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研究禁区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在某些领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关于科学研究有无禁区争论不断。本文以克隆人技术被禁止为例阐述并分析了科学研究有无禁区这一问题。最终提出应辨证看待问题,指出应制定相应法规对人类科技行为做出必要规范以确保现代科技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研究,禁区,克隆技术,相对禁区
一、科学研究不可进入的禁区探讨
作为个体,科学家当然可以凭借个人的兴趣对一切未知世界进行自由探讨,但他没有权利进行有可能危及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研究。当然,作为社会中一份子的人,他的研究不能违背法律的强制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因此,一般违反法律、道德或者公众伦理学的,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众利益的研究都可以被列为科学禁区。那些领域是科学禁区呢?
1、毁灭性武器与毒品制造
日本广岛、长崎的2颗原子弹使数十万人丧生,切尔诺贝利已经使几十万人死于非命,还有无数的人受到了伤害;福岛核电站的后果也一样令人恐怖。至于鸦片、可卡因、冰毒等毒品的制造、提炼和纯化所造成的危害更是路人皆知。
2、人兽杂交与人体试验
人类不能拿人类自身进行实验,人兽杂交、人体实验等研究破坏了大自然建立起来的基本秩序和伦理,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3、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基因工程
现在基因工程已经能够让一只老鼠身上长出人的耳朵,人类克隆会产生难以克服的伦理道德问题,转基因玉米栽培的区域老鼠已经绝迹。
二、伦理规范挡不住“再走一步”
人类胚胎克隆、人畜细胞融合已经成功, 基因技术已进 入到人类基因组重组,依据技术惯性接下来就是制造克隆人、繁育人畜融合细胞、以及有意无意的人类基因组异化重组。若伦理规范能阻止上述研究的进行,则无须立法禁止,反之则需设置禁区。分析伦理规范所根据的原则和约束力基础及能发挥的作用,结论是伦理规范挡不住再走一步。
人性假设不符合科学家群体有差异的现实。伦理规范所遵循的伦理基本原则是不伤害人、尊重人、有益于人、公正 待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团结。这是以人为善己必善的原则,是康德人的尊严原理:每个人都有善的意志,它赋予人以平等、完美与价值的体现。遵循上述原则的伦理规范,对科学家的人性假设是人本善: 科学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也具有高尚 的品德,如果他们做错事,是因为他们对研究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只要告诉他们做哪些事情可能引发严重伦理问题,他们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就会成为对自己进行善恶评价和批判的力量,从而自觉产生阻止反社会倾向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家群体中, 有像 DNA 重组技术创始人伯格那样的具有尊重人类、约束自我的一大批科学道德高尚的科学家。也有少数不负责任、狂妄自大、为自己名利不惜出卖灵魂的科学 狂人, 如克隆羊刚诞生那年就有人声称一年要克隆出几百个克隆人, 声称要从中发一笔横财,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为了获取名利地位, 他们的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把科学家人性假定为善, 认为他们有自发尊重人类、约束自我本性的伦理规范,对这些人不起作用。
缺乏强制性约束力。伦理规范以道德自律和社会舆论为基础,它的处罚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批评教育、警告、驱逐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违规者需要付出代价轻, 因此它起感化和劝诫作用,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和震慑作用。首先,违规的零代价或很少代价, 不能阻止科学狂人胆大妄为。对于少数科学道德品质低劣的人, 只有国家的强制力, 违规者要受 法律制裁,对他们才有震慑作用。其次,伦理规范挡不住“ 优先权” 的诱惑。在现阶段的社会历史中, 科学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 科学家也具有追求名利的内在要求。优先权带来巨大的名利效应, 如首创克隆羊的威尔马特,从默默无闻变为名扬天下,在科技史上留下重要一笔。阻止巨大的的诱惑力需要道德自律也要法律规范, 只靠道德责任感和良心挡不住再走一步。
三、对克隆技术的理性思考
1997年2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和忧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罗特布拉特甚至将此一科技的突破与原子弹相提并论。因为在理论上,同样的技术可以用来从一个成年人身上取一个体细胞,利用其脱氧核糖核酸制造在遗传上同样的人。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已经打开了人类也可以无性繁殖的大门,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伦理道德的恐慌。为此,欧洲多国政府称将严密监督有关“克隆”的科研,并将立法禁止科学家复制人类。英国则立即宣布将农业部正在资助的研究基金25万英磅从1997年3月起削减一半,并订于次年4月全部终止。美国总统克林顿先是下令调查“克隆”技术可能对法律和伦理产生的冲击,接着又下令禁止将政府资金用于人体无性繁殖研究,并呼吁全美所有科学医学组织、基金会、大学等私立机构抵制此类研究1。中国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开展“克隆人”研究的态度是: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不接受...2008年人民日报《网上健康》栏目刊登了一篇《北京市民看基因科学》的文章,调查显示,78%同意,13%不同意“基因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1%同意,66%不同意“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社会走向灭亡”的观点。调查结果显示,74%的被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克隆人的做法,另外 26%的被访者则愿意接受克隆人。有人说,掌握了人类基因的秘密,就可以像上帝一样制造人类了,您认为这样好吗?44%的被访者异口同声地说:“这太可怕了!”有13%的人大声欢呼:“太好了!”还有12%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对克隆动物来说,人们从道德、伦理上是普遍能接受的。一方面克隆动物有极大的医学、生物学乃至商业价值。例如,1)借助于克隆技术,我们可能利用生长期的新的细胞代替损伤的细胞。2)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克隆体可能为被克隆者提供移植所用的器官,如骨髓、肾脏等器官。3)在研究克隆的同时可以使细胞分化的研究获得长足的进步。4)不孕的夫妻将可能通过克隆技术获得带有父系或母系遗传物质的后代。5)克隆技术对于繁殖优良家畜很有益处:以往人们靠有性杂交等方式培育优良家畜,不仅育种周期长,且成功率较低;而通过克隆技术,就可以使具有优良品质的家畜在短期内大量繁殖。6)某些濒危动物单靠人工保护和有性繁殖很难逃脱灭绝的命运,但通过克隆技术进行有计划的“复制”,则可能挽救这些濒危动物。我国正在进行的克隆大熊猫的研究正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另一方面即使在克隆动物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失误,也较容易解决。因为技术的复杂性和不成熟性,人们能够理解乃至允许克隆动物过程中出现超出研究者预料的情况发生。
克隆人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人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所以克隆人不仅仅存在科学问题,更包含了复杂的道德伦理问题。在动物克隆中允许出现的差错或失误如果出现在人体克隆过程中是不可想象的,如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目动物科研中心不断发现,克隆动物常常不明原因的死亡,有时甚至引起怀克隆胚胎的雌性动物丧命。他们还发现,该中心克隆的牛、羊胎的约半数是有严重缺陷的畸胎[2]。
基因工程无限制地使用会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后果。现在只是构建了基因草图,如果实现基因重组的话,那样就可能出现新的物种,而后可能构成现代人类自然物种一个崭新的生态环境。因为在自然环境下,每种物种都有天敌与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使得自然界的平衡不至于被打破人为制造的东西。由于没有天敌,很可能出现极度的繁殖进而出现生态失衡给原来天然物种带来危险。
四、总结
在当前科技的效用越来越强的情形下,有必要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作伦理上的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制约与引导。这样做.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其滥用,不让潜在的危害转变为现实;又有助于认清科学研究自身的局限或某种不足.以便及时纠偏补纳,改善其理论与技术。可以说,对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作必要的价值评估与引导.不仅不会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只会更有利于科技健康地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研究首先要为人类谋福利,要坚持利益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把人类的利益作为评价和选择科技活动的标准。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研究的价值基准。本着这样的目的,遵守上述原则,如此科学研究才能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里夫金著.付少杰等译.生物技术世纪——用基因重塑世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
出版社,2002.[2]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3]高兆明,孙慕义.自由与善克隆人伦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周莉.自然科学研究的禁区问题再认识[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10.[5]韩东屏.审视科学禁区之争[叮.湖南社会科学,2009,(03):1.[6]杨会丽.“科学的禁区”论析[R].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2008.26.[7]郭芸,袁芬.科学研究终将无禁区[叮.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348.[8]于洋,李锐锋.关于科学研究禁区的哲学思考[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9.[9]韩跃红.科学真的无禁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5,(2):59-62.[10]罗宝丽吴瑞健.略谈科学研究有禁区[叮.理论视野,2006:159-160.[11]徐宗良.科技需要伦理评价和制约吗一—兼析科学研究的禁区[叮].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1,3(4):0007-0010.[12]陈朝氽.设置生物技术研究禁区的理论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0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