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室番茄病害防治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针对以上特点,提出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在许多温室、大棚内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重
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可调节范围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大棚内湿度,客观上会促进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发生,成为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据多年来生产调查,发病较重的日光温室减产损失30%~40%,个别严重地块高达70%左右。
1.3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真菌类病害的防治,而使细菌性病害、病毒病乘虚而入,逐步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均呈加重趋势;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叶片,转向危害果实。
1.4新病害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促成了一些新病害相继出现,并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新的制约因素。如红粉病、圆纹病等均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1.5生理性障害复杂且危害严重
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可调节范围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条件,会造成棚内湿度大、地温偏低、通风不良等,从而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失调而表现出多种生理性病害,并加重生物性病害发生。如低温障碍、生理性早衰、肥害、气害等。
2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2.1.1选用抗病品种。如选用抗病毒的双抗2号、中蔬4号、强丰、早魁等;从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种。
2.1.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2.1.3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去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的大田土。
2.2生物防治
可采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对病毒病可通过生长点培养培育无毒苗,并采用病毒疫苗。如使用中国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弱毒疫苗N14在番茄1~2片真叶分苗时,将洗去土壤的幼苗浸在疫苗N14的100倍液中30min,然后分苗移栽,可产生免疫力。还可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用药22.5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
2.3生态防治
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湿度,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及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3~15℃,适温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用50~55℃温水浸种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种种传病害。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每平方米铺稻草约4cm厚,加石灰氮0.1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
2.4化学防治
在熟悉病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的前提下,对症下药;适期用药,讲究施药方法,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生产无公害蔬菜。
第二篇:番茄生理性病害教案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教
案
刘
学
芳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莘县分校
二〇一四年八月五日 番茄常见生理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一、教学目的:让学员能够正确诊断番茄生理性病害
二、教学重点: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番茄生理性病害症状的识别
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大量图片帮助学员直观的认识番茄各种生理性病害
五、教学内容:番茄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形成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导言:农民朋友大家好: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对,这是几个有病的西红柿,看着很熟对吧?这是你们自己大棚里的,今天上午我来咱们村,到你们的大棚里转了转、也和几个种番茄的朋友谈了谈,咱们村种植番茄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大家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种植经验,对番茄的传染性病害的发病规律和防治都比较熟悉了,但是我发现部分人对番茄的生理性病害的认识还不够。近年来,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农户造成了较大损失。人们常常把生理性病害误认为传染性病害而用药剂防治,不仅没有效果,往往还延误防治时机,造成损失。举例:2013年7月中旬连续高温,大棚内地温高达40多度,这时正值秋延迟番茄的定植时期,造成大量苗子死亡,部分农资销售商受利益的驱使误导菜农喷药灌根,浪费了人力物力,结果越治死苗越严重。因此,正确识别、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
什么是生理性病害?所谓生理性病害,是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有害物质的污染等引起的病害叫非生物病害即生理性病害
大棚番茄的常见生理性病害有生理性卷叶、畸形果、裂果、空洞果、脐腐病、筋腐病、高温障碍、低温障碍等等。我选出了几种在咱们莘县的番茄大棚种植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比较大的几种,从病状的识别、发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三个方面来学习。
二、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生理病害:
1、番茄黄花斑病
症状:在每二穗果座住以后,从第一穗果部位处发病,叶片黄化,叶肉中间一块一块黄,背面没什么症状,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发展。严重时叶片发卷,用手一攥全酥了。
主要的原因:缺镁。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强,在植物需要镁而吸收不上时,植株生长点就从底部叶片夺走大量镁元素,造成下部叶片缺镁。我们北方的土壤呈微碱性,土壤里并不缺镁,植株表现是缺镁的症状主要是番茄根系不好造成对镁的吸收功能下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施肥不平衡,施钾肥过多,影响了镁离子的吸收。防治措施:(1)多施腐熟有机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2)注意平衡施肥。(3)当叶片黄化严重时每亩地冲施硝酸镁或硫酸镁10一15斤,叶喷0.2-0.4%硫酸镁。同时注意补充硼和锌,能够提高植株本身的抗逆力,镁和硼、锌结合起来补吸收比较迅速。
2、番茄紫叶斑
症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茎细弱矮小,植株中上部叶片小而僵硬,颜色暗绿,无光泽,脉间有紫红色斑块,叶背叶脉紫色最为明显。植株下部老叶变黄,边缘上卷。
主要的原因:缺磷。番茄苗期和结果期需磷较多,供磷跟不上易发生缺磷。一般发生在酸性或偏酸性土壤里。另外,土壤水分不足或温度偏低,可使土壤中有效磷供应不足或根系吸收困难,而出现缺磷。定植时,如有伤根、断根情况,也易发生缺磷。
防治措施:(1)适当改良土壤酸性,提高磷的利用率。(2)土壤缺少磷,应在定植前施足磷肥,每亩施磷酸二铵40kg。(3)施足腐熟有机肥,并深翻土壤,整平耙碎,精细定植,减少伤、断根,促进植株尽快缓苗发棵。(4)科学灌水,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避免土壤干燥。(5)保护地番茄要做好棚室增温、保温,尤其苗期温度不能过低。(6)番茄出现发紫叶或紫脉叶,应及时叶面补磷。可叶面喷施0.2%~0.3%膦酸二氢钾液,或0.5%~1%过磷酸钙水溶液。
3、脐腐病
症状 :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座果后1个月,病斑多产生在果实蒂部.最初水渍 状暗绿色,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组织 失水干腐收缩,脐部凹陷一般不腐烂, 湿度大时病斑上有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形成原因:此病是由水分供应失调、缺钙、缺硼等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第一果穗座果之后,植株处于生育旺盛阶段。遇干旱。当叶片蒸腾需消耗大量水分,导致果实,特别是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造成果实内部水分失调,果实的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也因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氮营养过剩,植株生长过旺,使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和硼,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而引起脐腐病的。
防治措施 :(1)浇足定植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2)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3)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d1次,连续喷洒2--3次。
4、裂果: 放射状纹裂果
发病的原因:(1)与品种特性有关。(2)主要受环境的影响,高温,强光,干旱会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栓层,果实糖份浓度增高,当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膨压增高,将果皮胀裂。
番茄细碎纹裂果
产生的原因:在夜温低温差大,棚内湿度大的条件下,果实温度低于棚内空气温度时,果面结露或着果面潮湿,老化的果皮木栓层吸水胀裂,就会形成细小的纹裂。番茄顶裂果
主要原因:番茄畸形花花柱开裂或着柱头受机械损伤所造成。
发病条件:花芽分化期间夜温过低,或者温度过高,光照不足等。开花时缺钙引起柱头开裂。
番茄纵裂果
产生的原因:(1)激素过量,沾花过早和沾花不当,低温高湿时,雄蕊与子房壁发生粘连引起的。(2)钙和硼等营养元素不足。番茄开窗果
是多纵裂果的一种,为果实肥大时雌蕊还附着在子房上引起的。裂果防治措施:(1)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2)多施有机肥,均匀灌水,避免忽干忽施,防治温差过大,夜温过低。(3)在高温季节,防高温,暴晒。防止太阳直射果面,少打叶或不打叶。(4)花芽分化时注意温度和光照管理和补钙硼补钾镁,及时采收。(5)合理沾花。适宜的激素浓度。(6)叶面喷施稀土加硝酸钙,加强通风排湿,缩短果面结露时间(7)喷85%比久水剂2000-3000毫克/升增强抗裂性。
5、畸形果
症状:果实不开裂,但果形改变,有的果实脐部凹凸不平,有的呈瘤状突起。
形成原因(1)番茄果实能否发育成正常果,主要取决于花芽分化的质量。通常番茄发芽后25~30天,2~3片真叶时,第一序花开始分化。35~40天第二序花开始分化,60天第三序花也开始分化,这时幼苗长至7~8片真叶,已现蕾或开花。上述过程在育苗期完成,当幼苗期1、2、3花序形成时遇低温、水分充足、氮肥多,致花芽过度分化,形成多心皮畸形花。(2)使用激素时,气温较高.激素浓 度又偏大,或蘸花时花尖端留有多余的激素,使果实不同部位发育不均匀所 造成。
防治措施(1)作好光温调控:在番茄播种后的25~48天, 控白天温度20~25℃,夜温、8~17℃,从而保证花芽分化正常。(2)加强肥水管理,满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避免偏施氮肥。(3)应用生长激素时,要做到因地因时、使用适宜的浓度。
6、空洞果
形成原因(1)激素影响:开花前两天为了提高坐果率一般都会往花萼、花柄及花蕾上喷施激素类的药物,但如果使用不当,果实的发育速度比正常授粉的果实要快,且促进早熟,但胎座多发育不良,致使子房室产生空洞。(2)遇有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向果实 内部输送的养分供不应 求,也会形成空洞果。(3)温度超过35℃ 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受精不良或在高温条件下发育的果实呼吸和代谢作用加快,促使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种子成熟加快,与果实生长不同步因而出现空洞果。(4)需肥量多的大果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积累少,也出现空洞果。(5)结果期浇水不当会导致果皮果肉生长不同步而形成空洞果
防治方法 :(1)最好选用心室多的品种种植。(2)做好光温调控,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光温条件。育苗期遇到阴 天弱光时,白天宜适当提温,夜间温度控制在 17℃ 左右;在第一花穗 花芽分化前后,要通过调温,避免持续 10℃ 以下低温出现。开花期要 避免 35℃ 以上高温对受精的危害,促进胎座部的正常发育。(3)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开花期采用振动授粉促花受精后,再喷 施 15~20ppm 的防落素,不仅可以防治落花,还可以起到促果膨大 的作用。(4)加强肥水管理。采用科学的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氮磷钾,调节好根冠比,使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发展。
7、日灼病
产生的原因:(1)果实受阳光直射部分温度过高而被灼伤;果实上果实。(2)定植过稀,整枝过很,摘心过很,摘叶过多。
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适度整枝打杈。(2)加强通风,降低棚温,及时浇水,通过叶片蒸腾作用降低植株体温。(3)喷施浓度为2000-3000毫克/升的85%比久
8、激素中毒 产生的原因:(1)沾花激素浓度过大或重复沾花,沾花时温度过高。激素药液沾或滴在嫩枝嫩叶上。(2)2,4-D中毒是激素中毒最常见的一种。另外具有2,4-D性质的除草剂也常表现此症状。防治措施(1)降低沾化激素的浓度,避免在高温下沾花。(2)发病初期适当加大肥水管理。(3)叶面喷施0.1—0.3%尿素加云大120。蘸花注意事项:
蘸花不宜过早,易出现空洞果或裂果。蘸过的花最好涂上颜色,严防重复使用,避免蘸花药液蘸或滴在嫩枝和嫩叶上,蘸花时尽可能在每穗开到3-4个花以上进行。避免在高温下蘸花,上午下午均可进行。晴天效果更好。残药要妥善处理,不能到处倒
9、亚硝酸气体危害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急性型危害时,叶片产生许多白色坏死斑,重者坏死斑点连片或枯焦。慢性型危害时,仅叶片或叶缘先黄化,后向叶中间扩展,最后病部发白,干枯。
产生病因:在大量使用牲畜粪或化肥后,土壤由缄性变酸性,硝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使亚硝酸不能正常转化硝态氮而产生。
防治措施 :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化肥要深施或小肥勤施 发现气体危害时要及时通风换气。适当施用石灰,喷叶面宝等叶面肥加以缓解。
10、落花落果 产生的原因:光照不足,连续阴雨天影响较大,夜温偏高或者偏低,肥水不足或者肥水管理不及时;下位果坐果过多,果长得过大。徒长,栽培密度过大,病虫害危害等。
防治措施:在夜温偏高或偏低时(高于20度或低于10度),采用激素(防落素。坐果灵)处理。人工辅助授粉,适时适量肥水管理,调节好温度,湿度,光照管理。特别是阴雨天前不能灌水,疏果疏花,防徒长,及时整枝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几种常见的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这些病害就其形成原因归纳起来分四个主要方面 缺素 : 黄花叶斑、紫叶斑、脐腐病 水肥光温 : 裂果、落花落果、日灼病 激素 : 畸形果、空洞果、激素中毒 气 : 麻疹病 亚硝酸气体
四、问题与讨论
如何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
第三篇: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与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与研究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强度高,耐久性优良。水泥来源广等特点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路面里程不断 增长,但在现代交通以及自然作用下,路面早期病害不断出现。本文主要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 ;维修 ;
前言
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可分为:断裂类、竖向位移类、接缝类和表层类四种类型。断裂类主要指纵、横、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断裂板等;竖向位移类主要指沉陷和胀起;接缝类主要指裂缝的填缝料损坏、唧泥、错台和拱起等;表层类主要指坑洞、露骨、网裂和起皮、粗集料冻融裂纹、修补损坏等,对路面病害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种病害的产生机理。从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环节。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以及对水泥混凝土裂缝、局部、破碎板块等进行补修的防治措施。病害产生的成因
目前产生的病害,原因有以下五种;一是水的防治不够,路基土质差及路基地下水位高;二是路基不均匀沉降;三是路面基层,面层强度不足;四是超重荷载的作用;五是设计和施工缺陷。
1.1水的防治不及时,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水泥路面的横向缝都是采用沥青灌塞,纵缝为施工缝不灌沥青。路肩盲沟排水设置基本没有。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路面板块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的填缝料失效,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基层,而又无法从路肩排出,造成基层软化。在车辆载荷的重复作用下,产生唧泥现象将基层细料冲走,导致板边缘的基础部分失去支撑能力,端脱空、路面板块松动、错台、板角冒浆,最后开裂断板破碎。1.2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板断裂和破碎
这种病害大部分布在路基填挖交界段,高填方路段及路面与桥涵等构造物交接路段。因为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的沉陷,在车辆高速冲击作用下造成错台渗水、唧泥导致断裂和破碎板。
1.3路面基层和面层强度不足特别是强度不均匀也是造成破碎板的原因
作为混凝土路面基层,首先要求强度高,整体性和水稳性好。从现场观察到的二灰基层来看,其强度本身不是很好,加上基层施工拌和不均匀,压实不够等原因造成基层不板结,局部地方还有松散现象,基层强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板底的拉应力增大,甚至车辆超载超限,致使混凝土板可能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而造成强度破坏。另外,由于原混凝土路面施工局部地段厚度及混凝土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强作用下,混凝土路面无法承受荷载带来的竖向剪切力,从而导致路面断板、破碎板。
1.4超重荷载的作用也是造成混凝土路面断板、碎板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加上绝大部分车辆进行改装,加高车厢,加厚大梁等,超载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混凝土板块疲劳,形成断裂和破碎。防治措施
2.1裂缝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型式多样,处治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缝宽不足0.5mm的非扩展性表面裂缝,采用压注灌浆法;局部性裂缝,且缝口较宽时,采取扩缝灌浆法;对贯穿全厚的裂缝,采用条带罩面法。对裂缝宽度大于3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直接灌注。2.2接缝修补
接缝施工时,为保证清缝质量,对杂物充填较多的纵缝,必须用切缝机切割,其它缝也应用铁铲对杂物和老化的填料进行清理,然后用高压气体吹净。对加热型填缝材料,按规定进行熔化,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低,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材料老化或流动性较差。用黄油枪或扁嘴铁壶沿缝方向均匀浇灌加热后的填缝料至缝填满为止(不宜过高或过低),灌缝深度至少应大于1.5cm。灌缝应在路面干燥及路面板下没有积水时进行,保证填料与缝壁粘接牢固且不被高压水剥离、挤出。根据填缝料性质,做好施工交通控制工作,待填缝料冷却后开放交通(一般需30min),以免其被行车粘掉。坚持周期性养护,根据填料有效使用寿命,对全部构造缝进行全面清缝和普灌,其后每年入冬和雨季之前进行补灌,保证构造缝全部密封。2.3局部修补
对出现错台的板块,先采用压浆调整,恢复平顺,调整后仍有高差,且错台量小于10mm,可用建筑磨平机打磨掉高出的部分或人工凿除高出部分,凿除(打磨)宽度一般为10~30cm。错台量大于10mm的,在低的一侧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碎石衬平,衬补长度按高差的1~2%,也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原路面清理干净。大面积麻面、露骨、平整度差等结构性病害,常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处理厚度应大于2.5cm,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及整个路面进行修补和压浆处理。一般的麻面可不作处理,只对露骨严重部分作整段处理,可用聚合物砂浆作薄层处理。2.4破碎板块修补
采取换板方式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破碎板,即挖除整块破碎板,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厚与原面板厚度一致,但一般不宜小于24cm,否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板角断裂等破损采用局部修补方式,即对板角断裂的部分渐除成正方形或矩形,在原板壁上加装传力杆后,在凿除位置浇筑混凝土。其具体工艺流程为:板块破碎、凿除→基底清理→补设拉杆、传力杆→混凝土拌和及运输→钢筋网制作→混凝土浇筑→接缝设置→养生。2.5脱空板块处治技术
路面使用期间出现的裂缝、破碎板儿乎都与板底脱空有关。即使一些当时看来既没有破碎又没有裂缝的板块,其板底仍可能存在脱空,这种病害较隐蔽,但其危害性却非常之大。在路面修复中,若脱空板不处理,即使加铺层达到20cm以上,也无法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板底脱空可使用钻孔压浆法处理,此法是借鉴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孔道压浆原理,在混凝土面板底部有脱空处钻孔,通过孔洞利用高强压力将流质材料压入脱空空隙,流质材料凝固后产生一定的强度,对面板产生均匀承托的作用,进而达到稳固板块的目的。2.6加铺沥青层
加铺沥青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效的补强措施之一,不仅提高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消除了原有接缝处易产生卿泥、断裂、脱空等多种病害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路面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改善了路面使用性能,提高了路面服务水平,目前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工程中逐渐推广应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施工主要环节为:处理破碎板:将原路面严重破碎板、严重裂缝、板角断裂等破碎板块挖除,用早强混凝土或早强钢筋混凝土进行修补至与原路面齐平,原路涵洞盖板铺装层出现破碎的也应一并处理。稳定原路面板:对唧泥、脱空的混凝土面板及轻微、中等裂缝的面板进行板底压浆处理,使混凝土面板处于稳定状态。对使用时间较长,原路面基层为石灰土等水稳定性不良结构的路段,为保险起见,可对全部原有的混凝土面板进行压浆处理。提高原路面防水能力:对所有缩缝、纵缝、裂缝清缝后,用填缝料灌缝。然后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土工布隔离层或加铺1.5~2.5cm沥青混和料隔离层,不做隔离层的应洒布粘层油,以减少路表水下渗并提高加铺层与原路面的结合能力。加铺沥青层:在隔离层(粘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一般应分为二层,下面层较厚(厚4~8cm),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开级配粗粒式或中粒式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较薄(厚2~4cm),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密级配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坡较小时,通过沥青面层调整路面横坡不小于1.5%。碾压时,选择压实机具吨位应考虑沥青层的厚度,防止过振引起沥青混合料二次细粒化。为防止沥青层渗水导致混凝土路面加铺后再次唧泥问题,可在旧板与沥青层间铺筑玻璃纤维布隔离层。
3结语
公路建设是一项基础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从近几年全国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来看,“质量”这个概念已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步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一条高质量、高标准公路的修建,不仅离不开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同样必须有一支高水平、责任心强的监理队伍和具有科学头脑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肖柏轩,蒋立强.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与维护及养护[J].山西建筑,2007,(9).[2] 谢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3] 李华,金志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转 [4]张宁,重复荷载下传力杆接缝 运行特性,东南大学学报1998.2 [5]吕涛。现代土木工程的新发展{c}.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95 [6]赫大力等。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3
第四篇:番茄论文
毕 业 论 文
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
杨春意
指导老师: 职 称:讲 师 工作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地 址:集宁工农大街59号 专业名称:园 艺 提交时间:2009年12月18日
评阅人:
评阅时间:
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及产量的比较
摘要:番茄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其光饱和点为7000LX。秋分以后光照逐渐减弱,因此冬春栽培宜选耐低温、弱光品种,同时还应选抗病和抗线虫的品种。因此,实验所选品种是结果期长、果实大、品质好、耐运输的中晚熟品种(中杂九号)和早熟、抗病、耐寒丰产的品种(佳粉十七号)进行对比栽培实验,对其生长量(株高、株展、叶数)和开花后的结果率及产量比较的分析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中杂九号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植株长势、株展大小以及叶片节数都相对比佳粉十七号强。关键词:番茄、测量指标、生长比较
蔬菜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是当前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发展对象。它是根据所栽培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栽培环境的要求,通过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来创造适合蔬菜生长的优良环境,获得蔬菜优质高产的过程。设施蔬菜以其高产高效而深受菜农的欢迎,栽培规模扩大迅速,但是,地域间的蔬菜生产发展极不平衡。目前,不论是从栽培规模和产量上,还是从栽培手段和效益上,东部地区明显好与西部,内地明显好与边缘地区。蔬菜的产量和产值普遍偏低。例如荷兰在冬春季低温寡照条件下,保护地单株番茄结果35穗,产量125~145t/hm2,仅相当与发达国家的1/5,并且我国病虫害也较为严重。因此,我们要运用现代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和设施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蔬菜的产量、品质和产值。加强抗逆、抗病虫、耐贮运和适宜加工、适宜机械化栽培的专用品种选育。1.试验材料与工具
1.1 试验材料:番茄品种(中杂九号、佳粉十七号)、羊粪、细沙、炉渣、厩肥、氮肥、磷肥、钾肥、育苗土
1.2 试验工具:营养钵、营养筒、铁铣、湿毛巾、恒温箱、卷尺、线绳、架竿、草毡子、播种床 2.试验步骤与方法 2.1整地:
2.1.1 翻耕:应先清除杂草、宿根、砖块、石头等杂物,翻耕后将土块细碎整平,待到种植前再灌水,翻耕时应注意在土壤干湿度适宜时进行,一般含水量在40%~50%时进行,所以在翻耕前2~3天时进行浇水,使土壤保持湿度,利于翻耕。
2.1.2 翻耕方法:将所配制的育苗土掺入地中,然后进行翻耕,有利于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用铁铣“立茬”翻耕,一般深耕30cm左右即可。2.2作畦 :
2.2.1 低畦:采用南北向作畦,畦面低于畦埂10~20cm左右,畦面宽100~200cm,畦埂宽30cm左右。
2.2.2 要求:①畦面要平整,整地作畦时,一定要使土壤细碎,保持畦内无坷垃、石研、薄膜等②在翻耕和作畦过程中要适当镇压,避免土壤过松,浇水时造成塌陷而使畦面高低不平,影响浇水和蔬菜生长。2.3品种选择:
2.3.1 选用结果长、果实大、品质好、耐运输的中晚熟品种
中杂九号。2.3.2 选用早熟、抗病、耐寒、结果集中、丰产的品种
佳粉十九号。2.4 浸种:
2.4.1 把两种番茄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把充分浸泡吸水的种子拌上2倍于种子体积的细沙放在小盆或大碗中,上面盖湿毛巾或湿纱布,4~5小时内上下翻动一次,进行换气。
2.4.2 在浸种过程中,要注意让细沙保有充足的水分,浇水的量度是种子量的5~6倍。2.5催芽:
2.5.1 把种子催芽的小盆或碗放在温度为25℃左右的恒温箱内,使种子出芽迅速、整齐,经过2~3天催芽,当75%的种子“破嘴露白”,即露出胚芽时,应立即停止催芽。2.6 移苗:
2.6.1 第一次把苗移入营养钵,把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撒入营养钵中,把小苗摆好,稍加盖土,浇透水,再盖上土,播种后20~25天,苗长出2片真叶时移植。营养钵设置在大棚内。
2.6.2 第二次移苗把挖出根带有土的小苗移到营养筒中,稍加盖土,浇满筒水,渗后再盖满土,深浅以第1片真叶露出筒面为度。2.7定植:
2.7.1过程:①定植前一周开始锻炼幼苗,逐步揭开窗通风,使苗由小气候逐渐接近大气侯。②宽、窄行定植,宽行60cm,窄行50cm,因为中杂九号属于中晚熟品种,所以株距在30~35cm左右,而佳粉十七号属早熟品种,所以株距在25cm左右。在进行栽苗时,把根带有土的苗栽入畦中,栽后适当压紧、浇水。③定植后2~3天,土壤墒情适宜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结合松土进行培粪,但一般不通风或稍通风。
2.7.2定植后的苗期管理: ① 温度:移栽缓苗,白天25~28℃,夜间13~15℃,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0~12℃,白天用通风时间和通风量控制温度,夜间用增加覆盖措施保温,昼不加温或少加温。傍晚盖草毡子前遇有室内温度在20℃以上,需先盖草毡子,后关闭门和通风孔。若低温下形成的花为畸形花、柱头短而扁,花柱带状,易形成畸形果,高于33℃或低于10℃都能引起落花。②光照:是喜光蔬菜,所以整个苗期早晨太阳露头揭开草毡子,傍晚太阳落山盖草毡子。③ 水分:吸水能力强、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对于秧苗生长迅速、根系比较发达、吸水能力强的蔬菜,为防止其徒长,应严格控制浇水。④湿度:适宜的空气湿度为45%~55%,土壤湿度为60%~80%。缓苗期不通风、保湿。缓苗后通风、降低棚内温度。十月中旬以后,为减少棚内湿度,应停止浇水。2.8田间管理:
2.8.1 整枝打杈:①采用双杆整枝,即苗第一花序下的侧芽作基本枝,与主枝一起生长,其余侧枝一律抹去,一直到采收完毕,测压抹的时间一般在晴天进行,以利于整枝后伤口愈合,防止其感染病害。②即使摘除其他侧枝或腋芽及病叶、黄叶、老叶,保留功能叶片。
2.8.2搭架绑蔓:定植缓苗2周后开始搭架,2条垄一组,早熟自封顶品种插低架,架高1米以下。高架品种,架高⒈5米以上,一般插人字架、架竿要结实牢固,以防倒伏。绑蔓从第一穗果上部将茎绑在架上,以后每隔2~3叶绑一次。绑蔓要注意松紧,植株生长旺时帮松些;生长弱的绑松些。帮慢应采用“8”字扣绑,使茎蔓不与架竿发生摩擦。
2.8.3要求:整枝时要避免植株过多受伤,遇病株可暂时不整,防治病害传播。单杆整枝适宜密度大、早熟栽培和无限生长类型的大果品种,用量多,后期坐果率低,果实较小。
2.8.4 肥水管理:①定植缓苗后,若土壤水分不足,可轻浇1次缓苗水之后适当控水。第一穗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在番茄根部附近施尿素,浇促果水,使尿素随水冲施,以后不旱不浇。一般15~20天浇一次。②追肥掌握每收一穗追一次肥。③开花初期控制浇水,防止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减少落花落果。第一花序坐果后,及时追肥浇水,第二、三花序坐果后,再各浇水一次。2.8.5 中耕: 随时观察畦中土壤,若土壤变干时,要及时进行中耕,以便提高土温,使土壤疏松,有利于保水。
2.8.6 培土:在植株的生长期间,将行间的土壤分次培于植株根部,利于植株根部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番茄主要根群分布在0.3~0.6mm的土层中,吸收能力强、生根能力强。
3.试验结果与分析
7060株高(CM******15天数(定植后)
图1 两种番茄品种的株高动态变化
两种番茄品种的株高长势对比,如图(1),植株开始定植时,需要有缓苗过程,并且需要有较高温度所以生长有些缓慢,两种番茄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在番茄缓苗适应期到时,佳粉十七号(蓝)明显长势比中杂九号(粉)弱,这说明佳粉十七号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相对来说,中杂九号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条件要求并不高,但在天气逐步入冬时,温度逐渐忽高忽低,由于疏忽,使番茄也缺少水分和并未准时对其进行追肥,所以两种番茄生长趋势参差不齐,在逐步温度升高,温室里温度逐渐升高,暖气升起,晚上遮盖草毡,使温室温室温度恢复番茄对温度的正常适应度,两种番茄生长逐步升高(正常)。******1112天数(定植后)
图2 两种番茄品种的节数动态变化
比较两种番茄品种的节数生长情况,如图(2),两者相比较,节数生长数量较正常,相对平均值也较稳定,两者相对误差也较小,节数生长也影响植株的生长,植株只有正常的生长环境条件以及土壤营养及肥料的正常供应才能达到它的正常生长趋势,因为番茄是喜光、耐旱性蔬菜,所以要注意光照和温室内的温度变化。吸收营养的部分主要是由茎、根运输到各节中,所以要及时进行磷肥、钾肥的施用,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节数(个)******9天数(定植后)101112
图3 两种番茄品种的株展变化
比较两种番茄品种的株展的对比情况,如图(3),从植株定植时,中杂九号(粉)的植株长势就比佳粉十七号(蓝)的长势要强,并且由于温度差异以及地株展(CM)理环境,中杂九号是靠近暖气的,由于番茄对温度差异较敏感,所以在株展长势上有很大差异及误差。若不说地理环境,那么中杂九号长势及各个指标也相对较好,对环境适应及抗病、抗旱也很好,叶的疏展度也较佳粉十七号好。据观察,佳粉十七号叶面边缘总趋于萎蔫状态,叶色发暗,生长迟缓,但在施肥浇水后,仍然处于以上状态。
综合以上曲线分析及实地试验,中杂九号比佳粉十七号早开花一周左右,开花幅度也较佳粉十七号大,数量也较多;每一棵枝上的花瓣也较佳粉十七号的多。由于播种时间较晚以及环境条件、温度等原因,无法测量对比两种番茄的开花率、结果率以及产量的比较,但据实地观察,植株长势能正常生长的是中杂九号。相对而言,佳粉十七号长势良好,但株高相对较弱,花序上的花数也较少,开花节数也很少。以此,中杂九号相对佳粉十七号长势良好,对环境条件也较适应。由于实训时间短,未能分析出两种番茄的结果率对比和产量比较。
参考文献: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 李曙轩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3 聂和民,张福墁等.塑料大棚蔬菜栽培.
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第五篇: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期末论文要求.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期末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论文题目: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未来发展新热点展望-副标题(自拟)
要求:
1500-2000字(A4纸1页,双面打印,宋体五号字加粗,2cm页边距,单倍行距)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2011年6月30日前由学委汇总后交任课教师(明A113)。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目,刊物名称,年,期,页码。
可以引用网络资源,但一定要改写,而且注明引用网址,绝不可照搬原文,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