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研究论文
摘要:基于生态城市的内涵,运用综合评价思想,结合商洛市目前城市建设情况,从经济、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构建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提供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为商洛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态城市;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纷纷加快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曾芳芳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为后期的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文君等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为以后具体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等。商洛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加强对商洛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洛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商洛市城市建设实际,构建商洛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打造中国西部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选取主要是通过频度统计方法,参考关于生态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的指标体系,结合商洛城市建设的实际,坚持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反映生态城市发展本质的指标作为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详见表1。(二)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2007-2016),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统计公报、政府部门的调研数据等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系统39个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
二、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动态开放巨系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生态城市的自身特点,不仅关注生态城市的整体发展,还要关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在“关系”上的协调。文章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子系统方面入手,通过SPSS19.0对这39个指标10年来的各具体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生态城市发展的因子,更好地为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一)经济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经济子系统的12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两个主成分F1、F2,由表2分析可以看出各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一主成分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均达75%以上,且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F1中尤其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相关程度高达97%以上,说明这几个指标在反映商洛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其影响更大。第二主成分主要与GDP增长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相比第一主成分指标,相关程度所占百分比较低,但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不可忽视。经济被视为一个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硬实力”,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要统筹好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和潜在影响力指标因子,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二)社会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社会子系统1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三个主成分F1、F2、F3,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其相关程度都在90%以上,这些指标既是对城市功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成绩的反映,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子系统生态化的发展要对上述指标不断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商洛生态城市的总体建设。与第二主成分(F2)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有: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指标,主要反映了商洛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保障水平,这是对第一主成分的有力补充,其发展程度必然对社会生态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主成分(F3)主要是常住人口、人均生活用水量、授权专利数指标,其中关于人口的发展又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较多的人口可以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但是过多的人口也会对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可以将第三主成分解释为人口质量与数量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其相关程度达到75%以上,这些指标主要说明工业三废的处理水平及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说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应重点放在工业三废的处理方面,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主成分(F2)与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商洛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程度。第三主成分(F3)与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指标有关,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治理后的天气状况。通过分析说明,商洛生态化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重工业三废的处理,同时还要兼顾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防治,进而使商洛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发展水平,还要重视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促进商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经济子系统12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生态化要把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方面,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但由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在生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商洛经济生态化建设步伐。但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的指标也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5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社会生态化的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F1)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洛市社会生态化进程。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环境生态化重点要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高的指标(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方面。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商洛市环境生态化要不断提高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及利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J].科技广场,2011(10)
[2]李文君;田巧娣.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1)
[3]周晓唯,王拓.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6)
[4]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5]商洛市统计局.商洛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6
[6]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篇: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新热点。本文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网络指标和管理指标。
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有几十个生态产业园的项目正在规划或建设。在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已正式批准建设全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随后,广东南海市、内蒙古包头市、新疆石河子市等地也陆续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此外,辽宁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何科学地评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水平、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指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并用作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依据。生态工业园区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生态工业园区自身必须具备相对集中的一定规模的场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并与园区外环境相协调;必须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建立生态产业孵化中心;必须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要素管理方面取得政策支持,保证园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园区内企业(组织)间已经形成了副产物和废物交换网络,实现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资源集成和信息共享;园区内所有企业(组织)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 3R原则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再利用和循环)。3R原则实施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再利用→循环。
2.2 系统性原则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强的特点。所以,生态工业园区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设计。
2.3 动态性原则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所以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变化,能综合地反映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便于进行预测与管理。
2.4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身有合理的层次结构。数据来源要准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
2.5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它要既能全面反映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各种内涵,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统计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设定的最终目标是指导、监督和推动生态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每项指标应该是可观、可测、简洁及具有可比性。生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上述原则,将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四类指标:经济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网络指标和管理指标。
3.1 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水平可用GDP年平均增长率、人均GDP、经济产投比、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GDP新鲜水耗、万元工业产值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表示。经济发展潜力可用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和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等指标来描述。
3.2 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潜力等方面。环境保护方面包括大气、水、噪声环境质量,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减排率,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等。生态建设方面包括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园区绿地覆盖率和地下水超采率等。生态环境改善潜力用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3.3 生态网络指标
生态网络指标是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指标,反映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资源集成、信息共享和基础设施共享的效果。它包括重复利用、柔性特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复利用方面包括水资源、原材料、能源的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率越高,说明园区功能发育得越完善。柔性结构体现园区的抗风险能力,包括产品种类、原材料的可替代性等。产品种类越多,原材料来源越广泛,园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越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人均道路面积来衡量。
3.4 管理指标
管理指标包括政策法规制度、管理与意识等。政策法规制度包括促进园区建设的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园区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管理与意识包括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规模以上企业ISO14001认证率,生态工业培训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指标取值说明
4.1 经济指标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GDP年平均增长率和人均 GDP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大于9%和1.8万元/人。经济产投比是衡量经济生产效率、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计算以为时限,应大于1.5。
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组织)间已经形成了副产物和废物交换网络,实现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资源集成和信息共享,因此资源、能源利用率应大幅度提高,万元GDP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GDP新鲜水消耗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每个园区主要原材料各不相同,所以具体指标值目前难以确定,但万元 GDP主要原材料消耗必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验收的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平均为1.36t标煤/万元,而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实施能量集成,故指标值确定为小于1.2t标煤/万元。目前各地区万元 GDP新鲜水消耗量差距很大,一般在100-300之间,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小于160t/万元。
2000年全国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为49.4t,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为3.51万m3,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为0.08t。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应降低万元工业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故上述三项指标建议取值分别为45t,3.8万m3和0.03t。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还应提高园区内企业(组织)的技术水平。园区内的技术不得采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国经贸委令第 6号,1999年)上列举的技术,而应尽可能采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国经贸资源[2000]137
号)上的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表明了园区整体技术水平。生态工业园区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第二产业产值中的比重应大于40%。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反映了该园区对科技开发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国平均为1.5%-2.0%。为了增强园区经济发展潜力,园区应加大科技投入比例,故建议取值为3.0%。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指标。2000年全国平均为 10%。生态工业园区应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GDP,故建议取值为60%。
4.2 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工业园区内,大气、水、噪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有关功能区的标准。工业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应全部经过处理,并全部达标排放。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减排率体现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前后废物减量化程度。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大幅度削减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故建议取值为:废水减排率应大于40%,废气减排率应大于20%,固体废弃物减排率应大于30%。
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是指工业垃圾综合利用占工业垃圾总量的比例,目前全国平均为52%,“十五”期末要达到60%,故建议生态工业园区取值为70%;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处理率是指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量占危险废弃物总量的比例,应达到100%。
清洁能源是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和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后的化石能源。生活用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越高,造成的环境污染越小。生态工业园区内,生活用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应达到85%以上。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讨论稿)指出,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生态工业园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应达到10m2以上,园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0%以上。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指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科学研究及环境教育、宣传等活动的一切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使环境逐渐改善,环境保护投资须占当年GDP的1.5%-2.5%。生态工业园区内,要求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
4.3 生态网络指
生态工业园区内,要通过构建工业生态链(网),实现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资源集成,提高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议水资源、原材料、能源重复利用率取值分别为:80%、80%和70%。
生态工业园区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抗击市场风险。要求产品结构合理,产品种类不能过于单调,建议产品种类达到8种以上。例如,正在建设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正在并将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白砂糖、文化用纸、生活用纸、酒精、复合肥、有机糖、低聚果糖、酵母精、CMC和能量等。此外,主要原材料必须在附近容易找到替代品,以缓解原材料短缺对园区造成的冲击。生态工业园区内,人均道路面积应达到6m2/人以上。
4.4 管理指标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必须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应制定并实施促进园区建设的地方政策法规,在财政、金融、税收、投资、人才、知识产权、排污收费、土地使用等要素管理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保证园区健康持续发展。此外,还必须制定并实施园区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是十分必要的。工业生态链的构建,是在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的前提下进行的。为此,本指标要求50%以上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组织)环境管理水平,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绿色通行证。所以,要求生态工业园区内,年产值 500万元以上企业,50%以上通过ISO14001认证。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要定期举办生态工业政策和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知识培训班。生态工业园建设所需信息量巨大,而这些信息不可能由单一企业或组织完成,同时为了节省费用,必须建立灵敏的园区信息网络。所以,必须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信息系统,将生态工业园区各组成单元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相互间及时的信息交流,实现各单元间资源相互利用的最优化。建立并完善信息交换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包括园区内信息的共享和园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是保持园区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篇:广东园林设计及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广东园林设计及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1]。无论是筑山、理水,还是构物、绿化,在传统的理论和技法上融入生态工程设计的理念十分主要[2]。在地处南亚热带的广东,园林建设的条件得天独厚,认真研讨探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误区,对于在岭南文化的基本之上,建设独具特点的生态园林工程,有主要的理论和实际利用的双重意义。广东园林建设的现状和条件
1.1 现状
(1)广泛以为“城市土地十分可贵,而绿化的成本高、效益差”;
(2)在不合适建筑的小块零碎地进行“插漏补遗”式的绿化;
(3)在应绿化的处所,用“工匠”程度来进行“绿化”;
(4)建设的城市“广场”多具“低级”园林设计品味;
(5)途径和庭院的绿化树种单调、设计粗糙;
(6)公园的建设重“构物和绿化”,轻“筑山和理水”;
(7)某些处所还处在“见缝插楼”阶段,甚至连“见缝插绿”的阶段尚未达到;
(8)园林建设的经济动力严重不足。
1.2 园林建设的生态基本
广东省地处南亚热带,热量、雨量充分且雨热同季,进行园林设计的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筑山”还是“理水”、“构物”还是“绿化”,这里河流密布,水网纵横,山岳起伏,岩石形状怪、类型多,或雕或锉,有许多北方不具备的方便条件。
在园林绿化方面,植物的多样性较北方更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用于绿化的植物种类高达数千种,尚有地带性乡土植物数万种作为后备资源,比北方的植物种类多10~100[2-5]。
在植物的栽培方面,由于水热和土壤条件的优胜,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高、生长快,生物量和生产力高,生态功效强。
在筛选抗各种城市空气、粉尘、噪音等污染方面,广东省的绿化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较多,只是目前并未有多少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园林设计计划而已。
1.3 园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基本
在广东,园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基本较好。岭南人素爱小桥流水,庭园种花,如今富甲一方,在这方面的需求不断看涨,只是缺少准确的领导和典范的示范典范。准确地认识园林建设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
当今,依照传统的美化、装点、怡情、造景的传统园林建设的观念去进行园林设计和建设是存在相当大的误区的,我们必需从更高、更远、更新的“理念”和“思维”来进行园林建设,使之真正地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必需放在十分主要位置的主要内容之一。
2.1 从“视觉辨认作用和景观后果”来懂得园林建设[3]
城市园林建设确切能够起到“美化、装点、怡情、造景”等等的设计后果,但这还十分不够,应当从城市整体形象的设计高度来进行园林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视觉”代表,彻底贯彻“从在城市建设公园到把全部城市建成公园”的建设理念。
2.2 从“生态效益的发明和生态容量的支持”方面懂得园林建设
城市建设中可以用“筑山”、“理水”、“构物”和“绿化”来调节吝啬候,以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更主要的是,可以进步城市的净化大气、减少污染、防风抗灾、交流氧气、杀菌消毒等等的生态效益,并同时进步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
2.3 从“各种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示”来懂得园林建设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宗教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均占领一席之地。而现代城市建设中,通过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的设计伎俩把以上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充足、奇妙地表达出来的作品尚不多见。相反,设计急躁、建设仓促的作品却比比皆是。
2.4 从“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直观的指导标记”来懂得园林建设
广州市的城市交通体系“手脚发达,心肌梗塞”十分严重,数年来一直是采用建设立交桥和高架路来解决问题,刚刚通车的“内环路”高架桥,给予广州市民在城市的生存生活感到用四个字来权衡就是“大桥下面”。加上那密密麻麻的“防盗网”,则又有“笼子之中”的感受。
笔者近年来在广州市多次建议,缓解广州市城市交通状态的最基本、最彻底的措施是,通过建设城市绿地的方法下降城市建成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以取得最终永久性下降
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的后果。目前,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多在每km25万人以上,最高高达每km213人[3]。如此的人口密度,建设多少立交桥、高架桥都解决不了基天性问题,因为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拥有汽车和对汽车依附性大的人群数量增大,这个被耗资宏大的高架路带来的暂时性“缓解”的后果,将被冲淡或被淹灭。
如果从“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直观的指导标记”来懂得园林建设,则应当多建设园林绿地,也许这才是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的最好措施、缓解交通状态的最基本办法。
2.5 从“减低城市灾祸的人类生存生活的风险”方面来懂得园林建[6]
城市是人类生存风险最高的地域,当然也是人类对付风险的技巧、方式、装备、资金、投入最多的地域。这两者之间在大多数时光内是趋于平衡的,缓和的迹象往往给我们以假象,使我们误以为城市是人类生存最安全的处所。其实不然,在城市之中生活的人们,遭受火灾、水灾、风灾的危险性大大高于生活于人口密度较低的乡村。地震灾祸更为显明,云南丽江的地震和唐山的地震相比,前者比后者逝世亡的人数小得多。因为前者是产生在乡村,而后者产生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据统计,地震中伤亡人数中95%以上是由于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地震中城市的空旷地往往是邻近居民的“救命”之地。
因此,从“减低城市灾祸的人类生存生活的风险”方面来懂得园林建设,将大大加速目前从“见缝插绿”到自动自觉地“计划建绿”甚至“拆屋建绿”的园林建设过程。建设生态花园城市问题
我们须要建设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才干使生活环境质量不断稳步地进步,获得经济社会的高速、稳固、健康地连续发展,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城市建设模式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到生态花园城市,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使我们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综合最优的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是用生态园林工程理论树立起来的生态花园城市的发展模式。
3.1 建设“田园城市”
霍华德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造的和平途径》出版于1898年。那时,英国的舆论界正对“人口不断流入已经过火拥挤的城市,而农村日趋荒芜”的现象觉得不安。霍华德于是就针对农村居民流入大城市的问题提出了他的建设花园城市的建议。他以为可以“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长处同乡村的漂亮和一切福利联合在一起。”霍华德写道:“城市和乡村,应当订婚,并从它们的幸福的结盟中发生新的愿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霍华德以广阔的田园(园林)地带围绕城市,把城市人口限制在3万人左右,所以有人又称他的花园城为“田园城市”。
3.2 建设“山水城市”
钱学森在研讨“城市总体设计”、“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和山水城市”等问题之后,明白
指出:“山水城市的假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联合,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联合”。“社会主义中国应建设山水城市”[5]。陈传康以为:“传统的城市计划请求城市建公园供居民和观光客游玩,其实城市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景致精美的公园。到处绿茵如画,建筑作风精美和谐,名胜古迹得到维护,使城市成为一个观光旅游的空间。山水园林城市应是城市计划发展的方向。”
[6]
实际上,无论是“田园城市”还是“山水城市”都应当做到:
(1)应用当代最新的生态科学的定量定性测试及评价手腕和方式评估预测后果;
(2)雪杜绝大气、水、垃圾及其他各种工业、农业、商业等环境污染;
(3)把自然生态体系中无废无污的秘诀“物资的开放式闭合循环”通过园林生态工程的伎俩表达出来。
3.3 建设生态花园城市
在传统的、具有朴实生态思想的“田园”、“山水”城市的基本之上,赋于当代园林生态工程及其他相干学科的最新科学内涵,使生态花园城市建设进入一个以生态经济循环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无废无污、高效协调的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模式的崭新天地。我们应当应用园林生态工程的思想领导我们的城市建设。
(1)生态经济物资循环规律给予我们的启发
生态经济物资的开放式闭合循环给我们的仿生学启发是自然生态体系中没有废物。因此,我们的园林生态工程应把那些人为的生态经济循环被割裂的环节(也是发生废物的环节)再人为地把它们用园林生态链工程手腕联结起来,使之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协调[7、8、9]。
(2)准确认识城市绿化的生态经济功效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只是计划者或建设者插漏补遗的手腕之一。实际上城市绿化体系是城市之“肺”,担当着城市空气生态循环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源的宏大作用。是城市保障人类吐故纳新的空气循环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也是生态花园城市的最直观、最显明的标记。
(3)用园林生态循环工程的思想结构生态城市的科学模式
用园林生态循环工程的思想结构生态花园城市,最重要的一条是按生态链关系树立起无废无污的、开放式闭合的各种新型的筑山、理水、构物、绿化的园林生态循环体系。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广东发展研讨院人文社会科学研讨赞助项目(编号 99xa79001),广东省自然学基金项目(编号 974083)和国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编号 96ajb042)。
参考文献:
[1] 钟晓青.“绿色建筑”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建筑学报,1996,2:44~46.[2] 钟晓青.从田园城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
第四篇: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课程改革时值今日,各学校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如:开始使用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为此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不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同样发现有不少问题存在。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欠缺科学性。现在通用的《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主要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评价多由教师、同学以及学生本人三方面给出。从形式上看,评价的机制实现了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实现了多方面,评价的定位实现了多层次。不可谓不科学、不全面。但落实到教师、小组、学生本人怎样去进行评价,却没有细致可行的方案出台,使评价流于形式。
就拿学生互评为例,同学之间在缺乏具体素材,没有详细数据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印象,甚至掺杂了自己的感情,给自己同组的其他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评定四个等级,这样的评价的可信度是可想而知的。还有,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素质进行评价时,教师、同学包括学生家长很难拿出一个具体、有力的证据对自己所评定的等级进行说明,完全凭借自己的印象进行。这些评价又有多少说服力呢?
我们都进行过体检,当拿到体检报告时,很容易就会知道自己有哪些身体方面存在问题。因为上边给出了这方面的一个健康的数值范围,简单对比一下就可以了。那么同样,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也应该能够有一套类似医学诊断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积累,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数据不仅教师要掌握,学生也应当了解。以便他们能在同别人的对比中加以自我的反省,也便于别人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表现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重视不够,在心里把学生评价
看成了可有可无的“选填项”。其本质就是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改方向未能深入理解,还未深入人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具体,缺乏信度与效度。对此,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自拟题目对各人的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积累评价他人的数据信息。在教师与家长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3)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注重管理。各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管理很是不规范,时常造成资料混乱,连续性差等现象。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资料一般是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没有及时归档,结果多是上一任交给下一任,代代相传,并且查阅不规范,造成资料的遗失现象时有发生。鉴于这种现象,综合教育评价的相关资料应当有专人或专门的科室统一管理,定时发放与归档,规范资料的管理。其次,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能像学籍等资料一样装入学生档案,一般到某一个学业阶段就结束,下一个学业阶段又重新评价,不具备连续性。
(4)不能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逐步使中小学对学生的评价纪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一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呢?这根“指挥棒”就决定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如果不能落实这一点,依旧是成绩决定一
切,综合素质评价就只是空谈,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5)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的重要作用是改进与激励功能,实现以评价促发展。而实际上的评价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因为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评价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几乎使评价的基本作用丧失。
针对于此,我们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使得教育的各方明白为什么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教育方才能知道如何进行评价;受教方才能明白评价后如何去改进。同时,要将综合评价与监督相结合。学生通过评价有所发展是我们的目的,评价后教师去监督学生的改进过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总之,“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师开始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更需要教师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冷静思考,切实把握“以学生为主体”,“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效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们,不要再让评价变异为一种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不再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不再被这个工具所扭曲。所以说,我们任重道远。
第五篇: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王薇,杨媛,边英英,贺娟娟,田江山,廖阳,宜健,王青静,杨小强,李进
(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 宝鸡,721013)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目前已成为趋势。宝鸡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更应在生态城市建设上起到率先带头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数据,结合文献,宝鸡市新闻网,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了宝鸡市生态建设历程和成效,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并为宝鸡市今后生态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2)落实部门负责制度;(3)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建设;成效;影响
1引言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主要内涵是以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静脉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开放系统;生态城市的发展应满足城市地域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和谐,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保证系统内生产,生活和周围环境之间
[1]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在推动人随着城市变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感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宝鸡作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宝鸡建设成为:“蓝天、碧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早在05
[1]年刘哲民等已经对宝鸡市生态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李景宜等对宝鸡渭河段生态
[2]治理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陈小娟等论证了构建市区段生态水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
[3]出了解决的方法;刘引鸽等对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强调景观生
[4]态综合效应、安全性以及加强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的动态管理措施;而苏晖阐明了城市
[5]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的关系;李炜等对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
[6]了居住区环境绿化及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措施;周旗从环境问题这方面对宝鸡市生态建
[7][8]设问题进行了探究;刘晓宁等对宝鸡市园林树木抗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朱艳等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建立了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
[9]的权值,对宝鸡市近几年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刘敏等由宝鸡渭河滨水区规划中的几
[10]个问题分析了北方城市滨水的规划;王惠飞等对宝鸡市近30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
[11]全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宝鸡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本次探究主要分析评价宝鸡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宝鸡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2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历程及成效
2.1生态城市建设历程
1997年,宝鸡市编制绿地专项规划,并从第十个五年规划开始,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正式纳入一个五年规划;2002年初启动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经过3年努力,05年6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保模城市”;02年5月,陕西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宝鸡要早建成大城市”的目标任务,市委、市府对建设生态园林大城市进行前瞻规划,按照城市“三绿”指标的新要,重新调整了市区绿化用地规划,进步完善了绿地系统,特别加强了对城绿化工作的监督;03年宝鸡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04年,“创卫、创模”成功;05年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验收,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07年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山区县先行,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生态示范县区全覆盖,并申报国家生态示范市”的思路和目标,09年在西北建成了第一个生态示范城镇群;同年5月7日,宝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仅有的 14个国家森林城市之一;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等单位,授予宝鸡“全国环境优美城市”荣誉称号;12月 1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宝鸡“中国人居环境奖”奖牌,成为全省首家获此荣誉的城市。
2.2生态城市建设成效
纵观宝鸡市20年的生态建设历程来看,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的科学管理团结协作下,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以下辉煌的成就:
(1)综合治理渭河。筑坝拦水,植树种草,建成渭河公园; 成功搬迁4000余户村民和居民,实施拆迁区绿化。
(2)关停了红光钢铁公司、市焦化厂等重点污染企业。淘汰了东南纸业公司等4户企业的化学制浆生产线,关停了亚特水泥公司等 5户企业的立窑生产线,并加快阜丰生物公司烟气和异味污染治理工作。岐山、扶风、凤翔爆破拆除了北部山区 200多个小石灰窑,宝鸡市联系专业机构对 13枚废弃、闲置放射源进行了集中收储,有效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重点污染问题和环境隐患,群众环境投诉不断下降,环境满意率持续保持在 85%以上并逐年提高。去年,宝鸡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 315天。
(3)建成北坡森林公园; 建设了秦岭北麓台塬绿化带,初步形成了城市南部绿色屏障;开发建设石鼓山文化景区,使历史文化与园林绿化相得益彰;投入巨资改造6个大型公园,实行全免费开
(4)08年建成太白县 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基础上,去年又建成了千阳、凤县两个省级生态示范县,麟游、陇县、眉县等 8个县区通过了省环保厅代表环保部组织的国家预验收,全市建成和通过验收的生态示范县(区)达到 11个,覆盖率和建成验收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5)生态农业快速发展,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一池三改”为载体 ,把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置于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之中,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截止目前 ,全市农村新建旋流布料沼气池5557口;建成农村能源建设示范点2个;节柴灶1815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7500架。宝鸡市农村生态环境正日益得到改善,生态成效显著。3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宝鸡市处于渭河盆地的最西端,属于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的过渡段。就宝鸡市区现在的建设来看,自然地利用与过度开发现象很严重:宝鸡市浅层水资源过度缺乏,补给不足;流进河道的市区内地表水污染严重;城市拓展,使得市区绿地面积减少,市区周围的绿地也在逐步减少;工业对土地的侵占,以及污水排放对河道的污染。具体如下:
(1)宝鸡市北塬植被覆盖率不高,春季会发生沙尘天气,夏季常发生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2)河流淤积严重,导致水面减小,影响生活用水,城市的视觉美,和不利于河流污水治理。
(3)渭河宝鸡段面临着河流污染局面,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河流局部污染,河水变黑变臭。
(4)城市占地规模较小,空间环境紧张,城市生态系统超载。
(5)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布局存在不合理,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6)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4分析宝鸡市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生态”包含自然、社会和经济相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2]。
4.1优越的自然基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宝鸡市位于东经106°18′21″~108°3′14″,北纬33。34′50″~35。6′16″之间。地貌的基本形态是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平,西窄东宽,呈东西向分布。南部和西部是崇山叠嶂的秦岭,关山山脉,北部为黄土台塬,中部为渭河谷地,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年气候变化受东亚季风(包括高原季风)控制。日照比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2200小时之间。市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降水最多的地区。宝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陕、甘、川三省结合部,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东连西安、西达兰州、北至银川、南接成都的四条干线和110条支线公路网。
生态保护是一个地方的象征,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是最强有力的自然因素,文化名人的头像充满了文化气息,草坪中随意的几块石头让人感觉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在规划设计中应将他们尽量保留、保护好。自然因素在景观规划上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宝鸡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多样的地貌形态、适宜的气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2 历史社会地位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并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历史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历史文化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统,成为这一城市的特色与记忆。对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及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所以,历史文化遗产对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影响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的《周礼》、《周易》,以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历史典故都出自于宝鸡,至今仍有北首岭遗址、钓鱼台、周公庙、周王陵、古栈道、法门寺、大散关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皮影、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都始终散发着周秦文化的遗风古韵,闪烁这中华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宝鸡市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67处,县级239处。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态城市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3经济发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现代社会,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才能不落后与别人。有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富有了,就能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了,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就可以采用最新的科技,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又何以更快速的发展城市经济。由此可知,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是占有重要地位。
宝鸡市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近年来,宝鸡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6.09亿元,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宝鸡具有突出的产业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宝鸡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工业布点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钛材、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拥有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和较强的加工配套能力,同时,形成了八大基地建设:重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和矿业基地、数控机床制造基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食品工业基地、水泥及新型建材制造基地、电子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制造基地、医药产业基地。宝鸡拥有许多全国、世界先进技术。宝鸡钢管的连续油管生产线是全球除美国休斯敦以外唯一的连续油管生产线;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都是世界石油装备业的龙头;秦川机床可以自主生产数控机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提供了保证。
5结论与建议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依照这些原则,我们对于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1)认真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即实施公园、广场绿地完善配套工程、街道绿化改造提高工程和庭院增绿工程,提高宝鸡地区植被覆盖率。(2)加强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包括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争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加强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建立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考核机构,确保宝鸡市处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采取群众监督,媒体曝光等措施。(3)采取法律规范。包括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能耗高、水耗大、效益差、污染重的行业和项目。在市区、县城及高速路沿线,停止审批钢铁、水泥等污染大气的项目;专项整治违法建筑、超标排污。(4)加大投资管理,组织协调。即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积极组织环保活动,定期对渭河的水质及周边环境做检查;并组织人员进行改善处理。
二、落实部门负责制度
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绿化。认真配合政府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我市园林环卫
部门坚持实行一天两巡查、十天一抽查、一月两考核、一月一通报奖惩兑现的清扫保洁奖励考核机制,着力加强城市背街小巷、城市出入口、便民摊群点等清扫保洁力度,积极实施高温季节主干道洒水、压尘、降温作业。各个工厂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计划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从严控制新增污染。
三、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城市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城市生态建设离不开老百姓的关注和参与。在此提倡全民参加,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切实执行监督的职责。为把宝鸡市建设成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哲民,张永翔.宝鸡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309~311.[2]李景宜,石长伟,徐昔保.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44~47.[3]陈小娟,任宏超,岳小峰.渭河宝鸡段生态水系构建设想[J].陕西水利.2011~1.[4]刘引鸽,宋军林,文彦君.城市滨和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与安全管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5):28~30.[5]苏辉.城市河道整治与城市生态建设[J].工程科技.323.[6]李炜,奚旦立,陈季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的探讨[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01).[7]周旗.关于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2,101(4):17~19.[8]刘晓宁,王飞.宝鸡市园林树木抗污染能力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78~83.[9]朱艳,赵先贵,纪芙蓉.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4):311~313.[10]刘敏,刘蓉.由宝鸡渭河滨水区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看北方城市滨水区的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1):39~46.[11]王惠飞,任志远,薛亮等.近30年宝鸡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定量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19~23.[12]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等.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1,8(6): 54~58.[13]王陆军,廖晓芬.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5,35(2):220~223.[14]李军.城市规划与宝鸡城市发展[J].现代商业,2010,242~243.[15]高功强,陈邦成.宝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2):23~24.[16]郭龙刚.水土保持与宝鸡大城市建设[J].宝鸡社会科学.2009(2):41~42.[17]马全生.从水资源和交通看宝鸡未来城市化建设布局[J].宝鸡社会科学.2004(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