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之浅见论文
【摘要】新课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有所缩减,考试大纲要求也有所减少,能力要求也在降低,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复习中如何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非常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理论指导知识体系感性认识
新课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有所缩减,考纲要求也有所减少,能力要求也在降低,高考中直接考试的内容也少了,那是否就表明了这一部分内容就不重要了呢?复习时就不必下功夫了呢?笔者认为,这绝对不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成为其他化学知识之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相连,近几年高考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加强了元素知识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结合,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其实没有降低。复习时按课本、考纲要求就较简单,可高考实际要求不简单,同时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同学们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那么我们如何适当拓展,把握适当的度呢?
根据高考化学试题的要求,针对该专题知识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适当地渗透和铺垫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依靠理论指导,减轻记忆负担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尽管很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时可用化学概念和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需死记硬背。例如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运用原子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由同一主族元素代表物的性质去掌握其他元素及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如卤素性质在掌握了氯及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类推出其他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再如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非金属活泼性顺序,可推出某一置换反应是否发生……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那些可以从化学理论上加以概括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建立结构网络,理清知识体系
元素化合物内容通常多认为杂乱无章,易学难记,但如果按照“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法,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启发学生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立体)”的程序进行复习,则用很少时间就可以掌握这部分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研究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具体地说,首先依据教材所展示的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按课本复习,然后在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5种非金属、3种金属,共8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线:
非金属知识主线:
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
HCl→Cl2→HClO→NaClO
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
NH3→N2→NO→NO2→HNO3→NaNO3
CH4→C→CO→CO2→H2CO3→CaCO3
SiH4→Si→SiO2→H4SiO4→H2SiO3→Na2SiO3 金属知识主线:
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盐
Na→Na2O→Na2O2→NaOH→Na2CO3
Al→Al2O3→Al(OH)3→Al2(SO4)3→NaAlO2
Fe→FeO→Fe2O3→Fe(OH)2→Fe(OH)3→FeSO4→Fe2(SO4)3
这两个知识主线的特点是:(1)表达十分简练,而中学所需掌握的重要无机物,几乎尽列其中。(2)揭示所有元素的知识主线具有相似性,因而具有生成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迁移力预测未知元素。(3)给出研究或学习元素知识的系统。(4)知识主线本身就蕴含着启发式内容,可直接用以进行“主线启发”启迪心智、激发兴趣,诱导求知、指导自学。
三抓住重点内容,带动全局知识
中学化学集中学习了氢、氧、硫、氯、氮、碳、硅、钠、铝、铁、铜等元素,在7种非金属元素中,以硫、氮的知识较为复杂,在4种金属元素中,铝具有两性特点,铁的变价、铁的冶炼都具代表性,专题复习时要重点抓好以硫、氮为代表的7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铝、铁为代表的4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化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化学实验,就能较好地掌握全部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每种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各个知识点应以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重点。这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用途、制法、检验、存在、保存等。因此,对每个重点知识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复习。
四充分利用实验,加深感性认识
化学教育的一代宗师鹰先生指出:“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些是需要直观记忆的,例如物质的颜色和气味及反应现象等。这些内容如果结合实验进行复习,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则更能掌握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认识,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会唤起身临其境的联想,使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当然由于我校处在山区,条件还较差,学生进实验室机会较少,但从不多的实验中我感觉到实验对学生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实验室或多进行演示实验。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总结或反思,当然,新课程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作用及高考如何体现还有其变化之处,我们应及时关注,并不断改善复习方法。
第二篇:高三复习元素化合物核心知识小结
元素化合物核心知识小结
组稿: 徐瞻
李成民
(一)典型物质的性质归纳
1.钠
(1)Na可以和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产生氢气(水、醇、酚、羧酸、含氧酸),注意钠与盐溶液的反应本质是与水反应.钠与水溶液的本质是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2O2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Na2O2和CO2、H2O反应过程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每摩尔Na2O2参与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注意与SO2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不能简单类比与CO2的反应。
(3)NaHC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饱和Na2CO3通入CO2或加入无水Na2CO3都会有固体析出,但产物不同,前者为NaHCO3,后者为Na2CO3晶体;Na2CO3与盐酸互滴时现象不同。
2.铝
(1)铝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反应的本质相似,都是铝被氧化为+3价,还原产物都是H2,铝的氧化产物不同,特别要注意铝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产物是 NaAlO2。
(2)铝热反应引发条件是高温及镁条、氯酸钾的作用。
++-(3)Al(OH)3的两性解释及偏铝酸盐的水解:AlO2-+H+H2OAl(OH)3Al3+3OH。
+(4)AlCl3、Al2(SO4)
3、NaAlO2溶液蒸干灼烧的产物分析、存在的pH条件(Al3只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AlO2-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5)明矾净水作用的解释,胶体的应用。
(6)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刚玉球磨机等,Al2O3也是红宝石(含铬化合物)、蓝宝石(含钛+4价、铁+2价的化合物)的主要成分。
3.铁
++(1)Fe和一定量浓硫酸(加热)、稀硝酸反应产物分析:酸过量生成Fe3,铁过量生成Fe2,在++一定范围内Fe3和Fe2可能同时存在。
(2)Fe电极——铁的腐蚀[金属的腐蚀以电化学腐蚀为主(吸氧腐蚀、析氢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电解池中铁作阳极时一般生成+2价铁,也可能在碱性条件下电解生成高铁酸根。
+-—(3)含Fe2化合物极易被氧化——保存在无氧氛围、可用作脱氧剂;与HNO3、ClO、MnO4、氯水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4)铁盐在水溶液中极易水解的应用、具有较强氧化性:
--—-—①与I、S2、HI、H2S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②与HCO3、ClO、AlO2 因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能腐蚀Cu、Fe单质。
(5)FeBr2溶液或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时的反应产物(先后规律,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碳和硅
(1)碳和硅易形成共价键(金刚石和二氧化硅中化学键数目计算),碳单质存在同素异形现象。
(2)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亲氧性),元素硅主要以SiO2(水晶、石英、玛瑙的主要成分)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3)从“沙滩到用户”涉及三个化学方程式:
5.氧和硫
(1)H2O2的不稳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因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双氧水的氧化产物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原产物是H2O(绿色氧化剂),具有弱酸性(电子式,电离方程式)。
(2)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和还原性
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但不能用来吸收SO2。
②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
(3)浓H2SO4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不活泼金属(如Cu)和浓H2SO4反应必须加热,常温下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直至停止。Al、Fe等金属遇冷的浓硫酸会钝化。锌与浓硫酸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最终变稀又生成氢气。6.氯
(1)Cl2和H2在光照条件下混合会发生爆炸,因此工业上制盐酸时应使用点燃条件而非光照。干燥的Cl2可用钢瓶贮存。当Fe和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Fe过量或不足,由于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FeCl3。FeCl3 与Fe的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2)Cl2微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因此实验室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实验室中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多余的氯气生成漂白粉。
(3)Cl2无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Ca(ClO)2,二者的工作原理均是在使用过程中生成了HClO。
(4)HClO具有不稳定性和弱酸性
新制氯水必须避光保存。由于电离常数Ka1(H2CO3)>Ka(HClO)>Ka2(H2CO3),能发生反应CO32— —-+HClO==HCO3+ClO,因此当次氯酸盐与CO2反应时,不论CO2过量或不足,CO2均转—化为HCO
3,要注意少量CO2与Ca(ClO)2反应生成CaCO3。
-(5)HClO和ClO均具有强氧化性
--+----在酸性条件下ClO不能与Cl、Fe2、Br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ClO与I、S2不能大量共存。HClO因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能使指示剂褪色,且漂白过程不可逆。
7.氮
(1)N的非金属性很强,但由于N≡N的键能大,因此N2很稳定。要理解氮的固定和雷雨发庄稼的原理。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NO2和Br2(g)一样,均为红棕色气体,可用水、AgNO3溶液鉴别NO2和Br2。
(2)硝酸不论浓稀,均有强氧化性。浓硝酸遇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白,浓硫酸遇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Al和Fe遇冷的浓H2SO4和浓HNO3会钝化,加热可破坏钝化膜。硝酸、硝酸银溶液均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工业浓硝酸通常呈黄色。
(3)在高温下NH3具有强还原性,和H2、CO一样均可还原CuO,NH3催化氧化的产物是NO,而不是NO2。NH3遇挥发性酸均产生白烟,NH3、HCl、SO2、NO2均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进行喷泉实验。
(4)制NH3可用氯化铵与熟石灰共热,也可用浓氨水与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反应或加热浓氨水。氨气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干燥。
(二)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归纳
1.红色
(1)红色物质
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3(血红色)、Cu、Cu2O、品红、液溴(深红棕色)、NO2(红棕色)、红磷(红棕色)。(2)变化过程中的红色
+酚酞遇碱变红、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变红、Fe3和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物质、苯酚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2.黄色
(1)黄色物质
+硫、Na2O2、AgBr、AgI、Fe3(aq)(棕黄色)。
(2)变化过程中的黄色
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3.蓝色
(1)蓝色物质
+Cu2(aq)、Cu(OH)
2、CuSO4·5H2O。
(2)变化过程中的蓝色
石蕊遇碱变蓝、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淀粉遇碘变蓝。
4.绿色
(1)绿色物质
+Cu2(OH)2CO3、Fe2(aq)、FeSO4·7H2O、CuCl2(aq)、氯气(黄绿色)。
(2)变化过程中的绿色
Fe(OH)2在空气中变质的现象是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5.紫色
(1)紫色物质
KMnO4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碘的CCl4溶液。
(2)变化过程中的紫色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6.黑色
Fe3O4、MnO2、CuO、C、CuS、PbS、固体碘(紫黑色),粉末状的铁、银等。
7.常见火焰的颜色
(1)苍白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2)蓝色火焰——CO在空气中燃烧。
(3)淡蓝色火焰——CH4、H2在空气中燃烧。
(4)黄色火焰——含钠元素的物质在灯焰上灼烧。
(5)紫色火焰(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含钾元素的物质在灯焰上灼烧。
(三)重要无机物转化关系归纳
熟记课本中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注意向前走得通,倒退能否行。
(1)Na→Na2O→Na2O2 →NaOH→Na2CO3→NaHCO3→NaCl→Na
Na→NaOH→Na2CO3(+CaCl2)→CaCO3→CaO→Ca(OH)2→NaOH(2)Mg→MgO→MgCl2→Mg(OH)2→MgSO4→MgCl2→Mg
(3)Al→Al2O3→AlCl3→Al(OH)3→Al2(SO4)3→Al(OH)3→Al2O3 →Al→NaAlO2→Al(OH)3→AlCl3→NaAlO2
(4)Fe→Fe2O3→FeCl3→Fe(NO3)3→Fe(OH)3→Fe2(SO4)3→FeSO4→Fe(OH)2→Fe(OH)3→FeCl3→Fe(SCN)3
(5)Cu →CuO →CuSO4→Cu(OH)2 →CuO →Cu→CuCl2(6)C→CO→CO2 →CaCO3 →Ca(HCO3)2 →CO2→CO(7)Si→SiO2→Na2SiO3→H2SiO3 →SiO2→Si(粗硅)→SiCl4→Si(纯硅)→SiO2→SiF
4(8)NH3→N2 →NO→NO2 →HNO3 →NO2 →N2O4 NH3→NH4Cl→NH3→NH3·H2O→(NH4)2SO4→NH3→NO →HNO3 →Cu(NO3)2 →NO2 →HNO3 →NH4NO3
(9)H2S→S→SO2→SO3→H2SO4→SO2→H2SO4→BaSO4
(10)Cl2→HCl→Cl2→NaClO→Cl2→Ca(ClO)2→HClO→O2(11)金属+Cl2、卤素间的置换、H2S+Cl2
(四)20种重要物质用途归纳
(1)O3:①漂白剂 ②消毒剂
(2)Cl2:①杀菌消毒 ②制盐酸、漂白剂 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3)N2: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②填充灯泡 ③保存粮食作物 ④冷冻剂
(4)NH3:①制硝酸、铵盐的主要原料 ②用于有机合成 ③制冷剂
(5)HNO3:制化肥、农药、炸药
(6)Na:①制Na2O2等 ②冶炼Ti等金属 ③电光源 ④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7)Al:①制电线电缆 ②食品饮料的包装 ③制多种合金 ④制作机械零件、门窗等(8)明矾:①净水剂 ②发酵粉 ③制铝盐
(9)NaCl:①化工原料 ②调味品 ③腌渍食品
(10)CO2:①灭火剂 ②人工降雨 ③温室肥料
(11)NaHCO3:①治疗胃酸过多 ②发酵粉
(12)AgI:①感光材料 ②人工降雨
(13)SO2:①漂白剂 ②杀菌,消毒
(14)H2O2: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 ②火箭燃料
(15)CaSO4:①制作各种模型 ②石膏绷带 ③调节水泥硬化速率
(16)SiO2: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 ②光导纤维(17)Al2O3:①冶炼铝 ②制作耐火材料
(18)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19)乙醇:①燃料 ②溶剂 ③杀菌消毒(75%)
④造酒
(20)乙酸乙酯:①有机溶剂 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五)易错辨析
(1)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2)钠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
(3)0.2 molNa2O2与足量 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4)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5)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可溶性铝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OH)3()(6)做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要用到铂丝、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7)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8)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故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9)反应Cl2+H2OHCl+HClO和反应BrCl+H2O===HCl+HBrO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0)含有0.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以生成0.1 mol的Cl2()(11)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有氨气逸出()
(12)实验室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也可以是硝铵、碳铵,也可以用NaOH、KOH代替消石灰((13)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SO2的漂白性()(14)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浑浊现象()))
第三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并不完全测试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在于能否“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传统高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素自然族的方式编排的,教材容量较大,课时安排较多;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由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六章内容缩减为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两章内容,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自然界中与化学有关事物的联系,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一般只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种方法进行指导,而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同时,新课程也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关注对元素概念的认识,以元素为主线,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而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更关注对单一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这一点来看,新课程注重联系和发展、注重整体性的教学。
第四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并不完全测试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在于能否“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传统高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按照元素自然族的方式编排的,教材容量较大,课时安排较多;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由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六章内容缩减为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两章内容,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自然界中与化学有关事物的联系,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一般只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种方法进行指导,而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同时,新课程也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关注对元素概念的认识,以元素为主线,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而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更关注对单一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这一点来看,新课程注重联系和发展、注重整体性的教学。
第五篇:艺术生高三数学复习之浅见
艺考生高三数学复习之浅见
董永春,邓喜成
(成都嘉祥外国语郫县分校,成都学易教育数学组, 四川成都,610000)已发表于《天府数学》2014年10月
0 问题的提出
他们在 高考艺术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考群体,每年占到高考考生人数的 8-10%左右,整个高考过程中实际经历的是两次高考:专业考试+文化课考试。所以艺术类考生在高考过程 中要准备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内容,时间就很紧张。而数学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门学科,对于艺考生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那么如何让这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呢?这是艺术生教师所面临的必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5届艺考生的教学经验,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自己的一些浅见,愿与同行讨论。艺考生问题及现状
由于高三上半年注意力主要放在专业课上,长期在外进行专业课培训,到专业课考试后才开始学习文化课,由于时间紧,基础差,学生普遍严重没有信心,数学学习中多有“失败者”心态,“先天性”数学差,习以为常占主导心态。甚至排斥、抗拒数学学习,在学习习惯上常表现为:(1)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数学,主要是时间的安排不当;课堂上跟老师步调不统一,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按时,主要是自觉性差,没人督促及自身基础差;(3)做完作业缺少反思,错题未改,主要是数学学习习惯、方法问题;(4)动力不足,缺乏拼搏精神,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以及自身品质也有关。艺术生右脑较发达,形象思维较强,动手能力较强。对教师在艺考生授课的一些建议
1.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艺术生自身习惯的养成,是我们教学能够有效进行的保障,因此,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帮助学生制定如何在:上课听讲、做笔记(记思路,记重点,记问题,记总结)、独立完成作业、建立错题集(常翻,常看,常总结)、复习及预习等方面的时间安排计划。力争在文化复习的一周甚至一月内养成以上习惯。鼓励、督促学生多动手,仅靠听和看最多只能吸收30%,如果动手,可以达到90%以上。
2.赏识教育很重要
多鼓励,多赞赏你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把学生当成主人,当然也包括在学生不能掌握某一知识的时候,认真分析他思想上,感情上,意志上,智力上,基础上的原因,设身处地想一想他的难处,帮助他解决困难,而不是把他当成容器,灌不进去时,就埋怨,训斥一通。训斥所收获的果实,双方吃起来都是又苦又涩的。联合家长一起从学生的点滴进步开始。3.认清形势,树立目标
[2] “由于高考相对来说对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不高,高考数学试题中,基础知识占70%,难题偏题只占少部分,所以艺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复习时要学会取舍,要抓基础,不做偏题难题”。新课改后教育部明确要求减轻学生负担,高考删去偏、怪题目及竞赛题,这样我们只要把火力范围瞄准70%的中低档题,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运算,通性通法的培养与深化,重视解题能力。突出重点章节(集合、三角、概率、立体几何、数列)的反复训练,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题,学生自己过手落实常考点。
[1]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教师应以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考考查出现率高和切合学生实际且在短期内能真正掌握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不必刻意保证其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覆盖面和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外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艺术生基本的数学能力,包括一般的运算能力、直观能力、观察能力、较低的直接推理能力、简单的模仿能力等。由于高考题中难:中:易约为 2:5:3,容易题的分数应该约有45 分”。笔者大致把数学题分为:可做题、可动题、可怕题。认为各部分知识不要平均用力,而是根据自己班的现状,灵活应对。可以先讲解一些相对孤立的考点(复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集合)。在大题的解答上采取分析法教学,重在点拨启发,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解决学生下不了笔的问题。笔者试行小班教学,效果很理想。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班人少的优势,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备课,课后个别辅导。而且小班教学不能只看重成绩,更要在完善人格方面多培养。
5.“多题一解”与“通俗化”
艺考生的课堂语言要大众化,通俗化,严禁抽象,淡化严谨,课堂尽量创造一些乐趣(课堂气氛是轻松的)。这是笔者教学中很管用的一条原则,让学生在你的课堂感受到快乐与轻松,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效的教学。通俗化还表现在试卷评讲时:能定性的不定量计算;能用特殊值的不用常规方法;艺考生试卷分板块评讲。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的运算过程要板书演算,强调。如果可以尽量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及方法。在艺考生数学讲解中,艺考生应多搞“多题一解”而不是“一题多解”,相同知识归一,不同知识对比的方法,即使有些方法有例外,如果比较难,我们也不必太严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猜测,又要教证明,这是因为对于数学来讲,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定理的发现之道。6.认真备课,整理教材,培养优生
笔者认为整理一本适合艺考生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通过这几届艺考生的教学,整理了一本比较适用的数学教材,课后还精心编制一些题型,这些都是笔者在艺考生教学中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对个别基础偏好的学生个别发题,个别辅导,督促课后反思,争取一流。加大差生基础辅导,加大基础知识过手,督促形成习惯,培养优生。结束语
事实上,信仰,理想,兴趣和情感,通常是产生学习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坚信人性的力量,坚信所有现在活着的人心灵深处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欲望和需求。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站,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只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信心、细心、爱心,对学生的关爱就像春风吹过大地,永不回头,不求回报,赏识每一个学生,现状一定会改变。
[2]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想教好艺术生数学是一个新的课题,可能比教普文普理的数学要辛苦得多,劳累得多,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真细致的研究,全身心的投入。只有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大纲、考纲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大胆地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就能做到让学生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就一定能把艺术生的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参考文献
[1]魏书生,为师从教不可不听的演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2]吴奎,艺考生高三数学复习探讨[J],科教导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