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思考农耕文明中国之省论文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农耕文明的社会,是“向土里讨生活的’心。“向土里讨生活”,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说,生产活动的方面和交往活动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或活动领域总起来可以叫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活动或生活方式。在这两个方面或领域的活动的基础上也产生了思想或理论的活动②。这种活动及其结果反过来渗透到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同各种不断发生的新的生活内容融合起来,表现为制度的以及日常的生活意识、观念和意见。与渔猎的和游牧的获取生存资源的方式比较,通中间产生明智的“糊涂”,在同异乡人的共处中产生对在存异基础上的“和合”状态的期求。这种“存异求和”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华农耕文明传统的核心价值之一。
以往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从渔猎文明到游牧文明再到农耕文明是一个相互递接的进化过程,所以,农耕文明必定优越于其他两类文明。这种说法今天看来值得质疑。虽然在人类早期曾经发生过从渔猎文明到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转变,且农耕文明总体上比游牧文明晚出,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较古老的文明并未因后起的文明而死亡,它们与后续发生的文明与其说是相互替接的,不如说是并存的。像其他食肉类和食草类动物那样,渔猎和采集曾经是人类始祖直接从自然界获得食物的基本生存方式。
在公元前8000一公元前6000年间的两千年中,在除河流湖泊、沿海地区和接近北极的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除少量人群外,人类都逐步从渔猎生活方式过渡到游牧的或农耕的生活方式①。但是,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通过渔猎活动直接从自然界获得食物或食物产品的生活方式在人类中彻底消失了。当农耕文明在欧洲传播时,最北部的民族仍然保持着过渔猎的生活。爱斯基摩人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甚至今天仍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在现代捕鱼业中,始终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的渔猎生活方式的传统。例如,对海洋的神秘力量的崇拜,对海洋是生命的本原的理解,对人与海洋生命世界的联系观念,等等。这种商业化了的渔猎生产活动在今天也仍然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文明的进路,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实际上一直并存,在不同的地理地带存在和繁荣,从未完全相互替代。甚至,一个民族也常常在其内部通过地域的和分工而同时具有这三种文明,尽管可能以某一种为主。这三种文明都有接驳工商业文明和近代法律文明的轨道。从渔猎文明产生了海产品加工业,并且由于航海技术发达,在工业化时代产生了海上贸易;从游牧文明产生了商旅文化;从农耕文明产生了集市与商埠。中世纪,阿拉伯商人游历世界;近代以来,则是西方人借坚船利炮拓开了世界贸易市场。那种单以农耕文明晚出而认为它必优越于其他两种文明的意见,是片面的、经不住推敲的。
农业耕作对气候,尤其是对自然降水产生了特定的需要。超出耕作物生长需要、淹没作物的自然降雨被叫做水患,降水不足被叫做干旱。尽管不同的农业区的耕作物都是比较适合本地气候的,但随着越来越多土地被垦殖,气候变得常常不适合农业的耕作。由于耕种作物需要在雨水缺少的季节灌溉,在雨水过旺的季节防止作物被水淹没,人工水利就成为重要工程。在高地农业区蓄水灌溉,在低地地区排除季节性的积水,分别是主要的问题。在广阔的平原地区,这两者都是要季节性地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治水,自大禹时代就成为重大的人工工程。由于需要组织大量人工作业,最早的政府产生了。由于这种人工工程巨大复杂,人的活动与自然气候和天气的对立关系充分表现出来。任何一项重大水利工程都被人们看作是人对自然(天)力量的抗衡、掌握和驾驭(胜天)。水利工程不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聚居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对自然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观念无论是在思想的、制度的,还是日常观念和意见的层面。
先以“荒”为例。“荒”是聚居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下的人们对于未被人工活动彻底改变的环境的一种观念。在本义上,“荒”是人们对曾经被人工地铲除了自然植被而未能做人工耕作或疏于耕作,因而自然生长的植物稀疏凋零的自然环境的性质状态的观念①。虽开垦而未能耕作的土地被称为“撂荒地”,疏于人工抚育的环境的性质被描述为“荒芜”、“荒废”。一个被以“荒”来述说的环境是一个人力未及的环境。在这个述说中,它原始的自然植被被人工的铲除的历史被遗忘,被述说的仅仅是它由于人力未及而不能再生长人工种植的作物,并且在那里繁衍的自然植物不很兴盛。由于这种历史的忘却,在这层“人力未及”的文化意义积淀成日常观念的过程中,“荒”的观念已经被普遍用来述说一切人力未及的环境,包括历史上未经人工改变的环境,用来指自然植被稀少或不很繁茂的自然环境的性质状态。在日常观念上,“荒山”通常地是指一座虽然没有自然森林,但是人们还未加耕作,因而还有一些稀疏的野生植物(例如灌木、小树、蔓藤和茅草)的自然环境。“荒原”通常是指从未耕作、生长着多年生的茅草与灌木的自然植被。“荒滩”则通常是指河流的河床中经常干涸的、由流沙和大小石子及淤泥汇集成的部分。
人们把将“荒山”、“荒原”开垦为耕作土地的作业称为“开荒”,把在“荒滩”上开辟田地、种植作物的作业称为“造田”。总体上,“荒”的环境是一个仍然有待于人去征服和改造的环境。
再以“野”为例。“野”是被用来述说未经人工种植的植物。人们常常会把一种未经人工改造的草称为“野草”,一株或一种未经人工种植和培育的树称为“野树”。但是,“野”更多地是被用来述说未经人工驯养的动物。例如,人们区分鸡、鸭与“野鸡,、“野鸭,,区分猪与“野猪,,等等。对于那些从未被驯化过,对人、家禽、家畜或农作物偶有侵扰的哺乳类动物,人们习惯于泛称“野兽”。聚居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塑造了这样的日常观念,野生动物不是被看作朋友,而是或者被看作敌人,或者被看作猎物。力量时常胜过单个的人并且可能来袭扰并构成威胁的,通常被看作敌人。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农业地区的汉族农民与游牧地区的综上所述,农耕文明的中国在给人类带来历史性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造成独特的文化观念的现实,华夏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已经习惯于这样一种文化观念的现实。它值得华夏子孙自豪,但是也有重要的值得省思的方面,这就是对待人工活动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感受。在农耕文明中国的文化观念下,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母这个最古朴的真理已经变得太遥远,已经常常被忘记。对自然的敬畏伴随着文化的进程而让位于对人工活动及其结果的崇拜。改变自然不再是出于必要和必需,而是变得出于欲望、爱好和僧越的技术的奢望。
由此,对自然的欣赏已经不再是因大自然自身,不再是因它是人类的生命之母,而是因它给人们带来的在享受劳作和果实的快乐之余的异样的愉悦。由于对自然的欣赏让位于对人工活动成就的欣赏,在人们对后者的欣赏中,自然界的主题已几近消失。在工业文明之先,农耕文明的文化观念已经改变了人类对于自身同自然界的关系的具有原始的真实性的理解。到今天,人类思想终于认识到这种改变是成问题的。但是,这种省思应当从对农耕文明的省思开始。
第二篇: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论文
概论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
张瑶
(2014级2班 201411130217)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的区别,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差别,采取文献法的研究方法,阐述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区别所在,提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终达到使聋人和普通人很好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手语、自然手语
一、问题的提出
有研究学者指出——“语言起源于手语,语言曾一度依靠手势”,“口语在手势之前
[1](产生)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可以看出手语的重要作用,手语在聋校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聋人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会手语的正常人发现:自己掌握的手语平时能够用来与聋人交流沟通,但是当看到聋人与聋人交流时,自己在一旁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聋人他们自己有一套手语,可以称之为聋人的自创手语,也有人认为这是聋人的自然手语。那么到底“中国手语”、“自然手语”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一问题,并且找到解决办法呢?
二、概念的界定
目前,手语分为“中国手语”和“自然手语”,“中国手语”又称为“文法手语”和“规约手语”,“自然手语”也称为聋人手语、“聋式手语”,“中国手语”主要是听人为主体和少数有文化的聋人共同创造的,由“约定”的自然手势和“规定”手势两部分组成,教育因素“介入”较多等;“自然手语”主要是由聋人创造,在聋人的群体中传播,教育因素的“介入”很少,具有形象性,以模拟实物形状和活动情节为主,直接与观念相联系,不依附[2]于民族语言。
三、综述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的区别
“中国手语”与“自然手语”存在差别,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众多学者思考、研究的问题。那么,“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有区别呢?
(一)创造者的主体不同
从“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的概念中可以发现两者创造的主体不同,一个是普通正常人,一个是聋人,两个主体的人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聋人没有正常人的语言环境,不会像普通正常人那样表达时有特定的主体、词语的修饰,他们往往不加修饰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更有甚者他们的语言没有正常的语序,例如,正常人说“我要去吃饭”,而他们是说“吃饭,我。” 因此,有学者指出,两种手语不同的特点表现的是外在动作和心理过程的不一样。“聋人手语”不遵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则,存在大量与有声语言不一致的现象,没有翻译内在心理的过程。“中国手语”的外在手势是在内在的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运用程是一种翻译过程,在头脑(心理上)首先形成有声语言,然后再把这种语言换成手势。[3]
(二)特点不同
1、自然手语特点
(1)词汇量少,根据对未进过学校学习过的聋人进行观察和统计,其词汇不超过200
[4]个左右,即使在一些交往广泛离群聋人中,其拥有的词汇量也不超过1200个。
(2)表达单一简略。运用自然手语表达经常是单词成句——即“一个单手势符号组成[4]一手语句,只是要有一个适当的情态支点”。如,正常人说“我要去吃饭”,聋人会说“吃饭,我”。
(3)指事性强,以形象比划为主。如,一个学生指着班里一个不高也不矮的同学问其他人:“这个同学个子高不高?”回答的学生也会用和前面一样的同一个手势回答,表示这个学生的个子中等。
(4)具有交流性。自然手语具有较强的指事性和形象性,以指点和比划事物方位及外形为主,因而易于交流。
(5)表述范围简单有限。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等较为抽象的知识就无能为力。
2、中国手语的特点
(1)一般依附于某一常规语言。中国手语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2)表达相对复杂,涉及面广,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3)很多词的理据不明显,甚者趋于消失。
(4)在脱离文字对照的情况下运用中国手语时,部分聋人的手语语法与其所依附的常规语言语法不一定完全相同。
[5](三)语法上特点不一样
1、在中国手语中,陈述句按照汉语的语法规范正常排列;而在自然手语中,突出的事物总是放在句子的开头。
2、中国手语在疑问句词使用上基本都是根据汉语语法的位置出现;自然手语的疑问句常常出现在句末。
3、在手语的方向及方位要清楚的指明是何人何时,自然手语完全以空间指示。
4、在动词的方位使用上中国手语遵照汉语语序,自然手语则把主要突出的动词放在首位。
5、手语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在手语里面很注意表达手语的方位及动作方向及时间次序,如此才能表达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相互关系。
6、句子成分与汉语的对应关系不同。
(四)适用范围差异
自然手语使用随便,具有随意性,在日常交流当中,聋人更喜欢用自然手语,表达更具形象性,简单易懂,更方便聋人交流沟通。但在聋教课堂上,一般使用中国手语,更具规范性,且大多数聋教教师学习的就是中国手语,中国手语没有地方差异。[2]
四、对策与建议
自然手语与中国手语都是现在正在发展、使用、流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手语,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舍弃自然手语,让所有聋人无时无地都打中国手语,完全将自然手语抛之脑后,完全使用中国手语,但我们也不能摒弃中国手语,当然,这是行不通的,先不说会让手语没有规范化,地域的差异就会让不同地区的聋人完全无法交流,只停留在自己狭小的地域中,完全的“闭关锁国”。因此,两者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一)将手语规范化
1、将推广手语作为一项社会化工程,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1)国家应该像推广普通话那样来推广中国手语,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2)营造手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扩大手语的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了解手语、运用手语,为聋人营造良好的手语环境。
(3)建立各级手语研究会,加强中国手语的研究。争取残联和民政部门的支持。
2、发挥特殊学校推广手语的积极作用。由于聋生90%来自听人家庭,进入聋校后才开始学习手语,因此学校是他们学习手语的主营地,老师是他们学习手语的引路人。
(1)加强手语师资培训,注重教师岗前和岗位培训。
[6](2)努力营造聋生学习、生活的校内环境。
(二)研究和推行聋人手语。聋人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聋人的权利和要求,[7]重视聋人的群体文化,树立聋人手语是聋人的母语的意识。
(三)从聋生自然手语得到启示:需要从事聋教育的教师,在学习《中国手语》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并基本掌握学生的自然手语。另外,教育工作者还能够从这些手语中找寻规律,[8]探究聋生的思维特点,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游顺钊著,卢景文译:《模式手势与引导句法——语言创造上的一个突破》,语文研究,1987,(4)
[2]王东 自然手语与规约手语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3:39 [3]哈平安 两种不同的语言[J],中国特殊教育,2002,3:42 [4]游顺钊,视觉语言学论集[M],徐志民,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5]由婧涵 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的区别[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9 [6]崔淑云 浅谈中国手语的规范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26 [7]吴玲 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15,9 [8]吕雪晶 王爱英 聋生自然手语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6
第三篇: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论文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学校:大连交通大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茅以升121班
报告人:李道儒
2013年11月11
日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李道儒
(大连交通大学)
摘要: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未来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的两个亮点关键字。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脉特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家园。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从生态意识文明的角度出发,阐述生态意识文明对构建美丽中国的影响,及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关键字: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谐发展、社会主义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China are two highlights key relevantChina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of the eighteen big report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body vein feature of human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beautiful Chine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China features beautiful homes.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e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impact onChina beautiful,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eautiful
China,harmonious development,socialism.第 1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0 引言
生态意识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这个概念在苏联哲学界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讨论中较为多见。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合。
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依托与主线,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存共荣。文明形态演进的表象往往是发展模式的选择变更,但在本质上则依赖于人的观念与意识的发展。可以说,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
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树立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各种小事做起,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态意识文明提出的背景
从当前生态环境现状 人口资源环境难题 经济社会发展困境 人民期待与现实选择差距 未来文明转型 研究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成果和未来的战略部署
1.1 政治背景
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中共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讨论。
1.2 社会背景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处于关键时期;人们的生态理念进一步转变;社会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突出。
1.3 国际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正处于异常时期,各国呼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突出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更是对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
第 2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会和谐、民生改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生态意识文明的作用及意义
2.1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2.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2.3 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
第 3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4 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3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生态意识文明
3.1健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 还停留在认识领域,还不完善, 不成熟, 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1)在主渠道中融入和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注重课堂的渗透, 将生态文明融入德育的主渠道,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生态文明观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教材设置,开设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概论等相关选修修课。
(2)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行为的具体作法与一些技巧。诸如节约水、电、资源的技巧、绿色消费的行为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等。有很多大学生从理论上已经知道了生态文明规范要求, 但不够具体,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规范要求和技巧知道的很少,需要一些专题教育。
(3)汲取中华民族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中,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孔子提倡仁爱万物, 主张“不时不食”。《 孟子·尽题教育心上》 说: “ 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并且提出通过“ 仁民而爱物” 这一途径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 关于“ 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宋代张载在《正蒙》 中首先使用“ 天人合一” 四字, 并提出“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3.2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 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特别是绿色消费观的树立。树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意识。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袋, ,自觉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处理,控制污染。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和替代消费。
(2)支持相关社团组织活动。公众参与是大学生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的有效 途径,而大学生的社团组织,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参与的团体,是公
第 4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在校园内,大学生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世界性纪念日以社团为核心在校内外辐射性地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活动,如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月、环境文化节, 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征文比赛。结语
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建设生态意识文明既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路径选择,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能够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长河,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李鸣:《绿色财富观: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理性选择》,《生态经济》2007 年第8期,第152-157页。[2]赵小贤:《用生态文明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理论导刊》2005年第10期,第25-27页
[3]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猫的摇篮》新解-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4]布朗族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探析——以临沧市邦协村为例-黑河学刊-2013年 第1期 [5]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考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
第 5 页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第 6 页
第四篇: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关系研究
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关系研究
【摘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
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兴办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是建筑与土地配置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创造与之相应的文化——一种新的文明和新的思想文化模式,即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促进综合性的行政管理,建设一类高效的生态产业、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和功能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不断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城市为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传统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造成的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提供了科学解决出路。生态城市的本质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共赢。它是一个囊括了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复合概念,在空间上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体现了一种不断包容的生态观。
从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总和性概念。它不只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即不是狭义的环境保护,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符合系统。以人为本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宜人居住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目标,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自然生态良性运转,从而也使整个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要保护自然,而且要满足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的需要。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和原则
2.1 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
一般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八个方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目标;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清洁生产,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提倡清洁消费;建立健全城市交通体系,环卫系统;搞好城市全方位立体绿化;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改善城郊周边环境,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不断更新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2.2 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有三个主要的先决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基础;二是拥有高效的经济和发达的科技,这是实现资源、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这是使生态城市不断完善的关键。其他条件大部分都是可以归入这三类条件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其他原则还有:区域分异原则;特殊生态功能区优先保护和培育原则;确保城市发展空间原则;建设性保护与整体协调和系统整合原则;分阶段、分步骤、重点突出的原则。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内容
3.1 城市的生态安全建设
城市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不受危害或破坏的良好状态。这时,城市保持着一种完善的结构和健全的生态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因此,城市生态安全也必然是城市安全的基础条件。城市生态安全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城市生态安全方面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3.2 城市的生态卫生建设
今天的城市,需要我们关注五个方面的全球性问题:城市卫生设施(厕所)匮乏、固体废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和再利用、八亿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有几百万的人在不安全的条件下依靠捡垃圾为生、用于农业生态的肥料短缺。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卫生的概念需要处理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方法组织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生态卫生的社会生态功能表现为:健康、清洁、卫生、方便、减轻市政工程的处理负担;其经济生态功能表现为:低投入、低运行费、节水、节土、节能、节省资源;其自然生态功能表现为:使大气、水污染,使用化肥,蚊虫、病毒和碳排放等最小化或零排放。
3.3 城市的生态产业建设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急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次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定度达到有机结合,污染负效应变为正效益。
3.4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生态联系。它强调人类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耦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关联,以及天、地、人之间的融合性。生态景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旅游购物、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3.5 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软件,完善的生态文化软件环境是生态城市顺利运行的保障。生态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其层次性着手,对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体制文化和心智文化进行全面建设,最终实现生态文化体系的整体性提高这一目标。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意识的培育,通过面向全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教育以及广泛的宣传,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生态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趋势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其目的就是让人的创造力和各种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环境里早就一带超过一带的生产力。在达到这个目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高度和谐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城市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才能达到统一,技术与自然才有可能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才会最有效,进而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效益的同步增长,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舒适,景观更加适宜优美。
【参考文献】
[1]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139-141
[2]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勇 鞠美庭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王如松 高效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人民出版社,2011
[5] 严耕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第五篇:电影改编个案研究:从《风声》看小说与电影之关系
电影改编个案研究:从《风声》看小说与电影之关系
左昊昊
如今,随着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文学作品影视化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和趋势。小说、戏剧等纸上作品,一旦成功,便迅速成为当下的文化热点,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影视工作者们关注的对象,假以时日,将其改编,以电影的方式展示在大银幕上,给观众不同于纸上的观感与冲击。从电影发展历程来看,较为著名的影片,绝大多数改编自小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理论家布鲁斯东曾言道:“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总是最有希望获得金像奖”,“在赢利最多的十部影片中,竟有五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时至今日,一些世界性的文学经典依然被反复搬上银幕,如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左拉传》、《乱世佳人》、《蝴蝶梦》、《教父》、《巴顿将军》等等,呈现着不同时代的电影人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与敬意。而在我国电影电视界,改编热潮也日渐兴盛与流行,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每每热闹一时。下面,笔者就以09年上映且颇得好评的国产电影《风声》及其小说为个案,对当下电影改编的得与失、现状与未来,试做分析与评论,愿与志同道合者商榷。
虽然小说与电影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讲故事、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因此,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比较一下《风声》这部小说与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各自有何局限与长处。
一、人物。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人物都是核心要素,没有人物故事便没有依托。然而,两者在人物塑造的方式与效果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小说善于用文字铺陈人物心理,读者可以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窥视人物内心世界,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全貌。如小说《风声》中对“老鬼”李宁玉的形象塑造:她作为一名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既有着革命者的大智大勇、临危不乱、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但同时,小说也将她在严酷环境下内心的无助、焦灼与紧张细细道出,让读者在心中感受到一个异常真实的英雄人物。与此相比,电影中的“老鬼”顾小梦,则更接近一个“传统”英雄的形象——更完美、更纯粹,坚守大义,始终与敌人斗智斗勇,当然,周迅的发挥让顾小梦这个角色散发出一些来自真实人性的光芒,但与小说对人物内心的复杂表达相比,显然单薄了许多。因此,从人物塑造的全面性来看,小说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情节。情节就是叙述。小说和电影各自叙述了什么,并且叙述的怎么样。我们不妨从这一点上对二者的优劣得失做些比较。小说《风声》对故事的讲述着重描摹、推理与逻辑,这也恰是文字之长,能够将丰富的内涵、复杂的情景和多线发展的情节完整的呈现出来。有趣的是,电影《风声》的创作者们对自身表现形式的优势与局限也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故而在情节的设置与讲述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另一番手笔——以惊悚和悬疑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将观影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大银幕上,这是完全不同于小说的表现手法,从效果上来看,无疑是知己知彼的选择,为电影加分添彩。
三、场景。文字的长处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将纸上难以细细描绘的东西在读者的大脑中完整呈现出来。小说《风声》是一部谍战悬疑小说,作者在人物内心世界的构建与人物对话的叙述上,很好地发挥了文字的优势,但是,对故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相比之下,不能不说,这一部分其实是电影最擅长的。电影版《风声》中,增加了很多小说没有描写到的场面。如血腥的逼供场面、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等等,这些场景设置无疑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内心,使他们难以轻易从电影的强烈氛围中抽离出来,而这些具有强大张力的电影镜头在塑造人物对内心信念的坚持等方面,无疑是有极大优势的。故而,电影相较于小说,从这个方面来看,优势明显。也无怪乎小说家们面对电影这种表现手段,或多或少发出瑜亮之叹:这实在已是电影的时代。
四、思想。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不管它们各自长于什么样的表现手段,艺术的最终价值是思想。要将创作者的智慧与情感传达出去。从《风声》的小说与电影中,我们最能感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剧中人物如“老鬼”等人物对内心信仰的绝不背弃和置生死于度外的牺牲精神。从这个方面来看,小说与电影可谓各有千秋。小说有独白来表达人物内心,电影用视觉冲击来体现人物情感。二者形不同,但可谓神似。在信仰这一人类精神世界中地位极高的战场上,都表现出巨大的张力,甚至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信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创作事业会继续兴盛下去。改编是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幕,但绝不仅仅如此,它也是改编者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精神境界与原作者的对话和商榷,并将这种对话与商榷的结果传达给观众。正如乔治·布鲁斯东所言:“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的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另外,对于“改编是否要忠实于原著”,以及“怎样才能忠实于原著”的话题,由来争论已久,至今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一越来越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因为,让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学作品以更加直观与斑斓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对经典文学的保留和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双赢的。
参考文献:
〔1〕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 〔2〕汪流:《电影剧作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3〕少舟:《夏衍电影改编成就初探》,中国电影出版社 〔4〕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