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主要弊病与完善建议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黄金投资交易进行严格的管控,直到黄金交易所逐渐成立,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开始向着高峰前进。近些年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让黄金交易的方式日益丰富,交易数额和交易形式都有了很高的提升。但是,弊端也随之展现出来,本文就我国的黄金市场现行状态进行分析,针对所暴露的问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黄金投资; 现状分析; 建议;
一、当前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黄金交易的主要品种
在我国黄金流通的交易品种有很多种形式,包括实物、股票、T+D、期货QDII等。其中实物黄金主要是指金条、金首饰以及金币等。实物黄金所需投资本金比较高,且没有较好的流动性,只能等待黄金价格上涨时,才能获取部分利益,同时持有实物黄金,并不能产生利息收益,但是,实物黄金不会牵扯到其他成本,与其他收藏来讲,其价格波动幅度不高,风险相对来讲比较低。所谓的纸黄金,又被称之为记账黄金,是存在账面上以一种虚拟形式存在的黄金,也就是通过电子记账,将投资者的买卖交易及持有量进行记录,具有投资低门槛、方便交易等优点,但同时纸黄金的交易成本颇高。而黄金T+D是一种标准化合约的形式,是由上海市黄金交易所进行统一制定的一种交易模式,其规定在未来的某一个特定的地点及时间内,交易一定数量黄金的方式。主要买卖方式是采用保证金,对交割日期没有严格要求。QDII主要是黄金指数的QDII基金以及对境外黄金进行投资,对海外的黄金市场进行投资,就可以选择多种黄金投资方式。而黄金股票,主要是指与黄金有关的企业,是由金矿公司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发型的股票,包含已上市或者未上市的。对黄金类股票进行投资,是一种间接投资方式。黄金期货主要是将以后某一时间段的黄金价格为交易标,其具有能够双向建仓、交易方便的特点,甚少的资金投入就可推动大额交易,但其具有很大的风险。
(二)黄金交易的主体
我国自从形成了黄金投资市场的体系后,进行黄金市场交易的主体越来越广泛,其中包含供应商、企业、个人、央行、商行以及投资企业等。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被丰富了以后,有效推动黄金产业迅速的发展,起到了活跃黄金市场氛围的作用。随着黄金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相关咨询公司与投资公司也应运而生,促进了黄金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三)黄金交易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的黄金市场,主要是场内市场的表现形式,上海黄金交易所使用的是会员制,会员通过境内进行注册并登记后,才能从事相关黄金业务。根据会员的业务范围,将会员分成三种类型,即金融类、综合类以及自营。其中经营类会员,其主要权限是可自营、代理业务以及通过批准的其他业务类型。而综合类会员,只能进行自营及代理的业务。自营会员则只能自营。
(四)黄金交易监管主体
当前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监管状态是多方面的。根据黄金市场的相关监管制度中规定,上海黄金交易所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管辖,主要对其现货的黄金类交易业务进行监管。上海期货交易所隶属于证件监督委员会管辖,主要对其已经上市的黄金期货交易业务进行监管。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管辖范围,主要对其柜台黄金业务进行监管。企业隶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管辖,主要对其生产黄金及营销首饰业务进行监管。而黄金投资行业在自律方面,是由中国黄金协会及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行业的。由监管部门以及自律机构承担监督责任,同时还应对未来黄金投资行业的发展进行规划。
二、当前我国黄金投资市场主要存在的弊端
(一)黄金投资渠道不健全,市场的深度有待提高
黄金与市场上其他投资产品相比较,具有高度保值的作用,当今社会经济处于动荡的状态,人们选择投资黄金是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很多国家都处于常年战争的状态,很多国家都对流通货币增发,受到流动性泛滥的深度影响,使得国内投资者的目光都纷纷转移到黄金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黄金市场相比较,目前我国的黄金投资品种比较少,且黄金投资渠道尚不健全。当前在我国黄金投资的品种里,对实物黄金的交易及投资渠道处于缺失状态,使得投资型及纪念性黄金产品想要进行交易,很难找到正规渠道,对实物黄金的市场规模有一定的限制。而纸黄金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虽然投资门槛低,但是交易量没有被提升。而黄金期货及黄金T+D的投资门槛较高,对规模低的投资人及对收益要求高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在国际市场中较为成熟的黄金投资品种没有被上海期货交易所及上海黄金交易所采纳,例如ETF、掉期和期权等,单一的投资品种,致使满足不了部分投资者的需求,致使当今我国地下炒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黄金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法规较为落后,监管力度不够
自2002年建立中国黄金市场以来,还没有制定较为全面的黄金管理法,仍然使用较为滞后的黄金市场管理规章制度。在这些规章制度中的相关条例,已明显不能够满足现在黄金市场的发展情况,给黄金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黄金市场的法律法规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黄金市场的监管,出现多头监管的状态。表面上看对黄金投资市场监管的机构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对整个黄金投资市场进行全面的监管,出现了监管真空问题,致使黄金交易市场管理不到位,给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道路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自律组织上开看,当前黄金市场的自律组织独立性不强,没有对黄金市场进行自律管理的能力,不能够有效推动黄金市场健康发展。
(三)投资主体结构不够完整与成熟
根据国际黄金市场的运行经验来讲,其主要的结构地位是投资性需求主体。但是我国目前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中,所有的会员单位是以生产商、加工商、制造商等组成,金融类具有投资性质的会员占据比例不高,缺乏活跃市场的做市商及经济商,致使黄金资源配置效率不能够进一步提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黄金市场较为封闭,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内注册的外资会员屈指可数,致使国内黄金市场缺乏国际报价机构的参与,同时我国的黄金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存在误差。
(四)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我国的黄金市场中介机构是由商业银行及黄金投资咨询机构组成。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其黄金市场主营业务,一般为代理业务,主要负责场内及场外的黄金交易,对比国际黄金经销商,我国还存在系统上的欠缺,对于黄金投资产品的设计能力、定价以及市场能力都相对较为落后,黄金市场的纵向和横向差距仍需要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的咨询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一些规模较小的黄金投资公司,问题尤其突出,缺乏相关人才,并没有体现我国投资市场的积极作用,由此产生了不规范的代理公司和投资项目,以上问题均有待于解约。
三、关于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相关建议
(一)挖掘黄金市场深度
成熟的国际黄金投资市场,在制度体系方面一般都分为两个部分:1)实物黄金市场;2)衍生品黄金市场。利用我国的黄金市场和国际成熟的市场相比较来说,我国应该对黄金市场进行完善,在参考国际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对我国的市场进行改革,加大研究人员的研究力度,尽量多而快的开发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黄金衍生投资产品,让我国的黄金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完善我国的黄金市场体系,对我国目前的状况进行改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人性化的产品。
(二)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要想提高我国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就必须完善法律法规。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的法律法规方面一直是比较空洞,政府部门应该进行有效的整理,将滞后与无效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废除,推出和我国的黄金市场相符的政策,为投资者和操作者提供相应的保障体系。前些年中,我国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进行统一联合,下发文件:《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利用此文件表现出了我国黄金监管部门的意识,但目前的状态依旧处于改革中。通过对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调查,可以通过对黄金监管的法律法规的改革,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建立方便、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对于当前多头管理的状态予以纠正。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现金的黄金市场的发展状况来说,可以提升黄金市场自律组织的自律能力,通过独立性培养,使得黄金市场的自律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于以往的管理盲区进行改善,使得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健康发展。
(三)对结构进行整改,提升市场成熟度
目前来说,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结构上较为单一,在投资方式上,大力支持各类投资者入市。总体来说,就是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发展和培养众多有一定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在这些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可以带动我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壮大。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国际黄金市场在中国的投资参与度,使得我国的市场在国际交易中提升地位。在投资者方面,应该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途径和课程,使得我国的投资人才逐渐增多,对于黄金投资的基础知识也更加了解,帮助我国的黄金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国内和国际黄金市场,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意识。
(四)增加创新水平,提升专业度
我国的黄金投资市场中,中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黄金投资能力以及相关的黄金定价,使得我国凭借实力,逐渐走向国际;另一方面,一定要选择高素质的黄金分析师,或者对现有的分析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如此一来,可以提升我国的市场份额,提高机构的品质。最后,对相关机构的质量和规模进行调查监督,严格管理,对于不合格的咨询公司进行查封,以免影响我国黄金投资市场,阻碍国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红亚。从“中国大妈”被套论我国黄金投资理财市场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320-321.[2]虞磊珉。我国场外黄金交易的现状分析与立法监管建议[J].中国商贸,2014(23):152-153, 169.[3]苗康,刘春苗。我国黄金投资现状分析与完善建议[J].时代金融(中旬), 2013(4):53-54.
第二篇:2011年黄金投资市场与发展研讨会
2011年黄金投资市场与发展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11年3月16日、17日
【会议地址】 北京国际饭店
会议背景:
黄金作为抵御通胀的最有效工具,凭借终极货币的核心属性,2010年更是启动了一轮大牛的行情,依然被市场视为最安全的避险所,吸引着避险资金的不断涌入,金价更是不断的突破历史新高,已经突破了1400美元/盎司关口。受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未来黄金的趋势如何;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趋势与前景怎样;同时国内黄金市场发展又有着哪些问题呢;通胀预期,黄金当道,负利率时代,居民如何通过黄金投资实现资产的保增值同?有哪些方式适合自己呢?
本次研讨会,我们将一一为你解答……前沿思想盛宴,期待与您一起分享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黄金协会
联合主办:上海黄金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天津贵金属交易中心
独家协办:中欣国瑞(北京)国际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认证考务中心 媒体支持:新京报 中国证券报 证券时报 华夏时报
新浪网 腾讯网 和讯网 第一财经 CCTV财经频道 东方卫视 北京卫视
会议议程安排:
大会第一天(3月16日,星期三)
上 午 08:00 来宾签到 08:45 组委会致欢迎辞 08:50 大会主席开幕致辞
国际经济环境与区域黄金市场趋势分析
09:00 主题发言:回顾2010,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黄金市场
演讲嘉宾:中国黄金协会
09:30 主题发言:回顾2010年中国黄金与贵金属市场的发展情况
演讲嘉宾:上海黄金交易所
10:00 经济复苏不确定下黄金和贵金属价格的走势分析:
未来投资需求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增加黄金储备对全球黄金价格的影响 演讲嘉宾:北京交通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10:40 茶歇
11:00 聚焦中国的黄金消费:分析黄金牛市的主要成因以及民间的黄金投资需求 11:30主题发言:当前中国黄金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高通胀预期下的发展战略
12:30-13:40 午宴 下 午
14:00 中国因素将如何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发展?
演讲嘉宾:北京交通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黄金衍生品展望
14:30 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
演讲嘉宾:上海期货交易所
15:00 Au(T+D):与黄金期货并行发展,拓宽个人黄金投资渠道
演讲嘉宾:上海黄金交易所
15:30 午茶 / 一对一商务会谈
16:00 天通金:开启国内黄金投资新机制
演讲嘉宾:天津贵金属交易中心
16:40 小组讨论:未来几年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发展 探寻丰富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的选择
评估向更多商业银行和经销商开放黄金交易的举措 商业银行在中国黄金市场的作用?
怎样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新上市的黄金期货交易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黄金期货的发展与券商、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他们为何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小组讨论嘉宾:
上海期货交易所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中国民生银行,贵金属投资部负责人 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17:40 大会主席总结致辞 17:50 鸡尾酒会
大会第二天(3月17日,星期四)
上 午 08:00 来宾签到 08:50 大会主席开场致辞 中国黄金投资聚焦
09:00 中国的黄金消费潜力:中国是否会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
演讲嘉宾:北京交通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09:30 个人投资者黄金投资需求的激增和银行黄金投资品种的多元化 10:00 如何完善投资品种以满足实物黄金消费的快速增长?
——分析中国消费者的实物黄金投资需求
10:30 早茶 / 一对一商务会谈
11:00小组讨论:分析中国首饰市场的需求激增
——哪些因素支撑了需求的持续增长?它们的走势将会如何? 负利率环境下,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始终处于高位的金价和黄金特有的抵御通胀的避险功能 房市、股市的低迷助推黄金投资的热情 来自婚庆和节日市场的稳定需求
小组讨论嘉宾:
中国黄金协会 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理财中心 中国民生银行贵金属理财中心 中国光大银行贵金属理财中心 上海黄金交易所
12:30-13:30午宴
下 午
14:00商业银行在中国黄金市场的作用
演讲嘉宾:上海黄金交易所
14:30国内黄金市场发展的瓶颈—高端人才的匮乏
演讲嘉宾:中国国际考务认证中心 专题宣讲会:
突破金融发展瓶颈---如何加强金融高端人才培训教育工作
国际认证考务中心关于金融高端人才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关于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关于注册国际理财划师 关于注册国际黄金分析师
15:40 大会主席闭幕致辞 16:00 大会闭幕
第三篇: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论文
近年来,全国各地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大自然向粗放型发展方式亮起了红灯。人类发展遭遇着来自资源与环境多方面的巨大威胁与挑战,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己提上日程,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适应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成为新形势下的客观趋势。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与血液,不仅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在优化资源配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金融主要依靠金融资源的导向作用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对环保产业和环保技术的支持,带动了资金与资源向该产业转移,从而使低能耗、高能效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由于没有金融资源的支持而逐渐萎缩,进一步使环保产业吸引更多的其他生产资料,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间得到重新配置,绿色金融在助推环保产业中发挥着启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金融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环保产业的政策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政策日趋完备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文件。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将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与严格信贷环保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标志着绿色信贷全面进入我国节能减排领域。2011年9月27日,“三部门”联合启动“绿色信贷”评估研究项目,并计划建立“中国绿色信贷数据中心”,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管理和评估风险提供权威的信息支持。2013年12月1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指导全国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了环保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绿色金融规模结构初具规模我国绿色金融初具规模,但产品结构发展不平衡。随着全球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实现与推广。政府相继推出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等金融产品,掀起了一场大范围的绿色金融风暴。三种金融产品中,由于后两者刚刚起步,国内相关市场欠成熟,形成了以绿色信贷为主的产品结构模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全国五大行绿色信贷规模累计达1.36万亿元。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环保项目得到了重点支持。同时,各银行全面收紧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信贷规模,加快了其退出市场的速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国内唯一的“赤道银行”一一兴业银行,截至2013年3月末,在全国已累计为节能减排领域提供融资2432亿元,融资余额达到1269亿元。此外,兴业银行推出“绿金融?全攻略”方案,实现了从产品、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服务,能有效满足企业客户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多种金融需求。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绿色金融现存问题
1.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
绿色金融的外部性问题是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的内在原因。由于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品,绿色金融服务具有特殊的正外部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对公共环境具有正的溢出效应,但其所提供的正外部性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补偿,经济主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往往采取直接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手段约束金融机构行为,缺乏实质性的约束激励机制,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金融机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欠完善是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金融行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环保相关指标几乎未纳入考核范围。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金融机构主体基本很少考虑服务对象的生产或服务是否具有生态效率,为了完成经济考核指标而忽视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绿色信贷政策推行较好的建设银行,截至2012年底累计发放环保相关的贷款2396.37亿元,仅占全行贷款总额的3.37%。金融机构内部的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所冲淡。同时,绿色金融业务往往风险较高而收益偏低,进一步导致了金融机构偏向于选择传统金融业务,绿色金融市场难以扩大。
2.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以间接融资市场为主,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十分滞后。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欠完善,限制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在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中,绿色信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缺乏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环保企业的有效需求;
另一方面,单纯的银行信贷模式,无法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金,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资金利用效率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具有“新兴+转轨”的双重特征,存在结构性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在直接融资市场中,政府未引起高度重视,缺乏相关政策安排,绿色证券举步维艰。一方面,绿色证券的市场准入机制尚未成熟,环保企业通过上市融资难度十分大;
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缺乏完善、高效的环保监管体系,导致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不兑现环保承诺,绿色证券效果大打折扣。
3.相关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
绿色金融的健康长效发展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和环保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现今,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业务推动,多为单兵作战方式,未充分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政府、环保和金融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彼此间未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严重影响了绿色金融服务效率。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国内对该行业的了解和研究都还不够充分,在环保质量评估、项目收益与风险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并未形成统一标准。由此发展起来的绿色金融,更是集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和高操作要求于一身。金融机构缺乏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能力,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企业环保信息,必须依靠环保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并协助审核,借助政府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强大的资金支持,集三方共同的力?量,高效地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中国环保产业。
二、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1.健全绿色金融约束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
合理健全的约束激励机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约束激励机制,解决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外部性问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政府可采取出台相关优惠、补贴政策,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相关要求,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效果实施奖惩政策等措施。在绿色金融发源地之一的德国,政府出台的相关环保政策中,政府支持给予清洁、环保的节能项目和企业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由此产生的利率差,由中央政府以贴息的方式补贴。
另外,被认定为环保、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获得不到1%贷款利率,持续周期为10年。结果表明,德国出台的利率补偿政策,促进了环保节能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杠杆效应”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起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公司约束激励机制。在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环保因素,使绿色金融的服务效果与每一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内在地激励员工能动地开拓绿色金融服务市场。
2.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拓宽环保产业融资渠道
完善、有序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所在。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健全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培育和发展绿色金融直接融资市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首先,要创新绿色信贷等直接融资品种,扩大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规模;我国间接融资市场相对比较完备,将承担绿色金融发展主力军的角色。其次,大力发展PE、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规范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环保产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环保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较高的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更适合该类企业。最后,可适当放松企业债券市场的限制,健全债券市场的担保、信用评级等制度,支持与鼓励环保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3.加强各政府部门的协作,提升环保产业配置效率
加强金融机构与各政府部门的协作是绿色金融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发挥协同作用,第一,政府应统筹全局,制定绿色金融长期发展战略,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安排,建立高层次的协调管理机制;
第二,金融机构与各政府部门应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
第三,金融机构与各政府部门应该明确分工,明晰权责,提高整个绿色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第四,重视环保部门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保产业属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高,环保部门的审核作用是相关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前提,是确保绿色金融政策切实准确地支持到节能环保项目的保证。
第四篇: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论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会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发展策略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因此,会计管理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关注。各企业积极探索会计管理的科学方法,完善会计管理体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研究我国会计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律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需要与法律相协调,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缺乏与法律体系的协调。一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核算主题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国家颁布的《预算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都将每个政事单位视为独立的核算主体,缺乏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会计集中核算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二是法律责任的主体问题。在会计实施集中核算之后,很多企业负责人认为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已经发生转移,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责任人,导致会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完善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是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但是在具体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大多数地方经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财政部门既负责管理财政收入,又负责财政的预算和支出,同时,还负责会计工作中的记账,导致会计工作具有多重身份。另外,部分企业缺乏独立的会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会计机构,但是会计机构内部分工不明确,机构管理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一些企业在会计人员管理上采用“任人唯亲”的管理方法,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能力,缺乏公平性,导致企业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较低,无法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三)会计工作不完善。一是会计集中核算缺乏明确的范围和对象。我国企业单位性质分为与国家机关类似的单位与独立的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类似的单位能够代替政府执行政府的职能,对于这类单位,应将其视为国家机关,纳入集中核算的范围之中。而其他独立的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政府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确定管理范围和管理对象;二是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对工作人员的控制和监督。在会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部分管理者会对管理工作进行干扰,利用职权之便进行职。
二、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体制的影响。经济体制与会计管理体制紧密相连,经济体制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一是会计管理工作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中的所有制结构、经济主题以及经济利益等决定了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模式。二是会计管理工作要符合当前的经济体制,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国家居于主体地位,统一掌握我国各经济领域的会计管理体系。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工作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重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企业充分的会计管理权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
(二)法律体制的影响。法律体制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为我国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一是我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法律规定,为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法律对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关的处罚措施。这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拥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利于会计管理人员具体了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自觉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会计管理工作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政治环境的影响。政治环境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会计管理体制体现国家政治的管理方式,和国家主要利益集团的要求。政治政策及政治动态都会对会计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依据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及角色决定。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控制会计管理工作,并且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统一的标准。随着我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政府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约束较小,企业居于会计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会计管理工作的标准依据企业具体发展状况而定,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
三、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的对策
(一)合理设置会计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一般分为两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是企业借鉴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和管理经验,设立独立的会计管理机构。第二种会计管理机构依靠财政系统的支持而采取的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第二种管理模式较为科学,能够节约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并且,由于我国的会计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乏丰富的会计管理经验,设立独立的会计管理部门十分必要。在设立独立会计管理部门的同时,要完善会计管理机构的横向设置,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与民营会计服务机构的合作,使两者在工作中相互补充,相互合作,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管理知识、会计知识及经济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使用计算机。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还要精通外语,积极了解国际会计管理工作的行业特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另外,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认真对待工作。二是会计管理工作人员要了解国内外的相关业务,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此,会计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思维与全球观念,积极了解国内及国际的相关会计管理准则及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强化经济预测与行业判断能力,适应国际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三)探索科学合理的会计服务制。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完善会计工作体制的首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使会计管理工作摆脱行政方干预,保持业务执行的独立性,增强会计服务的公正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用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国家规定的会计证书和会计技术职称,加强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以签订协议的方式实现合作共赢。会计职责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这样,优秀、守信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获得企业的信任,实现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双赢。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发掘会计师的潜能,激发会计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为企业提供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会计行业信息,更多地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经营工作,加强对企业经营现状的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结语
会计管理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运营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我国的会计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体制,会计管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完善的会计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树金.关于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考[J].会计师,2014,23
[2]郭向荣.关于现代会计管理体制新思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
[3]左琳琳,沈思航.对深化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第五篇:我国银发产业投资建议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银发产业投资建议
内容提示: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和消费习惯,决定了老年消费群体与青少年、妇女等消费群体有明显不同的消费特征。首先,老年消费群体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通常讲究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经久耐用,不易受商品的包装、广告的影响。
据《 2012-2016年中国老年人(银发族)服务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分析,人口老龄化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其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对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银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需求呈跳跃式增长,与日俱增的老年人群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银发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蓝海产业”正在悄然崛起。但与广阔的市场需求相比,目前我国老龄产业仅值7000 亿元人民币,产业发展远未满足需求,不仅硬性行业跟不上,软性银发产业的发展更是明显滞后,在老年休闲、老年教育、老年保险等老年服务业中,目前只是低水平的开发,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
1、老年人的消费特征与消费需求
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和消费习惯,决定了老年消费群体与青少年、妇女等消费群体有明显不同的消费特征。首先,老年消费群体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和方便性,通常讲究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经久耐用,不易受商品的包装、广告的影响。其次,老年人的购买动机强。这表现在老年人的消费具有习惯性,消费观念和习惯同年轻人相比较趋向保守和固定,通常长期使用某种品牌或某个厂家的商品,多偏爱老商标,忠实老企业。对结构复杂的新产品开始往往不易接受。在消费过程中,老年人更多地表现出比较理性和实惠的消费心理,购买的冲动性和盲目性较少。近年来,老年人的消费具呈现出补偿性特征,如老年人试图通过消费来弥补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愿望,例如愿意在穿衣打扮、健身娱乐、旅游观光上等进行消费。另外通过观察可知,老年人在消费时具有一些特殊的心
理期待,表现在心理、情感方面。在消费时希望可以得到服务人员亲切的接待,温暖的笑容,并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2、我国银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积极发展银发产业,不仅可以满足老龄人口的需要,而且也可使老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银发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扶持,宏观上来说,在开发银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推动,表现在法制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投资、税收、信贷等,为银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和企业开拓发展老年消费者市场,带动和促进银发产业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从微观来看,企业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到银发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改变对老年消费观念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开拓银发市场,可以从银发产业的产品及销售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银发产业的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体现在银发产业上就是指老年商品市场和老年服务市场。企业应该以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和消费特征作为产品定位的导向,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个体差异性生产相应的产品或提供相关的服务。开发商要以质量为本,根据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心理特征,努力开发品牌产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在保证方便、实用、保健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外观设计。在产品的销售上,根据老年消费群体理智、节俭的消费特点,首先在定价上要实行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的策略,以赢得更多顾客,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同时,厂商应对老年消费市场进行合理的细分,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将产品定位于高、中、低档三种级别,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在销售地点定位上,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特点,尽量在居民社区开办一些占地面积不太大的连锁店,并能提供送货上门、电话定购等服务。在销售环节中,要实行亲切友好,细心耐心的情感销售策略。在产品促销方面,企业应在在老年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来达成,同时加以适当的广告宣传,宣传的诉求点应适合老年人的特殊要求,贴近老年人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银发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发展老年消费市场,既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观要求。同时,银发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合适资金流向的投资者来说,是一条高回报的投资渠道。总之,银发浪潮正在加速涌来,我们期待银色产业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