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关于“标准地”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
为推进“标准地”制度及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快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0]4号)《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忻政发[2020]4号),我局聚焦“及时安全供地、高效集约用地”,坚持把“标准地”作为破解项目“落地难、落地慢”问题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配套管理办法、开展基础工作、确定“标准地”出让地块、设置控制性指标、强化事后监管,“标准地”出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方案。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示范区实际,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忻州市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有通知》(忻政办发[2020]56号),制定了“标准地”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发改、工信、行政审批、环保等1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任务目标,保障工作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会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研究破解矛盾难点,推动改革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二)加快土地报批收储,夯实基础工作。
土地报批收储是标准地出让的前置条件。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快土地报批收储工作,实现了“地等项目”的目标。完成了6项“标准地”出让前期工作:区域节能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洪水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正在编制水资源论证评估、水土保持区域评估。为实施“标准地”的出让创造了条件。(三)确定“标准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完成“农转征”审批手续的地块中确定“标准地”出让地块。同时完成出让地块的“三通一平”工作。
(四)严控标准,设置控制性指标。在区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导向和地块实际,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成拟出让地块的勘测、平整和评估工作,设定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能耗、环境“标准地”五项控制性指标。
(五)加强事后监管。
按照“谁提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标准地”出让项目的竣工实行分阶段验收管理,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成复核等环节进行履约认定,建立“标准地”项目全过程信用档案,对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的承诺行为和履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二、取得的成效
(一)成功出让标准地一宗。
于2021年6月4日在忻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出让标准地42亩,成交价306万元。示范区管委会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齐德公司”拍得标准地土地使用权。齐德公司将与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租用合同,将标准地转交企业使用,同时,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示范区管委会签订了《标准地投资承诺书》《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明确了用地的标准、指标的约定、违约责任、承诺事项,待项目建设完成后,管委会将对以上指标进行考核,建立标准地全过程的信用档案,作为企业信用评价。通过此次标准地出让,示范区管委会理顺了标准地出让流程,创新出了“政府注资、管委会全资运营公司收购、企业统一租用供地”的供地举措,为企业供给“标准地”落实土地优惠政策同时,运营公司还可利用土地进行融资,盘活了土地资源,将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取得的明显成效。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事先积极谋划,事中主动服务为企业项目及时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以“事前定标准”为关键程序,整合以往的碎片化改革,将企业投资项目看作“一件事”,而不是分散的各个环节,以整体化的思维来全面降低企业成本,推进政府“事后提要求”向“事前定标准”转变。二是通过对标出让,政府提前告知企业地块准入指标值,使得政策更加透明,企业预期明显增强,进一步巩固“清”“亲”政商关系。三是通过设立科学合理、区域差异、动态调整的投资标准、产出标准、排放标准、节能标准等指标,让企业按需拿地,好中选优效应更加明显,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三、存在问题下一步的计划
1、由于神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性质为农业类示范区,对引进高科技大型工业项目存在困难,现有小型企业达不到标准地的产出强度,影响标准地出让。
2、加强“标准地”事后监管。监管过程中需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履约认定和信用评价,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配合,完善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服务监管办法。
3、土地报批周期长,影响“标准地”出让进度,土地组卷报批至少的2个月才能完成,报批程序多,涉及部门比较多,如占用林地的需办理林木许可手续,林业部门审批林木许可由省林草局审批,审批周期长、程序多。
4、加快土地报批进度,为“标准地”的出让奠定基础。
神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202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