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4:3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

第一篇: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

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

叶梦琪

2012-9-9 13:41:29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4期

摘要:基于管理学中SWOT原理,分析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中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并就目前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四种实践尝试进行具体评析,以期为供销社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其长期发展的农村金融有效路径,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供销社,农村金融,三位一体

此文为浙江省供销社2011年度科研项目《基于SWOT分析的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实践方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S14。

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既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等文件的出台,供销社充分利用在农村的优势,加快改革发展,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swot分析

1.1 内部环境分析

1.1.1 优势。一是信息优势——供销社扎根于农村,熟悉农村环境,特别是对于供销社系统内的企业。如截至到2010年底,供销社共有社有企业48402个,事业单位487个,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达1370.53万人次。其凭借多年对农产品供销服务的经验,具备把握市场价格信息的优势,在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中一方面可以在企业信用方面提供有效信息,规避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在规避市场价格风险中体现优势;二是网络优势——供销社有省级社31个,省辖市社343个,县级社2369个,基层社21602个,经营网点100多万个,遍布农村各地。多年来建立的强大物流营销网络,为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带来便利;三是服务优势——供销社贴近农民、了解农民需求、熟悉农村环境。目前供销社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54817个,入社农户1005.83万户,联结农户772.11万户,在开发符合当地农村实际需要的农村金融产品以及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四是信用优势——供销社凭借其合作社的性质,能够为一些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缺乏抵押担保品的农民和企业顺利获得贷款,促进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改善农村金融供给问题。

1.1.2 劣势。一是经验不足——供销社对金融业务缺乏经验,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特别是风险意识不够、规避风险的经验不足;二是人力资本不足——供销社共有职工367.44万人,但长期以商业经营为核心,其业务基本不涉足金融领域,懂金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人才少,缺乏从事农村金融业务专业人才,不利于开展金融业务。三是资金有限——供销社资金并不丰裕,缺乏初始投人能力,不利于供销社直接参与农村金融供给。

1.2 外部环境分析

1.2.1 机遇。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放松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管制,为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机遇。一是银监会放开了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准入资本范围,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金融机构。这为供销社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途径。二是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银监会根据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合理确定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注册资本。同时,调整投资人资格,放宽境内投资人持股比例。这为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市场降低了难度。2009年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法人按照市场准入条件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的业务合作。”可见,政府鼓励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对为其发展给予较多政策性支持。

1.2.2 威胁。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一方面为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鼓励大批其他金融机构组织进入。以江西省为例,农村金融机构数达2500多个,主要有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组织。这些金融机构组织要么是多年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资深金融机构,要么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们在农村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及各类金融服务方面,与供销社形成较大的同业竞争,成为其参与农村金融实践中的主要对手。

1.3 SWOT矩阵分析

通过对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遇因素和威胁因素的分析,得到SWOT矩阵分析结果(见表1)。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方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地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实践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组建农信担保公司。一种模式是由供销合作社整合系统资源,与社会资本联合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另一种模式是供销合作社与政府财政部门共同出资,设立政策性农信担保公司。无论是商业性担保公司或是政策性担保公司,供销社更多的发挥了其信息和信用优势,利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特点、旗下企业资金供需情况的熟悉程度,化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并依托合作社性质,为农民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分散了部分风险。这种模式是利用了供销社的已有优势,但面对现有机遇情况下,如何盘活供销社有效资产、促进其自身发展上作用并不大,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适用于条件不太成熟、发展较为一般的基层供销社,属于较为保守发展的一条道路。

第二,开展资金互助合作。主要由供销合作社引导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合作,解决社员的融资问题,有单独成立资金互助社,有在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形成资金互助两种。前者,资金互助受制于资金规模的限制,仅对成员发放小额短期贷款,难以满足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也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可持续性差;后者,供销社对资金互助社,从组织结构、表决机制,到融资流程、额度、贷款条件、利率、风险管理、损失责任认定,以及社员的信用知识培训等都需要给予全面的指导、辅导和过程督查。作为管理者的供销社,很明显在经验和人员的配备上都不具备很好的条件,因此开展资金互助合作的模式不宜作为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第三,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借农信社改革和银监会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之机,供销合作社积极参股,如温州市供销社入股农村合作银行200万元,参与其法人治理机构。这种模式中,供销社担任的是出资者、管理者,根据SWOT分析结果,资金短缺、金融业务经验不足及人才匮乏是其劣势。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在风险防范、规范运作方面经验尚不成熟,作为股东之一的供销社,虽然可以增加现有资产的增值能力,但必须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因此,适用于较发达的县级以上供销社,且资金实力雄厚,并在尝试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是金融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

第四,“三位一体”模式。主要是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供销合作社利用网络优势帮助专业合作社产品开展市场销售,信用社为农民提供融资支持,农业局、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技术支持,实现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此种模式中,我们除了看到供销社发挥了网络、信息和服务优势,为农村金融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外,更应该看到,三方合作能够为供销社今后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如与信用社合作,有利于供销社在收购农副产品等时提供融资便利,改善资金不足的劣势,有利于供销社向信用社学习多年农村金融业务经验,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在这种资金融通与信用合作模式中,一方面,供销合作社是以产权和信誉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是以在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所拥有的较充分信息,控制风险。此外,供销合作社在担保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有意识对合作社及农户进行金融知识和信用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市场经济道德素质。因此,这一模式既考虑了供销社现有发展道路,也考虑了其今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更长远的发展,是一条较好的路径。

表1 SWOT分析结果 政策建议

一是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分层次、分模式的参与农村金融。如自身优势不明显的基层社,可以以发展农信担保服务为突破口,条件较成熟的可以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在人力资本、风险防范、业务发展方面借鉴更多经验。对于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要审慎,主要是一些有条件的县(市、区)供销社可以尝试,并特别注重及时总结经验,防范金融风险。

二是要善于抓住机遇,争取更多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供销社组建的农信担保公司,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以浙江为例,在省财政安排的扶持资金中切出一部分支持担保公司的发展。因此,今后要做好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和沟通协调工作,争取在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得到更多支持。

三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要成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担保业务,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监管,防止为片面追求规模而放松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四是要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要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农户较多以及供销社的渠道畅通等优势。供销社要利用网络、设施、服务等条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与当地信用社对接,与农业银行合作,探索更多新型的支农互惠模式。

作者简介:叶梦琪(1984—),女,汉族,绍兴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方向。

参考文献:

[1]“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与控制”课题组,论农信担保公司担保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基于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信担保公司的调研,农村经济,2011年第1期.[2]王琼、肖诗顺,新农村建设时期供销社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问题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02期.[3]丁和平、马丽,对我国供销合作社金融制度选择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第35期.[4]高俊生,新形势下农业银行与供销社的合作问题研究,华北金融,(作者单位: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第二篇: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提要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为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定位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本文从分析供销合作社自身存在的优势出发,结合临沂市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情况以及现行金融政策,提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模式选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供销合作社也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对其职能进行了科学定位,参与到农村新型金融服务体系的创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优势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于农村,活跃在城乡之间,为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尤其是基层供销社作为一种具有为农服务天然使命的组织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现实价值。

(一)供销合作社拥有多年形成的经营网络资源,以及 1

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和设施等物质资产。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是领导机构,在省、市、县有合作社的各级联合社。截至2005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有省级社31个,市级社342个,县级社2,366个;在乡镇有2.6万个基层社。在这个组织体系中还包含着数量居多的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积累,还拥有一定的物质资产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二)供销合作社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农民自身存在的缺陷。供销合作社具有一定数量擅长流通、营销和管理的人才。他们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资源平台,能够收集到大量的、丰富的市场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反馈到农民手中,使交易渠道畅通,并拓宽了市场空间,减少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农民在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市场营销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不足。

(三)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品牌优势。供销合作社的职工长期工作在农村,有较熟悉的地缘、血缘和人缘关系;供销合作社职工有丰富的采购、加工储运、管理等经验,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和农民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也为供销合作社创立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二、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情况

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初步形成了当地

农村资金互助网络体系。该体系利用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具备投资资格和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条件,发展社员入股开展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资金互助业务,目前已发展社员1,016户,募集互助资金2,575万元,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508万元。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由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这主要依赖于两个平台的建设:

第一,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的设立。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由河东区供销社发起,联合会成员参股、系统内干部职工入股成立,设立业务部、财务部、管理资产部和行政部,注册资本3,0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2007年担保投资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公司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会员提供信用担保投资服务,指导和监督全区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作、吸纳专业合作社富余互助资金,在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资金调剂使用。公司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投资规程,采取事前调查评估、事中跟踪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的动态监控、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担保公司的投资经营业务与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资金调剂有机结合,发挥了蓄水池、调节器的作用,初步形成了资金互助网络体系,增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向心力、凝聚力。以信用合作带动生产经营合作,促进了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的合作,又支撑了信用合作体系建设。

第二,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是对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缺乏发展资金给予扶持与调剂。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除农民社员入股外,河东区供销社参股进行指导管理,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入股参与经营和监督管理。(图1)

专业合作社社员有股东社员和普通社员两种。股东社员不得退社,承担经营风险,享受经营成果;普通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不参与分红,只领取股息。入社资金用于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自用和向社员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每户社员可享受限额5万元的互助金,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与信用社相同。专业合作社的富余资金,由亿嘉担保公司在合作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调剂使用,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专业合作社获取固定收益,确保合作社的稳步发展。目前,7个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16户,募集互助资金2,575万元,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508万元。

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内部资金互助,既满足了专业经营发展需要,方便了入社社员的资金需求,又解决了担保公司调剂资金不足的问题,担保公司的经营业务与合作社资金互助、资金调剂有机地结合,初步形成了资金互助网络体系,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组建投资担保公司。这种模式与河东区供销社采取的模式基本相同,由供销社牵头成立投资担保公司,具体的运作方式是:担保公司把注册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银行,并以此为担保金,获得信用社或其他银行的贷款,信用社或其他银行对担保公司推荐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融资服务,解决部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该模式在全国试点省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系统共成立农信担保公司38家,注册资本金4.5亿元,其中供销社入股比例占49.6%,为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和农户提供担保业务5,213笔,担保额约18.3亿元。

(二)引导农村资金互助。这种模式是由供销社引导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合作社为依托开展资金互助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社员利用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季节差异,在会员之间办理短期的小额资金互助。山东临沂市河东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资金互助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由供销社成立资金互助社,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入股。资金互助社为社员提供担保贷款,根据贷款的额度大小确定由多少社员为贷款提供担保,按期偿还贷款的,给予担保人一定的奖励。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姚子店镇供销社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成立以来,已经为社员提供22笔资金互助业务,累计互助金额83.7万元。

(三)农民合作组织+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的“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三者各自的优势和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融资需求。农村合作组织依靠农业信息和技术进

行标准化生产,供销社发挥其流通网络优势提供优质的销售服务,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合作组织成员提供融资支持。

(四)参与村镇银行建设。供销社参与村镇银行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融资服务,还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长期扎根于农村地区,熟悉农村和农业的生产和经营,自身具备的优势同组建的村镇银行形成互补关系。目前,供销社系统参与组建的村镇银行有2家。

(五)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可以抓住机遇参与到其中。在产权方面,供销合作社可以出资入股;在经营方面,推广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农户“四位一体”的模式。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第三篇:浅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

浅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很多环境保护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通常采用的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方法方面也相对处理得更好。我国在环境保护决策与其规划的制定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依然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依靠政府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包揽的传统管理方式。而在这样的形势中,对于环境保护的规划与建设,公众很难进行关心与支持。可能有部分的地区在做出决策和规划的过程中,相对有极少的公众参与到其中,不过,这也算不上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参与。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就环境保护而言,公众参与到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众参与被大部分人认为是一项基本原则,同时也把其当作一种制度与方式来加以讨论。从目前来看,公众参与对于有利的法治保障与具体的实践经验极为缺少,依靠的仅仅只是公众自身的兴趣而并非责任感,且公众对有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很好的了解。同时,在环境保护建设的决策与规划方面,一般都会在申报之后,才对此进行公开展示,难以将公众的意见反馈到最终结果中,这也就只是成为了一种宣传手段,而这种局面也是因为诸多因素才得以产生。比如,在社会整体制度中,没有足够的公众参与的条件,环境保护行业没有较好的社会组织基础,所以没有办法有效的组织公众参与到其中。同时,在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各个不同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相关实行方式、方法与准则等极为缺少。

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

(一)立法参与的方式

立法主要指的是,有法律法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是通过授权的有关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与废止法律等一系列专门的活动。立法有四个特征:第一,立法不但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同时还是国家履行职能关键的一点。第二,立法不但包含有创制权的相关部门实行的立法活动,还包含通过授权的有关部门实行的立法活动。第三,立法不但包含法的制定活动,还包含法的补充与废止等活动。第四,当前社会的立法活动是必须严格根据法定程序实行的活动。立法还应当贯彻四项原则,即科学性、民主化、合宪性、适时性的原则。因而可以得知,公众参与立法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从而有效的参与环境保护。

(二)决策参与的方式

决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决定策略或是办法,主要意思是在做决定之前的运筹帷幄状态。二是决定的策略或是办法,主要意思是在做好决定之后的结果。环境保护中公众的决策参与,其意思就是需要公众参与做出决策的过程,而做出的决策本身必须有公众参与所给出的意见,也就是指把上面的两层含义综合在一起。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决策参与中也包含了立法参与,其主要原因是立法是属于一种决策的状态或是最终结果,不过,公众参与决策和参与立法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以上所讲的立法特点是决策自身没有的,同时与立法的原则也不相符。而从规范形式与调整范围等多方面来理解的话,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规范效用方面的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实行过程中的彼此推进关系,思想内容方面的指引和被指引关系。立法属于立法机关的作为,主要强调公平,但决策通常属于行政机关的作为,主要强调其功效。决策自身没有国家的强制执行力,但立法却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强制执行力支持。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决策而言,其一般都是指对环境政策和计划等多方面内容,做出决策以前的状态或是做好决策以后的最终结果。这和立法的公众参与虽不一样,但是,决策的公众参与往往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管理参与的方式

管理参与的关键就是指,公众参与到环境行政执法之中,并且参与到其它各种不同的环境保护活动之中。这种方式不仅是对决策参与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对环境行政管理工作不足的方面进行的补充。对于公众的管理参与,其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对环境的管理过程与实行环境保护制度过程的参与,面临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可给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而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一定要及时将其向有关部门检举,同时对环保管理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第二,对于政务公开体系,环保管理机关可以将其加以实行,按时對公众公开一个期间内的环保目标与政策举措等工作,给公众提供对环保机关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信息与机会。第三,对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等工作的参与,或是由特意组成的环保团体来参与这一系列工作,环保管理机关有责任为其供应这样的方便。第四,对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的参与,环保管理机关或是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其成果给予相对的物质和精神等嘉奖。第五,参与各个不同环保团体的建立,以及各种公益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同时,还可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等工作当中,从而使公众自身的环保意识与其知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救济参与的方式

救济参与主要就是指在环境权益遭受损害的时候,任何人都能够利用有效的司法与行政程序,以此来保护环境,让遭受损害的环境权益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或是补偿。这不仅是实现公众环境权益的一种保护方式,同时还能够保证公众能够较好的参与到其中。救济参与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他人权益的救济参与。第二,让他人对自己权益的救济参与。对于较为普遍的救济权益来说相对更有保障,不过,从法律原理的角度来看,想要权益可以体现自身的最大意义,通常只有在成为决议当事人利益的审判规范时才可以达成,同时才可以具备法定性格的标志。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指出,对于环境的保护,所有的单位以及个人都有相对的责任。并且,对于污染与危害环境的单位以及个人,其有权利对此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与控告。

第四篇: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优化探讨

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优化探讨

[提要] 农村金融经过多次重大改革,其体系日益扩展,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体制、产品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带来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先天定位,也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化解机制缺乏、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困境。本文结合台州农村金融实际情况,从完善体制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大数据征信体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方面,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优化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普惠;台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7月11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党的十九大要求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首当其冲的是防控金融风险,而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步骤,也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一、台州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末,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4,388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中小企业贡献的生产总值超过80%,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截至2017年末,台州市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1,110亿元,占台州市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的17.3%;吸收存款余额1,693亿元,占台州市各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余额的22.2%,台州市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65.1%,积极支持了当地中小经济,促进了当地经济良好发展。

?S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日益扩展,除了农村信用社、农业合作银行外,主要新增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颇有成效。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体制、产品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带来了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先天定位,风险控制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亟待提高和农村金融环境不佳等困境。

(一)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资金来源。农村金融机构受制于市场定位,只能在当地拓展业务,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加大机构下沉力度,业务延伸到农村,与当地农村金融争夺资源;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因品牌知名度较低,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例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在设立开始阶段,存款吸收难度较大。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因规模较小、评级偏低、缺乏专业人员,加入银行间交易市场、债券交易市场难度大,导致无法通过发行债券(即使有发行债券资格,因评级较低,发行成本较高)、发行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方式吸收资金。

(二)风险控制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台州地区民营经济发达,资金需求旺盛,由于大量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采用信用或担保方式,导致贷款逾期后处置贷款难度较大,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经营负担。截至2017年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1.49%,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1.46%,比台州市平均不良贷款率0.97%均高出不少。

(三)农村金融贷款形式比较单

一、期限短。出于自身的经营风险和坏账率的考虑,同时也受限于缺乏对农户的风险状况有效的识别手段,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主要围绕存贷款业务、汇兑业务等展开,信贷产品集中在农户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且“惜贷”现象普遍存在。从中国人民银行台州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来看,超过65%的贷款为短期贷款,若剔除个人消费贷款后,短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75%。从担保方式看,以抵质押贷款为主,担保方式次之,信用方式寥寥无几。此外,贷款在还款方式上缺乏灵活性,以按季结息和利随本清为主。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背影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等大中型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例如贷款业务还款方式推出灵活还款、按月计息、还款无缝对接等,农村金融机构受限于人才、技术等原因,缺乏创新,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四)农村金融环境不佳。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促进经济建设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反之则阻碍经济的发展。目前,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贷款户在这些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整体金融信用环境不佳,进而导致涉农贷款风险偏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无法得到保障。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只能转向民间金融机构。然而,民间借贷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规范,其利率要比金融机构高,并且贷款期限和可持续性也无法得到保证,这些不但使农民面临较高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也会对农村金融发展带来隐患。

二、影响台州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

(一)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农户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时,农户充分了解自己的资产实力、经营状况以及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属于信息的优势方;而金融机构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掌握不同经营范围农户的真实状况,属于信息的劣势方。这种信息的不均匀分配,会导致一系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问题。此外,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可能导致农户擅自改变资金的用途,将其转投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为了控制风险,减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发生的概率,金融机构会降低发放贷款的意愿。

(二)农户信用意识薄弱。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农户获取门槛高,农业大户截流与垄断了金融资源,低端农户往往难以通过政策途径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初次获得金融服务的农户,有可能存在着对金融服务的误解,有些甚至将金融普惠性借贷服务误当成国家政策性福利,并且也无法意识到违约会计入个人征信系统,对再次贷款将造成重大影响,最终导致农户贷款违约率较高,失信问题较为普遍。

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金融机构仅仅凭借自身的人力和精力无法从外部获取农户的真实信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金融机构为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往往会收回对农户的援助之手;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农户为了能顺利获取贷款而想方设法,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频频出现。

(三)缺乏有效抵押物。现阶段,因农户担保缺失问题严峻,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业务的开展。农户的核心资产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但往往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抵押物,因为这些资产的价值评估受地域、使用年限等一系列的因素所限,并且流动性也受到限制,往往无法被金融机构所接受。农户缺乏有效抵押物,将必然导致融资难的问题。

三、优化农村金融发展途径

(一)加大政策支持,?U大资金来源。政府应进一步扩大财政补贴、综合运用赋税杠杆,推动农村金融协调发展;应提高银行资本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比例,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的浮动可能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和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涉农贷款利率定价可更富有弹性;还贷期限可以结合农产品的成熟期有所浮动,扩大涉农“信贷扶贫”投放。

(二)完善农村金融大数据征信体系。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是充分掌握农户的资信水平,降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经运行了四年,在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升了银行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效能。金融机构可以借助这个平台,通力合作落实农户信息采集工作,多方位了解农户的经济实力、经营风险、品行状况、风险偏好、消费状况、信用记录等综合信息,以便在遵守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准确判断出农户是否符合放款条件及恰当的放款金额,以此降低信贷风险。

(三)创新担保方式,推广普惠金融产品。通过建立担保体系,创新提保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风险化解的效果,同时也是建立具有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重要保证。

1、整村授信。台州银行积极采取与村居合作,整村抱团授信,小额信用贷款批量覆盖,面向“三农”群体发行的具有融资功能的借记卡――“村聚易贷?兴农卡”,彻底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进而融资困难的问题。截至2017年10月底,台州13家银行充分发掘地域优势,已与4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达成共建意向,因地制宜地设计并推广支农金融服务与产品,为广大农户解决资金问题。

2、量身定制。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温岭支行将党建与金融充分融合,推出“党员先锋贷”,并结合当地经济特色,量身定制创保贷、乐农贷等多种金融产品。椒江农合行凝心聚力践行普惠金融政策,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贷款需求,精心设计了“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失土农民创业贷款”、“失海渔民创业贷款”等十余种支农产品,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3、信保基金。台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运行中心,于2018年6月,推出“农户贷款”担保产品,将服务对象范围从小微企业延伸到农户个体,该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担保途径,是助力台州的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对“三农”群体金融服务的又一有力举措。

(四)“互联网+”深化三农普惠金融服务转型。台州的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小微金融服务提质升级工作要求,不断延伸网点和服务,将网点优先布置在金融空白或薄弱的农村地区,浙江三门银座村镇银行深扎三门县的13个村居,构建“金融便利店”,为周边的农民提供日常消费金融服务,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足率。

台州银行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从2014年开始推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客户服务移动工作站”,实现“送上门、一站式”的金融服务。2016年台州银行推出“微信分行”、“网上分行”,2017年2月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推出“直销银行”,这些都是建立“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的新金融模式,这些集移动开户、信贷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移动平台,真正意义上让更多、更偏远、更贫困的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普惠金融的红利,解决了农户资金周转难题。

(五)引入人才,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农村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专为高价值客户服务的特性不同,农村市场本来就是经营规模、资金需求等情况各不相同,风险大、利润薄、信用等级评价难度大,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应充分挖掘客户的信用潜力,减少排斥心理,提高服务意识,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贤,唐文婷.农村金融成长路径、农户金融参与和融资约束缓解[J].管理世界,2017.4.[2]张贺.农村金融的功能效应与普惠金融发展――嬗变中的“道德”与制度正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洪晓成.普惠金融理论与我国农村金融扶贫问题调适[J].山东社会科学,2016(12).[4]王曙光,郭凯,兰永海.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其金融支持模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5]刘靓.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方案[D].西南财经大学,2013.[6]刘宏博,唐青生.云南沿边金融开放中的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4(10X).[7]陈思.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8]蒋妮娅,罗帆,蒋慧慧.“信用+小微金融服务”的台州样本[J].浙江经济,2017(14).[9]苗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科学,2012.

第五篇: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范文

内容摘要:宁夏面临着加快各项事业发展的机遇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还面临着由此而来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与资金瓶颈压力。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宁夏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今天,更需要农村金融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更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宁夏农村实际情况的金融改革之路。

关键词:宁夏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从目前情况来看,宁夏农村金融制度仍然是由正式金融机构一统天下。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战略的实施,宁夏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时,原有的农村金融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宁夏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

正式金融制度是指具有官方或者半官方性质的金融制度安排。从宁夏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需求特征看,正式金融部门很难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其中的原因既有微观上的市场失灵,又有宏观上的政策歧视。从微观角度来讲,导致宁夏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信用,就此而言,宁夏正式金融制度为农户提供贷款面临的是高于东部的信息成本。从宏观层面上看,由于宁夏总体经济比较落后,各地采取侧重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相对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供给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资产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因其采取了逐步撤并分支机构、上收信贷管理权限等改革措施,事实上造成了县域金融的萎缩,直接导致县域资金的巨额外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机构,纷纷退出农村市场。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的供给不足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其成立的目的就是承担农业政策性贷款,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来看,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也是普遍做法。但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

一、业务范围狭窄等问题,不但农业发展银行自身经营状况不佳,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也使其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大打折扣。作为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按规定应主要来源于财政无偿拨款,也可以其他形式的有偿措施作为补充。但由于财政拨付资金有限,且常常不能按时到位,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不得不主要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中约90%是中央银行的再贷款,筹资成本较高。这种资金来源的高成本与农业发展银行面向农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形成了利差缺口,这就使农业发展银行举步维艰。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已失宠于国有商业银行,因而更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投入与支持,但是据我们所调查的宁夏中宁县、同心县及盐池县,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未提供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不足

农户贷款难问题能否得到解决,解决的具体程度和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农村信用社。当前农村信用社比较普遍的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拖欠率和风险贷款率高,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二是多数信用社处于亏损状态,财务风险高。另外,在宁夏还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社占有人民银行数额不小的再贷款问题。以上这些突出问题形成了一种“吸收存款-贷款沉淀和亏损及耗费占用-再吸储和人行再贷款补充”的恶性循环。

从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来看,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中的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户贷款难问题。一是贷款手续太烦琐,办理贷款时间过长。无论贷款数额大小,均需层层负责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人审批后农户才能获得贷款,程序过于复杂。而且往往是同一贷款人多次贷款就得多次重复上述手续和程序,这无疑增加了每次只需一千或者几百元贷款用于购买种子、种苗、肥料等农户的负担,无形中影响了农户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手续烦琐有些农户干脆不贷,许多农户宁可碍着面子向亲戚朋友借款甚至是高息民间贷款,也不愿意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二是农村信用社“官商”作风还未得到根除,不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思路。“官僚主义”的风气很严重,并且对贷款发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透明度,在贷款利息外加重了农户的各种负担,增加了农户贷款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三是客观上农村信用社人员偏少,与广大贷款需求面严重失衡。大多数农村信贷员平均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农户,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平均每个信贷员对应的农户达到1662户,信贷员只能对农户贷款进行“粗放式”管理。这些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不足。

正式金融制度供给的趋同性

宁夏农村正式金融的供给不仅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缺口,而且在质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趋同性。这导致了宁夏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同一地区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从而形成了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在空间上配置十分均衡,几乎每个县域内都设置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它们的设立几乎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无关,这严重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金融产品在横向服务上基本同质,宁夏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均是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两类,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无法满足宁夏弱质农业的多元化需要。从金融需求角度来看,宁夏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然而,不同的需求应该由不同的金融组织和不同形式的金融供给来满足。如贫困农户,其生产和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其作为金融机构放款的承贷主体时是不健全的,贷款风险较大,虽然其对贷款也产生需求,但是被排斥在正式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只能以较为特殊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如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渠道的小额贷款、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都是贫困农户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市场型农户由于从事专业化技能型生产,对于贷款资金的需求大于一般农户,但其缺乏有效的承贷机制,缺乏商业贷款供给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因而难以从银行申请到贷款。目前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主要开展的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业务单一,大多饱受不良贷款之苦,金融效率低下。这种农户、企业需求的多层次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趋同性形成了矛盾。

非正式金融的兴盛

非正式金融制度是相对于官方正式金融制度而言的,民间借贷属于非正式金融制度。西北地区农户面临着正式金融制度的缺口和金融产品单一的问题,其对正式金融制度的多样化需求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些潜在的需求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满足。而在现实中这种需求又确实存在,无奈之下,只好转而寻求非正式金融制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金融制度就自发成长、壮大起来,并对西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它的兴起对宁夏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据调查统计,仅2010年宁夏中宁县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比例已经高达65%,农村民间的高利贷借贷金额,就约占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金额的14.55%,约占农村资金需求总量的45.76%。从经济学上来说,游离于官方监管之外的民间借贷,实质上是一种处于国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和规范金融市场之外,由民间自发推出的,进行中、短期投资或投机的个人金融行为。作为一种借贷资本形式,民间借贷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

诚然,非正式金融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部分资金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非正式金融的发展给农村金融的安全带了不小的隐患,如:高利率与资金流向的失调、组织不规范性与运营中的高风险、活动的隐蔽性与政府监管的困难等。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安排

就目前而言,宁夏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无非两条路径:一是对现有的正式农村金融组织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进行功能性的调整;二是赋予非正式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平等的竞争。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变迁的路径,都必须兼顾改革的成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一)正式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应该回归和强化

正式农村金融机构在成立之初,其宗旨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转轨,这些机构的功能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输血”功能演变为后来的“抽血”功能,给农村特别是宁夏农村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为了促进宁夏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解决宁夏“三农”问题,不仅必须使正式农村金融组织回归到服务农村的功能上来,而且还要对这一功能进行强化。改变其主营存贷款的单一功能,使它们的功能逐渐扩展到现代金融领域,比如,结算、同业往来、信息咨询以及信用卡服务等。让正式农村金融组织具有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的特点,以便满足农村经济的多样化需求。

(二)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的地位

正式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回归和强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对其功能扭曲的一种纠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制度变迁能否实现,取决于选择的路径是否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结构,是否开拓了制度选择的集合以及制度的空间。因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只能从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集合中挑选出来。制度选择的集合越大,制度变迁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如果只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框架和利益结构中进行选择,那最多是做些“技术性的改进”而已。

金融制度结构反映了金融资源的各种配置关系,金融制度运行本身并不仅仅依赖于某些有形的经济部门(如银行等),而且还依赖于很多经济部门(包括家庭、企业等)之间的市场联系与资金交易关系的确立。因此,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是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关系。显然,这意味着我们在选择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时,就要在现存制度框架之外去寻找答案,即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的地位。从理论上讲,宁夏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需要多种金融产权形式的并存。因为,制度变迁的本身就是不同的产权之间进行竞争与重新界定产权边界的过程。在只有一种金融产权(正式农村金融产权)的情况下,不管人们作何努力,都不会出现令人满意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最多是在现存的制度结构和利益框架内进行一些修补,而不会从根本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变迁。允许和鼓励非正式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是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要害之处。因为作为一种制度选择的一个增量,它具有完整的、明晰的和可交易的产权。而且它还是“轻装”上阵,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制度创新的余地大。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制度的实质是金融运行的规则,金融运行的规则又内生于金融产权交易,金融产权交易本身又是不同金融产权主体之间“私人利益”的冲突过程。

因此,发展非正式金融组织并鼓励其产权交易对于确立宁夏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完善的正式农村金融制度迟迟不能够建立的时候,非正式农村金融制度的确立能够有效地弥补正式金融制度所留下的空白点。其次,当非正式农村金融组织以合法化的身份进入到农村金融领域参与竞争时,对正式金融的功能回归和强化有着促进作用。最后,非正式农村金融制度的合法化,能把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控制之下的农村金融供求的强制性均衡转变为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自发均衡,从而降低农村金融交易的成本和费用,提高西北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玮,曾国平,何勋鲲.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统筹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商业研究,2010(1)

2.胡元聪,杨秀清.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基于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的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3.肖燕飞,刘寒波,吴金光.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财经理论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与实践,2011(5)

4.谷慎.西部农村金融的供求与均衡-基于双重二元结构约束与一体化金融制度安排.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史亚荣,何泽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经济学家,2012(3)botxt

联兴棋牌官网www.xiexiebang.com lxq

下载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研究(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与农村金融 发展合作事业

    2012年全国供销财会工作 会 议 典 型 发 言 材 料 参与农村金融 发展合作事业 贵州省供销社努力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路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历尽了三十载风雨,但......

    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及优化路径选择专题

    杨 森 (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公民能否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最终五篇)

    一、社会投资模式改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014年9月21日,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规范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剥离了融......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资助、清华经管学院主办的为期三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首年研究工作已完成,成果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清华举行。中......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研究

    陈根山: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 ——以“双聚焦”发展战略研究为例陈根山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横林支行副行长陈根山)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一、问题提出“要完成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事实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

    学习型政府的构建与路径选择的研究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府是社会组织中的最有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机构,要形成学习型社会,必须首......

    金融危机下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金融危机下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摘要]加大中间业务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完成转型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金融危机不应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