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分析论文
1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是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可以实现学校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以及管理的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支撑,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工作,是增强学校对内联系和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一个良好的工具。总结来看,其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大的方面:
①校内信息的交流传播功能。这应该是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高职院校人数众多,教学活动及管理更为复杂,各种信息量也是十分巨大,利用校园网络就可以实现各类相关信息的快速及时地发布和传播,促进高职院校各项活动都高效进行。
②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建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可以更好地在本学校内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等,同时各种资源的共享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各种信息的安全系数。
③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现代化。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加快高职院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校园网络的建成将为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先进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师生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等,同时,校园网络的建成还可以与外界相联系,进一步打造现代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2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设计原则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作为高职院校信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日常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严格按照这几个大的原则去进行设计:
①目的性。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设计首先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的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是要不断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现代化服务,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管理活动更为科学高效而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校园网络之前必须明确这一目的。
②统一规划、稳步推进。高职院校事务庞杂,人员众多,校园网络要兼顾到学校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从而最终为不断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而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的设计要由学校有关部门统一进行规划,成立专门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建设小组,统一对学校校园网络的设计和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稳步推进校园网络的建设,并且要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来做到对已经建成的校园网络进行定期的设备更新等,不可操之过急,浪费了宝贵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
③以实际应用为本。校园网络的建设应该以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为准,在建设过程中要提前对高职院校的整体活动进行评估,一切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应该以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为准,不能为建设校园网络而建设,一味追求软硬件设施的先进而忽视学校的发展实际。
④提高学校网络专职人员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网络的时候,要充分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学校有关网络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避免在今后高校校园网络的使用过程中过度依赖外部力量。
3普通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设计
普通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设计一般从这7个大的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即: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环节、主干连接线路的设计、核心交换机的设计、出口平台的设计、服务器及存储器的设计、机房环境的设计以及校园网络安全性的设计,设计要求要符合高职院校短期内的使用需求并能够根据相关技术的发展而易于进行校园网络的升级。
3.1网络拓扑结构环节的设计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的设计应该在高职院校原有的局域网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整个网络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具体情况进行设计,通常一般情况下都采用星型进行设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有3种类型,一种是作为核心交换机,其主要是用来连接各个楼层的汇聚交换机和服务器交换机,同时和校外Internet,教育部网站及本地区教育部门网站相连接。这里设置核心交换机和各楼层汇聚交换机以及服务器交换机的时候都要求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网络控制能力,确保校园网络使用安全。
3.2主干连接线路的设计
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的主干连接线路种类较多,基于高职院校人数较多、事务庞杂的现实,一般采用千兆以太网,过去一般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百兆以太网,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及网络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加,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为主干,其相比于快速以太网技术等都具有优势,因此,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
3.3核心交换环节的设计
校园网络核心交换环节作为整个校园网络的中心部分,其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今后校园网络的使用效率。首先就是设计以千兆为主的宽带,进一步满足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网络需求,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未来万兆以太网可能成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核心交换平台需要能够满足万兆的需求,以便在未来可以便捷地进行网络的升级,节约成本;其次就是在互联网协议上应该支持IPV6,IPv6比IPV4更安全可靠,可以展望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取代IPV4,成为新的主流护协议;再次就是要保证核心交换机性能的可靠性,在设计的时候采用虚拟化技术配置双核心机,以便保证在主核心机出现故障的时候网络的通畅和正常使用,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
3.4出口平台的设计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出口平台在校园网络的正常使用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校园网络使用者使用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远程课程等的开发使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出口平台设计的科学性更为重要。出口平台的设计需要有更高的性能、更好的网络管理和监控能力,同时还需要有更为良好的外网接入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的现代教学活动,最后,出口平台还需要设置专业的防火墙等,以便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
3.5服务器群以及存储设备的设计
高职院校事务庞杂,教学、管理、后勤以及行政事务等事务纷繁,因此对服务器群的设计要十分重视,在进行各个部门的服务器设计时,应该尽量采用服务器群技术,至少保证两台服务器,这样就能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启用备用服务器,给抢修赢得时间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教务活动,同时在数据存储设备的设计时应设计为拥有独立存储的服务器群,通过一定的技术来保持两个服务器数据存储的同步进行,这样就可以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备用服务器的存储找回相关数据,如果情况允许,应该尽量设计出专门的数据存储网络,例如SAN网络数据存储技术,将学校各部门的数据统一进行存储;除此之外,服务器的承受能力依然是各个高职院校校园网实用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旦遇到开学、或者网上报选修课等情况,全校学生一同进行访问,往往就造成了服务器的瘫痪,因此今后高职院校在进行服务器的设计时应该采用“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以便有效减少某一服务器的压力,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3.6机房环境的设计
机房是众多网络设备的存放地,因此在进行机房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便捷因素等等,易于工作人员就近维护、管理,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机房位置的选取、机房内部环境的设计。
3.7校园网络安全方面的设计
由于校园网络和外界网络相连接,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等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安全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在进行校园网络设计时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在设计的时候要采用先进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同时采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和病毒杀毒软件等,充分保证校园网络的使用安全。
在进行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有步骤地采用校园云计算技术来不断升级校园网络。云计算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较快逐步流行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而且和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网络的设计时,应该为今后校园网络采用云计算打造高职院校云服务平台创造出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4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对于不断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校园网络的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校园网络的建设原则,真正设计和建设出符合高职院校使用和发展的安全、高效的校园网络,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第二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论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一)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平台
在调查中,高职高专学生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有28.7%的学生“学生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这是选择中比例最高的一项。这表明,学生社团是当前高职高专校园中举办校园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吸引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学生社团或协会因其与学生距离最近,对学生的需求、爱好了解最深,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它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学生社团已经成了当前大学校园里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最活跃、最主要的平台。
(二)娱乐兴趣类文化活动
最受学生喜爱在调查中问道“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是”,选择娱乐活动、艺术活动、兴趣活动这些令人欢愉轻松类型的活动的学生分别占36.8%、20.8%和16.8%,在所有的选项中居于前三位,共计达到74.4%,占了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而在问道“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时,有27.8%的学生认为是兴趣所致,在所有可能回答中处于第二位。另外,调查中问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什么样时,有16.9%的学生认为应该是能放松娱乐自己。通过上述的这些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那些有娱乐性、令人感兴趣的轻松欢愉的校园活动在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积极性高,参与性比较强。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把那些比较严肃的知识、技能活动参入一些娱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获得知识和技能,又能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因学习和社会竞争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三)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以功利性为主调查中,有77.3%的学生明确回答他们理想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有利于他们学到东西或交到朋友;而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28.7%的学生选择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18.7%的学生选择竞技性活动,选择这两种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文化活动的学生共计达到47.4%。当在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什么”时,有17.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的实用性不够;而在回答“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时,只有7.2%的学生选择“公益活动”,4%的学生选择“文化讲座”。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可能与他们当前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之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劣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必须要更好地掌握将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这种要求也直接反应在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学到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公众场合所需要的胆量、勇气等,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只要那些有实用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都比较愿意参加,而对那些注重精神内涵、文化修养、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相对较弱。
(四)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有待提升
尽管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都能在每学期开展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学生需求等这些内涵性的东西还不够。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时,有31.2%的学生选择“活动参与性差”,有27.2%的学生选择“活动质量有待提高”,这两项反映校园文化活动内涵高低的选项共计有58.4%的学生选择,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还需要在质量上深挖,提升活动的内涵。另外在关于“学校的文化活动最主要的不足是什么”的问题上,有47.2%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主义严重,为举办而举办”,有35.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古板单一”,有17.8%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过时”,这也正好反映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高,内涵有待提升。质量和内涵是文化活动的灵魂和生命,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源泉。如果校园文化活动缺少了相应的育人理念和精神,或者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其结果就只能是为活动而活动,出现数量重于质量、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文化活动本身应具有的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素养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实施措施与途径
为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保证校园文化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需要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途径。
(一)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和制度,在政策和意识上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监管性和统摄性。另一方面,是良好地贯彻和执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发挥应有的效力,就必须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去严格地执行。否则,它们就是停留在人们口头上、意识里的符号,只是走过场和文字游戏。
(二)加强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
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牵涉面广,涉及的部门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复杂,需要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才会形成合力,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因而,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由学校党政的主要领导牵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形成。这样,全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容易达成共识。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也容易做到分层管理、条块结合,各部门、各人员密切协作,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率性。现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组织系统性差,组织结构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缺乏整体化、系统化和程序化,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应有的重要作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引导、没有规划、重形式轻内容等无不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缺乏坚强的领导有关。所以,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领导组织机构是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和谐、顺利的关键。
(三)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
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前者是显性物化的投入,后者是隐性的软投入。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就是解决包括经费、场地以及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运用保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经费和设施等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其顺利开展。学校在进行物质投入时必须考虑把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进行的必要物质投入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学校精神、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校风校貌等的培养和塑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需要以物质投入为载体,在显性的物化存在上得到体现。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需要精神投入来升华,隐性的精神文化是显性的物化存在的灵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底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中重视物质投入,却忽视精神投入。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投入中既要加强物质投入,更要重视精神投入,从而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篇:高职常规教学管理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高职常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督导管理、教师课程管理、教师课堂管理等。在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消息滞后导致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如教师申请调停课,教学督导却无法及时掌握;学生考勤异常,到每周统计时间才能汇总,原来的手动操作、单机操作不能适应消息及时告知的形势需要。文章通过研究高职常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用钉钉微应用的策略,简化流程,在线实现教师调停课审核、教学考勤、督导听课等任务,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在任课教师、教学督导、辅导员相互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及时将课堂异常情况告知汇总给相关人,并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关键词:常规教学管理;课堂异常;教学督导;学生考勤;钉钉微应用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多校区办学的普遍化,为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优化管理效能,激发发展潜力,高职院校的常规教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1]。对于教务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来讲,常规教学管理是教务教学管理最为繁杂的部分,主要管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无序性的异常变动,常规任务实施过程催办监督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且办理程序繁琐、沟通渠道不畅、互动性差,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得不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也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手工或单机操作、消息零散、不方便及时汇总和查阅等缺陷[2]。
1系统设计的原则
1.1线上线下结合的原则
按照规范管理要求,每一项活动需要有相应的材料支持、单据证明等,用于备案备查,信息化并不是要取代线下的流程材料、单据等。因此,一般需要下载打印单据、材料等,手工填写后用手机拍照作为附件上传留存,对流程化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兼顾了线上流程的便捷性,也保障了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1.2便捷性原则
教师应该能够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等,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实现申请。APP应用需要支持主流的Android和iOS平台,支持在PC上的后台管理,实现更加复杂的管理统计任务。
1.3开放定制原则
教学管理任务流程繁杂,信息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扩展。
2基于钉钉微应用的系统设计和实现
2.1系统功能模块
目前主要通过微应用+模板定制的方式来实现常规教学管理,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2模块实现
2.2.1教师调停课模块
通过钉钉提供的模板定制功能,设计实现系部教师调课备案功能模块,主要用于教师填写调停课信息和事由等。模块本身指定了教学主管副主任作为“审批人”,利用“抄送人”字段将审批结果转发给院系督导组、教务处指定成员。教师调课审批备案表单如图2所示。
2.2.2教师的班级考勤模块
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课堂考勤是维持课堂纪律、保障教学质量、保护学生安全的重要方式。原则上,每堂课教师都需要考勤,并将考勤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一个指标,对旷课缺勤的学生需要及时通告学务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辅导员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状况,及时跟进,了解原因,如图3所示。
2.2.3教师听课模块
为规范教师听课,促进教师业务交流,常规教学管理中对听课进行规范,每位教师持有一本听课记录本,听课时需用钉钉现场拍照作为附件上传,将听课记录本的评价页面拍照上传,督导组干事从后台对教师提交的听课单进行统计和汇总。
参考文献
[1]邓阿琴,梁称福,徐一斐.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日常教学管理平台搭建—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272-274.[2]邹贤良.Web条件下多校区常规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4):48-50.
第四篇:普通高职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综述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部分普通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太极拳教学目标、内容、课堂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揭示近年来太极拳在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为太极拳今后进一步在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职院校 太极拳 体育教学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中国的“国粹”。它以“道家自然无为为思想基础,集佛家之舍己宽容,儒家之中庸之道,兼具有经络学说、吐纳导引、蓄发提放、奇正虚实、周易之阴阳变化、物理之力学原理”等众多学科溶于一体。通过演练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的内涵,品味中华文化的真谛,从而育养自己的心性好品质。太极拳运动从推广到现在已具有了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已进入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堂,受到高校大学生的喜爱。目前太极拳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现状如何?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抽取苏州市、无锡市8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初步揭示近年来太极拳在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现状,为太极拳今后进一步在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职业技术学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共8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太极拳教学现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阅读和查阅近年来关于太极拳教学的有关资料,了解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太极拳教学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拟定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太极拳教学现状的调查内容。
(2)问卷调查法
向上述8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老师及其管理者发放问卷40份,回收36份,回收率90%。
(3)访谈法
访谈部分从事太极拳教学的老师、教学管理领导;并收集和分析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太极拳教学大纲(计划)和太极拳教师的教案等。
三、分析与讨论
1.太极拳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况
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所要达到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通过8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发现:有6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师强调要把“学生正确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演练套路”作为开展太极拳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有2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师强调要“把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养成终身坚持锻炼的习惯”等作为学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目标。
众所周知,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太极拳课教学主要是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总目标服务的;不同于体育专业院校开展的太极拳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太极拳教学服务的,要求学生正确熟练掌握太极拳的套路、推手以及提高参与太极拳比赛、裁判组织能力等。因此,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太极拳课教学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围绕学校体育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层次来开展太极拳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太极拳运动基本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一则通过开展武术太极拳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二则通过开展武术太极拳教学,把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武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作为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目标。
2.太极拳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情况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体系,当前,由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太极拳教学内容的选用主要是依据专业体育院校的简化24式太极拳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内容安排单一,内容较为陈旧单一,影响教学效果,缺乏吸引力;实际教学中太极拳理论的学习偏少,未能引导学生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等问题,只有3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太极拳教学大纲有理论课时的规定,且太极拳教师教案中理论课教学内容只有太极拳分类、基本特点等内容。
显然,当前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太极拳课教学内容安排不太合理,这种陈旧单一的太极拳教学方法不适合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一方面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太极拳理论课教学强调不够,没有把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继承,没有发挥出太极拳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和礼仪规范教育的功能。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太极拳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学设施等,从丰富的太极拳知识、套路审美、技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选出来适宜的教学内容。
3.太极拳课堂教学组织的实践情况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安排主要受制约于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技能适应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项目特点等,太极拳课堂教学过程也不例外。但调查中发现:当前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太极拳教学组织过程随意性较大,约有90%以上的太极拳教师觉得太极拳课没有什么可教的,就是那么几个动作,致使太极拳课放任自流现象严重,出现太极拳课堂上,学生要么跟跟音乐,要么两人推推手等,太极拳的内容实质及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结论
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太极拳文化具有多元性,其中的养生文化道理深邃,是许多人结合我国传统养生长期实践体悟得来的,它的技理主要为拳术服务。太极拳课堂教学过程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安排,遵循体育课的基本结构来组织教学。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学完了教学方法以后,就可以学习太极拳的动作,从基本的动作开始,然后进行全套的学习,并且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太极拳和体操的结合,来丰富课上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教学相长,有利于太极拳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邱丕相等.中国武术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1.
[3]曹淑忠.2005年我国教育类体育杂志现状及载文项群统计对比分析.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04).
[4]张少云,徐振兵,石玉虎.论普通高校体育的现状与改革对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
[5]赵燕,李锐.太极拳教学探讨.中国学校体育,2001,(5).
第五篇: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岚
摘要:高职院校中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进行了分级,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字:大学生;网瘾
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2009年11月5日,《北京晨报》登载了卫生部发布《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卫生部表明,目前,“网络成瘾”的定义仍不明确。
福建省林绚浑等人对310名大学生的调查,网络成瘾率为9.6%。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对北京市602名中学生调查,网络成瘾率为14.8%。上海师大心理系顾海根教授,2005年对上海市8所大学39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网络成瘾率为12.9%。学校之间差别很大,成瘾
率从7.6%到20.5%,不同年级之间差别也很大,从11.1%到39.6%,四年级大学生远高于低年级学生。
中国青少年网协2005年10月对全国30个省市的非随机抽样调查,青少年网络成瘾率为13.2%。各地的差别巨大,总的趋势是年龄越低成瘾率越高。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和使用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种是对像淘宝网这样的购物网站的依赖,这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性使用。就像有些科学家对数据库的依赖,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这个说到底是一种路径依赖,其实很正常。
第二种,以前两年非常红火的开心网为例。在开心网上买卖奴隶、争车位,其实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迷恋,实际上是一种玩家的成就感。这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属于真人实名化的网络交际方式。而所谓的买卖奴隶和争车位,不过是这个游戏中的小插件而已。
但是第三种属于比较极端的,就是沉溺症。属于“只及虚拟一点,不及现实其余”,最终完全对现实生活产生了遮蔽,行为和认知心理产生了偏执和强迫性。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人实际上已经具有了病态人格,不能操控自己,那就很危险了。
对于三种不同程度的现象,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前面两种学生都属于正常情况,只有第三类才能纳入网络成瘾者的范围。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成瘾简单的以上网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定义是有失偏颇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既需要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同时
也不能过于妖魔化。大部分学生对电脑网络的依赖程度,都在第一种与第二种之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属于网络成瘾者。对于这少部分的网瘾学生形成的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原来在初中、高中就已经有网瘾者,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大学里管理相对松散,没有家长的监督,网瘾程度更加加深。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是属于网瘾的“重症患者”,网瘾形成时间已久,一般都是经历过反复的戒除网瘾、网瘾复发的这样一个过程。这类学生要戒除网瘾很难,而且很容易因为网瘾,造成大量缺课、多门课程不及格、与班级同学相处差这些情况。往往常因为成绩太差,旷课太多,违反学校规定而不得不退学。例如笔者所带班级名学生王某某,初中时网络成瘾,初中、高中都是在网瘾戒除学校度过的。进入大学后,军训期间他就是在网吧度过的。一个学期后,他就因为旷课累计五十余节、全部科目不及格,不得不自动修学。第二,大一新生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家庭、朋友的思念,以及不懂得如何合理使用自己课余时间,常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瘾倾向。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刚开始集体生活时,部分学生出现了一定的适应障碍,长时间不能融入宿舍、不能融入班级,交不到新朋友,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同时,大学课程远远少于高中课程,空余时间很多。学生往往产生迷茫感,不知道该如
何利用这多出来的大量时间。因此,这类学生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寻求理解、寻找友谊、排解孤独寂寞,产生网瘾倾向。
第三,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部分学生用网络作为排解压力的工具,产生网瘾倾向。学习压力主要来源有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成绩差、考证压力等。生活上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学生容易产生较大压力。情感上大学生的性困惑和情感危机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就业难更加成为大三学生不可回避的巨大问题。面对这些压力,有些学生能迎难而上、自我调适,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世界,发泄痛苦和压力,最终陷入网瘾中。对于这类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自我调适,建立健全的心理援助制度,能大大减少沉迷网络学生的比例。
总之,造成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大学管理者能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缓解压力、进行正确的自我心理调适,多组织能吸引学生的活动,学生们学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那么大学生网瘾倾向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对于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怎样进行网瘾的戒除,将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今后在工作中需要付出更多心血的难点。
参考文献:
【1】汪广荣.大学生网瘾成因及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0 卷第3 期
【2】胡西民.于强化理论的大学生网瘾戒除的研究.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第21卷第5期
【3】邓 锐,周兴生,余国清.大学生网瘾调查与分析[J ].教育信化,2005 ,(11):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