至隋朝改怀戎县。唐改妫州治。
《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汉初在此设县治,名潘县。东晋十六国时撤销,改属广宁郡。建县约五百年。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置州志,称妫州。‛
《涿鹿县志》涿鹿建制篇中记载:‚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这里属涿郡怀戎县(县治在保岱)。公元618年至907年,唐贞观八年,怀戎县改为妫州。‛
《陕西桥陵整修纪要》记载:‚(涿鹿建制沿革)北燕时,属燕州广宁郡,州郡治下洛县。仍置涿鹿、潘县。北魏末废潘县。北齐改怀戎县(治在今保岱)同时废广宁、涿鹿县。隋为怀戎县。唐代初属河北道妫州怀戎县。那时涿鹿县被废,一切由妫州怀戎县管理,妫州治在保岱。截止唐穆宗长庆二年,保岱古城仍然是妫州治所在地。‛
《辞海》妫州条:‚州名,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北燕州置。治怀戎(今涿鹿西南,长安中移治清夷军城,今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河北张家口市、宣化、怀来、涿鹿及北京市延庆县地。‛
(4)唐、宋时改宝带。
《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中《唐代河北道南部妫州》与《宋辽时代西京道奉圣州》区域图上的妫州迁移到旧怀来,妫州改称宝带。
(5)元朝时改保岱。
《元朝时代中书道上都路奉圣州》区域图上的宝带改称保岱。(6)明朝时称舜乡堡,清朝恢复保岱。
《保安州考辩》记载:‚下洛城乃清之保安州,古潘县乃保安州西南之舜乡堡,协阳关乃舜乡堡南之下关。‛
原北大教授王北辰的《黄帝史迹考》记载:‚保岱公社即清之舜乡堡,位在协阳关山谷的北口……‛
据当地老辈知识分子张宇希介绍,古城中的古堡里在明朝时名舜乡堡,南北一条大街,东西六条小巷,注册为舜乡堡。堡门口上写“舜乡堡”三个大字。清朝时把其余四个自然村(拐角、后庄、坝口、南五村吸收到一块)统称保岱。岱,绿色。保岱二字,意思是像泰山一样长留、安定。
二、该村的姓氏来源与来历
据老辈人记忆,保岱村的古舜乡堡,是由朱、谢、董、张四大富户建起来的,一户一面墙。因为舜都古城被水刮后,人烟稀少,从湖广一带迁来朱、谢、董、张四大户。他们在高台上垒墙筑堡,并在堡下面挖有储藏物品与躲避战乱的暗道。所以,保岱的朱、谢、董、张是较早的大姓。而陈、杨、刘、李、丁、温、王、赵等都是后来从山西或本地西山一带迁来的。具体起源没有记载。
三、古遗址遗迹及有关故事
舜都古城内外炎黄与尧舜遗址遗迹众多。上古尧舜时,舜都古城北还没有窑子头村,釜山、历山、鸿蒙寺、尧、舜庙、瞽叟祠等都属于古舜都。
(1)历山,又名烈山(炎黄焚林垦田处,大舜耕田处)
《史记》记载:‚舜,冀州人,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陶器不苦窊。一年居成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括地志》记载:‚舜耕历山。‛《魏土地记》记载:‚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有历山,山上有舜庙。‛(2)釜山(黄帝合符处)
西汉《史记》记载:‚轩辕之时,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釜山在怀戎妫州北。‛唐《括地志》记载:‚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后魏舆地图风土记》记载:‚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故以名之。‛《宣府通志》记载:‚黄帝合符釜山。‛察哈尔《通志》记:‚釜山在涿鹿县西南,距城三十一里。‛
原北大教授王北辰在他的《黄帝史迹考》中说:‚……从而也就可以肯定釜山应是保岱古城北几里处的某山。揆之情理,所谓‘合符釜山’这一政治活动,即使是在山上举行某种仪式,而其主要实质性的活动也应在山下平地。可以推测,现保岱古城这片地方,乃远古时黄帝与各部族集会、活动的所在。‛‚又表明,釜山之下的一片地方,不但沃衍宜耕,且扼交通要路,因而开辟甚早,到了汉代乃于其地设置潘县。‛
(3)古潘城(尧舜时都城名)
《水经注》记载:‚漯水经潘县故城,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记》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有历山,山上有舜庙。‛《涿鹿县志〃古城遗址》记:‚古潘县城,传为虞舜的出生地,舜初时的都城,夏以后,潘城为冀州地域。‛曲辰著的《黄帝与中华文明》一书记载:‚古之尧舜都潘城,在前后汉置为潘县治……取妫水之名为州名,曰‘妫州’,领县一,为怀戎。州、县之治都在潘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时,在古城东南土崖下挖出绘有花纹的古房墙,埋在地下三米处。
(4)潘泉(妫水之源头,舜时饮用与浇灌水泉)又名龙湫、龙潭
《魏土地记》记载:‚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阳关,关道西通代郡。、其水东北流,历笄头山。阚骃曰:‘笄头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妫州有妫水,水出于城中。‛《保安州志》:‚龙湫,即潘泉……在保岱堡,为州八之一。‛‚保宁山塔不可毁,保岱龙潭不可开。‛
传说黄帝时,妫州有九个大海眼往出冒水,洪水泛滥。黄帝带人到此治水,他们用大石头凿出九个大石盘盖住了海眼,水治住了。然而,第二年天大旱,此地又寸草不生了,黄帝立即叫人在大石盘上凿开一个海眼,即盘泉、潘泉的由来。
当地有不少关于潘泉的传说,一种是说蚩尤的剑是水做的,蚩尤和轩辕黄帝打仗,被轩辕黄帝追赶到潘泉边,一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泉中,立即化成了水,不见了,没有了武器,蚩尤吃了败仗。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只金马驹被歹人追赶跳进了潘泉,歹人伸手去捞,水中伸出一只簸箕大的红手掌把歹人拉进了泉中,再也没有出来。从此,人们不敢走近潘泉跟前去,只能远远地观看。
(5)妫水(舜都时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古城内一条河流)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嬀字去女字边上面加草字头)国,食黍,使四鸟,虎、豹、熊、罴。‛《山海经校注》记载:‚(同上)国或当做妫国。妫。水名,舜之居住地……舜为庶人,尧妻子二女,居于妫汭(妫水边弯曲地方)。‛《史记》记:‚舜居妫汭,内行弥谨。‛‚舜都居妫水汭,城内有舜井,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书〃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魏土地记》记:‚妫州有妫水,水源于城中。‛
潘泉水形成的河流。此河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现在成为一条主村路,即保栾路村内段。那时山环水绕,气象万千。
传说舜在历山上耕田时,他的两个妃子也来拉犁。那时野象很多,二妃帮着制服野象。妫字就是女子牵象的意思,即妫字的由来。(6)舜井
《魏土地记》:‚妫州有妫水,水源于城中,外城有舜井……‛宣府《通志》记:‚舜井在州城东南七十里舜乡堡。‛
传说舜的后母怂恿其父瞽叟陷害舜,让舜下井去掏井。舜刚下去,他们就往井里填土。而舜早就做好了准备,在井旁挖了另一个出口逃了出去。古城有古井多眼,都深不可测,因为早已不用,大多都被覆盖。
(7)舜乡堡(虞舜的出生地)
宣府《通志》:‚舜井在州城东南七十里舜乡堡。‛
清代杨桂森在他的《保安考辨》一文中指出:‚下洛城乃清之保安州(今涿鹿县城)。古潘县乃保安州西南之舜乡堡,协阳关乃舜乡堡南之下关。‛
原北大教授王北辰在他的《黄帝史迹考》一文中,曾多次提到保岱是清之舜乡堡。‚保岱公社即清之舜乡堡。位在协阳关的北口、西侧。‛‚清代舜乡堡有镇潭寺……‛‚故可以肯定保岱的西古城乃唐之妫州,汉之潘县,而其东古城乃明清之舜乡堡城,保岱堡城。‛
(8)尧庙(9)舜庙
《魏书〃世祖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天兴三年五月已巳,幸漯南宫,遂如广宁,遣使者以太牢祠历山帝尧、帝舜庙。‛‚拓跋焘于神(此字鹿下面一个加字)元年(公元428年)八月,东幸广宁,临观温泉,以太牢祭尧、舜庙。《魏书〃礼志》记载:‚拓跋睿于和平元年正月,东巡历山、桥山、祭黄帝、尧、舜庙。‛……《辽史〃圣宗纪》:‚统和十三年(公元995年),八月壬辰,诏修山泽祠宇,先哲庙貌,以时祭之。奉圣州永兴县桥山黄帝庙、历山尧庙、舜庙并得修缮。‛《涿鹿县志》:‚夏,建舜庙于历山(今窑子头村北山)。‛(10)瞽叟祠(舜父祠)
《后魏舆地图风土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故以名之。其下有舜庙,瞽叟祠存焉。‛
(11)二妃坛(二妃,即尧二女,舜二妃)祭祀处
《史记》:‚舜都居妫水汭,城内有舜井,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12)舜宅(虞舜旧宅)
《史记》:‚舜都居妫水汭,城内有舜井,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13)汉潘县城(古舜都城西南)(14)唐妫州城(古舜都城旧址上)原北大教授王北辰在《黄帝史迹考》中记载:‚故可以肯定保岱的西古城址乃唐之妫州,汉之潘县,而其东城乃明清之舜乡堡城,保岱堡城。‛
(15)清神台(舜帝祭天地山川的大石桌)
从西汉到辽宋时的区域图上,潘县北都标有清神台。到元朝时清神台改成辛庄子村。《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辛庄:秦代建村,因此地原有祭祀尧、舜的神台,建村后名‘清神台’,神台后被兵贲所毁,改名辛庄子。”据辛庄老年人讲,此神台为一丈多长的大石桌,在旧小学院中,神台有护法神,很灵验,后来被居民盖房埋没。
(16)蚩尤墓
《涿鹿县地名资料汇编》记:‚传说今潘县古城西侧那个黄土丘为蚩尤墓。‛
传说蚩尤被轩辕黄帝斩杀在历山下,就埋在这里。所以窑子头村原名要斯头,要子头。蚩尤墓原来有四个高大的封土冢,称东四疙瘩。
(17)鸿蒙寺
《轩辕黄帝在涿鹿》记载:‚釜山,又名历山,位今涿鹿县保岱乡保岱村(古潘县遗址)西北三里,窑子头村背倚处,因山中诸峰状似覆釜而得名。斯山上早年建有舜庙(据废墟中砖瓦纹饰断为秦汉以前建筑。)历朝帝王将相多往祭祀,尤以北魏拓跋氏诸帝为频。唐时扩建改设‘天齐’、‘玉皇’、‘太极’等庙殿,总称鸿蒙寺,僧众数百。香火鼎盛。明初戏于灾火(潘城同期被山洪冲毁)该遗址周遭10余亩,人称‘转香壶’,其上瓦砾成堆,庙迹可辩,龙雕石块俯拾可见(先为合符地,后为舜庙遗址)。其上有一块宽长米余的古板和一块边长1〃8米的正方形大石(柱础)……‛
附传说故事《涿鹿城是一条船》
涿鹿县有两句古话:“前晌火烧鸿蒙寺,后晌水刮保岱城。”鸿蒙寺的三百六十个和尚与保岱城的三百六十家员外因为炼银砂发了财,开始奢侈腐化,天天轮流摆宴,转一圈正好一年,倒出的红汤流到十几里外。他们有了钱不积德行善,反而拿白面馍给孩子揩屁股,放出恶狗咬人。天上的玉皇知道后发了怒,就放火烧鸿蒙寺,发大水刮保岱城。但是天帝不忍心让无辜的百姓受害,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来泄密给人们,他挑着枣、梨和烧饼沿街窜巷地叫卖,“枣梨(早离),大火烧。”叫人们赶快逃。可人们听不懂。保岱城里有一家心眼好的老婆婆,也去买枣梨,太白金星见四外无人,就悄悄对她说:“这里早晚要发一场大火灾,你该早早离开呀。”老婆婆吃了一惊,为难地说:“我有儿子在给县衙应官差,我每天得给他送饭呀。”接着又问:“你知道发洪水的时间吗?”太白金星说:“你们村南有一尊石猴,待它的眼一发红,就下暴雨,淹城池,你事先造一只船,可保无恙。”又再三嘱咐她,此是天机,不可泄露。又说,那时救人,千万别救三百六十家员外,上天正是为惩罚他们才降灾的。不想这秘密被她的儿子泄露给他的一个朋友,那朋友不但不相信,还嘲笑他。然后跑到城南,用红颜料涂红了石猴的眼睛。他刚一涂完,天上就铺开了黑云,刹时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平地起水,房倒城倾。三百六十家员外正大吃大喝,全被冲进水里,泡进滔滔的洪波里。老婆婆和儿子摇着事先做好的大船,来往在水中救百姓,就是不救任何一个员外,那三百六十家员外就葬身在水底了。木船载着满满一船百姓,在水中漂荡了三天,水退了,才在桑干河北岸搁浅。人们就在这儿定居下来。过了许多年,官家见此处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就筑城立县,仍称涿鹿县。至于老涿鹿县,早已被水冲光了。
(18)丹墀地
《轩辕黄帝在涿鹿》记载:‚转香壶‛下有一片叫做‚丹墀地‛的平地,传为当年举行合符仪式时万国诸候朝拜黄帝之所。(庙殿前的院落)
(19)舜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保栾路称舜道。
(20)银砂石,又名硫球石(古道路上、田地里到处皆有,尤其以西边为多)七十年代曾有人开大汽车来收走许多,现在仍然俯拾皆是。
附传说故事《银砂石》
很久以前,古舜都保岱是一个米粮丰足的风水宝地。有一年青苗长得十分喜人,满川青翠。忽然在一天早晨,不少人发现自家地里的青苗被啃,开始人们以为是谁家的牲口没有拴牢跑了出来,没有太在意。后来,天天有人的青苗大面积被啃,并发现有脸盆大的蹄印,十分恐慌。村里胆大的男人们便自动组织起来值更看地。当夜,值更人看见一头黑色的巨牛在风卷残云般地啃吃剩下的青苗。人们敲锣打鼓一齐来追巨牛,巨牛引着人们向西北方向走去,人们追到西山脚下,巨牛一声大吼钻了山,人们纷纷议论是神牛显灵,西山必有宝。便挖山不止,果真挖出了大量的银砂石。于是,保岱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的人们都拥到西山下,家家砌炉,户户盘灶,不再种地,一齐挖矿炼银。从此保岱古城每日火光冲天,浓烟蔽日,人们炼出了纯度很高的银锭,又雇上外地银匠,把银锭打成银器和首饰。不久,古城出了三百六十家腰缠万贯的员外,历山鸿蒙寺的僧人们也因为炼银发了大财。就开始腐化堕落,互相宴请,为富不仁。被上天知道后水刮了保岱城,火烧了鸿蒙寺。古城人都四处逃难,大部分逃到河北,建起一座新县城,即现在的涿鹿城,只留下一地的银砂石,还有几个黄土台,现在的保岱都是后迁来的。
(21)镇潭寺遗址(西城墙一带)。泰山庙遗址(现在粮库占用)。原北大教授王北辰的《黄帝史迹考》记载:‚又据《保安州志》载,清代舜乡堡(保岱堡)有镇潭寺,其下有泉,保宁塔下也有四口暗井,泉与井通。虽然寺、泉、塔、井早已不存,但这些记载表明古城内过去的泉水量比现在丰富的多,其穿城而出的小河正相当于潘泉故渎。‛ 镇潭寺建筑年代不详,但是保宁山上的明三暗四井七口据说是战国时修道成仙的黄伯阳挖的,保岱镇潭寺也镇的是明三暗四七口井,或许与保宁山有关联,有待考证。
(22)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城东南的崖下出土过红陶盆、灰陶缸、一尺宽的大瓦。城内出过唐代铜镜。有人捡到过金锭。还有供60花甲子老人活葬的砖砌窑。
四、所属地理位置、人口、面积 保岱古城位于涿鹿县城西南二十里处,有700户,3100口人,耕地6305亩。
五、当地特别习俗、方言、饮食起居、戏曲文艺。
明朝初年,由于水刮火烧,古城残破。大部分人是从湖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习俗带有湖广与山西习惯,主要有烧柴禾睡火炕。方言是桑干河流域的主体语言,地方性很强。戏曲是晋剧为主。饮食从前以黍子黄糕、小米饭、玉米饼为主。制做有编苇席、打渔、白铁匠、木匠多。
六、种植业。
古代以种黍、谷、高梁、玉米为主,现在以种植玉米为主业,有少量豆类、土豆。树木从前以大黄杏、黄果为主,种桑养蚕,现在有少量苹果、桃、李、枣、香椿、黄果树。有大面积仁用杏树。
七、古树
从前,《竹鹿高照》大照壁旁有大槐树,四人合不住。砍树后的树墩上,四人坐着下棋还富富有余。原泰山庙有古树后被砍,现在已没有古树。
八、历史人物
(1)上古时轩辕黄帝在此治水,神农炎帝在此采药、开荒。
唐尧、虞舜在保岱建都,耕田、打渔、烧陶。
娥皇、女英都是本地人,专家认为此二妃是拐角人。
(2)司马迁写《史记》前曾来此考察。
(3)及至北魏几位皇帝、即拓跋氏兄弟们都到此祭尧、舜。(4)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
(5)原北大教授王北辰曾到此考察,他认为历山下的保岱村确为上谷郡潘县和唐妫州城旧址,并在他逝世前建议:“要在保岱旧城立‘汉·上谷郡潘县、唐·妫州·怀戎县早期故址’的标志牌。因为证实了保岱是妫州,就证实了保岱自古就是一处重要的古城。(6)清朝堡里董家曾出过多名秀才文人,两代清朝庭曾赐有匾额。董二秀才,是原保岱镇中教师董连仲的祖父。
(7)上世纪的张玉民(县委书记秘书)又名桑南野人,嘲葫芦,双手能打算盘,会画下山虎,唱上百首老歌,知识丰厚,写了大批歌颂舜都与二妃泉的诗。王尚信,伪国民党察哈尔政府秘书
李大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乐团大队长
朱占武,抗战时期区委干部,后转到台湾,任国民党上校军官。
等等
附:该申报县、市、省、全国级的文物
(一)保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口头民间故事,代表人物:刘义成、张宇希、王尚玉、赵义贵、安喜贤、张明园等人。
(二)物质文化遗产
1、有百年历史的保岱高小学堂。
民国初年桑干河南42·5个村子共同出资办起该高级小学。培养出大批人才。民国建筑风格,该校大礼堂两门门槛下压着两块大石碑,即从镇潭寺搬来的,现在仍然铺在脚下,已经磨得光滑,只剩角上有几个字。
2、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国办中学遗址(该校西墙即古城墙东墙)
3、商店旧址(现精英学校)、供销社旧址。
4、保岱人民公社遗址(中学对面,原为古城东花园)
5、四千多年的古城墙、古舜乡堡及地道、古井(上头街)、古潘泉遗址(大口井)
6、陈家大院(朱秉来家)及果园地道、全家大院(原朱家)、张家大院(堡里张学谦家),董家大院(董连仲家,堡里老院)、温家大院(坝口)、马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李大公家)、赵家大院(赵义贵家)等及泰山庙遗址(粮库)
7、古道与银砂石、8、汉代石猴(庙门口)、汉代上马石(文化站门口)、砖雕影壁(阎家大门口)、窑湾河(古窑址)等
9、清神台(辛庄子,舜帝祭拜处)与百草地(炎帝采药处)
10、潘城古城门。(坝口村)
11、大量的石器,石碾、石槽、石臼,石滚。
12、大量的陶器,家家户户都有陶瓦缸、陶瓦盆、陶酒瓮。
2014年3月31日
(注:小候书记,我把我所了解的保岱历史都装了进来,肯定还有遗漏,也有错误,因为时间太紧,不能再等,赶快上报。
另外你把东南西北残城墙、庙门前的石猴、小学旧房、石器、礼堂门前的石碑、古潘城门、银砂石、清代建筑的几处大院,砖雕影壁、石头街,文化站门外的上马石都拍下来。如果有旧标语、旧庙墙与彩绘更好,总之,越古老的东西越能证明保岱的历史古老,尽量多地挖掘。
不要错过这次上报,让上级了解保岱的重要机会。后面还附着尤秀兵、刘建贵等人寄过来的材料,都要一起附在报告后上交。如果照片没有拍完,先把这份文字材料报上去,再补交照片。
尽快组织刘义成、王尚玉、安喜贤、张明园等老人讲述保岱故事,让陈建明代笔,把传说故事整理出来。如果故事多,可以申办非物质文化遗产。
——
秀兵:这份报告已按时上缴,唯恐错过这次上级了解保岱历史的机会。由于时间太紧,我就按我的想法整理了,或许还有遗漏,先这么做吧。我把它转发过来,希望你和刘大哥与李老师补充完善,做为以后向上级报告的基础素材。只供内部参阅修正,不对外或上网,一则以免引起麻烦,二则不想失去文史资源。杨素梅
第五篇: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范文)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梁碧宇
作者简介:合肥市规划局景观规划处处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文化景观。保持连续性,保护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宛如高价商店陈列品,以一组无意义的数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其实就是根与泥土般血缘联系,城市将是一座空中浮城。在多年的规划管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许多历史文化只是在不经意间便毁多政府决策所注重的往往只是短期利益,而城市规划管理注重的又多是物质层面的管理,缺少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到合肥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但合肥的城市建设缺少特点。于是,有的人试图通过城市的色彩、有的人试图通过建筑现城市特色,但没有人能够成功,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城市特色的内涵,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才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特色。曾有外门到合肥考察,提出想看看合肥市的市景,看到包河景区时无不说好,而看到五里飞虹时顿感哭笑不得,城市立交哪里都有,只要的立交都能建。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只有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才具备城市的特点。
合肥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正突飞猛进地进行着。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发展,工业项目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范围与速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此时,城市规划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如何达到“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同时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康社会”,又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和特色得以保护和延续;如何合理地进行土地控制、利用和开发,如何确保城市健康有序进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的建立,加强城市居民和城市本身的凝聚力,是我这次规划调研所追寻和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希望通过对文化的调研工作,使城市规划工作由纯物质和平面的规划,走向历史、文化、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相结合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划。同时通过对包河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调研工作的开展,将城市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结合,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从的特色,并推动整个城市该项工作的开展。
一、包河区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调研 根据本次调研和规划的目的,并避免无目的地盲目工作,和过度扩大调研范围,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选取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其次是选取可体现城市本地特色的内容;三是选择可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资源;四是对规划管理与控制有切实帮助的。从而确定本次规划调研的主要对象为:
1、建筑类一一包括古建筑及遗址,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近代建筑,具有本地特点的建筑等;
2、自然资源一一包括水系、具有本地特点地形地貌、地方特产等;
3、历史传说一一包括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民间传说、地名典故等;
4、民俗风情一一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
二、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总量。在本次调研中统计的21处古建筑中,保留下来占33%,而保存状况良好的仅3处,占14%,可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由表2.5.1和图2.5.2我们可以看到,古建筑和历中于银河片区,和远离市区建设较少的区域(大圩片区、淝河片区、义城片区、机场片区),占到整个包河区的95.5%,曙光片片区,南七片区、卫岗片区、王大郢片区、黄山公园片区、望湖城片区、葛大店片区合计仅占到4.5%。而这片区域则是改革开放速扩张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甚至连传说都已遗失!这说明在无节制的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的破坏最迅速膨胀的物质利益追求中,我们损失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合肥市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城市规模要发展到1200平方公里,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和历史,应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职责。
立法是历史文化保护的主要手段,《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整个环城公园(包括包公祠、包公墓)的保护非常在整个包河区的古建筑中环城公园内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宋氏故居和大孔祠堂也因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单位得以保留。
在近代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则集中于银河片区和学校内,都处于正常使用之中。古建筑中保存完好的也是处于有正常使用功能(大孔祠堂和宋氏故居由于已失去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已多处严重损坏)。由此可见,为使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使用功能是关键之处,单纯的保护达不到真正的保护要求。
银河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占整个包河区的43%,且包河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与包公文化有关的达23%,由此可以看到银河片的文化中心,而包河区的文化中,包公文化是其主流。包河区要想打其文化品牌,就应以银河片区为龙头,以包公文化为核心。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1.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优秀建筑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对城市优护,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城市和城市中的建筑,都是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历史建筑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历史建筑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历史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建筑所反映出来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文化载体无可比拟的。
优秀建筑的价值在于它们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它们才真正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用建筑色彩和造型可2.水系保护与利用
滨水、亲水是人类的天性。城市河流水系无论从环境的角度、城市的可识别性、紧缺的绿化以及城市形象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必同时,合肥从其名称的来由和历史的发展,也无不与水系有关,从合肥城市的形成,到三国古战场,到包公文化,无不与水系紧密自然水系的破坏又具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对水系的保护也同样刻不容缓。3.地方特产保护与利用
地方特产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因素之一,同时又是城市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保护和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使其产业化、规模化。4.历史传说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历史传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经它轻轻点染,便能散发历久不衰的魅力。历史传说是城市分,很多建筑和遗迹不复存在,但传说尤存,在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中,历史传说可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并可渗透的各个方面。例如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便曾将包公传说融会其中,值得借鉴。而很多的城市雕塑也都利用了历史传说而更有生5.民俗风情保护与利用
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一个古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保将建筑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同时保留好,才会使建筑散发出更持久的魅力和活力,城市也才会更有灵气。民俗风情是城市非物质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要素,它与特色的地域环境是魂与体的关系。
在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将一年四季的节气与建筑的色彩相结合,将合肥的民间节日与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相融合,使规划中城市风貌别具一格。
四、规划政策与措施建议
纯粹的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非排除性和非竞争性。非排除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其效用者之间不能分割,将不为公共产品付费的个人排除在外,或者在技术上不可能,或者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自发地提供公共共产品往往是增进的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的介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保持城市景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并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非排除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提供。除了公共产品的特点外,作为具体的物,历史文化资源还具备潜力巨大的使用价值,这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1.编制规划
国外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国内的很多城市,例如上海、杭州等,已开始编制近代建筑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史街区的规划则更多,但一般城市编制综合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目前国内还没有过。合肥市至今甚至没有编制古建筑和近代建筑的 立即编制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城市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利用和保护策略。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在建设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方法。通过规划,我们可以明确周边用地性质和容量,确定优秀建筑保护的确定用地界限,控制周边建筑的色彩、造型、高度、天际线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周边进行建设时予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包公祠、在《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中划定了明确的城市绿地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得到有效保护。明教寺也是因为在规划中的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获益。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和保护,则可在调研的基础上,以招标的形式请国内专家出谋划策。2.加强宣传教育 历史文化资源屡受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是,居民和基层干部对历史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使保护工作不能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一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和教育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本身也是促进城市居民自豪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时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并可加强市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同,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共同保护的环境和氛围。3.立法
《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保护合肥市的环城公园,保护包公祠和包公墓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法》也对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起到显著作用。在欧洲和美国,城市规划都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一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阮多次提出这个观点。
建议政府立即出台合肥市优秀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市已出台相关办法,并先后批准了三批287个优秀近代建筑作为市级文使这些优秀建筑得以有效保护,到过上海的人没有不去外滩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外滩金融、旅游和相关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整体形象和特色。
将编制的《合肥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报市政府审核后,报人大批准,以立法的形式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4.公众参与
居民没有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居民和基层干部的自觉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宣制规划,让公众参与,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经济的前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已成为现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目前,合肥市已开展的工作划委员会,重大项目由规划委员会决策,在此之前需开专家咨询会,征求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同时为体项目的许可实行公告公示制度,有的项目还可采用听证制。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这些措施尤其重要,单凭政府的行政措施显只有公众参与才能使违法行为和不当的使用方法得到及时发现,才能使建设过程中的方案更趋合理。历史文化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的同时,应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历史文化。由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涉及的利益相关人较多且复杂,保护和利用的方案应充分征见,体现公众意识。政府应建立通畅的和制度化的渠道和平台,使民意能够直接反映。5.分权和权力重心下移
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还有一个原因是保护和使用方法的不当。保护历史文化与有效防止破坏和和制止违法建设是分不开的是英美等西方政府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改革方向,其基本措施是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中贯穿着目的性原则和经济节约原则。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职能的不断增加,根据国情和地方特点采用新公共管理的理为一种趋势。有效防止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仅依靠规划局和文化局的人力和物力已完全不能胜任。因此,将权力重心已迫在眉睫,因为只有基层政府才能最了解基层的情况,才能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基层人员接触权力下放能使他们独立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产生更好的效果。6.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目前的规划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法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利益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包括:现状的使用者、开发商、专家、普通市民、历史文化资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而政府在决策中既要考虑整个城市和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又要协调相关利益人的权利。这使得政府的管理必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例如在一个区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和保护,必须使开发商有利可图,对现有合理合法的交待,周边群众的利益也要得到保障,并要征求专家、市民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单纯的传统的行政命令已无法使展。
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而当公众发现从中可以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时,保护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认为,规划管理应更多地为主,同时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使违法成本倍增。
首先是经济的手段。由于政府经费的不足,无法对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但历史文到具体的建筑、河流或传说时,它是处于具体的建筑、位置和地块上的,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历史文化很强的外部经济正效应。根据这种特性,政府可采取鼓励民间投资的办法,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允许投资者以合适的方式使用文化资源,比如上海新天地的开发,在保留该区域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将该区域的建筑作为商业用途,使新天地焕发出活力。同时允许开发商在能达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使历史文化的外部正效应内部化,以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大孔祠堂的其位于规划中的绿地内,当开发商成片开发时可将城市绿地适当调整,使大孔祠堂成为绿地的核心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将城市绿地内部的绿地,以便于开发商更好地利用绿地和保护大孔祠堂,将其作为销售的卖点。对于在经济上不能平衡的地方,可采取政府补使该单位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可图。例如对省地质博物馆和省体委办公楼,其拆除沿路的门面房时损失较大,政府应允许其在拆除予一定的补贴,并允许其在不影响建筑主要特色的地方建设高层建筑。
其次是行政的手段。通过对涉及历史文化的建设项目和用地严格审批制度。对违法建设和破坏行为则应通过法律的手段严惩7.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体系应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规划编制
由城市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它具备条件的机构分别或联合组织历史文化的普查,由政府请专家进行书面鉴定意见后,报政府批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或房地产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规划的编制,成果需向市民征集意调整后的规划成果报政府审批后,报请人大审议,以作为地方法规实施。(2)规划实施
修缮、装修和局部变动的,或在其周边进行用地或建设的,需严格按批准后的规划实施。业主首先向主管部门申请设计条件,送审方案,在此期间需征求专家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所有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才允许其从事涉及历史文化保护的工程和项目。施工期间和竣工后,需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3)日常监督和违法建设的查处
历史文化的日常监督也应建立起来,按规定的功能使用,不能随意变更,不得进行对历史文化资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这部分能部门无法完成,建议应将权力和职能下放到乡镇和街道,职能部门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