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构建智能服务新体系
市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构建智能服务新体系
南宁市以《广西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指标百日攻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契机,持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动各项业务“再提速”,让南宁市民、企业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实施方案》提出,对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已有《不动产权证书》商品房买卖的转移登记、实体经济企业不动产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除历史遗留问题、继承(受遗赠)、居民独栋建筑、商铺、车位等类型的转移登记和在建建筑物抵押登记外,在受理资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2019年6月底,全区所有市、县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材料简化至4项,办理环节减少至3个。
具体来看,广西将从减少办理环节、简化申请材料、实施“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完成数据整合落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多项措施入手,有力推动广西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指标百日攻坚目标的实现。
作为广西首府城市,南宁市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24小时不打烊”办证登记服务,并推出“最多跑一次”、手机app自助查档、不动产登记和税费缴纳“一窗办理”以及市、县(区)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等便民服务举措,目前超过九成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可通过“邕e登”平台实现全自助办理、即时办结,并在不动产登记受理点设立“实体经济企业专窗”,为市民和企业提供“自助办、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专窗办”的办证服务体验。
2018年,南宁市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并取得成效,获原国土资源部肯定,将作为“南宁样本”在全国推广,被广西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定义为“南宁模式”,将在全区全面推广。
会上,马晓东就南宁市深化不动产改革情况作了介绍:首先是以职能整合为前提,奠定不动产登记改革体制基础。2017年9月南宁市全面完成房、地登记职责的整合,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自主研发不动产登记“中间库”,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房、地数据的交换和实时共享,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交易、审核一体化,办证流程从12个环节减少至5个,收件材料减少了68%,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窗口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一次性收费、一个窗口发证”。
其次,以数据共享为支撑,推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大胆改革创新,引入“互联网+”思维,以多部门数据互联共享为基础,依托南宁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自治研发能力,一是首创了“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模式;
二是网上申办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是推出手机app自助查档服务。
再次,以便民利民为目的,构建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新格局。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优化了不动产登记网点和窗口设置,构建了“一点为中心,多点辐射”的不动产登记布设格局。一是缩短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范围;
二是设立企业专窗,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推进不动产登记与税务部门“一窗受理,并联办理”。
另外,以改进作风为手段,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一是坚持以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为导向;
二是坚持严抓严管;
三是坚持疏堵结合。
马晓东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介绍。一是持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推动改革成效更大程度惠及民生。二是加快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全市各县(区)存量数据整合任务,推进全市(含县域)范围内不动产登记数据联通,实现全市(含县域)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同城通办。三是积极推动与住房、教育、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互联共享,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体系。四是推进不动产登记政策收集和研究清理工作,针对改革过程中系列重、难点问题,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或规范性文件,形成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体系。
第二篇: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互联网治理新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互联网治理新体系
推行和坚持“依法治网”,以法制的观念、在法律的框架下来思考互联网的治理问题。
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网络大国。
调查研究显示,2014上半年,中国网民对各项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移动商务、移动医疗、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应用正历经跨越式发展,我国互联网发展重心正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互联网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网民的生活,正多方位、多方式满足网民的各种需求,推动我国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的“网络化”。互联网牵涉到众多人群,牵涉到他们的各种权利和切身利益,那么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考虑:
站在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加强网络治理、保证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未来应站在更高的高度,将之纳入大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范畴来考虑、来规划、来做顶层设计。
放眼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顶层设计。目前,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
例如,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2011年,美国颁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统一部署网络安全,全面提升在网络空间的行动力和控制力;2014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美国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俄罗斯把维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放在首位,将网络信息安全纳入了国家安全管理范围,强调国家在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化中的法律责任,强调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坚持技术发展与安全并重。2009年6月,英国出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有效维护英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可靠和健康发展。2011年2月,德国颁布《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提出联邦政府应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保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十大战略举措;2013年2月,欧盟颁布《网络安全战略:公开、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空间》,提出五项战略重点。2013年6月,日本出台了《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2013年5月,印度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策略》,目标是“构建安全、可信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可以看到,加强战略部署,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强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是国家和地区安全体系、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坚持不懈地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法治规范力度,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其网络治理和安全管理规范正逐步实现由政策引导型向法律规制、政策调节、技术规范、管控并用、人才支撑、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的转型。学习国际、接轨国际、坚持中国特色,制定出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加强互联网治理顶层设计,建设牢靠的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是我国必须做出的战略抉择。
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框架
在此之前,国际社会相关组织如ITU对互联网治理提出了以下框架(如图1所示),在此框架中,将互联网结构划分为互联网产业应用、互联网标准制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等三个层面,将互联网治理框架划分为政策规范、多方参与和市场运营等三个方面。
新的历史时期,应结合我国互联网建设、发展、应用和治理的特点,基于对我国互联网治理思想、方针、对象、问题等的考虑,以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作法,根据我国互联网治理现状以及未来需求和发展,从顶层设计角度,构建适当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网络世界有别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许多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措施手段并不能简单、生硬地照搬进网络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治理模式,面对新事物,迎接新挑战,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构建网络世界新的法律体系、社会秩序、诚信体系等,着力消除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脱节问题,打通两个世界之间的通道,建立有机联系,切实将互联网治理纳入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系,通过全面治理、综合施策、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理顺网络世界各种关系,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的社会关系,不断探索并尽快建立起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格局和体系,实现对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合共治。
升级完善旧的法律法规
今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依据形势发展,我国在互联网治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发挥了应有作用。但随着互联网、尤其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新形态、新应用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特点,给互联网治理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新难题。为此,必须及时修订、更新、升级、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废止与实践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大司法解释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应对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各种新变化、新动向。
在互联网法制建设方面,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走在了我们前面。为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社情、网情的情况下,可参考和借鉴国际有益的、成熟的先进经验和作法,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法律制度,加强互联网立法的统筹规划与总体协调,加强互联网法律建设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并加强在互联网立法、司法、执法等多个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跨国、跨境联合行动中积极开展合作。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前不久称,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制度将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对不符合网络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我国此前陆续出台过一些信息产品安全认证标准,但主要针对的是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信息安全产品,且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推出将把审查范围从信息安全产品扩展到信息技术产品。
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信息技术产品及其供应商开展不同形式的网络安全审查,我国并非第一家,美、俄、日、印等大国早有先例。
2000年,美国率先在国家安全系统中对采购的产品进行安全审查,随后陆续针对联邦政府云计算服务、国防供应链等出台了安全审查政策,实现了对国家安全系统、国防系统、联邦政府系统的全面覆盖,审查对象不仅涉及产品和服务,还针对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美国网络安全审查标准和过程是不公开的,且安全审查结果具有强制性;2000年1月,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委员会发布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采购政策》规定,自2002年7月起,进入国家安全系统的信息技术产品必须通过审查;2011年12月,美国政府发布《联邦风险及授权管理计划》,要求为联邦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服务商必须通过安全审查、获得授权,联邦政府各部门不得采用未经审查的云计算服务,美国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还进一步规定,向联邦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必须位于美国境内,美国要求被审查企业签署网络安全协议,协议内容通常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必须位于美国境内,通信数据、交易数据、用户信息等只能存储在美国境内,外国政府访问通信数据必须获得美国司法部、国防部、国土安全部批准,配合美国政府对员工实施背景调查等。
推动国际联合行动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各国普遍感到,由于互联网服务的全球性,仅靠一国之力难以治理、管理整个互联网,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来管理和规范互联网。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应将互联网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工作大局,逐步建立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积极参加联合国、区域以及ITU、ICANN、IGF、APrIGF、APEC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网络空间规则、资源、治理和安全等国际合作,深入参与国际社会互联网公共政策制定的讨论与磋商,不断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体系,积极推进网络安全领域政府间及非政府间国际合作,促进对跨国网络安全事件的协同处置,推动建立国际互联网治理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机制。
例如,俄罗斯呼吁,在互联网治理和互联网安全问题上,不应在小团体利益的基础上解决,而应签署国际协议,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俄罗斯政府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积极的网络安全合作,签署了《保障国际信息安全领域行为规则文件》,提出要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建立多方、透明的互联网治理机制。意大利、葡萄牙、印度等互联网治理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治理仅靠一个国家对本土互联网进行管理远远不够,在处理违法信息、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害信息、打击网上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处理垃圾邮件以及保护互联网知识产权方面,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联合行动。
近年来,在互联网及其治理领域,我国已先后与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对话和交流,说明我国互联网治理的政策、介绍我国互联网的建设成就、阐述我国的网络观和安全观。2007年以来,我国还相继定期举办了中美互联网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韩互联网圆桌会议等,在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研究与合作,积极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支持高校和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订,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互联网社群联合应对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网络淫秽色情等问题。
未来,我们应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互联网社群与社群之间的合作,通过国际会议、论坛、活动、合作、信息共享与联合行动等多种形式,在持续维护、巩固和增强互联网领域包括信息主权在内的我国主权、安全与利益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推进国际合作,努力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10期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互联网治理新体系
王胜开 王伟 【摘要】:正推行和坚持“依法治网”,以法制的观念、在法律的框架下来思考互联网的治理问题。推行和坚持“依法治网”,以法制的观念、在法律的框架下来思考互联网的治理问题。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网络大国。
【作者单位】: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安全;网络安全;网民规模;统计报告;信息安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知识;计算机网络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第三篇:创新思路,攻坚克难 .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试点工作
创新思路,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试点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
**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是抗日战争受降历史名城,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居住着侗、汉、苗、土家等21个民族,总人口38万,其中侗族人口占55.8%。属少数民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今年9月3日-5日,我县成功举办了湖南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自芷江成为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县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完成了职能整合、机构设置、人员划转及县乡两级办公硬件建设,目前发证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下面,我就芷江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情况作个汇报。
一、扬帆起航,任重道远
目前,我县不动产登记工作主要由国土资源、房产、林业、经管四个部门分别进行登记和管理,各部门分别有自己的登记方式及管理模式,原有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不动产权利信息体系,给政府进行社会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增加了许多难度和风险,不仅不利于政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而且不利于方便群众交易及登记。2014年6月4日,在接到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的函》,成为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三个试点县之一的重任后,我县乘机构改革东风,拉开了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序幕。
一是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底数。2014年6月以来,我县在省市相关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国土资源、房产、林业、经管、编办等部门认真开展调查研。
员15人,纳入国土资源所统一管理。
四是狠抓工作进度,加快发证能力建设。自县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筹备小组成立以来,为了抓进度、抢时间,拟定了倒排工期时间表,责任明确,密切配合,确保软、硬件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一方面,加快硬件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将原来出租给私人用于开设酒店的大楼收回作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公场所,并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不动产登记中心及办证大厅的装修及办公设备采购。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各乡镇不动产登记申请,通过内网进行审批,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另一方面,完善软件配套。在省测绘二院的支持下,我县对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再造,编制办事指南,制定收费管理办法和登记权属纠纷调处办法,明确不动产登记中心“五股两室”的工作职责,完善人员管理、人员培训、业绩考核、责任追究等相关工作制度。
二、攻坚克难,大胆探索
由于原有的体制职能分散、人员结构复杂、没有统一的数据系统平台等原因,我们在近一年的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正确面对,认真研究对策,采取卓有成效的方法进行有效化解:
一是对于机构设置整合难的问题。首先,由于受机构设置权限制约,在国土资源局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牌子和成立副科级以上单位、需要市级编制管理部门审批,我县已向怀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专题请示,待市编制部门批准后实施。对此,我县将相关职能明确到县国土资源局管理,在县国土资源局下设**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暂不明确副科级别,待市里批复后再在县国土资源局加挂**县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的牌子和明确副科级别。其次,受机构编制总额“只减不增”的政策限制,加上我县现有行政编制十分紧张,因此无法为国土局增加行政编制,针对这种情况,县试点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根据“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分别从国土资源、林业、经管等部门连人带编选调一部分人外,然后从全县范围内总额调剂了10个编制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充实到不动产登记中心。
二是对人员整合到位难的问题。县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从四个部门划转,涉及编制性质及个人待遇问题,人员难以及时到位。尤其是房产部门,由于二级事业机构全部使用的自收自支编制,不仅负责房产登记的工作人员进入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额)解决编制性质难度大,而且留守人员由于收费职能被整合,担心待遇无保障而人心不稳。此次改革,房产部门的人员去留是关键。为确保房产部门人员抽得动、留得住、人心稳,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关于留守人员的待遇问题,县财政局和县房产局进行核算,对未划转的留守人员待遇全部由县财政部门按财政供养人员列入预算解决;关于人员的调出方式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需从县房产局调入26名工作人员,鉴于房产局人员多、编制性质特殊的实际情况,这26名同志的调出方式由县人社局牵头,按相关程序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择优选调。这项工作在6月10日之前已完成,其中80%的人员均具备中高级职称,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对数据信息整合难的问题。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必须以现有的地籍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基础,将有关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全部纳入平台,既不能推倒重来,又要充分利用原有信息,由于我县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数据资料各不相同,资料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导致对原有的登记信息整合比较困难。对此,我县与技术支撑单位多次研究,制定了《**县不动产原有资料移交方案》,确定了“清理—移交—整合—利用”的原有登记信息整合程序,先由涉及单位自行清理,建立移交清单,实施统一登记后再封存、移交。目前,我县房产部门已投入50万元,对历史房产发证资料扫描录入,完善数据库信息。
三、无缝对接,平稳过渡
试点工作千头万绪,各部门之间利益关系纵横交织。我们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求同存异、平稳过渡的原则,将新的不动产登记和原有的体制进行无缝对接。
一是在工作职能上进一步整合。在将原有各部门的登记职能整合到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外,把县房产局负责的房产交易、房产测绘、产权管理、建设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等管理职责整合到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负责的林权管理职责(包括权籍调查、林地流转等)整合到县国土资源局;县经管局负责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整合到县国土资源局。这样我县涉及不动产的权籍调查、交易转让、产权登记、信息查询全部统一到一个部门进行,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能够更加便倢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二是在工作方法上不留后遗症。为了实现不动产登记的平稳过渡,平衡此前的各方利益关系,我们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如矛盾纠纷的调处,在新的不动产登记证件出台之前产生的各种矛盾,继续由原来的发证单位负责解决,新证发出后产生的矛盾,由新的中心职能部门解决;房产部门在没有正式进行档案移交之前,迅速将原有档案一律封存,将选拔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业务人员充实到业务一线,这样更有利于后续资料的移交。
四、凝心聚力,迎难而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吹尽黄沙始见金。”在历经一年多的改革试点工作中,在省、市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全县上下的通力配合下,我县不动产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即将破茧而出。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是要着力强化领导保障这个基础。
第四篇:黑龙江省构建特色养老服务新体系
5月10日,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暨基层慈善工作现场会在绥化市北林区召开。会议提出,黑龙江在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中,将坚持优先发展、适度普惠,全力构建黑龙江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新体系。
省长王宪魁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副省长孙永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宪魁在贺信中说,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把财力、物力向养老服务事业倾斜;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养老服务;要创新工作方式,建设适应群众需求、符合龙江实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会议提出,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黑龙江将全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工程,着力构建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新体系。
全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助老工程。建立健全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的管理服务网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服务机构、招募企事业、个人服务商等方式,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规模。在社区全面建立社区包保联系制度,推广安装爱心门铃、设立“一键通”和移动应急救援系统等救助机制,为孤寡、空巢和高龄老人提供安全守护服务,支持失能半失能老人康复器具配置和居室无障碍改造,为居家老人编织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
全力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工程。结合全省社区建设“双百示范”工程,开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省、市、县的三级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提供高效能服务;依托社区日间照料公益性岗位,建立“小红帽孝亲敬老服务队”,创新社区养老服务品牌。加大社区养老服务专职岗位的开发力度和业务指导,提升社区专业化养老服务水平。开展社区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力实施机构养老服务工程。在地市,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以收养孤老优抚对象、“三无”、五保、低收入和失能老年人五种对象为主的供养、养护和医护机构。到2015年,全省13个市(地)至少各建有1所床位在300张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养护机构;在县(市),采取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建设200张床位以上的规模适度、功能完善,以提供养老服务为重点,兼顾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在农村,建设以县级中心敬老院为示范、乡镇区域敬老院为基础、村级五保家园和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机构新格局,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服务。全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采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兴办以长期照料、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为核心的爱心护理院。
此外,黑龙江还将通过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向社会延伸服务、开展养老服务品牌加盟连锁和社会助老联盟、尝试打造黑龙江特色“候鸟型”异地养老模式等创新发展新型社会养老服务模式。
第五篇:构建“321”科教服务新体系,探索高校服务现代农业新途径
构建“321”科教服务新体系,探索高校服务现代农业新途径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农业本科院校、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的省属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以构建区域科教创新体系为抓手,以服务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以培植地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立足河南经济发展,面向全国经济主战场,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为河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坚持“厚生丰民”,探索“321”农科教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围绕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立足河南经济发展,面向全国经济主战场”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创性地把产学研合作平台建在地方产业园区,把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整合,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出“321”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释放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量,也有力推进了自身的发展。
“3”是构建3个体系。即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河南农业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现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20多个,构成了学校科技创新的源头;学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其它优势资源为依托,结合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地方经济发展,本着双方互惠共赢、双方自愿的原则,选定与我校优势研究方向吻合的地区和企业,建立合作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作为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的分中心(试验站),承担着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的任务。构建“现代农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多科性农业大学的综合优势,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人才的需求,着力构筑三级人才培养阵地,由校本部向下延伸,逐级放大,覆盖面越来越宽,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补充的良好培养格局。以校本部为核心阵地,培养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以地方资源为辅助阵地,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以田间地头为外围阵地,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育人模式,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是完善“两套保障机制”。一是完善行政保障机制。学校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校地合作基地所在的县乡构建了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学生志愿者(科技推广员)的行政保障机制,弥补学校事业单位在科技转化和推广中协调能力的不足,弥补地方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导致科技棚架的缺陷。在工作中,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要根据当地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种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桥梁”保证了“反馈渠道畅通,服务渠道畅通,协调渠道畅通”,使学校对地方的技术支持不仅针对性更强,而且更具实效。二是完善校内的保障机制。学校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等,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催生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校内制度保障。
“1”是创新一种合作模式。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稳定学校与农业基层的沟通渠道。学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其它优势资源为依托,结合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地方经济发展,本着双方互惠共赢、双方自愿的原则,选定与我校优势研究方向吻合的地区和企业,建立合作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这些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作为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的分中心(试验站),承担部分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的任务;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承担科技成果的试验、熟化、示范任务;作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相关学科学生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任务;作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基层农业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作为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承担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孵化和扶持任务。
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校地(企)合作共赢
学校在服务现代农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找准办学定位,实现了农科教、产学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的“双赢”局面。
(一)促进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校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使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促进发展与特色办学的双赢效果,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扩大。我校4年连获5项国家科技大奖,7个玉米新品种和2个小麦新品种成功转让,5项科技成果转让费在100万元以上,总转让经费超过1150万元;仅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总数60项,经费总额2815万元,并实现重点项目零的突破,SCI论文影响因子达到4.0以上的18篇,比2011年增长260%;纵向科研到账经费1.42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仅2012年,学校共与56家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省级及以上培训3336人,累计得到经费支持493.6万元,培训人数和培训经费均居全省首位;科技推广类项目137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立项160项,到账资金5500余万元,较去年增长20%以上;新增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增加32个,总数达到235个。
(二)加速了学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在小麦、玉米、水稻、烟草、畜牧兽医、林果花卉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面向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种,加速了学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有力推动了河南农业新技术应用和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2010年以来,横向合作科研项目立项累计近400项,到账资金累计约1.2亿元,每年保持增长20%以上。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与多家种业组成“育、繁、推”联合体,仅第一年推广面积就超过130万亩,一举成为我校有史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玉米新品种“豫玉22”授权3家种子企业推广,推广区域涵盖了我国22个省区,适播面积约1亿亩,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我校王泽霖教授团队研发的禽病高效浓缩联苗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对王泽霖教授研究的项目预测:在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平均每年可为社会增加115.81亿元的纯收益,近3年可新增经济效益789.96亿元。
(三)培养了一批创新型团队和人才 学校在“251”(20名国家知名专家,50名省级知名专家和100名校级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基础上,推出了“创新性人才计划”,其中包括“特聘教授+团队工程”、“教学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四大工程。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和教学科研关键岗位,搭建工作平台,提供事业发展空间,实行特殊待遇等措施,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储备了良好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学校引进的尹钧教授是国内小麦界的拔尖人才,目前担任省级特聘教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第一主持人。他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成熟小麦遇连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实现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并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中试、释放。原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席、美国三院院士布坎南教授访问该校时称赞道:“尹钧教授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团队,他们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和过表达技术在小麦和大麦改良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并表示将与尹钧教授在一些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升现代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加大了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孵化、转化支撑体系的力度,依托自身的智力和资源优势,对区域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提升。学校在种植、养殖、加工、农机、生物制品等领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先后为“敦煌种业有限公司”、“河南格瑞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双汇集团”、“江苏科地集团”、“辽宁益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近200家企业注入了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与企业联手共建了10多个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的轨道;与大用集团、华英集团合作,在其已有的河南省工程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申报“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升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卢氏县博康卢氏鸡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中心卢氏分中心”,可为1000万只饲养量的卢氏鸡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
学校采取走出去的战略,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先后与企业联合开展公关研究。目前已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地海外建设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建立了高端战略合作;与台湾大叶大学合作共建的信阳“豫台(特色)农业园区”进展顺利。
(五)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以服务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服务现代农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方向,架起农业高校通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金桥。学校先后与南阳、信阳、济源、濮阳、许昌、方城、温县、浚县、兰考、南召等60个市县建立了多领域的校地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方城县的“校县合作”,自1975年至今,合作领域涉及粮食高产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辣椒产业种植、小杂果种植、中药材产业发展、农村科技人员培训、科研基地下移等,有力地推动了方城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科技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达30多年的全面深入合作,结晶出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富民行动”的“方城效应”。尤其是,2011年10月16日,我校与南阳市方城县打造校地合作的升级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区,更是为当地乃至全省探索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保粮、节地、增收、促民生”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个可持续、易复制、能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