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秸秆处理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二:
关于秸秆处理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XXX 调研日期:2011年12月
调研目的:现在每到作物收割完后,村民们对满地的秸秆总是一把火烧了了事,使得烟雾到处弥漫,这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影响了交通,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给生命财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秸秆的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内容:
一、秸秆处理的现状
我镇农村现在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焚烧,一是捆回家做燃料,能把秸秆合理科学利用的少之又少。随着我镇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用土灶的家庭也越来越少,肯花精力把秸秆捆回家的村民也不多了,所以就地焚烧成了绝大部分农民的选择。
二、秸秆焚烧的危害
1、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6~7月份收割季节,为了尽早完成水稻的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麦草直接在农地里焚烧,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降低土地生产能力
很多农民群众认为秸秆烧了以后,种植、耕作更方便了,同时也烧死了一些虫害,这是一种误区,其实焚烧秸秆会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造成土地贫瘠,降低土地生产能力。
4、易造成火灾
由于焚烧秸秆引起的火灾也时有发生,有些农民放完火后并不等火完全熄灭后离开现场,火借风势,造成蔓延,易引发火灾,同时也对周边的粮食作物、建筑等甚至人员构成严重的威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同时对秸秆的资源作用不了解,据相关资料显示,秸秆是丰富而又经济的肥料资源,含有农作物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作物秸秆中有机质为15%左右,氮素0.3%~0.6%。若每亩耕地施用粉碎秸秆250~500kg,可增加有机质38~75kg,氮素0.75~3.0kg,折合标准肥料(硫酸铵)4~7kg,同时还可以补充作物生长的其他营养元素,此项内容可节约肥料成本。
2、现在也有很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但是除了焚烧或捆回家做燃料外,别无他法,农民群众也不愿意为秸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在周边工厂或工地打工赚钱,到了农忙也很少停工,捆秸秆作燃料还不如做一天工来的划算,出于这种心态,导致村民大都一烧了之。
3、我镇土地还未完全大规模流转,尚有部分土地分散在各个农民手中,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型机械化的开展。
4、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我镇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的功能已经被煤气、沼气、电所代替,通过科学利用消耗的秸秆数量还很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秸秆焚烧时间相当集中,且面广量大,根本来不及运输、贮存,导致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
四、对秸秆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思想意识。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对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维护交通安全,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普及秸秆还田技术,使广大农民看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积极转变传统耕作习惯采用农机化新技术。
2、要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秸秆直接还田。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
3、现在有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在经济效益,但是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设备,镇相关部门可针对这方面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鼓励农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产业。
4、继续完善各村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土地流转,把土地相对集中,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派上用场,土地集中以后不利用农机就无法完成生产任务,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机现代化。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彻底解决秸秆还田的根本途径。同时,利用土地复垦、新农村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加大对土地平整、沟渠配套等基本建设,使建设后的农田更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机化水平,从而促进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
5、要强化执法,明确责任,确保禁烧工作落到实处。但是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秸秆禁烧的前提和保证,提出“疏堵结合、以疏促堵”的禁烧思路,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强考核。
6、秸秆的其他一些用途:①秸秆饲料,将秸秆切短做成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供给家禽食用。②秸秆建材,是秸秆加工利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科学配方,产生化学反应,让秸秆成为填充料。该种建材的特点是重量轻、安装方便、防火、阻燃、防震、价格便宜。③秸秆造纸和秸秆工艺品,秸秆沼气等。结束语:
秸秆焚烧已经在农忙时间段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严重的影响,秸秆资源的综合应用必须要大力推广,在秸杆资源综合利用上应
贯彻“开发利用为主,禁烧惩罚为辅”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广泛的技术培训,最终达到“农业优质高产、秸杆高效利用、农村文明卫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关于午季秸秆打捆处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张庄村麦秸秸秆打捆处理的调研报告
一、张庄村基本情况:
宿州技师学院午季禁烧包保的行政村是埇桥区曹村镇张庄村,该村由张庄、王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合计人口约4000人,土地约9000亩,人均土地2亩多。张庄村在206国道以东,路西为山坡地,不到1000亩;路东地势洼,为黑土地。由于种植习惯和土地性质,张庄麦收后秋季多种大豆,王村种玉米,对播种时间和留麦茬要求不同。张庄村在2014年麦收后出现较大面积焚烧麦茬现象,成为今年曹村镇15个行政村中秸秆综禁工作重点村。自5月底学院包保工作组驻村,通过上门宣传,组织农民签禁烧承诺书,地头交谈,严看死守,结合工作情况,发现该村综禁包保任务艰巨,存在如下问题:
二、主要问题表现:
1、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农民依然持观望态度,未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认为烧麦茬是为了种地,方便省钱,既杀虫积肥除草又可保证出苗率,不是违法犯罪,顶多熏几天眼。被安排点火的多是老人或妇女,即使派出所抓去了顶多关个一两天就放出来了。
2、情绪抵触。对市、区、镇村禁烧干部存在误解和对抗情绪,认为禁烧就是不让老百姓方便种地,禁烧人员是为了政绩和奖金,不是真的为农民着想,言语行动上多不满情绪。
3、地情特殊。该村地势低洼下雨易淹,只适合种大豆,部分人嫌种玉米太累,而种大豆地不适宜灭茬,因为麦秸粉碎后在田间铺的太厚,易生虫使土地发热,影响出苗率。
4、农业机械不足。收割机有的留茬过高、粉碎不彻底,导致农民对下季播种担心。劳力多在外打工,无法迅速处理秸秆,秸秆捆扎、装车、运输、灭茬成本太高。相关收割、灭茬、打捆机等调度不够,只能边干边改进。
三、张庄村采取的解决措施:
尽管存在以上问题,张庄村还是圆满完成了今年的秸秆综禁任务。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
1、疏堵结合,重点防范,市区镇村四级联保联动,集中全镇人力物力财力;
2、措施得力,采取24小时蹲点守候,强化责任,具体到人头到地块,车辆昼夜穿梭巡视,营造强大禁烧声势,使之不能烧、不敢烧、烧不成;
3、及时增加了打捆的农机,为麦秸找到出路,实现了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疏浚作用。张庄村今年采取收割后打捆出售的办法,一斤麦秸收购价从4分到8分不等,一亩地可以打20—25捆,每捆1.5元,每亩可卖30-50元,不仅付清了每亩30元左右的打捆费,甚至还可盈余一二十元,切切实实地为农民增收了。群众从一开始不愿出钱打捆到争相打捆出售,拉麦秸出售车辆在村头排成长队,俨然午季禁烧日子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四、秸秆综禁工作建议:
农民焚烧麦秸其根本是为了方便种地,这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新问题。秸秆综禁工作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只要行之有效又切合老百姓利益。农民为了省力、省钱、省时,快速收好种上出去打工,就采取一烧了之的办法。禁烧光堵是不行的,必须为秸秆找到出路。张庄村秸秆打捆出售的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1、打捆机数量少,价格高,一般要12~13万元一台,政府、村委会要及早联系打捆机或者引导农民购置足量打捆机,保证随收随打捆随时播种,使收割后麦秸尽快还田、离田。
2、鼓励能人大户收购秸秆,提高收购麦秸的价格,必要时政府可以给予补贴,避免收购价低或者镇村干部参股导致村民无利可图,不愿打捆。
3、打捆的收割机依然要限茬,一来增加打捆麦秸重量,另可保证打捆后就能种大豆或玉米,不必再花钱轧一遍地去灭茬或旋耕,以保证农民的收入。
4、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拓宽秸秆打捆出售、秸秆编织、秸秆饲料、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等利用途径,推广秸秆还田方式。
5、进一步加大禁烧宣传力度,不仅仅表现在条幅、广播和流动宣传车,更多的是镇村干部和农民的交心畅谈,使其从心底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性,从而自觉配合政府的秸秆综禁工作。
宿州技师学院:张全亮
2015年6月23日
第三篇:乡镇秸秆综合利用与处理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根据一村一农村经济要求,结合笔者农村工作实践,对我镇秸杆综合利用与处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与村干部访谈等调研方法,对我镇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秸杆对我铺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秸杆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情况分析
(一)秸杆焚烧在我镇具有普遍性,给环境、土壤、交通带来危害
在我国农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农田里到处燃烧秸秆,浓烟四起,烟雾弥漫,如果发生在公路边,易造成能见度降低,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我铺的秸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也不另外。秸秆白白的在露天被烧掉了,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一般来讲,农民在收完粮食以后剩下的秸秆主要以一下五种方式消耗掉:第一作为工业原料,主要是用于造纸,加工各种木质材料,化工原料。第二作为畜牧饲料,第三部分秸秆直接或经加工后返还到田里作为肥料,第四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第五直接露天焚烧或被废弃,据有关数据显示,五种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2%,20.1%,47.1%,15%和15.6%。然而,我镇露天焚烧或被废弃的比例高达60%,这给我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秸秆的平均养分含量占化肥施用量的2.87%,如果这些秸秆全部归田,可以为农民节省很大一笔种植费用。秸秆露天焚烧能够烤焦3~5cm的土壤,使得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造成土壤贫瘠。秸秆露天焚烧还能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二)“秸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温总理连续几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问题,但我们现实生活中农村秸秆焚烧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只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值得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国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直到今年三月份我国才有了一份关于解决农作秸秆问题的正式文件,但也只是一个通知而已,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足以证明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秋季秸秆禁烧实际工作中,各乡镇通过严密巡逻督查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对农民群众的焚烧行为进行堵截和严惩。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起初或许尚能奏效,但随着秸秆的过多堆积、耕种繁忙时期的逼迫和村民内心反叛情绪的累积,各村的村民便互相响应,冒险焚烧,导致各个乡村“狼烟四起”,使督察巡逻人员首尾难以兼顾,在一个个着火点之间疲于奔波。造成农村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如此艰难有三大原因:一是大部分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出于自私自利的狭隘心态和侥幸心理,许多村民都认为自己焚烧这点秸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二是在农忙时节,农民群众不愿也不能为秸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力,为省时省力图方便,便一把火烧之了事。三是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较高。最快捷、有效的秸秆利用方法是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然而目前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成本较高,对农民群众来说很不划算。
不仅如此,秸秆焚烧以查禁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管法律依据。在网上一搜,满眼都是这样的字眼:“紧急部署,查禁秸秆焚烧现象”、“加大焚烧秸秆查禁打击力度”,这种查禁行为总是在焚烧现象发生后才进行实施,不仅不能解决焚烧现象,而且由于案例多,查禁行为进行比较困难,根本起不到警戒的作用。
二是秸秆的价值太低,用途单一。秸秆本来可以给牛羊当饲料,不能做饲料的可以用来做燃料或者沤肥,但是,由于养牛养羊等是规模经济,需要较强的组织性和较大的启动资金,在笔者的家乡,秸秆只能用来烧火。由于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燃气,电器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秸秆,这样就使秸秆成了农家的多余之物,付之一炬也就不再心疼。
三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短缺,运输代价太大。胡庄镇所在的村庄,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壮劳力全部都到城里打工了,剩下的是“老的老,小的小”,勉强完成了春种秋收就算不错了,粮食能收视回来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收拾秸秆,秸秆大部分戳在地里就不足为奇了。
四是农村科学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措施不到位。笔者调查得知,一方面漫山遍野的秸秆被露天烧掉,另一方面一些农户人家的屋子像冰窖一样的寒冷;村民们都知道他们的火灶只适合烧煤而不适合烧秸秆,还是不愿意打破观念改造一下。胡庄镇推广沼气的力度不够,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能够利用上沼气,这就使得秸杆成了多余。另外,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农业科技缺少了后劲。年轻人进城打工了,老人们留在家乡就是为了”看堆儿”,缺钱了,打工的孩子们给一点儿,咋也比过去强,谁也不会想点儿法把这秸秆利用起来。
三、提高秸杆综合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为什么秸秆焚烧现象年年禁年年烧,且越烧越旺呢,这是因为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根源问题是秸秆堆积在农民的手中,没有正确的输出途径,如何正确疏导这些秸秆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从思想上认识秸秆的危害性
没有经过细心研究的人们对秸秆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直接将秸秆燃烧或者喂养牲畜上,对于秸秆的深开发所产生的效益知道的农民并不多,并且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人关心的问题,但是农民认识不到燃烧秸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媒体进行宣传。只有农民从心里认识到燃烧秸秆的危害性,焚烧秸秆的现象才能从我们眼里消失。
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可以减少焚烧、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是一项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要大力宣传禁烧政策,广泛宣传秸秆还田的作用和好处,介绍秸秆还田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全力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以政府为“动力源”,建立农作物秸秆回收增值循环体系
现在这样那样的秸秆处理技术,能够使秸秆增值,但为什么没有人来执行,这是因为农民自己操纵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力量小,产品销路小。因此只能眼瞅着将秸秆烧掉。中国老百姓是最实惠的,如何让农民将堆积的秸秆自愿的疏导出去,这就必须靠政府,政府收购农民的秸秆,并给与农民一定的补贴,这样秸秆在农民眼里就不再是一钱不值的废物,而是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经济物,这样政府就起了“动力”的作用,同样收集上来的秸秆也不能堆积在政府那里,政府投资建立秸秆处理系统,将收集上来的秸秆分类加工,然后按照不同的渠道输出,简单加工粉碎的秸秆可以还田,充当化肥,减少农民种地的成本;还可以经过秸秆发酵后成为优质饲料,促进当地农牧也的发展;初级加工后的秸秆可以成为造纸,生物,木材行业的原材料;还可以经过碳化处理使秸秆成为无烟无尘的优质燃料,可以满足农民生活需求。可以这样周边地区秸秆都送到一个地方进行加工,实现了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靠政府的力量扩大输出,解决供需问题。
(三)政府支持农民就地兴办秸秆处理企业
在有些地方光靠政府的力量使不行的,要充分发动人民的力量。农村秸秆来源广,产量多,政府支持农民就地建立秸秆处理企业,既可以解决当地秸秆焚烧的问题,又能增加农村就业。大力推广秸秆氨化技术、生物菌发酵技术、秸秆压块技术等引导农民从秸秆之中发展饲料产品、燃料产品等。政府要通过举办培训班、资金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利用技术致富。另外,政府要补贴资金帮助群众购买秸秆压块机、秸秆粉碎机,鼓励群众为当地纸厂、饲料厂、生物质电厂等代收加工秸秆。
(四)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
应该重视并探索能把秸秆综合利用起来,使秸秆多渠道变废为宝的渠道。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对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秸秆粉碎、氨化、青贮、微贮过腹还田:秸秆经粉碎、发酵或者氨化、糖化、碱化及青贮、微贮等各种科学方法处理后作为生猪、鸡、兔、鸭等禽畜饲料原料之一。禽畜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源还田。通过过腹还田,不但可以缓解发展畜牧业饲料粮短缺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第二,牲畜垫圈还田:秸秆收获后用于家畜垫圈,待其基本腐熟后再返还田中。第三,秸秆覆盖直接还田:稻草、麦秆、玉米秆等秸秆都可以直接覆盖还田。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养分的流失,增强抗旱能力,而且可以节约化肥投资,是促进增产增收的好举措。第四,秸秆综合利用还田:麦秆、稻秆是发展蘑菇等食用菌的重要材料,利用麦渣发展食用菌后的菌渣又可加工成鱼饲料,促进养渔业的发展,达到多层次综合利用。第五,充分利用还田后剩余秸秆的价值,积极寻找将剩余秸秆转化为工业原料、燃料及生活用品的各种途径。建材企业可利用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轻质板材;秸秆通过沤制发酵沼气制成二次能源沼气,可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
(五)适当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收购价格
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来支持和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秸秆收集、贮运和综合利用。通过价格补贴,让老百姓获得眼前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必将大大调动农村群众参与秸秆禁烧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藏富于民”。
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秸秆焚烧或乱堆乱放、腐烂变质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秸秆转化升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篇:秸秆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泾川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调 查 报 告
市农牧局:
根据平农函[2013]90文件精神,我们抽组县畜牧中心和乡镇
工作站共21人,对全县秸秆资源利用情况逐乡(镇)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区秸秆资源利用及畜牧发展现状:
1、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经调查,2012年全县秸秆总产量为 28.66万吨。其中小麦秸
产量9.32万吨;玉米秸15.75万吨;豆类秸秆总产量0.96万吨;其它秸秆 2.63万吨。
2.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2012年全县青贮氨化饲草11.66万吨,直接铡喂秸秆4.5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 56.4 %。
3、草食畜饲养现状:
截止2012年底,全县牛羊饲养总量达到20.88万头(只),2007年牧业产值完成 4.0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完成542.35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了宣传导向,引导农户发展畜牧饲草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畜产业开发工作,多次召开全县草畜产业开发工作专题会议,对畜牧饲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转变陈旧保守观念,各乡(镇)普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党原乡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部分乡干部赴宁夏灵武市、中卫县和我省的临洮县、定西县考察学习了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丰台、芮丰、泾明、城关、窑店等乡(镇)都组织村社干
部、养殖大户赴县内外参观学习,让养殖户现身说法,辐射带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性地调研草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次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协调金融部门落实贷款。
二是制定了优惠政策,扶持农户规模化开发。产业开发中,为了使产业发展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县、乡、村千方百计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党原乡研究制定了《党原乡养殖业临时用地管理办法》和示范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对进入园区发展养殖业的农户一律免征三年土地管理费和土地租赁费,统一配套水、电、路;在棚舍建设上,乡、村两级组织共同负责,投资部分机砖,协调部分贷款,止目前,共划拔规模化养殖区13处16.3万平方米,为养殖户从农行、信用社等部门协调贷款600多万元,无偿提供建棚用砖400多万块。埋压自来水管道5750米。芮丰乡采取为每个养殖户无偿提供建棚用地,每户划拨2—5亩草地,每户协调落实贷款1.18万元,统一销赊建棚机砖,通电、通水、通路、通话、通电视等扶持政策,在百烟村、三十梁村集中建办了暖棚养牛亮点工程。王村镇仅2012年上半年用于畜牧饲草产业发展的贷款68万元,占全镇支农贷款的40%。其它各乡(镇)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扶持发展措施,加快了畜牧饲草产业开发步伐。
三是增强了产销服务,解决了农户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畜牧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抑制大起大落,各乡(镇)从规模养殖本身挖潜力,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尤其注重在“销”字上作文章下功夫,党原、窑店等乡(镇)组织具有经济头脑、市场信息灵、善经营的群众成立养殖协会,在宁夏、兰州、西安、内蒙等地设立养殖市场信息网36个,指导贩运和养殖。全县新增黄牛冻配改良点4个,畜禽防疫服务站4个,饲料、药品、笼具等销售点6个,为全县畜牧养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全县畜牧养殖整体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畜禽养殖规模总量不足。从农户养殖的微观分析,户均养殖数量较小,养殖类型多,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从全县客观分析,畜禽饲养总量没有大的突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批量生产。
2、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饲草资源总量不足,直接限制了畜禽饲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全县饲草理论载畜量约70万个羊单位。目前已达到60多万个羊单位,稍遇干旱影响,饲草料缺乏问题明显凸现出来。
3、结构调整缺乏产业支撑。以开发饲草为主,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缺乏养殖产业规模批量的生产转化;以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进行畜牧业结构调整,缺乏龙头企业和市场空间的支撑。
4、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一是投资上主要靠国家投资扶持和贷款,没有真正形成农户自觉自筹资金投资发展的新机制。二是在种草上,以零星远山耕地种草为主,一部分乡(镇)还没有把种草作为产业来开发,规模化程度不高。
5、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现有畜产品产加销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不高,机制不活,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等问题,产加销相互脱节,产业发展“肠梗阻”现象严重,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产业链相互分离,一些企业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窑店镇肉兔养殖由于没有龙头企业拉动,兔肉贮藏困难,呈现下滑萎缩趋势。
四、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扩张畜牧饲草产业规模总量。
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各乡(镇)都应把种草工作作为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一件大事来对待,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算帐对比,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按照商品型草畜业的思路,引导群众在满足养畜的基础上,尽快把草产业做大做强。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纳入目标管理,逐级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抓到工作真正落实。再次要抓点示范培育典型。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前景和希望,带动草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扩张总量与优化品质并举,提高质量和提升效益并重,提高畜牧业发展的集约化、专业化程度。
2、探索发展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⑴建立畜牧饲草产业开发扶持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畜牧企业和饲料工业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按照谁开发、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养殖大户租赁、承包、开发荒山荒坡、荒沟荒滩,连片集中种植优质牧草,对种草大户除享受县上的扶持政策外,各乡(镇)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发展。按照科学规划,便于管理,方便农户的原则,适当划拨规模养殖的圈舍临时用地,同时在法律服务,政策措施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⑵建立协调服务机制。水利、电力等部门要千方百计协调解决规模养殖村的用电、用水问题,畜牧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搞好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工商税务部门要对畜牧企业优先审批发证,减少中间环节,搞好协调服务。⑶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财政、农行、信用社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周转资金和金融贷款的扶持导向作用,调动农户投资的积极性,建立以农户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从资金上予以倾斜扶持,加快畜牧饲草产业的开发步伐。
3、建办龙头企业、发展协会、培育品牌、切实抓好产业化经营。
⑴办成一批龙头企业。目前,龙头企业少,牵动力不强已成为全县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各乡(镇)要面向市场,多方调研论证新上一批项目,党原、荔堡、玉都、芮丰、太平要在饲草料加工、畜禽屠宰、分级、加工、贮藏、贩运上办企业,在订单养殖上作文章,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新机制。
⑵发展一批产业协会。在规范完善现有协会的基础上,以畜禽防疫、饲料加工、畜禽贩运等环节为着力点,集中发展一批协会,以“协会+农户”、“公司+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的形式,带领养殖户创市场,办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开发的领头雁。
⑶申办注册一批品牌。借鉴党原陇新牧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优选一批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申报品牌和绿色产品认证,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发展。
⑷建立一批网络。加强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政府上网工程,建立县、乡两级农业综合服务网络,实现计算机联网,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开发研究,制做草畜产业网页,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市场信息,帮助农民群众搞好生产销售,在重点城市设立办事窗口,承担县内草畜产品推销及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让养殖户在正确把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有目地地调整生产结构,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4、推动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转化,加快草食畜牧业科技进步。⑴着力推广牧草丰产、草产品生产加工、草场保护及秸秆饲料加工调制等关键技术,注重牧草增产和生物等先进高新技术的应用;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省、市有关科研示范推广和建设项目,依靠项目的基础、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科技进步。
⑵大力推广南德温、利木辛、夏洛来、德国黄牛、安格斯等良种肉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波尔山羊等肉用羊。努力完成好北京优质高产奶牛的胚胎移植工作,使这项技术在我县快速普及推广,全面提高我县奶牛的品质。
⑶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实用人才。在加大开展科技宣传与培训工作力度的同时,安排专业技术干部走出去,学习外地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新型养殖的技术能力,不断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提升科技兴牧水平。
二○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秸秆禁调研报告
秸秆禁调研报告
秸秆禁调研报告
为总结我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经验,了解落实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近期,我们赴xxxx、等市和省直相关部门以及xxx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供参阅。
一、初步成效和基本经验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1亿亩,秸秆总量5000万吨以上,可收集量4500万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肥料结构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受压茬耕作时间紧、秸秆利用比较效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民常常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加重了大气污染,社会反响强烈。过去一个时期,我省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秸秆焚烧时有发生,xxxx年夏秋两季,我省和河南省被列为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最多的两个省份;xxxx年,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58.4%,与国家要求到xxxx年达到80%的目标差距很大。
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xxxx年以来,根据中央要求,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特别是xxxx年,将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夏秋两季火点总数为722个,比xxxx年下降了69%。其中黄山市实现夏秋两季零火点,阜阳、芜湖、铜陵三市实现秋季零火点。综合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xxxx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量3260万吨,综合利用率71%,比xxxx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量2100万吨,比xxxx年翻了一倍,占可收集量的45%,饲料化、高温堆肥、秸秆发电和工业利用分别占可收集量的6.1%、2.2%、1.5%和3.7%,同比均有所增长。社会反响逐步好转,群众对秸秆禁烧工作认同感有所增强,正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一些农户主动参与秸秆收割留茬高度的监督和秸秆粉碎还田、离田清运等工作。中、高考期间群众对此方面的投诉较往年下降50%以上,江苏、河南等周边省份对我省焚烧秸秆影响其大气环境质量的反映明显好转。
可以说,xxxx年是我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转折年,在政策落实和推进中所形成的思路、方法、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今后持续推动这项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是注重标本兼治,确立了堵疏结合、以禁促用的工作思路。着力在秸秆“还田”和“离田”上下功夫,明确了“堵”和“疏”两个发力重点。在“堵”的方面,出台了以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基础的政策体系,落实了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了秸秆禁烧的责任追究,为坚决遏制秸秆焚烧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在“疏”的方面,重点围绕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发电、高温堆肥三种主渠道推进综合利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奖补力度。对小麦、玉米、油菜分别按照20元/亩、水稻按照10元/亩的标准进行奖补。据省财政厅统计,xxxx年,全省实际安排秸秆禁烧奖补资金20.95亿元,其中省级安排11.44亿元,市县安排9.51亿元,市县较应配套资金多安排5.34亿元,如亳州市就多安排了5271万元。这些奖补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分别落实到秸秆利用的市场主体和农民头上。在政策引导下,我省秸秆发电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xxxx年3月,全省投产秸秆电厂18座,装机规模51万千瓦,比xxxx年增长90%以上,目前在建的还有6座,装机16万千瓦,这些电厂的建立有力拓宽了“疏”的渠道,其作用将会日益显现。
二是突出分类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政策支持。“差别化”主要体现在奖补资金发放标准和综合利用的方式方法上,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使用上,根据南北地貌、种植条件的不同,明确资金使用的7个重点方向。重点补贴13类农机具,带动了全省新增秸秆粉碎还田机1.4万台、免耕播种机7000多台、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3700台,这些机具在促进秸秆“还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谁使用,谁转化,谁得奖补资金”的补助原则,对秸秆发电利用水稻、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秸秆每吨分别补贴50元、40元和30元,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秸秆发电厂出台的燃料奖补政策。针对各地财政状况,合理确定各市补助比例,对皖北3市9县及大别山片区县补助70%,对合芜马铜补助30%,对其他地区补助50%。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免除土地使用税、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指标、秸秆存放用地指标以及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特殊政策支持。在综合利用方式上,以午季的小麦秸秆利用为重点,明确在小麦、水稻主产区全面开展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片建设,在养殖重点地区推广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贮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玉米主产区推广运用免耕直播技术。各地认真落实省里政策并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予以推广,如xxxx市埇桥区开展玉米高茬免耕直播技术试验示范,涡阳县引进哈尔滨旭丰农机实现大豆高茬免耕播种,界首市利用氨化技术将麦秸转化为饲料等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这项工作点多面广,纵向上涉及到省市县乡村,横向上涉及到省直各个部门,只有建立主体明确、分工清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才能确保有人管、有人抓、有人盯,一招不让地将政策执行到位。为此,省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政策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并与各市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市、县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各地建立以乡(镇)为单位、村(居)为基础、村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将任务细化到田,责任落实到人。如xxxx市埇桥区80%的机关干部下沉到乡村包保帮扶,对控制火点数起到了积极作用。省环保、农委、发改、公安、交通、安监等省直部门按照省政府要求,无假日、不间断地对各地进行巡查督查,指导、督促各地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内容,与效能建设、群众路线教育等有机衔接起来,严格兑现奖惩措施,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去年,共扣回工作不力的市县奖补资金1.75亿元,秸秆禁烧工作排名后三位的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媒体上向公众作情况说明,这些措施强化了导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深入开展。
四是加大舆论宣传,营造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在工作推进中,十分注重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采取设立专栏、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发送短信、编顺口溜等多种形式,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相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群众自觉树立“不能烧、不敢烧、不愿烧、舍不得烧”的意识。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及现场巡查督查情况,省禁烧办在《xxxx日报》公布结果并短信告知各市市长,同时在《xxxx新闻联播》中排序通报各市秸秆禁烧情况。各地积极鼓励群众举报,利用“12369”环保热线设立了24小时秸秆焚烧举报电话,第一时间将举报信息转发给焚烧地相关负责人,及时予以查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在全省营造出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调研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群众主体作用有待提升。去年是我省进行秸秆全面禁烧的第一年,因经验不足、时间较紧、准备不够充分,为实现禁烧目标任务,多数县乡政府都采取干部包保的办法,抽调大量工作人员驻村全天候“严防死守”。这种方式既增加了行政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日常工作,个别地方还发生了干部与群众的对立情绪甚至冲突。特别是在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商业模式中,农民得不到多少实惠,比较效益就更低,一亩小麦秸秆在田头出售只能获得30元左右的收益,还要出工、出力和清运,这种“出力赚吆喝”的事许多农民不愿干,积极性不高。
二是秸秆发电效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总体上看,秸秆电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燃料构成中秸秆比重偏低。xxxx年,全省秸秆发电使用71万吨,只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5%。据调研了解,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技术不完善,如凯迪公司建造的9座电厂因炉形缺陷,总共只使用了18万吨,仅占电厂全部燃料的14%,未达到预期效果。有的是补贴不及时,据省能源局反映,截止今年3月底,全省18家电厂只有2家奖补资金得到兑现。今年4月份,在华电xxxx电厂调研时,电厂反映省政府文件规定的奖补资金迟迟未兑现,中央财政补助不能与企业上网电费同步到位,加大了电厂资金压力,加之秸秆收储体系不完善,市场化收储模式还未建立,影响了电厂的正常收购。同时,他们还担心,如果电厂布局过密,有可能造成秸秆收购“大战”,秸秆价格也会大幅提升,增加电厂的运营成本。
三是秸秆直接还田还存在一些瓶颈。主要表现为:机械设备不足,因前几年投入偏少,秸秆还田所需的大型动力机械及配套农具明显缺乏,影响了“还田”效果;作业效率下降,在作物收获时将秸秆切碎抛洒,增加了机械负荷和故障频率,降低了作业效率;成本有所上升,与焚烧秸秆相比,收割一体的粉碎还田利用每亩增加成本10-20元,单独粉碎还田利用每亩增加成本30-40元;存在潜在风险,秸秆还田需要农机农艺密切配合,对秸秆粉碎作业、耕整地作业、下茬作物播种及管理均有很高的要求,若结合不紧或操作不当,会出现还田秸秆与作物幼苗“争氮、争水”,导致出苗率降低。特别是秸秆连续多年全量还田后,有可能增加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也有可能形成“海绵田”,加大农作物倒伏的风险。
四是高温堆肥全面推广难度较大。秸秆高温堆肥符合自然规律,可以就地就近实施,在缺少化肥的年代曾是农业肥料的重要来源。从现代农业的要求来看,高温堆肥也是改善土壤肥力,发展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去年,我省在界首市召开了全省高温堆肥现场会推广这一利用方式,全省高温堆肥利用秸秆99.3万吨,占可收集量的2.2%。但综合分析,与所付出的工作量和成本相比,利用效益相对较低。调研了解到,由于堆肥需要“先堆后分”,付出两次劳动,费工费时。据测算,堆1吨肥综合成本需要160元,仅相当于120元化肥肥效,并且施用不如化肥便捷,农民对堆肥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大规模推广难度较大。
五是奖补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发电是必要的。由于财政奖补资金打包给县区,没有分专项切块,受财力限制,县区一般除兑现秸秆还田、秸秆发电以外,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很少得到补贴。这从长远来看,将对秸秆综合利用总体水平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皖北县区粮食种植面积大,按30%奖补资金配套,财政负担仍然较重。同时,按照去年的政策,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火点扣5%省级奖补资金,非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火点扣2%省级奖补资金,易导致皖北县区扣减的资金数额大,增加了资金压力,影响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三、对策建议
结合外地和我省的做法与经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下一步需抓好以下几个关键。
(一)进一步增强信心,打好今年秸秆禁烧攻坚战。今年是我省进行秸秆全面禁烧的第二年,一些群众还抱着观望心态,一些干部还存在信心不足问题,正处于爬坡过坎和阻力、压力较大阶段。从山东、江苏等已跨越攻坚阶段省份的经验来看,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坚定信心、持续推进,不松懈、不摇摆,只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张旗鼓地营造“堵”的高压态势,才能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确立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监管不松的意识,坚定不移地打好今年秸秆禁烧攻坚战。
(二)进一步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要严格按照《xxxx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依法依规抓好禁烧工作。继续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区、监督管理无缝隙”的要求,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将禁烧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落实到田块人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立由环保、农业、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健全问责机制、强化奖惩措施,借鉴山东、江苏的做法,对包保干部采取经济利益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采取奖励和处罚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对出现“第一把火”的责任人要严肃问责,对失职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三)进一步强化指导,扎实推进秸秆全量还田。实践证明,秸秆全量还田是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利用渠道。围绕全量还田,在落实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细化麦-稻轮作区和麦-玉米轮作区秸秆机械还田作业标准及技术规范。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和农机农艺联合攻关,重点示范小麦限茬粉碎、均匀抛洒还田、免耕直播新技术和新机具,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玉米贴茬免耕直播”的成熟模式。进一步摸清农业机械家底,针对农机具缺口情况,制定农机具购、调>工作计划,确保能够禁得住、种得下。做好连续直接全量还田地块的跟踪研究,以科学手段重点检测和观察土壤肥力水平、重金属积累、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微生物变化、病虫草害变化等,提出相应技术措施,为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四)进一步精准施策,有效提高秸秆发电利用量。秸秆发电是实现秸秆规模化、能源化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抓手。要把今年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34号)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国有农场关键要与秸秆电厂共同抓好协议履约。对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的秸秆电厂,农作物秸秆使用量占其当年全部燃料比例分别达不到40%、30%的,不予奖补。省发改、财政、能源等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对秸秆电厂农作物秸秆使用比重、财政奖补资金拨付等情况进行核实、检查,防止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在上网电价补贴上,建议省财政提前垫付应由中央财政拨付的0.33元/度电价补贴,与企业上网电费结算同步支付。同时,要优化电厂布局、统筹电厂建设进度,争取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五)进一步畅通渠道,突破“收储难”的瓶颈制约。收储难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收、储环节不畅通,导致秸秆离田难、利用难。要按照就近就地利用原则,构建“组有临时堆放点、村有收储站、乡镇有收储中心、县(市、区)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打通秸秆利用“最后一公里”。积极培育秸秆利用主体,提供贴近服务,在政策范围内为其解决发展瓶颈。鼓励各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发秸秆利用新模式、开发更多新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引进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化公司,争取每个县工业园区布局一至两个秸秆综合利用加工企业,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可持续发展。
(六)进一步加大支持,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水平。加强草食性动物饲养,推动秸秆过腹还田是传统有效的利用方式。xxxx年,山东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23.7%,我省皖北地区与山东省的种植结构、养殖习惯有许多相似之处,建议借鉴山东经验,大力支持草食性畜牧业发展。畜牧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利用小麦、水稻、玉米秸秆达到一定比重,可享受省秸秆利用奖补政策,把畜牧养殖专用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鼓励皖北地区加快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推进肉牛、肉羊、奶牛规模化养殖,加快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发酵技术,在皖北地区扶持发展一批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努力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七)进一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当前,我省推进机械直接还田、秸秆发电奖补政策针对性强,正在发挥着积极效应。但考虑到各地财力的差异,可适当调整奖补资金筹措方式,国家及省级贫困县补贴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地区按原方式实行。在扣缴奖补资金上,建议由省直相关部门统筹考虑火点平均密度和耕地总量确定不同标准。另外,从长远看,待秸秆禁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建议政策支持的重点可适度向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成型燃料利用倾斜,在省奖补资金中切块设立相应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多元互补、多渠道综合利用秸秆的政策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