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0-11-08 11:0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

第一篇: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

诗穷而后工的历史考察

诗必穷而后工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GONG Ben-dong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x,48(4)0 次 参考文献(62 条)1.张健 欧阳修之诗文及文学评论 1973 2.宋金四家文学批评研究 1975 3.宋金四家文学批评研究 4.孟子·尽心上 1983 5.管锥编 1979 6.萧统.[唐]李善.李培南 《文选》卷 41 1986 7.马其昶.马茂元 《韩昌黎文集校注》卷 4 1986 8.《韩昌黎文集校注》卷 4 9.曾枣庄.刘琳 全宋文 1991 10.全宋文 11.七缀集 1985

12.薛简肃公文集序 13.傅璇琮 全宋诗 1992 14.全宋诗 15.全宋诗 16.全宋诗 17.答圣俞 18.《秋怀二首寄圣俞》其二 19.王秀梅 后村诗话 1983 20.北宋党争与梅尧臣诗歌的创作 2001 21.全宋诗 22.梅尧臣.朱东润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 6 1980 23.脱脱 《宋史》卷 314《范仲淹传》 1985 24.全宋文 25.全宋诗 26.梅尧臣注《孙子》,现部分保存在《十一家注孙子》中 27.吕大临 横渠先生行状 28.与梅圣俞书 29.李焘.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续资治通鉴长编 x 30.《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 14《异同》 31.《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 15 32.《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 28

33.梅尧臣的叔叔梅询与吕夷简关系较近.梅询知濠州时,吕夷简为通判, 34.《全宋文》卷 697 35.王安石.李壁 《王荆文公诗》卷 13 1993 36.《后山集》卷 11《王平甫文集后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985 37.宋荦 《宛陵文集序》,《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38.《王荆文公诗》卷 35《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39.王文诰.孔凡礼 苏轼诗集 1982 40.《苏轼诗集》卷 12《僧惠勤初罢僧职》 41.题诗卷后 42.即如宋人刘挚《忠肃集》卷 15《文莹师集序》、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卷 15《跋东坡诸公追和渊明归去来引后》、李纲《梁溪集》卷 138《五峰居士文集序》、程珌《洺水集》卷8《曹少监诗序》等等 43.《文忠集》卷 16 44.葛胜仲 陈去非诗集序 45.《小仓山房文集》卷 10 2002 46.《潜研堂文集》卷 26,《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刻本 47.《秋笳集》 48.袁宏道 谢于楚历由草序 1981 49.《曝书亭集》卷 4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50.吴锡麒 《有正味斋骈体文集》卷 8《张渌卿露华词序》 51.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 52.张耒.李逸安 《张耒集》下册,卷 48《送秦观从苏杭州为学序》 1998 53.《苏轼文集》卷 10《邵茂诚诗集叙》 1986 54.晁补之 《鸡肋集》卷 34《海陵集序》 55.题诗卷后 56.留别僧讷 57.郭齐.尹波 《朱熹集》卷 56《答徐载叔》二首其一 1996 58.王世贞.罗仲鼎 《艺苑卮言》卷 8 1992 59.车天辂 《五山集》卷 5《诗能穷人辨》 1993 60.李德寿 《西堂私载》卷 4《诗能穷人辨》 1997 61.金锡胄 《息庵遗稿·别稿》卷上《诗能穷人赋》 1995 62.张维 《溪谷集》卷 3《诗能穷人辨》 199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sdxxb-shkxbx04002.aspx 授权使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授权号:3ce3b45b-49af-47a1-94d7-9e240151ac79 下载时间:x 年 11 月 4 日

第二篇:三年级必背诗

三年级必背诗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竹石》 清 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日》 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三篇:总结历史速记诗

篇一:古诗背诵总结

小学古诗文背诵比赛总结

为了培育全校少年儿童诵读古诗文、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良好风气,积极促进全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我校语文组特组织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我校于2015年1月15号下午

第一节课举行了全校古诗背诵比赛,内容为语文课标规定的小学生必背诗词75首(一年级前10首、二年级前20首、三年级前35首、四至六年级75首全背),从内容正确、发音准确、姿势大方、知道作者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每班选取的是2位优秀生这样一个角度看,高年级的学生要好于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基本能准确的背出作者及故事内容,并且能做到发音准确、姿势大方;而少部分中、低年级学生对所抽取的诗词不能进行流利、熟练地背诵,对语文教材之外的古诗的内容根本不熟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背诗时几乎只背正文,不知作者,今后教师要让学生背诗时养成“题目、作者、正文”完整背诵的习惯。

针对此次古诗文背诵活动,我们进行反思,并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古诗背诵这一内容。

原因其

一、古诗背诵能为学习教材古诗提供有利的知识背景。由于时代原因,学生接触古文较少,为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有了较多的古诗积淀,课内古诗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也为今后的古诗文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二是能增强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

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没有背诵就没有语文教学、语文教材中有90%的课文需要背诵,利用古诗背诵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对于语文教学法的意义是深远的。

二、要有计划地去背古诗,要注重平时积累。

为了参加此次古诗背诵活动,部分学生是突击背诵,尤其是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把75首都背诵出来,从此次比赛的结果看,孩子们突击的效果也不差,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孩子的记忆力有多强,但我们相信,他们忘得肯定也很快。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长久的记住这些古诗词,我们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每周的背诵任务、及时检查、并引导孩子合理地运用古诗,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关注中把古诗背诵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成效。

三、提倡语文教师跟学生同背古诗。

这有利于培养教师对古诗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只有自己感受兴趣了,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引导学生做这项工作。这次古诗背诵中,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背诵的停顿、重音没有意识,跟老师这方面基本功差很有关系。从另一角度来说,教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去做事,还要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学生;要求的效果是短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长远的。让我们全校师生共同为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

高作小学教导处 2015-1-16 篇二:历史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诗

历史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诗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

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那将是整个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补充回答: 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取得借鉴,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课题。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就知道向历史学习了。20年代讲中国历史研究法,在讲到史学的起源时,对史学的最初形式作了想象的描述:“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长老,每当游猎之隙暇,或值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围炉藉草,纵谈己身或其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等等。听者则娓娓忘倦。”也就是说,最初的历史形式是传说故事。人们通过这些传说故事,就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大事。一般动物也有记忆和模仿的本能,但它没有知识,它不能将第一代所积累的经验传至二代、三代,这是因为动物没有“史”。人类则不然,先代的生活经验,能以记诵或记录的形式,留传后世,历数百年数千年而不失坠。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进化,“史”的作用可谓大矣。完全可以说,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历史记载的出现,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在他的《历史哲学》中,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得出这样一个认识。的确,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鉴”思想,司马迁作史,意在“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学家大都怀着匡世救俗的责任感,来研究和写作历史著作。篇三:古诗词诵读总结

古诗词诵读活动总结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多去诵读积累一些优秀的诗文词赋,必将提高这个人的文化修养。本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我校始终坚持古诗文诵读活动长效化、制度化。我班开展了“我爱读古诗”为主题的古诗词汇报展示活动,下面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

一、诵读展示前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学生古诗文的诵读。

1、每天在班级的“古诗文诵读角”写一句古诗佳句,每节课前进行诵读。

2、每周一次利用间操时间进行古诗文检查。

3、活动前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的指导

掌握良好的古诗诵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学习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摸索,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

(一):“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整个展示活动我给设计成四个部分,都是由两位小主持人来组织,学生在诵读时很有感情。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今后工作方向

1、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字音进行纠正。

2、因地制宜的开展好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语感的培养、文化底蕴的丰厚并非一日之功。通过古诗诵读展示活动使我和学生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会继续坚持,并不断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看着学生们喜悦的表情,我想:这次的活动太成功了!我们应该将它进行下去!

2014.3 篇四:初中历史知识点(初

一、初二总结_超完整_深刻_速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5、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6、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 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4、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6、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4、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5、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1、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5、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7、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9、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秦朝:

1、徭役繁重、暴政

2、赋税严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导致:(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起义失败

(2)、项羽取得巨鹿之战(前207)胜利

3、秦灭时,正式接受秦朝统治者投降的农民军领袖是刘邦。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十二课 大统一的汉朝

1、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2、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3、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4、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5、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2、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3、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4、“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5、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5、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5、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被中国称作“大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7、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1、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称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4、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5、《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袁绍十万大军,主力直逼 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万人,曹操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军。2、208年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3、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称“卧龙”。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3、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4、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5、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6、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做过东魏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 篇五:初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顺口溜 记忆诗)大全

初中历史朝代记忆口诀(顺口溜 记忆诗)大全

提供几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朝代歌:

禹相传。

分两段。

秦两汉。

前后延。

五代传。

至此完。

归秦及汉三国休。

五代宋元明清收。

生常用简易版本)

战国秦,南北分,清及民

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第一种(通俗版)三皇五帝始,尧舜夏商与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一统三分魏蜀吴,二晋南北朝并立,隋唐宋元明清后,皇朝第二种(简易版)歌诀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晋终南北隋唐继,歌诀二(香港中学黄虞夏商周,春秋两汉三国晋,晋后隋唐五代宋,元明第三种[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楚汉鸿沟界,最后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春秋战国乱悠悠,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首另一版:.平帝分,晋,辽、金,明到崇帧帝,大顺九传至光绪,维新五四风雨骤,建国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三国晋统一,夏商西周和东周 东周前期是春秋 后期战国乱悠悠 秦朝西汉和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第三首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公元界线东汉、三国、西东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寿命短,社会主义气象新。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北魏齐周称北朝。

隋又灭陈再统一。

五代十国各称王。

建号为辽入汴梁。

宋朝建国陈桥头。

打破汴京北宋消。

蒙古兴起国号元。

元朝统治九十年。

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清帝退位民国立。

齐心奔向共产国。

▲历史朝代记忆简单版: 夏商西周和春秋.

三国两晋南北朝.

辽宋夏金元明清

诀: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周灭齐传於隋,隋灭唐兴称富强,契丹兴起在北方,五代梁唐晋汉周,女真建金先灭辽,南宋偏安在江南,灭金灭宋归一统,明代共传十六君,人民觉悟革命起,人民民主再胜利,中国猿人是祖先,战国秦朝西东汉,隋唐五代和十国,▲历史朝代记忆口夏商与西周,东周 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十六小国长混战。

国历史朝代

秦两汉(西汉、东汉)成,东晋)南北(南北朝),

元明清。

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代十国”名称

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

十国,

北朝国名

前赵北凉夏匈奴;羯后赵,羌后秦,▲用口诀法记忆中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蜀魏吴争晋(西晋、隋唐五代宋(辽、金)(注:三皇指伏羲、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后梁、后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割据混战中原乱。▲用口诀法记忆南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 年。叛乱的起止年

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第四篇:中考必背诗 分类

中考必背诗句古诗文名句--

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唐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清谭嗣同《豳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秋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唐诗人流传下来的描写

冬天

诗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其他朝代及近代描写冬天的诗句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翁洮《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宋·周邦彦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宋·苏轼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昇《雪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德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谚语

冬,四时尽也。--《说文》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唐骆宾王《咏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 王昌龄《从军行》

第五篇:小学生必知的送别诗

小学生必知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9.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0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载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穷而后工历史考察,诗必穷而后工[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背诗译文范文合集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

    小学三年级必背100首诗

    南昌市羊子巷小学三年级3班 姓名家长签字 日期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习近平北大考察五四运动诗会

    习近平北大考察参加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诗会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 (记者徐京跃、霍小光)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

    木兰诗优秀教案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诗(优秀范文5篇)

    来吧!新年的春天 当冬天的脚步渐渐远去 我们又一次带着自豪、光荣和希望 与新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共度这个开启新年的辉煌之夜 今夜,美妙的旋律在长空飞扬 今夜,醇香的美酒将......

    木兰诗优秀教案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

    小学生必知关于爱国的诗

    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南宋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论刘禹锡诗的历史地位

    论刘禹锡诗的历史地位 肖瑞峰 内容提要 在韩孟、元白两大诗派叱咤诗坛风云之际,刘禹锡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没有在两大诗派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丧失本真、盲目趋同,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