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含五篇)

时间:2019-11-11 11:0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

第一篇: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

摘要:“科幻式景观”是从景观当中分立出来的一种类型,既具备景观形态的基本特征,又在造型形式上有别于平常的景观形态。文中重点分析和阐述了“科幻式景观”产生的根源和概念的界定。归纳总结了“科幻式景观”的主要类型、艺术特征、设计创意方法、建造原则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

关键词:科幻式景观设计特征前景

一、提出“科幻式景观”的初衷

说到“景观”,大家到处可见,并不陌生。景观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通常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一方面是某地区或某种类型,自然形成为主的自然景物,即自然景观,如安徽黄山、山东泰山、甘肃鸣沙山等,以及包括在自然景物上,明显存在人为修饰、改造而形成的景观,如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京颐和园等;另一方面是人工创造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各种建筑物或群,如鸟巢、水立方、中国长城、北京紫金城、天津五大道等。

景观可被理解和表现为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等多种功能的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除纯自然景观基本是千古不变之外,人类会根当时经济水平和创造能力创造出每个时代的景观。人类改造或建造的大型景观大多数由统治阶级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集体组织建造,属于国家或公共行为,必然体现统治阶级或国家与集体的意志和利益。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统治、建设和人们各类社会活动的需要,改善社会环境。个体主要参与中、小型景观的建设,偏于商业性,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域,景观的特点、风格和用途各式各样,导致类型也多样。

按照景观的功用,大致可分为观赏性、纪念性、公用性、居住性、娱乐性、商用性景观等。如巴黎艾菲尔铁塔、岳阳楼是标志性建筑物,为观赏性景观。开罗金字塔群、陕西兵马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为纪念性景观。天津东丽区欢乐谷、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是市民重要的休闲游玩场所,为公用性景观。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初溪土楼群、安徽宏村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为居住性景观。悉尼歌剧院、香港迪士尼乐园、天津大剧院是娱乐场所,为娱乐性景观。天津劝业场、古文化街是休闲购物的场所,为商用性景观。这些景观,除去在功用上能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外,其整体结构、造型和表现形式上都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或美丽、或壮观、或高大、或新奇、或繁华、或沧桑、或有趣,等。为什么会给人产生如此的感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人类超常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始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每个时代人类都会创造、建造出来很多新的景观,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都会有一种新颖、独特、超乎现实之感。当这种感受更加强烈或突出时,那么这种景观就越带有幻想性和非现实性。

这里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景观提名为“科幻式景观”。对“科幻式景观”,大家一般只是在插图插画、影视动漫中看到各种绘制的、虚拟的科幻画面和场景,在现实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过真正实体的“科幻式景观”。一般认为,科幻场景是科幻小说家、科幻电影制作者、艺术家通过大胆想象假设出来的环境,是虚拟的,是梦想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科学幻想的智慧和创作质量方面,特别是在科学性上,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首屈一指,超过了前人。他1828年出生,七十多年的生涯中出版了《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等几十部科幻和探险小说。

他的作品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包含着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并且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奇妙无比的构想,故事画面和探险、旅行、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联系在一起,场面设计十分壮观。到了20世纪,他的构想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例如,他曾研究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科技问题,写出了人类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科幻故事。相隔半个多世纪,到1969年,人类很快就实现了阿波罗宇宙飞船载人登月计划,验证了他的幻想。正是如此,凡尔纳的科学幻想成为了科学的预言,为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科幻式景观”的界定

科幻通常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硬科幻”又视为“真科幻”或“主流科幻”,比较注重视科技含量、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较为详尽,能够令读者信以为真。反之则是“软科幻”或“假科幻”。无论科幻的软硬和真假,都是人构想的产物,是艺术家对科学技术、科学之美以及自身设想内容的偏感性表现与设计创作,蕴涵着人的无限想象和无穷创造的智慧和能力,体现着人类不断创新,喜好惊奇,追求完美的精神。

科幻题材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表现形式和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文学、影视、美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从宇宙太空、奇异生物、星际战争、星球灾难、未来城市、未来科技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对象。因呈现出浓厚的科幻色彩,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科幻艺术的形成往往离不开科幻场景的设定与表达,特别是在科幻电影中都能看到很多精彩鲜活的场景。这些场景虽是影片中虚拟的形象,但它是处在影片艺术空间中的景观,给人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这类科幻影片中设计的一些场景实际就是一种虚拟的“科幻式景观”,只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影片的拍摄和制作,而不是专门设计建造成真实的“科幻式景观”。正是因为绘画、影视艺术中常出现各种科幻场景,也正因科幻艺术如此热门,如此引人关注,而引申提出了“科幻式景观”的概念以及“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建造理论。传统意义上的“科幻景观”是一种虚拟的景观,是非现实存在的景观,是人们想象、假设的并带有现代科技色彩的景观。一般以小说、绘画、影视、动漫等形式展现。

按理说,“科幻景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也难以实现的。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曾经只能想象、虚拟,只能在小说、绘画、影视里看到的“科幻景观”,有些被人类建造出来并付诸现实了。这些具有科幻色彩的建筑物实体可称为“科幻式景观”。“科幻式景观”与平常的“景观”有何联系和区别呢?可以说,“科幻式景观”是景观当中的新兴类型,它既具备景观的基本特征,又不同于平常的景观,特别是在整体造型视觉效果和功能上比较新奇独特,大量融合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科幻色彩。

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景观,无论是绘制的还是建造的,都可认定为“科幻式景观”。绘制的即为“科幻式景观”的概念稿或正式设计稿,建造的即为“科幻式景观”的实体,是真实存在的,是设计稿的成型转化。这里主要探讨实体“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建造问题。按照“科幻式景观”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虚拟绘制的非实体“软科幻”景观和建造成型的实体“硬科幻”景观。从功用上看,“科幻式景观”可分为纯欣赏性和可用性“科幻式景观”。

纯欣赏性“科幻式景观”一般是主题性、纪念性、艺术性景观造型,主要为建立一种独特新奇、超越现实的景观环境,体现或表达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可用性“科幻式景观”则是由实用的实体空间组成,整个空间具有娱乐性、居住性、商业性等实用功能。

三、“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和设计创意方式

(一)“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

第一,宇宙类。宇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神秘莫测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已知的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科幻大片中的空间站是常见的场面,从《巴比伦5号》到《极乐世界Elysium》,都描绘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站机器。这些空间站具有庞大的主体结构,可以围绕着地球或者殖民地天体轨道转动,有些足够庞大,可直接进入深空,如同一艘万能的宇宙战舰。最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死星”武器,这是一个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空间站,是帝国建造的巨型超级武器。于是宇宙成了人们拓展自己想象力的首选之物。通常会在宇宙中表现绚烂的星空和星座,以及各种星云,再加上形状各异的宇宙飞船。科幻式的景观设计通常会加入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元素或形式,创作出现代人没有看到过的,又看似比较真实的新奇事物和科幻场景,塑造一种让人感到震撼和奥妙的视觉场面。第二,建筑类。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建造能力越来越强,雄厚的建筑能力可以撑起人类的想象力,最近的知名建筑造型更是千奇百怪。然而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超前一步的,总是竭尽所能地追求视觉上的极限,在建筑的居住的基本功能上增加了更多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有时会因为气氛和元素的需要打造不同风格的建筑景观。除了现代工业与科技化的建筑景观外,还比如自然派的树屋树洞、还有中土世界的矮人城堡,兽人部落,都是追求自然之美,造型比较独特,不同于一般建筑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情感。第三,灾难类。人类的忧患意识从未停歇,最近几年的各种丧尸片以及疯狂麦克斯系列塑造的末日景象的火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核辐射、战争、火灾等人为的灾害自古有之,考验着人们的生存和防治能力。这些真实的灾难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然给人带来生活上的苦难和精神上的刺激,那肯定是让人恐惧和害怕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发生。但有些灾难不可避免,当发生时需要坚强面对。经历或目睹过灾难的时刻,必然触动每个人的心灵。为了警示人们,增强忧患意识,领悟人生的真谛,艺术家用虚拟或模拟的手法塑造各种灾难形象。现在影视中很多灾难片、科幻片以及游戏、动画片都会虚构类似场景以及景象。在这一方面,不仅满足了创作者的创作欲望,还让观众或玩家沉浸于画面或环境中,满足人们的敢于挑战、对抗和搏击的心理快感。除以上几种主题外,还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战争、生物、沙漠等主题。乌托邦主题推演出了一个未来或者平行的世界,即社会适度发展的自然世界,表现出一种积极奇异的未来憧憬。如弗兰克赫伯特(FrankHerbert)创作的科幻小说《沙丘》(Dune),由大卫林奇导演的电影版科幻场景中,将现代工业器材和飞机、汽车造型等与沙漠环境一起构造出不同于往常的景观场面。反乌托邦主题是艺术家借艺术的形式,结合人类的心理欲望、发展历程和存在的社会问题推测未来世界可能演变的负面状态,既批评当今世界,又可以创造新世界的艺术题材。在一些反乌托邦的科幻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建筑塔穿透拥挤城市上空的景象。战争类艺术题材是在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超越现实的战争场面,用艺术典型化的悲烈战争场面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爱好和平。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变化多样,生物场景的设计赋予了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自由。沙漠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设计这类题材场景意在让人们懂得保护自然,敢于挑战生存。这些主题都是“科幻式景观”常用的环境设定,别有用意。

(二)“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

英国科幻风格绘画设计大师杰夫泰勒说,“科幻赋予了视觉艺术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作为科幻风格的艺术家,我们需要探索、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故事家、建筑师、工业设计师、梦想家和发明家。这是一种既富有挑战又令人兴奋的艺术类型”。“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非常多,具体需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来选取合适的创意形式。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通过把无形状物体的景观和建筑具象化成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事物。如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有一座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多米,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四个巨大的石雕像。这也是“科幻式景观”的一种,把无形状的山体具象化人像。动画片《冰雪奇缘》里的将冰雪塑造成宫殿的建筑也是“科幻式景观”设计的一个案例。第二种,通过把具体的实物建筑或景观变形成其他具体的实物形式。如北京的裤衩大楼也是科幻式建筑的一种。将具体的高楼大厦进行变形而成为裤衩的形状。同类型的例子有很多。鸟巢,水立方等此类“科幻式景观”和建筑也已经普遍与用于现实之中。第三种,将具体的实物建筑变形成抽象和无形状物体。此类“科幻式景观”与建筑大多为艺术建筑。在科幻电影动画片里也可常见,大多是创作者的心里表现。通过以上的三种形式可以看出创作的来源必是必须建立在大量素材的收集之上的。无论是传统建筑或景观还是他人的科幻场景或者景观也都是其创意的来源之一。熟练运用三种形式创意思路,再加上个人自身或者团队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创意便随之形成。

四、“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作过程及艺术特点

“科幻式景观”的设计重在风格和主题的创意,制作过程跟其他景观设计方式基本一致,只是设计的风格和要求不一样。主要可分为手绘、计算机软件制作和两者结合三种设计形式。如果采用纯手绘的形式,从构思到草稿,再上色,到细致刻画,整个过程全部由艺术家手绘完成。这个设计效率比较低,不适合大型的,复杂的景观设计,适合绘制小型的和景观创意方案草图。因此,大多数景观设计主要借助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来实现。这种设计方式,需要作者熟练运用计算机平面和三维设计软件。设计时,一般先构思创意,在纸上画出草图,再用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制作完成。三维软件主要对景观进行建模、贴材质、打灯光和渲染处理。平面软件是对3D图效果和氛围的深入塑造以及相关尺寸和结构的标注。随着近几年CG和3D技术的发展与兴盛,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插画、动漫场景、影视特效、建筑、景观、环境等设计工作,“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创作需要他们的努力。创作的开始离不开构思,好的作品是要有思想和感情在里面的,从内心的情感出发,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及开始时我们要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什么样的感情的气氛,有可能是小说中的场景,也可能是某些神话传说,还可以是自己茅塞顿开的想象画面。有了创作点之后,剩下的就是去实现它,把想法具象化,表达出来,一般“科幻式景观”的创作无论二维、三维还是直接合成,都离不开这些创作步骤。这里以二维为主,三维就是建模贴图渲染了。首先是绘制草稿,把脑子里所徘徊的想法最快的勾勒出来,加以修改,此刻在观众眼里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在创作者心中已然展现出了整幅画面。接下来是整体绘制,绘制时要把形体结构和大的色彩关系表达出来,比如总体的色调,明暗,冷暖、透视的关系。把握好整体关系之后,就要开始下一步的深化,开始加细节,着重刻画主体,控制好虚实关系,在之前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细致刻画。最后进入后期调整,去掉一些影响主次的冗余,丰富整体光线,做最后的调色,把营造的环境氛围和情感表现到位,减少与设计所需效果的偏差。“科幻式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大多数艺术作品的特点都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区别。新颖奇妙性、高科技性、超现实性、复杂性是“科幻式景观”的突出特征。首先,“科幻式景观”画幅透视角度大,配色整体统一,视觉主体突出,虚实关系强烈,对比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整体的构图也符合黄金比例的特点,总的来看,能给人好的视觉体验是基本要求。一般来看,“科幻式景观”的配色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中会设计成不同的色彩效果,但不管怎样变化,都会偏向一个主体色调。整体偏红还是偏绿、偏黄要根据景观和建筑的用途以及色彩的心理情感来定夺色彩基调。红色系的会有躁动感,不安或激动,适合大场面以及情绪十分高涨的画面。黄色偏安详、自然、温暖。绿色象征生命,和黑色搭配还有科技的意味。蓝色是祥和安静美好,用在辽阔的场景中偏多。紫色是神秘,酝酿气氛,用于未知场景比较多。

五、实体“科幻式景观”的建造原则与发展前景

实际上,科学可能性的大小必须保持适度的大小才能保证科幻的吸引力,对技术的幻想要求过于严苛往往限制了想象力的展开,而幻想的科学含量过低,则失去了科幻的本来意义。“科幻式景观”的建造应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价值性。明确“科幻式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和社会意义,突出景观的功能性、文化性。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符合大众的利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能破坏和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不能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二是持久与安全性。“科幻式景观”建设一般投资大,建造周期长,需要确保质量和超长的使用寿命。“科幻式景观”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景观建设,往往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需要攻坚克难,精心规划设计,科学施工,确保建筑物坚固、耐用、安全。三是适度性。“科幻式景观”不能过度开发建设,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经济能力和条件进行建设。求精而不求多,求长远而不求一时。四是独特性。因地制宜,因需而建,迎合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积极创新,建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景观。杜绝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互相照搬照抄的建造模式。“科幻式景观”设计所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一般在游戏、动画场景设计中应用最多,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体验一把真实生活中没有的场景与快感。在《星球大战》《终结者系列》等一些科幻影片中,除实拍的场景,大部分拍摄场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需要用计算机虚拟设计和专门搭建实体场景,再通过后期合成与特效处理完成。然而,是不是科幻艺术只是假想或虚幻的,却不可实现的呢?按理说,科幻艺术应该只能是艺术家假设的、虚拟、编造的文学故事、影视情景或模拟创作的实物场景,在现实中是不会真实发生和存在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利用、把控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曾经只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神话故事当中所谓的各种法术、特异功能、奇形怪物等情节和场面,现在逐步成为现实。如具有神话和传奇色彩的千里眼、千里耳已由高倍望远镜、远程监听仪器等达到目的。摩天大楼、无线电话、智能机器人、飞天等令人难以想象的事物已被大型建筑机械设备、电子通信技术、遥控技术、飞机、火箭、卫星等科学技术实现。这些人造技术和设备满足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工具和物质产品,同时,也为促使某些想象、虚拟的科幻艺术变为人人可见的现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科幻影片中的场景或精心设计的娱乐空间转化科幻色彩的实景,也日趋多见。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环球影城度假村内就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哈利波特主题公园。公园以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为蓝本,根据罗琳原著的故事和角色设计,邀请了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场景设计师克雷格在内的数十名艺术家参与建造,占地20英亩,由霍格沃茨城堡、霍格莫德小镇以及禁林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这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促进了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现实“科幻式景观”建设案例中,不得不提起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以及还在建设当中的圣家族大教堂等。这些都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建筑艺术杰作。他的作品构思新奇,设计别出心裁,规模宏大,如古埃尔公园,占地20公顷,整体就是一个神奇绝妙的童话世界,又是一座巨型的科幻色彩浓厚的景观。圣家族大教堂更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共计18座高塔,整体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设计灵感,造型给人梦幻浪漫、光怪陆离的感觉。1884年开工,预计到2026年方可竣工,尽管目前还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城市景观,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我国,除历史上的皇宫、石窟、长城等景观外,现代的“科幻式”景观也比比皆是,如山东泰安方特高科技科幻主题公园,它由恐龙危机、飞越极限、神秘河谷、聊斋、维苏威火山、海螺湾、未来警察、生命之光等17个主题区组成。在造型展示上,综合运用声、光、电、数字技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包括泰安文化在内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大家可以在虚实结合、亦真亦幻、动感交互的体验项目中,感受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总之,艺术家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描绘出了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看似真实又虚幻的艺术世界,既设计着“人类可能的多种未来”、也设计着“不可能的多种未来”,阐释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无限遐想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与科技密切联系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许多精细的描绘与设计。这些并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遐想,而是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的未来探索。那些科幻绘画中所描绘的未来机械、未来交通工具、未来建筑、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将对今后的“科幻式景观”设计与建造发挥极大的启迪和参考作用。“科幻式景观”将是人类不断设计与建造,不断发展、开拓创新的领域,也将是一个又一个极具吸引力和生产力的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1]高岩.分析中西方美术理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7,(24):138-139.[2][法]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八十天环游地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12

[3]吴遐.当代科技革命与影视艺术的发展[J].琼州大学学报,2001,(4):49-54.[4]宋文雯.认知能源景观[J].设计,2016,(1):41-44.[5]英国.杰夫泰勒.刘硕,科幻风格绘画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56-67

[6]郑嘉.作为回应而存在的建筑——让努维尔建筑表意语汇探析[J].设计,2017,(24):41-44.

第二篇:景观设计理论

灾难发生之时,是否有安全的城市避难通道连接到城市广场、公园等安全避难区域;灾难发生之后,人们栖居的建筑被毁坏,城市开放空间(广场、公园等)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无家可归的群众,同时有相关场地可以用于临时医疗救助;城市开放空间自身是否足够安全?

城市绿地景观的防灾避难功能在设计中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规范中也没有明确涉及这个区域,在此提出来希望景观行业的同仁共同思考。

相信此次事件之后,相应的规范会逐步健全。

在之前的规范里也不是没有提及,但相对笼统,不够重视。更多的防灾措施经常与消防混在一起处理。

其 实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能做到的还很少。我在设计中,如果条件具备,都会考虑留有应急通道(不同于单一的消防通道)和应急空间——可悲的是这是我自己起的名 字。因为我找不到规范的名称。所考虑的就是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疏导人群和必要到达(这也是我自己定的名称——本意是消防、医护、治安人员可以方便到 达)。

可惜的是,大部分设计条件在建筑规划环节就已经卡死,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只占少数(一般也只有广场类的项目才有机会)。

我们的大广场大草坪终于发挥作用了。

无论之前的城市化妆之风,还是之后很多人的一味反对。更多的应该从科学(防灾)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开圹城市绿地的价值和配置的方法。

还有现在逐渐兴起的在城市空间中本来没有活水穿过的区域设计湿地公园的做法,让我也有类似忧虑,其一,水景蜿蜒曲折占据了大量可用的开放空间;其二,如果 水景是死水,全由电力驱动其循环自净,自来水补给,那一旦灾难爆发停水停电,整个水体就是一滩死水,加上受伤治疗或避难群众的高密度聚集,这滩死水将会迅 速成为蚊虫疟疾滋生的温床,势必导致更可怕的灾后瘟疫!

同时,现在很多城市公园设计中为了使景观空间看上去更加丰富漂亮,不惜成本挖深坑、堆陡坡、筑高墙、立大柱,使本来作为城市避难功能的空间自身也变得危险 起来。(我先反思,我之前也做过这种事,原来更多的考虑效果、空间的丰富等等,现在回想起来之前设计过的公园如果遭遇地震是否足够安全,不禁一身冷汗,现 在只能祈祷那里不要地震!阿弥陀佛……)

建 筑现在是有明确的抗震要求的,但景观却一直没有任何规范和指标,很多景观上的结构都是凭经验配上去的,认为只要不倒就ok了,整体规划设计上也没有根据城 市的地质不同而划分的防灾防震设计要求,想想还是令人担心的,他虽然没有建筑造成的影响那样巨大,但做好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灾后的很多后续灾害的破 坏力,如疫情的控制、隔离火灾、帮助社会情绪的稳定、更加便捷的抢救医护场地、便于救灾物资的空投与存放、提供大量避难用临时帐篷的搭建场地等等。

抛开善意先不提,我不同意你将开敞空间与大草坪一起来说。没有大草坪就没有防灾避难的场所可以做了吗?

当然,在现有条件下,你的说法也有道理。但我觉得根本的问题不是绿地如何配置,而是广场和绿地的配置比例——这更多是在建筑规划阶段产生的。

现 在很多规范标准,很多政府要求和政府行为都是为了环境而环境——更多的口号是为了彰显成绩——一个容积率大于2.5的高层还建小区,要保证地上停车率占 25%以上,还要绿地率要求达到40%以上(达到一般别墅区的最低要求了)——类似这样的死板乱要求摆在那里……按照你说的,我们如果要考虑防灾那就不要 种树了——因为除了绿地我们仅仅能做出几个消防回车场而已。

一个城市的发展,破坏绿化率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而要恢复一定标准的绿地率却往往要求速成——都是为了成绩——动辄就说某某地方绿化少了、草坪多了、萌荫少了……不正是这几年喊的最多的问题吗?没必要返回来说,因为根本的问题是配置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成绩!

中国的环境问题,坏就坏在根上,就坏在规划上——不怕得罪人的说——我们做景观的人都知道我们用的那些规划图纸是怎么出来的吧?

有几个是真正仔细研究推敲、仔细核对现场条件的,有几个是考虑过什么防灾应急空间的?有几个是真正专业人员“设计”(很多规划根本谈不上设计二字)出来的?

现实中更多的规划只是死板的卡那几个数据而已。

数据可以,一切ok……不是嘛?

我们还要抓紧建设,那顾得上什么设计啊……不是嘛?

呵呵~

那些被埋在下面的人,昨天还在高兴地说:我们县建设速度很快,发展很好……不是嘛?

想到这些心里很难受,也许说了些对政府、对别人不敬的话——虽然我很理解他们的难处,但就是现在,我不吐不快!

国 外很多地方是景观规划师牵头做建筑规划。而且很多城市没有那么多规划设计人员——无论总体规划还是详细规划仅有若干几个专家来敲定,且政府无权干预设计环 节和细节,只能提意向,规划专家保持绝对的权威性(意味着一个城市的规划要具备相对统一的思想、风格、程序……统筹性、合理性非常强)——我认为那样才是 非常合理的组织构成。只有数据没有设计的规划,只有进程没有权威的规划,只能是不断被反工,不断“出成绩”的理由。

……

估计这样的话很快会被抹掉。因为我们没有资格喊出“反规划”的口号。

无所谓……其实,说这些有多大用处呢……不说了吧。做好自己能做的是最重要。

且愚 wrote:

还 有现在逐渐兴起的在城市空间中本来没有活水穿过的区域设计湿地公园的做法,让我也有类似忧虑,其一,水景蜿蜒曲折占据了大量可用的开放空间;其二,如果水 景是死水,全由电力驱动其循环自净,自来水补给,那一旦灾难爆发停水停电,整个水体就是一滩死水,加上受伤治疗或避难群众的高密度聚集,这滩死水将会迅速 成为蚊虫疟疾滋生的温床,势必导致更可怕的灾后瘟疫!

谈点实际的吧。楼主说的这一点过于担心了。如果设计合理,人造水体景观都会设有排空阀。

当然,设计之初我 们都会有这样的原则,即在周边没有自然河道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做大水体,在设计水体标高时尽量不要做到市镇雨污排水标高之下等。这些设计师都知道,但没有规 范约束,不能说一定都得这样,那这样就很容易因为其他种种需要或者说目的而放弃这些设计原则。这也就导致了我之前有些耸人听闻的担忧了。

关于城市开放空间防灾避难功能的一些体现和总结:

1、空间问题,即之前提到过的提供避难临时住所、医护操作、物资储备等各项活动有效开展的开放空间。(场地的平缓度、连续性、质地等因素)

2、隔离外部不良环境因素,提供内部安全稳定的环境条件。如对地震引起的扬尘、火灾、噪音等不良外部因素的隔离。(植物的围合性及层次配置,防火降尘植物的运用等)

3、内部环境的安全性,即之前提到的高大构筑物及大型堆土问题;水环境保洁问题;谨慎种植枝干松脆易折断的植物,如泡桐、构树等(但是泡桐、构树又是很好的降尘植物,这就要看具体的配置区域和位置了)

4、灾后绿色生机的自然景观对受灾及救灾人员的心理抚慰作用。关于这一点,是一位心理专家在电视上提出的,鲜花、流水、和绿色植物可以对长期面对废墟残骸、血、噪音等不良环境因素的人以心理上的抚慰。

题外话,关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看到大量的防疫灭虫剂的喷洒、塑料包装制品随着赈灾物资的大量涌入、当地一些化工厂的倒塌和破损以及水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在今后的解决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可以从这几年的灾难重建中获取经验!(东南亚海啸与台湾地震的家园重建

不过个人认为对于这些绿地开放空间的看法不能过于片面。不能看到偶一次的问题就要归咎于平时给人们带来美好享受的高阁、楼台,水景、地形等等。

城市开放绿地的作用是多重的,除了这些空间的基本使用作用外,也有不同的美化、减噪、调节小气候、防火、防灾等。可以说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和使用者都考虑到的主要是景观性和功能性,相信做景观这个行业的各位都有感受。

由此,我想到日本 的一些做法。受地理位置决定,日本是一个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对日本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创伤。在那场灾难中,给人们造成 重大损伤的是地震后在街区引起的火灾,在水、电、气以及交通全部中断的情况下,多数市民都逃向了城市公园绿地这样的开放空间,正因为此,才避免更多市民受 到伤害。

也正是基于此次惨痛的教训,在之后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日本才有意识地加强了防灾绿地的建设。当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来 临时,有31万多人被分散在了1100多个避难场所中,其中神户的27个公园都成了居民的紧急避难所,城市防灾公园在这次大地震中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避难 和灾后暂住的场所。

但目前中国的城市防灾绿地体系建设,却不免让人担忧。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就多。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来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震后重建的绿地系统规划为避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条件。

但是,此后我国在城市防灾绿地体系建设中进展却不是很明显,直到2003年10月,北京市才建设了第一个防震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目前,城市遭受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应该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但现在中国很多部门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建设东方“曼哈顿”的决心,城市绿地指标远远没有达到防灾的需要,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2004年9月,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须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汶 川大地震深深地触及了人们重视防灾绿地系统建设的神经,全国各地纷纷反思和部署城市防震绿地体系:厦门将开辟110个避难场所;为完善地震应急预警机制,山东省日前完成了强制性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制定工作,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广州市地震办正争取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在公园、广场、绿地和学校操场推广建设;合肥市计划用3年~5年实现应急避难场所在社区的全覆盖;上海市政府应急办公室近日明确回应一份名为《增设灾害避 难场所和标识完善上海应急体系建设》的政协提案,并表示采纳提案的建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的城市防灾绿地系统可能在平时显现不出其更大的实际价值,但关键时刻,它却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防灾绿地系统不可缺失。这是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曾经美丽灵秀的山川,曾经生机勃勃的城市,瞬间变成埋葬数以万计生命的坟场!汶川大地震再次告诉我们:景观充满杀机,人造城市也充满恐怖。因而,城市、景观和建筑的规划设计是生存的艺术,这种生存艺术至少在四个层面上展开:

1.相地选址:如何通过选址在宏观尺度上处理人的活动与自然过程,以及地形地貌的和谐关系,从一开始便远离灾难。前科学时代的景观设计学——风水就在如 何相地择基方面有特别的关注,诸如城市和村落的选址要避免直接在大山脚下,应在所谓的“胎息”之地或在大体量山体的余脉和小山包上,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 无疑是避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掩埋危险的安全地带;又如,风水以乳突形的穴位为上佳之地,大抵在平坦之地上的高亢台地,则同样有避免与地震相关的灾难之功 能。

2.开放的空间系统: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在危险降临城市时,使居民仍有方便的逃生机会。一个连续的、面积充裕的城市开放 空间系统,对于人流疏散和避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大城市尤其重要。都江堰广场等一系列开放空间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作用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场地设计:场地的可达性、开放性、穿透性、无障碍设计以及和建筑物的关系,包括后院通道和出口,甚至种植方式,都使场地对身处其中的生命有至关生死的意义。户外场所既可以是死亡陷阱,也可以使生命逢凶化吉。如,汶川地震中,就有多起因场院围墙而毙命的悲剧。

4.建、构筑物的设计: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当然是致命因素,他们既可以是生命的庇护所,同样也可以成为死亡陷阱。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受害群体是学生,而根本的人为原因是建筑质量的低劣,这是中国建筑行业永远抹不去的耻辱。城市开放场所中的构筑物的设计有同样的生存意义。

像汶川这样的恐 怖景象在中国大地上曾经上演过无数次,史前的记录包括4000年前青海喇家遗址大房子里一族人的遗骨;中国最早的文字和史书就充满了地震灾害的经验,《易 经》的六十四卦中专门有《辰》卦(同《震》卦);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 使80多万人死亡,被认为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夺去近25万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仿佛如昨天。这些灾害经验在我们的生物与文化基因上都留 下了宝贵的基因。然而,人类的生物避灾基因往往被深埋在现世文化的尘埃之下,现代人的避灾本能甚至不如洞中的老鼠、林中的蟾蜍和水中的游鱼。对前科学时代 的先民来说,人的避灾本能往往借助图腾和禁忌,成功地进行日常行为,在灾难来临时能驱吉避凶,甚至成为审美标准,如中国山水画中关于山的审美评价就有可 观、可行、可游和可居之说,而以居为上。所谓可居,便是自然山川中的安全庇护所。

作为前科学时代的景观设计学,中国古代的风水术在某种程 度上便是这种灾害经验的图腾和禁忌文化。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空间分析技术,都赋予当代的人类比生物的本能、比前科学 时代的风水先生,有更多的能力和智慧来选址、来规划城市的景观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来设计日常的户外活动场所。关键是设计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要有自觉 的生存意识,时刻牢记城市、景观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是生存的艺术,设计使我们的家园不但美丽和高效,更应该安全并有利于健康。

第三篇: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一讲:

景观→景观生态,景观形态,景观空间,景观地理 城市景观的概念:(狭义)在城市地域内,由各种环境元素所构成的能够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形式信息总和,由于具有物质外观,可被人们直接感知和理解,达到一种情感愉悦的审美目的。

(广义)一个城市或城市某一空间的视觉总体,包括景观各个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文化特征、人的视觉感受以及其中的社会生活等。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地域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文化建设水平。

“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欢的东西。”

——凯文林奇 景观体验:一重视觉感受→空间感受

二重心灵感受→场所感受

城市空间结构不应该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来判定,还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

第二讲:

城市→物质空间→精神归宿

建筑园林视觉艺术创就了城市博物馆就要在里面创造艺术。(吴良镛80年代)

→→创造城市美,强调的是在个体的景观基础上,对城市整体环境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整合≠集合≠完全融合

→→一池三山→中国园林最早的基本模式 雷姆库哈斯在《普通的城市》一书中写到:“我们精心规划的城市今天看起来似是一片混乱,那我们不如去营造一种随意建设,用旧了就废弃的城市。” →→树立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就是环境设计,是将自然与人工的环境和景物,从功能、美学上进行合理的保护、改造、组织和再创造。

景观与城市景观

具有视觉、美学意义(建筑学)

地理学意义:强调地域性(自然地理之父——洪堡

德国)生态意义:强调地圈、生物圈、智能圈

文化意义:强调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一般公众=风景

景观是指地表自然景色或自然人文综合景观。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离不开园林的核心。

——软质、硬质景观

景观与自然、人类→→从本质上讲,景观是人类存在的一种…而存在的视觉事物。

1.景观的有序性:

自然在景观的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想的环境是有序美好的。→→景观序列↗静态→创造空间

↘动态→移动中产生的变化↗四季

↘前后景深的变化→背景基质 基调、配调、转调、主调 2.景观层次性

一是景观感受层:追求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对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二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历史文化民俗民情传统艺术,追求特色景观的塑造。三是环境生态层:追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观。

城市景观概念、要素:

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强调人的参与)3.城市景观——关系艺术(是一门涉及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戈登卡尔说:一座建筑是城市,两座建筑是城市景观。

现代与古代建筑的融合,现代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古代建筑投影其上。大小山的融合:大小为黄金分割

即城市景观是城市中各种视觉事物及事件与周围空间组织的关系艺术。

城市景观是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和感知,也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城市景观的三要素:

(1)景物:是城市景观形成的本身,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素材。自然素材——指自然的各种地形、气候、光照、植物、水体 人工素材——主要指建筑物和各种人工设施 事件素材——指那些正在发生的视觉事件

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景观,它们以物理、生物、文化等形态呈现出来。(2)景感:指人对城市景观(物)的感觉反映。

直接景感——景物通过人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感受反映

理性景感——在直接景感的基础上,通过知觉、想象、思维的综合过程从而产生对景物的认识及情感。理性景感是人对城市景观可更改的知觉形式,是更高一级的感觉方式。(3)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城市中的自然、人文和社会景观

主观条件——人对景观的鉴赏过程中的时间、地方以及鉴赏的人的年龄、兴趣、职业、知识等。

第三讲

城市景观的构成类型

按功能分:居住区景观、商业区景观、工业区景观、文教区景观、风景区景观等 按空间形式:城市整体景观、城市街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等

按组成内容:建筑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地能景观、气象景观等 按环境特性:滨水景观、住区景观、历史景观、绿地景观、娱乐景观等 按一般分类法分:1.自然景观:城市固有的

2.人文景观:包括各种人工景观,可以说是城市的主要景观

3.社会景观:以社会和人为内容的景观,又称为活的景观,往往是动态的。

山水景观

气象景观

自然景观

动植物景观

其他景观

城市

人工设施景观

综合 人文景观

历史景观

景观

加工后的自然景观(物质文化)

文化景观

社会习俗

社会景观

风土人情

街市面貌(非物质文化)

民族气氛 城市景观特性:

1.生长性:视觉感受的放大(景观是在不断的生长,如树木)。城市景观不是一步到位,它有一个生长过程,主要体现在:其一,景观作为一种生物的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生长的树种与建筑之间的比例协调。梧桐树的季节变换,爬山虎——生长性。其二,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的生长(需要人的参与)。把文明作为文化积淀起来,伴随必要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前进的过程。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增长。

我们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来去匆匆,但城市是要存在下去的。——贝 铭 2.五维性

空间景象

物质存在形式

有形景象

视觉维

光波(形式、色彩、质感)无形景象

听觉维

声波(…)无形景象

嗅觉维

气味(各种气)无形景象

味觉维

味道(甜、麻)

无形景象

体觉维

温度、湿度、时间、气流、质感 人的视听觉与人的行为有关

→→直立状态的人、器官感觉基本上是以向前及水平方向为主。

→→人在直立时,可同时瞥见左右90%范围内的事物,而上下观看的范围比较狭小。→→人在行走时,习惯观看前方偏下的事物,向上看的视野会减少。→→人的听觉有7m和35m两个尺寸 7m可以交流,35m大声交流 常言道:景观体验——一重视觉来历,二重心灵感受→人对城市景观的感受应该是人的器官感受加上人的心灵感受、思维活动的一种混合反映。

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一.景观规划与设计概念及现状

严格来讲,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在侧重点上有差异。

从规划角度,注重土地的利用形式,通过对土地及其上的物体和空间的安排、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种功能,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生存的地球和谐相处。

从设计角度,注重对环境方面问题的分析,确立景观目标,并针对目标解决问题,通过具体安排土地及其上的物体和空间,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

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

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均以创造人类聚居环境为目标,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落实在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居环境之中。

三者相同点:使建筑、城市、景观常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分工不同: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重在认为空间设计。

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的建设,重在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场所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侧重于聚居领域内各种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重在户外环境的塑造。

景观与建筑规划之区别:

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意念和意象 城市规划最关注经济、人口等情况 景观园林规划关注立意

建筑:立意发挥(受功能限制)

景观建筑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从传统风景园林到当代景观建筑学的演进过程 荒野→景物→

圃→囿→

苑→花园→

园林→城市绿地→

公园→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当代景观建筑学已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与学科 景观建筑学在中国还是一门亟待开拓的学科专业。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

1.视觉景观形象

2.环境生态绿化

3.大众行为心理

1.视觉景观形象:主要是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人的视觉生理特点:决定了人对景物形象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错觉,以至使人的图形感受与实际感受出现差别,而这正是景观设计者应该理解和运用的规律(利用视觉转化)。例:太原五一广场,锡耶纳坎波广场→并非对称

结论:不要追求绝对的对称,不要追求平面上的东西。

罗马市政广场:经过几个年代的修建,增大视觉空间,扩大广场空间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利用错觉(空间扩大,利用…)(梯形广场,进深加深)2.环境生态绿化:主要是从人的生活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生物学原理,利用… 景观设计重视环境生态绿化,是为了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3.大众行为心理:以人类的户外行为及规律入手,“以人为本” 各类景观行为与场所空间环境质量相关

行为类型

对环境要求

必要活动

★★★

★★ 选择活动

★★ 社交性活动

★★

★★

(★多少代表行为与环境质量的相关程度)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三元素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强调景观视觉→满足鲜明形象 强调环境生态→足够的绿地和绿化

强调大众的作用→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

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可持续发展:结合自然环境,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上海外滩(92年),第一层即绿地空间,第二层架空即观光空间,第三层交通空间 2.从静态景观走向动态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动态变化 3.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城市在产生的一刻起,就受到自然和人文两种驱动力的作用 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平衡的环境艺术 4.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即风景资源、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原则(讲求自己的风格,不要人云亦云)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层次划分

广义上分三个层次:1.宏观景观规划设计(宏观的景观环境规划→战略层次;设计偏重小的层面)

涉及对象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即人类文化圈和生物圈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基本工作是对土地工作环境生态与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 核心工作是大地景观化即绿化——蓝化——棕化规划 重要内容:对特殊性大尺度工程构筑的景观处理 2.中观…(中观的场地是景观规划)

基本工程:场地规划是一种对建筑、结构、设施、给排水、绿化等的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在小范围内协调。

重要内容:城市设计,按形态分——面:城市形象策划,总体美化

线:滨河带、商业步行街

点:广场、交叉口等 3.微观…(微观的详细景观设计)

主要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庭院、古典园林、园林景观小品等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的是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狭义的景观规划设计。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让居民在绿化空间上满足需要 2)使土地合理利用

3)保护、提高城市中自然景观的质量 4)风貌特色塑造 5)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具体要求 1)总体设计

2)局部和地段设计

现代设计原则:经济适用,创造城市的景观艺术美,以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

适用:主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考虑,各种设施、设备、配置等均需符合人性化,做到适切、合宜。

城市景观要点:

一. 城市轮廓线控制

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是潜在的艺术形象。凹型(北京):有传统建筑需保护。(中间历史文物保护)冠型(天津):现代工业 波浪起伏型(上海):现代商业

若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可形成城市的“冠”,但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形成相互攀比的局面,可以利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是彼此高度相仿,但间距适宜,组成较松散的构图;若高层建筑随处随地而起,彼此间毫无关系,既无重点,也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若高层建筑顶部外观雷同,则会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性。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的关系:(1)前者低于后者为宜

山顶上挺拔的建筑加强山形,山上安排大量的建筑破坏景观;平坦地形上的天际线以山体作为天际线的背景。

(2)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构成互补的关系为良好(3)建筑轮廓线高于山体轮廓线需避免,同高最忌讳。二. 建筑高度分区

1.根据建筑所在位置、性质、地形条件考虑其高度。国外城市设计理论认为,每个城市的市中心都应该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构图中心,称为“冠”,它常有高层建筑组成。

2.城市的“冠”——山顶设高层建筑的,反映山城特色,但应避免过度重复。三.景观视线走廊保护

景观视线走廊:人为规定的,保护视线通过的一个空间范围,即一种特殊的视线区域。

视觉走廊是指由多种多样的景物组成的一条廊道,也即是景观轴线。

但有时二者又可以是一致的,视线走廊必须为有形的,视觉走廊可以为虚为实。视觉走廊强调过程,必须要有中途的过程,视线静态的,视觉走廊是在动态的过程中体会。

造景句法:把各种有形无形的景象元素进行造景,并使之优化。包括功能句法和系统句法

1.功能句法:即传统的造景手法,其特点是通过有形景象元素的地位,作用的突出或抑制来达到景观的优化。

2.系统句法:在调查、认识、研究各景观元素的信息本质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系统的对景观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一种方法。分静态句法和动态句法。(1)静态句法:采用模糊、简洁、对比等相对优化的办法,通过减少景象的信息来夸大或减少。

(2)动态句法:考虑时间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景方法。

强化法:为了突出地表达某种设计意念,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提高和放大某景象在整个景观中的控制力,强化景空。→→利用人的视错觉

弯曲法:通过地形或道路,创造水平或竖向曲度,使景空相互流通又相互遮盖,增大期待感。

逆转法: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使正负景空相互转换,以加强人们的期待感,激发求新欲望。

注重动态构景:通过人的动线组织景观,利用诱导手段引导空间序列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景观。以隔求深,以曲求变,以隐求显,以暗求明,以高求远,以引求通,寻求景观的和空间的多元化,可以通过道路的转折,建筑的引退,绿化的遮挡等手法加以实现,曲折有致,起伏有变,变化有节。

综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艺术性,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设计者把特定的艺术形象、艺术情趣、艺术气氛表现在景观景观作品中,这就是景象。

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按风水观念,构成景观特点:1.围合封闭的景观 2.中轴对称 3.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4.富于曲线美、动感美的景观。

抛开迷信的成分,传统的风水术实质上是一种环境设计,它不仅注重与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也同样重视与视觉艺术关系密切的景观质量问题。风水:藏风面水

有风有水→生命→氧气好→精神好

第四篇: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机制设计理论与简单应用

2009级工商一班

学号 2009145916

刘策

利奥·赫尔维茨

利奥·赫尔维茨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在波兰的华沙大学获法学硕士,这也是他获得的最高学位。他现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讲授课程包括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机制与制度、数理经济学等。赫尔维茨曾于1990年因为“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前沿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他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许多前沿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组织和制度的比较分析、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在社会选择目标上的运用以及经济制度的模型化。赫尔维茨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还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赫尔维茨以90岁的高龄喜获本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是众望所归。近20年来,赫尔维茨就一直是诺奖的热门候选人。在关于制度的研究领域里,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研究社会选择理论的阿罗和森,给了从广泛意义上探讨制度问题的哈耶克、布坎南和诺斯,也给了为制度研究提供博弈论作为微观工具的纳什、豪尔绍尼和泽尔顿,以及研究委托-代理理论的米尔利斯和维克瑞,甚至是在他的门生麦克法登于2000年因“发展了分析离散选择的理论和方法”获奖之后,他还是长期无缘于此号称经济学殿堂最耀眼明珠的奖项。时间如流水般的逝去,赫尔维茨历经多年翘首期盼终于在耄耋之年获此殊荣,也算是应了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一句戏言—— 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你必须足够的长寿

所谓机制设计,就是把研究者置于全能上帝的位置,研究两组各有目的又必须合作的人群关系。一群是某任务的委托人,另一群则是任务的真正实施者,也叫代理人。上帝的工作是设计出一套有效机制,让双方都能尊重、了解和信任对方,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委托人想把一项工程托付给代理人,但他需要知道代理人的真实能力,还需要知道代理人的责任心,也就是说,委托人的最后目标依赖于代理者的私人信息。如果这个信息不准确,他的判断决策就会失误。他是如何可能知道这个关键信息呢?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代理人对委托人如实相告,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但代理人有什么激励不说谎呢?于是委托者必须提供货币激励,或者其他形式的激励,故而机制设计理论又称激励理论。任何激励是有成本的,而且付出激励不一定能获得真实信息,这才是困难所在。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机制设计是一种典型的三阶段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博弈。在第一阶段,委托人提供一种机制安排,具体形式可能是规则、契约、最终分配方案等;第二阶段则由代理人行动决策。他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机制;如果他拒绝,则什么都不会发生。而他若是接受机制,则进入第三阶段博弈:代理人在机制约束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动。这里的博弈均衡过于复杂,于是机制设计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显示性原理”在70年代被发现。

机制设计理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回过头从思想脉络上来看,这套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分支。第一支不妨称为最优机制,机制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化委托人(或者拍卖者)的预期收益,迈尔森于1981年提出的“最优拍卖设计”是这方面的基础工作。第二支可以称为效率机制,即设计者的目标不是个人收益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的效率最优,这方面的工作更丰富,维克瑞在1961年发表了题为《投机,拍卖和竞争封闭出售》的论文,莫里斯在1971年发表了《最优所得税理论的探索》的论文都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文章已经分别为维克瑞和莫里斯赢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马斯金最出名的工作则是“纳什均衡可实施机制”。他在1977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出了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可以纳什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为我们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后来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

以上内容均为有关机制设计理论的背景资料,下面将联系现实中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机制设计的基本理念

首先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应用

如果我们假设人们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行为的,并且我们设定按照社会选择理论我们对各种情形都有一个社会目标存在,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社会目标,或者说落在摄会目标的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他。

所谓机制,就是一个可执行的契约。

机制设计就是在一系列可行契约中选择一个满足目标的契约,即,由于信息是分散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存在一个中央计划者(也是机制设计者),该计划者收集其他参与者的私人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的信息选择一个最优的契约,将契约中规定的行动反馈给拥有私人信息的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按照契约中规定的行动来行事

所罗门王断案

两个女人抱着一个男婴来到所罗门王跟前,要求他评判到底谁是真的母亲 所罗门王见她们争执不下,便喝令侍卫拿一把剑来,要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个母亲一半。这时其中一个女人说:“大王,不要杀死孩子。把孩子给她吧,我不和她争了”。所罗门王听了却说:“这个女人才是真的母亲,把孩子给她。

由此故事引出下面

机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所罗门王案例:所罗门王不知道哪个是真母亲,哪个是假母亲?这个信息是两个母亲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机制设计就不存在了。

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参与者对信息的操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维度。

机制设计者(即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机制让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信息(说真话)。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理性的私有信息的拥有者在决定是否说真话(即向机制设计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私有信息还是进行信息操纵)时,发现任何信息操纵带给自己的收益都不会比说真话带给自己的收益更高,因而会选择说真话。 参与者的机会成本与参与约束: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No Free Lunch!)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也称为个体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机制设计者选择的机制首先要使得每一个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都有最基本的动力接受该机制,即该机制给每个参与者提供的收益要不低于其机会成本。

 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被称为“大锅饭”,大锅饭原则满足了所有参与者的参与约束,但是为什么计划经济还效率低下?——反激励(Counter-Incentive 激励机制不仅要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有动力接受该机制——即满足参与约束,还要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即激励机制要区分不同的参与者,给不同的参与者提供不同的行动选择,并且使得高效率的参与者只愿意选择对应高效率的行动,不会冒充低效率的参与者,使得低效率的参与者也愿意选择对应低效率的行动,无法冒充高效率的参与者。

一个好的激励相容机制必须能够有效地区分开拥有不同类型私有信息的参与者。

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 事前机制设计:使其他参与者采取行动披露其信息的策略称为筛选,为了这一目的所使用的特定方法称为筛选机制,如企业的人员招聘。 事后机制设计:激励机制是基于行动的可观察结果进行奖惩,来影响其他参与者不可观察行动的一种策略,如企业内的考核制度与工资结构、奖励制度的设计。

筛选机制的例子:读书的价值

两类学生对一门难课的忍受力是不同的,或者说付出的成本(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本和无形成本)是不同的。

A类型的学生认为如此一门课的成本等价于6,000元年薪。

C类型的学生则认为等价于9,000元年薪。

雇主可以利用这一差别来筛选求职者并分辨出A类型和C类型吗?

考虑如下政策:任何一个人,只要修了某一数量 n 或更多的难课,将会被看成A类型获得150,000元年薪,反之如果少于 n,则会被看成C类型得到100,000元年薪。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产生自然激励,使得仅有A类型的选择修难课,而C类型不修

根据题意可知合适的的 n 值必须满足:

C类型偏好于不做努力并被认为是该类型,而不是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模仿A类型的行为

100,000  150,000-9,000n, or n  6 A类型偏好于通过修n门难课来证明自己的类型 150,000-6,000n  100,000, or n  8

这些约束条件使得求职者的激励与雇主的意愿一致,因而被称为该问题的激励相容约束。

我们来看这些条件使得这两个条件均得以满足的条件是两种类型学生修难课的成本差:对于雇主希望识别的“好”类型来说,成本足够低

当这些约束条件得以满足时,雇主就能够利用一种政策使两种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显示他们的类型。这就是基于自选择的类型分离。

当修学难课的要求被用作筛选时,A类型的承担了成本,即

为了达到最低的分离要求,即 n = 6,每一A类型的成本为6*$6,000=$36,000。

如果学生的类型能够直接客观地识别出来,这一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就不会存在。

如果人群中只有A类型,成本也不会存在。可见,问题出在C类型对A类型造成了负外部性效应。

那我们可以想与其让A类型承受该成本,何不根本就不进行类型的分离? 如果雇主不使用筛选机制,就不得不将每个求职者看成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并付给他们相同的薪水。这就是类型混同。

例如,如果总体中20%是A类型,80%是C类型,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为,0.2*$150,000+0.8*$100,000=$110,000 A类型的人将会偏好于分离的情形,因为所得为$114,000 但是,如果比例变为50-50,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就是$125,000,A类型在分离下比混同更差。C类型永远喜欢混同。

然而,即使两种类型的人都偏好混同结果,在许多雇主和工人在筛选或信号传递过程中相互竞争时,这一结果也不可能是一种均衡。

总结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无异于是在机制设计方面的一次大变革。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国企改革、税收改制、产权制度等许多现实问题都有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所提供的新方法和新观点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机制转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并可预测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什么后果。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能通过这一理论进行解释。依次这一理论对中国的现行改革(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各种经济机制的设计、比较和分析也都可以从这一理论中获有益的启示。

第五篇:景观论文

对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方法的综述

摘要: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文中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风景评价及风景林景观评价的研究进展状况和森林景观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风景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要的评价学派及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森林景观评价方法,亦即心理物理学派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关键词:森林公园

景观功能

景观评价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各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森林景观不同于人文景观,是一种有规律的动态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木的生长及人类活动会按照一定的节奏发生相应的变化。森林景观是形成森林旅游环境的物质基础,在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则应全面地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风景林的发展与建设,许多地方的做法是将其它林种的林分经过抚育改造等管理措施使其朝着风景林方向发展,然而目前面临着管理使景观特征将如何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后将如何评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说明管理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因此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来对风景进行评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在该领域做了一些工作,下面将分别阐述。

一 国外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1.1 风景质量的评价方法

在西方,相当于汉语的风景的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也等同于英语中的景色“scenery”,均是美学意义的概念。有关景观的研究有记载的可追溯到1757年Edmund Burke对景观美学的哲学研究。在林学方面,Gilpin在1791年发表了《森林风景与树林景观》,之后Marsh于1864年出版了《人与自然》一书,它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分析手段(ana-lytical approach)来描述风景。风景的价值特别是在美国1858年首建中央公园时得到重视,并且这

种重视在1872年建造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约塞米蒂(Yosemite)国家公园及其它国家公园建设中得到加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始开展了“景观评价”的研究,到了70年代该领域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风景主要是视觉意义上的景观。美国所做的“景观评价”也主要是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的。

一般来说,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20世纪70年代前后国外涌现的大量风景评价的方法,其特点大多表现在2个极端方面,Arthur等将这些方法分为描述因子法和公众喜好法,而且两者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Briggs等利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进一步划分模型,Crofts描述了2种方法,即喜好性方法和代理组成方法。Daniel等将方法细划为生态的、美学的、心理物理的、心理的、现象的(Arthur等1977年已经分过)和数量整体。描述因子法包括生态和美学方面,一般是由专家评定。公众喜好法包括心理和现象方面,通常采取问卷方式评定。数量整体方法包括心理物理、代理组成分法,是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比,重点放在定量评价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研究领域建立了许多学派,目前世界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可以说它们的理论和方法各具特色。

1.2 国际四大风景评价学派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艺术与设计、生态、资源经营等领域的专家或受过专门培训的观察家来完成。评价结果将指导生产。Daniel等将专家学派方法细分为2种模型,即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和形式美学模型(Formal aesthetic model),生态模型强调自然美,认为人为干扰最轻的森林最美,提倡营林措施尽可能贴近自然。形式美学模型则以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目前美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建立了风景评价系统(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VMS)。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研究者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风景物理学派最有名的是Daniel等所创的SBE法,有关SBE详细情况将在下文描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该学派和下面的经验学派没有像专家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那么令人注目。认知学派把风景含义建立在人的感觉和知觉上,景观一般用神秘性、可识性、庇护性、危险性等术语来描述或者从人对景观的感觉如安全、热烈、压抑或恐慌来描述。这些都是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认知学派是将人过去的人生体验与景观实际判别结合起来。代表性的学者有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嘹

望—庇护”(prospect-refuge)理论。之后美国地理学者提出了“情感/唤起”反应理论。Ulrich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同认知学派相比更加主观化。它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相互影响的经验之中,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是随着两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不像认知学派那样观测者对景观给出一般感觉描述,经验学派的观测者在与景观相互作用中对景观详细描述,并试图说明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和意义。

二 国内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对风景资源的评价过去有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但多数采用定性描述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对定量评价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定性描述法主要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环境质量、旅游条件等方面,用文字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自然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山水的评价,有的分为佳景、美景、胜景、奇景和绝景5个等级,但在具体操作时尚无严格的标准。森林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各种林分的外部特征、季相变化、搭配组合和古树名木等方面,评价其观赏和科研价值。还应进一步从森林内涵上评价其特殊的生态效益和保健功能。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直观感觉的安全、舒适和理性分析的卫生、健康等4个因素来分析,评价其生态状况、适用程度和游憩质量的优劣。刘滨谊对各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种专业科学的现代理论,把各派理论与方法的优点综合在一起,编构成“风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系列,并应用景观遥感、图像处理和电脑运算等技术,使风景资源从信息集取、转译、评价、规划到提供各类规划图纸,实行电子计算机一体化,总称“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俞孔坚认为心理物理学派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并用其建立了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吴楚材根据专家学派的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制定了中国森林公园等级划分标准。把生态因素放在重要地位,具体分为自然资源(65分)、人文资源(1 5分)、旅游条件(2 0分)三大要素。在自然资源中又分为山体(6分)、水体(5分)、植被(4分)、森林生态环境(37分)、天象(3分)、特异性(7分)、动物(3分)。在森林生态环境中又分为森林覆被率(6分)、环境质量(27分)、木本植物(4分)等。

三 心理物理学派理论在森林风景评价及风景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派的方法应用最为成熟的风景类型就是森林风景,而且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风景评价及其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BE法。SBE法又称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Daniel和Boster于1976年提出),该法的评判结果是由景观本身的特征和评判者的

审美尺度2个方面决定的。它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将观察者和景观相互联接起来,使美既不是只在观察者眼里也不是只在景观本身的特征。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风景评价者及团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又由于该方法把审美态度测量同风景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实现用数字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而且本身具有一整套的检验方法,使该风景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另外,心理物理学方法是一种公式化的方法,一旦风景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了,则只要对有关风景成分进行测量,即可根据模型得出风景质量的有关数据。

四 森林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评价工作按其美化功能、生态功能和保健功能三大功能

4.1美学功能

从美学角度,森林公园的开发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群落稳定、植物品种丰富、层次结构复杂、垂直景观错落有致、林龄大、浓荫覆盖、色彩绚丽等森林景观供人观赏。森林景观之美是多形态、多成分、多层次的,对其美学功能评价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从珍稀植物、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林相季相等角度出发,也常以风景林、古树名木或专类园等形式进行开发。国内外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已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建立的森林景观评价体系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国外主要采用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其中审美态度测定法又称心理物理学方法。由Daniel等提出的美景度评判法和Buhyoff等提出的比较评判法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应用最多且公认是最有效的两种评价模式。国内对植被美化作用的评价方法多是在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查,本着科学性、完备性、简明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置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征询法、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相关的数学理论和专家意见建立评价模型和划分标准。

4.2生态功能

森林景观所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轻噪音等生态功能,是森林公园的无形资产,也是森林公园得以发展的根本。评价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应从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虑。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取决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类型、林分组成、植被景观多样性等。

4.2.1群落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丰富多彩的差异性。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也是认识一定区域内植被、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之相联系的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可以综合地反映群落的组织水平,如结构类型、生境差异、演替阶段及稳定性程度等,进而可为森林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是一个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度量,对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和发展,也可以反映群落及其环境的保护状况。对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探讨其一般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学意义,可为森林公园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评价,常以森林植被的树种组成、郁闭度、林层结构、植被盖度为主要指标,通过植被调查,划分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而对森林公园的林分改造提出建议,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4.2.2景观多样性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以某种方式重复出现的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区域,可称之为景观要素,主要指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林窗采伐迹地等。景观要素的组成结构对景观整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各要素所占面积大小、形状及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可将其分为基质、廊道和斑块3种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基质是指森林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它在景观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也产生巨大影响;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森林景观中主要起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作用,通常是森林公园的主要交通路径;斑块是在景观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是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森林景观类型的划分有多种分类形式和方法,依据的景观特征因子有景观的尺度、嵌块体特征、基质(包括形状、大小、色调等)及景观网络构型与均质性等。其中按景观基质划分,并把景观基质层作为景观分类系统的主要层次是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的工作多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3S技术分析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森林景观多样性评价。通过分析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森林公园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并对景观进行合理配置,可充分发挥森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功能。

4.3保健功能

4.3.1空气负离子

森林景观的保健功能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特有吸引点。开展森林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到森林环境中呼吸含有大量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达到消除疲劳、疗养保健的效果。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负离子与污染情况、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而空气质量的好坏,是激发旅游者兴趣及开展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根据森林环境中空气离子的特点,提出森林负离子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森林空气离子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国内10个森林风景区空气离子的测定结果,建立了森林风景区空气负离子分级评价标准,认为:森林游憩区的最低负离子浓度(临界浓度)为400个/cm;负离子浓度达到1 000个/cm以上时对人体有益,属于保健浓度范围;负离子浓度为400~1 000个/cm的空气对人体既无多大危害,也无多大益处,属于允许浓度范围

4.3.2气候舒适度

舒适度是人体对大气环境所感觉的舒适程度。人对气候的感觉最敏感的是温度和湿度,因此,舒适度被认为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效应,常用温湿指数表示。温湿指数是表征大气环境对人体冷暖、凉热感觉影响的综合指标,它考虑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气象要素,即从生理气候角度评价人体对气候环境的舒适程度。其公式为:温湿指数(THI)=t-0.05(1-f)(t-14.4),t为平均温度(℃),f为相对湿度(%)。利用温湿指数划分人体感觉舒适度等级,可为森林旅游者提供参考,也为森林公园的管理提供方便。

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为景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景观功能的评价则为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最终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的发展为森林旅游准备了科学依据.相信景观评价和森林旅游的相互促进会使森林旅游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 2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 3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俞孔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陈鑫峰.京西山地区森林景观评价和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兼论太行山区的森林游憩业的建设.博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0 6 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 吴楚材.张家界森林公园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下载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幻式景观设计理论初探论文(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景观水电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园林工程电气设计的需要,提出了构思绘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园林项目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电设计TT接地系统景观照明 园林工程的电气......

    景观建筑学论文

    浅谈对景观建筑学的认识重庆大学《景观建筑概论》课程论文学生姓名:何金辉学号:20125241班级:2012级建筑学01班 指导教师:郭良专业:建筑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浅谈对景观建筑学......

    景观实习论文

    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综合实习报告 ————记苏州六日的行与悟 时间:2012年10月21日至10月26日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目的:通过参观苏州园林景观及城市设计实例,充实和提高专业知......

    城市景观论文

    描述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文化历史、景观特色、 并总结其城市景观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万城之城——罗马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是意大利......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风景园林考研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考研笔记 一,西方的园林传统 二,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1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1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

    柬式(柬埔寨)风格景观总结

    柬式(柬埔寨)风格景观总结 1、平面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都是以阴阳鱼为原型进行拓扑变化,水中有汀,岸上有井,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说是中国造园的文人匠师对易经的集体......

    地质景观论文五篇

    喀斯特地貌地理分析 摘要:喀斯特地貌作为地理景观中的一种,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对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增加地理知识,了解世界文化。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成因、......

    和平公园景观论文

    和平说 姓名:李丹班级:08建筑学二班学号:0810010225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和平公园的人文思想,总体空间布局,景观构成要素,景观形态构成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和平公园”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