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西厢记》和《牡丹亭》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论文
摘要《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应有性爱的权力,是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真正甦醒。
关键词 《西厢记》 崔莺莺 《牡丹亭》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作家王实甫的作品,其中的女主角崔莺莺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画廊里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同时她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这个形象的诞生有其社会根源,元代实行较为极端的民族政策,使得汉人极其重视“门第观念”,原来已有的婚姻等级制度更加森严。而元代的统治阶级由于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他们对汉人的文化不太重视,儒家的思想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就使得思想界和文化界也出现了松动。元代更是长期废除了科举制度,即便恢复以后汉人也很难考上,并且还有“十儒九丐”的说法,汉族文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不得不时常出没于教坊勾栏,创作出大量关于婚姻爱情的杂剧,这些都为崔莺莺形象地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元代统治者崇尚佛教,建有大量的寺庙,这就为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相遇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崔母想把崔莺莺培养成遵循封建礼教的典范,为此还专门请了一个老夫子进行教育。可事与愿违,当春暖花开时,当崔莺莺读到《诗经·关雎》时,她对爱情产生了最初的萌动,开始有了人性的自然觉醒。这让她从心底发现了青春被禁锢的痛苦,发出了“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感慨!这些为后来崔莺莺和张生的相爱打下了基础,为崔莺莺的反叛提供了内心根源。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首先是对张生外表的倾慕,但更多的是对他才情的认可。不过如果张生不首先表达爱慕之情,崔莺莺是不会主动提出的。崔莺莺在对爱情地追求中内心热烈、外表冷静,夜间热情、白天“规矩”。
这些都是处在重重封建礼教中女性的正常反应。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顾忌,但是崔莺莺对待爱情的态度却是坚定的,这是对传统的“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的反叛,是女性个人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
更为重要的是崔莺莺在对待名利的态度上,当张生赴京赶考时,崔莺莺嘱咐道:“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还抱怨道:“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又千叮咛万嘱咐“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在崔莺莺的眼里,富贵比不过两人心心相印的真实爱情。
但在封建社会里,女性不可能取得等同于男性的话语权,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当崔张二人结合之后,主动权便交到了张生的手里,崔莺莺说道:“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表达了男女之间在爱情上的不平等。
崔莺莺的一切希望只能寄托在张生身上,张生的行为左右着事态的发展。
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是对自己女性意识的自我肯定,是一种直观的、直觉的认识,而她在爱情追求中的矜持、犹豫、顾虑却反映了刚刚萌发自我意识的女性觉醒历程中的脆弱性和矛盾性。所以说,崔莺莺表现了女性意识觉醒的萌芽状态。郭沫若曾高度评价《西厢记》的划时代意义:“有生命之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如果说崔莺莺只是女性意识最初觉醒的话,那么《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就是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她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比崔莺莺主动得多、坚决得多,青春的觉醒、人性的甦醒更集中、更鲜明。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也就是认为女人天生就有性爱的权利。而这一要求是在她之前的文学作品中的所有形象都不曾有过,因此杜丽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真正觉醒的第一人。之所以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真正觉醒的第一人,这与当时的时代以及《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是分不开的。
汤显祖生活在明朝后期,这时中国封建社会已逐渐走向没落,在它的内部开始缓慢地萌发出某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在江南,资本主义的苗头在缓慢地萌发,市民阶层得到较大的发展。汤显祖不但是伟大的戏剧家,还是明朝后期进步的思想家。他幼年时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这形成了他入世和出世的矛盾的世界观。在思想上,他还受到了明朝后期泰州学派著名思想家罗汝芳和李贽较大的影响,自谓“一生疏脱,然幼得于明德(汝芳)师,壮得于可上人。”(《答邹宾川》)而泰州学派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率性所行”及“百姓日用即时道”,这些显然与程朱理学天理至上,维护正统的思想格格不入。汤显祖建立起“至情”世界观,认为情是人的生理本能,这种个人本能凌驾于一切之上。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噫而风飞,怒而河奔,世能厄之于彼,而不能不纵之于此。”这种情甚至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激荡于世间,天理无法约束它,它甚至可以战胜死亡永远存在。他认为情与理是截然对立的,两者互不相容。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他认为“谛视久之,并理亦无”。也就是说,理是无足为道的,他实际上坚持了“情之所必有”的观点。他认为“情在而理亡”,从而创作出杜丽娘这一伟大的反叛女性形象。
杜丽娘女性意识甦醒最集中地体现在《惊梦》【阜罗袍】【隔尾】中。杜丽娘生平第一次去了自家的花园,“姹紫嫣红开遍”的美景,(“原来蛇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成看的这韶光贱。”)使她顿时内心激荡不已。“天呵,奴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情是人的本能,是理无法压抑得了的。她的觉醒是人性的觉醒。
这是她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欲正在突破限制,跃跃欲试。生理的成熟是基础,外部的触发是条件。杜丽娘先是由春色的迷人美丽发现了自我的迷人美丽,后是由自然界的美丽联想到自己的青春被埋没。她觉得自己如同罪犯一样被约束着,在灰暗的环境中,无人赏识她的美,于是她十分的不满。
先前朦胧的爱情意识,经过大自然的催发,经过《诗经·关雎》的引导,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苦闷的根源在于缺乏爱。这样对男女之爱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杜丽娘“不知所起”的情,是她作为一个健全的生命所具有的特性,是出自人自身天性对性欲的本能需求和渴望,是一种普遍的人性。
她坚持的是“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由人怨,”她拥有了强烈的个性解放意识和坚定执著的爱情信念。因此,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她没有了崔莺莺的脆弱和矛盾,不像崔莺莺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左右摇摆,瞻前顾后,而是把自己摆在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上,像男人那样勇敢主动地追求爱情,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
而《惊梦》则最好展现了杜丽娘强烈的个性解放意识。
她怀着对异性的无限憧憬入梦,在梦中她遇见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向她求欢,在花神的保护下,她半推半就地同意了,在与男人的交欢过程中,她充分地享受了性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不敢实现的愿望在梦中得以实现。这种对性欲地追求恰好是对封建礼教最大的反抗,也是杜丽娘女性意识的自然觉醒。可在现实中,杜丽娘的欲望不敢有一点的泄露,这与她的追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而且也无法解决,无奈之下,她只有以死殉情。而当柳梦梅路过此地时,执著追求的杜丽娘的鬼魂赶来相见。在这里,“情”不但战胜了理,也战胜了生死,超越了时空。为了追求爱情,杜丽娘还魂了,她又重新活了过来,依然保持了追求自我的坚定信念,她坚决和代表封建势力的父亲作斗争,宁愿不当杜家女,也不离开柳梦梅。最后在她的执著下取得了胜利。这是“情”的胜利,也是杜丽娘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人人性的真正甦醒。
《牡丹亭》公开肯定了人的生命欲望,把个人的生命欲望提高到令人正视、令人崇敬的高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人人性的真正甦醒。所以说,杜丽娘的形象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崔莺莺和杜丽娘同是面对春天的美景,产生了人性的最初觉醒,同是诵读《诗经·关雎》时产生了爱情的萌动。可是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崔莺莺是被动地接受,而杜丽娘是主动的追求;对待性爱,崔莺莺是遮遮掩掩,而杜丽娘是热烈回应;面对家长阻挠时,崔莺莺是哭泣哀求,而杜丽娘是坚决斗争。所以说崔莺莺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杜丽娘则是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真正甦醒。当然,杜丽娘女性意识的进一步甦醒也离不开社会和历史的进步。
第二篇:从人工智能看意识觉醒
从人工智能看意识觉醒 ——观电影《人工智能》有感
看电影《人工智能》真是思维上莫大的享受。在我看来,影片生动地呈现了机器人大卫意识觉醒的过程——开始大卫虽形似真人,但也只能做出程序预设的反应;后来启动了“爱”模式(姑且这么叫吧)之后,表现出了与人类情感几乎别无二致的特征,如对“妈妈”的依赖,对“真儿子”马丁的妒忌,被抛弃后的恐惧等;再后来,大卫通过自主思考产生了“愿望”——找到蓝湖仙女,把自己变成“真人”。在机器运算结果(大卫做出的判断)与外界实际情况的比对过程中,大卫发现了自己是异于外界的存在(类似于确认了自我),对所处的情境做出能动的判断,并且强有力地去执行判断所指向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可以认为大卫产生了自我意识,并且这也许会是机器人产生意识的一个可行机制。
那么机器人能否具有意识,或者说能否被赋予意识,再或者,能否实现意识的觉醒?此处的“意识”不局限于“人类意识”,而泛指一种能动的判断力(区别于基于预设程序的被动判断),基本上包括认知外界与判断主体(或者说,自我)。目前主流的并广泛应用的是“弱人工智能”,即人造机器表现出智能的行为特点。其智能的实现依赖于预设的程序以及庞大的经验数据,面对外界刺激(给定一个输入值),它只能做出确定的判断,而不夹带随机性的成分。换句话说,这样的机器只能给出人类预设的(或者依照程序所得到的)答案,不会给出能动的、个性化的判断,也就是不会像真正的人那样思考。如果要造出“真正能够推理并采取理性行动”的机器人(即“强人工智能”意义下的智能),那么我觉得要引进一些随机性的因素,允许机器人在既定法则之外有选择判断的空间,产生不确定的结果,用来模拟人能动的、个性化的思维。(这方面可以利用量子效应的随机性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定义并实现人工智能,我想最终都要归结为探索人类意识产生的机制,这个问题迷雾重重却又充满魅力。在这里我们姑且把意识限定为对外界的认知以及对认知主体的认识。到此我不禁发问,我们对于外界与自己的认知是被赋予的呢,还是我们进行自主思考的结果呢?我们的所谓的“意识”是不是已有观点在个体上的投射或者再现呢?这样的问题是会让人恐慌的,因为它毫不留情地直接指向了自我的身份确认。如果我所谓的认知并不是我自主思考的结果,甚至我根本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那么我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既有观点的载体,我的“意识”也仅仅是一个副本。这样的话,其实可以有千千万万个“我”,或者说“我”这个称呼已经没有意义了,身份识别也失去了意义。我想,片末大卫在看到许许多多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并且有可能产生一样的意识的机器人的场景,可以很好地展示这种自我身份确认的危机及其带来的恐惧。
我相信我们确实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我们对于世界与自己的认知是既有观点与自主思考共同作用的结果,问题在于这个认知当中我们的主体性有多突出?如果思考的主体性被既有观点淹没,那么这样的人的心灵是缺乏生机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问题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信息的洪流中谈“意识觉醒”是合理的。这里的意识觉醒不是指从无到有的意识产生的过程,而是指认知主体被重新认识和重视、认知的主体性不断突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认知,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其进行重构,产生新的认知,我们的主体性被推到一个空前突出的位置,精神上也获得更广泛的自由。假如人工智能能够模拟这样的思维活动,那么我想机器产生意识应该是可能的。
第三篇:是谁成就了美狄亚——从《美狄亚》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是谁成就了美狄亚
——从《美狄亚》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班级:08级1班学号:080101062姓名:蹇 波
《美狄亚》是埃斯库罗斯的主要悲剧著作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美狄亚的遭遇是当日妇女的共同命运,妇女深受压迫,被禁闭在家中,不得参加公共活动,而男子则可以有外室,在外面胡闹,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欧里庇得斯接受了智者派的进步思想,对宗教信仰抱怀疑态度,他攻击预言者,责备天神邪恶,残忍,制造人间的灾难。不仅《美狄亚》是如此,他的《伊翁》《阿尔克提斯》也表现了这一点,对妇女境遇的同情。而《美狄亚》不同于《伊翁》《阿尔克提斯》的是,美狄亚做出了一系列反抗命运的行为,最后获得成功。
美狄亚是个异国女子,她集美丽与智慧与一身,却背叛自己的家庭,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同他一起前往希腊的伊奥尔科斯,在那里为伊阿宋报了杀父之仇,伊阿宋未能恢复王权,又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流亡到科林斯。而伊阿宋却要另娶科林斯国王的女儿,国王打算把美狄亚驱逐出境。美狄亚没有继续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开始复仇。这对于当时的逆来顺受的女子来说,是一个伟大的举动。这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挑战,也是这一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突破点。
在剧本的开场时,姆说:“我知道她的性子恨凶猛,她不会这样驯服地受人虐待!”这里侧面反映了,美狄亚不同于其他温顺的女子,而是一个烈性女子。
在第四场合唱队,“如今那神圣的河水向上逆流,一切秩序和宇宙都颠倒了:男子汉的心多么奸诈,那当着天发出的盟誓也靠不住了!从今后诗人会使我们女人的生命有光彩,我们获得这种光荣,救再也不会受人诽谤了!”可见在这之前,女人的生活,女人的地位受到约束。
而美狄亚用其行为证明了女性的美丽、智慧与勇敢,从而让人们逐渐改变对女性的看法。
第三场,美狄亚叙说到:“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购买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而最重要的后果还要看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坏家伙。因为离婚对于我们女人是不名誉的事,我们又不能把我们的丈夫轰出去。”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里的女性多么不被重视,女性在社会里没有自主权,丈夫可以明目张胆的另取新欢,女子却不能要求离婚,因为这是“不名誉的事”。
并且男人可以选择外出,女人却只有安守家中,“一个男人同家里的人住得烦恼了,可以到外面去散散他的心里的郁积,不是找朋友,就是找玩耍的人;可是我们女人就只能靠着一个人。他们男人反说我们安处在家
中,全然没有生命危险;他们却要拿着长矛上阵:这说法真是荒谬。我宁愿提着盾牌打三次仗,也不愿生一次孩子。”从这可以看出美狄亚的内心世界,是不赞同这种社会约束的。美狄亚在开始时接受命运,接受社会安排,安于家中,相夫教子,而伊阿宋却是背叛爱情,另寻新欢。这既是社会制度的不公,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也表现出男权世界的弊端。而美狄亚的报复行为,既是对自己命运的突破,也是对这种不平等制度的控诉。
美狄亚偷走圣物金羊毛,杀害胞弟,离开祖国,表现出对于爱情的主动追求。她的这种不同于传统男追女的做法,表现出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在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是,美狄亚为了让伊阿宋承受抛妻弃子的最大痛苦,杀害了他们的孩子。从心理学上讲,美狄亚的这一行为是因为对于伊阿宋行为的愤怒和爱上伊阿宋这样的人的羞耻感。传统的女子在遭遇丈夫抛弃之后,往往会依靠子女,最终出人头地。但她杀子的行为也反映出对传统制度的彻底粉碎。在西方传统中,遭弃女子往往请求神明庇佑和拯救自己,“诗人们会停止那自古以来有辱我们名节的歌声!如果阿波罗,那诗歌之神,把琴弦上的神圣的诗才放进了我们的心里,那我们便会唱出一些诗歌,来回答男人的恶声!时间会道出许多严厉的话,其中有一些是对我们女人的,有一些却是对男人的。”而美狄亚却是向神明祈祷,请求神明惩罚伊阿宋。“啊,宙斯,切不要忘了那造孽的人!”
在决定杀子之前,美狄亚的内心也挣扎了一番,“可是我又为我决心要做的一件可怕的事而痛苦悲伤,那就是我要杀害我自己的孩儿!”,可知美狄亚并没有因为仇恨而失去理智,只是为了完成复仇,让伊阿宋承受最大的痛苦,证明自己“不要有人认为我软弱无能,温良恭顺;我恰好是另外一种女人:我对仇人很强暴,对朋友却很温和,要像我这样的为人才算光荣。”因此,在最后,她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伤害,“我要把他们带到那海角上的赫拉的庙地上,亲手埋葬,免得我的仇人侮辱他们,发掘他们的坟墓。我还要规定日后在西绪福斯的土地上,举行很隆重的祝典与祭礼,好赎我这凶杀的罪过。”
长期以来,自母系氏族社会以后,女子就被给予不公正的待遇。即便是世人所熟知的圣人们也是如此,孔子:“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亚里士多德把女人看成是未成年的孩子,是思维的低能儿。阿斯奇诺士主张女人的义务就是做自己老爷的忠实走狗。尼采认为:“妇女一辈子都是不懂事的孩子。”卢梭认为:“女人的首要品德是顺从。”在一些知名的著作中,《创世纪》中把女人视为邪恶的毒蛇,夏娃因此要承受怀孕生子的苦难。在《新约》《旧约》里也是一样,一直持续到罗马帝国时代,女人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顺从男人才是她们的美德。
而欧里庇得斯受智者派进步思想的影响,他“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描写”,反映了雅典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出色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也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他十分关心妇女的命运,现存悲剧中就有12部写到妇女,其中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革涅亚,阿德墨托斯的妻子阿尔
克斯提斯,一是希腊盟军统帅的女儿,一是斐赖城国王的王后,尚且是如此的悲剧:给女神献祭或代替丈夫去死。更不要说其他的妇女了。因此他让美狄亚在剧中第三场时说到,“在一切有灵性的生物中我们女人是最不幸的了。”正是因为他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于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成就了一个新女性的传奇复仇。
参考文献:
[1]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
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1986年3月第1版
[3]
第四篇:从《青春之歌》看女性意识
从《青春之歌》看女性意识
摘要:《青春之歌》是杨沫著写的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以女性视角关注知识分子题材的重要女性主义小说。它成了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走向革命的范本。本文以女性的角度,从《青春之歌》的创作思想和、典型人物的塑造这两方面简要分析此小说的意义,揭示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青春之歌》
女性意识
创作思想
典型人物
价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有像丁玲、白朗、杨沫、茹志鹃、刘真等一批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活跃在创作领域,而且在她们具体的创作中时时还会不可遏制地体现出一种女性的生命体验、女性的情感判断和女性的文学气质。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青春之歌》是杨沫著写的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以女性视角关注知识分子题材的重要女性主义小说。它主要是通过对女主人公林道静这小知识分子从不屈服于命运和对家庭与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以女性的视角形象地展现了“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成为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走向革命的经典范本。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成功的人物塑造,特别是女主公林道静的塑造。林道静的出现引起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女性意识的再度关注和探析,掀起了女性意识的旗帜。在此,笔者从女性的角度,运用女性意识的理论简要分析此小说的意义,揭示其独特的价值。
一、从《青春之歌》的创作思想看女性意识
《青春之歌》这部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生活背景,重点反映从“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爱国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是以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生活命运为线索来结构作品的。不难看出,它的构思有着杨沫作为女性鲜明的生命感觉和情感投射,蕴含了很多作者身上女性意识的精神。作者放弃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高级文化培育出的犹豫、多虑、患得患失、软弱、不敢抗争以及敏感纤细等女性情感特征,她内心激荡着的是经过改造后和过滤之后的对更崇敬、更神圣、更纯洁的伟大革命事业的向往和追求。她有着顽强不息、勇于反抗、不怕挫折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有着自尊自爱、追求自由的独立女性人格的起崛,于是作者想通过《青春之歌》来创造一位符合心中理想的女性主人公来反映她身上的女性意识。林道静正是她完成了自己思想改造后,对其思想改造必由之路的确认并通过个人的心路历程得到确认的一个文学人物范本。
小说其实也是作者的亲身写照。杨沫在谈到她在创作《青春之歌》的心态时曾说到:“作家创造出来的形象,不仅可以教育和感动读者,同时也可以教育和感动作者本人。在创造卢嘉川、林红这些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形象的过程中,我自己的精神就仿佛升华了,就仿佛飞扬到崇高的境界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好像把自己本人列入了小说的人物中,列入了犹如林道静那样受过了共产党员的教育感染后的愉悦及对共产党员无限的崇高敬佩之情。要是作者本身没有这样的意识,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感悟体会呢?在“答读者”的一篇文章中,杨沫回顾了她之所以能够塑造出林道静这一形象的思想经历,她认为:“其根源正是因为我遵照了毛主席的教导,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和广大的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滚着一身虱子和他们同住在一条炕上。工农兵群众改造了我,那些崇高的英雄们教育和感染了我,所以我才能写出像卢嘉川和林道静那样一些人物来。只有人民生活才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如果我不曾投身到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去,如果我不曾接触、理解,并且常常爱像卢嘉川、林红那样的英雄人物,如果我只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而没有在火热的斗争中得到改造的话,那我自信绝对写不出《青春之歌》来。”通过作品文本我们可以得到确认,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的思想与这些追忆性的表述没有太大的差别,林道静也正是按照作家的这一体验踏上精神解放之路的。《青春之歌》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反映了现实作家的女性意识强烈的崛起。
二、从《青春之歌》的典型人物看女性意识 《青春之歌》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成功的人物塑造,而作品中最典型的塑造人物女主人公林道静。此小说不同于当时同类题材的一些作品那样,只是通过一些重大的革命事件来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及成长,而是巧妙地通过女主人公和三位男性的感情联系,将情感线索与精神成长线索交织在一起刻画人物,显示了一位女作家对女性心理和情感的特殊把握。作品中的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她的母亲是被她父亲霸占了的贫农女儿,她身上“有白骨头也有黑骨头”,她心地善良,同情民众,憎恨她的家庭,反抗她的家庭,为追求自由离家出走,想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但是她虽然逃离了她家庭给她设置的网,却又踏进了余敬唐的罗网,她从绝望走向自杀的道路。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以“骑士兼诗人”的风度和温情体贴赢得了林道静的爱情。他们度过暂短的爱情生活,在许多实际问题上发生分歧。向往自由追求革命的林道静,终于认清了余永泽自私、庸碌、狭隘的本质,毅然与余永泽分手。林道静跨出了“爱”的小圈子,标志着她思想历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这时期她的主要思想特征是向往革命,并投身到革命。她张贴标语,撒发传单,单枪匹马地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党组织营救了她,把她秘密护送到定县农村。在这里,党又派果敢、机敏、干练的江华同志领导她工作,在江华的帮助和教育下,林道静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在狱中,她又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员林红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出狱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林道静的成长历程看,她对女性人格和女性意识具有强烈的追求并努力尝试去拥有获得。
林道静作为一个女性,“既是性的受害者,又是性的自觉者”。她与传统女性不一样,不想沦为男人的玩物,不想听从于家长的包办婚姻,不想屈服于命运额安排,她逃离了自己的家庭,踏上了流亡的不归路,这突出的反映了她的抗争意识,而抗争意识又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带有了更加深刻的内容。作品深刻的刻画了女性性别给林道静带来的灾难,但是这性别带给她的不仅只是灾难,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林道静为抗婚毅然离家出走,只身到北戴河谋生,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打击之后,她对前途绝望了,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兼骑士”的于永泽进入了她的生活,成为了她的伴侣。可是渴望着“独立生活”的林道静并不满足做家庭主妇,他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使她同冷酷无情的于永泽出现了裂痕,她逐渐的看清了于永泽的自私平庸的男性面目,通过与卢嘉川的交往,革命的新形势使她感觉到了与于永泽的格格不入。终于林道静摆脱了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羁绊,离开于永泽,义无返顾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小说中,林道静自称自己的骨头“一半白一半黑”,其实这是林道静对于自己的家庭出身及阶级成分的困惑、苦恼的心理,这决定了林道静在以后的斗争生活中总是努力地改造主观世界以改变自己的阶级成分。一开始,林道静把自己的生存理想寄托在了爱情上,她与于永泽的婚姻使从小就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爱情的感动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可是后来她马上发现,爱情不是她的归宿,她不想被别人供养,要想在这个乱世中生活下去就必须另寻出路。而卢嘉川的出现,使她开始接受革命思想,逐渐明白,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现实生活的残酷使林道静不信任任何人。对于独自沉醉在美妙爱情中的男人,林道静对他们表现出了更多的怀疑和彷徨,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林道静发现了男人(于永泽)的平庸和无能,没有能力去改变她的内心,也不能给她安全感,而当男人(卢嘉川)作为政治符号出现的时候,才使她觉得有了前进的方向,因为在长期的悲惨生活中林道静懂得只有政治才能救赎她,只有政治才是她生存权利的唯一保证。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辗转于各种政治符号之间的过程,男人的自然性别被政治信息所取代,而林道静的女性性别便成为了她与政治结合的资本,这就是女性性别给林道静带来的机遇。从刚开始的逃避婚姻,到后来的拒绝、面对,最后接受自己的性别并成为自己的自救资本,这一过程,完全地展示了林道静由一个女孩到女人的转变。而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是林道静追求自我解放、独立生活的终极目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从而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林道静这典型人物的塑造充实丰满,生动感人,使作品有了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杨沫《青春之歌》的创作,使我们感受到即使在高扬着“阶级”、“革命”旗帜的20世纪50-60年代,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并没有“完全泯灭”。正是由于这部出自女作家之手的作品反映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在那个年代显示了不同的格调,从而使《青春之歌》赋予了独特的价值意义,成为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参考书籍:
1、罗雪松:《性别视角下的文学诠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9月
2、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杨沫:《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青春之歌》,中国人民文学出版,2005年7月1日
4、罗兴萍:《中国当代文学60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
5、吴道弘:《书旅集——四方文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中本113班
邱云荧
学号:201101402141
第五篇:公开课教案:从《氓》《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
从《氓》和《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
教学目标: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理解女性婚姻幸福的真正保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节课中,我们了解了两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认识了两个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女性,那么,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通过这两个例子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且将她们的不幸遭遇作为前车之鉴,来理解现代社会婚姻幸福的真正保障。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首古诗的有关内容吧。
二、知识复习:
1、这两首诗的出处以及体裁分别是什么?其体裁有什么特点?诗歌都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氓》选自《诗经·国风》,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的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读起来节奏整齐,音律和谐。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玉台新咏》,是一首乐府民歌,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这是一首五言诗,全篇以五字句构成。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节奏特点:《氓》全文;《孔雀东南飞》末三段。)比兴的艺术手法。《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
2、提问:这两首古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什么?悲剧的根源何在?
明确:这两首诗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氓》是一首“弃妇诗”,是女主人公的自诉。造成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氓的“罔极”,是女子的遇人不淑,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但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层面去分析,女子的被弃其实是个“社会悲剧”。处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男子是社会及家庭的中心,是“决定因素”。女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而男子则可以始乱终弃。
《孔雀东南飞》主要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悲剧的共同原因都是社会因素。(15分钟)
三、拓展阅读:
1、在《诗经》中可视为《氓》的“姊妹篇”的是《邶风·谷风》。《谷风》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被遗弃的女子,不同的是她对喜新厌旧、已经另娶新人的男子仍抱以极大的希望。她对亲手操持起来的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想到自己在这个家中已无一席之地时,她痛苦万状。她悲戚的哭诉和哀求与《氓》的女主人公相比显然是过于凄怆而柔弱了。自然,无论是怨恨还是希求,对于强横的夫权加在她们身上的重压说来,她们都是永远备受蹂躏的弱者。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诗经中的作品。《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秃贵)tuí 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译文:
暖暖东风轻轻吹起,微风飘来点点春雨。那天我又恐又惧,当时只有着我和你。将要享受安乐之时,你竟反将我来抛弃。
暖暖东风轻轻吹起,突然旋风乱吹一气。那天我又恐又惧,是你把我抱在怀里。将要享受安乐之时,丢我如像丢件东西。
暖暖东风四处吹遍,轻轻吹到高山之巅。青草那有不会枯萎,树木哪能没有凋残。你把我的大德忘记,只记小恨将我埋怨。(5分钟)
我们看到,女主人公也曾有过与男子的甜蜜时刻,她陶醉爱海之中,和男子也曾有过海誓山盟,但男子却改变心意,遗弃了她。我们似乎看到了她无助的哀求,但却无济于事,往日的和风细雨,现在却成了凄风苦雨。
当爱情已经消逝,女主人公的命运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与《氓》中的情节何其相似。可是,有些悲剧,不是因为爱情的消逝而产生的,我们再看一个与《孔雀东南飞》相似的故事。
2、阅读《上山采蘼芜》:5分钟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全诗主要通过弃妇和故夫的对话,写出故夫怀念旧情,更显出弃妇的无辜,他们离异的原因可能不是由于他们自身,而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的逼迫。从故夫对新人和故人比较的标准可以看到,他不只是看在容貌上,而且重在劳动技巧和人品,可见他们的分离是被迫的。虽然没有《孔雀东南飞》的死别,但无奈的生离仍然让人感叹不已。
四、联想迁移:(10分钟)
让我们来做一个设想,《氓》中的女主人公离开后会去哪里?能干什么?刘兰芝为什么会被迫嫁人?
A、自力更生。B、回娘家。C、再嫁人。这三种选择都不是她们自愿的,谁不愿意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呢,但这一切却不由她们决定。尤其是年老色衰的女人,再嫁不太可能,回娘家没有地位,遭人笑话,自力更生也未必有能力能够做到,等待她们的只有悲剧。
补充阅读:李敖《论中国女人》:
在古代,有一件怪事:男人离不开女人,可是男人又看不起女人;更怪的是,不但男人看不起女人,连女人也看不起她们自己。
男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放在床上;女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放在地下。或者放在水里,干脆淹死。这是因为养不起,又没有“安无妊”或“乐普”,只好即时生杀了事。这种风俗叫做“溺女。
男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穿漂亮的衣裳;女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只穿背心式的内衣。
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璋是好的玉石,使男孩玩玉石,据说可增进他的德行;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瓦不是瓦片,是纺车上的零件,使女孩子玩纺车上的零件,据说可使她将来勤于家事。
为了奖励生男孩,汉朝章帝发明了“胎养令”,对生儿子的有优待,生女儿的就不行,除非生杨贵妃,生杨贵妃可以“不重生男重生女”。但举世滔滔,哪有那么多杨贵妃好生?何况万一生不好,生出了黄承彦家的丑丫头,除了嫁给诸葛亮,也没人要。但举世滔滔,哪有那么多的诸葛亮?
„„
古代中国女人,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嫁做妈妈。她们在没出嫁以前,整天关在家里,绝不会出来念书或出来跳舞,或出来做女秘书、女护士,是没有这些的。
她们没有上学的权利
口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会念书反倒是美德!
她们没有职业
蹲在家里,就是她们的职业。
她们没有继承权
财产都分给兄弟们了。
他们没有人格权
人格权已经被爸爸、丈夫、儿子所吸收。
她们没有自由意志
不需要她们有意志,坏事不让做,好事也轮不到她们做。
她们被“圣人”看不起
孔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她们很容易就被丈夫赶走
有七个理由,丈夫可以赶走她,其中一个理由是“不生儿子”。不生儿子不怪丈夫,要怪她!
她们还很容易就被连带杀头
要是她的爸爸、丈夫、儿子犯了大罪,她就跟着倒霉,她自己若想犯个大罪,教别人也倒霉,不行,没机会!
她们很难再婚
不论离婚后或丈夫死后,总之,她们想结第二次婚,很难很难;并且很多人根本也不想,她们宁愿糟蹋了青春。清朝有一个“高节妇”,十七岁起守寡,守到九十六岁,共守了七十九年,是“守寡大王”。
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汉朝开始才有女人私人的名字,有的还是没有,只叫做什么什么“氏”而已。你一看到什么什么“氏”,比如说“陈氏”、“王氏”,你就知道“是个姓陈的女人”、“是个姓王的女人”,这就“够”了!„氏”字是一个表示“是女人”的通用说法,其他同类的字还有“姬”、“姜”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古代有个女人叫“孟姜”,传说中为了找丈夫,曾哭倒长城,后来人们不知道“孟姜”的意思就是“是个姓孟的女人”,以为“姜”是她的名字,于是硬把她叫做“孟姜女”,这是不通的,“姜”就是“女”,这么一叫,孟姜“女”岂不成了“孟女女”了吗?„„
教师总结:如果说,古代女性是由于社会因素而无法保障自己的地位,无法得到幸福,那么,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保证自己的幸福呢?我们来看看现代女性的回答。
1、香港女作家张小娴《我好怕》:
我好怕会飞的蟑螂,可是,要失恋的话,我宁愿同时被三十只会飞的蟑螂袭击。„„„„
我好怕失恋,可是,要失掉尊严的话,我宁愿失去你。
人格与尊严是做人的底线,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放弃这些,哪怕是爱情,一个爱你的人不会践踏你的尊严,如果要以丧失人格为代价,那么,宁可不要这种爱情,因为这不是真爱。
人格和尊严是爱情的底线,那么,除了相互尊重以外,怎样才是真正的爱情呢?
2、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结:相爱的两个人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具有共同的价值和尊严。
五、布置作业: 参照《谷风》,将《氓》改编为白话诗歌。例:
男子忠厚又老实,抱布来换我的丝。真意不是来换丝,商量我们的婚事。
送你送过淇水泮,依依难舍到顿丘。非我故意拖延你,你要请位好媒人。
请你不要发脾气,秋天我就嫁给你。
登上墙头向远望,望眼欲穿盼着你。不见你从远处来,眼泪簌簌落下来。终于见到你身影,我又笑来心欢喜。你用占卜定吉日,我们没有不良兆。
你用车子来娶我,我带财物嫁给你。
桑叶未落挂树枝,叶子新鲜又润泽。叹息那些斑鸠鸟,贪吃桑葚损健康。
美丽痴情姑娘们,不要迷恋男子们。男子沉溺爱情里,随随便便能脱身。
女子沉溺爱情里,不能轻易就脱身。
桑树又逢落叶时,叶子黄黄纷纷落。自从我嫁成你妻,多年生活历贫苦。淇水汤汤滚滚流,溅湿我车两幔布。女子本来没差错,男子常常有二心。
爱情没有定标准,感情轻易就变换。
多年作为你的妻,累活苦活无不做。早起晚睡总这样,从来没有懈怠过。
你的心愿已满足,虐待成了你特长。兄弟不知我的苦,讥笑令我愁断肠。静心想想这生活,独自伤心愁断肠。
原想同你过到老,相伴偕老无希望。淇水再宽也有岸,洼地低湿也有畔。
回忆当年孩子时,欢乐说笑难忘怀。
誓言真挚又诚恳,岂料今朝你违言。不念旧情今昔改,我们就此不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