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

第一篇: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

一、问题的背景-税法教学与研究应具备指导税收立法实务之作用

税法[1]教学除了基本的计算、解题及如何适用税法外,更应强调现行税收[2]法制设计与立法目的之分析。面对多如牛毛的法令,税法教学与研究应如何因应呢?是以立法引导教学,并与现行法令保持高度一致,抑或发现并检讨现行法制之缺失及矛盾,进而提出完善之建言?兹以税收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规定为例进一步说明:

为防止欠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以积极或消极方式诈害国家税收债权之实现,在债权平等保护原则之法理考量下,若无其它相关机制来解决此类诈害国家税收债权之行为,[3]则将私法制度中关于代位权与撤销权规定移植至税收征管法上确有实际之需要。故新《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规定第一款规定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但税务机关可以直接适用《合同法》第七十三条及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及撤销权吗?按“适用者,法律明定关于某事项之法规,以应用于该事项之谓。准用者,法律明定某一事项,适用于其类似事项之规定之谓。但准用不能完全适用被准用之法条,仅在性质许可之范围内,变通适用。”[4]换言之,适用乃由法律直接对某一情形作出了预设,在现实中遇到这种情形时对法律的直接使用;而准用是通过法律的规定,某些情况应该比照对类似情况的法条规定来适用。而《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法关于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规定自然也仅适用于保全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的债权。故在《税收征管法》中直接规定“依照合同法”,这是与《合同法》第七十三条及第七十四条相互矛盾的,可是说一字之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法者岂能不谨慎?

由于目前尚未能论证代位权及撤销权是公、私法间共通之法理,故不能基于法秩序统一规范性,主张税收债权可以直接适用私法上关于撤销权及代位权之规定。那我们在立法上该如何设计呢?关于移植私法上代位权与撤销权于税收债权的立法模式向有两种主张,第一种立法模式是直接在税收征管法上规定税收代位权及撤销权的构成要件、行使方式及其效力等等;而第二种立法模式则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税收代权及撤销权参照(比照或准用)《合同法》上关于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规定。就立法技术而言,第二种显较简单并节省立法成本。然若现行法没有税收代位权及撤销权规定,是否可类推适用《合同法》上关于代位权与撤销权规定补充此一法律上之空白呢?以及税收法定原则是否容许类推适用私法规定呢?诸此等等,实为税法教学与研究时不能漠视与忽略的课题。

我们主张税法教学与研究除了基本的法令适用问题外,似应进一步论拓展至立法论的层次,以及当法律出现空白之情形时,如何在不违背税收法定原则下进行税法上的漏洞填补,并思考设计出妥适的法制规范。而在思考税收立法论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税收立法基本上采取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模式,而最近有实务界人士提出立法从严,宜细不宜粗的思路,[5]究竟何者为宜呢?我们认为两者虽各有其考量,但恐有过于极端之嫌。我们不妨分为二层次来看此问题:第一,法律并非万能,而是具有内在不完备性,而该等不完备性常肇因于现实经济与社会体制之考量,税收立法当然也不例外,故首先应为有无立法必要之辩论,这远比宜粗或宜细之争更重要,否则一但立法却又执行不了,岂不伤害政府威信与法律的尊严?;第二,宜粗或宜细两种模式的检验标准究竟为何,到底税收立法要细到如何程度才是合理呢?这是税法学教学研究应该进一步思考之处。我们主张不论是宜粗或宜细的立法似应调合社会经济之实际需求,以呈现税法的特殊性质为首要考量,[6]当然这只是勾勒出一个大方向,至于实际操作标准有待实务立法经验不断的累积。

学术与实践经常存在一定之距离,然学术最好走在实践之前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如此税法教学与研究方不致沦为立法的附庸,也能与>文秘站:<实际>生活紧密连接一起,并可维持其学术的客观性,并进一步提升税法学教育的质与量。

二、税法学研究对话机制之建立

税收不仅是一种财政手段,课税与征收之依据及方法更涉及经济资源之分配、重分配及社会阶层之流动,动辄影响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因此根据财政、经济、社会等不同观点,税收理论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或是对话内容也将随之不同。[7]税法学研究的主轴课题、研究范畴及研究方法究竟为何呢?这些都是日后对话内容的重要部份。诚如学者所言“对于税法做体系的、理论的研究为目的之独立的学术领域,称为税法学。税法学把握课税的法律秩序,依据宪法、基本人权、课税权力的分配比较衡量税法规定,并依法律的授权规定衡量法规性命令。税法学的主要课题乃是将此类法规要素加以体系化,进行税法的方法训练以及正确术语的操作(符合量能课税的公平征税),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及税捐罚则的体系建立及其合理化,并致力于研究正当的课税。此外,税法学也应当理解税法的制度沿革,以求从中了解现行税法规定。”[8]另学者亦认为税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为透过具体税法制度,一为透过税法与其它相关学科(其它部门法、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历史学、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之关系,该学者较倾向于后者。并认为税法学也与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事法、法理学甚至诉讼法等各部门法具有交错的关系,在理论上应采交叉研究方法,才能对税法学研究范畴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9]也有学者主张综合运用法学方法论与非法学方法论来指导一个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重要的是合适的方法与方法的不断创新,以避免主观臆测与盲人摸象的情况发生。[10]

完整的税法学教学及研究,除单纯探讨税法之本质及内容外,税法学关于税法规范意义、税法正当性来源、税收权力分配的机制,甚至税法规范的哲学基础也应纳入深化税法学教学与研究理论的范畴。此外,税法学之教学与研究更应兼顾税法制度设计之思维及时空背景与历史沿革,以及经济效率理论及社会公平理论于税法学中之应用,同时应建立税法与相关法律体系之位阶及部门法间之整合与适用。然而回顾目前为数不少的税法学研究文献,税法学跨学科整合之研究仍付之阙如,纵有跨学科之研究,其对话主轴亦不甚明确,各说各话彼此间缺乏交集,甚至缺乏有力的论证过程。换句话说,今后税法学教学与研究主轴应致力于透过税法学的研究是否能促进生活中所需求法规范的完善,并经由一定的机制和程序的形成作用,来进一步有效规范国家权力(税收立法、税收行政、税收司法等等)运作,进而更加厘清国家与人民之关系,以达到实现税收正义,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之目标。

单从税法与相关法律体系之整合与适用观之,我们认为税法与宪法的整合研究对税法学理论的深入甚具关键作用,[11]虽然面对现阶段立法的不完备以及违宪审查机制尚未确立的处境,税法与宪法的对话有实际之困难,而又这涉及根本政治体制问题,并非尽靠学者争论就能解决。然而税法学发展必须意识到纳税义务是一个宪法层次问题,特别是在城乡法律二元化体系下,更须有一个统一宪法意识与以打破这种计画经济体制下残余的弊病,建立一个温暖而富有人性的税收法律制度。市场经济主体只要负担不违反宪法规范的纳税义务,则其在经济上的自由与权利都应该获得宪法的尊重与保障。纳税不只是依法律,更不得违反宪法理念,这才是真正的实现依法治国,提倡多年的依法治税方能真正落实。否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进行立法修补,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税法学的教学似应有此体认。我们认为从宪法高度对税法进行较深入的教学及研究似应成为今后主流趋势,而这只是一种研究路径,并不影响税法学本身地位。另外税法学论著投稿国外主要期刊少之又少,今后如何思索从我们所在社会中产生切实的问题意识,避免自我封闭,以提升国际学术对话,此有待法学家及实务家针对共同感兴趣的议题不断进行对话,并作进一步的学术规划安排。

除建立学术论辩的对话平台,并扩展税法学的研究基础外,另一个应纳入税法学教学与研究的对话平台乃税法学理论与实务的对话,透过理论与实务之比较与分析,始能厘清问题之所在,并提出更符合事实之解决方案。从法律发展的比较史观之,正如学者所言:“英美的依法行政,其一切系由下而上的措施,与欧陆依法行政系由上而下的方略,有极大的差距;英美一切由基层做起,所以,人民对于法规之认知非常透彻,当然其规范性、公信力与执行力也因而提升;而欧陆则长期承受君主专制之传统,特别强调高层的以身作则,或制定法律以规范人民行止,其结果并不理想。”[12]税法学研究更应思考如何建构社会基层主体意识的税法规范,由下而上审视政府税收立法、税收行政及税收司法的权力运作。并注意基层反应与需要,例如为因应税法的变化所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否须与企业协商,以及在什么阶段进行?关键是如何将利益团体的游说公开制度化,避免规则的制定过程垄断在少数利益团体参与中,以及大量税收行政法规是否已突破或改变税收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等?

另就有关税收立法实务之研究观之,我们也注意到不少的研究文献,往往是一些法条形式的、机械式的表面上移植,而忽略更趋周密符合学理的税收立法技术分析,另外对于税收立法如何移植以及税收立法公平性的评估也甚少着墨。若再加上现在关于税收立法草案都是较保密而不透明的,甚至且连事后的立法理由及立法过程会议记录亦无法透过公开程序获得,更加阻碍了学术理论与立法实务的对话。今后若能进一步加强税法学理论与实务间之对话,对于进一步提升税法学教学与研究品质将有相当助益。

三、建构体系化的税法学教学与研究

“法规范并非是不相关的平行并存,其间有各种脉络关联,也就是这些规范都受到特定指导性法律思想、原则或一般价值标准的支配。体系化主要作用在于诸多规范的各种价值决定得藉此法律思想得以正当化、一体化,并可避免其彼此间的矛盾。”[13]体系化是法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而体系化对税法教学与研究更是有必要性,“法律教育不在于提供给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法律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法律学校并不是职业训练学校而是将法律当作一门科学来教导的文化机构” [14]特别是在现行粗线条税收立法及内外有别[15]的税收立法状态下进行体系化的税法教学与研究,更是具有指导立法实

践的意义,并可达到获得税法解释所必要的取向标准、发现及填补税法漏洞、维持税法秩序的一贯性及审视税法上赋予税务机关的行政裁量权等功能。[16]学者也体认到税法学须从理论化、体系化着手,认为税法做为一门学科研究是有其必要的体系,而体系的内容是变动的,需结合历史背景来观察。[17]关于形成税法学体系化的方法,不妨利用编纂概念、利用类型(模块)、利用法律原则、利用功能概念来进行体系化的建构。[18]对于税法学如何加以体系化,学者们侧重的角度不一,试述如下:

学者有将税法体系[19]研究区分为税收实体关系、税收征纳关系、税收处罚关系及税收救济关系四大系统来探讨,[20]试图建构以税收请求权为基础的税法体系,并发展出可检验性的可操作性规范。税收实体关系主要是分析何种纳税客体应按照何种基础归属于何纳税主体,探讨税收请求权是否有效成立。伴随着税收请求权的合法有效成立,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我们则进行当事人所应承担的义务种类与义务合理界限之探讨。如当事人未履行其义务,则应该课予哪些处罚,处罚界限为何,并经由相当性衡量以防止公权力遭滥用,并避免发生超过期待可能性之情形。最后当事人若对税收构成要件或征纳过程中产生的关于纳税义务之有无、内容、范围、征管以及处罚方面争议有不服时,如何合理分配当事人在救济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则为税捐救济的处理范围。

另有学者从税收的目的论出发,[21]将税法体系主要分为财政收入目的的税法(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与管制诱导目的税法(财政收入为附带目的),两者区别实益在于其所适用的合宪性审查标准不同。财政收入目的税法主要以量能课税原则为合宪性审查标准,课税乃基于平等原则,其衡量标准专以纳税人之负担能力而非以国家财政需要为依据。而管制诱导目的税法则以比例原则及权衡理论为重心,禁止无正当理由的差别待遇。另有学者提出税捐基本权概念,探讨课税权的宪法界限,建构以税捐基本权为中心的税法体系,并以宪法税概念及税捐正义作为整个税法体系的合宪性审查标准,以求得国权与人权平衡之价值判断。[22]

税收法令只是现实立法下的产物,体系化的税法学应当贯彻自身的价值追求,换言之,法的本质不在于意志而在于规律。今后更应重视找寻经济发展的规律,以法学的角度来提炼税收具体制度的共同原理,以免坠入纯粹的注释法学而不自知。而体系化研究方法有助于总结过去,演进新知,不只说明了新知产生的过程(归纳),并指出法律发展的演进性。[23]一言以蔽之,税法学理论应当有前瞻性,并注意探求税法的普遍性与规律性,而不能跟在并不尽人如意的现实立法背后,进行简单的反应和诠释,而这与体系化的税法学教学与研究是不可分的。

四、总结

关于建立税法学研究成果的客观衡量标准,以及标准之间的顺序及比例为何,本文尚无能力来形成此一学术评价机制,有待更多的学术对话参与形成共识而后确立今后税法学的研究成果衡量机制。毕竟在此一意义上进行的学术对话才有较高的学术可比性与可检验性,并可避免学术垄断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形成优质的学术文化世代传承。

以市场角度看,教学与研究也是另一类的市场,但应尽量避免将学术产业化,毕竟学术更有其使命感(非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应该是最低标准吧)而非如产业的最大利润化,这或许是有志于税法教学研究者应有的体认。本文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可归纳为下列建议:对立法者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开放对话机制的面向及深度;体系化的教学与研究方法。或许本文陈义过高,倘若对提升税法教学与研究能激起更多的火花,则本文目的也就达到了。

「注释」

[1]这里所称的税法,按照2001年修正后的《税收征管法》第三条规定应当只限于法律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这两种形式,但现实中却存在大量的通知、批复、意见取代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不健全现象,与依法治国的宪法原则背道而驰。

[2]关于税的名称因不同朝代或翻译用语之故,各有不同的称法,今人主要有称“租”、“税”或“捐”等情形。通说以为经常课征者称税,临时课征者称捐,租为唐初税制名称之一,依土地之面积而课以稻谷,而如今租乃以物赁人而取得价值之意义。而台湾学者多称税捐或租税,考察现行法律用语一律统称“税收”,但关于“收”的解释及法律定位,吾人深感困惑。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从法学角度审视“税收”用语甚至提出质疑呢?或许有人以为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重点,但如果是这样,则最基本的文义解释如何达成呢?然为配合现实立法说明之需要及基于行文之方便,本文仍暂以“税收”称之。

[3]由于原《税收征管法》第四十一条只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并采取了转移或隐藏财产的手段,造成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后果者,税务机关才追究纳税人的法律责任,而对没有采取上述手段的欠税人,法律没有规定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致使许多国家税收债权无法实现。

[4]杨与龄:《民法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5]许善达等著:《中国税权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6]税法与其它法律领域比较,由于课税权人居于优越地位故税收正义要求特强烈。

[7]例如,若根据财政立场则应力求税收的充分、确实、以及富有弹性,以满足国家政务支出之需要,所以研究重心似应摆在探讨各种税收如何组合,以达税收增加之最大化。但若站在国民经济之立场,则应力求保护税基,培养负担能力,尽量减轻其对国民经济之压迫,所以需要探讨税收的转嫁、归宿等问题,此时研究方向似应集中在税收的经济分配方面。

[8]Tipke/Lang,Steuerrecht,12.Aufl,S.2.转引自陈清秀:《税法总论》,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页。

[9]此为2002年张家界税法年会中刘剑文于分组讨论的部分发言内容。

[10]参见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以下。

[11]当税法出现法律漏洞时,学者认为税法中之法律漏洞可否以类推方式与以填补,此非方法论之问题而是宪法问题,亦即平等原则与税收正义问题须由宪法解释方法来解决。即使在没有进行法律漏洞补充情况下,虽然税收系法定之债,应受法定负担事由之拘束,而非受法律条文表面之拘束,方能达公平税收之目的。然税法部分要件用语,事实上难免具有不完整性与开放性,此时不能尽依表面上的条文,须赖背后之宪法规定始能补足完整。参见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6、131页。

[12]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础理论》(增订新版),台北三民书店19

91年版,第891-945页。

[13]Karl Larenz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55页。

[14]M.Cappelleti and Others,“The Italian Legal System”(1967),p.89转引自沈宗灵:《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5]主要体现在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差别待遇上,诸如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一体适用的普惠制租税优惠政策外,另有种类繁多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项目、特定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租税优惠政策(参见《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16]陈清秀:《税法总论》,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0-21页。

[17]此为2002年张家界税法年会中刘剑文于分组讨论的部分发言内容。

[18]黄茂荣:《法学方法论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以下。

[19]这里的税法体系乃不同于税收实定法的立法体系。

[20]参照黄茂荣以下著作:《税法总论》(第一册),台湾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2002年版;《税捐法专题研究》(各论部分),台湾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2001年版;《植根税捐法法规汇编》

(一),台湾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1982年版;《植根税捐法案例体系》

(一)至

(四),台湾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1982年版。陈清秀:《税法总论》,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21]参照葛克昌以下著作:《税法基本问题》,台湾月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所得税与宪法》(增订版),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22]参照黄俊杰以下著作:《宪法税概念与税条款》,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版;《税捐正义》,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23]黄茂荣:《法学方法论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第二篇: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与完善建议论文

1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况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制止木马与病毒的入侵,利用计算机中的应用来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加强,互联网在生活及生产领域中逐渐深入的情况下,计算机信息安全已经形成一种更加安全的保护体系,这便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掌握全面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并通过对细节以及重点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2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2.1操作系统的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是指用户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这个层面的安全保障。最为常见的操作系统有:苹果操作系统、Unix/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

2.1.1登陆权限设置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技术应用的最为广泛,该系统设置了相关的用户访问权限,能够同时设定多个用户不同的使用权限,通常情况下,验证一个计算机是否安全,主要是指这个操作系统能否控制外部对内部信息的访问,也就是只有授权用户或者是通过安全进程才可以访问计算机的内部信息。

2.1.2密码设置Windows还提供了密码安全策略,通过设置屏幕锁定密码来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定期的更换密码可以有效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2.1.3软件防火墙技术Windows软件防火墙技术可以不断的升级和进化,最早的防火墙技术仅仅可以分析到端口号和病毒的来源情况,而现在随着计算机软件防火墙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Windows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恶意IP、木马病毒进行拦截,同时还具有实时监控、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功能。

2.1.4硬件防火墙技术硬件防火墙技术主要是指把防火墙的相关程序,放到芯片内部,通过芯片中的程序来对网络安全以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的监控动作。硬件防火墙技术主要依靠植入到防火墙中芯片的程序具有过滤信息包的功能,脚本过滤、特洛伊木马过滤等,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计算机手段木马与病毒的攻击,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硬件防火墙具有体积小,安装简单、使用便捷、价格低等特点。

2.1.5浏览器安全级别技术因为浏览器能够直接对网上的信息进行访问,所以大多数病毒都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传播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IE浏览器便设置了安全级别的限制,通过对网络信息设置不同的级别,从而有效限制了网页中的威胁。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许多种,例如共享安全机制、备份恢复还原机制等。

3完善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建议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与防护制度,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建立公钥密码体制等技术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

3.1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正确发展,而错误的思想意识则有可能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维护过程当中,应当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的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蓬勃且迅速的发展。

3.2加强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指的是,当用户进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身份识别的行为并可以知道用户自身是否有权限可以访问该数据的过程。在有身份认证防护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中,身份认证是至关重要的一道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防线。因为一旦用户通过了身份认证,那么就证明该用户可以访问这些信息与数据。如果这些认证信息被不法人员盗用,那么被访问的数据信息将有可能面临着被破坏、销毁、盗用等不利现象的发生。在某些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相关软件来对身份的准确性进行确认,以这种方法来保证企业用户的相关信息被安全使用。使用身份认证的方法对信息进行保护的重要一点是该方法仅限本人使用,只有本人自己才有权利访问这些数据,因此,身份认证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中的最为重要的保护信息的方法。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通过口令进行身份认证、生理特征进行身份认证、外部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身份认证技术有静态密码与动态密码认证技术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等,而最为复杂的认证技术是生理特征的认证。

3.3提高防火墙技术

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接受防火墙技术的保护,在防火墙的保护之下,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最为基本的操作。防火墙技术作为基本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是计算机内部设置的保护程序,防火墙技术同时也是对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程度进行控制的一种有效措施,询问是否允许用户访问数据。通过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不明身份的用户访问计算机中的隐私,保证计算机中的信息不被破坏、销毁或是盗用。

3.3.1应用网关应用网关能够使用的较为特别的网络服务协议之中,并使得数据包对程序进行分析。应用网关可以通过对网络通信进行严密的控制,其是由一道较为严格的控制体系所形成的。

3.3.2数据包过滤数据包过滤技术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在进行传递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选择,并根据计算机事先设定好的过滤条件,再其对数据进行逐一对比之后,来分析数据是否可以通过访问。

3.3.3代理服务代理服务技术是一种应用在计算机防火墙中的代码,代理服务有多种功能,所以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变换不同的动作来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与木马的攻击与威胁。

3.4加强物理保护措施

物理防护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安全,使得计算机网络免受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破坏。物理安全防护措施的实行能够验明用户的身份和该用户的使用权限,所以,通过实施有效的物理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加强对网络数据链路层进行安全的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5加强密保措施

加强密保措施不但可以确保全球EC的正常发展,其同时也是针对网络可以安全运行的有效技术。加密技术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加密过程中的正确性与安全性。计算机加密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方法,非对称加密法与对称加密法。通过实行安全加密措施,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措施。

4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越来越巨大的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完善程度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相关密码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以及系统安全技术等作为有效保证,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对病毒、木马有一定的敏感度,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病毒的出现。


第三篇: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的不足与完善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的不足与完善研究

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王冰冰

指导教师

张青

摘 要

我国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环境压力骤然增大,人们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威胁和侵犯。严峻的环境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运而生,为了保证环评制度的落实,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颁布实施,该法规除对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外,同时还要求对有关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决策的源头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影响评价法促进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的发展与完善,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尤其表现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公众的参与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本文将在客观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史、现有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主要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中存在的监管环节薄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寻找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方向与途径,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发展 不足 完善

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STUDY ON SHORTAGES AND IMPROVEMENTS OF CHIAN’S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BSTRACT

After China entered the industrial period ,the pressure of environment increases sharply.The environmental right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and offended.This prompted people to refle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ame into being.In order to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aw was enforced in 2003.09.01.The law included not onl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plan.This indicates that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preven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from the source.Though implementation of Law of PRC on EIA has perfected the EIA system,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expos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uch as the scop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history of EIA, the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achievements in an objective way, and point out the weakness of management and the lack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n look for how to improve the EIA, which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IA.KEYWORDS: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Law, development ,shortage, improvement

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的不足与完善研究.......................................................................................................I 前 言....................................................................................................................................................................1 第1章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现及发展............................................................................................................3 1.1 国际方面...............................................................................................................................................3 1.2 国内方面...............................................................................................................................................3 第2章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存在的若干问题............................................................................................6 2.1 内容简陋,立法思想落后................................................................................................................6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过窄...................................................................................................................7 2.3 评价主体单

一、程序设计不合理.......................................................................................................8 2.4 缺乏对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8 2.5 公众参与机制不足...............................................................................................................................9 2.6 评审及审批机制的规定不健全...........................................................................................................9 2.7 强制性不够.........................................................................................................................................10 2.8 监管存缺陷,法律责任不健全..........................................................................................................11 第3章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的完善........................................................................................................12 3.1 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理念.........................................................................................................12 3.2 增加对国家政策等宏观、战略性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12 3.3 建立多级评价主体.............................................................................................................................13 3.4 增加对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14 3.5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14 3.6 完善环评的评审和审批机制.............................................................................................................15 3.7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16 3.7.1 执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解决我国环保执法不力的首要工作.......................................16 3.7.2 集中清理整顿违法行为..........................................................................................................16 3.8 加强监管,明确责任.........................................................................................................................17 3.8.1 严格环评队伍监管..................................................................................................................17 3.8.2 法律责任的完善......................................................................................................................17 结 论..................................................................................................................................................................19 谢 辞..................................................................................................................................................................20 参考文献............................................................................................................................................................21

III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 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恶性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开始关注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和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并突出建设生态文明。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几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英文缩写为EIA),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指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日本《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定义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制定开发计划和进行建设项目时,事前对于这一开发计划和建设项目将给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以及由他们组成的环境系统造成何等影响,其结果又将对人类的健康、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文化、历史环境造成何等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和评价。尽管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有多重阐述,但其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即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密切联系的社会性活动,是运用科技手段而做出的科学评价,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科学性、技术性和内容综合性的特征。

就其意义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乃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宗旨,从实践来看,然而,要真正实现其立法目的,则要具体取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两方面的决策导向:一是决策的民主化,二是决策的科学化。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落实,我国于2003年9月贯彻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决策机制,是改变传统决策的概念反映了公共决策是一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个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项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就民主化而论,环境影响评价拒绝了单一的决定、权利集中和垄断,追求决策的分散性,认为决策权既应该在公共权力内部分配,更应该让普通公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分享。就其科学化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改变了以往决策过程中通常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的片面做法,关注具有普遍利害关系的事项,主张制定一个平衡的决策,要全面考虑到经济、技术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和环境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在实践中,与发达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仍有较大差距,很多法律问题严重妨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预防为主”的方针的贯彻,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及制度的的完善,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下面将就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资源短缺及改进完善的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现及发展

1.1 国际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美国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进行推广实施。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管理中心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以后,其他国家积极效仿研究,随后不久世界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诸如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等也相继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到了1996年在全球已经有大约85个国家制定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而且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条约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通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1.2 国内方面

从1949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这一期间,由于中国刚刚从战争中解放出来,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全国集中力量发展农业,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环境污染情况基本不存在或者说污染问题只在局部,并且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模糊的认知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几乎没有环境立法或者环境立法零星,并且由于人们的认识问题,零星的环境立法也仅仅针对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全没有概念。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才逐渐开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探讨和研究。尽管是受到了国外先进国家经验的启示,但事实上也有国内的一些原因,在1972年官厅水库发生严重的污染情况,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及生产,国务院就污染事件专门发出文件,第一次向全国发出了注意环境污染的警告。由于当时正处于十年**时期,尽管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动荡,然而在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关心下,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终于艰难而缓慢的逐步开始发展起来。1973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了全国性质的环境会议,会上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4年又颁布了《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放射防护规定》,197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虽然这些规定都从不同方面或多或少涉及或提及到了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名词,但是环境影响评价作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为一项制度终究没有以任何法律制度的形式单独出现。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逐步走上了法制的轨道,而且也吸收引进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环保理论和经验做法。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借鉴国外做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明文规定。该法第六条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施工。”1980年的颁布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1年,为了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修改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作了具体规定。1986年国家又对《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作了修订,并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把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原来的基本建设项目扩大到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此后,又先后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对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单位的考核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后验证规则》、《区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8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对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并将之升格为行政法规。

除此之外,我国通过人大立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多方面规定。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1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定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第13 条第二款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制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水法》、1995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中分别对海洋、水、大气、水资源、噪声、固体废物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尤其是2003年正式实施的《中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高立法,它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出了更加系统、完善和明确的规定,最终从国家法律的高度肯定了这项制度。

通过30多年来对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主体、程序、内容、法律责任等作出修改、补充和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立法制度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体系,该立法体系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为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也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存在的若干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为主”的原则的体现,是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决策方式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保证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健全了环境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国现代环境法的主要内容,这对于预防新的污染源的出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体系,内容也更加丰富。它对于防止新的环境污染的出现,减缓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就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2.1 内容简陋,立法思想落后

2002年之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靠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来执行,也就造成了立法层次偏低的现实,客观上不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面推进实施,不仅如此,法律规范的震慑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出台,将《环境影响评价法》提高到国家立法的高度,这虽然初步解决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立法层次普遍偏低的事实,但这次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依然没有摆脱我国立法的普遍单薄的怪圈。其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范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保障,它应该是一个法律系统,需要涉及到诸如行政法律、环境法律、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和其他诸多的法律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技术性的法律制度。然而纵观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却仅仅只有五章三十八条,它作为一部专门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来说,内容不得不用简陋来形容。这就造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内容上过于简略、笼统,有更多的弹性条款,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环保实体法与程序法相当不平衡,对国际立法中某些先进、科学的规定没有及时采纳,使得这一制度更加具有保守性,相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很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具有预测性、客观性、法定性、可行性、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然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没有充分考虑面临的问题前,就匆匆的颁布实施,这沿袭了我国立法中常见的那种立法机关没有充分酝酿讨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就进行粗略立法,行政职能部门立刻配套出台更加繁复的“实施细则”的老路子。这种做法,事实上,立法权限被“下放”,这再一次使得有关行政职能部门获得了相当大的立法权。这就难免使得制定出来的“实施细则”就有某种部门色彩,更加注重保护部门利益,这种做法也会因为缺乏“法的合法性”而受到质疑。同时我国立法普遍提倡现实主义的立法,“立法多为‘主体立法’而非‘行为立法’,”对相关行为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往往不是根据其行为对环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而是根据行为人所处的所有制形式以及组织形式的不同作出完全不同的规定,这往往会造成“相同行为具有不同处理方式”的法律上的不平等。这其实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在环评过程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也就是说不同主体在同一程序中将会受到可能完全不同的待遇。同时由于环评法律系统是以环境管理为目的的法律规范系统,它调整的是人们在开发、利用、改善自己生活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所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当中较强的体现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这就把浓厚的行政色彩施加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中,一旦监管不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范甚至有可能会沦为个别行政部门部门划分势力范围、争夺部门利益的罪恶的工具。因此,个人认为,落后的立法思想致使人民群众难以接受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更不用谈理解与遵守了,这也是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缺乏超前性、预见性和生命力不强的根源。

2.2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过窄

虽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总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大,然而在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也仅仅规定为主要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至于政策、立法等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并未涉及分毫。事实上,具体的建设项目对环境有一个直接的环境影响,这的确需要重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的确十分重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但比起具体项目,国家的重大经济、技术和产业决策,区域和资源开发规划,城市和行业发展规划,重大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将产生更大、更广、更深刻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环境影响评价相对于这些政策、方针等各部门的硬性指标而言,无疑是一个软性指标,造成的危害往往具有潜伏期,加上决策者往往并不具备必要的环保知识,因此政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加容易被人们忽视,常常是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造成了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会逆转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对经济发展形成硬性约束,甚至是威胁的硬性约束。

况且具体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性的,而立法与政策则是全局性的、总体的影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响,一旦决策失误会带来相当范围乃至全国的环境质量有重大的损失和危害。而且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第七条也仅仅是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而开发利用规划,特别是对综合规划中地位最高、作用最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未纳入该法的适用范围。这就是说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忽略了对国家政策等宏观、战略性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可是纵观国际社会,对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上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此看出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国家宏观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长期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的又一个重大缺陷。因此中国的环评立法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进一步充实、丰富和发展,使环境影响评价能从点源评价扩大到面源评价,从微观层面扩大到宏观层面进行评价。

2.3 评价主体单

一、程序设计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九条规定:“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也就是说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是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评价单位承担。这一单一的环评主体机制不利于复杂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设计的不合理性又将会导致在实践中因为利益驱动,环评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摆脱不了建设单位的影响和制约,这必然会导致环评结果的不客观、不科学、甚至于不真实,这都是客观存在的。

2.4 缺乏对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关于拟议项目及其各种合理的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的信息,使其能够在决策时通过掌握的充分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中国的影响评价制度中缺乏对替代方案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书面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这也是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案实际上是只有唯一的选项。这样从根本上使得决策部门和公众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按照此方案作出评价。或者即使有别的可供替代的方案,也因为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只能按提供的唯一的方案进行评价,这样会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的作用大大降低。

比较而言,《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重视对替代方案项目的分析、评价、筛选,明确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规定环境影响说明必须有“拟议行动的各种替代方案”,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估,选择对环境不利影响最少的方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缺乏对替代方案的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预防为主的思想。这不仅不能提供充分的、全面的科学信息给决策者,使其通过各方案的权衡与综合最后做出最佳选择,而且阻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项目,一旦不能通过评价将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2.5 公众参与机制不足

公众的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产生直到1996年,公众参与在一些重大的环境立法中并没有没有体现,这造成中国环保领域有法不依、执法松懈。近年来,中国在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虽然引入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但广度、深度不够,且大多数情况也仅仅只是让公众表达自己的环境权益要求而已,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也只是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进行而已,在政府审批决策时,很少组织听证会等形式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较之于以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提供公众参与的法律也较之前多了许多,但该法对法律实践中必须明确的一些内容,如公众如何参与、通过何种形式参与、在哪些阶段参与、参与的范围以及如何保障公众参与等依然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并且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信息披露不够公开、不够充分、不够及时,公众参与范围不全面,参与对象的代表性不强,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最近的“PX项目”引起昆明地区民众的恐慌,引发了大量市民以各种形式进行抗议,这充分暴露了我国公众参与的不足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对公众参与的不够重视。

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的公众参与强调愈早愈好,愈早期的参与,民众以及各界的关切较容易有表现的空间。一旦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民众及各界对繁杂的数据作评论,开发单位接受意见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将引发矛盾。”

2.6 评审及审批机制的规定不健全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条规定,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第二十三条所列的三种建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对于第二十三条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由于周围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有可能导致一些贫困地区因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利益,尤其是牺牲与其邻近的其他地区的生态利益,如在与它地接壤处建立废弃物仓库、建立污染大的化工厂等等。这样,一些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和项目,在这些两不管或三不管地区就有可能会通过各地区他们自己的审批而被准许付诸实施,使得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名存实亡”。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审批一般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并指定相关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人民政府代表和专家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以上级别的地区构成了市政当局应该后再做决定。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登记表听证会的行业主管部门,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环境影响报告或登记表,有批准机关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机关的权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巧合,很容易使政府为了地方,短期目标和行动反对环境保护甚至蒙混过关。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只有授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它可能导致行政审批权力太大,导致环境问题。

2.7 强制性不够

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该地区的环境质量,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的质量”。出于恐惧的法律压力,一些地方环境执法部门更高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欺骗、纵容非法企业尚未开始,所以经常环评环境影响评估通常是在项目批准,一些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甚至只是在建设施工后。岗位评价没有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在同一时间作为评价法律的许多条款的环境影响我们的国家大原则,实现不是在实际操作,很难在法律限定范围内全面展开。例如:如何确保“环境影响报告结论和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依据”我们发现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措施和法规可行,容易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保护部没有独立的执法地位,尤其是地方环保机构、人员和资金是决定由当地政府、环境执法的主要监管责任当地环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力,导致执法情况尴尬,常常撞上一堵墙,失败了。因为经济增长本身是由政府、环保部门应对地方政府投资措施,很难严格监督当地领导人支持这个项目。违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处罚太简单,以反映处罚符合犯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罪的原则,没有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如计划改变环境的不利影响,规划环境评价结论谁监督实现,谁应该承担事故规划环境评价的责任,这些都是没有明确陈述。总之,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松懈的现象也很普遍,严重影响了执法机关的环境保护部门,同时,严重干扰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

2.8 监管存缺陷,法律责任不健全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存在缺陷的监督管理体系,突出的问题是权利分散的,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各个水平的双重领导下进行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一个全职的环境保护机构,但其他部门负责部门的一种特殊的环境保护工作政府职能管理、环境保护、水利、分散在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交通运输、农业管理部门的公安局的海洋系统,港务局系统、职能部门的渔业系统。有些环保部门之间的权力和机构重叠互相找借口,领导机构,争夺管辖权。此外,对于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该项目批准、建设、积极参与、跟踪,及时的监督,督促整改,但是由于系统的缺陷,不能实现。但一旦中途发现问题被迫关闭,很容易导致重大损失,环境保护行为的经济因素是损失超过了增益。

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是建筑商、评估、批准的三方主体,取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的三方严格按照批准、评估和审批。而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不是施工单位,评价单位的结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结论管理监督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机制,使全面规定,以便在实践中三方不认真履行法定义务或职责,没有人承担责任。在《环境影响评估法》虽然规定的环境保护部门,规划编制单位、施工单位、审批部门责任,但是法律责任没有指定的决策者,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决策者起主要作用的,没有决定,不会产生未来的责任问题,有必要进行法律约束,建立责任体系。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的完善

3.1 改变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理念

环境法律的化身是法治环境。环境法是指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则。环境法律的主题是政府作为对象的环境法律,政府行为接受约束的环境法规。最重要的变化的环境法律的立法理念是实现法律对环境立法理念。因此,环境法律应该限制政府环境行为的影响,是第一个把“官”,不仅强调“人”。环境法是真正的限制政府,是政府的主要位置在对象的环境法律,而不是外界的环境法律的对象。因此,急需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民主和法治。核心内容的法治是高度制度化的政府行为,尤其是高度制度化的政府决策行为。

3.2 增加对国家政策等宏观、战略性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市地区的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在计划草案提交审批,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了环境影响报告给当局审批的特殊计划。“违反规定和立法的精神,是所有决策立法意图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应该被纳入战略环境影响的范围,包括各种重要决策各级立法机关和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而不只是在市级以上的各级政府部门和部门负责规划和政策。至于环境影响评估标准应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计划和实现,而不是根据制定机关级别,而不是根据组织的功能,所以只要决策行为可能会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应该包括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但随着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多的把立法政策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行为的影响,不仅从建筑活动,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和立法活动的局限性,除了一些决策者的知识,进行全面评估的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在政策、法律和法规,修改和补充,直到终止,为了防止错误和误导性的政策,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霸道的政策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导致生态和环境问题,例如:过去的人口政策,“农业粮食为纲,工业钢为纲”的政策,有一个显著的负面影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响,对生态环境、环境影响和建立主要国家政策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你不通过这个源,环境问题是难以控制。因此,与规划、政策无疑有更重要的地位,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广泛、更旷日持久,和影响的出现更加难以处理,所以它有更积极的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政策,这是最好的方式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对人类开发活动的替代方案,累积环境影响,附加效应、区域或全球的影响以及非工程(例如,造成的影响操作和管理模式)影响,环境风险等在早期的政策、计划或计划阶段充分考虑。

此外,进行宏观重大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计划地控制环境质量恶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鉴于进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以及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国家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区域和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和乡镇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的环境影响评价。

3.3 建立多级评价主体

我国在这一方面可以参考借鉴一些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制度系统中的做法。在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制度,其评价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国家主体和社会主体。国家主体包括俄罗斯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及其地方机关和俄罗斯卫生保健部及其地方机关所建立的专门鉴定机构──鉴定委员会。社会主体包括从事生态保护和生态评估的社会组织及其设立的生态鉴定机构、对生态鉴定活动感兴趣的其他机关、组织、企业、个人。从进行生态鉴定的主体来看,俄罗斯法律并未规定社会生态鉴定必须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其他机关,只需是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自行建立的生态鉴定机构即可。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或公民个人可以根据倡议要求针对某项特定的鉴定活动成立临时性的生态鉴定小组或者生态鉴定委员会,完成既定的鉴定任务后随之解散;也可以设立常设性机构,对今后同类性质和活动进行生态鉴定。这样,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或公民个人在组织生态鉴定活动上拥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从生态鉴定的性质看,社会生态鉴定不是法定的生态鉴定活动,它是基于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如生态保护团体、环境保护者协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的倡议而进行的生态鉴定活动。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既可以与法定的国家生态鉴定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由此,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或公民个人就可以不受政府机关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进行生态鉴定活动。尽管社会鉴定的结论仅具有推荐性质,决策机关对鉴定对象作出决策时可以参考也可以不参考,但一般情况下,由于社会生态鉴定结论代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了公众的意愿,一旦违背,决策机关将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决策就按多对生态鉴定的结论予以高度的重视。

因此, 为了适应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杂情况,希望我们国家在未来能给公众非法定环境影响评估的权利,在立法、制定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多层次,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主体和适应各种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象。

3.4 增加对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科学的决策应该遵循优先的原则,即在几个备选方案中权衡利弊,确定最优方案。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应规定选择内容立法,反映了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预防思想。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其他国家及世界银行和其他机构非常注重“替代方案”。“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关注替代项目分析、评价和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提出,必须有“行为选项”。国际趋势和国外经验表明,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是分析备选方案。可以说,没有选择,法律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不是找任何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项目,但发现任何情况下在环境和社会经济是最好的项目计划。这意味着所有可能的替代项目必须是在一个特定的项目做具体承诺,审查其成本和收益,包括规划、选址、技术、工艺和材料都必须被考虑。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立法上应加强提供替代方案,明确规定了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包括替代品。在书的评价是环境影响的要求,规定应该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提交的基本方案和替代,实现全面的考虑和选择最好的线路,努力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成本最小化,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3.5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必须落实在制度上,同时也要求给公众参与创造条件。环保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是公众参与在立法上的体现,也是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

在今后的立法和相应的配套法规制定过程中,国家应该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诉讼救济权,允许政府、社会团体、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地居民等各类公众通过法定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估、审查与监督等活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结果公示制度,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法律化、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程序化、规范化,克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实障碍,使国家在环境影响评价上对公众有效的开放,实现国家和公众的良性互动。

要建立真正的公众参与,必须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首先,明确规定公众的介入时机及介入方式。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应规定规划的编制机关或建设项目者都应该公告何时何地举行听证会或公证会,提前发放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然后征求公众意见,并且公证会或听证会后,公众可以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有不同的意见,并可提出书面意见。其次,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是政府执法公平公正的前提,只有将信息进行公开,才能保证公民的真正参与。因此,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拟之后,在报送审批机关之前,应尽早地把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战略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全文(而非摘要)全部公开,可以在报纸上刊载,也可以在电视上宣告,而且也应该在利益相关者的密集地区公示公告,以征求公众的意见,并且在此期间,规划或建设项目的编制机关都应尽量为公众提供环评的有关信息、资料,并提供解答。再次,建立对公众意见的回应制度,切实将公众意见落到实处。编制机关或项目者征求意见的法定期限届满后,应根据各机关、团体、公众提出的意见,对环境影响报告草案进行修订和补充。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制作完成之后,应送给提出意见的机关、团体或公众。如果公众意见没有被采纳的应对其说明理由,并且向审批机关提出审批时,一并附上。如公众不满意编制机关或建设项目者的理由,还应赋予其诉讼权利,保证公众能真正参与其中,发挥监督作用。最后,建立不同专业、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系统,共同完善评价过程,尤其是对民间环境保护力量的整合。

3.6 完善环评的评审和审批机制

为了防止地方主义的干扰,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建议采取两级评审体制,即被授权的中央级环境影响评价机关和被授权的省级环境影响评价机关。前者主要负责中央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跨省区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剩余的环境影响评价由后者负责,包括本省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赋予两种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结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审批机构均为被授权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关,被专门授权的省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关是被专门授权的中央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关在各省的派出机构,省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关直接受中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关的的领导,并对其负责。立法还应加强对审批部门的法律约束,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立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法目的的实现。同时将审批程序改为环保部门一审负责制,即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有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环境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在专家评审结论的基础上,负责对环境评价报告的审批。这样既简化了程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避免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审批机关在某种意义上的重合问题,应明确具体的编制机关,设立专门的审批机关,使其二者明确分离,防止机构重合带来的权力重合问题,并注意在其中加大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所占的比例。其次,对于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仅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应加强对环评的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环评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小组,负责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审查意见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以此作为是否批准的依据。确保审批机关的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性,避免行政部门的干预。

3.7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3.7.1 执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解决我国环保执法不力的首要工作

确立环保机构的独立执法地位,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尤其重要,研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采取多种手段,逐步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强化法治、增强能力,逐步改变环保执法地位不明确的现状。

3.7.2 集中清理整顿违法行为

要组织各地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地方保护政策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促进这些地区政府发展观的转变,加强环境法制观念,改善执法环境。开展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工作。对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和发现建设项目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报告的环保部门,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责任,对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存在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法违纪、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查处。

3.7.3 建立和完善环评制度执行的长效机制

建立政府环境执法责任制,落实政府环保责任制;建立联合办案制度,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协调工作;继续公开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逐步建立企业环境行为定期公布制度,加强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所有审批的项目,将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进行长期的跟踪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监督,如果发现环境违法情况,予以查处;加大执法力度,丰富执法手段,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查处环境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8 加强监管,明确责任

3.8.1 严格环评队伍监管

针对我国一些环评单位为利益而而放弃原则的歪风,应加大整顿环评行业的秩序,具体措施有:加大对环评持证单位的日常监管力度;参照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制定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环评工作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加大对环评中违规行为的的处罚力度;严格环评单位资质准入条件,强化环评责任追究;严格环评队伍监管,推行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此外应通过引进境外环评机构参与国内环评市场、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质量与效率的提高,积极稳妥的推进环评市场化改革。

3.8.2 法律责任的完善

我国的环境法律责任可分为三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三者的构成要件不同,所以区分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中我们讲到的法律责任一般是行政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是采用行政处罚的手段来追究规划编制机关和审批机关的法律责任,而对决策者的法律责任却没有规定,不能有效的调动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编制机关、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的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均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评主体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明确划分。这样在实践当中建设者、评价者、审批者就有可能不认真履行其法定义务或法定职责,易造成环评流于形式,因此,应细化三者的具体责任。

编制机关和审批机关因没采纳公众意见、审查意见而造成重大环境危害的行为,仅要求说明是不够的,对无视公众意见而导致污染或环境破坏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在法律责任篇应该增设以下几条:第一,建设单位应当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申请而却未申请,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并且建设项目已经完成的,应处以50万以下的罚款,给环境造成影响比较恶劣的,建设单位负责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第二条,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书,环保部门不予审批;从事环评的单位在环境影响报告书隐匿公众意见或对公众意见作虚假记录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吊销其评价资格证书,并处以罚款;建设单位对公众提出的合理建议不予采纳而开工建设,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处以罚款。

总之,健全的法律责任制度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根本所在,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完善责任的承担,尤其是要加强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宽严相济,才能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进行。18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结 论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一个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中国开始实施系统时间不长,况且现实情况的千变万化,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和和我国的其他法律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发展和完善,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 甚至在执行过程中遭遇抵抗,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生命力还是相当旺盛的,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提高和完善。我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中国会越来越完善,这将极大地促进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谢 辞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张青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张老师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在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张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修改、润色、定稿,张老师始终认真负责的给与我深刻而细致的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正是张老师的无私帮助和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在此,真诚的感谢张老师百忙之中对我的悉心指点。

在大学期间,我也一直在不断成长、成熟,感谢大学期间为我打下坚实基础的各科老师,以及关心我成长的各位系、院领导。

同时也感谢与我一起成长的各位同学、室友、朋友。谢谢你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帮助,谢谢你们陪我走过大学生活。谢谢你们!

通过本次论文,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跨越了传统教育的体制束缚,并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寻求知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了许多相关的文献,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一次次的修改,我懂得了作学问的严谨态度,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论文让我的认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法》.法学.2002.[2] 环境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 [3] 孟浪.简明环境科学词典.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 [4] 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6] 朱海齐.WTO与中国环境法[J].法学.2001,(1):70.[7] 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7.[8]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9] 宋国军等.环境政策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0] 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2-23.[11] 王曦.易鸿翔.《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的战略思考》.《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12] 何卫东.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环境导报.1996.2 [13]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1-173.[14] 蒋宏国.刘勇.环境影响评价在公众参与.环境科学动态.2003.1:8-9.[15] 王明远.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N].中国环境报,2001-8-9.[16] 张秀义等.建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回顾评价.环境保护.1996.7 [17] 王立.中国环境法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1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9] 马品懿.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法治与经济,2006.[20] 陈复.李海生.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损害──试析战略环境评价在我国的有效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1-1-2 [21] 单正菊.全方位多层次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环境保护.1996.6 [22] 李若君.在环境评价中导入听证制度的必要性.环境保护.1996.4 [23] 杨立新.关于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1997.6 [24] 蔡守秋.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建议[J].环境科学.2002.2 [25] 陈琳.姜振国.刘志凤.郝大举.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污染防治技

术第25卷第4期.2012.8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6] 权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完善途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6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篇:农业旅游建议研究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面临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特色等问题。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建议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观赏田园风光,参与农业活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产品还只是雏形,在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

1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现状

1.1社会认识明确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正在得到不断更新[1]。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利用土地发展农业旅游,加大对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广大人民逐渐从不了解农业旅游到积极开展农业旅游转变。由于农村中一小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率先开办家庭农业旅游项目,从中获得财富,使得广大劳动人民对发展农业旅游有了新的认识,积极开展农业旅游活动,主动与旅游部门进行沟通与咨询,开发并创新农业旅游项目。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普及,旅游者也充分了解了农业旅游的内涵,不再认为农业旅游仅仅是从事农业活动,因此参加农业旅游活动游客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增强,促使农业旅游不断向多样化、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1.2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四季分明,风景独特,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下列良好的基础。

1.2.1具备了优越的生态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首位,拥有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黑龙江省现有耕地近932万hm2,草原面积753.2万hm2,拥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470多种,全省天然湿地面积占全国天然湿地的1/7,水资源较丰富。这些优越的生态资源,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2具备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漫长岁月中,黑龙江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挹娄文化、龙山文化、北大荒文化等。作为金、清两朝的发祥地,黑龙江省历史文化悠久。19世纪时,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先进的科技等。另外,除了汉族以外,黑龙江省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使黑龙江省地域差异性较明显,从而使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丰富的文化基础。

1.3具备了特殊的地缘优势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拥有中国两个地理位置极点———北极漠河(中国唯一一个可以看到极昼及北极光的地方)和东极抚远县(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长约2981km,边境城市异国风情浓郁,界河界湖风景秀丽,为黑龙江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黑龙江省是中国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东北亚国家和欧洲国家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1.4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地缘优势,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具有其独特的模式,发展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利用花草果木开展观光旅游。近年来,为了使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黑龙江省广泛开展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果树经济林,在郊区建立动植物园、采摘园。为了加强游客在园林中观赏和参与,这些地方一般都在公园里设置了旅游线路,设立各种景点或饰品,有些景区推出个性化服务,例如在园中出租自行车、小火车、观光旅游车等,吸引游客来观光旅游。第二,开展民俗旅游。黑龙江省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46个少数民族,保存了完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一些地方利用空置的房间举办民族风俗节日、品尝特色美食、开办特色旅馆等,吸引游客参与到农业旅游中来。第三,发展农业科技旅游。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科技和花草新品种,使农业旅游景区四季姹紫嫣红,景区内花草、果木、动物等品种众多。园内根据不同的品种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设计一条科学的旅游路线。景区内配有自动化灌溉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些地方还将玻璃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等用于农业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第四,建立绿色农业基地。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地区,土地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黑土地开发历史比较晚,破坏程度轻,农业产品没有受到污染,价值比较高。据了解,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绿色食品已达15个。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增加到55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68家,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发展为14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早在2006年,黑龙江省就参与了第一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绿色食品展、绿博会暨东北四省第六届中国区农博会和中国国际产品交易会活动。目前,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产品检验、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等有关工作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2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2.1发展农业旅游的资金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的地区很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或项目并没有实施,不利于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旅游农业开发建设所需资金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农业基础比较好,但是投资的主体始终没有解决,解决农业旅游所需资金问题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2.2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有待更新

第一,农业旅游地点分布在距离城市比较近的郊区,或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山村。由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比较大,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一般都相对落后,乡村道路质量差,污水垃圾随处可见,水电设施不完善,使游客感到诸多不便。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只重视景点景区的利益及收入,忽视了景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养。一些景区管理者在配套基础设施还没有建设完毕时就急于开发利用;一些景区不重视对景区内的配套设施的保养,致使景区内设施老化,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使游客望而止步;而部分老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当今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第二,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是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太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比较低。第三,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原因之一。

2.3缺少文化内涵和自身独有的农业特色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业旅游都只局限于单纯的自然田园风光观光,无法满足游客对文化品位的需求[3]。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的设计,农业旅游逐渐出现了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盲目的模仿之风渐渐改变了广大农民原有的农耕文化和特色民俗文化,导致乡土气息日益被冲淡。相互竞争,规模比较小,景点较分散,缺乏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同时,忽略了游客在农业旅游中的参与性,使游客在农业旅游活动中兴趣不大。

2.4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从事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民开办农业旅游项目,投资少、收益快,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地方不讲条件,没有标准,质量低下,只要有利可图,人们就一哄而上。这些造成人为的破会或农业旅游资源的流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耕地被占用,人造景观的不协调,等等。有些地方农民为了获得利益,不惜牺牲游客利益,出现了欺客、宰客的现象,使农业旅游信誉扫地,这对于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极为不利。另一方面,在对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上,农业、国土、水利、工商、税务、规划等多个部门都能插手管理,存在旅游管理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重复、政出多门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旅游管理缺乏效率和力度[4]。

2.5季节性差异性大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春秋两季比较短暂,各地四季形成了显著的差异,使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反差特别明显。夏季时,树木丰茂,气候宜人,农村是城市人们避暑游玩的好去处,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旺季;冬季,黑龙江省寒冷而漫长,城市人们除了去大型滑雪场滑雪外不愿外出旅游,此时是农业旅游的淡季。明显的季节差异使农业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包括汉族在内的48个民族,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婚姻等诸多方面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信仰、心理素质等都有所不同,导致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农业旅游地域性比较强,每个地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3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建议

第一,广开财路来源,加大资金的投入。解决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缓解。因此,我国政府要广开财路,加大对农业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适当降低农业旅游贷款利息,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并配备专业人士加以指导或管理。政府部门也可以积极鼓励并帮助农民招商引资,扩大景点景区规模,实施统一化管理,等等。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农业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越高,景区各方面设施会更完善,农民的旅游意识较强、素质较高,再加上其自身的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对游客才有较强的吸引力[5]。因此,农业旅游景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服务水平。一方面,农业旅游景区要认识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一些专业的基础设施维修人员,定期保养或维修景区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景区内的安全事故,也可以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服务人员队伍,可以采取定期培训、“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政府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旅游知识课程,鼓励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积极参加一些管理和接待的专业课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政府派专业人士教授农民接待游客的方法或技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并注意精心树立当地良好的接待服务形象,重视品牌建设,制定星级评价标准,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文化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挖掘区域资源潜力和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才有吸引力,才能形成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良好形象。因此,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应该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深度挖掘当地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资源特色。首先,要突出农业旅游的自然性。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应该打造具有原始气息、民风淳朴的农村景观,建设具有农村气息的小村庄形象,保留原有的农村建筑风格和居住特点,减少周围新建高层建筑物对农业旅游造成的视线污染,保存农村特色。创新农业旅游项目,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次,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不同的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形成了多种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深度挖掘各民族民俗文化,展现各民族文化的内涵,使农业旅游与各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以民俗风情、饮食等为特色的民族村,开展度假、休闲、体验等形式的农业旅游活动。传承和发扬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品,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第四,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健全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促进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农民严格依照有关农业旅游开发方面的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农业旅游项目审批、建设的基本程序与步骤逐步开展。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体制,并成立一个由旅游、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农业旅游的各项工作。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对资源进行合理统一规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济运营成本,避免跟风模仿和重复开发的现象。创新管理模式,鼓励农民建立农业旅游合作社,扩大农业旅游的规模和种类,增加投入资金,提高农业旅游的专业化程度。

第五,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因地制宜。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欣赏花卉、采摘瓜果蔬菜、烧烤等表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季节性比较强,所以,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产品类型的创新。冰雪是黑龙江省最独特的自然风光,农业旅游可以在冬季时在村子内,放置一些精美的冰雕,开设冰雕大赛、亲子堆雪人比赛、冰刀赛、雪地打雪仗等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杜春,司静波.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1-22.[2]张桂兰,刘敏,张序强.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J].北方论丛,2003,(04):26-27.[3]张德成,朱若男.关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02):1-2.[4]刘婧,张培.国内农业旅游管理探微[N].中国旅游报,2008-02-25(007).[5]杨铭铎,焦翠翠.基于旅游特点的黑龙江农业旅游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9,(04):103-104.

第五篇:廉政建设论文: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廉政建设论文: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如何将腐败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其不至于危害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廉政建设,使国家政治体系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新加坡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廉政体系,它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廉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两国的经验,从中找出差异和共同点,并为中国廉政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中国和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正文分为五章,分别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廉政预防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和教育机制进行具体的比较,评析它们的运行效能,在评析对照中找出中国廉政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最后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在合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文化和公民社会四个维度,提出加强中国廉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本文认为,中国的廉政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健全廉政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构建廉洁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促进社会自治自律。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展望中国廉政建设的未来。

【英文摘要】How to contain corruption to a minimum exten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the manner as not to endanger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rough honest politics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all complex and profound issues.After decades of exploration and efforts,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a clean and efficient governance system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China and Singapore have simila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hina can learn from Singapor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and efficient government.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this paper will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two country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nd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clean government for China.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preface、text and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In the preface,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China and Singapore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ean government in China and Singapore will be summarized、introduced and analyzed, and describe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arrangements of this study.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It conducts specific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on following aspects, lik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supervision mechanism, punishment mechanism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clean governa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operating performance, to find out the experience and lack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Based on China’s social reality, the last chapter tries to sum Singapore’s experience up in a reasonable manner through the dimension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civil society, and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must t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hile maintaining command of the rol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legal system, promote polit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cultiv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grity, build clean value system;to develop civil society and promote social self discipline.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whole text will be summariz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关键词】廉政建设 预防机制 监督机制 惩处机制 教育机制

【英文关键词】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reventive mechanismsupervision mechanismpunishment mechanismeducation mechanism

【目录】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3-4ABSTRACT4-5摘要1.1 选题

1.3 第1章 引言9-15依据和意义9-10

研究内容及结构14-15

较15-26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0-14第2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比2.1.1 2.1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15-18

严格的公务员选拔和录用制度15-16

廉政义务规范16-17

17-182.1.2 周密的公职人员2.1.3 实行政务公开,减少腐败机会2.2.1 不2.2 中国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18-23

断完善的公务员廉政勤政保障机制19-20

廉政规范立法建设20-212.2.2 深入推进的2.2.3 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廉

2.2.4 对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逐步改

第政预防组织建设21-22革22-232.3 中-新廉政预防机制的比较分析23-26

3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比较26-34

设的监督机制26-29

26-273.1 新加坡廉政建3.1.1 独立权威的反贪机构27-293.2 中国廉3.1.2 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29-31政建设的监督机制

制29-30

30-313.2.1 反腐职能机构的制度约束机3.2.2 多重监督形式构成的责任约束机制3.3 中-新廉政监督机制的比较分析31-34第4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比较34-42

设的惩处机制34-374.1 新加坡廉政建4.1.1 完备严密的廉政立法

34-364.1.2 及时严厉的腐败行为查处36-374.2 中国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37-39

律法规37-38

38-394.2.1 不断完善的反腐肃贪法4.2.2 在腐败案件查处上的不懈努力第54.3 中-新廉政惩处机制的比较分析39-42

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比较42-49

设的教育机制42-45

42-43

43-44

44-455.1 新加坡廉政建5.1.1 最高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5.1.2 加强对公职人员”心治”教育,倡导奉献精神5.1.3 倡导儒家价值观,培养社会廉政文化5.2 中国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45-47

45-465.2.1 重5.2.2 坚持以

5.3 中视公仆意识教育和实践,倡导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工作方法教育,密切干群关系46-47

-新廉政教育机制的比较分析47-49

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49-65

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廉政建设50-54

指导,在发展中推动廉政建设50-51第6章 合理借鉴新加坡6.1 以经济建设为中6.1.1 以科学发展观为6.1.2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6.1.3 完善社会主义

6.2 健全廉政法制

6.2.1 健全反腐肃贪立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51-52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寻租和腐败机会52-54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54-58

法,违法必究惩处必严

权力制约机制55-57

职人员财产透明度

值体系58-6157-5854-556.2.2 科学配置公共权力,完善6.2.3 推行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增强公6.3 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构建廉洁价6.3.1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廉洁纳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廉洁从政观念

价值体系的社会基础

自治自律61-65

设61-6258-5959-6060-616.3.2 强化公职人员廉政教育,牢固6.3.3 注重公民廉洁教育,夯实廉洁6.4 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促进社会6.4.1 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推进公民社会建6.4.2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参与

结论与展望65-66致谢和监督效用62-65

66-67

参考文献67-6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下载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论文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与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息息相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实施了“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各级管理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确......

    入世与中国税收法制改革和完善之浅见

    入世与中国税收法制改革和完善之浅见中国将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了适应《WTO协议》对成员国的要求,落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的承诺,近几年来,全......

    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研究(论文)

    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研究 莆田市司法局 余永华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普法阵地和平台,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

    浅谈中线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建议论文

    论文关键词:移民安置 经济发展 研究建议论文摘要: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随着工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们广泛关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生态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

    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

    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 摘 要:信访是一项特色的制度,在反映诉求、沟通政府与民众关系方面起到过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是近年来,信访制度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司法权威受到损害、纠......

    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主要弊病与完善建议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国际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黄金投资交易进行严格的管控, 直到黄金交易所逐渐成立, 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开始向着高峰前进......

    中国近代史教学建议

    我对课本的看法:课本编写采取的都是专题与时序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形式灵活,便于把教法和学法容纳进去,当然,它也有缺点,那就是课与课之间联系性不强,不容易鲜明地表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