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型公寓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本站推荐]
一、学生参与公寓学风建设现状调查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参与公寓学风建设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关于学生参与公寓学风建设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组织设置有待规范
面对庞大的公寓学生群体和复杂的公寓学风建设系统工程,学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依靠力量。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公寓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大多比较满意,觉得很好或较好的学生占68%,但仍有32%的学生觉得机构设置一般或者很差。可见,学生公寓自治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仍需提高。
(二)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科学有效的公寓学风建设离不开管理者的参与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寝室是较为私密的空间,公寓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如果不能紧密的团结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实属痴人说梦。当问及“原公寓学生干部不再继续任职的主要原因”时,按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工作权限与工作职能不统一、个人工作能力没有明显提升、缺少相应的激励约束、与校院各级各类部门沟通不顺畅。另外,有42.67%的学生认为公寓学生干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可见,吸引学生参与的同时,校方还需关注参与学生的管理和培养,这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活动载体有待优化
当问及参与寝室文化活动的频率和主动性时,比较频繁和较为积极参与的学生只占少数,分别为35.11%和40%。大部分学生参加寝室文化活动较少,甚至不参加,即便参与了有关活动,也多半是被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寝室文化活动的评价情况出人意料,57.33%的学生为寝室文化活动“点赞”,给予“差评”的仅占7.11%。可见,学生虽然参与活动不频繁,而且大多心不甘情不愿,但参与之后对于活动的评价普遍较好。公寓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参与型公寓学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预提升公寓学风建设实效,需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充分发挥学生作用,需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学生规范建设、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故构建了参与型公寓学风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一)组织参与影响因素
规范设置的学生自治组织、多数学生参与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及和谐的组织内部外部环境是实施公寓学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体制保证,因此该部分指标主要包括:学生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统一程度、与外界环境沟通顺畅程度、参与学生覆盖率和人员新增率、流失率。
(二)管理参与影响因素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固然是在行使其应有的权利,但在参与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自身成长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行为的持久性和主动性。公寓学生自治组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导向的公寓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并建立包括激励、保障、监督、约束等长效运行机制。因此该部分指标主要包括:相关运行机制的效度、参与学生的归属感幸福感、参与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提升情况、相关师生对参与学生的评价、学校及组织机构的培训开展情况。
(三)活动参与影响因素
寝室文化活动是公寓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吸引学生、好评如潮、频率适宜的公寓学风建设活动体系是提升公寓学风建设实效的关键问题。因此该部分指标主要包括:活动开展频率、学生主动参与率和被动参与率、活动好评率及活动计划达成率。
第二篇:影响大学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影响大学学风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生学风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品质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把握学校的学风情况,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研究影响学校学风的因素,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职业规划教育、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给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风建设;问卷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37-02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品质的重要标志。为更好的把握学校的学风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学风建设,笔者对全校9个本科院系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并对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校今后开展学风建设、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学校学风现状
通过对学校9个本科院系的学生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非常好,有4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较好,有2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一般,有1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差。认为学校学风非常好和较好的比例占到66%,说明学生对我校的学风现状总体是比较满意的,但仍然有34%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情况不好。调查发现,同学们对学校学风现状不满意的地方依次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质量不好;学习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早退;考风考纪差,考试作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课程设置不科学;沉迷于网络、恋爱,用于社团活动的时间太多,学习时间太少。
二、造成学风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风现状的原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学校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不管那种原因,都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奋斗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学生普遍不知道为什么学习。首先,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考上大学。然而考上大学以后却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失去了奋斗目标。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漫无目的地学习,应付考试,应付学校,应付家长。所以当我们问同学们考上大学后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许多大学生的答案是很不明确的。其次,作为90后大学生,在家养尊处优,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竞争意识。而在大学教育中,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有些学生不适应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方式,不能合理调配课余时间,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时间耗费在游戏、休闲娱乐、谈恋爱上,学习兴趣不高。
(二)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质量不好。近年来,由于学校发展速度快,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导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很难满足教学要求。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质量不好,这是许多学生不满意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照本宣科,课程内容多年不变,过分依赖PPT,这样上课,对于学生而言就缺失了理解、记忆和思考的过程。部分教师教学模式仍是以说教式为主,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课程教学进度较快,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还有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应付正常教学,缺乏敬业精神,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三)学习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早退。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个性张扬,无视他人。当进入大学之后,缺少了高中时期学校和家庭的约束,变的自由散漫,缺乏自我管理和自助学习的意识,不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有很多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
(四)考风考纪差,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考试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检测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很多学生诚信意识不强,出现考试作弊等现象,使考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受到了威胁。个别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通过作弊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各个学校都在严抓考风考纪建设,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有一些落实不到位的地方。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虽然各高校都很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很多课程都流于形式,很难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就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通过调查发现,大一学生中仅有12%的人有较为清晰的学业目标,大二学生中有27%的有较为清晰的学业目标。也就是说大学生涯已过去近三分之一,多数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很多毕业生在撰写简历时才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涯既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历,又没有相关的能力锻炼。
(六)课程设置不科学。当前的大学课程安排规划不科学,经统计,大
一、大二平均每学期所修课程7门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每周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多则四节少则两节课。同学们从紧张的中学学习突然到了有大量空余时间的大学生活,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除了课程规划不科学外,当前的教学体系也缺乏多样性,学生接触不到当今社会前沿科学技术,得不到真实的锻炼,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很难接触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毕业生反映,到了工作岗位,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几乎用不上,很多东西都需要在实践岗位上重新学习。
(七)沉迷于网络、恋爱、社团活动的时间太多。很多学生进了大学校门,不是刻苦学习,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还有部分同学忙于参加社团活动和谈恋,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据不完全的统计,学生持有电脑率高达85%,智能手机持有率更高达98.3%,每个学生上网的时间平均在5-7小时,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在聊天和玩游戏。
三、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问题,它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学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联系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认清所肩负的重任,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大学生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由其要重视大学生刚入校的入学思想教育。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专业方向、学籍管理等各方面都不清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能够让他们很快熟悉学校、学院、专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对专业的前景分析,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度,从自身情况出发,确立大学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新生活。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使学生了解他们以后要做什么,应该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大学生只有为自己设立了职业目标,才会自觉地确定与其理想职业目标相匹配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积极主动地运用学校一切资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职业目标而努力学习。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职业规划辅导教师,对学生给予专业的指导。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特点,有效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还应当完善课程设置,在必修课之外多为学生设计些选修课,完善自主选课制度,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科。在专业课方面,学校应该按照本专业的学科体系科学地设置课程,每一学年学习的科目都能够为下一学年的科目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保证在校期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及时更新教材,让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进入教材。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校的教风和学风是相辅相成的,优良的教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只有好的教风才能产生好的学风。因此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质量,以教风来促进学风。此外,教师应该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
(五)完善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而言,是评判其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测定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方式。因此,必须完善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的建设。规范考试管理,强化考风考纪教育,严抓考风考纪。做好考风考纪制度的落实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给学生作弊的机会,从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行为。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具有很大的熏陶作用。大学生身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然会受到熏陶,进而促进学风建设。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要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学术的气氛,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同时要抓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沟通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具有很大的熏陶作用。大学生身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然会受到熏陶,进而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即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学校育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采取一切有效举措,促进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才能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强国,李家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2014,(5).〔2〕候菀娇,石舒萌,张建波.当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6).〔3〕刘义培.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4).〔4〕孙天罡,付刚,王帅.关于加强高校考风考纪建设的几点思考[J].考试研究,2015,(20).〔5〕裴婷婷.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之策略[J].科教文汇,2014,(4).(责任编辑 赛汉)
第三篇:影响学风的因素
影响学风的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学风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学生因素
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兵。大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独立生活、独自处世,但是由于社会经历贫瘠,面对诱惑时,意志还是不够坚定。有些学生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和自己毫无关联。这种想法是普遍的,也是可怕的。之所以需要学风建设,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悬梁刺股”的好学意识,都有“凿壁取光”的发奋图强,或是“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那学风建设还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因此,学风建设中,学生不但应该尽心尽责,还要出谋划策。学生因素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胜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在学风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让他们为大家树立好的典型,这样大家就会因你追我赶,搞好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也就会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自然成功。相反,如果学生之中有几个比较懒惰而且预习成风,那他也会带动学生加入他们,进而将坏的习惯或者风气覆盖其他学生,学风建设就会有很大阻力。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很多大学的老师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他们不断的督促和教导了。而且,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以及政绩建设中。因此,这部分老师很难将所有或者大部分心思放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上。要想改善学风,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和课余时带来学习的趣味是所有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因素能让主力兵们更忠心于这场激烈的战争。学校因素
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几年前已经被提出来了,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也是学风建设的屏障。学校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学管理上,也并没有实事求是,不够严谨。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直到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读背;与此同时为了应付考试也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更不利于学风的建设。学生即使有了好的成绩,也不一定是因为真正掌握了知识。在学风建设上,学校不但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重于实施。学校因素决定了这场战争究竟该怎么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家庭教育
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虽然孩子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但是做家长的还是像对待中学生一样的以成绩论成败。因为家长的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形成歪曲。学生把学习看作为为应试而学习,一个学期只是最后两周的努力然后在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家长只希望孩子能有优异的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力、熏陶情操。自从孩子进大学后,家长往往就把责任推卸一空,不再关心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非常的散漫,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那又怎么会在乎学风建设?家庭因素应该是这场战争坚实
第四篇:学风建设个人因素.
学风建设个人因素
学习是学生的最主要的责任,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不同的,从而这种态度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周围人,所谓的同化就是指文化环境不同的个人或团体,与另一不同的文化模式相接触,融合成为同质的文化单位。在同化过程中,个人或团体因与另一文化团体直接生活在一起,采纳其态度与价值,思想的模式,行动的习惯。从这个层面来讲,如果一个学校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占据多数,那么这个学校的学风容易被这些同学所影响而变好,影响的过程就是好的学生去慢慢的感染同化差的学生,以此下去学校的学风就会一直保持并不断为学校创作业绩与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这所学校深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综上,要调查我校学风建设情况,就要着重调查我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这里所说的学习状况单指个人主观因素所影响下的学习状况。
一、课余时间利用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每天课余自学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同学仅占到了14.47%,3到4小时的同学占8.81%,2到3小时的同学占27.67%,1到2小时的同学占32.7%,1小时以内的同学占16.3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有一半左右的同
1小时以内1-2小时2-3小时3-4小时4小时以上
学自习时间在2小时以下,而根据绝大多数专业的课表来计算,每位同学每天的课余
图为自习时数
时间为7.71个小时(包括周六、周日。[计算过程为:按照大学生的习惯,每天正常作业时间早上8点到晚上11点,总共15个小时,中间除去吃饭、休息等4个小时,还剩11个小时,而周一至周五的平均上课时间为5个小时,这样周一至周五所剩课余时间为6个小时,一周总共有6×5+12×2=54个小时,54÷7=7.71,也就是说每天有将近8个小时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这样来看绝大多数的同学每天会花费5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的地方。
关于同学们将时间会花费在什么地方我们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38.34%的同学将时间花在了休闲娱乐上,有23.92%的同学将时间花费在了学习课外知识上或看其他杂志小说,有19.63%的同学用在了体育锻炼上,有10.12%的同学把时间花在了参加学校社团的活动上。有7.98%的人来做兼职。虽然这个问题是一个多选题,每
个同学选择学习的同时又可以选择其他,但就这个比例来看,可以反映每一个选项在学生心中的重要程度,那么这个结果从整体上反映了大部分的同学会将时间主要用在休闲娱乐上,这从侧面反映了有一大部分的同学的生活是比较堕落,不充实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社团活动也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学习时间的分配,但从这个比例来看还算正常。
从有关上课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有49.67%的同学上课没有迟到、旷到过,有35.95%的同学平均一周迟到、旷到过1到2节课,有9.15%的同学平均一周迟到、旷到过3到4节,有3.92%的同学平均一周迟到、旷到5
到6节,有1.31%的同学平均一周迟到、旷到7节及以上。右图为课外时间利用说明图。
二、个人学习态度
从上课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上课的态度都很端正,对于上课考勤,80%多的同学还是保持很好的出勤率;对于上课认真程度,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对自己还是相当满意的,也有一大部分同学游走在认真听课与非认真听课之间。但无论如何还是现实了比较好的结果,但是针对态度中庸的同学来说,很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所以如果对这部分同学采取措施进行整顿,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着差的方向发展的话,学风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不想上课原因的调查中,有15.56%的同学认为自己基础薄弱,无法理解所讲内容而不愿意上课,这在人口基数比较庞大的学校中来说数量不算少。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假设了几种:
1、生源问题;
2、兴趣问题;
3、性格问题,不自信。
三、学习态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于自我发展、自我价值、理想非常关心,正是对于自己负责任,才驱动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需要。而对于自身利益的奖学金和有关国家前途的选项选择率分别仅占到百分之四点多,这也说明
了现在的大学生活的都很现实,他们的目标只是长远但不宏伟。但还是有很小一部分人对于自己为何学而迷茫着,这部分人如果不能得到引导,他们不会有学习动力,从而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也起着负面影响。通过这组数据,可以找到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学校可以通过
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而促使大家发奋努力的学习,但如何帮助又成了一个问题。在这举出几种方法:多举办创业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大赛,配备相关老师开相关课程。其实我校也有这些活动,但是受众面比较小,参与度不高,所以提高受众面与参与程度也是一大方法。
四、个人作风
表3:你认为引发作弊的原因
有关作弊方面,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61.95%的同学没有做过弊,27.43%的同学可能做过弊,但次数会是相当少的。但会有10.61%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的频率比较高,这是一个不是很乐观的数据。那么诱发作弊的原因中,有29.5%的人认为只是应付考试。23.37%的人基于害怕不及格而丢脸,心理压力大等原因而作弊,22.99的
人承认周围存在不少成功的作弊现象,14.18的迫于重修制度的压力而作弊,9.96%的人为了拿奖学金而作弊,这说明,不少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会作弊。
对于考试的态度,同学们也各不相同,大部分人会认为平时不努力,考前复习一下就行。这种态度是不正常的,但却普遍存在。
五、学习能力
从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乐观,但也有16%的同学不是很满意,但是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也大部分都在80几分,所以对专业满不满意与学习成绩不存在很大关系,只是存在心理问题或态度问题。从目标的完成度来看,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能够比较好的完成自己下定的目标,但也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同学不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另外,绝大多数人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只有少部分同学不能,我想这部分同学与前面的调查结果:认为底子薄,听不懂,不愿听课有关。从学习压力来看,只有8.13%的同学完全没有压力,这与前面不愿意听课、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数据相差不大。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所以老师要对那些没有压力的同学施以压力。
在如何创造优良学风的调查中,有2/3的同学认为要加强学生自身素质与道德观念,这说明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学生个人的学习素质对于学风建设有重要影响作用。
第五篇:新时期公寓管理模式下学风建设探析论文
摘要:学生公寓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变,对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探析新时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变情况,以及针对这些改变对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的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公寓管理模式;学风建设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发展方向,并且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的扩大化,传统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中的“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已经不再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思政教育进公寓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公寓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变化,学生公寓学风建设也将面临新的变革。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公寓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无论是学生的管理,还是学生公寓员工的管理,在传统模式中,涉及到的数据统计,办事流程的步骤,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加之,现代学生自主意识强,服务需求高,思想不够成熟,给公寓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此,我校学生公寓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改善。
(一)开发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公寓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分类,形成大的模块,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模块进行设计,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将此系统跟相关部门的系统进行关联,这样传统管理模式中很多办事流程都能在线上完成,实现公寓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查询到学生相关的信息,包括学院信息、家庭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住宿管理模块学生可以线上自主选房,也可以由公寓管理人员统一安排,学生还可以在线完成住宿变更等相关手续;通过日常管理模块可以将学生的违规违纪情况、维修情况、水电费情况进行反馈等等。
(二)实施“七进公寓”方案,完善公寓育人功能
所谓的“七进公寓”就是指“辅导员进公寓、学风建设进公寓、感恩教育进公寓、党团组织进公寓、网络思政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文化建设进公寓”。“七进公寓”是我校学生公寓推进思政教育进公寓的主要内容,是公寓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学生公寓管理结合“七进公寓”方案实施,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发挥隐性教育,价值引领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团结友爱,努力奋进,助人自律,成长成才。
(三)丰富学生公寓服务内容,提高公寓服务水平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是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管理的永恒主题[1]。依靠传统的说教和惩罚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自主性和活跃性,我校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现有的服务内容上,增加更多的服务内容。同时,在选拔公寓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管理组织人员时要加强对应聘人员整体素质的考查,并在入职后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服务育人”功能。
二、结合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变,探析学风建设新途径
(一)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展线上线下的学风建设活动
学生公寓管理员通过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在线与学院对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导入系统,同时通过线下公寓专职辅导员、公寓房管理员、学生组织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将他们的学习状态、违规违纪等方面的情况以宿舍为单位录入系统,分析各个宿舍的综合表现,对达到“优良学风宿舍评选”条件的宿舍进行奖励,对情况较差的学生宿舍进行重点关注并与学院联合,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同时,利用手机QQ、微信以及易班等平台,建立公寓工作相关的群,发布竞赛通知、考试信息、资料共享、美文欣赏、报名抢票、公寓学风秀等内容,使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线上线下有效结合。
(二)结合“思政教育进公寓”契机,全方位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我校的“思政教育进公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项内容之间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因此,公寓学风建设活动要结合各项内容,才能全方位地开展。“辅导员进公寓”就是要求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组织公寓学风建设、党团组织建设等工作,是“思政教育进公寓”的基础;“感恩教育进公寓”主要是通过开展义务劳动、宣传感恩事迹、爱心捐赠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强对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认同感和情感,这样就有利于管理员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无形之中促进他们改变了不良学习的态度;“党团组织进公寓”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让学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宿舍的学习氛围,从本质上“以点带面”全面拉动学生公寓学风建设;“网络思政进公寓”是结合我校专业优势,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以视频、图片等直观形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率和接受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是在学生公寓建设心理咨询室,组建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轮流值班,满足学生“就近咨询”的需要,这有利于帮助那些因为学习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学生走出困境,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文化建设进公寓”是利用公寓的闲置场地,建立自习室、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同时开展“读书活动月”、“诚信考试”、“朗诵比赛”、“优良学风宿舍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和学习环境。
(三)优质的服务是学风建设的新手段
完善的服务设施,优质的服务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对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公寓要确立以学生为本服务的服务理念,设立一些“便民设施”,例如医药箱、公益自行车、爱心伞、针线、打气筒等等,并通过对学生热情、细心、周到的服务来感化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自理、自制、自律的能力,打造学生公寓温馨、舒适的生活的环境,促进学生公寓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梁青春.高校学生公寓服务育人功能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26.
[2]姜岱松,周亮,李靖.公寓学生党员工作站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之探索[J].新课程(下),2015.05.
[3]陈志成,徐伟.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