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进行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怎样进行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也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拟定合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进行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顾客要求、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简称合同评审,该要素(过程)是认可准则较之指南25新增加的。合同评审是在“合同签定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得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且供方能实现,由供方所进行的系统的活动”。“合同评审是供方的`职责,但可以和顾客联合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合同的不同阶段重复进行”,它是实验室服务顾客的第一个环节,历来受到管理者重视。
(1)按照服务项目的具体情况实施分类评审
服务项目有的是新项目、有的是老项目,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有的技术要求高,有的技术要求低,有的关系重大,有的影响一般等等,千差万别,实验室应区别不同情况、组织不同人员、按照不同要求、遵循不同程序进行评审。
(2)要充分重视评审记录
尤其是对综合性大型项目、涉及大宗贸易的项目、影响重大的项目和首次开展的项目,不仅要分析实验室自身是否有技术能力和充分资源来承接以及是否需要分包;也要记录下对方的观点,包括提出的异议或认同的意见,明确双方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在整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先草签一份合同,经过反复磋商才形成正式的合同文本,实验室要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开展检测/校准工作。
(3)注意风险规避
对打包和需要分包的合同,实验室尤其需要考虑风险规避的问题,不能为了争取业务而大包大揽,应在尽量为顾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保护自己,防止无谓的利益损失。
(4)合同书应充分体现顾客要求
实验室既要重视大宗业务的检测/校准合同(协议)书中起草、评审和签定的细节问题;也要认真考虑通用的检测/校准合同格式,使顾客要求和意见在合同书上充分得以体现。对双方可能意见不一的问题设计选择项,在检测/校准实施前由顾客做出选择。譬如有的顾客只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不希望实验室进行修理;而有的顾客则要求当发现设备故障时,能由实验室进行修理。这些都可以设计在合同(协议)书中,既明确了顾客的要求,也方便了自己的工作。
第二篇:7.1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CNAS质量手册
7.1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7.1.1 总则
公司应建立和保持《要求、标书、合同评审程序》,对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进行评审,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任何偏离、变更加以有效控制,并记录必要的评审过程和结果。
7.1.2 要求、标书、合同评审的内容
7.1.2.1为使客户的检测要求得到正确、及时和有效的满足,在办理委托检测工作中应执行《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进行评审,以确保:
(a)对包括使用方法在内的要求进行适当地规定并文件化,并被客户理解;(b)本公司具有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和资源;
(c)选择适当的检验或检测方法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对于内部或例行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可简化进行;
(d)必要时,应给客户提供充分说明,以便客户在申请检验检测项目时能更加 适合自身的需求与用途;
(e)当使用外部供应商时,应满足本手册“6.6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条款的要求,本公司应告知客户由外部供应商实施的本公司活动,并获得客户同意。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使用外部提供的本公司活动:
a)本公司有实施活动的资源和能力,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不能承担部分或全部活动;
b)本公司没有实施活动的资源和能力。
7.1.2.2 客户的要求或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得到解决。每项合同应得到本公司和客户双方的接受。客户要求的偏离不应影响本公司的诚信或结果的有效性。
7.1.2.3当客户要求的方法不合适或是过期的,本公司应通知客户。
7.1.2.4当客户要求针对检测或校准作出与规范或标准符合性的声明时(如通过/ 未通过,在允许限内/超出允许限),应明确规定规范或标准以及判定规则。选择 的判定规则应通知客户并得到同意,除非规范或标准本身已包含判定规则。7.1.3 要求、标书、合同的执行
7.1.3.1公司应保存评审记录,包括任何重大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在执行合同要求、标书、合同执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检验检测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也应予以保存。
7.1.3.2 在要求、标书、合同执行期间,出现的任何偏离、变更应通知客户并征得客户同意,通知相关的检验或检测人员,记录相关情况和处理结果。7.1.3.3在澄清客户要求和允许客户监控其相关工作表现方面,实验室应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这种合作可包括:
(a)允许适当进入实验室相关区域,以见证与该客户相关的实验室活动。(b)客户出于验证目的所需物品的准备、包装和发送。7.1.4 合同的变更
在工作开始后,需要修改要求、标书、合同(包括口头的或书面的),应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过程,并将所有修改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7.1.5 分包的处理
若合同中有项目需要分包,必须对分包方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评审,合同评审的内容应包括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确保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按照《检测分包管理程序》执行。7.1.6 支持性文件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CX-02-04 《检测方法确认程序》CX-02-18
第三篇:1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管理程序(小编推荐)
Q/107(DLS)BZ905.1-201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1.目的:为了建立和维护评审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并使客户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得到满足。2.适用范围:
2.1 客户与本实验室达成的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协议;
2.2监督检验、发证检验等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性任务; 2.3 为履行合同所安排的评审;
2.4 合同履行期间客户提出的必要的修改。3.职责:
3.1 所长与客户签立检验协议,组织对非常规检测合同进行评审,负责解决执行协议所必要的一切人力、信息和物质等资源。
3.2 技术负责人组织为履行合同所实施的一切验证活动。必要时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履行合同所安排的一切培训。
3.3 文件管理员应负责保存一切与合同签立、履行有关的一切文件和记录。3.4 监督员负责对检测过程实施监督。
3.5 检验员应按照作业文件和要求开展验证和检测,并填写、编制与检测结果有关的记录和报告。
3.6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合同评审政策
4.1 当客户向本所提出常规检测要求时,接待或授权人员应与客户就有关检验要求填写“委托检验单”的有内容,并在授权范围之内与客户签立检验协议。签立后的协议,按照检验工作程序向检验部下达检验工作计划。
4.2 如果客户要求不变,仅需在初期调查阶段或在与客户有一个总协议下对持续进行的例行(常规)工作合同批准时进行评审。
4.3 对于新的(第一次)、复杂重要的或需要采用先进技术的检测任务,则需在充分理解客户要求或合同基础上进行正式细致的评审,且需保存较全面完整的合同签立、评审、执行的记录。
Q/107(DLS)BZ905.1-2014
4.4客户要求、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得到解决。5.工作程序
5.1 当客户向本实验室提出非常规的、新的、复杂的、需采用先进技术的、大宗的、特殊要求的检测请求时,实验室的负责人应及时向客户了解要求,并记录客户有关检测的依据、对象、目的、时间、数量、结果等细节要求,必要时应与客户签立检验合同草案。
5.2 技术负责人应就客户的请求起草文件化的程序文件,阐明客户的要求,拟订检测方法。为降低使用方法造成的风险,在拟订检测方法时(包括所涉及到的抽样方法),最好首选国际、国内已经公布的公共标准,专业权威技术杂志,教科书等推荐的方法。当需要由本所制定方法时,技术负责人也应参照上述公共标准所推荐的方法。拟订的检测方法应当便于双方理解和接受。
5.3技术负责人组织本所参加合同履行的相关人员对草拟的合同进行评审,评审应当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1)社会效应与法律责任要素;(2)利益和风险要素;(3)技术能力要素;(4)财务要素;(5)合同交付要素;(6)分包要素;
(7)样品要素(包括样品的选定、抽取、运输、保管、制(置)备、安装、准备、返回或处置等);
(8)保密和保护所有权要素;(9)双方放弃权利和要求的声明;(10)传送检测结果的要求;
(11)根据检测结果提供评价意见和建议的要求;(12)合同变更或偏离时的要求;(13)当检测存在风险时中止合同的规定;
(14)其他要求(如在检测报告中给出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等。
Q/107(DLS)BZ905.1-2014
(对内部客户的要求,合同的内容可以简化,对合同的评审可以以简化的方式进行。)
5.4质检技术机构在接受指令性检验任务时,首先应确认检验产品是否在本机构认证认可的能力范围内。质检技术机构承担超出认证认可能力范围的产品质量检验时,出具的检验报告不可使用认证认可标识。除按一般合同评审的规定明确的评审要素外,应重点确认检验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检测人员等。合同评审的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下达指令性任务的部门及人员。需下特殊检验结论的合同、无检验标准的新产品鉴定合同及管理层认为应归入特殊合同的均应纳入特殊合同评审的范畴。
5.5 对于首次实施的检测方法,技术负责人应再组织检测人员实施检测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验证后的结果应作为与客户签立正式检测合同的依据之一。
5.6 当客户表示可以接受本所合同评审的最终结果时,所长与客户正式签署一份检测合同,合同中应载明与客户要求相一致的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与本程序5.3条有关的内容。并在合同生效后认真组织实施。
5.7 当合同执行中涉及有分包项目时,应将分包的内容写入双方签署的检测合同。
5.8 合同执行中如遇到对合同要求的任何偏离时,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地向客户进行通报,以保证能得到客户的理解或更改要求。
5.9 合同签立后,在执行合同中,如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提出需要修改合同时,技术负责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防止偏离后给双方的利益造成损失。
5.10 如修改后的合同涉及到重大的变化,则技术负责人应重新组织有关人员对变更后的合同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应作为检测合同的批注或附件由双方授权人签字。技术负责人应将修改后的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防止出现工作差错给双方造成损失。
5.11 全部合同和合同修改件应与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副本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一并归档。
Q/107(DLS)BZ905.1-2014
6.相关记录
合同评审记录 委托检验单
第四篇:客户要求、合同评审程序
客户要求、合同评审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全面、准确理解客户的要求,按时履行合同(协议),取得客户信任,减少不必要争议和纠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合同的评审。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检测合同评审并做以下工作:
a)负责接待客户;
b)全面了解客户检测要求,办理客户书面委托书;
c)合同评审结束与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分类、登记;
d)与客户办理检测样品交接手续;
e)就检测问题询问客户,得到解决并达成一致意见;
f)向客户提交检测报告;
g)与客户协商处置检测后的样品。
3.2 办公室科长
a)监督检查、审核客户书面委托书;
b)批准合同;
c)负责组织重要的或技术复杂的合同评审;
d)监督检测样品交接手续;
e)监督向客户提交的检测报告;
f)监督检测后样品的处置。
3.3 中心技术负责人
a)负责组织首次采用检测方法的合同评审;
b)批准首次受理的、重要的、技术复杂合同;
c)监督检查检测合同的履行。
4.程序
4.1《样品检验受理单》
4.1.1《样品检验受理单》内容至少包括:
a)委托人的信息:委托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联系人等;
b)检测产品的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含商标名)、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样品性状、样品数量、留样数量、接收时间等;
c)技术要素包括提供的检测方法名称及复印件。对采用非标准方法、检测方法不适用,虽有检测方法但缺少标准品或特殊试剂、由于特殊指令性任务等特殊情况,不能满足中心对外承诺(如时限)时,要与客户沟通作出声明或签订协议;
d)财务要素;
e)交付时间要素,包括:是否要求复检、报告时间;
f)法律责任要素;
g)分包的要求;
h)样品的要求;
i)保密和保护客户所有权的要求;
j)传送检测结果的要求;
k)根据测试结果提供意见和解释的要求。
4.1.2《样品检验受理单》由质量办公室设计,经质量检验管理科科长审核、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使用。其格式应包括检测方法在内的各种要求。
4.1.3《样品检验受理单》填写应规范,必要时作出文字说明,便于双方理解。
4.2 合同评审
4.2.1 评审内容应包括:
a)客户的要求是否明确;
b)技术能力和资源是否满足要求;
c)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d)是否需要分包,分包方是否为客户接受;
e)商定检测时间、费用等相关事宜。
4.2.2 一般《样品检验受理单》,由质量办公室负责办理,应注明日期。
4.2.3 重要或复杂的《样品检验受理单》,应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评审后,由中心负责人签发。
4.2.4 《样品检验受理单》中选择的检测方法,按《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执行。
4.2.5 合同评审要求
a)《样品检验受理单》的内容必须简单、清晰、明确,便于双方理解;
b)本中心有责任确保选择的检测方法适当,并满足客户要求;
方法的评审可参考以往进行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如确定测量不确定度、检出限、置信限等),或者对已知值样品检测的结果;
c)本中心有能力和资源履行合同约定,满足客户的要求;
d)当《样品检验受理单》涉及分包项目时,《样品检验受理单》必须包括本中心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并得到客户书面同意;
e)客户的要求或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必须在工作开始之前,由办公室与客户联系和洽谈,必要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或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确保问题得到恰当、合理的解决。
4.3 合同签订
4.3.1 合同必须经双方同意和接受。
4.3.2 由办公室按合同评审结论与客户签订正式检测合同。
4.3.3 重大合同评审,如涉及金额巨大的、复杂的质量仲裁检测(质量鉴定)等,由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进行。
4.4 合同的履行
4.4.1 办公室负责按程序与客户办理检测样品交接手续。
4.4.2 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由办公室负责按程序进行合同评审,并将所有修改内容通知所有受影响的人员。
4.4.3 对合同的任何偏离,由办公室通知客户并与客户洽谈达成一致意见。
4.4.4 完成检测后,由办公室负责按合同约定向客户提交检测报告,并按合同处置检测后的样品。
4.5 合同资料管理
4.5.1办公室必须保存所有合同评审的记录,包括任何重大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在执行合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记录、修改合同所做的再评审的记录。
4.5.2办公室负责收集所有与检测合同有关的记录和资料,并按《记录(档案)控制程序》整理、登记、标识、保存。
5.格式文件
*****-GSWJ-CXBG-060检验样品委托单
第五篇:编制物业管理标书的项目和要求
编制物业管理标书的项目和要求
(学习参考资料之一)
景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OO九年十一月制
编制物业管理标书的项目和要求
投标书在内容上必须严格根据招标单位发出的《编制标书的项目和要求》来编制。由于招标物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招标单位的要求不同,因此投标书内的项目和要求也各不相同。通常物业管理投标书项目主要有以下11项:
一、管理方式
投标单位主要是依据招标的物业现状以及自身的专业经验和优势,选择最适合的招标物业的管理方式。比如选择独资管理方式,还是股份制的管理方式,或者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形式等等,对目标物业的管理与现在的物业管理企业正在管理的物业之间采取的联系等等。
二、管理组织架构
所谓管理组织架构,就是介绍目标物业的组织机构。根据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发展情况来看,物业管理组织机构有三个特征:
1、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类:(1)总经理负责制;(2)董事会下的三总师负责制;(3)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2、管理方法
目前国内的管理方法有两种:
(1)垂直领导方式(直线式管理模式)。优点是政令畅通,管理到位,管理层直接对成本,对管理质量负责。缺点是人力资源分散,横向协调配合困难。
(2)矩阵式领导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缺点是管理结构稳定性较差,人员经常变动,容易形成多头领导。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品种而且形成规模的物业管理。
3、机构的设置
根据管理物业的多少,以及业主的需求来确定管理组织结构。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体制下的物业管理的管理机构有以下几种:
(1)三部一室。即机构具体设置为:办公室、财务部、管理部、工程部。
(2)四部一室。即机构具体设置为:办公室、财务部、管理部、工程部、经营服务部。
(3)六部一室。即机构具体设置为:办公室、财务部、管理部、工程部、房产部、社区文化部、公关部。除了机构明确以外,对参加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构成要进行策划、培训。比如目标物业管理的管理经理、副经理,他们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工作经验,都应明确规定下来。然后对从事目标物业管理服务的人员结构也要明确,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基本条件都要提出要求,甚至要制定好接受目标物也管理以后的人才培训计划。
三、管理费用的收支预算方案
经费是物业管理运转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对目标物业必须要进行经营测算。测算应本着“实事求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户至上、服务第一”、“根据物业功能、分层次收费”等原则进行
1、收入测算
物业管理费用主要来源于物业管理服务收取的各类费用。因此,该收的费用都要收齐,不能漏收。通常收费的项目有:
(1)目标物业的管理费用。按照政府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进行测算。
(2)物业管理企业根据所给的营业用房而开展“三产”经营获得的收入。
(3)维修基金每年可取的利息金额。(4)其他方面的服务收入。
2、支出预算 围绕着目标物业开展管理服务所支出的成本核算。通常有:(1)人员工资、福利、津贴、奖金,以及其他各类保险支出。(2)各类服务成本的开支。例如,能源有水,电,气,汽油等的消耗;各种设备的添置;各类服务所需要的的低值易耗品。
(3)物业管理企业正常的办公、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各项开支。(4)其他有关各项的开支等。
通常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要进行3年预算。
四、管理操作
这部分要求细化,管理操作体现出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质量,以及规范化的管理的标准,从这些制度中可以看出物业管理企业的实力、能力,所以各物业管理企业都对此很重视。其通常分为两大类:
1、根据目标的物业情况,认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常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分为:
(1)公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①业主公约; ②精神文明建设公约; ③楼宇使用及维护管理规定; ④装修管理规定; ⑤治安管理规定; ⑥清洁卫生管理规定; ⑦消防管理规定; ⑧交通车辆管理规定; 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岗位责任制度,主要包括: ①管理处主任岗位职责; ②管理处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③环境主管岗位职责; ④保洁员岗位职责; ⑤保安主管岗位职责; ⑥工程主管岗位职责; ⑦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⑧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⑨行政人员岗位职责。
(3)内部管理运作制度,主要包括: ①员工行为规范; ②培训制度; ③考核制度; ④奖惩制度; ⑤回访制度;
⑥来访,投诉处理制度等。
2、根据目标物业,确定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 管理岗位主要有: ①保安; ②机电维修; ③清扫保洁; ④园林绿化; ⑤电梯操作; ⑥社区文化。
五、管理目标,经营管理宗旨、方针
投标书中应表明投标单位对目标物业的管理目标、管理方针、管理宗旨,便于业主委员会成立的招标领导小组及评委们更加清楚理解物业管理的理念、宗旨。例如某物业管理企业投标某商住楼时,提出管理目标:树立“服务至上,客户第一”的管理思想,达到一流管理、一流形象、一流效益,一促进后期的楼宇销售;提出管理经营方针: 保本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六、便民服务措施
物业管理是有偿的服务活动,这是其性质所决定的;然而开展物业管理并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使之有机的统一。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在开展物业管理有偿服务的同时,还向业主公开承诺无偿便民服务项目若干项,深受业主的欢迎和好评。
七、社区文化
随着一幢幢楼房的建好,新的社区环境形成,人们从熟悉的环境般到不熟悉的环境,特别是老年人的“高楼病”多了,孩子也变得孤独了。为此,社区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老百姓看中,成为购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物业管理企业在写投标书时,应认真考虑到社区文化的开展,制定有|建设工程教育网|关社区文化制度,安排好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使住宅小区内的业主不仅享受到物质文明,也享受到精神文明。
八、管理指标的承诺
物业管理是新生事物。国家为了规范和指导物业管理,对一些管理服务也相应的作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作为投标的物业管理企业,针对目标物业,对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业主委员会作出相应的承诺。通常有以下主要内容的承诺:(1)房屋及配套设施的完好率;(2)房屋零修,急修及时率;(3)维修质量合格率;(4)清洁保洁率;(5)道路车辆完好率;(6)小区治安案件发生率;(7)业主综合服务满意率;(8)绿化完好率;(9)重复维修率;(10)住户有效投诉率等。
九、档案资料的建立和管理
为了使物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为了对物业管理状况进行连续化记录,并保留资料,需要建立档案资料管理。投标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对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出相应的设想:是否建立单独的档案室,还是放在办公室合署办公;派几位同志负责档|建设工程教育网|案管理;管理的程序图;采用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是否实行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等等。
十、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新设想 物业管理企业在对目标物业进行投标时,也需要表明本企业对未来的物业管理上水平、创一流、达国优提出一些设想,使人们感到实实在在,同时又大胆创新。例如,某物业管理企业对目标物业经过调查之后,对未来目标明确提出,接管后一年达到市优,两年达到省优,三年达到国优,在达到国优的同时,一定通过iso9002贯标,使物业管理质量标准化、规范化令人可敬、可佩、可信。
十一、物业管理企业愿意接受的有关奖罚
作为投标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系统地阐述了本企业对目标物业管理的各项设想,措施之后,需要在最后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承诺。即向业主委员会(或者是业主)承诺自己有能力,有决心管理好目标物业,并表示管理好了怎么办,管理不好愿意承担什么处罚。例如,某物业管理企业在对待奖惩最后表态: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住宅小区,管理好了以后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奖金,而是追求更多的任务;如果管不好,一年以后便自动退出来,并承担标书里的经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