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

时间:2019-12-07 08:3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

第一篇: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

汉民族先民们一直用“龙凤呈祥”来寄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又称“龙的故乡”。龙与凤都是被建构出的虚拟动物形象,在先民的想象中不断被神圣化,最终上升为民族图腾。以龙与凤为代表,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还有很多,本文根据对《山海经 》《淮南子》《神异经 》及《楚辞》等典籍的个案梳理,共列出近一百五十种神话虚拟动物,并试图从纷繁的表象之中寻找共性,拟将这些虚拟动物分为三大类。

一 半人半兽的神

严格来说,半人半兽的神并不完全属于动物,因为他们的身份是神,但却是半人半兽的形态。中国古代神话中最著名的半人半兽的神当属女娲、伏羲、盘古以及西王母。《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说:“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伏羲为“蛇首人身,有圣德”。《山海经·西次三经 》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身蛇首,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半人半兽的神,杂糅了人与兽的体貌特征,却获得了超越人与兽的地位。根据笔者所搜集的文献,这样的神还有无支祁、三皇、山都、女登、不廷胡馀、天吴、长乘、计蒙、祝融、延维、句芒、陆吾、英招、禺號、弇兹、骄虫、泰逢、烛龙、雷神、精卫、蓐收、彊良、东王公。

有学者对比中国神话及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的一个显著差别是神人不同形。在中国较早的神话典籍如《山海经 》等书的记载中,诸神几乎全是形态怪异、面目狰狞的,但梳理一下中国神话故事发展脉络就可发现,中国的神并非都是人兽杂糅、面目可憎,比如洛水之神,简直是完美的化身,曹子建叹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中国诸神的变形记是在一种双向的历史化改造运动中进行的:“一方面是神的去怪异化过程,另一方面则是神的合伦理化过程。”(赵林《论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文化意蕴》,《江汉论坛》1995 年第2 期)诸神形象的改变代表了先民的自我认同的过程,西王母的形象变迁可为印证。根据茅盾先生的研究,西王母从半人半兽、凶神恶煞演化到《淮南子》时,已经变成“有不死之药”的吉神及仙人了;再后来,西王母拒绝汉武帝请赐不死之药的请求,却给了他“三千年一著子”的桃子,至此西王母的神格明显升高;及至魏晋间,西王母已经被升格成群仙领袖,并且是“年可三十许”的丽人(参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神的形象变迁背后体现的是人的力量逐步强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炎而不灭,水浩溔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顾迁译注《淮南子·览冥训》,中华书局,2009)。因为人在与兽的较量中屡屡处于劣势,因此在先民的认知中,人与兽并未显示出显著的种别落差。半人半兽的神的出现,表明上古时代自然之力才是凌驾一切的力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以及社会伦理秩序的建立,人这种生物体已经超越并主宰了其它动物,因此神的形象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蜕去了怪异形象的同时,也获得了崇高的道德品行”(《论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文化意蕴》)。黄帝的形象及神格变迁即是如此。《山海经·海外西经 》记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袁珂先生注曰:“轩辕,即黄帝,此轩辕国,即黄帝子孙相聚而成。”(《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黄帝的子孙“人面蛇身,首交尾上”,黄帝的体貌也应具此特征;同样,炎帝的母亲“人首牛身”,炎帝的体貌也应近似。但是在《太平御览》中,黄帝的形象已经圣人化:“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夏剑钦、王巽斋校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炎黄之战也变成讨伐失道者:“龙颜,有圣德,……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

如前所述,神的形象被描绘为半人半兽之时,人类需借助其它动物的力量才能达到对自然的超越。而西王母、黄帝、东王公等神话人物形象的演化过程体现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已经完成了自我认同,确认了人类作为天地间万物之灵的意识。按照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观点,神话与其象征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半人半兽的神的出现代表那个时代的先民对某些生物的图腾崇拜,然而这种图腾崇拜多出现在人类文明早期或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强大到敬畏的存在,无法掌握,难以了解,无力对抗,所有自然界中的生灵都有可能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藉由崇拜自然界的组成符号来表达对自然的无上崇拜。

二 预兆吉凶的虚拟动物

除了崇敬自然,华夏先民与自然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天人感应”。因而有一些虚拟动物被建构出来,充当天人之间的沟通媒介。它们能预示自然变化,上天的意志藉由它们来传达。这类虚拟动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能预示的自然变化也是类别繁多,下文将分类叙之。

见则天下大旱,这类虚拟动物的代表是旱魃。《太平御览 》卷八八三引《神异经 》:“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裸形,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曰旱母,一曰狢,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灾销也。”《诗经·大雅·云汉 》有云:“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同类的虚拟动物还有皴鸟、大蛇、人面鸮、朱鳖、鸣蛇、肥遗、鼠、薄鱼、鱼。

见则有风,《山海经·大荒东经 》所述的夔即此类:“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

见则其邑大水,汉刘向《说苑·辨物》:“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同类还有夫诸、化蛇、长右、胜遇、蠃鱼。见则有火,《山海经·西次三经 》:“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叫也。

见则其邑有火。”《骈雅 》曰:“毕方,兆火鸟也。”袁珂先生认为,“毕方”乃竹木燃烧之声“哔烞”的转音(《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见则有兵。《山海经·西次二经 》记载:“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同类还有凫徯、钦、狙如、梁渠、槐江山天神。

见则其国有疫,《山海经·中次十经 》记载:“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同类还有絜、蜚。

见则其国多放士。《山海经·南次二经 》载:“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见则有役。《山海经·南次二经 》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同类还有。

见则多土功。《山海经·东次二经 》有云:“卢其之山……其中多,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见则其国多土功。”

还有一类虚拟动物,见则不祥,明邝露《赤雅 》:“祸斗,似犬而食犬粪,喷火作殃,不祥甚矣。”同类还有青、雍和、酸与、猰貐、狳、鼠兽等。

以上所列虚拟动物都为预示灾难的,在此类生物中数量遥遥领先,下面所列的是作为吉兆的虚拟动物,一为祥瑞之兆,晋王嘉《拾遗记 》卷十载:“蓬莱山……南,有鸟名鸳鸯,形似雁,徘徊云间,栖息高岫,足不践地,生于石穴中。万岁一交则生雏,千岁衔毛学飞,以千万为群。圣君之世,来入国郊。同类还有九尾狐、白鹿、凤凰、龙马、蹄、鸾鸟。

另一种虚拟动物则预兆天下大穰,《山海经·东次四经 》载:“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郝懿行注云:“当康大穰,声转义近,盖岁将丰稔,兹兽先出以鸣瑞。”同类还有狡、文鳐鱼。

纵览前述虚拟动物,凶兆的比例远远高于吉兆,而凶兆之中既有天灾,如水、火、风、旱;也有人祸,如疫病、徭役、土功、流民、战争。先民在建构这些虚拟动物的时候,将内心的担忧与期盼一同投射进去。神话时代的人类还很弱小,自然是他们生存的最大挑战,除此之外,各种人类自身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样将他们卷入灾难,而身处农业社会的人们最为期盼的就是五谷丰登、天下大穰,封建社会形态牢牢地钳制着作为臣民的人,他们所能寄寓的就是明君、圣主的出现,来改变他们无法自主的人生。“天人感应”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这里更被作为一种方法,是人类社会早期先民们赖以生存的方法。作为预兆的虚拟动物传达的是上天的谴告,这种在现代科学看来毫无根据的论断,却是先民对于所生活的世界的诠释方式。“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投射——幻化的方式去虚构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过程,从而获得投射——幻化的经验,这是原始思维的思维材料的又一来源。”(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2004)“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是统一的,在任何时刻里,看得见的世界的事件都取决于看不见的力量”(〔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这些作为预兆的虚拟动物,大多同时兼具几种生物的特征,如此神秘的生物充当沟通天人的媒介,既显示了自然之力的不可捉摸,又表明先民对自己命运的无力自主。在这个层面来说,神话反映的不是事实,而是先民对于事实的认识。在先民的意识中,天人并不隔绝,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共存于同一感应体现内,而这些虚拟动物则充当天人之间的媒介,生活在其中的人必须读懂来自上天的预示,这是神话时代的生存规则。

三 有超能力的虚拟动物

在先民建构的神话系统中,还有一类虚拟动物可以直接解危济困,其超能力的一大显著功用就是避灾。山飞鱼可以抵御兵灾,冉遗鱼、天狗、孟槐、则可避凶,窃脂、蛫、鳛鳛鱼、疏可以御火,青耕可以御疫,随身佩带一种名为灌灌的虚拟动物则可抵御诱惑,獜可御风,人服食一种名为橐 的虚拟动物后则不畏打雷,而佩带名为 的虚拟动物则可让人无所畏惧。这些虚拟动物可以抵御的东西五花八门,从外部世界的火灾、战争、疫病甚至打雷到内心世界的恐惧、欲望,诚如上文所说,它们是先民内心世界的投射。

至于虚拟动物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就更是名目繁多,无所不包。三足龟、虎蛟、鱼可以医肿,山飞鱼、虎蛟、栎可以医痔,鱼、朏朏能够医忧,滑鱼可以医疣,脩辟鱼、豪鱼可治白癣,领胡可以医狂,巴蛇则可治心腹之疾,旋龟可治耳聋和足茧,食珠蟞鱼则可无疠,何罗鱼可医痈,食茈鱼可使气不下泄,利于生育,数斯医瘿,鮆鱼食之不骄,鸟治下湿之疾,治中热,治健忘,父鱼治呕吐,嚣治腹痛,赤 可以医疥。虚拟动物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主要如下:肿(痈)、痔、忧、疣、疠、瘘、生育、瘿、狂、白癣、体皴、腹痛、疥、下湿之疾、聋、足茧。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神话时代的医疗水平,先民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性的痛、肿、外部小型创伤及少量精神疾病上,人体在先民面前是个神秘的“黑箱”。

虚拟动物的超能力远不止以上二种,科技水平低下的时代,甚至连司法公正也有赖它们。汉王充《论衡·是应 》记载:“一角之羊,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永生是中国神话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淮南子·览冥训》记载了一种长寿的动物:“青龙进驾,飞黄伏皂。”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同样长寿的还有无口之羊——。《神异经·中荒经 》记载的汗血马能日行千里:“大荒有马,其大二丈、髯至膝,尾委地,蹄如丹,能行千里。”《神异经·南荒经 》记载的无损兽有自我修复的神奇能力:“南方有兽,似鹿而豕首,有牙,善依人求五谷,名无损之兽。人割去其肉不病,肉复自复。”同类还有日及、稍割牛。凤喙、麟角能续弓箭断弦,《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南海鲛人能泣珠,晋干宝《搜神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人食讹兽后说谎,《神异经·西荒南经 》:“西南荒中出讹兽,状如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吃 蛭则能不睡觉,《山海经·中次二经 》:“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 蛭,食之不眯。”同类还有、当扈、。人食 后不饥饿,《山海经·北次三经 》:“其状如乌,首白青身黄足,名曰,其鸣自,食之不饥。”

虚构并利用虚拟动物的超能力,将之应用于避灾、治病等生活实践中,就是神话年代的科学,虽然这种科学在今天的科技背景下显得怪力乱神。“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逻辑与因果关系不是神话时代先民们的思维特点,“对他们来说,这些存在物和客体的神秘力量、神秘性质才是它们最重要的属性”(《原始思维》)。虚拟动物所具有的超自然的能力对于先民来说是神秘的,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渴望或必须拥有的,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被建构出来的虚拟动物来侧面窥探先民生活的世界。这些虚拟动物的存在体现的是受时代条件所限的认知,因此东西方的神话时代都处于人类文明的早期,比起理性与逻辑,神话思维更倾向于具象与象征。整个神话时代都是人类仰望自然的时代,而后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不断对自然祛魅的历史。

第二篇: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以及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和缤纷绚丽的色彩运用。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三)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再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四)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中国建筑的色彩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视觉、艺术形式和美学追求独树一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建筑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期中国建筑中的色彩艺术

中国建筑的萌芽虽然可追溯到原始初民的洞穴,但是直到商周时期中国的建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并且初步形成了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等一些重要的中国建筑艺术特征。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建筑室内墙壁出现了以人物、动物、车马、植物、建筑、神怪和各种边饰为内容的壁画,黑、赫、大红、朱红、石青、石绿等的建筑色彩才在建筑上得到体现。2 唐代建筑色彩艺术:等级的象征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道劲。由于唐代建筑有了统一的规划,建筑归“礼部”所管,因此有了等级制度的划分。依附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自然成了等级和身份的象征:黄色成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采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可以说,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宋代建筑色彩艺术:主流文化的印证

唐宋建筑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但宋代建筑比唐代建筑规模小,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受唐代建筑的影响,宋代建筑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油漆在这一期开始大量使用,建筑构件也开始趋向标准化,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受儒家理性主义和禅宗的哲理作基础的宋代社会思想所致,宋代建筑用色喜用稳重而单纯、清淡高雅的色调。元代建筑色彩艺术:宗教文化渗透下,风格秀丽而绚烂明代建筑色彩艺术:鼎盛时期的开始,浓重悦目、细致华丽 清代建筑色彩艺术:建筑色彩的颠峰时期,油漆彩画盛行,施色走向复杂化

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但中式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今天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成熟与伟大成就及其建筑艺术理论与建筑哲理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一直是建筑界重要的课题,我们也从不同角度领悟到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手法大致可分为传统符号的运用、传统形制的运用和传统材料的运用。1 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

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3.2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形制, 常指器物或建筑物的构造和形状,即形式上的模式。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要从整体上体现民族特性,就需将传统形制通过各种原型进行演化、拼贴、从而叠合成具有时代精神、又兼顾传统形制的新建筑,对传统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表层结构上,而要通过多方面感悟、从深层结构来表达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构建新的建筑形式。

3.3 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一种,便是材料上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的高科技材料不断地呈现出来。但新材料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材料的摒弃,从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与环境氛围出发,适当地运用传统材料,既能节省资源,又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传统材料在提炼与简化当中

得到延续,从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传统文化的借鉴上,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整体权衡,把握适度,才能产生出更好的设计思路,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既有传统意识又富有时代精神,更具有创新的品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起点放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坐标上,建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其实探究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为了区别新与旧、是与非,我们珍视历史遗产是为了探索明天,创造未来。

第三篇:中国古代戏曲论文

初见惊艳,再见,期望依然——秦腔的昨天与今日

一、初见,便有西北汉子的铮铮情怀——秦腔的起源 秦腔起源于遥远的秦代的秦地歌唱,《诗经》中有“秦风”这一部分,古代的诗又都必须唱出来,因此这是秦腔最早的元祖,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臣窃闻大王好为秦声,请击缶。”“秦声”即为“秦风”的后续形态,而当时打击成乐,一般都需有歌舞。

可见,秦腔是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秦腔发展到成熟形态的声腔演出的戏曲剧种,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是明末清初,不过,仅凭现有的资料,已可认定它是相当古老的剧种。明代万历间(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清人陆次云在《圆圆传》中云:“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不成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西调音乐范围相当广泛,这里的西调,一般认为是指西秦腔),操阮筝、琥珀(据考证实为月琴),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说明到明代末年,秦腔已更为成熟。或许是因了陕甘人民耿直豪放、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加之较早地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并且有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二、秦腔的发展高潮 从康熙中叶到乾隆末期这段时间是中国戏曲,包括秦腔竞争发展的重要时期。戏曲研究者用“花雅之争”来描述这一时期戏曲的总格局。秦腔之所以在明末清初走向成熟的原因之一,便是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固定的加班演出,有的是当时戏剧名家的家班,有的是为了生活而登台的江湖班社。清康熙中叶以前,昆山腔在宫廷中占主导地位,但从乾隆55年开始,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秦腔艺人进入北京,凭借戏班扎实的基本功和剧目深厚的生活气息,以及胡琴的“善于传情”,魏长生及其戏班一鸣惊人。秦腔不仅使雅部昆曲更加落寞,并一度压倒了京剧。魏长生在北京演出获得成功后,于乾隆五十三年(1783年)带着秦腔班,经河北、天津、山东到达扬州,演剧一出,赠以千金。他在扬州连演四年,使扬州出现了“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的动人局面。之后他又两次入京,人气旺盛,秦腔在清中叶以后,不但几乎演遍全国,它在广东的支派“西秦戏”,还在清末到新加坡、印尼等国进行演出。魏长生的一生是漂泊流离的一生,他最后因酷暑晕倒在了舞台上,一病不起。他虽然倒在了舞 台上,但却把秦腔的种子撒播到了各地,发芽开花并结出果实来。除了魏长生,还有其他秦腔大师如高朗亭等,也在这一时期进京,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易俗社与民国时期的秦腔 辛亥革命后,一些领导人认为“人民知识闭塞,国家无进步之希望”,所以在他们的筹措下,一个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建立了。1912开始,易俗社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方式进行秦腔艺术教育,培养演员甄别旧剧,编写新剧,进行艺术改革。培养了大批秦腔艺术人才,先后演出的《双锦衣》《卧薪尝胆》等新戏,深得群众称赞。1924年,鲁迅来西安讲学时曾多次观看了易俗称社演出的《双锦衣》,还亲手写了“古调重弹”四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并把他在西安讲学的部分讲学费捐赠该社,以资助戏曲改革。易俗社一开始就以演出自己编写的剧目为特点,所以那时戏剧的主题一般都是宣扬民主、科学、爱国主义,针砭当时的社会恶习,如女子缠足,吸食鸦片等。在改良民风方面,西安易俗社过取得过很大的成绩。

四、秦腔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成立有民众秦腔剧团,边区其他各分区也成立了秦腔剧团,如关中八一剧团。这些剧团编演了大量反映当时人民斗争生活的秦腔现代戏,如《好男儿》《查路条》《中国魂》《血泪仇》《一家人》等,与《鱼腹山》《打虎计》等历史剧共同使秦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解放后,秦腔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和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挖掘整理出版了《秦腔传统剧目汇编》三十一集(共二百二十多个剧目),而且在推陈出新和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改编整理和新创作的历史剧如《赵氏孤儿》《法门寺》《柜中缘》《拾玉镯》和新编现代戏《西安事变》等,从思想到艺术,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1958年,陕西省文化部门曾组织秦腔等西地方剧种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扩大了秦腔的影响,通过艺术交流促进了秦腔艺术的进一步提高。1981年西安市还组织赴日秦腔演出团,到日本京都 演出《游西湖》《柜中缘》《会阵招亲》

等戏,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促进了中日友谊的发展。

五、秦腔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

——选自秦剧《断桥》中白素珍唱词

这四句唱词,相信表达出了很多人对秦腔现状的忧虑心情。昆曲大胆革新,创造出青春版的《牡丹亭》,使受众面大为扩大;东北二人转借春节联 欢晚会红遍全国,滑稽戏名扬海外;国粹京剧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但是秦腔呢?从1958年巡回十三省演出至今再没有跨越五省以上的大型交流活动。秦腔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总体来说非常不规范,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号召力,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说法,艺术形式得不到统一,导致听众减少,利益减少。然而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人们的逐利之心愈发强势,从而出现年轻人不再学习秦腔、传承断线的现状,秦腔的传播受到抑制的恶性循环。

以上秦腔的令人心忧的现状,笔者大致总结原因如下: 1.环境原因

1.1 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冲击

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到现代化进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传统的中国开始慢慢从睡梦中觉醒。我们不能不说近代化给我们带来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的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后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文化完全呈现出了多元化局面,不仅有中国自己的文化,还有来自国外的文化,真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慢慢受到排挤和批评。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部分具有消极意义的成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批判的继承,可是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与如何做,有两种极端:要么就是在封建思想的桎梏中无法自拔;要么就是全盘西化,把自己的东西丢的一干二净,而全部把外国的文化不管好坏全都拿来。往往能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引进外国先进文化上做的有点欠缺。鲁迅先生早就写过《拿来主义》,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站在文化的前沿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导航。确实是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像很多传统优秀文化一样,秦腔也免不了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命运。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民族艺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表现出了无奈的 2 哀叹。只要我们再把问题作进一步的考虑,就不难发现,秦腔文化艺术的生存的土壤已荡然无存了。“秦腔这一古老的剧种,虽仍有地域文化风情的价值,但却成为一种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在农村社会的转型和传统农业文明的衰落中,它也走向自己的衰落,并与传统思维方式、传统观念的衰落同步。” 1.2 社会文化需求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再不是传统文化独占鳌头的局面了。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多的同时,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如果只靠传统文化来驾驭今天社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了。所以,像秦腔这样的传统文化再也不能满足社会文化多样化的需求。民主、科学和自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题。就像陶立志先生所说:“当今文化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大众化、娱乐化、融通化和智能化发展动势,大多数传统艺术都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驱动,功利观念、浮躁情绪与票房价值严重地影响像秦腔这样的传统艺术的常态发展。”

从秦腔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来说,秦腔剧本内容弘扬正义,反对奸诈,赞颂真善美而批判假恶丑,强调集体主义和集体利益。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从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上来说,健全人格体制,弘扬道德规范,强调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秦腔在这些方面的价值固然是值得我们肯定。但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秦腔文化却难免带有封建文化的落后思想。封建伦理在秦腔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等级差别,三纲五常等,这些伦场秩序束就成为人们思想发展的障碍。1.3 政府对秦腔文化遗产的忽视

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度被炒的沸沸扬扬。端午节是我国人民为纪念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并且是有史可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什么韩国人能将端午节申请为他们的专利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

那么,面对秦腔衰落的趋势,我们也会担心:在以后秦腔又被哪个国家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呢。其实从端午节被韩国人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事例上,就能想到国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忽视。对秦腔来说,如果国家能在这方面予以保护和支持,秦腔也许不会沦落到今天结局。我们宣扬和谐社会,我想如果政府能从文化的角度去着手,做好文化导向和社会价值取向,我们的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甘肃要在兰州建设甘肃秦腔历史博物馆,这确实是件好事。近年来,又有振兴秦腔的热潮,但到底会有多少功效呢?秦腔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2.自身原因 2.1 市场供应不平衡:

城里人不爱看,乡下人想看看不到,这就是目前秦腔演出的现状。秦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因此,千年来它从精神内涵到表现形式都迎合着农民、农村和农耕的需要。对许多习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不免会存在着理解和接受的障碍。

比如,秦腔花脸唱起来高亢激昂,声音很大,在广袤的关中平原露天大草台上,一声中气十足的“震天喉”显得韵味十足,但是当它在城市剧场里演出的时候,很多人却要“以绒塞耳”,觉得太过粗鲁。2.2 演艺人员的表演艺术水准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秦腔现代化生存的更大威胁来自于演员自身素质。演员、戏迷之间缺少有互相了解地机会。老一辈艺术家他们经常深入到广大戏迷中间,去了解戏迷们的需求。到戏迷这块沃土中,汲取营养,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所以,当这些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个艺术形象时,使观众觉得,这个人和事是真实的,使观众相信,这些人和事曾经发生过。而当代的秦腔戏曲工作者,明显的其作品与现实完全脱钩。并未通过广大戏迷观众的检验,也就失去了观众的支持。这样下去,秦腔的观众越来越少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现在的演员几乎不再像我们之前从电影了看到的那样勤奋的练功了,长此下去演出台上忘词、动作不灵活„„这些都势必让观众有些失望,观看人数减少也是必然。2.3 秦腔美学品位

有人说秦腔是农民的艺术,是农民的摇滚乐,固然粗犷苍凉是其本质,是其看家特色,有着很高的美学品格,不能轻易改掉,但城市化的进程,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变迁,以及现代城市影视艺术的冲击等,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秦腔受众的口味,感情的丰富和纤细化是总倾向,他们肯定不满足一成不变的“黑脸一吼”。似乎秦腔只能限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群,可供选择的多元娱乐方式对秦腔的发展构成竞争关系,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秦腔却依然一板一眼,无法走出自我,最终孤立了自己,失去了观众。

2.4 剧目的大量消失

秦腔剧目相当丰富,据说传统剧目就有3000或5000多本,而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1958年挖掘整理的各路秦腔剧目统计,也有2740本之多。据有人粗略估计,从西北省市秦剧团到民间的社班演出以及电视媒体播放的剧目,本戏不到一、二十本,折子戏充其量也只有三、四十折,就连建国后经常演出的剧目都失传了。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或剧团所演出的相比,数量悬殊。近年来,像“十大样板戏”、《三打祝家庄》、《四杰村》、《八大锤》这些具有相当水平的剧目再也不上演了。不论从剧本的文学价值,还是表演技术来说,都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可是,现在就是看不到了。剧目的大量消失是秦腔艺术的一大损失,这就必然失去了观众基础。2.5 剧本创作的艰难

经典剧目的消失、演员的主观条件的限制固然对秦腔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剧本创作也未

能起先锋作用。有人认为,秦腔无非就是那么多的剧目,那么多的板路,看的时间长了,就觉的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因此,也就厌倦了秦腔。“‘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不仅要掌握时代的脉搏,还应当倾听接受者的声音”,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剧本的再创作。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一方面,剧本作为戏曲表演的底本,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的,它就是要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这样才能体现社会文化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去界定它:剧本创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题材,进行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从而进行文学化的艺术过程。综观中国近代历史,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中国一直是在战争与动荡中走过来的,这就是中国近代的社会现实。依据文化的本质功能,就需要反映这个现实。因为这样才能跟上历史的发展和现实文化的需要,能赢得

社会的认同和反映人们的精神意志。秦腔在这方面还是做了些,那就是现代戏的创作,如《祝福》,《血泪仇》等。可是另一方面,从秦腔的艺术内容来说,现代戏却有失秦腔艺术的本质内涵。虽然现代戏的唱腔、曲调是没有问题,但它却失去了秦腔的美术、作功等重要内容,秦腔似乎就是用长袍水袖来表现艺术的。如果现代戏可以代替秦腔的话,那么,现代戏和歌剧除了音律上的不同又有什么两样?所以,秦腔艺术的独特性就体现在这里,它就不需要把故事情节活生生的摆在观众面前,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实现的艺术形式。

从这两方面来看,这二者确实有很大的矛盾。这就必然影响秦腔艺术的发展。那么,面对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的,同时要将秦腔艺术推向前进,我们是革新剧本呢,还是演传统戏?如何去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六、吾辈将上下而求索,换你雄风重振——秦腔发展的探讨

任何一个剧种从诞生到现在,其发展道路与形式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一个大体的规律:即都是 从最原始形态到一个小的鼎盛时期,但世殊事异,都需要一定的改革与创新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但其最本质的东西不能更改。秦腔在这道路上曾经有一段迷茫,不过现在它已坚定地继续前进,希望以后秦腔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将其精华代代相传。秦腔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演员。创新意识不仅是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的标新立异,更是演员能把自 己融入到角色中去,形成自家的唱派风格,逐渐拥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其次,一定要加大剧作家的培养。适应时代潮流和当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剧本,才能吸引源源不断 的观众。

再次,扩大听众范围。以东北小品为例,应当是秦腔在地方先火起来,再由地方扩散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当然,这一切都应该保持秦腔原有形体。能体现秦腔特色的演唱形式不可滥改,例如基础的行腔,拖

腔,过门„„这些格式不可更改,改了就不是秦腔了。不论一种文化是否流行,传承都是重要的,它是现实民族特色的一种力量。珍惜现存文化遗产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严肃对待秦腔以及其他形式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保护问题,否则,秦腔真要成 为西北之绝唱了。

1.1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秦腔艺术要真正发展,总是反映传统的价值观是不够的,它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还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创造。毕竟,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情感节奏也和过去不一样了,秦腔当然也必须顺应这个变化。秦腔艺术是面对广大观众的,是群众性最强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秦腔必须以当下时代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表达方式来调整戏曲里过时的程式,只有这样,它的新的生命价值才能诞生。

但是,调整并不是意味着要彻底更新舞台,完全改变过去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的,而是说要在保留秦腔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艺术上的某种更新。比如同样是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年轻人表现出的特质也和中老年人不一样。因为老艺术家往往会受到传统艺术表现模式的局限及旧有理念的制约,而年轻艺术家虽然也接受这些东西,但他们内在的生理、心理气质会自然而然让他们对表演形式有种革新,这种革新往往是不自觉的,虽然还是传统的表演程式,但其中却蕴含了新的活力。1.2 演员的自我创新意识

年轻的表演艺术家在进入艺术表演境域的时候,需要自觉地形成自我创新意识来充实艺术的活力。这种自我创新意识不仅要求熟悉传统的基本表演程式,而且要自觉考虑我演这个角色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创造它。这样的意识逐渐加强后,戏曲的更新就会是自觉自发地自我推动。

1.3 培养秦腔剧作家

秦腔现今新创作的剧本少,好剧本尤其缺乏,因此,政府方面应加大对秦腔剧作者的培养力度,自觉地、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一批创作人才,让他们熟悉了解秦腔,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进入特定的艺术境域中思考。秦腔不能不演传统剧目,如果没有传统剧目的支撑,就无所谓秦腔了。但是同时不能忽视了新创剧目,特别是表现现代生活的剧目的创作。剧作家和文学作家有不同,文学作家是个体奋斗,只要有才华有毅力,就可以不断埋头创造,创造的文学作品只要写得好,就可以发表,就会被社会认可。而剧作家不行,剧本要上舞台,不是个人能完成的,它必须经过个人奋斗、社会选择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剧作家相互探讨,并在实践和剧本间互相调节促进进步。1.4 扩大受众范围

我认为有两种思路可以扩大听众范围。

1.4.1 开拓新的领域。我认为可以利用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游客众多的优势,把戏曲节目与陕西旅游文化相结合,在景点中融入秦腔的元素,进而可以潜移默化地让游客熟知秦腔。长此以往,秦腔在全国的知名度会提高。1.4.2 另外。考虑到现今《青春版牡丹亭》的受欢迎程度,我认为当代青年的文化修养普遍已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亦持有好奇的学习态度。这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年轻受众,通过给他们提供机会接触一些优秀的剧目,让他们首先对秦腔有所了解,然后再通过了解慢慢喜欢上它。

七 愿君安好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秦人”,对秦腔的感情或许是旁人所不能体会。小时也曾嫌秦腔“粗鲁”,好像平地一声雷般炸起,令尚是孩童的我一颤。渐渐长大,渐渐听习惯了老师时不时唱起秦腔,尤是站在山顶望向脚下沟壑漫漫的山沟、迎面刮来夹杂黄土的风抑或是向在远山的人大声呼喊时,秦腔自然而然盘旋在脑海。那仿佛理所应当般的自然,仿佛生产于骨髓中般浑然贴切。

秦腔是从天而降的黄河水,它跌宕起伏,迤逦绵延,奔流不息。它滋养了沿岸无数秦人的心灵,咆哮着秦人内心的感慨与不平,倾泻着秦人满腔的热血和激情。一字一句,就好比那河中的浪花朵朵,在厚重的黄土高原上迸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响。

陈国和:《秦腔》:乡村文化的溃散——评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小说评论,2007 ⒈焦文彬:秦腔史稿,1987年版

⒉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⒊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⒋王国杰:焦文彬教授的秦腔情结,当代戏剧,戏剧人生

⒌陈国和:《秦腔》:乡村文化的溃散——评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小说评论,2007,⒍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⒎姚姊:浅谈秦腔的继承与发展,当代戏剧?演员手记

⒏陶立志:评秦腔艺术发展中的一种倾向,师大教工,2007,(2)秦腔唱法研究/张伦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88页.--(陕西振兴秦腔艺术丛书/叶增宽主编)

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19,953页

.秦腔研究论著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秦腔音乐概论/王正强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 考 文 献

[1] 投资千万元改造窑洞群 延大翻修窑洞大学[N].西安晚报 [2] 陕西延安推重磅政策 力促住宿餐饮业发展[N].中国日报

[3] 遵义旅游业绩不凡 08年综合收入超过80亿元[N].遵义日报,2009-02-04 [4] 遵义旅游去年综合收入超过80亿元[N].经济信息时报,2009-02-12 [5] 省旅游局八大举措助力延安旅游[N].三秦都市报,2011-06-19 [6] 2005年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延安市统计局,2006 [7] “十一五”延安市旅游业成就辉煌[R].陕西统计局,2011 [8] 2011年延安市政府工作报告[R].延安市政府办公室,2011 [9] 戴贵兵.遵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R],2011 [10] 延安市2011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R].延安市政府办公室,2011 [11] 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汇编[R].延安市政府办公室,2011 [12] 延安市旅游营销奖励办法[Z].2009 [13] 李智勇.优势视角理论下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延安旅游业为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 [14] 张国全.关于延安红色旅游的调研报告[J].2011 [15] 王红艳.论延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J].2009 [16] 王元元.加快延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J] [17] 陕北游 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 感受红色之旅.华商网 [18] 贵阳遵义游客满意度全国排序大幅提升.新华网,2011 [19] 2010年国内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排名.找驴网,2011 [20] 遵义市:2010年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新华网,2006 [21] 专访延安市旅游局局长赵熙盛.腾讯旅游,2010

第四篇: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哲学

在我使用“中国古代哲学”这个词的时候,已经先入为主地承认了中国是有哲学的。而且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确实有实质的内容与之相呼应。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两汉的经学,宋明理学等,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

稍微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在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汉语“哲学”一词是1874年一位日本哲学家首先用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的,但他同时声明:它用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的传统思想。问题产生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可以称作哲学的东西吗?

西方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三个条件:惊讶、闲暇、精神自由。中国古代那些“尽人事而听天命”的哲人们,他们难道是那种以闲暇为前提,爱好自然奥秘,追求知识,以知识本身为唯一目的的“哲学家”吗?中国人自己也有这样的疑惑。王国维在他的《论哲学家与美家之天职》一文中得出结论: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

当然,当时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是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大的文化缺失的。“国粹”派健将刘师培在其《中国哲学起源考》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传统思想叫做哲学。

所以,客观看来,中国的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百年前的学者们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学术建树,对我们沟通中西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许我们可以把西方文化全球化后果的“哲学”一词,用来指称人类思想在“轴心时代”从宗教母体中突破出来的思想形态。我们在泛指以古希腊、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文化后果的意义上,把哲学当做一个共名来使用。然而当我们按照一些西方哲学史家所强调的,把“哲学”当做古希腊独特的突破成果时,把中国的传统细想称作“哲学”,我认为并不是理解中国文化突破成果,而只是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的恰当方式。

回答完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来走进中国哲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要理清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对于这个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硕大命题而言,以时间为轴无疑是切合实际的角度: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先说先秦子学。自夏以来,千年的统治秩序到了东周已经土崩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长期处于大变革和战乱之中。社会向何处去?治理国家的良策到底是什么?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我们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界的黄金时代,那是当之无愧的。当时的思想界空前活跃,诸子蜂起,学派林立,著书论说,游学论辩,施展宏图大志。

当时主要的几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杂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等。至今几乎所有的传统思想都来源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批思想巨人有: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孙子等。他们不仅有思想的睿智,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仁、礼、中庸等。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旧的秩序已经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与孔子一样,其他的思想巨人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在思想的国度里遨游驰骋。老子的天道思想,反与若,无为与自然思想,他批评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孟子提出性善论和尽心说,主张施行仁政。庄子的主要思想有道与物,齐物论,逍遥游。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和公孙龙,其思想有白马论,坚白论和指物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和天论。法家的韩非子的思想是把法、势、术想结合。这些思想家们为统治者提供了构建新秩序的途径和模式的可能选择。纵观历史,我们知道当时的趋势是封建制度的完善和中央集权的加强。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思想被推崇,否则只能被时间的长河冲洗殆尽。

时间到了汉代。最初的几十年,黄老之学一度受到推崇,其思想对于刚建立的政权有很大的稳固作用。但是其无为的思想并不利于这样集权的加强。统治者更需要为此找到一个理论依据。汉代经学应运而生。

汉代经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学在先秦虽为“显学”,但仅作为诸子百家的一派而存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号称“经学”。

汉代经学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经学具有“天人之学”的规模。研究“天人”关系,是汉代学术的时尚,经学也概莫能外。他们都将天道与人事相结合,构筑了天人互动的学说体系。其次,经学治学的手段是文字学的方法。经学家们注释经书,往往从释字出发,通过解释文字的形义关系、音韵关系,达到解释阐发经书义旨的目的。再次,经学在学术传承上重视家法师说。汉代经学发达,一部经书有数家派别,每家派别又有数种解说。

汉代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是汉代经学学术体系的奠基人。董仲舒学说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创造是“灾异说”。通过“灾异说”,董仲舒在人间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上又设置了一个更高的权威——“天”,而“天”则是儒家理想政治的体现者,从而保证儒家原则精神在政治上的权威性。此外,董仲舒主张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在统治中坚持“任德不任刑”,提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并将这些理想和主张打上“天”的印记,披上神秘主义的外衣。

汉代时,气化思想、宇宙生成论盛行,演述阴阳、天人等论题。而魏晋时期,此类讨论渐往形而上学形式发展,以王弼、郭象为其代表。而汉代对人性的讨论,逐渐发展成为魏晋时才性与人物鉴赏等论题,其中以刘劭的《人物志》为其代表。当时政治势力更替,局势混乱,原有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名教与自然、圣人论亦随之而起。

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牵涉哲学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控探讨的问题.其主要讨论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玄学重视万物根源存有等相关论题,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而有深入发展,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为魏晋玄学重要论著,更为老、庄最首要注疏。而当时名士诠释儒家典籍,如何晏《论语集解》、王弼《周易注》、《论语释疑》、《周易略例》等多以道家思想,援引解释儒家观念。会通孔老仍为当时重要议题。

佛教是古印度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创建的,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教学说是一种以追求精神解脱为宗旨的宗教体系和人生哲学。佛学从论证人生皆苦、世界皆幻出发,以超脱现实人生为标的。中国古代思想,也有讲精神解脱的学说理论,如庄子讲“游世”,道教讲“隐逸”,但这种超脱都是此岸性的,而佛学则以彼岸世界为理想,所以它所宣扬的精神超脱更绝对,更彻底,也就更富于吸引力。加之佛学体系宏大精深而富于思辨性,这些特点可补中国传统思想的不足,所以它的传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思想,若想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必须要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所以佛学自进入中国那一天开始,便步入了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经过了东汉和魏晋南北朝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在隋唐时期基本完成,其主要标志是中国自己的佛教宗派的形成。隋唐时期佛学发展到极盛,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等,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代表性。

禅宗虽然有所谓“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五祖”的法系传说,但不过是为了扩大影响的虚张声势,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是慧能。慧能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坛经》一书中。

“佛性论”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思想的核心理论。禅宗理论认为“佛性”是世界的本体和唯一的实在,“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事物之中,是永恒的。慧能说佛性即心,心即佛性,佛性即人的本性。禅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是唯一的实在。可见禅宗的佛性论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论。禅宗的佛性论显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禅宗的“佛性本有”与儒家的“性善论”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宗的“众生是佛,佛即众生”和孟子的“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有惊人的一致。此外,禅宗对佛性的描述也很类似于道家与玄学对本体的论述,如禅宗认为佛性是“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宣”的。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禅宗的“修行论”是“佛性”的认识论。禅宗的修行理论别具特色,讲“定慧为本”,将禅定与发慧合二为一,取消了坐禅的形式,将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平凡的行、住、坐、卧中去体悟永恒的真理。禅宗的修行具有简易的特点,定慧不再是枯燥的宗教形式,而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寻常生活无非禅宗道场,平凡世界佛性无所不在。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超越平凡,在世俗世界中寻求神圣。禅宗的修行理论在形式风格上基本取法于道家,禅宗的证悟和道家的悟道都是一种内向的直觉体认。禅宗的修行讲求“无心是道”、“任运自然”,这种理论显然来自于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而禅宗表现出来的世俗性特征,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的风格印记。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北宋的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张载为代表的气学、邵雍为代表的数学、程朱为代表的理学、陆王为代表的心学。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老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宋明理学是当时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至于朴学,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的一种以考据为主要治学内容的学术思潮,这种学术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轻义理,因此被称之为“朴学”。由于朴学采用的是汉儒训诂考订的方法治学,所以又有“汉学”或“考据学”之称。在我来看,清代的朴学应该排除在中国传统思想之外。它更接近于考据学,涉及到的思想方面的探究和建树聊胜于无而已。所以在此我们就不讨论。

粗略数完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从最初诸子百家的寻找理想社会模式到最后宋明理学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中国的传统思想一直围绕着政治而展开。受政治的影响又引导着政治。从粗线条的治国之道到细线条的修身养性,格物致知。我们大致可以用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的话总结中国哲学的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重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非依附宗教。

Ps:经过两周的挣扎作业终于告一段落。由于水平限制,文章中难免有错误缺漏。见闻有限,所以难免有引用。

丁胜海

管理学院行政101 1005012028 *** 2012/5/15

第五篇: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论文 (精选)

中国古代传奇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关键词:传奇 孟姜女 哭长城 爱情 历史

摘 要:在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从故事中我们解读到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和秦政的暴虐,从而更深的了解中国历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奇人、奇事、奇景、奇物、奇技、奇艺、奇趣、奇迹??凡此代代相传,这就成了一篇篇使人好奇、令人惊奇的传奇故事。读这些曲折离奇、美妙感人的故事,不仅可以了解在民间传说中不同地方名胜的由来,还可以领略各地的自然风光,增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故事内容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 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故事发展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粱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左传》上没有哭声的杞粱妻,到战国时就沾染了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后世关于杞粱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

第一个记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粱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唐代的有关记载,使杞粱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杞粱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粱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杞粱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

元代,中国的民间剧种十分发达,出现了很多杂剧大家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的故事,自然也成为戏曲创作的源泉。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被铺陈得一

波三折,与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亲也出现在戏曲之中,使故事日渐丰满。

明清以来,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所以叫“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使孟姜女的传说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色彩。

故事解读

孟姜女能够枕着丈夫的尸体哭泣,可见这一女子的坚强的性格,人们欣赏的正是孟姜女身上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孟姜女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节义的光环,成为“英烈女神”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

一个烈女光辉形象在人们心中的确立,以及她对爱的痴情带给人们的震撼!孟姜女对爱情的坚贞不屈与秦始皇的残暴凶虐(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点,在当前,重温现代人已经久违的情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出轰轰烈烈的历史活剧,就这样拉下了帷幕。英雄与奸佞、志士与小人,无不在其中留下了鲜活的印记。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遐思。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名句“忠勇千秋想杞梁,颓城哀怨说孟姜”。

另外,孟姜女哭长城表达的是中国民间百姓对暴政强烈的、无声的抗议。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没有话语权,没有言论自由,也没有直面抨击统治者的条件与能力,因而民间故事便成了他们婉转表达自己心声的工具。正因如此,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都选取这一题材,表演这个故事。中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暴政,处于弱势群体的普通百姓对于以皇帝为首的封建暴政又无可奈何,于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倾诉的平台,所以,这个故事便越传越广,越传越丰富。此时,“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秦始皇已经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没有太大关系了。“秦始皇”只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历史上所有暴君的统称;“修长城”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历史上一切暴政的集中代表;而“孟姜女”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无数百姓反暴政的一种心声表达。“孟姜女哭长城”是天下百姓反暴政的一种悄无声息的强烈诉求。

通过从爱情和历史两方面的论述,我们从另一方思索了历史留给我们的问题,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历史。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多了解其内涵、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

公选课论文

选修课程: 身体密码与女性艺术 学生姓名: 张爱芳 学 号: 090806051339 所在院系: 数计学院 计算机系 班 级: 09 级 计三 班

2011 年 06 月 20 日

下载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的虚拟动物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论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是非常重视礼仪的。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论文吧,希望大家喜欢!【摘 要】本文从传统礼仪的主旨入手,分析了现代礼仪和古代礼仪的差异,以及两......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 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 78kXXX班 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北宋山水画的辉煌与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前后延续了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峰水......

    虚拟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分析论文

    [提要]虚拟库存管理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兴起的新型虚拟经济形式,在目前经济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物流行业和生产行业为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原料浪费、节约成本等......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结课论文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11班 姓名:姜伟红 学号:2011022016 完成日期:2012年5月15日动物行为学结课论文 你想知道猫和狗为什么一见面就打架吗?......

    动物保护论文

    园艺技术 任思宇 一 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

    论文--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启示 这个学期有幸选上了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这门课程,跟随徐老师对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思考。 哲学是一门令人增长智慧的学问,学习中国古......

    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 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是用于娱乐而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