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我国工业设计中伪创新的地位论文
近年来,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仍然没有摆脱掉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而造成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目前还缺乏与工业发展相符的设计研发能力,从而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致使我国的相关关键技术仍需依赖国外,主要设计也同样依赖跨国公司,尤其表现在汽车、计算机、家电等主要行业。因此,我国大部分产业的工业设计水平依然很低,仍处于“伪创新”阶段。
1、伪创新
伪创新、创新与工业设计的关系评价“伪创新”的价值与意义,首先需要讨论它与“创新”的关系。所谓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么,从定义上看,广义的“伪创新”完全是“创新”的反面,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危害性,但从狭义的“伪创新”概念来看,它是“创新”的幼稚期或者“创新补丁”。从大的理论上讲,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具体的,尤其在工业设计上,创新是它的生命推动力。结合狭义“伪创新”概念,那么,“伪创新”是工业设计的阶段性推动力和总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对工业设计有一定的正价值,但总体上是负价值。不过,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正处于“伪创新”的正价值递减阶段。
2、正价值递减的“伪创新”
2.1我国工业设计当前发展状况目前,一方面,在我国的知名企业领域,工业设计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伊始开始引入其中,随后逐步走出十几年的萌动期。尤其是新千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大众需求日益增长,国际往来空前频繁,使得大型企业的工业设计在借鉴和学习中快速发展。但是,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领域,它们的工业设计仍处在抄袭和仿制的阶段,在建设项目和设计风格上的主动地或被动地、盲目地追随大型企业或者工业发达国家品牌。综合的说,我国的工业设计还没有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局面。比如,一些企业把海外销售成功的产品丝毫不加改动地或者稍加“创新”便“吸收”过来,然后冠以自己的品牌便进入国内市场。这些行为造成了它们的创新惰性,也即形成了工业设计“伪创新”,从长期看,它对国家经济会形成的重大的隐形损害。不过,在中小企业的初、中期发展阶段,鉴于我国的工业经济的现实基础,“伪创新”却具有维持了中小企业暂时生命的功用,也就是说目前“伪创新”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正处于正价值阶段,但这个时期只能是短暂的,要快速越过,逐步消除,走入到自主创新阶段,我们把这个过渡期就叫做“伪创新”在我国工业设计中的正价值递减阶段。
2.2“伪创新”在我国工业设计中处于正价值递减阶段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总的来说,大部分领域仍然处在初级发展期,总结起来,“伪创新”在我国中小企业工业设计中处于正价值递减阶段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2.2.1市场基础薄弱但正逐渐增强前些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小部分大型企业的市场基础非常脆弱,企业的工业产品开发没有充足的市场经验和资金支持,更没有创新工业产品投放市场风险的成本,故此,企业一般尽可能参照成熟市场的工业产品款式进行模仿、逆向设计,如此基本上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至于因市场投资方向有误造成失败而倒闭,因此,“伪创新”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对我国初级阶段的工业市场经济还是有暂时的正面作用的,但随着国外先进工业经济体的压倒性竞争和我国消费者的观点更新,对模仿工业产品有一定的抵触性,逐渐地,“伪创新”的作用也便朝向负价值方向转移,但还没有达到负价值阶段。
2.2.2企业对研发逐渐重视当前,我国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在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之后,创新意识逐渐有了改观。尽管企业的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的“伪创新”取向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对于独立研发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而且多数工业产品的生产仍在仿制和抄袭。但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使企业有意消除长期形成的短视行为,尽管有些企业还保留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伪创新”具有“资金、人才、时间等资源大量投入后见效快,风险小”的优点,从而导致企业对自主设计研发持观望态度,但整体的方向仍是对“伪创新”进行逐渐消减,这也是“伪创新”目前正处于正价值递减阶段的原因之一。
3、正确认识“伪创新”在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中的阶段性价值
3.1“伪创新”在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正价值目前,表面上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实际上却有着相当滞后的一面:工业经济体大部分规模不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市场经验不成熟;创新能力不强,且对工业设计的创新有心无力。为了使企业生存下去,企业只好在工业产品上大量采用市场流通的成熟方案,模仿或者高程度抄袭,采用换汤不换药的方式进行“创新”,即“伪创新”,如此,使企业避免了工业产品的市场投入风险,提高了企业市场运作的稳定性,那么,在这里,“伪创新”就起到了临时“保姆”作用,对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正价值。因此,应该理性看待我国中小企业在特殊时期的“伪创新”问题。
3.2“伪创新”在我国工业设计发展中的负价值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逐步发展,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消费观念逐渐成熟,不断提高了对工业新产品要求。由于“伪创新”所设计的工业产品大部分为中小企业所提供,消费者对它们的印象已有了深深的烙印:“抄袭”、低劣,因此,对“伪创新”工业产品逐步形成了抵触心理,也便拒绝使用“伪创新”工业产品,再加上国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造成了部分“伪创新”企业经济损失严重,令“伪创新”的危害性慢慢呈现:①浪费社会资源,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极大。②妨碍公平竞争。因为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科技工作者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伪创新”者搞“非法投机”、“短线xx”,破坏了自主创新的公平环境,损害了其他创新者的利益。③败坏社会风气。由于“伪创新”者不切实际的浮躁心态和不择手段的逐利心态驱使,常常做出“移花接木、神气十足”的行为,它挫伤了潜心钻研、开拓创新者的积极性,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显然,“伪创新”在工业设计上的正价值正渐渐转负。因此,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遏制“伪创新”的继续存在。
3.3合理利用“伪创新”的正价值尽管“伪创新”在工业设计中弊端远远大于益处,但是,它在我国当前特殊时期还是起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正面作用,“不合理”地支撑着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起步、生存、发展。而模仿是“伪创新”的一大特征,从定义上讲,模仿是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所以,当中小企业不具有创新的能力和环境时,“伪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始学习手段,不能全盘否定它的社会经济价值,只要合理利用“伪创新”的阶段性正价值,对企业或者社会都具有正面的意义,但要注意应用方法,如下:
①在企业发展中,控制“伪创新”的运作时段,逐渐舍弃。当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后,大力拓展工业设计的创新行为。②在“伪创新”的实施中,强调模仿的目的——汲取别人的精华,为己吸收、消化,为以后的工业设计创新打下技术上的基础。③对“伪创新”的应用要和“创新”巧妙相结合,尽可能缩短“伪创新”至“创新”的过渡期,以稳定企业的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之,不可否认,狭义的“伪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正价值,它在某时段可能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维他命”,但是,它的社会危害性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适时合理利用它,但不能推崇它,更不能依赖它,因为,企业的生命在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生命在“创新”。
第二篇:在创新服务中提升地位
在创新服务中提升地位
——郧西县统计局典型材料
(2012年5月)
近几年来,郧西县统计局在省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统计方法制度要求,全面落实统计改革举措,服务郧西发展大局,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五个郧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郧西县统计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县统计局先后获得“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省级先进集体”、“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单位”、“全省四年一度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单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省级先进单位”、“全市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县服务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和“行风评议第一名”等多种荣誉称号。
在这从多耀眼光环的背后,凝聚着郧西县统计人凝心聚力抓数据质量,开拓创新抓统计改革,求真务实抓工作落实的心血和汗水,反映了郧西统计质量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公信力明显提升,统计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围绕“三个提高”抓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不断提升
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郧西县统计局切实把“三个提高”作为统计的立身之本,下重手狠抓统计数据的打假挤水,力求各项数字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数出有用。
夯实基层基础,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该局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方面主要体现“三个进一步”,统计基层基础于2009年建设顺利通过省局验收,2011年元月该局在湖北省统计工作会议上作“双基”建设交流发言,获得省统计局领导及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基层统计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8个乡镇,348个村委会(居委会)都明确有专(兼)职统计报表人员,并将数据报表质量、时效等纳入年终个人绩效考核,与第年终奖、评先彰优挂钩。
基层统计工作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该局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在基层统计管理上,强化了“五个规范”,实现了从业人员素质达标、报表流程科学可行、统计制度完善健全、统计台帐规范完备、统计档案分类归档。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投入50余万元,购置服务器,为每个乡镇统计站配备电脑、电话和传真机、打印机,将网络沿伸至各乡镇,开通了内、外网专线,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联网。
加大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该局对统计违法行为以“严打”的态势,切实做到“三个加大”,确保统计数据质量。201 0年9月,省统计局在郧西开展全省统计巡查工作,抽查了该县的重点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投资企业,统计误差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检查人员动情地说“郧西数据质量经得起检验”。
加大统计违法的查处力度。在执法工作中,坚持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统计执法与统计普法相结合、执法检查与查处案件相结合。在执法工作中,坚持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统计执法与统计普法相结合、执法检查与查处案件相结合。新修订的统计法公布实施后,县统计局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局机关人员都发放了学习手册。2009年,县内一垂直管理单位拒绝报送有关报表资料,县政府分管领导当即明示严肃查处。通过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有效地规范了统计业务,提高了统计报表质量。2011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统计法执行情况报告,由于《报告》内容翔实,获得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全票通过。
严格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对关系国民经济重要的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增加值、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进行重点评估,每个月报表数据出来以后,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专业人员一起反复推敲,现实的、历史的、逻辑的认真分析比较,确认数字是否可信,并对有关方面的质疑作重点核查,使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加大统计数据质量稽查力度。该局对内每季度开展一次数据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处罚,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承担相应责任;对外实行重点抽查,对报表一贯滞后,有意瞒报、漏报,差错率较高的单位实行核查。通过强化机制,各种统计报表基本做到了无迟报拒报、无重统漏报、无虚假差错、无泄密丢失的“四无”现象。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郧西县统计局在统计服务上突出体现“两个注重”,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增强统计的公信力,提升了统计部门的社会地位。
注重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该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各类统计报表。每月统计报表完成之后,把《统计月报》上的最新数据在第一时间报送县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在该县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争取进入全国新阶段扶贫攻坚重点县、南水北调工程前期调查、十漫高速公路数据论证等大型活动中,该局根据国家文件出台背景,掌握准确信息,提供基础数据,充分发挥统计的参谋作用。
注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一方面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咨询。另一方面运用统计信息资源,搞好统计分析,撰写出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局领导亲自撰写了《郧西县建设小康社会尚有多远》一文,让社会知晓
小康进程,及时地消除了部分人士认为已经达到小康社会的误区。同时,撰写的《郧西县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从陕南五县发展状况比对郧西经济的优劣所在》等课题分析,都在县委、县政府内部刊物上印发,全局每年撰写统计分析和信息200余篇,并在省、市优秀统计分析评比中多次获奖。
围绕“四大工程”抓统计改革,改革力度持续深入
国家统计局大力实施的“四大工程”,变革了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处理的生产方式,是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的再造,对统计数据进行打假挤水的最有效的变革。郧西县统计局近几年来,积极响应,认真执行,全面落实,使以“四大工程”建设为载体的统计改革花落有声,有效地防止了统计数据一路“祼奔”。
全面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该局组织专班,对全县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网上直报工作进行全面督办检查,并对限额以上贸易、固定资产投资、资质以上建筑及房地产企业进行逐单位、逐指标核实、核查,完善“三上”企业名录库资料,为顺利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政府牵头召开了投资、工业及贸易等一套表网上直报会议,项目主管部门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统计人员178人参加了会议,县统计局通报了网上直报情况,县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等单位在会上作了坚决支持网上直报的表态发言,县统计局对各单位的统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针对报表内容多,指标间逻辑关系复杂以及基层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的现状,该局业务人员对网上直报即时进行审核,及时通知“三上”企业纠正逻辑错误,使网上直报工作快速步入规范化轨道。同时对不按时完成报表任务或不及时纠正直报逻辑错误的企业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认真做好名录库与字典库整理。该局及时召开专业会议,安排部署字典库与名录库单位的比对、核查;加大了与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检等部门的联系,定期搜集企业变更情况的资料;对企业有无变化、是否有正式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及企业类别是否准确,企业填报的专业报表类别是否正确进行了重点检查,清换“三上”企业临时码。
加强信息数据处理和平台建设。该局采取“三抓”措施,强化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凡是“三上”企业实现了“三有”,即有电脑、有网络、有专职统计人员;组织业务人员,一家一家企业联网,一台一台电脑测试,确保网上直报不出问题。同时,对少数电脑操作水平较低的企业统计人员采取跟踪指导,专业人员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指导,直到每一个企业统计员能够熟练操作为止。
加强联网直报系统建设工程。该局高标准建设60平方米的标准化网络办公室,以联网直报为契机,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台建设。同时,积极配合做好省、市通往县的视频会议系统安装、调试、运行工作。
由于“四大工程”建设工作扎实,2009年10月以来,湖北省推行“企业一套表改革”网上直报,“三上”企业率先实行网上直报,郧西县各企业直报和纸质报表一致,机表一致,确保了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
围绕“三大建设”苦练内功,自身形象不断提升
加强班子建设。该局领导集体坚持不断地学习,增强党性,身先仕卒,勇于负责;班子内部坚持大事商量、小事通气,不争权利、不争高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在统计系统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大兴优质服务之风,营造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氛围。
加强队伍建设。该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真心实意培养干部成长。近年来,局内1名副局长提任党支部书记,4名业务骨干被提拔进班子成员,3名年轻干部在县直换届中被提拔交流到县委、县政协机关工作,有2名年轻职工上挂武汉和十堰锻炼。通过公开招考形式,新进5名刚刚毕业的本科生,为统计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坚持形象建设。该局凸显“三新”。即环境新、管理新、服务新。县委、县政府将新落成的最好办公楼作为统计办公用房,全局新分配办公房屋面积500多平米,从计算机到办公桌椅全部作了更新,人手一台计算机,改变了过去办公场所脏乱差的现象,工作环境舒心舒畅;管理上推行以制度管理人,结合人性化管理,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推行接待首问负责制,建立24小时工作联系制。通过两次行风评议,统计部门有口皆碑,名列全县第一名,统计部门的社会形象大大提升。
第三篇:论艺术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工业 设计在许多国家都普遍受到关注和重视,如日本,从政府到 企业 都因为推行工业设计而尝到甜头,获得了可观的 经济 效益,提高了国力水平。他们看到工业设计的巨大潜能,因此将设计定为立国之本,视作企业的生命线。而普通的大众,亦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实惠,从丰富的商品及切身的使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工业设计对人们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的 影响 和改变。
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 发展 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工业设计;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这三者相辅相咸,其中,工业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大陆的设计 教育 的 历史 才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可以说,我们的工业设计事业才刚刚起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深入的贯彻,我国的工业正面临大幅度发展和腾飞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工业设计事业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设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的工作,就显得格外紧迫了。
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对工业设计概念的逐步认识和深入,体现了 时代 的变革和 社会 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21世纪的来临使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工业设计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对于确定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确定工业设计的职业化与产业化都将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工业设计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优势,由它所带动的工业设计教育方面将会形成极大的产业优势。
1.工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两个倾向
据统计,我国千年前设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只有十几所。目前,已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和有能力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达百所。但其所开办的工业设计教育专业,大多数都是从与工业设计有关联的专业中派生出来的。工业设计专业多则是从工艺美术专业中派生出来的。而理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是在建筑或机械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两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都多多少少带有原来的“胎记”。这种“胎记”,与其说是表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毋宁说它恰恰显示了在设计教育上的缺陷和不足。因为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设计本身需要考虑众多而复杂的各种因素。用英国工业设计大师卡茵士的话来说:“工业设计是适应人性需要、调和环境、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产品的机能与价值的创造性行为。”所以,在设计教育中,必须融合 科技 与人文的精髓。工业设计是以人为出发点设计产品而又使产品归于人——使其成为人的用品。
在国内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只不过十几年,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也刚刚起步,供需不平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办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教学正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但工业设计的师资力量还不是很强,工业设计教育的开拓者一部分来源于学 艺术 的,一部分来源于学理工的。基于此,学生生源也来源于两方面:一部分来源于文科艺术类,另一部分来源于理工类。这种办学方式各有各的优势,也存在一定 问题。
2.对工业设计与艺术关系的认识
目前对工业设计教学中艺术和设计的关系存在这样的观点,对“艺术与设计”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艺术就是设计,设计即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尤其是在文科类生源和艺术院校的工业设计中,他们感觉自己应该学的是艺术,对教学计划中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不愿意接受,甚至抱怨。对设计缺乏理解,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关系不够明确,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从更深层看,这一概念反映了 中国 当代一批工艺美术界学者们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工艺美术,没有设计,所谓设计只不过是“ 现代 工艺美术”。虽然这一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变化,但认为工业设计是艺术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设计”范围还不如称其为“艺术设计”为好。越是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观念集中的地方,人们越强调一种艺术,对直截了当的采用“设计”这一概念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理工院校的工业设计中,人们却积极地采用“设计”的名称,以追求与传统概念的区别。
如何理解艺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工业设计教学总的趋势是好的,但教学中有一定的盲目性,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科学 和美学,在工业设计中哪方面更重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艺术——崇尚自我个性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在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设计与艺术开始分离走向互有区别的两个独立体系。但无论从设计或从艺术发展轨迹来看,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
设计——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从原始社会到工业革命,设计与艺术之间,从一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边沿学科的渗透、科学化程度的普及与提高,它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真正的富有创造性的产品设计都必然渗透、交织和表现着美。因此,设计中的审美孕育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设计与艺术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及互相启发的。没有对艺术的深刻认识,纯公式化的设计开发产品是不会成为真正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产品设计的。设计创造中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想象力,而艺术创造同样地受到工业设计发展的制约与影响。设计对艺术的创造作用和影响不仅是局部的、个别的、具体化的,而且是宏观的、整体的、广博的。
第四篇:基层人大民主选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基层人大民主选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一、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
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都是选民直接投票选出来的,是基层民意最直接的体现,他们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联结群众和政府关系的纽带,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直接面对基层普通群众,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广大群众通过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参政议政,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政治民主目标。如果这种民主选举的过程有过多制度漏洞,那么其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质量和决策水平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形象及其权威性,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因此,要稳固党执政的政治根基,就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二、是实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权利的手段
基层人大代表民主选举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起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实践体现,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能否坚持公正性和合法性,直接关系到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是否能够履行职务、是否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表达民意的问题,关系到基层人大能否根据客观条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可以说,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否民主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完善基层人大民主选举制度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对确保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提高政府合法性,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从政府的角度看,基于直接选举的合法性的代议制政府在执政过程中更具有权威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稳定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可靠保障,人民参与选举活动的行为本身就反映出人民对当前国家制度的认可和支持,表示他们愿意接受当前的制度并且同意在这个制度下通过选举这一自主行为作出自由的选择。选举参与的程度越广泛,代表着人民对这个国家制度的认同感越高。在少数服从多数这样一个基本民主原则下,最后获得多数公民支持而建立的政权,其获得的多数比例份额越大,说明其权力的权威性就越高。民主选举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扮演着很关键的角色。通过民众对合法选举的广泛参与这一实践,国家政权被赋予合法性。县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它与最底层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其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能否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实现。在民主政治体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既可以通过推选出他们信任的人大代表代为表达,也可直接委托人大代表实现自身的需求,如此,社会矛盾就有了和平的释放和解决的渠道,避免了矛盾因累积和激化走向极端,因此,在我国基层人大代表民主选举活动中实行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比起来,能更加高效地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的伪创新教育论文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但是现在的语文创新教学却有许多经过精心“包装”,用心良苦的“伪创新”是应当警惕的。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伪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的学科。它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些创新,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但是,在语文创新教学如火如荼展开的今天,我们也应当警惕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用心良苦的“伪创新”。
一、课型单一,语文创新教学无章法
时下流行这样一种观点:“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创新教学就是让学生大胆质疑。据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提问法来取代练习本,于是顺理成章,语文课变成了单一的问题讨论课、哲学思辨课。学生所提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提出。问题提了一大堆,课堂上也做了些许解决。学生动口的能力增强了,动手的能力却没有了。于是,语文课堂上失去了琅琅书声,创新教学教出了一大批口若悬河的鼓吹家,未来却少了一些踏踏实实的实干家。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许多老师都成了语文创新教学的失败者。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只重视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章法,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层次性,这样做也不符合学生尚不成熟的认知规律。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型有多种,语文创新教学的课型也应当有多种。语文教学既可引导学生“诵读”,也可引导学生“研读”,还可由教者“讲读”。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主要靠他们自己的读写实践。语文创新教学也不例外。
二、信马由缰,语文创新教学无规范
诚然,创新教学要求我们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质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但这有时会很容易导致另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极端:一切思维、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创新教学无规范。甚至因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而打破固有的学科理论体系。
某些学生胆子大,发言积极,不管能不能答对,先举了手再说,这是不争的事实。老师因鼓励这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宠坏了他们,对于他们的一些轻率随意、自以为是,甚至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推论加以表扬、鼓励,导致宽容失度,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
三、能力第一,语文创新教学无基础
人们都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支离破碎的语法课,也反对简单肢解课文。我们更反对把学生当成填鸭的教学模式,于是许多教师便踏入了只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误区。由于对创新能力的偏爱,上课时蜻蜓点水,不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讲解,不重视语言积累,只重视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往往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实,语文创新教学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而展开。只有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创新精神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人格与能力之上。没有这个积累,没有这个基础,学生视野狭窄,必然影响语文创新教学的效果。就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而言,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提供原料,创新能力是基础知识的转化与整合。所以我们要花精力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绝不可顾此失彼。
四、急于结论,语文创新教学无悬念
某些教师的创新教学往往喜欢通过煞费苦心的“巧妙”设计,按部就班,让学生在提问、讨论等活动中得出“预定结论”。创新教学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而不在于问题的“预定结论”。这样做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不符合创新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作为语文教师,没有必要在每一个讨论之后都来个“预定结论”,其实我们在一堂课结束以后留下些悬念又何尝不好呢?人生苦短,语文知识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钥匙都交给学生。我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让学生保持继续探究的兴趣,何不让他们有一次真正的机会,自由自在地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呢。
语文创新教学要求我们既要抛弃那种千篇一律,忽视态度、情感淡漠的传统教学模式,又要克服这种急于结论,毫无悬念的“伪创新”。
五、花里胡哨,语文创新教学无实质。
创新教学往往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当代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演示技术。我们并不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但语文创新教学不能花里胡哨,炫耀技巧,为演示而演示。有的老师问题一环套一环,把学生套入预设的“伏击圈”。提问后,学生答不上来,不是从思维方法上去诱导,而是将幻灯逐一演示,用形象的画面将有关答案展示给学生,于是学生如有所悟,将书翻到课文相应章节依葫芦画瓢。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其实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丝毫实质性的好处,自然也助长了“伪创新”的泛滥。
综上所述,“伪创新”的泛滥实际上是教育急功近利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语文教师们只要在创新教学中,踏踏实实、淡泊名利,那么“伪创新”自然会走上末路,我们的未来就一定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