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5:2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瞿晓苍 雷亚妮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陕西 商州 726000)

摘要:在深入各县区食用菌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商洛实际提出了扩大产业规模、转变生产方式等六条建议,旨在促进商洛食用菌产业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洛;食用菌;问题;对策

近年来,商洛市依托独特的环境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农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食用菌“百万袋”生产模式,全市食用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食用菌总产量位居陕西省第二,香菇生产成为陕西第一大市。食用菌已成为促进商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脱贫的主导特色产业之一。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全市食用菌代料栽培规模达到1.63亿袋,生产鲜菇17.1万吨,实现总产值16.5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0.9亿袋,增产6.1万吨,增值10.7亿元。食用菌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香菇生产成为陕西第一大市。食用菌从业农户、人员分别达到5万多户、10万余人,占比分别达到11.6 %和6.8%,食用菌专业村383个,占比21.3%。

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调查,食用菌投入产出比在 1:3以上,户栽5000袋,产值4-5万元、纯收入2-3.5万元。效益分别是大棚蔬菜的4倍、大田作物的30倍;1袋香菇相当1只肉鸡纯收入,200袋香菇相当1头肉猪纯收入。目前主产区菇农户均收入2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成为贫困户精准脱贫的“短、平、快”项目。

3、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主产区菇农已基本熟练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科技意识、科技素质普遍增强。908、9608等香菇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808、武香一号等反季节香菇品种推广普及率100%,免割袋普及率达70%。香菇、平菇、木耳等主栽品种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80%,专用菇料、微量元素、免割袋栽培、生物制剂拌料等先进技术得到应用。同时,鸡腿菇、杏鲍菇、羊肚菌、猪苓等珍稀菌类已在我市引种成功并初具规模。

4、生产方式不断改进。立体、层架式成为主要栽培模式。顺季、反季、周年栽培多种方式并存。传统分散的家庭生产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半自动化、合作社、企业化方向转变。以苹果木屑、桑枝条、栗苞等为主要原料发展代料栽培已成为主要方式。百万袋循环模式和借袋还菇模式已快速推广应用。

5、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全市发展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成立食用菌开发加工企业4个,建成菌种生产场11个,发展食用菌物资、机械专卖店23个,从事食用菌购销大户达到1500多人,商南县秦豫食用菌交易市场和龙山香菇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

6、品牌开发稳步推进。全市通过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整县环境评价7个,累计认定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12个,认证食用菌“三品”产品13个、绿色食品1个,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100%,柞水木耳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商洛香菇地理标志申请工作基本完成,产品在省内外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二、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我市食用菌产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各县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虽然都设有食用菌股,但却没有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原来从事粮食作物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食用菌生产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及过硬的实践经验,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食用菌技术指导的需要,更不可能搞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缺乏本乡本土的“土专家”,大多从河南、浙江等地聘请农民技术员,这些人员多数只有他们当地的实践经验,没有成套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技术指导中不能很好的与我市自然生态条件相结合。

2、品种结构较为单一。虽然全市食用菌总体产量不小,但主栽品种结构单一,常规菌类多,珍稀菌类少,“一菇独大”态势明显。2016年全市代料食用菌1.63亿袋,其中香菇1.48亿袋、木耳489万袋、平菇1000万袋,分别占生产总量的90%、3%、6%,其它珍稀菌类不足1%。

3、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市食用菌总量不小,但生产以传统家庭经营为主体,生产分散,设备简易,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低,一般每户5000-8000袋左右。设施就地取材、简易

落后,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食用菌合作社实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市场话语权力,生产方式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4、产业链条延伸较短。我市食用菌产业表现为重生产,轻加工营销,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少,缺乏精深加工能力,致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商南县建成的秦豫食用菌交易市场和龙山香菇交易市场交易量仍较小,产品90%以原产品销往河南西峡市场,产销长期处于脱节状态,产业效益不能充分体现。

5、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虽然我市各县区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但由于农村信贷门槛高,银行贷款需要担保,企业贷款难度大,贴息贷款政策不明了,贫困户贷款限制多,加之食用菌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许多企业不愿意将有限资金投入到产业发展上来,因此食用菌种植大户和一些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限制了我市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

三、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

1、突出发展重点,继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规模决定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优势、就没有市场。要按照“突出重点、多头并进”的思路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打造规模优势。一是加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力度,按照生产标准化、加工工业化、体验休闲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进一步扩大现有食用菌产业园区规模;二是继续加强规模化基地示范镇和专业村建设,重点建设柞水下梁、营盘;商南青山、富水;商州牧户关、板桥;洛南石门、高耀;山阳高坝、十里等食用菌示范基地镇;三要进一步扩大现有种植大户规

模,使80%的种植户年发展20000袋以上。通过努力,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代料食用菌发展到2亿袋,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4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增收8亿元,产值、收入均较“十二五”翻一番。

2、推广成熟模式,努力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近年来,我市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结合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方向,提出了“百万袋”循环生产模式。即以行政村或较大的自然村为单元,依托一个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设一条专业化菌包生产线,采取“工厂式专业化菌包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方式组织生产,实行“七统一分”(合作社或企业统一原料采购、统一优良菌种、统一菌包制作、统一接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回收,农户分散出菇管理),带动100个农户,每户种植不少于1万袋,实现产值1000万元,户均纯收入4-6万元。实践证明,这种半工厂化模式可实现企业与农户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特别适合现阶段我市食用菌生产力发展水平。今后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大力推广该成熟模式,努力加快全市食用菌产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

3、强化技术支撑,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加强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结合产业扶贫,在现代园区、专业合作社、重点乡镇举办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食用菌培训班,重点培养职业菇农和有志于食用菌发展的农村青年。二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加大食用菌优良菌种、废弃物利用、精深加工、菌糠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模式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要重视引导食用菌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发挥民间团体人才培养和技术研

发推广作用。三要优化品种结构。按照突出特色、多菌类发展原则,全市应稳定发展香菇,加快发展木耳、平菇、双孢菇等品种,积极发展杏鲍菇、白灵菇等珍稀菌类;稳定发展木腐菌类,加快发展草腐菌类;稳定发展干菇,加快发展鲜食菇;稳定发展顺季生产,加快发展反季和周年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兼顾发展药用菌。四要加强菌种生产技术指导,强化菌种市场管理,为生产主体提供优质菌种。

4、突出精深加工,快速提高产业化程度。积极支持食用菌加工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拓展食用菌多种功能,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推进食用菌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粗价值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开发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的各类强化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利用残次菇及下脚料加工即食食品、休闲食品等,提升附加值。借鉴河南西峡县经验,强化秦豫食用菌交易市场和龙山香菇交易市场内部管理,将批发市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食用菌原料供应基地、价格发布平台、产品集散流通中心。鼓励龙头企业积极申请食用菌外贸出口权,畅通食用菌出口通道,促进全市发展创汇菌业。

5、强化政策支持,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是对农业废弃物收集单位(专业组织或公司)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切实提高废弃资源的回收率。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食用菌循环生产,财政资金扶持工厂化菌包生产。三是积极扶持开展循环生产模式的科研、推广投入力度,建立食用菌循环经济示范区,带动周边发展。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食用菌生产,形成政府引导、主体投入、市场运作、政策激

励的良好局面。五是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广泛利用展会、媒体、互联网等积极做好食用菌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开展商标注册、无公害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商南、丹凤、商州建设香菇特色小镇,在柞水下梁建设木耳特色小镇。全力打造商洛香菇、商洛木耳等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全市食用菌产业、产品的知名度。

6、发挥产业优势,全力引领精准扶贫。食用菌是最具有精准度,实现产业脱贫的最佳选择,是移民搬迁后缺地缺资源的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首选扎根增收产业。认真落实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或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产业,使全市82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以移民搬迁小区为重点,配套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让搬迁户融入食用菌生产、加工、营销体系,使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业致富。

参考文献:

[1] 张俊飚,李鹏.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5);1-7.[2] 霍国琴,王周平等.陕西食用菌产业发展调查[J].西北园艺,2017(1):6-8.[3] 王玲.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4(2):95-96.[4] 路等学,王龙,秦杰.甘肃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29-33.[5] 杨光丽.浅谈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22):126-127.作者简介:瞿晓苍(1974.10)、男、陕西省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726000、高级农艺师、副站长、大学学历、长期从事食用菌产业管理及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联系方式:quxiaocang@163.com *** 0914_2329673

第二篇:乡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镇经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技含量还不够高,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病害防治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海捕业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由于受XX至黄埠公路的制约,招商引资成效不大,离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3、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旅游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发展。

4、缺乏财源税源,资金紧缺,一些项目建设受到影响。[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对策:

(一)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突出养殖主导地位,努力建设“养殖强镇”。重点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启动元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力争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带动我镇水产养殖上规模、上档次,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台地、荒地等资源,加强规划,加大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经济林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的新渠道。要调整渔业结构,建设渔港经济区加快渔村的脱贫致富步伐。

(二)加大工业开发力度,壮大全镇经济总量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开发的突破口来抓,以海丰港平战码头的建设和XX至黄埠公路的修通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走出去,请进来”,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千方百计把项目引进来。特别要继续抓好“回归工程”,下功夫把在外地办厂的XX老板引回来、拉回来,鼓励他们在XX投资置业。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筑巢引凤”工作,配套完善工业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工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要积极实施“旅游驱动”战略,把旅游业作为驱动我镇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来抓。要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鼓励客商前来我镇开发旅游资源和兴建旅游设施、兴办旅游企业,重点开发好南方澳渡假村、海水天然浴场和拉大网等旅游项目,逐步建成融海景、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整套滨海消闲避署圣地,达到有海景可观,有海水可浴,有海味可偿,形成具有XX特色的滨海旅游业,以旅游开发带旺带热饮食、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我镇经济大发展。

(四)利用民资民力,下大力气发展民营经济

要毫不动摇鼓励、扶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一个“放”字,即放开手脚,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打破“主、辅”的界限,不看比例看效益,不看成份看贡献,不看规模看发展。在发展路子上,要突出一个“宽”字,即拓宽经营对象,拓宽经营范围,拓宽经营领域,不限行业和比例,做到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农业、工业、旅游、运输、服务等业全面抓。在发展环境上,要突出一个“优”字,即优化氛围,优化条件,优化服务,优化政策,支持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创办更多的民营企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方面,要千方百计修通XX至黄埠公路、南香至鹅埠公路和青山仔公路,同时加快各乡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港口方面,力争将XX渔港列入全国渔港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渔港建设,增强渔港载体功能;加快海丰港建设,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二类口岸。市政方面,要设法上马自来水改造工作,让群众饮上洁净、卫生的“放心水”;争取上马3.5万伏输变电站,改变我镇电力不足的落后状况;同时,要增加对水利设施的投入,抓好对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争取上马XX堤围建设工程。

(六)加大财税管理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量入而出”的聚财理财原则,千方百计挖掘财源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要着力在培植财政财源上下功夫,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稳妥做好费改税的开征及准备工作。加大“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堵塞各种漏洞,坚持依法征收原则,把该收的资金坚决收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上马造血型的发展项目,拓宽收入渠道,增强财政支配能力。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支出,切实把好资金投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群众办好几件实事。

第三篇: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原州区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原州区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 苗木培育 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苗木市场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苗木收入已经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另一个增长点,部分市县甚至将苗木产业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XXX水热条件较好的县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XXX现有苗木专业合作社等苗木培育企业近30家,苗木培育面积达到了20000余亩,育苗品种主要以漳河柳、垂柳、樟子松、油松、云杉等树种为主,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苗木培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苗木培育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XXX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苗圃病虫鼠害危害严重(1)苗木病虫鼠害呈区域化蔓延

XX自然环境多样,北部川区属黄土丘陵区,土质以湘黄土为主,采用机井灌溉,主要分布在XXXX等乡镇机井灌溉区,栽植树种以阔叶乔木为主,主要有垂柳、漳河柳、河北杨、新疆杨等树种,杨树天牛危害较为严重,商品苗虫包较多,质量不高;河北杨、垂柳、漳河柳等树种苗圃地病害严重,腐烂病蔓延,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干枯,损失较为严重。南部开城、张易等乡镇属六盘山土石质山区,土质为山地灰褐土,主要靠水库及河流水灌溉,栽植树种以云杉、油松、樟子松等为主,鼢鼠危害极其严重。

(2)认识不高,防治手段单一,效果差。

由于文化水平、专业类别及投资水平层次不齐,苗圃地病虫害的防治的认识程度较低。苗圃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而且大多是在苗木发生虫害、病害以后采取防治措施,效果差,加之不能群防 1 群治,往往防治徒劳无功,造成苗木死亡,生长量下降,鼠害防治主要采取人工捕打,费工效果不佳。1.2树种结构不合理,跟风较为严重(1)苗木培育缺乏长远规划

苗木培育品种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近年来,苗木培育种类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变化,价格高、需求量大时,该品种的培育面积就相对较大,甚至出现了跟风培育现象。苗木滞销时,群众培育该树种的积极性随之降低。

(2)培育树种单一,苗木种类不多

经过多年的培育,原州区培育的苗木种类30余种,河北杨、新疆杨、垂柳、漳河柳、油松、云杉、樟子松、山桃、山杏等大面积分散培育,占总培育面积的80%以上;花灌木有连翘、丁香、榆叶梅、黄刺玫等,花灌木和部分彩叶树种主要集中在个别苗木培育企业苗圃中,培育面积较小,还未达到一定规模。近些年原州区道路和城市绿化设计的大部分花灌木和彩叶树种,均为从外省市和周边县区调入。

(3)规格层级不齐,优质壮苗较少

原州区大面积培育苗木从2010年前后开始,至今虽然经过了近5年时间,但由于受经营管理条件和自然条件限制,大规格苗木较少,优质壮苗数量有限;针叶树云杉、油松培育时间早,受市场需求量影响,大规格优质苗木现已成为缺货,中规格苗木相对较多。

1.3苗木产业化程度偏低

苗木生产的产业化是苗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XXX苗木合作社发展较快,为该区域苗木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起步较晚,经营分散,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育苗种类单一,加之政策扶持力度薄弱,合作社发展缺乏保障。国有林场近年来也一直探索发展苗木产业,但由于国有苗圃面积小,林场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苗圃基础设施条件差,苗木培育也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势。

1.4苗木销售市场问题诸多

(1)供需矛盾突出,衔接不畅。一方面,大规格和优质壮苗供不应求,造成造林绿化苗木大量外调解决,成本较高,适应性不强,还易带入一些有害生物;另一方面,常规绿化树种如漳河柳、新疆杨生产过剩,价格连年下降,影响了苗木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苗木市场稳定发展。

(2)外调苗木所占比重较大,一方面由于造林资金短缺,规划设计的苗木价格较低,本地苗木销售价格高;另一方面,规划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苗木生产情况,出现设计的树种无法在本区域调运。

(3)恶性竞标现象严重,行业监管不力。近年来,苗木市场竞争日趋激励,企业参与政府苗木采购的积极性提高,为得到一定业绩、提升竞争实力,个别企业不惜低于成本价中标,扰乱了苗木市场价格,加之行业监管跟不上,苗木市场较为混乱。

2苗木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加强苗圃地病虫鼠害综合防控,降低病虫害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引导和扶持苗木生产者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治机制。

(2)各地检疫部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监督苗木生产组织做好危险性植物病虫害种子、种苗的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和蔓延,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3)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改善田间生态系统,创造适宜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品质。一是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无病虫害的种子种苗。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布局育苗品种,科学配置密度,并做好苗圃杂草、枯枝 3 落叶的清理工作,防止病虫害传播。三是尽量采用声、光、热、气味等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及器具防治有害生物。四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2.2合理布局苗木种类,因地制宜,长远规划,提高苗木质量。(1)针对我区气候和土壤水文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苗木种类,在北部川区以发展阔叶乔木为主,尤其是彩叶树种,并引导苗木生产者集约化、精细化管理,以培养常规用苗为主,适度培育大规格、高品质苗木。在适宜培育云杉、油松的区域,大力发展针叶树育苗,在土层较薄或者不利于带土球的地区培育营养钵大规格苗木。有设施培育条件的企业和苗木生产者,大力培育花卉类、地被类园林植物。

(2)引导苗木生产者转变思路,不断提高苗木质量。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合理布局品种、科学配置密度、合理施肥灌水等措施,提高苗木规格和质量。

2.3加快苗木产业化发展

(1)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城镇绿化美化总体规划,有目的的培育适合我区的林木良种,促进我区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科技创新,把提高苗木质量作为关键环节。一方面,通过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科技先进成果转化应用等措施,提高苗木培育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以林木种苗质量标准体系为依据,尽快推行苗木生产企业质量认证制度。

(3)不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在具备苗木培育条件的林场,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等措施大力发展国有苗圃,增强我区苗木竞争实力,带动周边和本区苗木产业的发展。

(4)鼓励各地成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目的的苗木协会或社会团体,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同时按照全国苗木网络建设的统 4 一标准和要求,加强苗木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苗木产供求的信息共享。借鉴泾源县经验,建立苗木交易市场,通过展览会、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为苗木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交流机会。

参考文献:

[1] 《我国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韩 嵩等(《林业调查规划》2OO6.Jun.31(3):126 —128);[2] 《原州区苗圃地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吴占军(《宁夏农林科技》2013年第7期P162-163);

第四篇: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一园多点”产业布局,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食用菌发展“产、供、加、销”全产业链,通过以“聚合力、挖潜力、添动力、激活力”为主要内容的“四力”举措,切实走出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引进企业“聚合力”。

实施《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等,通过“优势互补、保底销售、资金共管、风险共担”利益联结发展机制,引进贵州丰源、聚控科技、金山里等企业合作开展示范种植,通过“一园”示范引领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方式,辐射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2021年,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获中央扶持资金800万元;全年兑现区级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1020.21万元。累计完成食用菌全产业链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42100万元,到位资金41100万元。已建成连体大棚25栋、单体大棚30栋、双联栋大棚21栋,总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27168平方米。

二是打造基地“添动力”。

采用“企业+村委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本土大型标准化菌种生产高科技企业,配备菌种自动化生产线、万级洁净度生产车间和实验室,启动食用菌全产业链“智慧菌云”平台,利用PC管理端和移动手机端相结合方式,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菌种棒生产、种植、加工、供销、认证及检测6大环节,助推食用菌产业生产端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可视化、闭环生产。截至目前,打造牛场布依族乡阿所村食用菌基地100余亩,建成食用菌大棚60个共计14400平方米,种植羊肚菌50万棒;通过“智慧菌云”平台建立数据采集点31个,建设智能菇房50栋,每个菇房可减少40%以上的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的管理成本。

三是创新工艺“挖潜力”。

按照“种植在全省、加工在**销售在全国”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食用菌初精深加工,主要涉及珍稀食用菌烘干、冻干、菌汤、菌粽;破壁灵芝孢子粉、孢子油、灵芝片加工,开发红托竹荪乳酸菌饮料等。同时,为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改用清洁能源锅炉灭菌,集中回收菌袋农膜,开展废弃菌棒综合循环利用及地栽培食用菌土壤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已建成中国一东盟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中心、贵州菌菇博物馆、集种植加工、会议会展、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养生、商业服务为一体的“蘑力小镇”等。在麦架镇麦架村建成菌渣处理线1条,年产8000吨有机肥,获省农业农村厅肥料正式登记。

四是搭建平台“激活力”。

着眼“产销衔接”,聚力破解销售难题,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省内外市场,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加强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效应。同时,利用辖区内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发展以冬荪、红托竹荪、天麻为主林下经济,打造食用菌种植采摘基地,延伸发展农家乐,丰富白云旅游项目,拓宽食用菌的销售渠道。截至目前,依托蓬莱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已注册云尚菇、白云山珍、孔小菌、黔六珍、六芝园、黔贵新三宝、银伞菇等品牌。2021年,通过大型批发市场、超市、田园直购、电商平台、网络销售等渠道销售食用菌产品约2万余吨。

第五篇: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在政策扶持、市场拉动下,畜禽养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畜产品加工、销售量大幅增长;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力提高、龙头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畜产品加工、销售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起步晚,与其他州市相比,规模较小,实力弱,财政贡献率低,一直是制约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为科学推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推动畜产品加工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领导和同志们研究畜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市目前外销主要以活畜为主,内销以屠宰生产鲜肉为主。畜产品深加工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等将鲜肉制成火腿、腌腊来满足自己消费,深加工的规模型企业较少。

(一)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2009年畜产品加工总产值201824万元。其中:畜禽屠宰加工全年产值130402万元;肉制品加工19764吨, 产值68276万元;乳制品加工量2416吨,产值1657万元。全市现有规模较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效益好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15家,按加工对象分,蛋品加工1家,牛羊肉加工的3家,火腿、腌腊制品加工8家,牛奶加工企业2家,蜂蜜加工1家;现有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可加工生产畜产品5567吨,创产值9860万元。全市城区共有大型屠宰企业7个,2009年屠宰生猪38万头,产值达46532万元。

(二)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特点

1、畜产品加工企业正逐步走上正规化。我市畜产品加工的卫生条件、生产流程逐步完善,产品销路逐步扩大,已由原来的小范围乃至自产自销,扩大到销往泰国、香港、上海、浙江、昆明、德宏、缅甸等地,特别是腾冲县艾爱摩拉牛乳业有限公司、施甸康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初具规模,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2、肉类加工发展独具特色。我市以猪肉、牛肉加工开发为主,形成了地方特色,特别是我市施甸县猪肉制品色、香、味俱佳,风味独特,享誉四方。我市的肉类加工企业在继承传统配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对传统的猪肉食品进行精深加工开发,进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其主要产品有火腿、香肠、豆腐肠、骨头渣、卤肉、萝卜丝等;

3、兼业经营特征明显。我市畜产品加工业最普遍的一个特征,就是多种经营并存,可以互补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市农村涌现出来的许多专业村、专业片,乃至由许多专业户建成一片的养猪专业带,无一不得益于有大批肉类加工企业的带动,他们为满足原料来源,一方面自身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引导和带领邻里乡亲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生产,逐步形成了区域生产和区域经济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畜产品加工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十分薄弱,与外地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类虽全,深度不够。现代畜产品加工按加工对象分为乳品加工、肉类加工、蛋品加工、毛皮加工和副产品加工5大门类;按加工程度分为初加工(分割、分级、保鲜)、深加工和精加工。目前,发达国家畜产品80%以上是经过初加工,30%以上经过深加工后销售的,我国的初加工、深加工比重也分别达到35%和4%,而我市规模企业加工量仅占全市畜产品总量的2%。目前虽然各类都有,但都是粗糙加工,除了一点定点屠宰和家庭作坊式生产外,基本上是卖活畜禽产品,没有一家真正的蛋类、毛皮加工龙头企业,副产品加工几乎为空白,更谈不上规模化深加工。

(二)规模不大,品牌不响。全市肉类、乳类加工虽已有一定基础,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总体看零星分散,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弱、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加工能力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我市畜禽资源丰富。我市是畜牧业生产大市,2009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7.13万吨,但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仅为5567吨,创产值9859.9万元,还不到1亿元,税收更低,还不到200万元。

三、我市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优势:一是畜禽资源丰富。我市是畜牧业生产大市,2009年肉类总产量27.13万吨,生猪出栏283万头,分别居全省第9位和第8位。二是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生猪和奶水牛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隆阳区是我省生猪生产外调大县,腾冲县是全国唯一拥有河流型和高产型的槟榔江奶水牛的县,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是我市的两大特色产品。龙陵黄山羊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其肉嫩,膻味小,倍受人们的喜爱。水牛乳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奶中极品。三是我市畜产品加工门类已全,肉、奶、蛋各类加工企业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特别是肉类加工有市场有基础,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加工企业如通过招商引资,改进生产线,年可加工生猪40万头,牛奶2000吨,发展潜力巨大。四是地理位置优越,保山与昆明有高速路直通,以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可在24小时内送达,同时保山也是通向南亚的桥头堡,与缅甸直接接壤,市场辐射面广。

潜力: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平均为3.7:1,国内先进地区为2 :1,而我市为1.1:1;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80%(蔬菜水果类占15%,谷物类占5%),国内先进地区如山东达30%,而我市不到1%,加工量仅占全市畜产品总量的2%。差距就是潜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验,引进现代加工技术,我市的畜产品完全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迎头赶上,使之成为我市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四、推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要彻底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就生产抓生产,就畜牧业发展畜牧经济的传统思维定势,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用工业理念谋划畜牧产业的新思路,把创市场,搞加工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二要充分认识畜产品加工业的巨大潜力。畜产品加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既能富强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吸纳城乡剩余劳动力,同时又能帮助农民增收。而且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效益非常显著,其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在经济收益上大相径庭,如果再同时施以名牌效应更佳,这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如1头生猪粗加工成分割肉可增值30%,精加工成西式火腿肠产值可翻一番,纯利达300元,如再进行明胶、皮革、医用制品等后续产品的加工获利可达400元以上。同时我市畜产品加工特别是肉类加工有市场、有基础,有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发展潜力无限。三要充分认识我市畜产品加工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目前我市周边地市肉食加工、乳品加工快速发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形势咄咄逼人。如果我们对畜产品加工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将失去畜产品

加工的所有市场。对此,在畜牧产业的发展上,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指导思想上从只抓生产坚决转到先抓加工上来,真正把畜产品加工作为畜牧业的先导产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一是突出发展肉食加工和乳品加工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已经不满足于一只鸡,一只鸭,一块猪肉的水平,而转向成品化、系列化、品牌化、超市化方向发展。我市发展肉食品、乳品加工的商机无限,市场无限,今后将积极行动,抢抓机遇,力争突破。二是加大特色畜产品的开发力度。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是我市的两大特色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加强品种保护,力争一个品牌做成一个产业。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植加工型龙头企业。要把突破性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来抓。认真落实市委政府制定的各种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市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进入畜产品加工领域,开发保山优势畜禽资源。一要扶大龙头,想法引进资金。要通过引进国内外客商,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等途径,尽快盘活目前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借外龙,借助外力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加工企业落户保山,发展畜产品加工;搭靠外地已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拥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借船出海,带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四)千方百计扶持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对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认真进行调查分析,选择有发展潜力、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在生产规模、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

(五)创新运作模式,增强发展后劲。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生产领域,建设原料基地。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实施订单生产,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保山市畜牧兽医局 谭玉军)

下载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绥江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绥江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昆明林业职业技术学校2 0 0 8级1班王竣 2 0 1 0年8月 前言,绥江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最北端,金沙江下游南岸,为两省(云南、四川)、三市州(昭通......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1、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现有蔬菜基地如五坪、燕家、雒家等,缺乏资金扶持,水、电、路、沟渠等公共设施配套......

    临沂市木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 概括了临沂市木业产业发展现状,找出阻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的由来,提出了加快木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木业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f307.2......

    腾冲烤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号: 毕 业 论 文(设计) 论文题目:腾冲烤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 学 号: 系:数学系 专 业:会计 年 级:2008级 班 级:会计班保山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

    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棉花产业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本文对北京市旅游产业的特点、发展状况的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当前的若干问题,并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与省市旅游产业的对比,对如何首......

    阿克苏市红枣产业发展面临问题对策研究

    阿克苏市红枣产业发展面临问题对策研究 2009年 02月 22日 18:05 我国相关红枣专家一致认为:“世界的红枣在中国,中国的红枣在南疆,南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

    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商洛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产业大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主要的战略任务。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纳秦雄楚秀、融南北文化,生态优美、地灵人杰、历史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