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篇: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重要性
[ 2009-4-19 17:50:00 | By: zhaobinbin123 ]
近年来一些从事未来教育模式的专家学者均指出:•进入九十年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下个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美国信息学家尼葛洛庞帝和信息业绩巨子比尔.盖茨分别在《数字化生存》和《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可见放弃计算机将不能很好地衣、食、住、行,而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信息技术课正逐渐成为各类中小学必修课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需。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高度;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了解计算机性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高度。
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自行开关机器、能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能独立进行Windows的操作、能用字处理软件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与现在常常提到“功能性文盲”有关。“功能性文盲”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他们无法与同时代的人沟通,尽管他们可能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当今的信息社会,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如果自己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家庭的自动化器具面前不知如何使用;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全面的培养中学生使用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让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仅是我们层次教学的第一层;我们的第二层是利用计算机领域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意识来增强我们学生的现代意识、独立意识和创业意识;第三层利用计算机领域所发生的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事例来向我们的中学生宣传、教育、培养爱国意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体”指的是我们的计算机教育不仅是利用统一教材来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材料和各种途径向广大中学生来传播、宣传计算机所代表的先进的社会理念。
二、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
“计算机文化”一词是90年代初在国际上流行起来的概念,既然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内涵,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会计算机应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接受并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内容。
例如:在上“学会操作计算机”这课的时候,介绍课内知识后,适当地插入一些课外知识,如当今电脑的品牌种类(联想、方正、同方、浪潮、IBM、HP等),品牌机与兼容机各自的特点等;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展望计算机的未来等,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
教学生认识计算机应用,如:就学科上来划分,计算机可以进行事务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门类,从社会分工角度看,还包括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社会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其中的社会自动化内容更为广泛的,涉及到商业、银行、交通、通讯许多领域。计算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将随之而改变。由此形成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文化就是计算机文化。它不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时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文化。
让学生们认识计算机是一种文化,动态地看待信息技术知识及其重要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开端。
三、让学生重视操作规程,了解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需要学生们的规范使用和护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在最初就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计算机, 使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严肃的学习风气,这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四、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
3、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法,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勇于进取、善于独立探索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运行的自动化和程序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可见,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包括:网络课件的内容,从网络上或者是其他资源光盘上收集到的一些视频,小的课件等这些内容。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演示一些难以理解或者看不到的内容。比如耳,我们讲声音的时候,除了讲声音的特点之外,一定要说到人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就要说到人耳的内部结构,那我们在外面看的时候,只能看到外耳,内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图片非常清楚地看到。声音通过外耳道骨膜,到听小骨,然后到半规管传到神经传到大脑,用这样的图片能清楚地看到相应的难以理解的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电子邮件,各种网络通信工具、博客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使得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以及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好多地方的老师已经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作业,用短信信息平台和家长沟通等等。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在教学中的体现,一个是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例如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前面让学生收集资料,收集资料之后让学生用PPT展示出来,非常清楚,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还有一个用交互式的电子白板。我们可以看一小段,这是北京市奋斗小学里的李莹老师在讲食物链的时候,通过交互式白板的简单的交互功能,比如说讲食物链的时候展示图片,学生通过这种互动的白板是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展示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把相应的内容展示出来。
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式学习的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作为交流的工具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可能用的不是特别多,那么作为学习工具,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主要是强调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虽然说在小学阶段学生不能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但是他可以学习科学家探
究的方法,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建立科学概念,了解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体验和培养探究能力,这一点也是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科学探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过程。科学探究所包括的这五个要素,比如说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数据、整理信息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主要是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评价的功能、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评价的功能,原来主要是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教的好坏,然后通过考试来评价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学生学得好,现在评价的功能应该有所变化,它的变化是变成了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诊断的结果,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同时关注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另外需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考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等多种评价方式。
第三篇:论信息技术提升的重要性
论信息技术提升的重要性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身边的信息每时每分每秒都在不断的更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走进信息时代,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尤为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每一位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时代的信息,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究是时代的需要,是课改中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学科的情况分析,结合实践从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中力求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致力于改变学科教学的模式与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乐意、充满活力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生议题,信息技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因此,早在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0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时至今天,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下面,本人就工作中的感受和实践体验,谈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各学科教材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存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以语文教学为例,现行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局限于时空、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所写之事,所绘之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而且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片面性,缺乏必要的知识间联系,所以此时如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司马光》一文,本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但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距离学生较远,所以,如果只将文章内容呈现给学生,难免会使学生的感受停留于表面,但如果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一些关于司马光的资料,势必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在掌握、收集存储信息的同1
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数学教学为例,现在的数学学科内容具有较强抽象性及逻辑性,而小学生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已开始贴近生活化,但由于学生受知识的限制,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迷惑及不解。所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浅显易懂;能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克与千克》,本单元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去市场买东西,很少接触到称量物品,因此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课件的展示及互动,能让学生把抽象知识转化为他们的直观知识,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二)、完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仍以语文教学为例,纵观小语各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因受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在同册教材中我们很难看到那些描写同一景观,同一事件,同一风格的,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很难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风土人情辅以有利的佐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还要强调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的统一性,改造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如:有这么一位语文教师,她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同时,将作者的另一首风格一样,同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搬上了课堂,并为其配上了动听、舒缓的音乐,找到了符合诗意的图画。当主课内容学完后,自然地将它呈现了出来。顿时,还沉醉于西湖美景中的学生们又被眼前的诗情画意陶醉了,都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诗文中,连平时最怕朗读的学生也入情入境地朗诵了起来„„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不仅可以实现以一篇带多篇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而且也加大了现有的教学内容,使教材真正鲜活了起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方法无论怎样改变,也难以适应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因此,在教材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式不断翻新的今天,集声音、图象、文本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和利用。这不仅使教师可以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性,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化为具体,降低学习与思考上的阻碍,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还能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认识,产生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欲望。
(一)、创设适当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科学习氛围。
情景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激发情感和形成技能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或计算机网络再现和虚拟真实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俗话说:“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信息技术正因为其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所以在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例如在制作小学英语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课件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妈妈带着Ben去商店购买动物面具的录像,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由于课件图、文、音并茂,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三个儿子》一课的教学课件中,我考虑到本课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并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但由于学生没有文中的生活经历,并不能体会到文中妈妈提水的辛苦。针对这个情况,我根据课文制作了一个动画,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下,细细品味三位妈妈的艰辛,与文中的老爷爷引起共鸣。
(二)、制作实效课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件的制作应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充分考虑到课件要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要求,要明确:为什么编制这个课件,怎样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教学课件时,我考虑到这是一篇激情昂扬的美文,但由于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对于没有身历其境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想象的,那么,自然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读时难免显得空洞。然而,有感情地朗读该文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将网上下载的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民上街庆祝的有关录像、照片制作成视频,配以相对应的文字、音乐呈现了出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觉需求,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再读起来,自然饱含激情。
如在制作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课件时,考虑到梯形面积公式较难理解与掌握,并且学生容易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混淆,容易把梯形公式的除以2 漏了。为此,我特意制作了多种梯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动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并不会把除以2漏了。而三角形与梯形关系得动画,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梯形的上底为0,那这个图形将会变成三角形,从而能清楚地区分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运用公式到计算中去,为了凸现信息技术的无可代替性,本课件还制作了一个练习考评系统,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练习,电脑判断对错,并把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师平台上,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根据系统进行拓展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考评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校情况,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提高了完成速度,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制作广州市版信息技术第二册《嫦娥奔月——电子小报设计》的课件时,考虑到这节课是综合练习课,学生已掌握了制作电子小报的基本技术,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及审美能力,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小报。为此,我结合国家大事制作了一个网络学习型课件,让学生在情感上被课件所吸引,也让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所制作的电子小报才不会流于技术层面,而会添加一些爱国元素到电子小报里。为了突破重点,课件内还添加了一些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范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参照、学习、评选,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带来了理想的环境,同时,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随着学习环境、资源的改变而转变。学生将通过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方式来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共享,可以说,网络与信息技术也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展示与交流方式。传统课堂上师生、生生的言语交流立体性不强,交流面不广,信息量不大,而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通过学习的平台上的学习展示区,可以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即时地发上去,用平台将这些学习成果管理起来,所有的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动,形成学习中的互补。
以我校网络班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将各种信息资料加工后存储于电脑中,(如生字的读音,笔画、字义、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或独立学习,或两人一组,或邀请老师共同学习等);自由点击列于主界面的“生字”、“练习”、“拓展”等学习内容(如学生进入识
字环节,则在识字环节主界面上又会列出一二类生字,点击任何一个生字,均能进入具体识字环节。假设学生进入“我”字识字环节,界面又会显示出“读音”、“笔顺”、“结构”、“组词”、“英文”五个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或自学笔顺,或自学结构,或自学组词„„);自行根据计算机中的评价(如:“答错了,再试一试”“真棒,答对了”等)做出相应的学习调整„„这就为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字,自己动脑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加大了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在提高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的同时,完成了生字的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科教学腾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伸展空间,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资料:
1、李克东著,《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8、2001.9。
2、李克东著,《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0.43、雷晖著,《树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正确观念》,载《华南师大继续教育》2004年第2期。
4、何克抗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载《中小学电教》2001年第1、2期。
第五篇:英语作文两则(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信息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
信息科技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信息科技。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
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信息科技,用信息科技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
Since the 21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so rapidly that Mobile phones and computer which were luxury to the ordinary people have been the daily necessities in our life.To a large extent, our life style has changed a l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well as our culture.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of such importance that our national leaders have put great emphasis on develop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many occasion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since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which makes our country advanced in the world.As a member of society, we should not on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endeavor to stud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ming our mind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dicated scientific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And also we should has the mind to serv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t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于个人、团体力量的体现。每个成员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绝对独立的,分工是离不开协作,协作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团队中的每个人岗位不同,但要达到成功就必须团结协作,向着同一个目标摇旗呐喊,勇往直前。
团队精神的有无,决定了团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决定了团队的强弱。没有团队精神的话,一群人在一起就会一盘散沙,不会互相照应、互相配合、力使不到一处,这样的一群人战斗力是很弱的。
总之,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精髓。
The importance of team spir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ower of individuals andgroups.Each member should combine himself with the team to give full strength to their role.The core of team spirit is collaboration, everyone's work is not absolutely independent.The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team is to work better.Everyone on the team has a different job, which needs them to combine as one unit, and fight for the same goal, with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Team spirit exists or not, determines the team's fighting strength, determines the team's strength.If there is no team spirit, a group of people will not be a whole unit.Without mutual care and mutual cooperation, without aiming to the same goal, the team will not be a team, and the fighting power is very weak.In short, team spirit is indispensable to any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