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
一、社会投资模式改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4年9月21日,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规范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剥离了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打破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银行债务融资的长期依赖。在政府债务清理及PPP模式开展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停止一般性银行债务融资商业银行面临一系列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PPP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需要辩证看待。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量和中间业务量将大幅萎缩,但商业银行也可以借此开拓新的贷款渠道和客户、创新融资服务品种、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开拓业务、开拓银行咨询业务等。
二、PPP项目融资特点
PPP项目融资是典型的项目融资,总体来看可以分成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
(一)权益性融资的特点
作为权益性资金的社会资本,对PPP项目投资回报水平与所投资项目类型、项目所在行业关系不大,而与当期资本市场资金利率水平密切相关。根据权威机构的调研统计,常见投资型项目IRR回报水平(2012~2014年)轨道交通PPP项目为全投资(税后)IRR不高于8%(比如北京地铁4号线、14号线、16号线),对应资本金IRR约10%左右;污水处理PPP项目的资本金IRR约8%~10%;固废处理PPP项目的资本金IRR约8%~10%;供热PPP项目的资本金IRR约8%;大中型水力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机制调整前,多数省区水电上网电价核定原则为资本金IRR为8%电力央企项目收购的资本金IRR达到8%~10%
权益性资金的的特点主要是资金投入具有永久性,需承担项目完全风险,公司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但同时其资金成本较高;稀释公司控制权。
(二)债务性融资的特点
权益性资金对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普遍要求10%左右,商业银行5年以上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左右,债务利息抵税后债务资金成本更低。债务融资在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不会分散公司控制权。
PPP项目融资中,商业银行向特定工程项目提供协议贷款,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在实务工作中,商业银行针对贷款项目经营收益的重大不确定性,还可要求有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担保,即贷款行有权向第三方担保人追索,但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以他们各自提供的担保金额为限,所以称为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三、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
受财政部“43号文”的影响,不少中小型商业银行2015年业务规划提出逐步退出地方融资平台类的项目。PPP项目成为了商业银行必争之地,但通常来讲有稳定收入、经营现金流的好项目,地方政府不用PPP进行融资;而现金流不好的项目,商业银行不愿介入。
(一)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
1、周期风险
从PPP项目贷本身来讲,存在期限长和还款不确定等风险。PPP的特许经营期一般20-30年,起贷款期限相比一般贷款期限更长。20-30年的项目建设运营期内银行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将首先对银行安全形成影响;偿还项目贷款,除了项目自身的经营收入,还需要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或财政补贴”等予以支持方能偿还融资。而涨价听证、排他性条款在未来期间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政府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是PPP项目中重要的一方,对PPP项目的顺利建设运营具有关键性作用。一旦政府失信,即新人官员不续管前任官员开展的PPP项目,项目就容易陷入停滞状态,项目回报就无从谈起。据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在授课培训过程中的统计,参会的90%企业家、70%民企最大的顾虑就是政府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法律上对PPP合同性质的认定存在争议,民事合同和行政合同的不同认定,直接影响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对话机制。如果按行政合同执行,作为投资者的企业遇到问题,只能申请行政复议,最终还是政府说了算。
失败的案例,例如青岛威立雅污水处理项目中,当地政府在签约后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以降低承诺价格;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项目中,政府废止了当初指定的管理办法,致实施机构拖欠合作公司污水处理费最终致项目失败;廉江中法供水厂项目中供水量和水价都未达到当初合同规定的标准;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和鑫远闽江四桥则是由于出现了竞争性项目而政府又无法按约定给予补偿。PPP要求政府改变自身定位,由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项目的合作者和监督者,并严格遵守契约精神。
3、项目甄别失败风险
公共设施收费未能完全市场化。PPP模式以特许经营权为基础,其中项目投入是否能预期收回的核心就是收费环节。中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收费未能市场化,一般由发改委审定,如水费、电费等。项目市场化与收费未市场化的矛盾导致很多项目收益未能按预期实现。
4、支付风险
公共项目中有些项目依靠使用者付费能够覆盖项目投资收益,有些则不能完全覆盖,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来保证项目的实施,这样的项目一般有政府公开承诺的文件。但由于项目建设时间、运营时间较长,不确定性较大,政府可能出现无力偿还的情形,导致项目投
5、法律风险
中央政府没有正式出台真对PPP模式的法律,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没有自保的有力武器。可能出现由于法律法规的修订、颁布等,导致原有项目合法性、合同有效性发生变化,给PPP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导致项目失败和终止。如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采取PPP模式融资建设,在合同签订后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收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外方投资者被迫与政府重新协商投资回报率。
(二)应对风险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点,商业银行对接PPP业务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展开:
1、充分把握项目实质性经营风险,预测项目现金流。项目选择方面,建议优选民生型、强需求具备良好现金流的项目,如自来水与污水处理工程、供气供热工程、轨道交通、垃圾处理与焚烧发电、城市供电、机场高速、收费路桥等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具备垄断性或独占性的项目为佳。在PPP项目尽职调查时,银行需要扎实开展可行性分析,全面梳理项目运营中的风险,识别重大风险点,提出风控措施,尽量完善操作方案。
2、尽量选择财力充足的地方政府及实力较强的国企为交易对手。项目前期充分开展政府承债能力和履约能力评估,综合考察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及增速、产业结构、省内排名、招商引资环境、政府主要官员的从政履历、官场反腐及领导变动、过往地方债务违约情况等。在考察合作企业时,可以重点考察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层经验、主要负责人的履历与信用记录、企业经营收入与利润结构、金融机构信用记录、诉讼记录等方面。优先与省级国企或地方国资委直管的一二级核心子公司合作,谨慎与综合实力偏弱的国企子公司开展合作。在地方政府选择上,优先选择各大经济板块的城市群中,本级财政收入排名靠前的发达城市与国家级开发区,谨慎营销财政收入省内排名偏低的县级市、省级开发区、直辖市的非核心区县。
3、选择有实力的社会资本作为PPP合作伙伴。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优势在于募集资金、财务监管和资本运作,弱势在于项目建设及运营。若无第三方合作伙伴,PPP项目的建设运营及经营需要依赖地方政府的诚信及地方国企的管理能力,银行在商业谈判与运营期监管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选择具备PPP项目建设及运营经验的社会资本、咨询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既便于与政府的商务谈判,也可保障项目顺利建设,降低运营风险。建议优选具备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管理经验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央企,或实力较强的民企联合拓展PPP业务。
4、参与PPP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做好前期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拥有隐性政府担保,但是在PPP模式下,项目公司债权具有期限较长、利率偏低的特点,并且没有政府隐性担保,这主要取决于PPP项目的公共属性,较长的特许经营期和稳定的利润使得PPP模式很难带来较高的回报,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项目前期做好项目收益测算和期限匹配管理等尽职调查。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研究PPP项目收益预警,既要制定PPP项目的退出方案,也要制定如何中途跟进PPP项目的方案。
四、路径选择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项目公司是PPP项目的融资主体,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支持对象,但由于PPP项目在国内发展尚未成熟,不确定性较高,银行在进入时,应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风险偏好,甄选优质客户和项目,提高综合收益水平,降低信用风险。与传统贷款人角色不同,商业银行在PPP项目中将担当综合化的融资服务咨询机构,一方面,银行为PPP项目提供良好的金融资源,包括贷款、投行、保险、信托等,另一方面,银行业将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开发等顾问服务,为项目开发提供咨询。
商业银行参与PPP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投贷模式——中信集团联动参与PPP、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银行理财借道支持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保理融资、融资租赁等。
(一)投贷模式——中信集团联动参与PPP
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和运用投行资金的形式满足PPP项目融资需求,发放贷款使得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的债权人,投行资金的介入使得商业银行可成为PPP项目的股东,商业银行既获得利息收入,也可以获得股息收入,这有助于调节银行收入结构。同时贷款和投行资金联动可以降低银行大规模贷款带来的风险,投行资金的参与也为银行更好参与PPP项目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信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拥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中信集团联合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信托、地产、咨询、基金等子公司,“中信PPP”模式由中信集团牵头,各成员公司联系人负责的模式,实现日常事务、项目信息的共享。中信银行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股权投资、对接险资、理财融资,票据、债券等产品,从传统的信贷服务机构转变为综合性的服务商。
投贷模式适用于有金控集团和多元化集团的商业银行,多数商业银行不具备开展产融结合的条件,因此不适合多数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
在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受限和偿还能力受质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失去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一大贷款投向。PPP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贷款投向,PPP将成为城投债的替代和延伸。PPP项目股权资本金一般为30%左右,除此之外,银行贷款将是其主要债务资金来源。PPP项目多为公共基础设施,其主要风险被社会资本、公共部门和商业银行合理分担,PPP项目贷款风险较低。
PPP项目贷款具有稳定的回报率和安全性,贷款模式是各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业务方式简单,操作简便。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可以提供并购贷款、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并可承接PPP项目运营期营收存款业务。
(三)银行理财借道支持PPP
银行理财产品参与PPP项目主要是通过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由银行募集资金,信托公司负责投资PPP项目。银行理财资金进入PPP项目主要通过项目公司增资扩股或者收购投资人股权,并作为机构投资人股东,获得固定回报,并不承担项目风险。退出时有股权转让和直接减资两种方式,股权转让是指项目公司支付股权受让金,直接减资是由银行支付给信托公司资金,然后返还给银行理财账户,程序相对复杂。
银行理财资金或者信托作为机构投资人股东参与PPP项目,虽然是名义上的股东,但是仍然面临政府信用不足、项目失败等特殊风险,因此银行和信托在执行前,需要既做好尽职调查,规避项目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又要确保项目担保的可靠性,在最坏的事情发生的情况下,减少损失。
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对商业银行产品设计、市场推广、风险控制等能力要求较高,一般适合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商业银行。
(四)资产证券化
PPP资产证券化是指以项目未来收益权或特许经营权为保证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适合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融资方式。PPP项目通过收费方式收回前期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项目资产长期性、安全性好。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一是可以通过信托等通道,用表外资金购买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调节银行理财产品或资管计划的风险和久期;二是银行非银业务部门可以参与PPP资产证券化的设计产品和承销。
资产证券化模式的PPP项目大多已进入运营期,已产生现金流,是商业银行获取稳定现金量的重要渠道。大中型商业银行可以从产品设计、承销等几方面参与,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直接通过信托计划参与其中。
(五)股权融资
由银行撮合组成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者由机构和个人组成,然后参与PPP项目公司股权。
股权融资模式对多数商业银行不适用,商业银行一般不愿直接参资入股实业项目。对涉足基金投资的商业银行来讲,参与PPP项目股权融资是一个途径。
(六)保理融资
保理融资是指保理商买入基于贸易和服务形成的应收账款的业务,服务内容包括催收、管理、担保和融资等。PPP项目公司将其在贸易和服务中形成的应收账款出售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拥有债权,并负责催收,此时PPP项目公司通过保理业务融资;与此对应的是PPP项目公司的交易对手方在与PPP项目公司贸易和服务中,形成应收账款,贸易商将债券转让给银行,由银行向PPP项目公司催收账款。
近年来,保理融资的兴起,给商业银行创造新的收入机会,特别是全国性商业银行具有广泛地客户群体和市场网络,能够有效降低保理催收的风险。
(七)融资租赁
PPP项目公司与租赁商签订合同,由后者负责采购设备,然后租给PPP项目公司,此时租赁商拥有PPP项目公司一项债权,租赁商将其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负责向PPP项目公司收取租金。
融资租赁模式需要租赁公司的中间配合,PPP项目利润率本已被政府限定,租赁公司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蚕食利润空间,因此,该模式不是商业银行参与PPP融资的理想模式。
资金是PPP项目血液,商业银行可视为造血机构。商业银行通过合理把控风险,选择适合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特点的途径参与到PPP热潮中来,实现经营转向和业绩增长。在国家财政部正式公布的2014年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名单中中信银行成为首家为财政部PPP模式示范项目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为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提供融资。
参考文献:
[1]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国发〔2014〕60号,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3]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2014.12
[4]邓云,商业银行在PPP模式中的业务机会及相关策略研究,工程经济,2014.9
[5]叶晓甦,商业银行对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建筑经济,2010.10
第二篇:谈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的风险管理方法论文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风险管理思路,并结合我国银监会项目融资的相关规定要求,分别就项目融资贷款的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超支风险和环保风险等事项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原理及方法,对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
一、项目融资风险简介及分类。
项目融资风险是指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贷款质量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施的进程,可把项目融资风险分为项目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两大类风险。根据风险可控与否,项目融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其中,系统风险是指由于遭致超出项目公司和政府控制范围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导致项目在生产运营期间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无法提前精准预测,它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是不可控制的,它只能采取某些预控措施、手段来降低或转移,包括法律、政治、金融、战争等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除系统风险以外的、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直接相关的一组风险,这类风险是项目公司自身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控制的风险,项目公司能提前和安排如何去管理、控制的风险,它主要包括项目的完工风险、生产风险、环保风险等。
根据国家银监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对项目融资业务及特殊风险作了明确的定义,将其分为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并进一步细化为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汇率风险、环保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
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原理及方法。
(一)政策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政策风险指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在劳资关系、税收制度、产业规划、关税程度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上的政策是否明确清晰、项目所在的立法是否完善、当地政府是否鼓励支持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项目可能会受到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在投资以前仔细研究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条件和政策意图,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这些政策具体包括当地政策、税收政策、关税政策、价格政策和汇兑政策等。
某一项目能否建设、运营成功,如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特许权和税收减免政策时,则控制政策风险就不可忽视,应当将控制或化解政策风险工作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给予足够重视。控制政策风险要求项目投资者广泛收集和分析影响宏观经济的政治、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保险转移风险,即贷款银行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公司向保险公司就政策风险事项投保,以支付一定有限的保险费用为成本,转移不可预见的政策风险。此外,项目公司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磋商,争取得到政府书面承诺,规避某些政策变动方面的风险,以降低风险,例如,向当地政府争取获得某一项目独家经营权利或许可证、较长时间的特许经营权等承诺。若为境外项目,还可以与世界银行、当地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一同安排平等贷款,通过这种业务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所在国政府干中途涉贷款利益人的风险。
(二)筹资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筹资风险是指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资金不落实,导致建立工期拖长,成本增加,原定投资效益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比如,已承诺出资的投资者中途发生变故,不能兑现承诺;原定发行股票、债券的计划不能落实;公司由于经营状况恶化,无力按原来计划出资;资金不能按建设进度足额、及时到位等。
导致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预定的投资者或贷款人没有实现预定计划或承诺而使融资计划失败,即项目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的出资能力问题。因此,在选择项目的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时,应选择资金实力强、既往信用好、风险承受能力大的出资人;同时,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应考虑备用融资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另外,要加强项目前期的分析认证及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促使项目的融资计划及投资计划大体平衡。
(三)完工风险及管理。
完工风险是指因拟建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不能如期运营、不能达到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原材料指标、能耗指标等)而形成的风险。完工风险是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和典型风险之一,完工风险一旦发生,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内就无法达到产量、质量、成本、最低储量等技术完工标准,更不能在约定时间内达到现金流量完工标准等等。如果拟建项目不能按约及时完工或者不能按商业完工标准投入正式运营,则预测的现金流量仍不能取得和用于偿债,造成银行贷款逾期、贷款利息增加,最终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完工风险是各类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之一。就项目公司而言,它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各种管理措施来进行减小或消除,如通过事前合同协议的方式,将部分完工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公司。项目公司和项目承包公司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进度、完工时间、工程质量等内容,如果延误交工和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各种赔偿条件、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通常,对于贷款银行一般采用“商业完工“的概念,它的标准是专家按照贯例做法确定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和标准能确保建成后的项目具备足够的条件来实现现金流。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增强限制、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的安全性,达到缩减或彻底消除完工风险,贷款银行通常也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承包公司、或项目实际控制人等项目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借助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为如期完工提供外部支援,以降低完工风险。
(四)产品市场风险及管理。
产品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项目公司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是否存在该项目产品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否有相似项目竣工;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准入门槛;当项目进入运营阶段时,项目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仍然有市场;项目所用的技术是否可能被超越。
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开工的盲目性。而在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签订建立在固定价格基础上长期的原材料及燃料供应协议和产品出售协议,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收入的影响。
(五)超支风险及管理。
超支风险是指项目在建设期间的总体费用(包括工程建设、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升级等费用)超过了原定计划预计的总体费用概算。造成此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如物价上涨、利率上升、汇率变动、用工成本上涨、环境治理、迟延完工以及工艺技术方面产生的问题都是造成此超支风险。然而,建设项目运营管理费用和还贷资金都来源于预期的项目收益,项目超支风险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交工、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甚至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停建,若项目公司在能重新找到新的补充资金来源,原项目可能会中途而止,从而造成前期投资颗粒无收,银行贷款也形成不良资产,牵涉众多利益关联方受损。反过来,银行为了盘活不良贷款,可能又会面临被迫再向项目投入新的贷款的恶性循环。
超支风险是影响我国项目竣工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方法通常是由项目公司利用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和贷款银行利用“完工担保”或“商业完工”进行,并通过工程建设合同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工程承包公司。例如,强化项目发起人支持,将成本超支后弥补资金缺口的责任分摊给以发起人为主的各方是化解超支风险的有效手段。项目建设阶段,贷款人一般会按工程进度付款,但是为了控制风险,对每笔贷款的支付都要有一些先决条件,而项目公司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将工程的阶段要求和奖罚体现在承建合同中,或者每月按一定比例留存支付承包商的资金。最终项目完工时,如果发生意外,承包商将只能得到减去赔偿金后的部分留存资金。
(六)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及管理。
原材料风险是指上游供应商不能按时交付符合规格的原材料风险。供应商越少,需求量越高,个别材料代替现有材料越困难,项目就越容易产生瓶颈,上游风险就越高。因此,确保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对项目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保证项目如期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的营运风险是指项目建成后,在试生产和生产经营阶段由于工艺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供应、电力供应、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影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未能实现预期经营成果的风险。如生产条件风险、生产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
显然,原材料风险和营运风险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转,危及项目公司正常经营,这类风险发生后,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公司实现现金流,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用以支付公司的生产运营费用,更不能按期偿还银行到期债务,这两类风险可能使得项目公司功亏一篑。针对这两类风险,贷款银行应督促项目公司尽可能通过一系列信用担保合同和协议文件,将其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比如,项目公司应尽可能与信赖可靠的伙伴就能源与原材料供应、材料质量规格、产品销售、运输问题等签订战略协议,形成有长期的、稳定的、可靠的价格合同,签定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法律文书,使项目公司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有自己安全可靠的供给来源。当然,在签订项目文件时,应订立明确严格的条款,包括与涉及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延期惩罚、质量保证、固定价格或价格波动区间等。另一方面,项目公司应加强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强化项目管理水平,努力提高项目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
(七)汇率风险及管理。
汇率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成为常态。在境外项目融资业务中,汇率的上下波动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和经营成本的高低。倘若东道国货币疲软贬值,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的价格就会上升,进而推高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汇率的波动变化对项目公司的债务结构和偿债压力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项目设计规划时,其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股本回报率、税后净现值等的分析均基于初期设定的汇率与贴现率,如果汇率较原设定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将间接影响到这些经济指标,从而出现较大的数据出入,进而对项目的财务指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汇率风险的控制相对复杂,对风险防控的技术要求也很高,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分析国际金融走势和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并从专业的角度,制定汇率风险防控方案,通常,项目公司可采用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工具,如汇率期权、货币掉期等工具来对冲风险,烫平汇率巨幅变动给项目公司带来的成本波动。需要注意的是,在东道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并不多,但可以通过提前预测汇率变动趋势来调整项目公司资产与负债的货币结构。
(八)环保风险及管理。
项目环保风险是指项目公司为满足环保法规的硬性要求而增加新的资产投入或项目被迫停产的风险。近年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变得日益严格。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因满足环保要求而成本上升,甚至因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被迫停建、停产,因此,银行在考察项目融资贷款项目时,必须对环保风险予以足够重视。
环保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是贷款银行要通过学习了解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考察项目公司是否取得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许可,有无相应的环评报告,要督促项目公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保许可的充分考虑,银行融资要将项目是否取得环评审批做为申贷的前提条件,并在计划中考虑到未来可能增加的环保成本,并根据环保法的变化予以调整,确保项目建设及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三篇: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管理
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管理
摘要:
PPP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中,对缓解我国政府财政上的压力以及提高公共设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基于PPP模式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具有投资规模大、杠杆融资比例高等特点,导致项目在成本与收益上容易出现财务收益的不稳定,具有明显的金融风险。本文研究了PPP项目存在的金融风险,并作出一定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从项目发起人的角度分析对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
项目发起人角度;PPP项目融资金融;风险管理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PP),意思为借助政府部门和私人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项目融资模式[1]。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一种公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发起人与政府机构等参与者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利用项目发起人的各项资源同政府部门的广泛影响力、规划能力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项目发起人会受到因融资金融风险带来的各种不稳定性影响,因此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对风险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一、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
1.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识别PPP模式作为一种公私合作的模式,与一般的投资项目不同,PPP项目具有投资巨大、杠杆融资高、建设投资期长、融资成本较高等特点,项目发起人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公司与政府部门、贷款银行、供应商、承包商、用户等进行法律、融资等各个方面问题的讨论。在这种投资过程中存在着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2]。形成PPP项目金融风险一方面是受到了PPP项目融资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利率市场化、汇率的自由浮动管理制度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面对PPP项目发起人不仅仅需要面临一般的金融风险,因其项目的特点,还面临着风险承受期长、高不确定性、风险叠加性和累积性、互动性等诸多考验。
2.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评估目前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风险和对表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有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模糊综合评价法、VaR方法、压力测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弊端[3]。面对如此多种类的风险评估方法,在PPP项目融资金融风险评估中该如何选择就成了首要面临的问题。实际操作中,选择最佳的评估方法,首先需要基于可靠性、可理解性、系统性、经济性、可塑性等原则对其进行分析,选出最佳风险评估方法,从而应用进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评估中。
二、基于项目发起人角度强化PPP项目融资金融的风险管理措施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PPP项目融资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1.风险分担风险分担是项目发起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项目发起人需要在项目的前期与政府机构、贷款银行以及各个参与者进行多次的谈判,并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实现项目风险的转移,从而降低自身面临的风险。但是通过实际实践发现,这种方式因谈判时间过长,会带来较高的谈判成本[4]。因此,关于风险分担方面首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需要对风险具有最高控制力的一方控制风险、承担的风险需要与回报成比例关系、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
2.针对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将汇率风险分担的条款设置在PPP项目合同中,如此一来,项目发起人将需要面临的风险转移到利益的相关者中,之后项目发起人需要考虑的是剩余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在进行外汇风险头寸的识别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外币支付的金额、外币收费的金额、外币收支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外币收支的时间,实现项目在外汇收支时间上的匹配,则可以直接降低暴露在市场上的外汇风险敞口从而有效减少外汇波动风险。在选择合适的汇率预测方式时,可以考虑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定性预测分析法等等。另外可以采用外汇即期合同法、借款法、投资法、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项目发起人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的管理。项目发起人可以利用外汇合约交易,根据外汇收支需求和外汇银行合作制定一个远期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以固定的汇率、金额以及日期进行外汇买卖交易。或者是采用外汇掉期交易方式,项目发起人采用掉期交易方式在买入或者卖出一笔外汇时,买入或者卖出一笔同金额但是不同期限的外汇,扎平外汇风险头寸。这种风险管理方式我国在2005年8月允许商业银行开展[5]。另外可以采用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和外汇期货交易,项目发起人可以根据未来预期汇率的走势签订非交割远期外汇协议,约定远期汇率期间与金额,在合约到期时只需要对实际汇率与约定远期汇率的差额进行现金交割结算,不需要进行本金结算,利用NDF交易锁定汇率波动损益。外汇期货交易使用的是标准化合约,项目发起人需要根据未来外汇收入或者是支付情况,在外汇期货市场上进行买进或者卖出与未来外汇收支同币种、同金额的外汇期货合约。另外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的其他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的控制。包含汇率保险和出口信贷。其中的出口信贷是一个政府为了能够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出口和国际海外项目承包等对本国出口的产品提供信贷担保。
3.针对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主要的管理方法有签订固定利率合同法、利率互换交易法、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法、利率期权交易法、货币互换交易法。签订固定利率合同是项目发起人与银行签订一个固定利率合同,锁定利息成本。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无法享受到利率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利率互换交易是在为了能够实现融资成本降低的目的下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间段根据当初约定的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仅对利息额进行交换。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是项目发起人对持有的贷款品种的受限额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品种同金额但反方向的利率期货合约交易。利率期权交易能够在利率水平往不利方向发展时保护利率,在利率出现有利变化时保证得益。利率期权中有多种形式,一般比较常见的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货币互换交易,是将两笔相同的金额、相同的期限,但是不同币种的货款进行调换,另外同时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相同举例说明,某项目发起人具有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贷款,但是需要一个美元贷款,而正好一家美国公司持有一笔美元金额但是需要一笔同该美元金额一致和期限的人民币贷款,双方可以采用货币互换的方式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贷款,这种方式能都降低汇率风险。
4.针对通货膨胀的风险管理整个市场持续处于波动状态,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动而发生改变,而对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就要求其价格既能够平衡每个利益相关者,同时又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为了能够达到这个要求,针对通货膨胀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签订物价指数保值条款合同法、签订外汇和物价指数保值条款合同。物价指数保值条款合同是项目发起人在签订合约的过程中将实际产品价格或者物价指数变动情况对合约价格进行调整并列入到项目合同中。签订外汇和物价指数保值条款合同是项目发起人发现项目收费和成本支付货币中存在外币使,需要综合考虑汇率变动和产品变动对收益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这种通货膨胀或者汇率变动超出了一定范围时可以直接调整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或者是延长特许期[6]。一般情况下,汇率出现调整,PPP项目对会汇率变化设置一个区间,当汇率变化在区间范围之内,汇率风险由项目发起人承担;当变化幅度超过区间范围,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偿,补偿原则为能够保证项目发起人处于汇率变动前的经济地位为标准。
三、结语
在PPP模式下,实现了政府与私人之间的合作,将政府的有利资源与社会资本的有利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实现的不仅仅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共赢,这种共赢涉及项目的所有参与单位或个人。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金融风险在进行了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之后,结合PPP项目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最终实现对PPP项目融资金融的有限管控,才能够真正发挥出PPP项目的意义。
第四篇:旅游PPP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旅游PPP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导读:日前两部委发布《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文旅旅发﹝2018﹞3号)(下文简称3号文件)提出鼓励在旅游领域开展PPP模式。此前该系列文章已经详细介绍文件中涉及到关于PPP旅游的宏观背景、资产运作方面的内容,本文作为该系列的最后一篇,详细阐述文件中提到的关于金融支持渠道方面的运作内容,分别介绍股权基金、PPP项目担保基金、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四种PPP项目融资方式。
一、股权基金
在3号文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国政企合作支持基金和中国旅游产业基金的股权投资引导作用”。那么股权基金是如何介入PPP项目中的呢?一般来说,股权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成立引导基金,另外一种是社会资本发起投资基金。
(一)政府成立引导基金
该种情形是指省级政府层面出资成立引导基金,再以此吸引金融机构资金,合作成立产业基金母基金,母基金再根据审核后的项目设立子基金,由地方财政做劣后级,母基金做优先级,地方政府做劣后,承担主要风险。
(二)社会资本发起投资基金
这种情形是指有建设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发起股权投资基金,社会资本一般都具有建设运营的资质和能力,在于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后,通过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对接项目。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担任GP,金融机构作为优先级LP,社会资本作为劣后级LP,成立有限合伙形式的投资基金,以股权的形式投资项目公司。
二、PPP项目担保基金
在3号文件中提到,“鼓励各地设立PPP项目担保基金,带动更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PPP项目的投融资支持”。那么何为PPP项目担保基金呢?一般来说,担保基金是由政府牵头,联合担保公司、银行,设立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授信的特色功能,为中小型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针对PPP项目担保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为PPP项目提供融资授信的基金。
由于旅游项目一般资金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流动慢的问题,因此设立这种基
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社会资本介入PPP项目,为其提供授信保障,降低投资信用风险。
担保基金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抵押资产足额的授信;
第二,提供信用敞口,扩大授信规模;
第三,突破传统信贷的固有限制;
第四,融资成本合理;
第五,申请渠道畅通,业务办理高效便捷。
不过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虽然在文件中有提及鼓励PPP担保基金,但是目前市场上真正用于PPP市场的担保基金资料很少,大多数担保基金主要用于专项建设或者创业类型小微
企业的融资便利。因此,专项基金究竟如何在PPP市场上发挥作用,还需要再加以观察。
三、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
在3号文件中提到,“鼓励能够产生可预期现金流的旅游PPP项目通过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作为PPP模式融资的两种常见途径,被市场广泛运用。
(一)债券融资
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PPP项目公司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可以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可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主要的债券类型有以下几类:
1.中期票据:针对PPP项目公司发行的中期票据,其基本要求有:主体信用评级一般AA-以上,是存续超过3年的非金融企业,社会资本方申请发债需要资质良好。
2.项目收益票据:项目收益票据是指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且以项目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为主要偿债来源的债务融资工具。鼓励以项目公司作为发行主体,也能通过集团公司发行。项目收益票据的期限涵盖项目生命全周期,期限与项目现金流匹配,发行期限灵活。募集资金可以用于项目建设和用于偿还前期形成的项目贷款。
3.项目收益债券:是指由项目实施主体或其实际控制人发行的,与特定项目相联系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特定项目的投资于建设,债券的本息偿还资金完全或主要源于项目建成后运营收益的企业债券。
(二)资产证券化
按照《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本不可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但该指引又做出特别规定即:地方政府按照事前
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可以作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在PPP项目中,典型基础资产如下所示:
满足条件的PPP项目公司的应收款、收益权等均可以通过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具体由PPP项目公司作为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将PPP项目项下未来可预测的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进行组合,形成基础资产包,向SPV进行真实出售,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在证券市场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将认购资金用于项目公司建设运营。
四、做好旅游PPP项目融资的关键点
从融资的角度分析,一般从这几个方面看,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核心是现金流。
对于PPP项目而言,一般也是从建设期、运营期、移交期全周期生命来看。通常PPP项目的盈利收入是从运营期才开始产生的,建设期只是作为资金原始投入,因此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是以信托、私募等形式介入的模式,资金流动性就会产生比较大的问题。
首先对于建设期而言,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安全性相对较低,因此要增加增信手段。对于投资方而言,要提前把流动性解决方案设计好,以防止期限错配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建设期没有现金回流,没有收益回款,因此投资方可以寻求收益诉求比较低的钱,或者进行结构化安排,把一部分收益转移给收益诉求比较高的股东,以吸引大股东介入。此外,由于建设期现金流是净流出的,因此比较不稳定,我们可以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平衡现金流。
其次就是要选择好投融资方式。比如投资比例,投多好还是投少好,若仅仅是为了获取施工总包权、设计权、运营权或者供应物料权,是为了投标的话,当然投的钱越少越好,说白了因为投资方不是为了挣投资收益的。还有投资性质,具体是做什么性质的投资?再有就是财务工具的运用。是否采用财务杠杆?如果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的话,为了避险,可能就要用财务杠杆,还要用结构化的安排,做结构融资。
最后是PPP模式的选择。基本上从收入来源方面有三种,一个是使用者付费,就是一些收益比较好的,靠自己的收入可以覆盖投资成本和合理收益的;第二类是完全没有收益的,比如一些不收费的道路,一些不收费的文化场馆,这种建设全部由政府付费,由进行政府采购。还有一个就是本身有一部分收入,但是这个收入不足以平衡全部投资,不足以让社会资本获得合理回报的,需要由政府的财政进行补差的,这种方式叫可行性缺口项目。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查瑞祺
第五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研究
摘要
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与日俱增。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和信贷融资风险现状,分析了信贷融资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指出了相对应的对策,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为银行化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提供参考。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The financing risk preven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to the SME credit Abstract: The commercial bank credit facilities for SMEs risk is increasing.This paper analyze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financing risk status, 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risk of credit facilities,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s countermeasures.By this study, w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bank to resolve the SME Loan financing risk.Keywords: Commercial bank SMEs credit facility
一、问题提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解决就业、提供生活便利等多方面的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尤以融资难为主要因素。通过官方公布数据显示,70%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来分析,中小企业主要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渠道。由于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风险控制,因此在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设定了众多障碍,增加了资金获取难度。当前由于社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银行也没有对中小企业进行妥善评估,因此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拖欠还款问题,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融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造成了经营不利局面。出现银行资产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小企业缺乏缺乏足够的资产担保,一旦出现经营亏损,那么银行就难以避免资产受损;其二,很多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过程中,缺乏对中小企业考评,加之存在道德风险,加剧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整体质量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截止到2012年7月份,不良资产比率高达30%,而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在10%以内。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通过增加信息对称性、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建立信用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规避商业银行信贷融资风险,同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之所以出现,可以从银行、中小企业和社会整体环境来进行考虑。从银行方面来说,银行对中小企业评估机制不完善、信贷审核人员素质不高、对信贷监管力度不够,这三个方面造成了银行面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从中小企业方面来说,中小企业信用机制尚未建立、落后的管理方式和财务模式,使得中小企业不诚信还贷成本较低,因此增加了中小企业恶意或者故意拖欠银行贷款问题。从社会角度上来说,由于全社会并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不对称机制存在,为银行面临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立足于银行、中小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剖析银行所面临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降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提供了解决方方案。
二、我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现状
(一)银行贷款构成比例 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金额呈现出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近几年来在银行贷款业务中,个人贷款和海外贷款有了很大幅度增加,但是企业贷款依然是银行贷款主力,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依然占据了银行贷款的主力,中小
企业贷款质量高低与银行整体信贷风险息息相关。
(二)中小企业信贷构成比例
按照融资顺序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首选是内部融资渠道,其次是外部融资渠道。当内部融资渠道无法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时,就需要采用外部融资渠道。外部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有限,往往会采用外部融资方式来获得自身发展资金。同时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有限,往往信贷融资是企业融资的最优选择,从目前数据来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比例占据了企业融资一半以上比例。
(三)中小企业高负债率
银行面临较高信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高负债率有关。从中小企业本身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率高达7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负债率。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负债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以上市公司为例,一旦公司上市之后,就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形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本,因此上市公司负债率远远低于中小企业负债率。
三、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表现与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表现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社会信息体系不健全是造成银行面临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建设不到位、社会道德水平下滑、社会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了整个社会金融领域公信力不足,信用缺失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尚未成型,因此银行面临信贷融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
2、企业经营存在不稳定性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存在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不合理,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尚未建立。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存在拍脑袋决定现象,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路和操作模式,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管理混乱,依然把现代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往往存在制度不健全等现象,企业财务数据难以显示出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企业信息不透明性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使得银行无法有效对企业进行信贷评估。第二个方面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和技术。由于中小企业往往没有长远规划,对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不到位,企业整体竞争力薄弱,经营不善出现倒闭现象比较多。即便是得到了银行贷款,如果一旦出现经营不善或者市场发生变化,也有可能发生信用风险。中小企业较弱的抗风险能力,造成了产品知名度比较低,加之企业生产周期比较短,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市场因素影响。第三,中小企业经济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在运营过程中一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楚、家族管理色彩浓,企业经营信用意识比较差,这些方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
3、企业道德体系尚未建立 中小企业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增加了银行信贷融资风险。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以各种方式争取获得银行贷款,一旦贷款到位,即便是盈利,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拖欠银行贷款不还,造成了银行不良资产率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当今尚未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因此难以对拖欠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家们予以信用惩戒。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经营管理理念,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这种企业发展具有盲目性。由于诚信意识缺失,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存在逃债、以虚假信息获取贷款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存在的根源
1、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面临信贷融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
上各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一致的。在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过程中,银行和企业两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通常来说,中小企业往往对自身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有比较确切了解,但是为了能够贷更多的款,中小企业往往隐瞒自身经营状况不善等情况,提供一些虚假信息给银行。银行根据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而进行判断是否予以贷款。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银行难以把握信贷情况。当银行发放高利率的贷款时,预期收益率较低的经营者则无法取得贷款,而一些高风险贷款人则成为了银行贷款主力。由于对企业经营状况不善等原因,银行发放贷款之后,一些不良企业往往通过假破产、挪用资金等方式,使得银行增加了信贷融资风险。
2、缺乏担保机制
中小企业缺乏资产担保机制,因此经营不稳定较高,容易出现信贷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一笔贷款都有可能增加银行信贷融资风险。银行对贷款保护程度与贷款风险水平呈正相关。贷款保护可以分为内外两种方式。贷款内部保护就是随时审查企业财务报告,对企业还债能力予以评估。贷款外部保护就是提供抵押品、担保等。抵押担保能够有效预防违约责任。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资产条件有限,因此用于信贷抵押的资产也比较有限,多数为国有土地,随着抵押物的所有权改变,因此抵押担保方式难以落实到实际中,使得抵押担保成为了一种形式。
3、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商业风险。信用体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信用是信贷融资的根本,当前我国社会诚信意识不足,信用认识不到位,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在追讨债务过程中,所需成本较高,由于尚未建立多层次担保机制,因此中小企业比较容易逃过商业银行的追讨债务,这样就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融资风险。其二为中小企业自身信用体系。从目前机制角度上来说,当前关于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无法有效保障银行债权问题。建立高效的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增加中小企业违约成本,保护银行信贷资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惩罚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中小企业不诚信行为,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惩罚制度管理,企业不诚信信息尚未被各部门所共享,另一方面司法部门对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足,较低的企业失信成本增加了中小企业不诚信行为。
4、银行资产监控不到位
(1)银行信贷管理机构人员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银行信贷管理机构普遍存在制度规章不健全、管理方式方法落后。信贷管理机构人员在进行贷前审查和贷时审查过程中,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查机制,长期过分依赖报送数据,对中小企业真实财务数据没有进行深入调查。进入贷款审批阶段和贷后管理阶段之后,部分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作为审核依据,没有深入到中小企业一线进行调查,对中小企业财务数据掌握完全依靠财务报表。同时在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工作人员往往综合素质不高,甚至存在违规贷款的行为,增加了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增加了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几率。(2)贷后监管工作不到位
从银行放贷情况来看,银行发放贷款资金之后,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这种属于贷后监管的方式,很有可能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对于参与放贷工作人员,尚未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放贷员没有建立一套奖惩制度,这样就增加了员工放贷随意性。(3)信贷管理方式落后
部门商业银行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时候,往往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尚未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使用比较少,同时银行对现场调查不重视,加之由于银行电子化操作水平不高,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没有先进的信用风险管
理,造成了信贷管理方式与管理工作不相一致。
四、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举措
(一)建立目标评估制度
1、资产评估
从资产评估角度来落实信贷审查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保证合法经营。信贷管理必须以内外资产监控为主体,把信贷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合规合法经营。资产评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贷前调查
银行在进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要广泛开展贷前调查,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做到第一手了解,对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予以评估。广泛开展贷前调查,能够让商业银行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予以了解,同时制定贷款方案。通常来说,以往银行信贷人员往往采用听取企业自我介绍和查看财务报表方式,来了解企业自身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容易被中小企业虚假的信息所蒙蔽。采用贷前调查方式要拓宽调查层面,讲究调查方式方法,加大对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还债能力、经营目标等予以充分详实调查,为贷款做好准备工作。
(2)抵押担保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有限,能够用于抵押物品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大宗订单作为抵押,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针对那些诚信高、于具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银行一方面要控制信贷风险,另一方面要拓宽抵押担保范围,采用多种担保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3)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制度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制度,能够有效规避银行信贷融资风险,同时能够保护银行客户经理的权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应当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予以全面考核,对中小企业利润进行准确计算,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风险补偿基金。从风险补偿基金构成来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不良贷款补偿基金,这类基金主要是由于弥补可能发生的企业不良贷款问题。第二,专项奖励基金,这类基金主要用于奖励中小企业信贷工作人员。(4)建立中小企业监控机制
商业银行要建立对中小企业监控机制,实时对中小企业进行监控和访问,具体监控工作由信贷员负责。在发放贷款整个过程中,信贷员要及时监控企业资金流向。尤其是在放贷之后,信贷员要对企业贷款流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了解,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银行信贷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同时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和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开拓市场,对企业财务工作提供帮助,实现企业成活率。一旦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风险隐患,银行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将自身融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5)创新业务技术
业务创新要包括贷款业务拓展和增值服务,比如说无形资产贷款等方式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等内容。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品种,研发中小企业对口产品,一方面能够实现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比如说在担保方式、还款模式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全区别于大型企业的贷款产品和操作模式。以贷款产品为例,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包括中期周转贷款、贸易贷款、建设按揭贷款等系统的产品,以保证方式为例,银行可以实施票据承兑等方式来降低银行自身融资风险。当前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掌握量比较少,因此银行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来实现融资风险降低,同时中小企业信息包括企业财务信息、信用信息、企业经营者素质,实现银行之间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共享,将一些不诚信的中小企业予以公布,增加不诚信中小企业违约成本,提供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2、信用评估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信用评估机制,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以高效的评估标准来开展信贷融资工作,把信贷融资风险降到最低。(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 商业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构建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予以评估。通常银行评估企业情况,往往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等方式予以评估,但是这种评估方式往往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企业自身报送的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很大的不可信,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制定的企业信用等级难以采信。在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过程中,要把中小企业经营效益和较低负债率作为信用评估体系,使得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出中小企业资信情况。同时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制定中小企业授信办法,下放授信权限,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根据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对中小企业进行系统分类。以企业存在时间、经营者综合素质、经营状况等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对每一个中小企业进行系统分类、分析,做好信贷资产管理工作,从内部监控角度来解决信贷资产存在的问题。二是以中小企业预警指标为风向标,及时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三是对中小企业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信贷投放原则,对中小企业客户及时进行分类,制定详细退出步骤,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层次。(2)建立信用评估专设部门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信用评估专设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进行实时调整,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及时予以监督。一是成立专门中小企业信贷部门。按照中小企业不同的情况,设立专门的信贷管理部门,根据中小企业诚信情况制定信贷管理制度,实行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让银行员工去对中小企业做一个详实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为信贷金融工作做好准备。二是下移决策权。在对中小企业授信进行调查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能够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等定量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因此银行应当下移中小企业授信权限,激发工作人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设立专门研究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要工作目标是明确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和信贷融资政策调整,根据不同的行业的中小企业和拥有不同诚信度的中小企业予以不同的授信政策,提供一系列定位信贷服务。
(二)构建审计管理制度 运用专业审计管理制度,采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两种方式来掌握第一手数据,同时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进行审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及时予以审计管理,将银行融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1、风险导向审计作用
第一,风险导向是一种事前风险防范,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准确预测出风险,在研究风险基础上,审计人员对重点风险予以审计,及时化解信贷融资风险。第二,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推进审计工作现代化进程,利用计算机技能掌握大量的信息数据,实现高效办公。第三,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提高审计质量,能够让银行工作人员脱离企业财务报告束缚,从全新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内外部经营状况。
2、风险导向审计实施
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准确定位企业经营状况。同时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鉴别重大弊端,对非财务信息可以发表意见。在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存在审计风险,只有对审计风险予以综合控制,才能最终降低审计风险。在中小企业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风险要素,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尽可能减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通过追踪、研究行业信息,有效地降低信贷融资风险。
(三)强化贷后管理工作
强化贷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规避中小企业逃债问题的出现,确保资产能够高效运营,可以说贷后管理工作比前期信用评估工作还要重要,同时也是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一个
有效举措。银行信贷人员要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方式,及时回访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及授信情况及时予以监督,掌握中小企业财务情况,对可能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不利因素予以分析,整合多种经营信号,对一些不符合贷款合同的经营行为及时上报,从而将银行信贷融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贷款治理程序和内容予以规范,从信用评价到收回贷款过程之中,要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流程,对各个环节的内容加以明确,以考核机制来推进信贷工作开展。其二,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做好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畅通工作,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不利影响。其三,采用完善的贷款检查考核办法,在工作筹划中把客户审核、信息分析和示警、退出工作予以细化,把贷后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信贷员身上,落实到银行具体部门,增加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结论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因此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不诚信行为,造成了银行融资信贷风险高起,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获得自身发展。银行所面临的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社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即便是中小企业违约逃脱债务,依然没有受到社会制裁,可以说信贷违约成本并不是很高。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评估不到位,具体来说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理三个阶段均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由此导致了银行信贷风险。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有限和不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本文从银行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了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举措。实质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小企业和社会环境都会对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影响。中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社会要大力营造诚信经营氛围,有助于实现银行信贷金融风险降低,实现银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凡,周瑾.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的风险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06,(17).[2] 武鹏,杨向荣,王曙光.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2).[3] 陈美容,苏勇.基于SOA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系统设计与实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4] 傅子能.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研究[J].经济师, 2009,(03).[5] 赵成国,宋素荣,张帆.中小企业信贷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9,(12).[6] 张灿迎,陈宝东.浅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J].大众商务, 2010,(12).[7]周磊,周嵩毅.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评价研究[J].现代商业, 2009,(26).[8]王琼.浅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9]朱军.中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操作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7.[10] 徐秋菊.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授信模式优化[D].中南大学, 2010.[11] 胡惠茂.A银行中小企业经营性授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 2011.[12]虞斌.流程再造:“信贷工厂”模式在宁波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 2011.[13] 李赞博.民生银行洛阳分行中小企业业务拓展研究[D].西北大学, 2011.我的论文能够完成,离不开**老师不断的要求和精心的指导。***老师在诸多方面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启发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同样,我还要感谢多年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所有老师、领导、同学、同事、朋友以及亲人,每当我想起他们,心中总是充满无限的温暖和无尽的感激。这种感情始终在我困难时给我力量。总之,大学让我的头脑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对做学问和做好学问的信心倍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地激励着我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我将以此为新的契机和起点,用我的勤奋、汗水和热情谱写自己新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