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钢琴快速弹奏中的技术要求的论文
快速弹奏是包括钢琴在内的所有乐器学习中最基本的功底之一,它的难度很大,而也往往成为乐器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所以想提高快速弹奏应真备正确的基本功的训练。笔者所论述的内容中对基本功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放松训练。演奏的目的,是为了向观众呈现完美的艺术。如果演奏者不能放松,就会破坏这种效果。
第二,手型问题。正确的手型是弹好钢琴尤其是快速弹奏的重要条件,试想,一个走路东摇西晃的人,怎么可能跑得快呢?
第三,高抬指问题。所谓高抬指,应“高高地抬起手指”,抬起手指之后,将力量集中到手指上面,作用于琴键,在这个过程里,要控制好力度,保持好手指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样才能让弹奏出来的声音具有饱满的感觉。第四,断奏问题。断奏是解决双音和弦成八度等技巧问题所必备的方法,这些技巧问题的解决也就能够快速度问题。从而达到轻巧,敏捷的弹奏。第五,支撑问题。支撑是快速弹奏钢琴的必备生理条件之一。没有身体发挥支撑作用,琴键就会发生上浮的问题,最终导致弹奏出来的声音听起来不清楚,比较模糊。如果是弹奏快速的旋律,更是模糊一片。放松是钢琴演奏中重要的原则
虽然弹琴要靠手指来完成,但是整个过程,全部身心都要发力,最终把力量控制在一个点上,没有没有身体的支持,那么累手指就会变得有心无力,可见,身体的放松才是弹奏的关键。钢琴的演奏表现力丰富,可以表现壮烈悲惨的意境,可以表现柔情似水的意境,当蒙古族气拔山河,意气云天,钢琴就用高音来表现,展现了草原儿女的英雄气概,气吞山河万里云。当蒙古族安详快乐,草原寂静无声,钢琴就用缓慢节奏配以低音,缠绵悱恻,温柔甜蜜。这种转化浑然天成,收发自如。让手指在快速弹奏中轻巧的,灵活的运用。手指在快速跑动中也不失清晰,颗粒感。放松有如钢琴学习中的生命线,不会放松,就不可能学好钢琴,更不可能去提高钢琴快速弹奏中贯穿始终的宗旨。
另外,钢琴演奏当中的放松,和我们平时生活中提到的放松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放松是没有目的的,是懒散的,是随性的。但是钢琴演奏的放松,并不全是如此。钢琴演奏的放松,是形似放松,但神要集中。也就是说,要做到貌似放松,如果在钢琴演奏当中完全放松,那就不是演奏。正确的手形有助于增强手指的独立性
手型问题是基本功的问题。手型的训练,是为了让手指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自如。现代音乐内容比较丰富,技巧也极其讲究,难度也很大。这就对手指的要求更加的高,所以,加强手型训练,可以让手指适应现代钢琴演奏的许多局面。但是,手型的使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学者必须要保持一个固定的手型,这是为了让初学者认识到手型的重要性以及手指运用的诀窍。随着演奏者的水平不断提高,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调节手指,调节手型。毕竟,手型和手指的运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演奏的效果。五个音:E.#F.#G.#A.#B.把两个短的手指{1.5}指放在白键上{E.#B}把三个长手指{2.3.4}放在黑键上{#F.#G.#A}手指自然弯曲,但不要太扣,手掌呈拱门型,但不能太高和僵化,把五个手指放在键上,将琴键按下去,不要让琴键飘起来,然后体会一下手腕和手臂的放松感觉,可做一些上下动作速度要很慢,然后一个手指的弹,不许要手指本身的动作,手指只要支撑,而用手腕上下动作来弹断奏,也可反向弹,要天天练,配合放松达到一个相对的正确手型,它对以后的快速弹奏起到准备作用和基础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自然的手型,放松的手型以增强手指在快速跑动中的独立性.正确的高抬指有利于手指下键迅速有爆发力
对高抬指这个问题上文已经论述过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高抬指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这个问题要看清楚。而我听想说的高抬指问题,是另一种含义.“高抬指”,不光要求手高高地抬起,“还要求强强地弹奏”,总的来说是高抬弹奏,即尽量用身体的力量去支撑高抬指去弹奏琴键。从而让手指产生出强有力的力量,既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指的独立性。在正确的手型和放松状态下加强高抬指练习,会加强各个手指的独立能力。
在现代钢琴演奏的背景下,各种弹奏风格层出不穷,不同的音响的强弱、音高高低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波动。强音响给人一种坚实、震撼、力量的效果,弱音响会产生柔软、轻和、细微的效果。而且,高音会产生尖锐、疯狂、刺激、奔放、振奋人心的效果,低音就会产生沉重、低缓的感受。不同的情绪表达需要变化音响效果和音高的程度。比如摇滚风格中有激流摇滚和慢摇滚的类型,激流摇滚音高效果强,给你异常的刺激,让人心情高亢;满摇滚则属于低音效果的类型,人听了往往变得比较安静,沉溺在一种缓慢的感觉中。那么如果是演奏风格多变的曲目,就需要有极强的基本功作为支持,手指的高抬训练,就可以让钢琴演奏更加风格。断奏有助于解决快速弹奏中的技巧
从演奏方法上面来看,断奏基本功可以分为手指断奏、手腕断奏、前臂断奏三类。手指断奏主要是在几个单音断奏过程里用到,它主要依靠手指自带的力量来完成来弹奏。打个比方,就像小鸡低头逐米类似。手腕断奏呢,比较适合弹奏一些节奏活泼轻巧欢快的双音,比如和弦和八度等等。有的人认为手腕断奏有点像用手腕去拍篮球的感觉。前臂断奏主要是在极强大的和弦或八度的弹奏时候,轻微抬起自己的前臂和手腕,让手指呈现自然下垂的状态,靠近离键,最好贴紧。最后呢,把手指舒缓放下,并不是僵硬地放下,这个时候的手腕要保持适当的力量。自己的前臂的动作每当弹奏以后,手指的动作方向有点类似我们搓衣服时候哪有,方向是一前一下,不能垂直而动,利用自己的肘部作为支点,手腕要省力,手指要轻松,不然无法达到快速弹奏的效果。“断奏”弹法有助予快速弹奏和弦八度,解决快速弹奏中几个不好弹的技巧。断奏时应结合放松和正确手型从而提高手指触键的快速弹奏和敏捷性。支撑是演奏钢琴的必备生理条件之一
支撑是演奏钢琴的必备生理条件之一。支撑有助于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在奏钢琴时手指的快速跑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其在解决音阶大小调,半音练习等技术问题时普遍应用。支撑练习里面最为常见的几种问题:第一,许多钢琴学习者在训练时候,为了把琴键按死,用了很多力量,结果发现很快下压的力量就浮了起来,这时候钢琴琴键开始弹起,就会出现问题。接着,为了继续弹奏,手腕再一用力,手指就开始变得吃力,甚至会影响到后面的弹奏。第二,有的人感觉到了弹音阶时,手指的受力最为明显,大拇指穿指时太强,4,5指天生太弱,使得音阶弹奏起来不均匀,强弱差距大。情感的植入是钢琴演奏的需要
现代文化环境是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背景。它的特点就是类型多样化,手段的丰富化。个性化的演奏是最为常见的手段。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个性而表达个性,这是很枯燥的形式弹奏,不是真正的高级弹奏。作为初学者,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个性,若有若无,那么就可以在日后进行比较高级的弹奏创新。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个性上的表现,由于其性别、文化背景、文化知识程度等的不同,他们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差异,因此他们对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也必定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用正确或错误去简单地评论和界定这个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加之前人研究成果累累,本文研究分析后根据自身思考,从主动表达和被动表达两方面进行论述。
由于个人的情感经验不同,每个人对音乐欣赏的要求和个性也有所不同。有的观众喜欢摇滚乐,有的则喜爱民谣。因此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个人情感体验和音乐作品情感输入相结合的欣赏形式、表达方式,就叫做主动表达。传统的音乐演奏理论认为个性表达只是一种音乐情感的被动接受,其实被动表达并不是如此。与主动的个性表达相比,被动表达更注重音乐内在情感的艺术审视,显得更加理性冷静。观众被动表达的理性体现在情感能力的控制上面。在欣赏的过程里,观众刻意地不让自己的情感加入到这场情感的互相传达中,故意忽视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欣赏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总之,这类欣赏者更多的是欣赏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这种体验更接近于创作者的情感动机。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钢琴演奏者要学会利用个性,控制个性,随时改变个性,来进行创新演奏。结语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艺术有过概括的描述,他认为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其实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音乐作为一种现实情感的模仿,尤其呈现客观性的特质。钢琴演奏者在音乐写作中往往会结合自身感情进行创作,这种感情也是从现实中反馈得来的,并不是无中生有。可见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其实是受到了情感的影响才产生的动机和创作行为。综上所述,有效的基本功训练对钢琴弹奏具有重要意义,对钢琴表演者自身的表演技巧、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的创新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钢琴表演的艺术表现力。为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钢琴演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第二篇: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技术要求
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技术要求 无论学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学钢琴究竟需要什么方法呢?翻看一下钢琴教法的书籍,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甚至连手臂的X光照片都有,钢琴弹法的技术要求几乎上百条、上千条。可我们培养出几位优秀的钢琴家?反观十八世纪,那时,科学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但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大师,如果说他们是天才,那么,为什么那个时期出现的天才那么多?这就涉及教育方法的问题。
实际上演奏钢琴有技术,也没有技术。这就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了。没技术,就是说没有针对手的技术。要说有技术,就是说只有针对人的技术。一个人弹琴技术的好坏,与乐谱没多大关系,与钢琴没多大关系,主要与弹琴的人有关系。因为弹琴需要的是手和手臂,所以现在的钢琴技术基本上就是训练手和手臂的技术。可是我们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么?是人的大脑、思维、意识、神经、心理等等。如果我们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训练,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寻求更深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影响思维、意识、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环境等因素。钢琴技术训练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学习钢琴的训练总体可以分为:肢体(动作、神经)控制、情绪(性格)控制和思维意识(注意力、心理)控制三个方面。
一肢体控制: 弹奏的本身需要手指、手臂、身体等肢体进行一定的动作,弹奏动作的训练就是对这些肢体控制能力的训练。实际上弹琴所需要的动作,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不用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到。连奏中的抬、落指的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拿东西时张开手的动作,断奏的抬、落手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懒懒的坐下时手的自然垂落,跳音的抬起动作就像是我们受惊吓急速抽回手的动作。唯一的差别是我们平时是无意之中做的,现在有意的做动作时会有一些不自然。在速度练习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之中应该有明显的感受,学生越快练就越弹不快,反而由于快速的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即使速度能够快,大多也是连滚带爬、乱七八糟的。如果进行一定时间的慢速练习,反而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原因就是,在超过一定速度时,由于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心理紧张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不够熟练造成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情绪和心理上的稳定性差造成的。这种紧张的情绪会造成肌肉的僵硬,使动作失去协调性。所以通过慢速练习可以使动作更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演奏速度的目的。(有关心理的问题,将在后面加以论述)我们要清楚的是,弹琴动作的训练,不是为了取得手指前所未有的动作幅度,也不是为了练习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的功能是具有动作的收缩能力,而收缩的速度取决于神经的反应速度,同肌肉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肢体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来刺激肌肉进行运动。而反复练习的作用就是使肌肉具有动作的自然性、习惯性和记忆性,使你的肌肉能够完全真实地展现神经系统传递的信息。所以,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意的自然”。关于弹琴的动作,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虽然乐谱上有各种各样的标记,但归纳起来就只有三类。一类是连奏,二类是断奏,三类是跳奏。连奏指音符之间有连线的弹奏方法。断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也没有其他标记的弹奏方法。跳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但有跳音、顿音标记的弹奏方法。乐谱上就只有这三种奏法。例如:倚音、波音等等的感情标记都可以归纳为连奏和断奏两种弹法,主要的分别就是音符之间的连线。相信只要认真分辨,很快就可以区分所有乐谱的弹法了。
下面我在介绍几个弹琴动作的要求: 1. 手型:先把手自然下垂,然后小心的保持手下垂时的形状并抬起来放在琴键上,这就是弹琴要求的手型。也就是说弹琴的手型就是要把手处于最随便、最自然的状态。而这时的手型,也符合手心空的、手腕平的、手指能立住的 1
手型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五个手指分别放在五个琴键上。因为弹琴的状态就是保持自然的状态,在弹琴的过程中,无论多难的乐曲,多复杂的谱例、多大的跨度,都要看作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考验。演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手的自然状态不变。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大,放在琴键上自然就是五个琴键的位置,不用特别要求。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小,而非要将手指分给五个琴键,就必然造成手的僵硬。结果是没开始弹琴手就已经先僵硬了,这等于是人为的给弹琴制造障碍。而且如果保持手的自然状态,就可以让手指随着重心的方向落键,就不存在重心移动的问题。实际上重心移动的本身就是要手找到最自然的状态......2. 断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将手从琴键上抬起,并匀速落下。断奏的弹奏要领关键是要保持手腕和手型的不变,尤其是手腕,要绝对保持稳定的状态。(动作中较易出现加速下落和落至琴键时突然减速的问题,这是由于心理紧张造成的。)
3. 连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只运动手掌关节,将手指抬起,并匀速落下。注意的是手指的关节是保持不动的。同时要格外之一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连奏的落键也容易出现同断奏一样的问题)4. 跳奏:要领与断奏相同,只是动作相反。在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下,弹奏琴键,并快速抬起。
二、情绪控制: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所体现的就是无论是人类从事何种行为,都带有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肢体的行为方式,在情绪和情感具体表现上的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而这两种性格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开朗大方,情感易于外露。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大,容易用力。内向型性格的人,性格温和稳重,情感比较内敛。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小,容易懒散。这仅仅是性格对弹琴的影响。同时影响弹琴的还有个人情绪的问题,人是生存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于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喜欢的就高兴,遇到不喜欢的就沉闷,这些情绪也直接影响弹琴的效果。无论是感情还是情绪,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在影响弹琴,一是弹琴的动作,另一个是音乐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情绪和情感通过影响弹琴的动作变化,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力。情绪的不稳定,会造成弹奏速度的不稳定和音量、音色的不平均,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对乐曲内容和风格的正确演绎。那么如果稳定了弹琴的动作就等于控制了情感和情绪对弹琴的影响。
对于情感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整:
1. 通过对情绪和情感的调整达到使性格发生变化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无论怎样变化,无非就是急躁、兴奋、激动或是懒散、低沉、麻木。在学琴的初期,可以通过慢速练习和大声数拍子来达到调整的作用,慢速练习的目的就是要稳定情绪,而大声数拍子的目的就是要提起精神,使人的状态兴奋起来。大声数拍子的要求不是大声,而是用兴奋的情绪来数拍子,只是在大声数拍子时人容易兴奋。在最初练习时要通过不停的调整来达到稳定情绪的状态。情绪过于兴奋就通过慢速来稳定情绪,情绪过于低沉就通过大声来提精神,最终的状态就是平和、稳重、积极、注意力集中。而且弹奏的音色同人的平和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人越静,声音越深远,越纯净,人越温和,声音越有共鸣。如果学生每天坚持这样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仅会稳定弹琴的状态,而且长期的练习还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2. 通过对弹琴动作的控制达到稳定情绪和情感的作用。既然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直接影响弹琴动作变化,那么如果统一动作标准,无论何种情绪和情感,都是固定幅度的动作,不仅会统一演奏的声音,还会起到稳定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动作标准指的就是把连奏、断奏、跳奏的动作固定化,抬落的高度要固定,抬落的速度也要固定,这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比较艰苦的练习。
三、思维意识控制: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意识来计划和实施的,高度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意志力,为其行为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而不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紧张情绪,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人的意志力。人不仅分为内向和外向的性格,还存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别。而这两种人也是存在极大差别的。偏于理性的人,逻辑思维较强,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但感受能力较弱。偏于感性的人,情感较丰富,做事易情绪化,逻辑思维和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偏于理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快,动作也容易做标准,较容易入门,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费力。而偏于感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慢,动作也极不容易做标准,学习的进度也比较慢。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容易。思维意识的差别造成了人对感性和理性不同的偏向。而感性和理性对弹琴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动作时注意力的集中和弹奏的精气神上。思维意识的问题对弹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使弹奏出的声音失去靓丽的色彩......下面就对注意力和精气神的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1. 通过对弹琴动作的训练达到使注意力集中的效果。实际上每个人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只是因为不太严重,没有形成严重的问题,使我们没有太关注。而事实上,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会形成严重的病理状态,是造成许多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多动症》等等,最初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比较差,在严重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差,长期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又会形成心理疾病,再严重就是失去注意力、情感、肢体的控制能力,形成较严重的精神病态。对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是弹琴中最重要的内容。如何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呢?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主要会在其行为中体现出来,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司令官一样,对人体所有器官的命令和所有器官之间的联系都是由大脑来完成的。我们所说的注意力集中就是指大脑对所有器官具有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而如果大脑对所有器官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减弱就是我们所指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眼睛看到一个东西,并希望手和鼻子去配合,就先把信息传给大脑,由大脑分配给相应的器官,这样由大脑控制的动作,不仅具有记忆能力,各器官的行为也是协调和同步的。如果大脑的控制能力减弱或者器官之间就没有经过大脑去协调动作,那么这个行为本身记忆效果就比较模糊,甚至是没有记忆。而且各器官的动作也不够协调,使不同步的在进行。在弹琴的动作中,需要参与的器官主要是手臂、眼睛、嘴(数拍子),如果这三个器官是同步的运动就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所以弹琴时要求,眼睛盯住手腕使其保持不动、嘴数拍子的同时手才能动。前面在谈到演奏动作时一再提到要保持手腕的稳定,手腕的稳定究竟有何作用呢?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注意力集中,要认真,要细心。可怎样才能认真和细心呢?实际上我们通过手腕稳定的训练,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杜绝弹琴中用力砸琴的问题,二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寻求注意力集中的情绪状态。实际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和细心都是一种情绪状态,概括地说就是即小心又兴奋的状态。如果能够在弹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手腕的稳定,就必须极其小心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去控制手腕的稳定,这就达到了寻求注意力集中一点的目的。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使这种状态稳定后,弹琴时就不必保持手腕的稳定,只要能找到小心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就可以。
2. 通过对精气神的训练来减弱心理问题对弹琴的影响。人体的神经和肌肉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情绪的变化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力量的变化是通过肌肉系统来完成的。两个系统不仅是各自独立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肌肉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兴奋,而肌肉的松弛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放松。反过来,神经系统的兴奋也会造成肌肉一定程度的紧张,而神经系统的松懈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肌肉的放松。在弹琴时紧张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尖利刺耳,而松弛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柔和。就像是用硬物敲击和用软物敲击时声音的差别一样。而且肌肉的紧张会造成弹奏速度和灵活度的下降,所以我们强调肌肉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柔和、优美、灵活和快速的声音。如果弹琴不用力,仅仅是依靠手臂的重量来取得的声音音量又会很小,至少失去了音乐的震撼力。从这个角度讲弹琴时必
须恰到好处的去用力。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呢?既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又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解决。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兴奋来造成对肌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兴奋也是弹琴所必需的。人越是注意力集中,就越能凝神贯注,精气神也就越强,神经系统也就越兴奋。而这时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兴奋而逐渐加大,如果神经系统逐渐放松。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放松而逐渐减小。
四、总论: 以上是我对钢琴训练内容的基本分析,另外,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感情标记演奏法和真实音乐情感表现的问题,比如说渐强吧,就是某种情绪逐渐激烈的表示记号,如果我们只是在手上增加力度,音量是加大了,但情绪的变化却没有,造成了没有情感的弹琴,然后又让学生费力的去找音乐感,先不说这样找有多难,就即使是找到了,音乐感和演奏之间也是脱节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许多出国参加比赛的学生,经常得到外国专家:“技术一流,情感不真实,缺少个性”的评论。所有的感情记号,都表达了作曲家一定的情感内容,我们不能仅从演奏方法上来划分,要明确其情感内容,并让学生直接的去通过情绪的变化来产生演奏的效果。在没有明确情感之前,只是按照连、断、跳的动作进行简单的划分,而不用特意去划分手指跳音、手腕跳音和手臂跳音的区别,当动作熟练和稳定和稳定后,就直接让学生以情绪的角度、以声音的角度来演奏,只要能够表达正确的情感,弹出正确的声音,其演奏方法一定是对的。关于手臂协调性的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演奏者的情感体验同乐曲是一致的,那么情感的变化自然就会带动演奏者作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并且和音乐的语气是相吻合的。前面说了这么多的技术问题,好像很复杂。实际上概括起来就这么几点要求......
第三篇:[音乐论文]谈数码钢琴教学
★第二届stn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大会论文★
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由国外传人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内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同时也是受到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启发。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迅速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跨世纪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然而,自1985年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首次提出电子琴进课堂,这一期间经历了对集体课与个别课教学方法、效果的种种意见的争论。截至当前,许多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节省师资,缓解设备不足和大课形式小课上这一层面。”(《音乐周报》1999.5.28.)对数码钢琴集体课内在运行机制、实施操作方法及其教学优势的认识尚有待深化。这种新兴的钢琴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远未达到国外的普及程度。
为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尽快摆脱钢琴师资严重匮乏的被动教学局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自1993年开始,在广泛收集并汲取有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连续7年对音乐系全日制本、专科生及函授本、专科生共2800名学生实施了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较好地体现了高师办学特色,为高师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1.拓宽教学内容范围,增强针对性、实用性。以往普遍实行“一对一”钢琴个别课教学,教学内容一般是由基本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三大部分构成,存在着单纯注重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的倾向。钢琴普修课学生经过几年钢琴学习后,即使有的能弹奏车尔尼299、740练习曲和八、九级的乐曲,却仍然不会为简单的歌曲编配伴奏,实用伴奏能力普遍较弱,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根据高师培养目标需要和钢琴集体课教学大纲的规定,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由键盘和声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配弹伴奏四大板块构成。改从技术到技术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从技术到应用综合练习,加强了音型练习和编配伴奏教学,拓宽了教学知识面。注重在学习弹奏技术的同时,迅速熟悉键盘,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及各类伴奏音型特点,发展编配伴奏等实用技术能力。这样,在与个别课教学相同授课时间内,不仅使学生具备同等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并且具备综合弹奏的实用伴奏教学能力,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
在教材建设方面,结合教改实践需要,撰写国内首部数码钢琴集体课专用教材《钢琴十步训练法》。该书共设10个教学单元形成整体教学框架。教学进度要求2学年分4个学期完成(按慢班进度)。10个单元课题分别为:五指位置训练,大调和弦训练,大调属七和弦训练、小调和弦训练,大调音阶与琶音训练(上),七和弦与八度训练,小调音阶与琶音训练,大调音阶与琶音训练(下),副三和弦与转调训练,七和弦琶音训练。单元课题又分解为课时的教学课题,课题均由键盘技术技巧、音乐表现术语等构成。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包括:断奏(单音、双音、和弦、八度),连奏(两个音到小音群),乐句处理,旋律与伴奏层次,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倚音,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节奏律动,几种简易伴奏型,配弹简单伴奏。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的技术课题是:拇指的横向运动,手腕技术(二到四个八度三升、三降号以内的大调音阶、琶音),主和弦转位,连奏与断奏的转换连接,乐句走向与呼吸,波音、装饰音,复调乐曲,合奏,伴奏音型移调并配弹旋律,节奏踏板、切分踏板。第三学期(第五、六单元)技术课题是:手指的灵活、均匀、速度等技巧(三升三降号以内小调音阶、琶音),手腕的横向连带技术,双音、和弦连奏与同音换指,回转音、颤音,配弹伴奏(扩展音域丰富音型),乐曲的整体表现力。第四学期(第七、八单元)技术课题是:弹奏连贯流畅,旋律歌唱性,音色对比,力度对比,不同乐曲的曲式与风格,为不同风格的歌曲配弹伴奏。该部钢琴教材加强了理论学科知识与键盘技能知识相互渗透结合,教学内容呈现较强的逻辑性、连续性、系统性,体现高师特色。为适应高师成人学生学琴特点,《钢琴十步训练法》一书遵循技能形成过程固有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各章节分别充实了键盘和声学、曲式学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增加了音乐理论在教学中的比重。经过相关理论分析,把键盘技能训练过程的本质加以抽象化,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得技能训练过程脉络清晰,便于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完成本教程学习,可达到《车尔尼钢琴练习曲849》中部程度,能够弹奏相应程度的中外乐曲,具备相应程度的实用钢琴弹奏、伴奏能力。《人民音乐》、《钢琴艺术》载文高度评价《钢琴十步训练法》。
第四篇:谈钢琴学习中的“度”
谈钢琴学习中的“度”
益阳师范益师艺术实验学校陈艳
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使琴童数量越来越多。面对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长热切的眼神,作为我们钢琴老师自然也不敢怠慢。可是学琴到底是为了什么?学琴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把握教好和学的度?
教学实践和社会现实反应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读谱追求快。有些学生学琴没多久就双手摸谱,于是调号的作用常被忽视;对所有标记,指法未加注意,随意更改;对和声肢体未作仔细观察,弹了错音毫无知觉。
2、练习方法不够科学。不少初学者不会慢练,毛毛糙糙弹完了事;死记硬背,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还有些学生每天练习时间难以保证,一周中“两天没练,三天少练,两天狂练”的情形时有发生。
3、盲目追求速度。有些学生不去注意乐曲的风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要求,简单地认为弹得快就是弹得好。
4、考级考的太快。有些学生才学一年就考三级,学二年就考四级、五级甚至更高。琴童家长相互询问“考几级了?"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级数就知道谁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师水平好。
以上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策略如下;
1、关于读谱。教师应强调三个号:即谱号、调号、拍号;对于初学者可以要求用铅笔把变化音圈出来;根据学习程度教师要合理渗入乐理知识,并适当的分析曲式、和声等;讲解一般的用指规律,让学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2、关于练习方法。建议用慢速度唱旋律或大声念拍子,养成先慢练再加速度,最后根据乐曲的要求弹奏速度;逐渐培养视奏能力及听辨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多多鼓励,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并合理安排时间。
3、关于速度。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各种标记和术语,培养学生倾听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师本身要加强业务素质水平,多给与学生范奏、范唱,要向学生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风格、音乐家生平等等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建立音乐形象。另外应多让学生观看钢琴演奏会、器乐比赛,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及听CD,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扩大知识面。
4、看待考级。本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即学琴的目的。如果不正确对待,盲目
1基本功不扎实。追求考级快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弹奏较密集音群时易粘连不均匀,2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3缺少影响速度和进一步提高; ○
乐趣,忽略了素质能力方面的培养。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弹琴提高到培养人的高度,处理好钢琴学习中的教与学的度。素质教育不是把人变成弹琴机器,而是通过弹琴、唱歌、跳舞等途径,提高全面的修养,包括对音乐、对真理、对人生的认识。希望在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琴童的明天更美好。
第五篇: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技术要求(上)
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技术要求(上)
无论学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学钢琴究竟需要什么方法呢?翻看一下钢琴教法的书籍,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甚至连手臂的X光照片都有,钢琴弹法的技术要求几乎上百条、上千条。可我们培养出几位优秀的钢琴家?反观十八世纪,那时,科学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但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大师,如果说他们是天才,那么,为什么那个时期出现的天才那么多?这就涉及教育方法的问题。实际上演奏钢琴有技术,也没有技术。这就看你以什么角度去看了。没技术,就是说没有针对手的技术。要说有技术,就是说只有针对人的技术。一个人弹琴技术的好坏,与乐谱没多大关系,与钢琴没多大关系,主要与弹琴的人有关系。因为弹琴需要的是手和手臂,所以现在的钢琴技术基本上就是训练手和手臂的技术。可是我们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么?是人的大脑、思维、意识、神经、心理等等。如果我们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训练,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寻求更深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影响思维、意识、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环境等因素。钢琴技术训练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学习钢琴的训练总体可以分为:肢体(动作、神经)控制、情绪(性格)控制和思维意识(注意力、心理)控制三个方面。
一、肢体控制: 弹奏的本身需要手指、手臂、身体等肢体进行一定的动作,弹奏动作的训练就是对这些肢体控制能力的训练。实际上弹琴所需要的动作,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不用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到。连奏中的抬、落指的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拿东西时张开手的动作,断奏的抬、落手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懒懒的坐下时手的自然垂落,跳音的抬起动作就像是我们受惊吓急速抽回手的动作。唯一的差别是我们平时是无意之中做的,现在有意的做动作时会有一些不自然。在速度练习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之中应该有明显的感受,学生越快练就越弹不快,反而由于快速的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即使速度能够快,大多也是连滚带爬、乱七八糟的。如果进行一定时间的慢速练习,反而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原因就是,在超过一定速度时,由于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心理紧张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不够熟练造成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情绪和心理上的稳定性差造成的。这种紧张的情绪会造成肌肉的僵硬,使动作失去协调性。所以通过慢速练习可以使动作更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演奏速度的目的。(有关心理的问题,将在后面加以论述)我们要清楚的是,弹琴动作的训练,不是为了取得手指前所未有的动作幅度,也不是为了练习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的功能是具有动作的收缩能力,而收缩的速度取决于神经的反应速度,同肌肉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肢体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来刺激肌肉进行运动。而反复练习的作用就是使肌肉具有动作的自然性、习惯性和记忆性,使你的肌肉能够完全真实地展现神经系统传递的信息。所以,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意的自然”。关于弹琴的动作,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虽然乐谱上有各种各样的标记,但归纳起来就只有三类。一类是连奏,二类是断奏,三类是跳奏。连奏指音符之间有连线的弹奏方法。断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也没有其他标记的弹奏方法。跳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但有跳音、顿音标记的弹奏方法。乐谱上就只有这三种奏法。例如:倚音、波音等等的感情标记都可以归纳为连奏和断奏两种弹法,主要的分别就是音符之间的连线。相信只要认真分辨,很快就可以区分所有乐谱的弹法了。下面我在介绍几个弹琴动作的要求:
1. 手型:先把手自然下垂,然后小心的保持手下垂时的形状并抬起来放在琴键上,这就是弹琴要求的手型。也就是说弹琴的手型就是要把手处于最随便、最自然的状态。而这时的手型,也符合手心空的、手腕平的、手指能立住的手型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五个手指分别放在五个琴键上。因为弹琴的状态就是保持自然的状态,在弹琴的过程中,无论多难的乐曲,多复杂的谱例、多大的跨度,都要看作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考验。演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手的自然状态不变。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大,放在琴键上自然就是五个琴键的位置,不用特别要求。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小,而非要将手指分给五个琴键,就必然造成手的僵硬。结果是没开始弹琴手就已经先僵硬了,这等于是人为的给弹琴制造障碍。而且如果保持手的自然状态,就可以让手指随着重心的方向落键,就不存在重心移动的问题。实际上重心移动的本身就是要手找到最自然的状态......2. 断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将手从琴键上抬起,并匀速落下。断奏的弹奏要领关键是要保持手腕和手型的不变,尤其是手腕,要绝对保持稳定的状态。(动作中较易出现加速下落和落至琴键时突然减速的问题,这是由于心理紧张造成的。)
3. 连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只运动手掌关节,将手指抬起,并匀速落下。注意的是手指的关节是保持不动的。同时要格外之一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连奏的落键也容易出现同断奏一样的问题)4. 跳奏:要领与断奏相同,只是动作相反。在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下,弹奏琴键,并快速抬起。
二、情绪控制: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所体现的就是无论是人类从事何种行为,都带有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肢体的行为方式,在情绪和情感具体表现上的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而这两种性格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开朗大方,情感易于外露。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大,容易用力。内向型性格的人,性格温和稳重,情感比较内敛。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小,容易懒散。这仅仅是性格对弹琴的影响。同时影响弹琴的还有个人情绪的问题,人是生存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于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喜欢的就高兴,遇到不喜欢的就沉闷,这些情绪也直接影响弹琴的效果。无论是感情还是情绪,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在影响弹琴,一是弹琴的动作,另一个是音乐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情绪和情感通过影响弹琴的动作变化,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力。情绪的不稳定,会造成弹奏速度的不稳定和音量、音色的不平均,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对乐曲内容和风格的正确演绎。那么如果稳定了弹琴的动作就等于控制了情感和情绪对弹琴的影响。对于情感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整:
1. 通过对情绪和情感的调整达到使性格发生变化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无论怎样变化,无非就是急躁、兴奋、激动或是懒散、低沉、麻木。在学琴的初期,可以通过慢速练习和大声数拍子来达到调整的作用,慢速练习的目的就是要稳定情绪,而大声数拍子的目的就是要提起精神,使人的状态兴奋起来。大声数拍子的要求不是大声,而是用兴奋的情绪来数拍子,只是在大声数拍子时人容易兴奋。在最初练习时要通过不停的调整来达到稳定情绪的状态。情绪过于兴奋就通过慢速来稳定情绪,情绪过于低沉就通过大声来提精神,最终的状态就是平和、稳重、积极、注意力集中。而且弹奏的音色同人的平和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人越静,声音越深远,越纯净,人越温和,声音越有共鸣。如果学生每天坚持这样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仅会稳定弹琴的状态,而且长期的练习还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