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产业大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主要的战略任务。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纳秦雄楚秀、融南北文化,生态优美、地灵人杰、历史厚重、文化悠久。曾是全国著名的“戏剧之乡、诗歌之路”,素有“文化绿洲”之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潜力无穷、优势巨大。文化是“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如何培育好“黄金产业”,发展好“第一消费力”,对于欠发达基本市情的商洛,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人文命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本文立足于这一新型业态研究,探析发展路径,为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商洛提供决策思路。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商洛历史源远流长,民俗特色鲜明。尤其是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振兴以来,全市采取重大举措,抢抓机遇,文化产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一)建设初具规模。商洛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十一五”以来,全市依托丰富生态、人文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开发遗迹“展古韵”。重点保护和重建商州大云寺、东龙山石塔、城隍庙,丹凤“船帮会馆”、商镇“四皓墓”,山阳“丰阳塔”及柞水凤凰古镇等文物古迹。深入挖掘和开发商州商鞅封邑、四皓隐居地、东龙山夏商周遗址、三贤乡紫金城古文化遗址,洛南梁土坪乡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河口遗址,猿人遗址,丹凤棣花二郎庙,商南闯王寨、“生龙寨”等历史遗迹;发扬文化“重传承”。具有商洛市特色的一批民间戏曲得到有效开发和传承,商洛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商洛民歌、洛南静板书、镇安花鼓、镇安渔鼓、柞水渔鼓5个项目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强旅游“启新篇”。商洛是全国新兴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秦岭最美是商洛”主题,不断做强旅游,强化文化与旅游对接,加快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强力推广“软实力”。以大型演艺“进景区”文艺活动和举办四国男女子篮球赛、全国竞走大奖赛等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体育赛事宣传商洛,彰显和谐商洛“新面貌”;基础设施“发展快”。“十一五”五年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近5亿元。2010年末建设村村通3706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01%、98.3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26%。
(二)创作不断涌现。长期以来,全市文化创作人才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先后创作脍炙人口的戏曲剧(节)目达200多个,其中以《屠夫状元》、《六斤县长》、《月亮光光》、《月亮河》为代表的商洛花鼓荣获多次大奖;以“商山派”为风格的书画自成一体,特别是近年来,商洛书画作者有500多幅作品参加了国、省50多项书画大赛和作品展览,获得省以上奖励达2O0多人次。其中画家葛伟、葛建伟的作品《秦岭雪峰》、《秋山暮韵》等入选全国大展,李志全的书画作品赴韩国展览交流,余镇西作品成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书法家;以贾平凹、京夫、方英文等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享誉国内外,为壮大商洛文学做出杰出的贡献。
(三)规模迅速壮大。截止2011年末,全市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达到2649个,吸纳从业人员1.08万人,资产及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0.19亿元,年经营收入近7亿元;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96个,从业人员0.22万人,其中镇文化广播服务站126个,人员766名;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7个,建成镇服务点26个,村级服务点123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50个,农家书屋1861个。
(四)效益逐年提高。到2011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30.6%。年度增长呈“两个高于”特征。即增长速度比全市GDP增速(15.1%)高15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13.1%)高17.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呈现较快发展。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37.8%,分别高于同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2.5倍。
(五)行业加快拓展。需求决定市场,催生全市文化产业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传统行业方兴未艾。全市有传统行业文化企业974家,约占文化企业总数的92%。从业人员0.63万人,其中网吧170家,印刷企业156家,电影院9家,年经营收入1.4亿元;新兴行业崭露头角。在传统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现有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等企业5家,从业人员30多名,年经营收入40万元。
(六)结构稳步趋优。按文化产业标准分类(注解在最后),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核心层居中,外围层辅之,并向相关层延伸。从三个层次看: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拥有企业和单位机构数287个,从业人员3013人,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2.7%;“外围层”拥有企业的单位机构数330个,从业人员2688个,实现增加值0.51亿元,增长33.9%;“相关层”拥有企业的单位机构数73个,从业人员847个,实现增加值0.25亿元,增长20.3%。
二、全市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品牌优势。与中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具有较大差距,与省内发展较快市区对比具有明显距离,主要集中在七点:
一是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商洛秦为商鞅封地,汉为四皓隐居之处,历朝历代都有文物古迹遗存。现有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9项。发现并保护的全国文物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洛南旧石器地点群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洛河元扈山“仓颉授书处”摩岩石刻表明这里是文字的发祥之地。蓝关遗址、武关遗址、商鞅封邑遗址和“闯王寨”、“生龙寨”遗址仍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东龙山夏商周遗址被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文化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汉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庙、唐代的丰阳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庙、明代的商州城隍庙和龙山双塔、清代的会馆群成为人们参观与凭吊之地;商洛诗路风流、文脉流长,曾养育过刘蜕、张海、郭邈山、王焕猷等一代大家名流。历代文人墨客题诗赋咏,留下优美而壮丽的诗篇,秦代四皓的《采芝歌》,东晋时期陶渊明的《赠羊长史》,南朝周弘正的《入五关诗》,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题武关》、柳宗元的《商洛古松有感》、李白的《商山四皓》、王维的《送礼太守赴上洛》,白居易更是留下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千古名句等;商洛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历史典故众多,“烈女村的传说”、“商山人参与桔梗的传说”,“李白愤书仙娥诗”的故事及李自成与闯王寨的故事等;商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厚重的文化渊源,丰富的人文资源由于开发、挖掘、保护及推广不足等原因,造成市场化程度弱,没有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辐射还仅局限于省内和周边区域。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第一是占比偏小。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99%,低于全国、全省1.95个和2.0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0.97%。文化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数量占全省2.9%;资产总计及固定资产原值总计占全省1.8%;从业人员占全省2.7%;营业收入占全省2.7%;第二是对比较弱。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省内十一个市(区)中居第八位,文化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数量居第七位,资产总计及固定资产原值居第七位,从业人员居第八位;第三是结构不优。全市文化产业产品结构仍不尽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和项目较少,多数文化行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三是文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首先是重视不够。由于全市长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文化产业发展;其次是投入不足。全市有限的财政主要集中在关键领域,忽视了对文化事业有效扶持,投入欠账较多;第三是人才匮乏。虽然全市文化战线上虽然涌现出具有较强影响的领军人物,但总体来看,领军人物仍然缺乏需求;第四是创新不强。全市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人员观念陈旧,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
四是文化发展氛围不够浓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推动发展文化产业机制体制没有形成;宣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没有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来切实抓好。
五是文化骨干企业带动乏力。商洛市多数文化经营单位规模小,骨干力量主要集中在市县两级文化事业单位,虽然近年来全市文化团体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为小微经营户,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乏力。
六是文化市场发育比较缓慢。一般来说,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相应的市场作支撑,而全市在文化市场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电影市场、文艺演出市场、艺术展览市场等没有形成规模;工艺品市场、古玩字画市场等还需拓展;文艺人才市场、经纪市场尚未建立。
七是文化消费意愿意识较低。商洛市文化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兄弟市区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商洛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支出为592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64.51元、112.71元和212.36元;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359元,分别比西安、宝鸡和榆林少251.01元,130.61元和298.01元。
三、几点建议
当前,商洛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调整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统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任务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议重点要立足以下七点开展工作。
(一)以规划为引领,强势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尽快形成《商洛市文化产业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确定文化产业在商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建设文化商洛奠定坚实的基础。
1、总体要求。以“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合力发展”为基本思路,着力推进商洛富集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兴旺的现代文化产业优势;着力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吸附渗透和转化带动作用,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商洛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
2、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15年,“十二五”末,要实现“五个一”的目标:一是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主导行业,重点是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休闲业;二是加快建设集聚效应明显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三是发展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骨干企业;四是培养引进一批勇于创新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五是打响两个以上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文化名牌产品。中期目标:到2018年,“十三五”中期,形成创新能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成陕西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高地。力争到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以上。
(二)以政策为导向,构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做强文化商洛,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保障:第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当前全市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以依照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具体举措,尽快制定出商洛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等;第二是强化资金支撑。以政府为主导,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促进文化企业的银企合作,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第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以人才为根本,建设智力支撑保障体系。结合《商洛市人才规划》,大力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对在商洛文化产业发展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第四是强化宣传支撑。以“秦岭最美是商洛”为主题,唱响生态商洛,文化商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升商洛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三)以资源为依托,突出区域特色文化的比较优势
依托我省是文化大省这一巨大优势,认真做好区域文化特色开发这篇文章。通过大力加强牧护关、仙娥湖、大云寺、贾平凹故居、船帮会馆、武关胜寨等景观及商於古道文化长廊建设,深入彰显商洛历史人文文化内涵;重点扶持金丝峡、木王、天竺山、牛背梁等重点自然景区的开发,强化商洛生态旅游的体验性、文化性、参与性和休闲性,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在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历史人文旅游同时,还要做好红色文化旅游,形成配套发展的格局;利用现代文化包装推介商洛花鼓、洛南静板书、柞水渔鼓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影响力;借助高端文化传媒,对贾平凹、京夫、方文英等商洛籍作家作品进行影视宣传,不断打响商洛文学知晓率。
(四)以城市为核心,切实搞好文化城市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目前已经进入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商洛市在加快建设“关中天水次核心城市”中,应树立文化城市理念,积极培育商洛市文化个性和文化品质,让带有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城市文化品格特色鲜明、品位不断提升。
(五)以市场为中心,整合文化资源开发的纽带
第一是解放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对经营性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确立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二是整合市场资源,培育文化产业的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把发展经纪、代理等市场中介机构与打造文化产品集散地结合起来,建立文化产业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
(六)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全市要继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合理解决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对尚在改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应尽快推动人事、分配和社保三项改革;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发展势头好的文化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扶持期限,继续给予资金扶持,对有市场,社会评价高的获奖剧目给予奖励。
(七)以品牌为龙头,带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重点在全市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采取外联、内组等措施做大做强,力争在短时间内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文化企业或者文化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以“龙头”文化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文化企业全面发展的趋势。
注解:“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四个行业大类;“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等三个行业大类;“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个行业大类。
第二篇: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据10月18日新华社)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角,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的论断,意在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善于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营养。
应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好的智慧之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能离开历史文化的精神沃土和宝贵财富,而要善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众所周知,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朴素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党在引领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命题,其中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社会和谐。这些执政治国的理念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以和谐理念来推进;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社会需要以和谐理念来指引;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需要以和谐理念来化解;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促进公平正义,需要以和谐理念来化解等。可以说,正是把历史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才能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已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认同、所接受、所传承。在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如环境与生态问题、种族冲突问题、国际恐怖主义、贫穷与战争、疾病与健康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海涵”、“兼爱非攻”等思想,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有利于促进世界在相互尊重、相互依靠、平等互助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属于自己,而且属于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不断从中吸纳精华、汲取智慧,开拓视野、鉴往察今。
可见,文化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成长轨迹,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节律,影响着世界的文化风范。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以古鉴今,经世致用,通过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提高大进步。
第三篇: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王威孚、柯育芳;柯育芳执笔)
一、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对策
根据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我们认为,要发展壮大我省的文化产业,推动湖北在中部实现全面崛起,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首先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制约问题,上下联动,政府与企业同心,更新政府办文化的传统观念,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奋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1、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深深感觉到,发展文化产业困难最大的是观念障碍。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在这一方面,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往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或者把文化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混为一谈,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经济产业来办。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当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坚持两手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发展。要着力破除旧观念,树立发展“大文化”的产业观念,改变那种认为文化行业不能赚钱,不能成为产业的旧思想,把文化产业当成社会经济大产业去规划、去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市场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 以上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美国还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频道中,60%-80% 的节目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的转播站。美国影片产量占全球影片总产量的 6%-7%,却占据了总放映时间的 50%以上。2000年,美国影视和音像产品的产值首次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它占据了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2002年,日本动画产业的市场总规模达2万亿日元,超过了汽车产业,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伴随风靡亚洲的“韩流”,韩国已成为新兴的文化出口国家,仅2001年其电影出口额就达1100万美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创造力和影响力,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必须做出回答的一个大问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中国加入WTO,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入,都已经成为事实。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转变观念,1迅速行动,把自己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把自己的文化产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务做优做全,以此来应对外来资本和外来产品的冲击,抵制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确立“经济文化一体化”、“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观念。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入经济活动,成为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均收人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上、文化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追求生活的内在质量,对音乐、影视、书籍、旅游、教育、数字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极大地增长了。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招商引资和员工素质的可靠保证,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十六大四中全会的决议中,又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五种执政能力之一。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冲破三个方面的观念误区,推动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即冲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并存、不可兼得的观念误区,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思想;冲破发展文化必须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政府职能是依法管理、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的思想;冲破“面向市场”就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思想等等,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大力出口文化商品;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寓意识形态于文化经济形态之中的战略,以经济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文化产业还有以下作用:(1)优化产业结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下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一、二产业的中心地位逐步让位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知识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高,能够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具有传统产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湖北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凭借其价值增幅大,投人产出比例高的特点,增加第三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产业结构层次。(2)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文化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人点。一方面,文化产业门类繁多,劳动力的择业面相当广阔。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资本密集度大多不高,与制造业相比,同样的资金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3)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不存在物质污染,也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符合现代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发展湖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就必须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由过去“管脚下”到“管天下”的转变,从过去单一靠行政管理转变到依靠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条块分割,侧重管方向,管宏观,创造环境,提供政策,搞好服务,实现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文化市场来讲,设立政府职能时,一要体现无歧视、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本国和外国的经营性文化产品、服务都应给予“国民待遇”。二要体现透明和可预见性原则,尽可能地公开与文化产品贸易相关的法规、政策、措施和程序。三要提供政策法律保证,包括文化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四
要大力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在协调、管理、组织、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许多文化公司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极大期望。我们调查时,江通动画公司董事长朱佑兰特别提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文化企业加大融资力度,认为“内部机制和观念陈旧是目前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央已确定在全国35个单位和9个省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行业遍及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艺院团、影视制作企业、印刷、发行、放映公司等。我省虽然不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但我们要比照试点省市的改革,积极主动,跟上甚至超过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争取走在时代的前列。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另一重大举措,是在政府推动下,让文化企业走集团化的道路。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适应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将经济规律和国情省情有机结合,走资源整合之路,走集团化之路,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有条件下,我省集团化的路子,可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先在省直同系统内部组建集团。第二步,可实现在省内的跨行业、跨地域发展的大集团,这种集团必须以行政推动、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建成全省统一 的分类别的集团。第三步,按照市场规则,实现多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组合,以真正实现资源的市场配置。
总而言之,新世纪的湖北文化发展,必须立足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开阔的视野,以开放的思维,以特色文化为对象,以文化品牌为重点,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省份、乃至跨国度的多元合作与多边协作。因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再只是属于本国度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封闭式、单元性的发展,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边渗透、多元合作的开放性动态式的发展。因此,新世纪湖北文化发展的重点还在于必须从观念上、从制度上破除以往的垂直系统的、封闭的行政管理意识与方式,实行政府协调下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边合作方式,聚焦特色文化对象与文化品牌工程,遵循双赢乃至多赢的市场法则,极大限度地调动、吸收、整合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制度资源,加快湖北文化发展的速率,开创建设湖北文化强省的新局面。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对策
在新形势下,应对全省的“大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并对相关产业和市场进行调查,做出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支持本地文化企业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积极吸引外地有实力、知名品牌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湖北的文化建设。
1、多途径、多渠道吸收社会资本,走开放式发展之路
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办文化,用开放的思维,多途径、多方面的吸收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股份公司、外资等多种形式的、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做到多个轮子一起转,多种形式一起上,使我省文化产业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2005年7月22日闭幕的武汉首届“文洽会”上,民营资本占引资总额的67%,说明民营资本在今后的湖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将逐渐打破现有的文化产业所有制格局,政府应
出台更加周详、明确、前瞻的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
在现阶段,必须调整、完善文化经济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现有的文化系统所形成的国有资产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抓大放小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和控制力。政府要在经营属性明确的一些产业领域,采取放弃股权、减持股权、出售、拍卖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要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特别是外地资本办文化产业,使文化领域出现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入、产权结构多样、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方共同受益的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必须降低文化产业企业的准入门槛。我省首届“文洽会”闭幕9个月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位资金突破20多亿元,其中武汉市12亿元,武汉盛世包装、国体武汉商城等项目到位资金大大超过签约额度,说明多方吸引社会资本取得了初步成效,情况令人振奋。“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体现了湖北文化产业的吸引力。”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最终要依靠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但是,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扶持政策,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我省实际,目前还必须把政府投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政策导向。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能一提吸纳社会资本,就放弃政府目前应该承担的一定的投资任务。除政府直接投入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必须作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在税收上进行优惠。其次,要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可以借鉴沿海地区的做法,允许文化事业单位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对其享有使用权的房地产进行开发经营或置换出让,免征土地有偿使用费。第三,要在产业政策上实行倾斜,把文化产业纳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政府在给文化产业以大力扶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不能只有扶持没有管理,并逐渐向以管理为主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的时机淡出文化产业的投资领域。目前迫切需要明确界定文化的公益性、公益经营性和经营性三类不同性质,能让社会资本进入的明确敞开大门,不能进入的领域则用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定。
2、科学调整产业布局,明确重点,走突破式发展之路
这里的产业布局有两层含义。一是全省范围内各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也是要理顺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到整个产业发展规划中,找准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各重大项目之间的关系,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行业、地区、项目,予以扶持。
具体说来,根据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行业的选择上上,要着力抓好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图书出版业、期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发行业。这六类文化产业,都是我省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也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要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将这些重点行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在地域上,要构建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网络、带动辐射广大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特别是要将武汉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要重点推进经济基础好、文化特色浓、人流物流多的地区优先发展。武汉区域性文化中心的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是巨大的。武汉市在整个中国中部地区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并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殊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在全省最好。通过近十多年来的规划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借助中央“中部崛起战略”使其地区更显重要,整体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发展湖北的区域文化产业,首先要确立武汉在全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要充分发挥其交通、人才、资源等优势,以会展业、广告业为主,辅以旅
游业、城市娱乐业、出版业、演出业等产业门类,把武汉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中心,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区域性文化中心。
在重点项目上,要建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如多功能的影视城、娱乐城,高技术、高收益的文化产业园等。为了更好地扶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实现多元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是必要的,特别要注意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协调,整合资源,逐步形成湖北以若干文化企业集团为主干的产业格局。
在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倡导和营造有湖北地方特色的产业文化。地区文化产业若是没有区域文化特色,就没有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有五点必须注意。一要倡导具有荆楚文化特点的公司文化、工厂文化、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等;二要赋予商品的楚文化内涵,提升商品价值档次;三要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旅游经济;四要将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文化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提升湖北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湖北城市的文化功能;五是各种文化工程建设特别要有荆楚文化特色。
打造重点项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项目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长点。要按照“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强强联合,走出一条高速发展的新路。在重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要主动介入,不但要给予政策上的特别支持,必要时要将组织者、投资者、管理者三个角色集于一身。
(3)振兴和发展地方戏曲,培育群众文化市场,扶持群众文化产业
振兴和发展地方戏曲,首先要科学规划。科学规划的前提是科学地考察每一种戏曲生存发展所具备的诸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民需要的都要支持。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促进民族戏曲多剧种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第二,必须扶正固本,重在建设。一是剧种建设。要使本剧种艺术成为随着时代与人民生活发展而发展的鲜活艺术。二是剧目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和艺术创新精神,认真打磨本剧种的代表作。三是队伍建设。要大力培养各剧种编、导、演、音、舞、美各种优秀艺术人才。要推动戏曲表演团体的改革,以增强自身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第三,要大力加强艺术科学研究,建立剧种研究会,围绕剧种建设的相关问题,召开专题或综合的研讨会。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一是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宏观管理,按市场规律发展群众文化;二是要建设良好的群众文化设施,制定群众文化发展规划;三是要引导市民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的消费;四是要设立群众文化产业基金,改革文化投资方式和渠道;五是要完善群众文化经济政策。
在发展文化消费市场问题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认识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将它置于其他市场的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给予关注、扶持和培育。要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的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集团,与相关产业进行整合、联手,走共同发展之路
我省的文化商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竞争优势。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文化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除已经
组建的以《湖北日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以湖北电视台为核心的广电集团、以湖北新闻出版局为核心的出版集团、以《知音》杂志为核心的期刊集团等外,还可将有荆楚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等著名企业加以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目前,我省以软件产业、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第四大产业,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在技术和文化资源方面的整合,以大幅度提升其文化内涵的经济价值。例如,生产一个磁盘的成本仅3元,而设计具有一定文化和知识内涵的软件程序或电子读物则可以卖到成千上万元,其价值成千万倍增长。世界许多国家已经瞄准我国的巨大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的产业整合力度,将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公众需要、与世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篇: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段时间,在发展大文化产业课题调研中,我们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环境,并到长沙学习取经。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借鉴创“三城”、办农运会的经验与作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众多的部门分而治之:旅游局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星级饭店评审、旅行社业务指导;文化局管理演出团体、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重点历史古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管理辖区内的规划建设;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务和重点寺庙;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城管局管理市区各公园。旅游局、文化局、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是正处级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钱少,或钱少人少,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游资源,但缺文化包装,缺宣传、促销手段与能力。要在旅游上进行突破,必须用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但现在旅游局人手少,没有能力顾及;文化局和文联有人手,却没有这方面的硬任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独立作战,筹划规划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洗牌,将文化、文联、旅游、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对外可以保留旅游局、文化局和文联的牌子。这样,就可以让“文化包装生态,给生态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成为硬任务;市直文化、艺术单位的所有创作演出人员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围绕旅游生态环境的包装和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来从事创作、宣传、演出、展示;广电、报业传媒要大力支持配合,为大文化产业发展宣传造势;市外宣工作的重点也应以宣传推介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度假优势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市难出巨资到央视和海内外媒体广告促销的尴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的品位和名气。
三、要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中,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
随着新行政中心筹建工作的展开,中心城区重点向北拓展已成为定势。但如何才能把城北人气带旺?如果仅靠超市一类的商贸带动,就成不了气候、上不了档次。理想的办法是要以文化娱乐休闲带动,这就需要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几年前市里曾在袁山西南规划过近300亩的文化园区,但以后有了变更。纵观××中心城区近代现代的建设,还没有新出现像××台、古天文台、大成殿这样的传世之作。现体育中心建筑群,尽管目前在省内一流,在国内地市级也数得上,但限于都是现代钢架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最多也只有100年。庐山号称万国建筑博览园,但庐山的旧建筑中,体量最大,档次最高的至今仍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庐山大厦、博物馆、图书馆和庐山剧院等几幢标志性建筑。因此,我们认为在行政中心和市政广场南边,应当规划一个比较大的文化中心广场(园区),预留大剧院(市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几大标志性建筑的地盘。可以用市场运作的办法,先行建设文化广场周边的娱乐休闲设施。在资金紧缺时,几大标志性建筑不宜仓促上马,避免建成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低档建筑物,避免为后人留下骂名。如果将来能够在文化广场建成几幢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物,成为××中心城市的传世之作,这对改善中心城区的文化生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历史意义。
第五篇: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四、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建议性对策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 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必须深入研究宏观政策 和微观政策,把上级的政策、自己制定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快速发展。
(一)明确重点,发展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以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文化之价值的产业,关键在于把文化推向市
场,让市场对相应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遵循管理企业的科学法则; 必须真实仔细地盘点黄河三角洲的文化库存,积极有效地整合现代科学文化的有用资 源,确定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本升值的大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切实把“发展黄河 三角洲文化产业”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做活、做大、做美。
1、抓好黄河三角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成为文明先进的“朝阳产业”。黄河三角洲文化产
业的发展,要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更加积极的开放姿态,面对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围绕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系统规划和建设好智力、高新技术、媒体、艺术、休闲等支柱产业。
(1)智力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动力性产业,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
及人自身并获得各种知识思想理论成果的精神生产,是形成知识经济的基础,包括一切 科研机构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活动,以及各种提供智囊、决策、软科学、信息咨询、学术观点的服务机构。
(2)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中介性产业,是以生产技术产品或提供
知识服务创造财富的特殊产业,它包括一切自然科学的应用、科技实验、技术开发、技 术发明、技术传播等,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东营24 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是胜利油田主产区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在地,拥有一 批顶尖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型实验室,聚集了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技术优 势和科技攻关优势,完全可以走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
(3)媒介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导向性产业,是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机
构为主要载体,以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为依据向产业领域挺进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 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和音像制品业等,其产业化的程度和水平直接 制约和影响其他门类的发展状况。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媒体产业资源分散经营、分 灶吃饭,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各自备有电视台、报社,有限的资源得不到聚拢,形不成产 业规模优势。随着胜利油田企业改制的深化及剥离“三产”步伐的加快,重新审视、整 合整个文化资源已迫在眉睫。
(4)艺术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感染性产业,主要包括造型艺术,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音响艺术,如音乐;表演艺术,如舞蹈、杂技、魔术等;语言艺术,如 文学、相声、评书等;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等。其主要特征是以典型化的形象和情 感感染读者和观(听)众。发展黄河三角洲艺术产业,当前要加强规划、协调,增强各 具特色和优势的艺术门类发展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发挥市县乡三级积极性,从总体上增 强艺术产业发展计划、活力和后劲。虽然全国目前办“文化节”有过多过滥现象,但办 好“文化节”对于宣传一地区文化、扩大一地区影响功不可没。
(5)休闲产业。这是文化产业系统的怡情性产业,包括旅游休闲业、娱乐休闲业、体育竞技业、参观休闲业和健身休闲业。其主要特征是融文化内涵于景物与观光中,集 观赏、娱乐、休闲、雅兴和学习为一体。这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极其注重、强力发展 的文化产业。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而言,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应顺应潮流,发挥 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重点突破,全方位推进。可重点“开辟一条热线,打造三 张品牌”。
开辟“黄河口生态文化休闲游”热线。即开辟东营至旅顺的海上航线,将东营至大 连打造成旅游热线。如不打开通往大连的航线,东营就是一条“死胡同”,就不能有效 地促进人流、物流向东营的汇集。打通航线以后,东营就成为连接京津、胶东、鲁中、济南与大连及东北的重要通道,从旅游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把京津旅游热线、古齐国 旅游热线、青岛旅游热线同大连旅游热线紧紧联接在一起,东营市就成为旅游热线上的25 一个集散地和中转站。
打好“黄河口”这张牌。天生一条黄河,天生一个黄河口,黄河从东营入海,孕育
了新中国最年轻的土地,并赋予了其雄、奇、野、美、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党和国家领 导人到东营视察,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来东营参观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主要因为这里是黄河入海口。黄河口是东营最具独特、最宝贵的自然文化资源,也是 东营人的特色文化品牌,把这块牌子树起来、打出去,对于东营来说,其价值决不亚于 当初在这里发现油田。围绕黄河口旅游,可做足做活做好四篇文章:一是看大海,观河 海交汇壮观,寻找黄龙入海感觉。二是看湿地,观赏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各 种野生动植物。三是看油田,可从石油生成、勘探开采到加工,到钻井队体验石油工人 生活,全面了解胜利油田40年以来的开发建设史。四是看黄河,可将沿黄九省区的风 土人情、历史文化浓缩在黄河入海口。
打好“孙武故里”这张牌。孙武,齐国乐安(今东营市广饶县)人,是春秋战国时
期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史称“武圣”。齐国“强兵尚武”、“富 民兴邦”的传统文化,虽说是始于姜太公,中经管仲、晏婴、孙书、司马穰苴等大家,而至孙武及所著的《孙子兵法》问世,则是齐文化发展的顶峰。《孙子兵法》使齐国的 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化。东营市是齐国故地,“强兵尚武”、“富民兴邦”的传统文化在这 里得以传承和发展。《孙子兵法》对世界军事、外交、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 而深远的。孙子文化是值得黄河口人大力承继弘扬、挖掘光大的文化瑰宝。可通过开发 以孙武和《孙子兵法》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纪念品和景观等,加深人们对孙子军事 思想的认识。
打好“吕剧故乡”这张牌。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以纯朴生动的语
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吕剧发源于东 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1900年,吕剧艺术的创始人——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 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政府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 点改革,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 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新时期。如今26 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 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 化的一个品牌。
2、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
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载体,只有把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好,才能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城市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物化状
态的体现。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化文化设施的资源配置,如对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文化设施,实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规范建设,科学管理; 还可在“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的城市格局中建设一批代表城市形象、张扬城市个 性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包括景观建筑、文博图馆、文化广场、城市雕塑、休闲绿地等,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东营的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
3、培植文化产业集团
大企业通常都拥有雄厚的资本和相对的规模,有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市场信息灵敏,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活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一般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一个行业、一个地区都应有自 己的骨干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用以形成经济和市场的基本立足点。针对目前黄河三角 洲文化产业组织形式长期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成 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可通过鼓励企业 间兼并收购、促进企业间强强联合、全方位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及招商引资等,充分利用 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尽快做大做强文化服务企业。
4、扶持发展民间文化特色产品
“小玩艺大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将传统的民俗的东西加以挖掘整理
并不断拓宽其领域,这些民间文化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张力,作为文化旅游业链条的一 个链节,会转化成一个产业。如潍坊的风筝,从一家一户的简单制作,到后来出现了一 座座的规模较大的风筝生产工厂,直到1984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风筝会,成为世界著 名的“鸢都”,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风筝爱好者、客商、旅游者,到潍坊放风筝、旅游观光、洽谈贸易,对于促进潍坊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小“风筝”又救活了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潍城布玩具。小小风筝成就了潍坊经济的一27 个拳头产品——“千里民俗一线游”的文化旅游热线。黄河三角洲地区蕴藏着浩繁的民 间文化艺术和民间手工技艺,诸如吕剧、中国齐笔、佛头黑陶、老粗布、枣木杠子乱弹、棒槌花边、手绣、剪纸、草编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产品,在国内知名度甚 高,挖掘潜力极大。
(二)开阔思路,奠定雄厚基础
1、加大政府投入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事业欠发达,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需要政府在经济 政策上予以扶持。
(1)财政扶持。一方面,发挥各级财政直接投资效应,扶持诸如博物馆、体育场、影剧院、文化广场、城市雕塑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大型文化支柱企业及鼓励优秀 文化剧本创作等。同时,在不减少政府现有财政投入总量的情况下,调整财政投入结构 和投入方式,适当增加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另一方面,按照市场 运作的要求,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完成对文化服务商品的采购,特别是一些大型庆典和 文化体育活动的文化服务。
(2)税金减免。可根据文化经营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实行减征或免征税金的政策,如继续执行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的减免税率政策,对进口物品的减免税政策,对广播影视 和新闻出版发行方面的减免税政策,对重点扶持的文化服务行业适当减免税收。
(3)税利返还。东营市目前已实行这一政策。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音像、新
闻出版、文物等文化部门上缴的税收和利润,由财政部门返还同级文化主管部门,分别 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如文化发展基金、优秀剧目创作演出专项资金、电影专 项资金、出版基金、印刷基金、音像发展资金、文物保护资金等,用于扶持文艺创作,补充重大节日文化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和集
体,以及抢救和保护遭到破坏或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等。
(4)差别税率。差别税率,即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事业和不同社会效益文化产品以
及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率。差别税率以政府的文化导向为依据,如在文化产业结构 上,对政府提倡和鼓励的高雅文化实行低税率,对低俗文化实行高税率;特别是对于营 业性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夜总会、保龄球馆等高消费、高利润行业,可按 差别税率开征高消费娱乐税。282、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客观规律,文化产业也必然有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是文化产业得以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的重要条 件。因此,要积极进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试点,充分相信群众的创造精神,只要符合“三 个有利于”的原则,就允许去闯、去试,打破部门、地区和行业界限,冲破思想上和观 念上的“围墙”,采取多种联合、多种经营方式,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通过努力,使黄河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国有文化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 导社会投资方向,支持、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有计划地引进外资兴办文 化产业的格局。
3、培育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的。因而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
展对文化产业的经营具有决定意义。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从多方 面予以政策扶持和调控。应放宽市场准入,凡国有企业可以经营的文化服务行业,允许 其他经济成分进入,并鼓励适当竞争,在黄河三角洲这一区域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经济 活动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4、扶持文化企业多渠道融资
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金融的强大支撑,只有有金融背景的公司才能够更好
地抵御市场风险。因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同经济成分文化 企业的经营资本有不同的来源,国有企业主要来自国家投资,民营企业以自我积累为主。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仍受资金短缺的制约,形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现 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 产品高科技化的要求。因此,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顺利运营、结构调整、产品增值,均需要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不论是从文化发达国家还是从文化发达城市的做法看,做 好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文章,不失为一条解决出路的捷径。实践证明,建立投资 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的机制,允许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发行 企业债券;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发起组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各类文 化产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服务;帮29 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渠道融资,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积 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吸纳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助、赞助文化产业。允 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等等,对文化企业而言,都不失为有效的融资渠道。
5、加大奖励力度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围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
发展,提出课题,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题目进行研究与开发。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成果,经过市场的评审和考验,对其成功者给予物质的和精神的奖励。如,国家就设立了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和优秀剧(节)目、影视片创作专项资金,用于奖 励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出反映现代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具有爱国
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功能的优秀剧(节)目和影视片的集体和个人。而威海市则设立专 项奖和特别嘉奖,对获得诸如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的华表奖,广电部的 电影学会奖、电影百花奖,还有优秀图书奖、优秀期刊奖等的文化工作者和集体,给予 再奖励。
6、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1)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多种形式培养文
化拔尖人才,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学艺术大家和社科学术带头人。鼓励老艺 术家特别是名人大家收徒授业,培养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文化艺术专业学校,培养文 化艺术专业、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层次文化人才。以更新知识、提高素 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扎实推进文化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培养有发展 前途的年轻优秀人才。
(2)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难于流动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文艺和学术 规律,实现文化人才单位所有向人才社会所有转变。探索专业或行业协会管理文化人才 的办法,逐步使协会承担起文化人才经纪、交流的任务。通过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高层 次文化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信息,促进文化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 务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岗位,充分发挥人才专长。
(3)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立以业绩为取30 向的人才价值观,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工作考核等方面,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和经营管理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积极 探索艺术学术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如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 工资制,其收益分配方式可实行一次性奖励、税后净利润提成、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重奖。
(4)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
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各种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的艺术 大师和优秀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文化科技人才。积极解决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后顾 之忧,在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落实好各项政策。
(三)综合建设,保证长效机制
1、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要进一步统一东营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真正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把文化建设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树立“产业第一、市场竞争、文化创意、文化为民”理念,像重视 物质文明建设那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像重视做强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做强文化软实 力,真正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各行各业积 极参与和支持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2、深化改革,搞活机制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
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 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 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山东省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这 个目标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下大功夫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应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 为重点,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
会保障等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发行、演艺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31 系,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体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要努力创新文化宏观管 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哪些是政府必须集中力量办好的事情,哪些不是政府应该 办的,以强化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管为重点,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 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逐步实现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从以办文化为主向以管文化 为主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3、用好杠杆,促进发展
要充分发挥行政、法律、经济等杠杆作用,依靠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扶
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作用,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通过 制定和落实方针、政策、法规,把握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用法律手段规范文化 经济秩序,保证文化产业方针政策的落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次,采取经济手段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理顺文化市场运作。
4、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动员上上下下的力量,努力培育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 展的强大合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必须建立一 整套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充满活力的文化运营管理 体制和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体系。其体系组建原则应体现权威性与群众性相统一,行 政领导与专家队伍功能互补,并确保组织的统一协作与高效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