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东海县以“三大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大发展创先争优
江苏东海县以“三大战略” 引领文化产业大发展创先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东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着重从加强政策引导力、提升产业集聚力、增强园区吸引力、发挥项目带动力等方面,不断夯实基础、优化服务、创新突破,以“三大战略”引领东海文化产业大发展。
一、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努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一是打造龙头产业项目。推进占地1500亩、总投资30亿元的新水晶市场建设,推动东海水晶城在创业板上市,使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水晶珠宝行业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产业航母,以此产生更大的行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实现30万人从事水晶产业、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目标。二是打造特色产业项目。依托“中国水晶之都”,大力发展水晶工艺品产业,制定国内水晶产业标准,进一步提升东海水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依托“华东第一温泉”,积极引进大型综合娱乐休闲项目,切实增强度假区的综合发展能力。依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少儿版画创作基地”,尽快建成占地100亩的东海版画原创基地。依托“百湖之县”,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带,使东海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旅游支撑点。三是打造品牌项目。重点推进国家级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阿里巴巴网上水晶城、东海版画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擦亮东海水晶、温泉、版画等特色文化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产业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打造四大版块:一是以西双湖风景区为中心的生态文化产业板块。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城市”的集约发展模式,致力景区生态文化的打造和文化要素的聚集,大力推进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的湖东商务新区建设,构筑新的城市文化商贸中心。二是以科教创业园区为载体的水晶文化产业板块。重点推进占地1000亩、总投资10亿元的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致力招引国内外水晶产业开发、设计、加工、包装等相关企业入驻,尽快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的目标。三是以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的温泉文化产业板块。立足温泉特色水资源开发和特色沐浴文化塑造,强力推进旅游产业链延伸,推动温泉旅游休闲产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发展。四是以桃林蔬菜文化产业基地为龙头的蔬菜文化产业板块。进一步彰显桃林蔬菜文化博览园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全面提升蔬菜的文化品位,实现蔬菜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审美功能和旅游功能的拓展。
三、实施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战略,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瞄准动漫、移动互联新媒体等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对文化产业项目所涉及的土地、税收、投融资等领域,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二是完善发展平台。加快建设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新秀软件园、科教园区动漫产业园、版画原创基地等产业平台,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已有20多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的基础上,力争到2012年,实现进园区企业50家、创省著名商标1-2个。二是提升研发能力。依托国家级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江苏省硅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进一步推动与浙江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拓展与江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方式,在已有水晶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7个全日制专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动漫设计等特色专业。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吸引各类人才进入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领域,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篇: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产业领域、扩大就业、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娱乐演出、版权图书等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一个地区来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新世纪抢占产业制高点的一个战略决策。我市地理优势独特、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我们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一机遇,打造文化品牌,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创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我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临汾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寺观祠庙有临汾尧庙、红铜广胜寺、隰县小西天、蒲县东岳庙等;古文化遗址有襄汾陶寺遗址、丁村遗址,吉县柿子滩遗址,尧都区下靳遗址、侯马晋国遗址、翼城和曲沃的枣园遗址、天马去存遗址、乡宁的仰韶遗址、柏树沟遗址等,古代名人陵墓以帝王陵墓为主,附以其他名人墓葬。如尧陵、晋文公墓、晋襄公墓、晋献公墓、周厉王墓和其他已发掘的周晋侯墓群等,古建筑形态遗存有元代霍州衙署、洪洞明代苏三监狱、平阳大钟楼、广胜寺飞虹塔、铁佛寺、户口清代长城、丁村明清民居、师家沟民居等,民俗活动及民间节庆十分丰富,其中最具吸引力和观赏价值的是乡宁县云丘山中和节和洪洞县传承数千年的尧王女儿走亲习俗。此外还有壶口的旱地行船、临汾威风锣鼓、翼城花鼓、襄汾天塔狮舞及蒲州梆子等。临汾还是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因此,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我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也是我市文化旅游蕴藏的潜力。近年来,游客的需求已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逐步转到对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的体验上来,这一发展趋势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如河南的洛阳和开封、江苏的徐州、山东的泰安、河北的承德等城市,在文化旅游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的经验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二、我市发展文化旅游的途径
1.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我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发展文化旅游中,可以通过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进一步强化旅游意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体的原
则,找准亮点和卖点,变文化产品为旅游产品,尽快形成我市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并推向市场。同时要注重景观的文化开发,以尧文化、丁村文化、荀子文化、中和文化等为依托,加大尧陵、结子庙、云丘山等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开发力度,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另外,对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合理整合,积极拓展历史文化考察游和佛教文化游,组织举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大造文化旅游发展之势。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推出一些具有我市特色的区域性文化节庆品牌,注重增强活动中旅客的参与性,满足游客体验生活、体验文化、体验民俗民风及求知求乐的愿望,使节庆活动变成组织规模大、集中高度的旅游活动载体,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2.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
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开发严重不足,现有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多,式样单一,缺乏地方民族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要。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而旅游企业应该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地去引导旅游企业研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购买需求。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商品进行技术工艺包装,对非文化旅游商品进行文化包装,体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突出纪念性、工艺性,把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呼旅游纪念品,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文化旅游商品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在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中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形成双赢模式,顺应旅游业发展潮流,符合旅游的内在规律。我市可以学习借鉴丽江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化由濒临失传的境地而变为有利可图的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实现了传承和保护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把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对接,利用旅游业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和借助相对成熟的旅游业已搭建起来的市场平台,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高起点的开拓文化消费市场,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双赢模式。例如,多举办荀子文化节、晋国古都文化节、中和文化节这样的大型活动,积极组织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加强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影响;文艺演出单位要努力寻求在民族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创作一些以我市古代
历史和杰出知名人物为题材的歌剧、舞剧和地方戏剧作品。积极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民间传统艺术,与旅游部门密切合作,使文化作品转化为旅游文化产品,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走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路子,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
三、我市发展文化旅游的保证
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
各级党委、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来作保证。首先,加强对文化旅游发展的领导,成立文化旅游发展领导组,负责研究制定文化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协调解决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对这一战略的支撑,树立起大旅游、大文化观念,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努力构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其次,按照坚持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多元化投入、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快全市旅游和文化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改变旅游文化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状况,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团,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
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第三,由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共同研究策划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并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名人专家帮助论证,制定较高档次、高品味的品牌。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建设,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先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待开发和提升的优势文化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有实力、有文化理念投资者参与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单位,将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工作作为我市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旅游、文化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合促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开拓客源市场“的促销机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图书、音像等宣传推介产品,通过精神产品的传播,努力提升临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物管理部门按照“保护第一、适度开发、有效利用,以开发促保护”的方针,转变观念,适应游客需求,利用旅游市场,发挥旅游市场在弘扬文化、普及文保知识、促进文保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第三篇: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
江苏省教育厅
‚十一五‛以来,江苏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纳入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2011—2015年)》精神,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教育信息化‚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指导方针,我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技术技能精英,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作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2001年起,江苏开始积极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到2005年,省财政与地方、学校配套投入资金总计近1亿元,全面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任务,全省所有中、高等职业学校都配臵了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开通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目前,我省正在推进‚教育卡‛工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终身学习的钥匙,实现江苏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2012年,初步建成省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及运行环境建设,形成以省级职业教育网站为龙头、地级市职业教育网站为纽带、各学校网站为基础的全省职教信息化网络。
2.加快职业教育‚三网合一‛建设。为实现职业教育信息的数据共享与资源互通,今年我省正式启动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资源网、科研网‚三网合一‛工作。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目前正式运行的江苏职业教育政务网、科研网,以及正在开发的资源网统筹为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归口管理,实现‚一站式‛的职教信息访问模式。新版‚江苏职教网‛分为五大版块:信息发布平台、资源服务平台、管理平台、教科研平台、重点工程专项活动平台。其中,‚信息发布平台‛集中发布江苏职业教育的主要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即教学资源库平台,从多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资源实行共建共享;‚管理平台‛即‚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教科研平台‛即全省开展职业教育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平台。
3.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建设。为配合教育部‚金教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江苏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2010年5月,江苏正式启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分期开发,边建边用‛的原则,目前已完成二期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我省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专业、设备、资助等基础信息数据的网上在线查询和在线评审功能。2011年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评审实行网上初审。2012年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评审也实行网上在线评审。我们还自主开发省级层面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建立项目质量监测机制,用信息化来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今后,全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评审,将全部实行网上评审。职业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为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了‚公开、公正、公平‛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二、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1.开发综合实训课程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研究开发了《楼宇智能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等10个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提高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10个技能大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推荐目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部分职业院校搭建校企共享信息化平台,企业的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的视频直通教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网络职业能力训练平台。
2.推进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共建共享。一是示范学校层面共建共享。在我省114所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和58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间,协作开发精品课程。我省还以职业教育 ‚三网合一‛为契机,正启动以新版‚江苏职教网‛网站为核心、覆盖全省各职业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国家和省级示范职业学校作为首批学校率先启动。二是通过职教集团共建共享。在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领域,依托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行业协会建设起19个省级专业职教集团,联结起500家职业院校、1000多家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共建共享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三是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学校共建共享。我省在省域范围内率先成立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下设23个贴近我省实际的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其主要职责之一是:组织开展以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的教学改革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系列数字资源产品。
3.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自今年起,我们正式启动江苏职教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分为精品资源和汇聚资源。精品资源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分类,其中专业课按教育部2010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分18个专业大类重点建设。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下设的20个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分工负责对应学科或专业大类的资源开发、引进、升级、审核和管理工作。汇聚资源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江苏有4所高职院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全国高职专业资源库建设,占全国的1/4。
三、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
1.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2002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将职业教育师资的信息化培训作为师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年均信息化师资、网络管理人员专项培训200人次以上。在全省校长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中,将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培训作为主要模块之一。目前,95%以上职业学校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近5年来,全省每年都举办优秀课件竞赛,参与企业实用软件或教学模拟软件开发的各专业教师每年达数百人次。2011年起在全省职业学校组织开展省级研究课、示范课评比活动,全省已有近千名教师参与省级‚两课‛评比活动,共评出197个示范课和561个研究课,并在全省示范推广。
2.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我省把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推进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放在与技能大赛同等重要的位臵抓实抓好。2010年起,我省每年定期组织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市级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做到了全覆盖。全省形成了‚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大赛机制。省教育厅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学生多媒体设计竞赛,竞赛成果全省开放共享。
3.建立数字资源‚统建共享‛机制。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成立了‚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协作会‛,下设 13个‚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 和8个‚特色项目建设协作组‛。2012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还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江苏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备忘录》,省政府曹卫星副省长、省政府分管教育、文化的两位秘书长出席了签署仪式。目前,这个项目已投入近1亿元,已组织开发13个专业大类10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了‚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学校共享‛的统建共享机制。
今后,我省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全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早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辽宁省教育厅
2006年以来,辽宁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回顾建设经历,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政府主导,抓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广泛性、专业性与共享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统筹规划。2011年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7年)》。将中、高等职业教育统盘考虑,根据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改造和社会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的实际,进一步规划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及项目,对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布局。
二是集中投入。对具有引领性、共享性的高水平信息化建设项目,集全省之力重点投入。2007年以来,仅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省财政及各地配套的专项经费就达2.5亿元左右。
三是顶层设计。对所有省统一规划的项目都要求高端设计、新技术制作。实行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为省内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二、夯实基础,打造高水平的信息化环境 1.实施职业院校标准化信息化环境建设
以省内国家示范校为依托,实施职业院校标准化信息化环境建设。初步实现了高职院校宽带接入不低于1000兆、具有特色的校本资源不低于1T、校园网利用率不低于80%,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教学、实训环境实现信息化100%;中等职业学校宽带接入不低于200兆、具有特色的校本资源不低于0.5T、校园网利用率不低于70%,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教学、实训环境实现信息化90%以上。
2.启动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我们建成并启用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效率平台‛实现与国家教育政务管理平台有机对接、数据共享,与院校信息数据互联、同步更新等功能;同时对我省职业教育各类专项建设工作基本实现了‚实时管理‛、‚互动管理‛、‚纠错管理‛、‚跟踪管理‛等科学管理模式。
3.实施信息化应用多终端建设
2011年省教育厅,遴选中高职各10所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示范学校。初步实现了学生三终端、教师四终端的试点建设目标。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校内共场合触摸电脑登陆校园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数字资源从教室、电脑机房走向校园,走向广大学生身边。
三、资源优先,全面拉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1.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共享性资源 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由8所高职院校和15所中职院校牵头组织实施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现已在30余个主体专业领域,初步建成了基础性资源库、引导性资源库和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整合、新建的资源总量超过1000T,可以覆盖全省85%以上职业院校和85%以上职业院校在校生,形成对信息环境、服务平台建设依据27条,为实现‚三通二平台‛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
2.通过推广应用,全面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过数字教学资源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各个职业院校尽快改善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以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各院校在使用中尝到甜头后,又激发了他们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2010年和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上,辽宁代表队两次夺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一名。
四、探索理论,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007年我们组织专家编制了全国第一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2010年我们将信息化建设中的成果、做法、经验体会和初步的理论探索结集,编写出版发行了《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鲁昕副部长为该书编写了序言。前不久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民营TI企业出资,并牵头注册成立了‚辽宁省柏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汇集辽宁省多年从事或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带头人,专门研究探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和项目研发。目前,在‚职业技能获得理论‛、‚数字资源形态理论‛、‚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理论‛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五、抓好队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1.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队伍
以省内高等学校、职业院校、IT企业知名信息化专家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专家团队,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项目确立、建设指导、项目检查验收、建设标准制定、项目理论研究等项工作。目前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家库拥有专家近百名。
2.建立信息化建设骨干师资队伍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了以专业为单位,以牵头院校为核心,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进行研发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实现了以研代培、以建代训的目的,教师通过参加项目建设,锻炼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自2006年以来,我们已在30几个专业领域培养了数千名,能够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中进行教学设计、稿本脚本编写和独立研制一般教学软件能力的骨干专业教师队伍。
3.建立信息化建设企业支撑队伍
一是对需要引进的行业企业实施成果共享,免费向这些企业提供研制成果,建立互惠机制;二是设立IT企业准入门槛,准许入门IT企业参加各种专业会议、进入专家团队、优先竞标项目建设。几年来,有500多家企业、超过300名IT企业精英全身心投入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辽宁省信息化建设重要的支撑队伍。
六、几点体会与启示
第一、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因教育内容不同,导致教育方法、手段、模式的不同,因此,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独立思考、个性规划。
第二、信息化建设的经常性、更新性、普及性,决定了政府以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投入为辅,走社会化建设的思路。第三、是资源建设先行,还是资源、基础环境建设并行,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科学规划,谨防建设盲目性。
第四、采用边建设边应用、边应用边总结、边总结边提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志们: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将利用此次会议机会,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教学 与管理的信息化革命
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教育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带动,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以个人学习空间建设为核心抓手,带动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深刻变革,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以“三通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
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职业院校基本实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三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为打破‚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维护管理难,服务能力弱‛这一制约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我们坚持以转变方式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思路,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引导职业院校从‚建设者‛向‚应用者‛转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同时,积极探索大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应用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我们确立了空间建设先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开始突破,然后向欠发达地区推进的建设思路。首先在长、株、潭地区学校取得进展,逐步覆盖到全省各个地区。截止今年10月,全省职业院校通过向企业支付租赁费的方式,已建设机构平台190个,师生个人空间50余万个。此外,我们非常注重应用带动,要求教育行政人员利用空间管理学校,一线教师利用空间组织教学,广大学生利用空间自主学习。并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和推动职业院校利用空间改善管理、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校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经验传授。
我省这种‚企业投资建平台,学校按需买服务‛、‚企业是建设主体,学校是应用主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格局,极大地节省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经测算,学校的资金投入仅为传统建设模式的十分之一,较好地实现了温总理提出的‚方便用、用得起‛的要求。
二、以‚空间教学‛为着力点,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转变,我们按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思路,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新模式。
一是初步形成了数字资源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职业院校师生通过个人空间已发布教学视频78万个,发表文章1269万篇,视频浏览数973万次,文章点击率1.9亿次。
二是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职业院校教师利用空间完成作业批改、学习指导、问题解答和教学资源整合,学生利用空间进行课前预习、与教师和同学互动、提交作业等,真正形成了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广大教师利用个人空间,积极探索表格教学、ISAS教学、PBL(问题导入)教学、预约式教学,以及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场教学等方法,师生间、学生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互动交流,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局限,课堂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是推动了教学手段改革。一方面,利用空间引进以‚学生学为中心‛的‚PGP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开展电子双板教学试点,积极探索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目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已开始‚电子双板‛教学试点。另一方面,广大职业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努力探索3G实景教学课堂,实现了企业现场教员与课堂师生的互动,克服了‚课堂上讲技能,黑板上开机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四是推动了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利用空间教学,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对教学双方进行评价,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跟踪指导,实现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案例、产品放在空间里,初步建立了适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学生作品为核心的评价方法。
三、以管理手段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职业教育管理新机制
一是从2010年开始,全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主要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评估专家通过学校干部、教师个人空间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改革。
二是在职业教育省级重点项目评审中,要求每一个重点项目建设一个专门空间,项目申报、评审、建设过程和结果公布均在空间进行,确保了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和评审结果客观公正,推动了教育项目评审机制改革。
三是利用学习空间开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管理。一方面,培训学员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及时在空间呈现,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对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另一方面,要求每个培训基地建立专门空间,省级培训机构对基地培训、管理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指导,推动了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改革。
四是建立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专门空间,将抽查标准、题库以及抽查的组织工作通过空间公布,并在现场抽查中随机抽取学校部分学习空间,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推动了职业院校质量监管机制改革。
五是各学校充分发挥个人空间参与面广、透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以个人空间为窗口进行党务、校务公开和重大事项公示、公告,实现了管理决策层与师生在校务管理上的互动,促进了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管理过程的透明化。
四、以“三个课堂”建设为突破点,创新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新举措
我们十分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学校不均衡的问题。
一是实施‚武陵山片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递课堂’建设‛计划。针对国务院确定的武陵山片区湖南省37个县(市)区农村中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应区域产业升级要求的实际,一方面,集聚全省职业院校的教学名师,建设同步课堂,以网络直播方式,将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况‚专递‛至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使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均能享受到全省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结合县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它们‚量身定做‛一批集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及试题库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目前,已初步建成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的专递课程资源。计划到2015年,我省建设的职业教育专递课程资源覆盖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70%的专业。
二是实施‚名师课堂‛建设计划。基于个人学习空间,遴选部分优质课程资源公开出版。以此为基础,建设名师库和名师课程资源库。目前,我们已利用‚职教新干线‛建立了‚名师课程墙‛,集中收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名师的课程计划与安排、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资源,供广大职业院校学生跨校选课,真正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三是实施‚网络课堂‛建设计划。根据湘南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对应相关专业和职业岗位,开发一部分网络培训包,供湘南地区职业院校师生学习、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快速提升湘南地区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不均衡。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观念难以转变,往往重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和资源开发共享;二是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相对较好,中职特别是广大农村中职学校依然比较薄弱;三是不少单位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强,防范措施相对薄弱。下一步,我们将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为指导,根据《‚十二五‛期间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围绕建设‚数字湖南教育‛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培训队伍,增加投入,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加速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湖南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
信息化水平
天津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斌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越发广泛。不知不觉间,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保障措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确定了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题为‚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的讲话,更是吹响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号角。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一个组成部分和建设主体之一,职业院校同样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此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愿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 学校根据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资源体系与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管理为关键,以安全体系与专业队伍建设为保障,以资源平台为展示窗口,在行业指导下,与医院企业合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全方位改善学校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规划确定了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和模式中的应用、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等五项主要任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工程、教育管理信息体系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工程、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工程、资源利用平台建设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教育科研网入网项目、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校园移动无线漫游与覆盖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专业特色资源库建设项目、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服务特色资源建设项目、信息标准集制作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校院教学管理直通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项目、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项目、专业队伍技术提升项目、全员信息素质培训项目、资源利用总平台搭建项目、资源利用子平台搭建项目等十五个子项目,因此学校内部也简称该规划为《5.6.15信息规划》。
二、以四个“突出”为特色,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对此,我们强调了四个‚突出‛。
1.突出教育资源体系的系统性。学校制定了‚双三驾马车‛的教育资源体系建设框架,确定了由药物制剂技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三个专业分别引领药学相关专业群、医护相关专业群、医疗技术相关专业群加强资源建设的思路,和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医学图书、学术论文、统计数据等专业资源为支撑,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服务特色资源为拓展的三类资源建设内容。
2.突出资源建设过程的开放性。
融入信息化技术、符合网络传播特点、反映真实工作场景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更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学校的专业老师与医院专家共同收集和制作资源;请行业专家监控资源质量;与平台开发人员反复完善需求、调试修改直至交付使用,保证了资源内容和技术保障的水平和质量。
3.突出与职业岗位环境的一致性。
医学教育的校院合作悠久历史,属天然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许多‚珍、私、危‛的死角——因独生子女的‚珍贵‛,学生不能进新生儿病房;因要尊重病人的‚隐私‛,学生不能现场观看妇产科手术;因辐射‚危害‛,学生不能在‚出线‛的影像设备上真实演练等等。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我校专业老师勇于实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难点。
药学专业自主研发的‚3D仿真医院药学工作系统‛,真实再现了医院门诊药房、中心药房、配液中心、药库等四个医院药学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物品设备、通过点击仿真人学习每个岗位的相关文件和操作流程。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会同临床、设备公司共同研制的《医学影像模拟DR训练系统》,采用全模拟形式,为X线影像技术及诊断教学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模拟DR机上完成真实X线机上的所有操作,且避免了接触X射线管等辐射的危险。
4.突出教学资源使用的共享性。
通过共享,扩大教学资源服务范围是我们资源建设的原则。国家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向全国342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14万余名在校生开放,并与医药行业17万执业药师、200余万制剂生产在岗人员共享。学校卫生职业教育培训与社会特色资源中的居民健康保健咨询台,包含母儿保健、心理咨询,老年养生、中医坐诊,美容授方、营养固本,合理用药、体检答问,科学护齿、康复健身等栏目,将利用学校所有专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防、治、保、康、美全方位服务。
三、以“最具推荐价值资源库”为代表,我校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1.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
‚双三驾马车‛龙头专业之首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坚持‚知识点课程‛、‚资源内容‘三全’覆盖‛、‚软件设计‘三维’、‘四化’‛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理念,使得该资源库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五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荣获‚最具推荐价值的资源库奖‛。
护理专业在牵头完成《成人护理》《母婴护理》《护理用药》等课程的国家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后,又将首届高职护理技能大赛的操作标准、考核标准、视频资料等制作为资源包,为兄弟学校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支撑。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分会、天津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及多家医院的影像医师与技师合作,完成了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5门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的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专业还分别建设了古医籍特色数据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数据库、护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目前,学校共建成8个资源库,包含数字资源总量逾20万条。
2.校院企多方合作的资源建设机制初步形成。信息化建设缩短了校、院间的距离,数字资源建设提升了医院的软实力,唤起了医院(企业)参与教学的兴趣。一些合作医院开始主动牵头实训子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校院合作建资源、校院企合作建平台的良好局面。
3.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体现和增强。我校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考虑到学生、教师的需求,也兼顾了社会学习者与社区居民的需要。如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的药物使用说明、在线用药咨询,护理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家庭常见病护理等都是针对普通居民需求设计的服务内容。
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提升了服务能力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资源建设创建了模拟病房、模拟药房、模拟放射科、模拟病人等仿真的职业环境和岗位工作流程,使学生在虚拟的职业环境中、在模拟的职业岗位上学习、实训,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对接。通过与行业、医院共建资源,将临床一线的治疗项目、操作流程转换为课程教学项目和考核标准,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高度一致;同时,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教学标准又成为了行业的培训标准,形成真正意义的‚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校面向行业及社会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资源建设形成了大批优质培训资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护理技能大赛、完成了天津市卫生行业10余个专业的技能大比武任务、举办了五个专业国家级骨干师资培训,并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按摩师、育婴师等培训1万余人次,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信息化建设中的体会 回顾我校在示范高职建设的带动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体会有:
1.帅要站在顶上。
信息化建设是不同于学校传统‚业务‛的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决策层应站在顶部做好顶层设计,避免重蹈各系统独立建设,孤岛成群互不相容之覆辙。
2.钱要用在刃上。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薄弱的原因之一是缺钱和缺少用钱的理念。信息化建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用着疼,疼也得用,这是一场革命。
3.洞要补在底上。
职业院校的网络设施就如一张满是漏洞的网。在资金紧张的现实面前,首先进行的只能是补网底:更新终端机、升级服务器、拓展带宽、改造中心机房。在改善信息化环境的基础上,再考虑上系统、搭平台。我们的办法是‚分门别类储资源即时展示,独立平台成总库永久共享‛。
4.将要布在点上。
职业教育信息化薄弱的原因之二是缺人。职业院校特别是医学职业院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大范围信息化知识普及、小范围的技术提高,还特别重视人员的合理布局。学校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通过中心机房调整、维护、监控全校网络运行;各职能部门设有兼职网络维护员,负责监控本区域内网络运行情况,协助信息中心技术人员排除小故障,起上传下达、及时沟通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信息化建设是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尝试,还有许多地方要向兄弟院校学习。让我们互相切磋、携手共创高职信息化建设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第四篇:以创先争优引领工会创新发展
创先争优理论研讨征文
以创先争优引领工会创新发展
引言: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继续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市总工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委统一安排,扎实推进工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实践证明,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王兆国、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为主题,以企业和职工为重点,以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争当先进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为主要内容,在工会系统和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发挥工会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干部和职工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工会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一、以创先争优为平台,构建党工共建新格局
一要找准结合点,在形成合力上创先争优。工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整体工作部署结合起来,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把握三个结合点:一是坚持把党建和工建有机结合。工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应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创
先争优这一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好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工会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从严从细从实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党员职工成为创先争优的模范。二是坚持把“创优争先”与建设学习型工会相结合。工会组织应该把建设学习型工会作为首要大事来抓,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全员化的学习体系,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突出思想教育,打造灵活有效的职工技能培训、竞赛平台,不断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三是坚持把创先争优和工作创新相结合。时代在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工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侧重点就会不同,各级工会组织应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在传承优势的同时还要善于开辟新路,不断推进体制创新、不断优化工会组织建设方式、方法,做到工建与党建共同与时俱进,切实做到融发展、维权、和谐于一体,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有生力量。
二要找准着力点,在职工维权上创先争优。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工会的基本职能,也是工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要做好维权工作,工会组织就要设身处地为职工考虑,做到真心实意维权,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把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在真心维权的基础上,工会组织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科学有效维权,这就要求各级工会干部要不断研究在维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力求做到政策维权、法律维权和科学维权相统一,工会维权和借党政之力维权相统一,切实做到在改革中、发展中、参与中、帮扶中维权,通过真心维权、有效维权,把工会建设成为代表职工群众利益、有作为、有凝聚力的工人之家。
三要找准突破点,在促进和谐上创先争优。工会组织应该把“促和谐”作为提升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突破口,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绷紧“促和谐”这根弦,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维权维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企业与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主动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发现早、化解快、调处好,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职合法权益。
二、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推进工会各项工作新发展
一是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动力,积极组织职工建功立业,在服务科学发展中争创新业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工运主题,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把争当优秀党员和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与争当劳动模范、金牌工人、创新能手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劳模精神,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实施“十二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引导职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者。继承和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积极支持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理性合法有序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全社会。
二是以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为抓手,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力争新作为。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建立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和应急
处置机制,深入排查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的调处,积极协助党政部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和职工群体性事件,防止劳动关系矛盾激化,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力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宽松友爱、乐观向上的氛围。
三是以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大力推进维权工作,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创出新成效。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到旗帜更鲜明、声音更响亮、行动更坚决、措施更得力。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在已建会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金秋助学活动和“家政服务工程”,加大对困难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受灾、特困职工的帮扶力度。积极推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在已建工会企业基本实行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以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为目标,努力实现固本强基,在加强组织建设中开创新局面。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与工会开展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发挥党组织对工会、党员对职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贯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事业工会工作原则,把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与开展“双爱双评”、创建和谐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企 4
事业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及时总结在工会系统和广大职工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三、以创先争优为引领,提升工会党员干部新水平创先争优活动为工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契机。工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应将查漏补缺作为强化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不断寻找补充自身建设上的空白点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通过“创优争先”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动作用,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坚持走群众路线,变职工上访为主动下访,变被动举报为主动督察,变职工争议为主动协调,变职工诉求为主动帮助,变临时性救助为长远性帮扶,以职工满意、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打造服务型工会机关。二是通过“创优争先”活动提升工作效率。各级工会组织应切实发挥好创先争优活动平台作用,强化工会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坚持做到工作有指标、考核有量化,把各项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同时强化激励措施,实行工作奖励与工作绩效挂钩,使“创优争先”的评价更加科学化。三是通过“创优争先”活动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各级工会组织应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各项组织制度、民主制度、工作制度,配之以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问责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工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市总工会 主任科员
第五篇:江苏东海晶都双语学校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三
2015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第Ⅰ部分
单项选择题(60分)
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1、2014年6月22日,据联合国科教文官网报道:中国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6项世界遗产。另外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也在22日晚些时候的会议中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止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7处,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D)A、杭州西湖
B、新疆天山
C、元上都遗址
D、大运河 2、2014年2月18日,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谈到在未成年人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时说,要让孩子们熟读并记住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核心价值观(C)
①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的体现③能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④能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被誉为“中国人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人物”颁奖盛典2014年2月10日20:00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利于(A)
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④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3年7月12日,《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工作计划用15年时间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这说明我国(C)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建立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③继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④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3年8月13日,记述中国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古老中国文字艺术展自此开启了奇幻的世界之旅。举办《汉字》国际巡展(C)A.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C.有利于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D.表明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 6、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一一《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我省许张氏、马虎、周传金三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D)
A.要弘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承担责任就是为了获得回报
C.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D.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7、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从此她就叫许张氏。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了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19年前,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一个企业捐助她10万元,她拒绝了,也不愿意拖累其他子女让他们搭手照料。这启示我们(D)
①大爱无疆,亲情无价②父母对子女都会不离不弃③许张氏照顾的不仅仅是生病的儿子,也是美好品德的传递④许张氏体现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要求把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的同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贸易结构。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D)
①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②有利于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体现 ④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胡承霖,82岁高龄,本可颐养天年,却在乡间田野日夜奔波;本已功成名就,却为小麦高产攻关耕耘不歇;怀着梦想,头顶风霜,脚踏泥土,仍然行走在为了大地丰收的路上。胡承霖的事迹和精神启发我们要(A)A.奉献社会、提升价值
B.艰苦奋斗、自主创业 C.回归自然、健康生活
D.承担责任、自立自强
10、某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目的是让青少年在诵读经典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这说明(D)
①不同文化之间具有较大差异,难以沟通②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③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寓于文化习俗之中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美德的有:(C)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②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③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④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好评如潮,该节目原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其通过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获得了成功,为湖南卫视带来高收视率和广告高收入。这说明(D)
①传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建设先进文化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④电视节目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2013年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泰国演讲,他用泰语“萨瓦迪”(意为你们好)向议员们问好,他说,刚才许多泰国朋友用中文向我问好,所以我也用这句泰语向大家问好。李克强总理的做法启示我们(C)A.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泰国文化很优秀,应该全盘接受 C.我们要以宽容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其他文化
D.泰语简单易学,我们应努力学好 14、2014年1月7日,香港电影制作人邵逸夫与世长辞。在他生命的最后30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拿出一亿多元用于支持中国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教育事业,他更是情有独钟。据统计,1985年至今,邵逸夫生前共向内地捐赠了47.5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项目,涉及内地31个省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心系祖国发展的爱国主义情怀
B、热心公益事业的民族传统美德 C、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
D、不要金钱扬名立万的人生信念 15、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黄旭华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B)①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③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3年11月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揭晓,来自安徽的黄凤等11位少年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鼓励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小播种孝心的种子。这一公益活动(C)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有利于形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风气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春晚小品《扶不扶》,面对老太太的称赞,郝建回答:“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为了让人心不倒,我国必须(D)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②健全法律法规,确定“好心人免责”③大力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兴国之要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在马年春晚舞台上,法国著名影星苏菲·玛索,韩国李敏镐分别与中国歌手同台演出;匈牙利《符号中国》以形体、灯光等各种表现手段,展示出长城、天坛等一个个中国元素。国际友人加盟春晚(D)
A.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B.表明世界文化逐步趋同 C.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有利于文化互鉴,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19、张明敏时隔30年再登春晚,而演唱歌曲由《我的中国心》变为《我的中国梦》,一字之差,彰显鲜明的时代主题。下列对中国心与中国梦及其关系认识正确的有(A)①中国心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③中国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④只要具备中国心,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B)
A.封建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B.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品质
C.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第II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21、(9分)材料一: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启示我们应加强什么建设?(2分)
(2)材料二中“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这么说?(4分)
(3)结合材料谈谈怎样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3分)
答、(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或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3)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④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
22、(10分)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大稚·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七大报告指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注意些什么(至少4方面)?(4分)
(2)请从(1)的答案中任选一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1)①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②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③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⑦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⑨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答对上述任意4点可得4分,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酌情给分)(2)选定一个观点从“为什么”(3分)和“怎样做”(3分)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6分。若学生答:“是什么”(2分)和“为什么”或“怎样做”(3分)可得5分:三者都答也只能得6分。例如: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如此国情,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怎样做):①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②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③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④青少年要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等。(任意3方面得3分)
23、(10分)材料一: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惨败的中国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国综合国力逐步跃居世界前列。2014年,又逢甲午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据悉,你校正在准备组织“反思历史,开创未来”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请你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4分)
(2)请你谈谈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主要目的。(4分)
(3)“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网上签名留言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写下你的留言。(2分)
答、(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两方面即可,4分)(2)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缅怀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和所有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我们炎黄子孙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两方面即可,4分)(3)示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2分)
24、(12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为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立足当前,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红星中学九(12)班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校园宣传】首先,为宣传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展了主题为“伟大的变革,辉煌的成就”的校园宣传活动。班级首先进行优秀活动方案评选。
(1)你认为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设计需要符合哪些方面的要求?(4分)【微电影制作】同学们深深感到:35年后的今天,我国离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更近了。他们访问班里一位同学家,以三十多年变迁为主线创作了一部微电影。在微电影的结尾,小导演要求同学们各用一两句话描绘心目中的全面小康梦。(2)说出你心目中的全面小康梦。(4分)
【微信一下】校团委邀请了某高校国际关系课的教授给同学们举办了一场《大国声音》的专题报告会。以下是报告中的一段话:一年来,中俄领导人保持着良好与密切的互动,两国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新领导层也在积极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重大倡议,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缅孟印经济走廊„„为构建周边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3)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选取两个角度微信一下。4分)
答、(1)主题鲜明、目的明确、环节完整、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切合实际、富有意义等。(至少4个方面,4分)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4分)
(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的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等。(4分)
25、(9分)学习和引进外来文化辩
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以“是否应该学习和引进外来文化”为题的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引进外来文化。”反方的观点是:“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学习和引进外来文化。”
(1)如果你是正方的辩手,你准备从哪些角度阐述你的观点?
(2)如果你是反方的辩手,你准备从哪些角度阐述你的观点?
(3)如果你是辩论会的主持人,你准备怎样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答、(1)①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积极学习和引进外来文化,能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②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学习外来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2)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②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外来文化有很多腐朽的东西。
(3)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坚决抵制腐朽、没落的外来文化。
26、(10分)2014年3月18日上午,总书记在兰考县委老办公楼举行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开门见山:“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1)我们应如何向焦裕禄学习?(3分)
(2)在新形势下深化学焦裕禄活动、弘扬焦裕禄精神有何重要意义?(3分)
(3)为了学习焦裕禄精神,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答、(1)①学习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③学习焦裕禄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精神;④学习焦裕禄同志忘我奉献的精神;⑤学习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①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发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②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践行力;③有助于激发全社会道德建设热情,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④有利于形成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风尚;⑤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3)学校: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学焦裕禄主题活动和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诗歌朗诵等活动;
社会:多创作一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歌曲、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政府:向学校、村镇或社区赠送有关焦裕禄故事和焦裕禄精神的优秀图书、影视剧;
有关部门:制作反映焦裕禄精神的手机短片,编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手机短信。国家:加强焦裕禄纪念馆的建设,使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与展示手段、服务质量与教育效果、内部管理与环境面貌有显著改善,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和辐射影响。新闻媒体:开设学焦裕禄活动专栏;多制作一些学习焦裕禄方面的公益广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