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共5篇]

时间:2019-10-28 09: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

第一篇: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

摘要:黄宗羲继承了儒家传统中“天”的观念,“天”是一个非人格的至善至高之存在,不可以人事事天,任何人格或神格的“天”都是对“天”的降格。而“上帝”则是接近人格或鬼神之存在,已经丧失了至高无上性。所以,黄宗羲不会接受西方“天主”或“上帝”之本质,直斥之为谬言邪说。

关键词:黄宗羲;天;上帝;天主教

一黄宗羲与天主教的接触

据考证,黄宗羲的几位好友如魏学濂、瞿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魏学濂受其父魏大中及其东林党同志影响,对传教士有好感。而且他还与著名的天主教徒朱宗元共同校正耶稣会士孟儒望所述的《天学略义》,据说魏氏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加入了天主教,否则不会拥有编校耶稣会士著作的资格。[1]南明重臣、大学士瞿式耜(1590—1651)也同传教士过从甚密,他本身就是天主教徒。[2]瞿式耜是与利玛窦最亲近的中国友人之一——瞿汝夔的侄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瞿汝夔推动了天主教在华传教策略的转变,即建议利玛窦最好穿儒服而不是和尚服去传教。并且瞿汝夔还利用他在官场上的关系为利玛窦宣传引荐,为利玛窦进京铺平了道路。[3]而瞿式耜却比他这个伯父名气还大,他先是万历进士、崇祯户科给事中,后为南明吏、兵两部尚书,临桂伯、武英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他与传教士素来交好,可能在天启间受洗入教。[4]而黄宗羲与他交情甚厚,当瞿氏南下出任广西巡抚,匡扶南明时,黄氏亲自送他至金陵湖头。[5]

除了这些接触西学的途径,黄宗羲还同耶稣会士有过直接的交往。据考证,黄宗羲曾与汤若望相识于北京,一番交谈,令黄宗羲对汤若望的历算知识大为折服,大有将汤氏视为自己历算学启蒙老师之意。并且汤若望还送了一个日冕给黄氏,黄氏甚是珍爱。[6]

此外,黄宗羲还从梅郎中那里得到一个传教士转赠给他的龙尾砚。黄氏将之看成“绝品”,后来不小心遗失,大为痛心,但十年后,又戏剧性地复得,并赠与吕留良。足见黄宗羲对此砚之重视。[7]

有了这些天主教徒好友,还有与耶稣会士的直接接触,黄宗羲或多或少了解天主教及其教义。那么他是怎么看待天主教的呢?他评价天主教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二黄宗羲的“上帝”观

在黄宗羲的著述中,极少提到天主教。这已经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西方宗教信仰对他来说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也对他所服膺的王道圣学构不成威胁。我们能找到的他对天主教的只言片语,也是在他批判禅学等其它学说时捎带提及的。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其晚年所写的《破邪论》中的论说。

从他《破邪论》的题辞中,我们就能看出他的基本态度。他说,在他完成那部囊括先王之道的《明夷待访录》三十年后,“方饰巾待尽,因念天人之际,先儒有所未尽者,稍拈一二,名曰破邪。”[8]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破邪论》可能是其《明夷待访录》的补遗。如果说《明夷待访录》是其多年前建立起来的圣学大厦的话,《破邪论》则是对大厦某个角落的修缮。因此,在他最后这部文集里,内容杂陈,已经不仅仅是在“破邪”。与“邪”相关的文章只有上帝、魂魄、地狱等三篇;赋税、科举两篇文章是对《明夷待访录》内问题的再思考;而其中的分野、唐书二篇却像是心血来潮、偶然为之的考证辨谬之作;从祀与骂先贤两篇则可以看成是对某种时风流弊的评论。可以看出,其中能够算得上是对《明夷待访录》之补充的,大概有上帝、魂魄、地狱、赋税、科举等五篇,从祀篇勉强也可以列进来。余下三篇考误、评论之作则有偶然凑数之嫌。可能黄宗羲年事已高,觉得犯不着为这几篇文字分门别类,分类集册了,即使有点乱,也只能请后学原谅了。如其题辞最后所言,酌古、美芹之事与他已无缘了,“顾余之言,遐幽不可稽考。一炭之光,不堪为邻女四壁之用。或者怜其老而不忘学也。”[9]这一方面是表达自己不辍笔耕之志,一方面又有些精力不继、力有不逮的感觉。所以,他最后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部题目较为混乱的杂集。

按照惯例,一代大儒最后的著作,要么非常重要,要么无关宏旨。根据以上分析,黄宗羲显然属于后者。那么将“上帝”放在这部无关紧要的文集里进行论说,黄宗羲对天主教的基本态度已经很清楚了。至于他具体的态度,我们分析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知晓。

在《上帝》篇中,黄宗羲首先提出了他所理解的儒家“上帝”观,“天一而已,四时之寒暑温凉,总一气之升降为之。其主宰是气者,即昊天上帝也。”[10]很清楚,在黄宗羲这里,“天”、“气”、“上帝”是那个最高本原的不同称呼。[11]如果说黄宗羲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气一元论”,[12]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上帝一元论”。那么黄宗羲这个“上帝”又是什么样的呢?

黄宗羲所谓的“上帝”,也就是“气”或“天”,究竟是什么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上文已经说得很清楚,“气”或“天”就是主宰,它包含孕育了天地万物。黄宗羲说,天地间“全是一团生气,其生气所聚,自然福善祸淫,一息如是,终古如是,不然,则生灭息矣。此万有不齐中,一点真主宰,谓之‘至善’,故曰‘继之者善也’。”[13]可见,这个主宰通过其“至善”之本质化育了天地万物。不仅如此,它还规定好了万物的高低尊卑之秩序,“知觉之精者灵明而为人,知觉之粗者混浊而为物。”[14]可见,黄宗羲的“气”包含了朱熹的“理”和“气”的全部内容,它即能创造形式,也能提供质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能主宰。有时黄宗羲也称这一主宰的本质为“仁”或“仁义”,“天地生万物,仁也。”[15]“天地以生物为心,仁也。其流行次序万变而不紊者,义也。仁是乾元,义是坤元,乾坤毁则无以为天地矣。”[16]“舜之明察,尽天地万物,皆在妙湛灵明之中……由此而经纶化裁,无非仁义之流行。”[17]那么,具有“仁”或“善”本质的“天”、“气”或“上帝”有没有区别呢?

“天”与“气”的区别不大,有形之“天”就是“气”凝聚时的状态,无形之“天”就是“气”。那么“天”与“上帝”的区别怎样呢?要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牵涉到的是“天”可不可以是人格之存在的问题。在黄宗羲以及以往的儒学大家那里,天人是必须要区别开来的。如果把“天”想象成神鬼式的存在,并在世间加以祭祀膜拜,那么这实际上是对“天”的一种降低。因为无论是神还是鬼,都是人或物的一种伴生物。而它们根本就不可能与“天”相等或取代“天”。因此,无论是人格意义上的“天”还是鬼神意义上的“天”,都是对天的一种降低,都有损于天的至善至尊本质。这种观念在黄宗羲的《孟子师说卷七·民为贵章》和《孟子师说卷一·明堂章》中表达得较为明显。在《民为贵章》中,他说,“天地间无一物不有鬼神,然其功用之及人,非同类则不能以相通。社稷二气,发扬莽盪,如何昭格,故必假已死龙弃之人鬼,与我同类而通其志气。是故配食者,非仅报其功也。……吾与祖宗同气,籍其配食,以与天地相通。今之城隍土谷,……亦犹句龙、弃之配食一方耳。盖城隍土谷之威灵,非人鬼不能运动也。”[18]既然万事万物产生时就都有自己的鬼神,那么,无论是人或物,还是其鬼神,就都是“天”这一主宰下的产物,因此它们皆低于天。就人来说,人可以借助鬼神与天地相通。但由于人神两界不同类,不能直接相通,这就需要一个中介者。这一中介者就是死去的著名人士。当人们将句龙、弃等著名人士作为社神和稷神的世间代表而供奉起来时,人们不仅仅是在纪念他们的功勋,而且也是籍此而与社神和稷神相沟通,进而与天地相通。由此类推,人们祭祖、供城隍等一系列的祭祀行为就都有通神、通天地之功用。在这种祭祀行为中,人、鬼神、天的界线分明,等级明显。既然人们可以通过用世间的人物作为各种鬼神的象征来祭祀膜拜众鬼神,那么能不能找到“天”在世间的象征,从而通过祭祀它来表达对“天”这一最高主宰的崇敬呢?

在《明堂章》中黄宗羲谈到了这种可能。他说:“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19]周公通过在南郊祭祀后稷来敬天。后来发展成通过敬祖来敬天,“人莫不本乎祖,祖一而已,尊无二上,故曰率义而上至于祖,祖尊而不亲,是所以配天也。”[20]

正是在祭天礼仪中,我们看到了“天”与“上帝”的明显区别。“天”与“上帝”不是同一的吗?为什么郊祀以配天,宗祀明堂以配上帝?“盖祭天于郊,以其荡荡然,苍苍然,无乎不覆,无乎不见,故以至敬事之。郊也者,不屋者也,达自然之气也。扫地而祭,器尚陶匏,不敢以人之所爱奉之,远而敬之也。”[21]可见,郊祀“天”以及不用人事以奉天,都是为了凸显天人之差异,突出人对“天”之敬畏。对于这一“尊无二上”主宰,必须以“尊而不亲”的方式祭之,祭祖亦是如此。然而人们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他们非常敬爱的领袖去世了,应该把他看作什么样的鬼神之代表祭祀呢?若以天来配之,一则会冒犯祖先,因为祖先只有一个,“天”也只有一个,不能通过多个祖先之祭祀来祭天;二则事天过于严肃和恭敬,不足以表达对亲如仁父的领袖之热爱。但是,若以其它较低的神来配他,又觉得委屈他。比如对周公来说,“周公之摄政,仁乎其父,欲配之郊,则抗乎祖,欲遂无配,则已有仁父之心。”[22]怎么办呢?这时人们就引进了“上帝”的概念,“于是乎名天以上帝以配之。上帝也者,近人理者也。假令天若有知,其宰制生育,未必圆颅方趾耳鼻食息如人者也。今名之帝,以人事天,引天以近之,亲之也。”[23]人们所设想的这个接近人格的“上帝”既有天之威严,又有人之亲切,人们可以用人之所爱来供奉之。于是,通过祭祀,“上帝”与“天”的区别就出来了。“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高于任何鬼神和人属。人们只能通过祭祖或原初之神(如后稷等)来祭天,以配天之至尊至敬。而“上帝”则具有了人或鬼神之特征,它是被用来象征那些非祖先的,然而又崇高类似祖先的仁德广施之圣王先贤的。虽然说“天”、“上帝”是一个本原的不同称呼,然而在黄宗羲的心目中,“天”与“上帝”已经有了等级之分。这个亲近人的上帝已经沾染了人格或者神鬼的气息,与至善至尊的“天”比起来就有些逊色了。所以,“上帝”不能郊祀之,“不可以郊,故内之明堂。明堂,王者最尊处也。仁乎其父,故亲于天。天有帝名,则祭之明堂,亲与敬兼之矣。……故郊曰昊天,明堂曰昊天上帝,天人之分明也。”[24]到了这里,我们就很清楚了。昊天与昊天上帝,虽指一物,但其区别已经是天人之别了。这可能也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尊奉“天”而不是“上帝”的个中原因所在。

三黄宗羲对天主教“上帝”之态度

由此我们再回到《破邪论》之《上帝》篇,黄宗羲先用昊天上帝的唯一性批判了《周礼》、纬书的五帝说,郑康成的五天说以及佛家的诸天说。然后他提到了天主教,对于天主教“抑佛而崇天”他是没有意见的,他所批判的是天主教将“天主”人格化或神化,甚至立其像而记其事。这样的“天主”与黄宗羲所理解的“天之主宰”大相径庭。如前所述,黄宗羲对于人格化以及神化的“天主”肯定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及其背后的儒家思想传统中,人格化或神鬼化的“天”已经是对“天”的降格,即使这一“天主”是万神之神,也只是个被降格了的神,这样的“天主”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至高无上之存在。所以黄宗羲会讥讽这个“天主”不过是人鬼而已,真正的“上帝”或“天”已经被抹杀了。[25]

如果说来华的传教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也分为体用两端的话,那么其自然科学就是“用”,天主教信仰就是“体”。可以看出,在中学之“体”与当时的西学之“体”之接触中,天主教并没有被儒家大师当作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站在“天”这一至尊无上的塔顶上,以居高临下之姿态,轻蔑地嘲笑着那些将“天”搞成人鬼式之“天主”或“上帝”的传教士们。

参考文献:

[1][4]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313-323页。

[2]王慕民:《明清之际浙东学人与耶稣会士》,见陈祖武等主编:《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4页。

[3]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7页。

[5]黄宗羲:《思旧录·瞿式耜》,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一册,第383、384页。也见王慕民:《明清之际浙东学人与耶稣会士》,见陈祖武等主编:《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第134页。

[6]徐海松:《清初人士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283页。

[7]徐海松:《清初人士与西学》,第284~287页。也见夏瑰琦:《黄宗羲与西学关系之探讨》,吴光编:《黄梨洲三百年祭——祭文·笔谈·论述·佚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8][9]黄宗羲:《破邪论·题辞》,《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92、192页。

[10][25]黄宗羲:《破邪论·上帝》,《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94、195页。

[11]在其它地方黄宗羲也论及到这三者的同一。他在《孟子师说卷一·明堂章》里写道:“天有帝名,则祭之明堂,亲与敬兼之矣。或曰:经前曰天,后曰上帝,何也?曰:天、上帝一耳,不通言则若两物然,故郊曰昊天,明堂曰昊天上帝,天人之分明也。”《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54、55页。在《孟子师说四·人之所以异章》中他又说:“天以气化流行而生人物,纯是一团和气。”《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11页。在《孟子师说五·尧以天下与舜章》中他说得更明白:“四时行,百物生,其间主宰谓之天。所谓主宰者,纯是一团虚灵之气,流行于人物。”《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23页。

[12]这一核心思想在黄氏的著作中屡见不鲜,如“覆载之间,一气所运,皆同体也。”《孟子师说卷一·庄暴见孟子章》;“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孟子师说卷二·浩然章》。

[13]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三·道性善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77页。在《孟子师说·道性善章》的后半章,黄宗羲再次强调:“天之所赋,原自纯粹至善。”《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78页。

[14][17]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人之所以异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11、112页。

[15]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三代之得天下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90页。

[16]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一·孟子见梁惠王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49页。

[18]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民为贵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160、161页。

[19][20][21][22][23][24]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一·明堂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54、54、54、54、54、54-55页。

第二篇:马克思论文——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观《上帝也疯狂》感

———野蛮VS文明 历苏站在云海茫茫的悬崖边,将那只上帝赐予他们的可乐瓶抛出去。当可乐瓶消失在云海时,这群可爱的人又恢复到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让我们重新回到影片开头。影片一直开始,就将我们拉进了非洲的荒无人烟的卡拉哈里大沙漠。那里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一切都还处于原始状态。一群可爱善良的布依族生活在那里。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嫉妒,没有争斗,更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淳朴善良。他们相信上帝,感谢上帝赐予她们的一切。打雷时,她们以为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时,他们以为是上帝肠胃不舒服。这些,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眼里,或许觉得可笑,但是,他们却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淳朴可爱。以为影片会一直延续这种氛围时,画面瞬间转换到了我们的文明时代。那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生活也是那么的愉悦。可是,在所谓的文明下,我们的灵魂是那么的疲惫。每天要应对这样那样的事情,仿佛文明把人们压得透不过气来,文明吞噬着我们的笑容。我们值得“骄傲”的文明,充斥着太多的利益与诱惑。渐渐地,我们的内心变得异常的扭曲,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变得虚伪可笑,变得那么的冷血。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历苏在射杀一只羊时,他会向它道歉,祈求他的原谅。野蛮的土著人,表现出了一种在现代社会少有的真挚和感动。

高科技,快节奏,满眼的灯红酒绿和拜金主义,使我们渐渐失去了理智,迷失了自己。或许有人会怪上帝,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很难让人淡定自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要有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摆在眼前,要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所以,渐渐地,出现了一句名言“现在的社会是拼爹的社会”。在我看来,李刚李双江这些牛气的拼爹事件,只是一个小小的影射,只是放大化了而已。我们是文明人,应该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事情。然而,利益熏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在撞到人后逃之夭夭;看见老人摔

倒了,能做到视若无睹;撞到别人后,甚至可以给他补上几刀,让他死个痛快!我不禁想要吐槽,这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文明吗?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的眼里,那些人不及一只羊。至少,羊在死之前,历苏还会祷告道歉。

事物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文明人。尽管,眼前的事实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世上还有多少好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保留着他们的纯真善良。他们想要做到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遗憾的是,那些淤泥已经被污染了,是有毒的。恐怕他们想要洁身自好会难上加难。

微博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微博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会,爆出了郭美美炫富;一会又爆出某官员把微博当QQ与小姐热聊;一会又爆出毒胶囊事件。最近的微博热点人物恐怕非央视主持人赵普莫属。他在自己的微博中爆料,果冻酸奶是用皮鞋做的,瞬间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可是,人们也发现,赵普因此瞬间从央视主播台上消失了,销声匿迹。试问,难道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杀人灭口”吗?现在的社会可悲的不是人们在金钱世界里丢失了自己,而是,那些纯洁灵魂在不断被腐蚀和吞噬。赵普发微博爆料有错吗?有人说,他是错的。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这么轻易的爆料还未被央视新闻所播出的事实。可是当良知和职业操守碰撞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良知。他明明知道他这样做,可能会惹来很多麻烦,甚至丢掉他的饭碗。前些日子的“邱启明”事件也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很多人挺他支持他,我们就像是以卵击石,赵普还是被停职。谁出来逞能,就会被这社会OUT。久而久之,谁还会出来主持正义,谁还会拾金不昧,谁还会见义勇为。

我们本来拥有最美丽纯洁的心灵,是我们丢失了它。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舒适生活,尽可能的攫取我们需要的,所以放弃了纯真的和美好的。我们选择了把自己围困在锁和墙内,守着我们的财产,细数,顺便锁上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放弃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气。我们选择了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但是同时我们给自己带上了沉重的社会枷锁。那些天高地阔,肆意享受阳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们疯狂地丢弃了。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就像白岩松所说的“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请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歇息一下,让自己的灵魂能喘口气。一味的物质追求的背后,是精神家园的丢失,而且你会发现,良知的缺失,使我们因追求文明而变得更加野蛮。

蓦然回首,那片精神家园仅有那些“野蛮”的土著人守候,岂不觉得悲哀!

第三篇: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原始与文明的碰撞

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甚至没有听说过它。这部70年代西方电影喜剧的颠峰之作让同学们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度过了愉快地一下午,这就是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这是一部令人无法抗拒的电影,它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非凡的叙述风格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影片中三条主线互相穿插,丰富了电影的情节,而且搞笑背后的深刻内涵引领我们思考影片的更高价值所在。

好莱坞的导演们总喜欢把镜头聚焦于非洲的贫穷落后,却很少有人注意这片大陆的魅力,原始的森林风光、浩瀚的沙漠,美丽的风景背后充满了奇妙和趣味,《上帝也疯狂》就是这样一部以非洲大陆的土著人为主人公,讲述了在纳米比亚的沙漠中的布希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一天玻璃瓶从天而降,他们以为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神器,为了争夺这唯一的瓶子,这个没有“私有”和“罪恶”的部落开始有了争吵和嫉妒,因此主角西索决定走到世界边缘扔掉这个瓶子,一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一见到女性就语无伦次的生态学家、一个美丽的女教师、一个会说布希族语言的司机,甚至还参与了一次解救人质的英勇行动,总之这是一次妙趣横生的冒险。

现代社会与《上帝也疯狂》中的非洲部落相比之下,布希族是那么肮脏混乱而荒唐,没有任何物质生活,但却幸福知足,每个族人都天真烂漫、朴实可爱,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犯罪、没有阶级、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让人无限向往。透过他们的纯真眼神,看到的是人类对社会原始状态的赞美,虽然电影中乌托邦一般的原住民社会是当代人们的一种超完美超现实的解读,但从深层上是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社会对一个落后文明的怜惜和对自身的反省。试问当今社会文明真的随科技而进步了吗?事实上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是日益退化的文明,现在的人类根本不懂什么是生活,每天遵循着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群生活在单调的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曾想过为什么“我”这么孤独?很少有人懂你内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温暖渐渐地被隔阂算计所取代,人们越来越找不到生活的价值。

在内涵方面,电影通过一个个普通却幽默的情节警示我们在这奢华的物质文明中,切莫忘记人性的根本,切莫疏忽文明的进步。也许文明是进步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比如没有贪婪,没有战争、没有自私„„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予你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拿走另一样,但西索懂得将那不祥之物丢掉,我们呢?如今的我们已不能放弃,当我们的眼睛被越来越多的物质所蒙蔽的时候,我们早已没有时间再去享受上帝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甚至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开始怀疑上帝本身最大的错误就是创造了人类伟大的文明。即使我们知道做错了,但还是笑得很得意,对自然不加节制的索取,不珍惜原有的那份美好,所以说上帝让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它是否会为我们的自私、贪婪与无知而皱眉叹息。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会赐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时间的尽头,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艺术上,电影的情节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会心一笑,快镜头的多次运用也增加了搞笑的效果。片中有马大哈似的男主人公,有笨笨的土著人,有不同文化间的误解碰撞,有女主人公对男主角的频频误会。它最重要的手法就是讽刺,作家们总喜欢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去讽刺社会的肮脏黑暗,而在这部电影中也包含着讽刺的味道,而讽刺的来源就在于电影中那个重要的线索——可乐瓶。当可乐瓶从天而降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触角到了原始部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为可乐瓶进行了激烈的碰撞,这是原始对文明的碰撞,也是原生态对工业社会的碰撞。人类在享受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反应,族人们为争夺它而起了摩擦,贪婪、嫉妒、甚至仇恨的情绪开始在这个淳朴的民族中蔓延,而这一切却是由——可乐瓶所造成的。这既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讽刺,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讽刺,讽刺文明的工业社会是用原始文明消亡的巨大代价所换来的。

随着影片尾声的到来幽默背后的寂寥也凸显了出来,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强烈对比,原始的纯净与现代文明的堕落,让我们在羡慕他们的同时也惭愧自己的行为。物欲横流中奔走的现代人,贪婪的欲望正黯然滋长,但我始终相信,纯良的内心是人们所共有的。古语有言“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影片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恐怖分子也只是丑角,而并非反角。现代人的些许行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内心的美好品质并未遗失,或许只是躲藏在内心某一块纯净的土壤,期待在合适的机会被发觉出来。所以不管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我们都要稍稍停下脚步,等等我们的精神世界,留意身边美好的风景,否则除了碌碌无为的人生我们会一无所获。我想,这也是导演所希望告诉人们的。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课程名称:学号:姓名: 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业:

第四篇:中国民俗研究论文

哈尼族的领婚习俗在该民族家庭和谐形成方面的积极意义

外语系 对外汉语班 20081032102 李兴辉

【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婚俗的闪亮点,从各民族的不同之处人们可以很好的发现该民族的文化、宗教、制度等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该民族。哈尼族的婚俗也是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从哈尼族的婚俗上人们也可以了解哈尼族的民族文化的精彩和绚丽。除此,哈尼族的婚俗有许多婚俗仪式,这些仪式在典型的民族习俗背景下形成,留有深深的民族意识形态的烙印,所以透过一些婚俗仪式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或推知哈尼族整个名族在其他方面具有的明显形态的原因。比如:哈尼族在各民族中尊敬长者和婚姻关系牢固是相对明显的特点,其实着也是和他们的一些婚俗礼仪着着密切联系的。

【关键词】

哈尼族

婚俗

领婚

独特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民族内涵使得哈尼族有了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和婚俗制度。一夫一妻的氏族(血缘)外婚是哈尼族基本婚姻制度,哈尼族的村寨,一般都设有专供未婚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称为“扭然”(王清华、史超军著:《云海中的奇婚女性》,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除此,哈尼族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奇闻婚俗,我们既然是对它的婚俗仪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就不能抱着那种“矮子看戏”似的心态去看,必须学会在了解中得到自己独特的看法。繁衍生息于哀牢山中段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哈尼族,个支系都有基本相同的婚俗趣事:

龙”与“凤”对歌:“龙”与“凤”对歌,即男女未婚青年对歌,是白宏人的一种婚恋形式。在米索扎(十月年)或其它节日傍晚,村里的年轻人相约到一特定场所,分性别列为两排,中间隔一至几丈,相对站立或席地而坐,各找对象分别对歌。歌词多为传统与即兴创作相结合的“龙求凤”、“鱼戏水”等等,都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对歌前,男青年准备好红、绿绸帕(布)一块,在对歌中男方寻找到自己理想对象就将绸帕盖在自己心爱的姑娘头卜。如果姑娘乐意受盖,便说明相爱成功。有的当时便请老人帮拍板定亲,待明年来日举行婚礼。如果姑娘拒绝受盖,则返回原地继续对歌,直至姑娘受盖,互赠手镯、银泡等饰物为定情物后,方表明相爱成功。假若与姑娘对歌反复多次,姑娘仍拒绝受盖,男方只好另寻知音。对歌有一定时间限制,到时间还未受盖的姑娘,只好另找场合再寻知音

抢小帽:抢小帽,当“芽约”(小伙子)想寻觅自己的心上人“芽迷”(姑娘)时,就会在姑娘经常出没的路途中守候。小伙子钻入路途边的丛林或能隐蔽的地方,悄悄等待姑娘的来临。一旦姑娘走近自己,便猛然跳将出来抓起姑娘头戴的小帽嬉戏着跑开。姑娘追着‘拼命”地去左抢右抢,小伙子左避右闪,始终不让姑娘抢到,姑娘真真假假地要和小伙子吵起来,以至叫着骂着撵着追打。当然,小伙子是绝不还手的。姑娘以戴小帽为荣。进入青春期后,怕小帽被抢,因此,每个姑娘都备有一至几顶小帽藏于身。当小帽被抢去以后,她们便会在远离伙子的地方拿出另一顶戴上。事后,抢得小帽的伙子便托亲友邀请姑娘在某地某时相会。若姑娘谢绝,亲友便会将小帽奉还姑娘,而个别的小伙子也有不送还的,留作纪念。假如姑娘中意,小伙子便在相约的时间地点弹起了牛腿琴等待姑娘到来,随着琴声唱起动听的山歌,这时,姑娘便会走来随声附合,姑娘与伙子一问一答,相爱之情溢于言表,心越走越近。这时,姑娘便会取下上衣的两颗银纽扣赠给伙子,表示已倾心于他了。

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领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领婚者都要高声欢唱,以庆贺领到了新娘:墨江一带的哈尼族娶到新娘后,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祝福并驱鬼,完成这个仪式以后新娘才能进男方家的门。进门的时候,新郎高高站在门上,让新娘从底下通过,表示女人要听男人的话;跨门坎时,新娘要右脚先进,左脚后进,这样以后才能儿孙满堂,荣华富贵。新娘进家后,首先要用猪头向灶神和祖先神灵磕头祭奠。第一顿饭要由婆婆陪同新娘进餐,其他人不能参加。红河一带,新娘到了夫家后,先向祖先神位磕头,再向婚宴上的长者敬礼,接着吃下新郎亲自送来的一碗米饭,表示永不变心。在西双版纳,要由婆婆在村口为新娘穿上白色裙子,然后才能进入村子。到了甲方家门口,男方的已婚姐姐剪下三根头发,为新娘洗手洗脚,新娘才能进入大门。婚礼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先吃公鸡肉和猪右前腿,然后给宾客一一敬酒。这时,由会唱哈尼调子的老人来祝福新娘头胎生女儿,二胎生儿子,并劝戒夫妻要和睦相处,白头到老。婚礼的最后是强迫本村年龄较大而未婚的人吃猪尾巴。

特别要说的是,领婚仪式也不是哈尼族独有的,还有彝族等极少几个的少数名族也存在领婚习俗。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孤立的看待这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仪式,它们的形成有该民族的特殊文化的背景影响,而它们也从某些方面直观或间接的折射着该民族现实中的某些民族心态。

哈尼族的婚俗仪式其实也是对其现实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通过调查分析,哈尼族的家庭关系是很和谐的,家庭关系中,以长者为尊,晚辈很尊重长辈,也很听长辈的话,在家庭中,夫妻关系融洽,离婚的较少。对比现代社会,在各大城市中,少数民族形态特征基本消失或已不明显,没有特殊 的婚俗礼仪,没有明显的家庭宗族关系,更不会有宗法的束缚。但是现代社会却又很多少数民族社会少有的群太现象:离婚率快速攀升、普遍蔓延,甚至还有了闪婚一族的形成;更离奇的是还有那些专门从事婚姻诈骗赚钱的人,不断的与别人交往,不断的以婚姻为诱饵骗取别人的钱财;还有那些不断出现的虐待老人的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民族群太比较明显的哈尼族社会里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

联系哈尼族的婚俗礼仪来看,领婚礼仪不是简单的一个迎婚过程,它包含从哈尼族青年男女开始交往到定亲,再到说媒、迎婚过门,甚至是如果婚姻破裂要举行离婚仪式:男女青年婚前社交、恋爱自由。两人相爱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干涉。黄昏后,男女青年盛装一新,由小伙子头或姑娘头带领,聚会在扭然里、寡妇家,或村边丛林中幽会对歌,互诉衷情。在红河南岸大羊街一带的哈尼族,若应邀找小伙子的姑娘超过五人,便可举行盛大的酒歌恋爱宴会——“阿巴多”。其场面欢乐,多趣,规矩繁多。经过多次交往,姑娘和小伙子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结成“扎哈”关系,即稳定的朋友关系。若双方彼此中意,相约百年,并为父母认可之后,男方托媒人向女方提亲说合,随即上聘迎亲。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第二天旭日东升,新娘随同伴娘,携带若干糯米饭回娘家,分送给村里各户血亲,以示铭记血缘祖根。婚后,双方均不再参加社交、恋爱活动。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简单的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

这种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是少数民族的一些有趣现象的仪式,背面折射出来的现实意义其实才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哈尼族的青年男女可以在婚前自由恋爱,但是恋爱的场合有是有限制的,而且也是采用类似群体式的。这样一方面哈尼族的青年男女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另一方面哈尼族的女孩可以在众多的优秀哈尼族男青年中选择自己最倾心的男孩子。还有,哈尼族青年如果双方都倾心,在举行的婚礼上会有许多特殊却意义重要的仪式。比如哈尼族男青年家在娶亲前会邀请本村最有威望的长着和本村父母和孩子都还在的中年夫妇以及一些唱歌好的青年组成迎亲队伍迎娶哈尼族女孩。而且,当迎亲队伍到了女孩家的时候,队伍还必须通过女方家设置的重重关卡,女方家满意后方可带走女孩,但是出村时,村里的青年会刁难迎亲队伍,队伍只能接受不能反抗。透过这种仪式我们应该看到,哈尼族的在意识形态上就有着对长着的尊重,几乎什么大的事情都会邀请有威望的长着去主持或参与。其次哈尼族在婚礼上的仪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双方家庭的人员在类似与刁难的迎娶过程中会增加双方的了解,这为男女两家的和谐关系打下基础,因为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会比较严肃的对待婚俗。另外新娘接到男家,先要向祖先神龛行埋头礼,然后吃下新郎亲手递送的一碗夹生饭,表示永不变心。虽然这样的仪式看起来有点约束,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哈 尼族普遍的意识形态的对祖先的尊敬,即便是结婚过门后的首要仪式也得祭奠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其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丈夫的绝对忠心。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婚俗有其历史形成的落后的一面,许多方面哈尼族的妇女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束缚,在行为上受到眼科的限制;但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现实社会中对长辈的尊重和对夫妻双方的理解和忠诚不正是家庭和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吗?现在繁华社会的青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总是强调自由,就希望不要让父母知道或者父母绝对不要干涉,结果随随便便,交友就像换衣服赶时尚一样。交友一天就可以随便抛出“我爱你”,一星期后“我喜欢你”,半个月后“你还可以”,不到一个月就会说“我们分手吧”。这样的交友方式会有坚实的婚姻基础吗?

随后要说的是,哈尼族青年即使婚姻关系差的到了非得离婚的地步了,他们也会有比较浓的民俗礼仪。若夫妻感情破裂,不论谁提出离婚,一般由女方退还原聘金即可,有的地方则要履行离婚仪式(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一中间人主持,男方砍一木片,两侧各砍三道小口,然后将木片破成两半,各拿一片为凭证。有的地方要吃最后一餐离婚饭,吃饭时桌子中间放一根柴,表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不难看出,虽然是离婚,但是哈尼族的离婚仪式也是相当的和谐的,要么女反复退还聘金,要么双方心平气和的吃顿饭,各取一块竹片表示婚姻关系的结束。整个仪式,完完全全是在一种和睦的氛围结束。

总结:从构建社会卞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在民族习俗中匀起作用,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达成了一种平衡,共同形成了一个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和谐状态,发挥着维系这个和谐社会的功能。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及伦理道德,虽然呈现出多元形态,但其主流充分体现了人类生活的共性,对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当地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一是婚姻恋爱的自由度较大。哈尼族的青年男女较少受到感情因素以外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使婚姻关系更接近其本质,有效地保障了婚姻的质量,减少了婚姻家庭纠纷。二是对离婚问题的排斥习俗,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关系的稳定。三是哈尼族对离婚态度十分开明。哈尼族离婚一般不吵闹,也不结怨,离婚后原夫妻双方仍以朋友、兄妹相称,其开明态度值得提倡。四是哈尼族婚姻家庭习俗有利于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虽然少数哈尼族的婚姻家庭习俗始终处在与时代同步发展、演变的不断变动中,但其精神内涵一般都很强调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从实践的情况看,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很少发生矛盾。这也表明哈尼族的婚姻家庭关系一般都很和谐稳定。

第五篇:孔子教学观研究

孔子教学观研究

——与现代教学的结合点

*** ** 【内容摘要】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关键词】 孔子 教育理念 现在教育 教育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学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除少数时间从政外,几乎将毕生精力贡献教育事业。他留给我们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反映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小学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下面就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明主体,用启发,因材施教 1.把学生带入“愤悱”境地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其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启发。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

可是,当前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把清楚、明白的知识全“灌”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个性在教育中张扬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体与才能上的差异,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彦‛(《论语〃先进》)。接着了解学生。孔子了解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谈话法,如‚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然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一种是补偏救弊,促进其正常发展,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多么生动的因材施教课!

那么,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如何因材施教呢?对此,不少教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分层教学便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比如

A(基础层次),要求低起点,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让他们“吃得了”。B(普通层次),要求有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让他们“吃得饱”。C(提高层次),要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让他们“吃得好”。这些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个别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得以落实,使各层次的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每学期期末调整一次,前五名可以升级。分层次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得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使层次差异明显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使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培养多类别、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无独有偶,有个中国女孩进入美国一所公立中学后,她竟说不清自己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这个女孩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分层次教学吧!

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孩子个个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不断地探讨现代教学形势下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从而为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二、激动机,重内化,学以致用(如何学)1.立志为学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论语·雍也》)意思是: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当然,志向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有了志向,就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就能达到“好之”“乐之”的治学境界。因此,我们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

2.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是学的升华与提高,“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客观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感悟,才能内化为主观知识;离开了思考、感悟,学生习得的仍是机械的、外在的记忆性知识,而没有形成内在结构知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而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内化的余地。

3.学以致用

孔子积极地正视现实,要求弟子大胆地投身社会之中,做一个能“躬行”的“君子儒”,而非“巧言令色”、有言无行的小人儒。他强调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他要求不但要读书,而且应该经常置身于实践之中,因为这样才能做到“多闻”、“多见”,才能“寡尤”、“寡悔”,才能“择其善”,改己过,才能把所学的东西与改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现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也不应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不应该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如果学生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贫乏,那真是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应积极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改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进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与学联系)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成就了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教育功绩。当然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正因为要“诲人不倦”,孔子便更加要求自己“学而不厌”。他非常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佾》)。他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师襄。他对学习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对学习的勤奋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而且常常从学生的体会中去寻求对自己的启发。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他向学生提出“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的要求,要学生服从真理,不盲目崇拜个人,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相反,他对最喜爱和最好学的颜渊,对他的话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表现,却表示不满:“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

他不希望学生对他言听计从,他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有分析地接受教师讲的话。从教学相长的的思想出发,他提出“后生可畏,然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的命题,对年轻一代寄予殷切期望。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里朴素的素质教育观点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教育中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

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 师担任 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

我们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设: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仔细分析揣摩这段经过《学会生存》的引用后影响相当广泛的著名论述,我们便可发现其并不比中国二千多年前即明确提出的“教学相长”有更多的新意。较之言简意赅、辩证全面、蕴含丰富的“教学相长”,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段话显得冗长、晦涩、偏颇和在逻辑上有失严谨。两相比照,我们更可为我国古代所具有的辉煌灿烂的教育思想而骄傲,同时又为我们尚未将之很好地推向世界以致世界尚不太了解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而愧疚!孔子同其弟子的教学实践活动鲜明地贯穿着教学相长的思想。

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准则,他鼓励学生坚持以“仁”为标准,而不要碍于师生情面,在“仁”的面前学生无需对老师谦让.较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名言;可见东西方民族虽相距万里,但其先哲对于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却是高度一致的。在孔子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孔门教学活动颇具民主学风。孔子可以批评学生,而学生也可批评孔子。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 , 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 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其中许多主张和做法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一、“愤悱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思维。西方教育史过去公推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而实际上比苏格拉底早1000年的孔子就提出了系统的启发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二、主张教学相长,发扬教学民主,将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三、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

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从来不是一个赶着在学生不耐烦的时候填鸭一样去教育的老师,孔子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穷尽处,特别想要探索,想要发奋努力知道结果了,不到这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说不出来,着急,不到这个份上孔子是不会去启发他的。谓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开导了,启发了之后还要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跟你说了这一个叫墙角,不能自己反应出来这屋子还有另外三个叫墙角,那就不再教你了。就是说老师点到了,但你没有领悟的能力,就不给你多讲了。这就是要求你要会举一反三。

一个好老师,不见得非要喋喋不休、苦口婆心,要学会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领悟的过程。近几日女儿每天都看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对杨戬的法力、霸气、傲气赞不绝口,我倒是很佩服杨戬的师傅,那个叫玉鼎真人的,他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却教出了如此天地无敌的徒儿。他常说的一句就是:我只会说,不会练,你自己去领悟。乍一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细一想想,不这样就没有了杨戬的用心领悟,也就没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学会知识很简单,但要举一反三的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努力去思考、彻悟,他们会更好的学习,我们也会很轻松。

一日,子路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教导他说:“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他们,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吧?”又一日,冉也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就不解地问:“老师,怎么同样的问题,你的答案却完全不同啊?”孔子说:“冉这个人生性怯懦退缩,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的,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给他前进的力量。而子路勇猛过人,就要让他谨慎一点,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做,所以要约束他一些。”针对不同的主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由衷的赞叹:高,实在是高。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要不同的感悟,这是个必然,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做一个行动着的知识分子,完成孩子们的扬长避短。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版 傅佩荣:《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下载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宗羲上帝观的研究的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财政框架研究论文(共5篇)

    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政改革的主要目标。但对什么是公共财政,为何要构建公共财政,目前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只有澄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创建实质意......

    无线局域网研究论文(共五则)

    随着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正成为市场热点,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正广泛应用于大学校园、各类展览会、公司内部乃至家用网络等场合。但是,由于无线网络的特殊性,攻击者......

    论文研究方法(共5则范文)

    论文研究方法 一、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 描述性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信息研究方法 探索性研究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数量研究法 功能分析法 个案研究法 跨学科研......

    光纤通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共五则)

    1光纤通信教学现状和分析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之快,应用面之广,在通信发展史中是非常罕见的,部分通信用户还没有从2G时代过度到3G时代,以TD—LTE和FDD-LTE为标准的4G时代已全面到......

    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共5篇]

    员工激励机制,也称员工激励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员工与企业相互作用的体现。下面是一篇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欢迎阅读。摘 要: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

    每个人都有一个上帝(共五篇)

    每个人都有一个上帝 ──《童年》读后感 和去年一样,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我抱着与去年不同的心情,翻开这本橙色封面的书。 这是我早已了然于心的故事:阿廖沙三岁丧父,跟随外祖......

    大学生婚恋观论文

    大 学 生 的 婚 恋 观 婚恋,你了解多少? ——论大学生婚恋观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睡衣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

    1942观影论文

    我的《1942》 2013年11月29日,我特地和同学一起在影院看了《1942》这个影片。我们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主要是因为老师建议,在未看这个影片之前,我们一直认为《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