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调研思考建议
一、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适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面前,学校与企业一样,企业要兴旺繁荣,必须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学校要生存发展,必须培养出适用对路,品学兼优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是以强调实践能力为基础,大力拓展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单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处理、转换和拓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主,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是只把学生领进教室,“口述+板书”的传统模式,而时代的发展则需要我们把学生带出去,“多媒体教学+大量实践操作+对外参观学习”的模式,把学生由一个知识的授予者转变成知识的驾驭者,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及理论运用滞后。教学模式是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同时教育模式如果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发展,就能带动教学方法的发展,那么我市现阶段职业教育模式中显现出了“软硬”两个方面:软环境中教育理念陈旧,技能知识严重的与时代脱节,前沿学科了解和分析的能力明显不足,理论联系实践内容较少。
3、教师的指导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方法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方面专业的教师还很少,中职学校大都是由其他学校改制而成,上课的时候也是用要求高中学生的一切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企业实践一线的教师很少,对企业实践了解得也很少。试想,这样知识结构的职校教师能教出高技能的学生吗?
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中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虽然在提倡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师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不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只要求注意听讲,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管它是否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1.明确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多媒体等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2.根据学生特点建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经费的投入,二靠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及科学有效的管理,三靠学生本人的不懈努力。中职学生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的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育模式上就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展示技能水平的平台,由传统理论书面考试转型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来评定学生的总体成绩,这种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客观、更直接地了解“知识带动技能”、“实践促进掌握”的科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中职生的特点是:1、学习成绩差且非常厌学。2、法制观念淡薄,无法制意识。3、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氛围和指导。4、缺乏真正的关爱。这些学生在初中时饱受挫折、尝够了白眼,教师更应该带着一颗美丽纯洁而高尚的心走近他们,温暖其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拉进心灵的距离,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些学生虽然“应试成绩”不理想,但并不表示所有的方面都差。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这些学生厌恶枯燥的文化课学习,喜爱动手,面对各种汽车实体,争先恐后踊跃参与。因此,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帮助学生跨越其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传道、授业、解惑”。3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实践基地的配备和发展至关重要。不但要大力坚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需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基地的补充。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探索校企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提高学校实训水平。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让行业、企业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实习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到相关部门参观生产现场、体会操作,聘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示范讲解工作方法和经验,模拟工作流程,结合地方实际,优先建设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示范专业实训基地。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直接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节奏,经受实战的考验,便于毕业后一步到岗。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4.开拓教学新领域,丰富教学平台。现在中等职业学校都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作为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等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教学模式,告别了“黑板粉笔教材”的单一形式,这是发展的标志,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使教学方法更灵活、形象、多样、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图文并茂的互动性、交流性更直接地反应出理论知识的要点和实践操作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专业阅历,拓展了知识的范围。
5.建构创造创新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心目中不存在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一视同仁。建立一种亲密无间,师生平等的融洽关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去感受,去联想,这才有利于学生思维敏捷,大胆创新。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设框框,不给学生限定答案。让学生能抛开束缚,跳出圈圈,大胆设想,还可以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引导性想象。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无论是正确的,片面的,还是错误的都要给与肯定,并做出评价。
6.面向全体,分层教育,重新建构评价体系。
一是要重新建构评价体系,应当多层次多方面地评价学生,要让学生有习得的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二是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笔试、结论式为主要特征的评价模式,取而代之是“技能为主、理论为辅”:“项目为主、学科为辅”;
“成长性为主,阶段性为辅”的新的评价方式。三是要改革学生评价制度。
要重视过程管理、淡化结果评价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考核方式,广泛采用口试、面试、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高案例分析报告,特别应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过程性考核档案袋,7.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要加大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已是职教发展面临的大课题,学校应有意识地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紧密联系。学校应在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培训,申报高级职称时给予“双师型”教师优先考虑,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获取多种证书,促进教师自觉地更新知识,参与在职培训和实践训练,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