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合集五篇]

时间:2020-10-14 17: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

第一篇: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强调要“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政治体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所提出的一个标识性概念,作出的重要论述。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负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

“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

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为此,更需要政治体检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制度化,以此来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免疫力、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进而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首先,政治体检是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党的干部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建设,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生死存亡。列宁就曾指出:“没有职业革命家,事情总是寸步难行。”毛泽东同志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他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六章《党的干部》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做好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工作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一件大事。

其次,政治体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免疫力的现实需要。我们党诞生、发展、壮大于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复杂环境中,其之所以能得以续存,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在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千锤百炼中善于化危为机,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免疫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内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的因素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些突出问题归纳为“七个有之”。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全党上下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政治体检,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精准的“把脉会诊”和“祛病疗伤”,扫描政治“躯体”,清除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毛泽东同志就曾讲过:“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也提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显然,政治体检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有利于我们党强身治病、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规避风险、维护肌体健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后,政治体检是不断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途径。从政党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来看,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都有明确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无政治属性便无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近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从古田会议上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政治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到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都表明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政党发展的历史规律使然,是国家富强的时代使命使然,是民族复兴的世界大势使然。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前进的道路上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凝聚精神力量,做好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路上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政治体检的重要内容

政治体检是对党员、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高度、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本领、政治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计量活动的总称。政治体检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体检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科型体检”和“外科型体检”、“预防型体检”和“鉴定型体检”等,具体如下:

“内科型体检”:政治理想与政治信仰。“内科型体检”主要用于诊察和计量党员、干部内心世界、思想深处的健康状况,这里包括检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否坚若磐石,检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是否锈蚀松动、跑冒滴漏,重点是衡量政治理想是否崇高、政治信仰是否坚定。理想指引方向,有信仰方能致远。政治理想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政治前景、政治道路、政治局面的向往和追求。当人们对其所确信的政治理想有了坚定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时,它就会转化为具有最大统摄力的理想信念,这就是政治信仰。可见,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政治信仰的缺失是最严重、最危险的病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开展“内科型体检”的目的就是补钙壮骨、固本培元,让党员、干部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外科型体检”:政治态度与政治高度。“外科型体检”主要是检查和审视党员、干部政治“躯体”身与形的健康状况,包括考量他们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站位是否高远、标准是否高严,在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时反映是否及时、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坚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时行动是否迟缓、落实是否到位,归纳起来就是对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的检验。政治态度是人们对某一政治现象所产生的较为持久、相对稳定、指向明确的认知评价、感情知觉和行动倾向。政治高度主要指的是政治站位的高低。考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最为重要的是看他能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

必须是坚定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开展“外科型体检”就是要杜绝党员、干部弄虚作假、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口是心非、“标新立异”、折扣变通、选择性执行等,引导他们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预防型体检”: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预防型体检”是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在党员、干部未正式从事某项工作之前所进行的政治性检查,目的是防止感染、传播、扩散政治“病菌”,提高对政治“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一名合格党员、干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打头的、管总的。遵守纪律和规矩,第一位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不要语焉不详、闪烁其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开展“预防型体检”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知晓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表现和危害程度,认真汲取教训,增强政治警觉性,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和规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隐患清除于未生之时,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

“鉴定型体检”:政治本领与政治能力。“鉴定型体检”主要是对走马上任、因公殉职或被审查调查的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进行计量和评估的过程。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注重增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八种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能力,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职尽责的坚实根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鉴定型体检”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既有利于学先进典型树标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也有利于观反面案例敲警钟,发挥好反面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政治体检的制度建构

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制度问题往往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实现政治体检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制度化,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稳定成熟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构对象全覆盖与项目综合性强的全面体检制度。科学建构政治体检制度理应首先解决“为谁体检”“体检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在党内政治生活特别是纪律面前,所有党员都是一律平等的,党内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因此,从体检的对象来看,任何一名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政治体检。从体检的项目来看,无论是“内科型”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还是“外科型”的政治态度、政治高度;

无论是“预防型”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还是“鉴定型”的政治本领、政治能力,都应该同时纳入体检内容、列入体检清单。政治体检是无死角、全景式的体检,唯有建构起对象全覆盖、无遗漏与项目全而细、套餐式、综合性强的全面体检制度,增强政治体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有效破除“灯下黑”问题,避免出现“世外桃源”,减少“亚健康”和“不健康”的党员、干部数量。

二是建构入职、工作与离任环环相扣的全过程体检制度。政治体检同样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永不止步、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定期做筛查,这就在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空间态势上又加上了一个历时态的过程性因素。科学建构政治体检制度要与党员、干部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结合起来,要与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党员、干部培养体系构建结合起来。在入职体检时,要重点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把牢“总开关”,铸牢坚定政治理想、坚守政治信仰的铜墙铁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工作体检时,要重点考量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履职尽责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在工作期间开展政治体检的直接目的就是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离任或退休,并不等于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涯中就进入了“保险箱”,就实现了“平安着陆”,就可以“安享晚年”,也不意味着政治体检的“终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退休或“临退”的“老虎”“苍蝇”“蛀虫”就揪出来惩治,体现了党和国家深入推进政治体检工作的勇气和决心。否则,政治体检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只有建构入职、工作与离任环环相扣的全程体检制度,在制度规约下时时、处处关注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活中有无异常体征、病变信息,才能更好严防“盘根错节”“带病提拔”,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反之,本来可以医好的病症就会拖成不治之症,甚至可能给党和国家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

三是建构常规体检与特殊体检兼备的差异化体检制度。从矛盾论的角度来看,强调开展全员、全程的政治体检,并不是说没有重点,不分先后轻重,而是要统筹兼顾,处理好主与次、常规与特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等关系。政治体检既要管好“绝大多数”,加强对普通党员、干部的政治检视,又要抓住“关键少数”,注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性检修;

既要做好年度体检、入职体检等常规性政治体检,又要加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重症区”内“一窝黑”“一班蛀”等案件所涉及的“高危”党员、干部的特殊性政治体检;

既要做好党员、干部在正常工作时期的政治体检,又要做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推石上山、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和特殊阶段的政治体检;

既要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又要进一步擦亮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用好“政治利剑”,构建巡视巡察纵横交错的“问题扫描网”,充分彰显巡视监督在政治体检中的独特作用,等等。因此,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政治体检就必须建构常规体检与特殊体检兼备的差异化体检制度。

第二篇:中国道路及其价值意蕴调研报告

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很多重大进步都是在探索实践中的某些重大问题中获得的。现实地看,当代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很多极为复杂的重大实践问题急需理论解读和思想引领,而这也正是理论更好发挥其作用的特别机遇。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健康互动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也才能获得时代性的发展。本文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探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道路及其价值意蕴问题。

一、深度把握我国价值体系的演进逻辑

对于正在发展着的中国道路可以从各种角度来加以探讨,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也应当是研究中国道路的重要视角。为此我们首先应当对当前中国的价值状况有个清晰的了解。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余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正在作为一个大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社会内部各种价值要素和价值观念之间激烈冲突,表现为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冲突频发,价值状况堪忧,有可能妨碍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和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深度追问,中国今天复杂的价值状况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地看,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是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那就是以儒学为核心、儒释道兼容的价值观念和实践体系。但是近代以来它们却不断地受到冲击,处于消解和式微的过程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明借助于其现代化的“船坚炮利”入侵中国,让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抵御机制,其表现是,一方面我们搞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又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要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希望把西方文明整体性请入中国的殿堂。但由于国内战争爆发,这种努力并未能持久,也未能真正转变为大众行动。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国难当头,救亡图存成为民族主题。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对于现代化的狂热与误解,还有文化大革命的价值颠覆,使全社会的价值关注点集中于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

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建构,市场经济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它要求建立一套以个体为单位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体系,这就不得不冲击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根基,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民众,影响着社会的深层价值基础。这些年来,我们在保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允许并鼓励外资、合资、民营和个体资本等在中国发展,由此而造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价值格局与利益纷争。我们保持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掌控,又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多种交往方式和流通方式并存,由此面临着多种经济运行模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以上简略回顾表明,当前中国复杂的价值状况是一个漫长历史演进过程的结果。当前中国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既是世界复杂价值格局在中国的延伸和微缩,也有中国社会本来的价值复杂性的传承与继续,还包含着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产生并多重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价值新问题。因此,我们现在谈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必须直接面对现实的价值复杂性状况,面对大众的多元价值理解和价值期盼,才有可能适应和引导大众的价值生活与价值选择。

二、正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复杂性状态

据媒体报道,到底,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时代性的进步,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它同时也告诉我们,未来中国的发展尤其是道路选择将更加需要我们的独立自主和变革创新。如果说我们过去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人和东方人曾经走过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道路,并谋求了可能意义上的最大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主要地将只能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今后我们能够从其他发达国家借鉴的东西不能说没有,但至少不会比过去更多,更难说是主导性的。

今天的中国社会内部有着极为复杂的价值要素和价值结构,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问题,使中国社会面临着世界上所有国家迄今为止没有遇到过的最为复杂的困难和最为严峻的挑战。要成功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争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急需提升我们的理论智慧和实践能力。

中国当前的价值状况为什么会这么复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们一直试图把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各种类型的几乎所有积极要素都纳入到中国的发展道路中,由此产生了与各种思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极为复杂而又特殊的内在相关性。但是中国道路又不是对任何单一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直接的和整体性的照搬,而是对它们的部分移植、借鉴和改造,并力图使之进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新体系和新形态中。

第一,在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方面

第三篇: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制度

邬阳民族中心学校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学习程序,提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质量,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领导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学校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邬阳民族中心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邬阳乡党委和政府、鹤峰县教育局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提高学校党员干部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树立党员形象为重点,紧密结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好党员、干部学习活动。

二、学习计划与时间

由校党支部、校长会统一制定邬阳民族中心学校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全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形成月例会制度。学习时间原则上每月组织一次,一年组织六至八次。如遇急需传达的上级组织的重要会议精神,安排临时学习。

三、学习内容

1、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鹤峰县党委和政府、鹤峰县教育局及邬阳民族中心学校党支部、校委会重要会议精神及方针、政策,结合实际研究本校近、中期重点工作。使参会人员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水平,了解和掌握学校发展大事及发展思路、具体工作方案与措施,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创新意识。

2、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与教育教学业务有关的各种知识;学习时事政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形势;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

3、学习鹤峰县党委和政府、邬阳乡党委和政府、鹤峰县教育局下发的各类文件,领会精神实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参加范围

1、校委会成员、团总支书记、政教员、少先队辅导员、教研组长;

2、全体党员学习由全体在职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

五、学习方式

学习采用集体学习研讨的方式进行,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次1小时。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1、集中学习研讨。学校利用每月第一个星期一晚上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学习,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参加,每次1小时。

2、分散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

3、自学。每月每位党员、干部自学时间不少于2小时。

4、每年针对思想、组织和行政上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邀请有关领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收看党建专题讲座录像。

5、每月由校党支部书记推荐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文件),帮助大家深入认识理解党中央、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重大决策。

6、每次学习应事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以及教员或主讲人。主讲人必须认真做好备课,力求保证学习质量。

7、学员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个学期要有2篇以上学习心得或体会。

六、学习要求

党员、干部学习由校党支部、校长会具体组织、安排,力求做到计划周密、精心组织、健全制度、提高质量、务求实效,为圆满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考勤制度,每次会议认真做好签到,会后统计出勤情况,并定期予以通报。对每次学习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在党员会上通报学习情况,加强学习成果的交流与辐射。

第四篇:如何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经常性思想工作九个一”活动讲课提纲

如何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时间】分三讲完成授课 【教学方式】集中学习【教学要求】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内容】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和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交织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给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经常性思想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按照《政治工作规范》规定,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1、政治理论教育。就是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2、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强化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重点的职业道 德教育,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引导民警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形势任务教育。就是传达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教育。使民警了解掌握世情国情和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上来,努力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

4、随机教育。就是要针对队伍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表现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法制纪律、宗旨观念、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以及公安优良传统等思想教育活动,及时回答和解决民警中存在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克服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扶正祛邪,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5、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先进模范人物,是指各警种、各岗位的先进代表,他们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公安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而且也体现和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性;不仅是当代道德、风尚的具体体现,而且又是超出当代道德、风尚的体现。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因而,为人们所赞叹,并成为人们前进的榜样。因此,通过先进模范人物事迹这一典型教育,可以引导民警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使民警鞭策自己提高思想觉悟,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民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基本要求是:

1、各科所队要抓好理论学习。按上级统一要求为民警订阅学习资料。对民警的理论学习要坚持有学习时间、有计划内容、有辅导提示、有讨论交流、有心得体会、有考核验收、有学习活动记录等7项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落实。

2、党(总)支部要把抓教育、管教育摆在公安各项建设的首要位臵。正副书记要负起主要责任。支委成员要有抓教育的自觉意识,坚持参加教育活动。按照丹东市局《政治工作规范》规定,公安业务工作和政治教育按法定工作日的10:1的比例安排,即每周半天(每月2天)。每月1天用于政治教育,半天用于业务学习培训,半天用于党团活动,根据需要可集中使用,亦可分散落实,但不得随意减少和占用。基层政治教导员学习备课时间每周不少于1天。

3、政治教导员要重视教育,会搞政治教育,学习钻研政治教育这门科学。熟悉我党我军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用科学的理论和新的知识充实提高自己,不断提高抓教育的本领,成为精通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作为基层政治教导员,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实施者,必须熟练掌握课堂教育、随机教育、个别教育、群众教育等基本教育方法,做到会搞民警思想调查,会计划安排教育内容,会备课讲课,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会组织引导民警进行讨论交流。

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取不定期、灵活机动的集体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组织各种类型报告会的形式

这是我党我军和公安机关对广大群众进行经常的普遍性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传统做法,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是切实可行的。组织各种类型报告会的形式,受教育面广,问题集中,针对性强,有利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落实。各种报告会的形式有:

1、动员报告。主要是指在确定某一重大中心任务之后或落实某项重大的政策时,首先由领导同志根据某一任务或政策的内容、意义、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向群众做动员,使群众了解任务的性质、意义,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要求,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热情,这是进行群众性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完成某一重大任务不可忽视的重大步骤。

2、工作报告。主要是指为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作的报告。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或在工作进程中的关键时刻,或在工作结束时进行。目的是为总结经验教训,把工作继续推向前进。通过总结,表扬先进,肯定成绩,树立样板,找出差距,指明方向,增强信心。

3、形势报告。主要是在一段时期内所作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报告,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的报告。特别是在形势发生转折的时候,或者在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及时把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告诉给民警,并以科学地分析,引导民警正确地认识形势,可以促使民警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同国家、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正确地理解我们党每一时期的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增强信心,澄清模糊认识,克服 狭隘观念,团结奋斗,再展宏图。

4、辅导报告。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政治辅导报告,即宣讲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报告,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报告。另一方面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的政治辅导报告。这些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性质的报告,对于提高广大民警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英模报告会。开展向英模学习的活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广大民警感到信服,感到振奋,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公安事业的希望,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包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品格。通过英模报告,让这些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最有说服力,最优感染力。

在组织上述集中类型报告时,都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观点要正确,准确,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起相反的作用;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就会空对空,没有说服力,解决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注意演讲的艺术性,否则就会平铺直叙,不能吸引群众,这样就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吸引力、说服力、战斗力,就达不到宣传鼓动和说服教育的效果。

(二)座谈讨论的形式

如果说报告形式是集体直接接受领导和报告人的教育的话,那么,座谈讨论形式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群众性互相启发教育的形式。这种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可以起到集思广 益的作用。通过座谈、讨论,使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变得深刻而又全面,有一个新的突破。思想疙瘩解开了,弯子转过来了,思想就豁然开朗了。

关于座谈讨论会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如小组学习讨论会、较大规模的理论讨论会、工作研究会、以及各种专题讨论会等。

怎么样开好座谈讨论会,才能收到经常性思想教育的效果呢?根据平时掌握的民警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情况,要组织好座谈讨论会,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要出“安民告示”,“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要把讨论座谈的中心课题告诉大家,让参加会议者按中心课题作准备,然后与会时围绕中心课题反复讨论,这样才能防止开“闷会”。

二是要明确主题。就是在讨论座谈中,一定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不能几个问题一起“搅大勺”,更不能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

三是要安排重点发言人。为了不使座谈讨论会冷冷清清,在座谈讨论前,要指定重点发言人,通过重点发言,“抛砖引玉”。如果事先没有指定,召集人或主持人要带头发言,从而引导大家就一个问题深入讨论。

四是造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气氛。上述几种情况就可以引导大家出现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有争论、有补充,即使有思想交锋也不要怕,只有这样才能使要讨论的问题越辩越明,达到明辨是非、统一思想的教育目的。

五是要善于引导和总结。在座谈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尽管事先明确了中心,作了准备,但是讨论起来,往往会出现离题(跑题)现象,这时,主持会议的同志就要巧妙地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回主题。在讨论结束时,还要善于用简单扼要的语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加以总结,使讨论的问题全面、系统,给大家一个总体观念。

注意以上几点,可防止座谈讨论走过场,经常性教育流于形式,才能使座谈讨论成为大家欢迎的经常性教育的好形式,充分发挥其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家访和谈心的形式

1、家访、谈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家访、谈心是进行耐心细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

这种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普遍应用的,因为集体报告形式、座谈讨论形式是就普遍问题或集中一两个问题的集中教育形式,这是就共性问题、就解决普遍倾向问题而言的。然而人的思想是千差万别的,要解决不同人的思想问题,即解决个性问题并且把道理讲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去,解开个人的思想疙瘩,解决个别人的实际问题,就必须采取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思想教育,进行家访和个别谈心。进行家访、谈心,它可以把党的温暖不仅送到受教育者的心里,也送到了受教育者的家属心里;它可以调动全家的积极性,集中解决个别人的思想问题,同时也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单位的领导,不仅自己要模范地运用这一好的形式,而且要发动各级、发动群众采取这样的形式,互相做思想工作。比如,某某同志一时对一个问题想不通,如果有人与这个同志感情比较密切,或某一领导在他的心中有一定威信,让他们去家访、谈心,效果 是最佳的。当然,家访、谈心也不是一对一,甚至一个模式的,它有时可能是全体领导班子一起出动,深入某一民警家,面对面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时也可能是部分地深入到民警家,解决实际问题。谈心、家访是疏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感情,造成互相信任,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政治气氛的好形式。虽然有时并不都能“立竿见影”,但是,访一访,谈一谈,总比不访、不谈要好得多,这不单单是一个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单位领导的作风问题,是领导与群众关系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单位领导长期不和群众接触,互不了解,特别是领导对群众想什么、干什么、有些什么困难和要求不甚了解,结果群众中的意见则由少到多,甚至达到激化。相反,有些单位领导与群众关系密切,政治气氛就浓厚,步调统一,各项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因此,家访、谈心,不但是个作风问题,而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强弱的重要标志。

2、家访、谈心的类型和方式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家访、谈心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上级领导对下级、群众的家访、谈心;

一种是群众之间的家访、谈心,这是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现。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接近型。主要是加深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增强彼此之间的认识了解和同事情谊。

二是了解型。有意识地调查了解人们的全面情况或某一方面的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留待以后陆续解决。三是启发型。针对已经掌握的某一问题或某种情况,在家访或谈心中给予启发诱导,加以点明,进而达到解扣开锁,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四是预防型。根据过去、现在的某些问题、情况的分析,作发展趋势方向的预测或从中发现新的苗头,主动地打“预防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以防患于未然。

五是鼓励型。对于某些成绩或长处及时地进行表扬、鼓励,以扬长抑短。

六是布臵型。传达某些信息,或适时做个别指导,提出要求、指出方向,共同研究前进的计划、措施,或者交给某种任务,以进行锻炼和考察。

七是慰问型。在民警遇到困难、疾病、灾祸时,给予慰问,以示关怀,激励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坚强地同困难斗争。同时从组织上给予适当协助,尽早克服这些困难。此外,对于在某些方面作出优异成绩的民警给予关照和鼓励。

八是解疑型。民警之间有了矛盾,产生了隔阂、误解,通过家访、谈心及时消除,达到新的团结。

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根据教育的不同目的、内容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是主导式。谈心和家访者,遵照自己教育的目的、任务主动开腔,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以完成或达到家访、谈心的目的和任务,同时,在家访、谈心中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方提出新的问题,要根据新的情况、新问题,争取主动予以解决或适当妥善解决。二是商讨式。互相商量、研究,以求对某些问题共同解决。三是征求式。通过家访、谈心进行接近型、了解型的调查,让对方多说、多介绍情况,以达到征求意见的目的、了解的目的。

3、家访、谈心的基本要求

家访、谈心是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形式,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政治思想状况、年龄和性别、岗位和文化及特征、情绪等)确定谈心、家访的主题、内容,指定去谈心或家访的人,做好准备,掌握时机,分析心理,争取主动,灵活地进行,时时注意家访、谈心的最佳效果,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家访、谈心这一经常性思想教育形式的作用,收到最佳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以诚相待。无论是领导对群众,还是群众与群众以及先进人物对后进人员的家访、谈心,必须真心诚意,不能虚情假意,要成为一项制度,而不能徒有虚名、走过场,装潢门面,只有这样,家访、谈心,才会收到好得效果。

二是,要心里装着群众。一个缺乏责任心、革命意志衰退、得过且过的人,一个高高在上、对群众漠不关心、心中唯有自己的人,他是不能够吃辛苦到群众、他人家中去家访、谈心、解人之难的。因此,要使家访、谈心收到效果,必须有群众观点,心里总是装着群众,才能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才会自觉地去家访谈心,把深厚的情感灌注于家访、谈心之中,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

三是,要有耐心和信心。人的思想认识不是一下子就解决了的,它要经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当一个问题 没想通、没解决之时,要有一个等待过程,耐心地去做工作,不怕麻烦;要看到问题总会解决的,要充满信心,不怕反复,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攻下“难关”,收到好的效果。

四是,要注意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遵循人们思想的活动规律,要善于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搞好家访、谈心,进行个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遵循人们思想规律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按思想规律办事,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的心理、思想特点,选准时机,掌握谈话的分寸,有的可能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直截了当;有的则要搞点迂回、绕点弯子,留有余地。这样在谈话中有进有退,有理有节,易于被教育者接受,才能引导被教育者对问题由浅入深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配合系统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它不仅能够活跃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而且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易于被人们接受,感染力强,教育面广,收效大。

健康有益活动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的,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文明行业活动

这项活动是新时期经常性思想教育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好办法,它不仅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单位各科室所队,在机关单位内进行,而且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社会、深入到家庭,是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综合治理,它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2、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是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的。而这种思想动机又受到一定的物质条件、精神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人们的思想总是向上的、进取的。因此,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上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评比竞赛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理论学习方面的评比竞赛、文体方面的评比竞赛、完成破案指标方面的评比竞赛以及基层基础和内务管理、纪律作风方面的评比竞赛,等等,通过这些评比竞赛活动,一方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团结、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另一方面,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比如,组织时事政策、政治理论学习时,有些单位组织知识答题竞赛,把国内外大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安政治工作有些内容结合起来,出若干个题,选代表答题,群众助威,使答者和听者熟悉掌握一个时期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和公安工作的中心任务,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气氛,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评比竞赛活动中,要明确目的,端正思想动机,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要讲风格,讲觉悟;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通过评比竞赛,及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以达到统一思想、团结向上、共同提高的目的。

3、各种艺术形式的宣传活动 这是一种直观的、感染力最强的教育形式。它包括戏剧、电影、电视、舞蹈、画片等。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人们树立革命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和风尚,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发挥艺术形象作用,一是要选择健康的艺术作品,以防止不良思想的污染;二是联系实际开展影视评等活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落实教育成果。

4、进行参观访问的活动

在新时期,人们不仅通过上述活动进行具体的教育,而且要通过各种积极的信息教育。这种积极的信息的获得除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参观访问。这里的参观,主要指参观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展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平事迹展览,革命旧址和领袖故居展览,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及大好河山,参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览,如参观先进单位和先进事迹展览,参观工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优质产品的展览,参观反对贪污盗窃和铺张浪费的展览,等等。

所谓访问,主要是调查访问,一方面学习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先进思想,认清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取长补短,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了收到最佳效果,一是要把参观、访问和座谈讨论结合起来,消化获得的积极信息,找出自己的差距,特别是思想上的差距,制定措施,落实行动,防止参观、访问流于形式;二是要注意检查参观、访问后人们思想上、工作上、学习等方面的新变化,从而巩固参观访问取得的成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地进行。总之,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还不仅仅局限这几种,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形式。在新时期,一些思想教育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活动,而是和各项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体现统一思想提高觉悟为党的总目标、总任务,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证这一特点。

三、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说理的艺术

说理,顾名思义,是指讲道理;说理的艺术,不言而喻,意在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向对象讲好道理,使对象服从道理,解开思想认识上的疙瘩,按真理办事。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搞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一刻也离不开说服教育,而说服教育又总离不开讲理。思想政治工作者无论是登台演讲,还是促膝谈心,都不应是一般的言谈。不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还需要有一种感染力,以调动对象听理的积极性,陶冶对象的心灵;同时还需要包含一种意蕴的哲理,以引起对象的思索,启迪对象的思维。所以,研究经常性思想教育,离不开研究说理的艺术。那么,说理艺术都有哪些呢?

(一)要辩证施教

思想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讲的道理能否使对象入耳入心,很重要的艺术就在于能否辩证施教。这里讲的辩证施教,主要指的是说理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制宜。在实际教育中,有的思想工作者讲的道理不错,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都很强,但总收不到说服人的良好效果,究其基本原因,就在于没能辩证施教。那么,辩证施教又分为:

1、因人施教。由于思想工作对象的文化、情趣、经历、性格及思想基础不尽相同,使其在生活与事业组成的的人生座标中有着不同的落脚点,从而也制约着思想教育的难度与效果。倘若无视人们思想上的这种差异性,讲理硬要千篇一律,是很难收到教育效果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治气、养心之述;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矣;勇毅猛戾(音:力),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音:扁)小,则廊之以广大;卑温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合之以师友;怠慢慓(音:漂)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音:确),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在这里强调对人的说理教育,要根据对象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说服教育,即对脾气刚强的人,要采取温和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善于思考而又深藏不露的人,要从平易善良方面作专门引导;对勇敢坚毅但又暴烈的人,就要诱导他按规矩行为致使不越正轨;对灵敏、轻快的人,要使他在行动举止方面加以节制;对心胸狭窄的人,就得开阔其胸襟,使之宽宏大度;对志向卑下、迟钝而又贪图小利的人,要着重激起他的高尚志向;对平庸而散漫的人,要通过师友向他灌输道理或管束;对懒怠、散漫、轻佻、自暴自弃的人,要使他明白将要面临的灾祸;对愚钝而又忠厚老实的人,要使他强化准则意识,以多思考去疏通他的心智。荀子这段因人施教的精辟佳言,的确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指明了因人而异地选择道理,因人而异地去疏通思想的方向,会使每一个思想工作者受惠不浅。

2、因事施教。思想教育同于“治病”,施教好比“下药”。讲道理若不对症下药,即便再经典的道理也不能入耳入心。思想工作者堪称“心 灵的大夫”,要疏通对象的思想,就不仅要熟悉他们的思想感情,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而且要善于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弄准他们的思想症结。倘若不管对象思想上有何障碍,又有何种疙瘩,也不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一通“政治道理ABC”,那么不仅不会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产生某种“抗药性”。

3、因时施教。俗话说,言贵精当,更贵适时。当其时,可一点即通;背其时,可能道理讲了一大堆,全为“泡影”。据《墨子闲沾》记载,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先打了个比方:“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才辟,然而不听。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然后说:“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的这段话,意在表明:讲道理的关键在于讲到节骨眼上。用今天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术语说,即让人口服心服的道理,常常是说在关键时候。一般来说,转化后进民警,应当“触机即发”,点燃后进民警心灵之火的最佳时机莫过于他们迷途知返时;鼓励先进民警,不妨“引而待发”,但鞭策先进民警不断进步的最佳时机常常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并不是消极等待,它包含着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去促成有利时机的到来,进而赢得教育的主动权。

4、因地施教。常言道:“花前易生情,月下多知心。”以理服人的效应也常常以地点、环境、气氛,以至色彩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幽静温和的环境,使人容易接受批判的道理,咄咄逼人的气氛,所说之理往往难以入耳,也更难入心;欢声笑语的地方,能使对象消除听理的对立情绪,而责贬过多的场合,则易使对象产生反感情绪;在办公室谈话说理,难免使对象拘束不自在,而在野外漫步讲理,可大增收受道 理的效果。倘若思想工作者善于寓情于景,寓教于乐,所述之理便会在对象心中或潜移默化,或产生强烈的震撼之力。

(二)感情交融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任务。经常性思想工作就是通过讲道理帮助和教育对象在内心深处产生符合真理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不正确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疏导工作,就是以理服人的工作。理是打通人们思想的钥匙。然而,对象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真情去撞击。因此,经常性思想工作不仅需要不断向对象灌输真理,而且在说理中还要充满感情、人情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量,是为人们所共认的。情不通,则理不达,感情相悖,即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如果说真理是打开对象心灵的钥匙,那么感情则是输理入心的润滑剂。所以,理情交融,是说理的重要艺术。怎样才能做到理情交融呢?

1、理中含情,道是无情胜有情。按理说,任何道理之中,都应饱含教育者的深情厚谊,无论是从说理的目的或动机,还是真理本身。比如,向对象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目的上讲,是让对象明白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进而使对象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感情,坚定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从社会主义的道理本身讲,讲社会主义优越,必然要讲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到社会主义的前途美景。这些,都能激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自豪感,信任感和光荣感。据此,这里的艺术关键在于说理者如何确立说理的 目的或动机,如何在抽象的道理中挖掘出强烈的感情力量,如何用科学的道理去激发自己和对象的真挚感情。要坚决克服那种板着面孔讲理,以“太师爷”的身份无情说教。切实做到“理在情中”,将深刻的思想象盐溶于水一样,溶化到感情中去。

2、以情感人,有情莫被多情误。讳言情感在说理中的力量,难免要滑入“假、大、空”的泥潭。但是以情感人失去了以理育人为引导,失去了真理作基石,这样的说理教育难免会有“丧魂落魄”之误,“买椟还珠”之憾。一位大作家说过:生活中往往充满着“但是”,事本来应该这样发展,但是,结果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有的思想工作者本希望所培养的先进分子蓬勃向上,出类拔萃,但是,由于一味“娇生惯养”,即只动情不晓理,结果使先进之花因缺乏真理的滋润而逐渐枯萎;有的有心转化后进,但仅以“柔情”感化,不去灌输正确的道理,还美其名曰:“感情投资”,结果使舒开的“心中疙瘩”又打上“结”……。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这种专注“人情感化”的教育,的确成了一副对联所讽刺的样子:“道是有情却无情,说来甜心不醒心”。说理也是一种感情的艺术,这话本没有错。只是说理者所讲的情,离不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离不开对邪恶、卑鄙、腐朽的憎恨之情。因此,要懂得情在说理中的力量,也应知道情感的界限。思想工作的任务,是陶冶人们的心灵,打开人们的眼界,点燃人们的智慧,培育人们的身心,使之充实,使之文明,使之奋发,使之优益。要医治蒙上阴影的心灵,拯救被污染的灵魂,非真理的春雨莫能洗涤,莫能滋润。倘若过分相信和依赖感情的力量,只是架通心灵之间的桥梁,不用思想的雨露去浇灌他们的心田,这种教育不仅不 能根治那些思想上的“疾病”,而且会造成新的误区。一位思想工作深有体会地说过:成功的思想教育应“三分含情,七分叙理。”从广义上讲,这话是颇有见地的。它辩证地告诉每个思想工作者,不要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将情理有机的“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这样,思想教育就不仅使人如沐春风,如逢挚友,而且若饮甘霖,若遇良师,使人们的思想与情操都得到升华,使思想教育更富有摄取人们的艺术魅力。

(三)理利相济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基础,作为开拓人的内在潜力,激发人的积极因素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是空中楼阁,也有它自身存在的基础,这个基础便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前面已讲过,思想教育工作,实际上是说理的工作,是以理育人的工作。因此,只有将理与利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使所讲之理进入对象的耳朵和内心。

马克思有句名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惜,10年内乱,说“利”色变,物质利益同“钱能通神”绑在一起,受到嘲弄,受到鞭挞,使思想工作几乎成了“假、大、空”的同义语,败坏了名声,“出尽了丑”。不过,古往今来,也确有一些封建士大夫极少言“利”。孔子就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子罕言利”。孟轲对“利”字避之惟恐不及,他在回答梁惠王有关“利”的话题时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董仲舒更有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训条。对这些警言训语,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讥讽道:完全是唯心的骗人鬼话。

有人曾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联之以利归纳为说理教育的基本 要素,这并不过分。成功的说理教育大都是以情为先导,以理促升华,以利作基础。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忧愁。然而,有的思想工作者总爱讲一句口头禅:“正确对待。”似乎这样,才不迁就、不姑息,才显出思想教育的原则性。诚然,凡事都有一个正确对待的问题,但切不能将这个词当成“万应灵药”。有的民警明明家遇到灾祸,此时此刻,本需要思想工作者伸出热情援助的手,但却得到的是一席生硬的“正确对待”,这个“理”非但不能提高被教育者的觉悟,反而使之愈加忧愁苦闷,愈加不能正确对待。

当然,倡导联之以利,并非意味着用利去换取廉价的欢欣和贪心的满足。思想工作中的“利”,不应是诱人就范的“鱼饵”,堵人之口的糖果。同时,离开革命道理的“利”,是永远难以把人们的思想引向崇高的境界,这一点也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只有紧密联系民警最关心的问题,或针对民警最迫切的需要,去灌输革命大道理,才能使对象听之亲切,思之有味,达到气顺理达的效果。

第五篇:政治价值判断题

29钱学森说: 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所创新。死记硬背没有创新,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判断:正确。(2分)

考试成绩要好,优秀学生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转变学习方式,敢于质疑,从小发明.小制作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4分)

30.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判断:正确。(2分)

我国人口众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利于认清我国的人口形势,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所以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4分)

31.学校鼓励学生要多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晓菲不以为然,心想:创新是科学家的事,离青少年太远。

(错误)理由:创新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它既可以是一种新发现,新想法,新观点,也可以是一种新方法,新设计,新发明„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使我们每个人都该河能够做到的.32.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

判断:(正确)理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这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33.某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好,但对当地造成严重污染,便主动停产,进行技术改造

(正确)理由: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该厂的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要求.34.中华文化是优秀的文化,我们应弘扬中华文化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错误)理由: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汲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使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同时,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和民族精神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35.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判断:(正确)理由: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6.国家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判断:(正确)理由: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这一举措有利于减轻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37.有的同学观看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标志这我国已经迈入世界科技发达国家行列。

判断:(错误)理由:虽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使我国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国科技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8.某县政府为本县的10家高能耗企业颁奖,各获政府奖金18万元,并授予“明星企业”称号。该县评选“明星企业”的标准是:在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主要看纳税金额。

判断:错误。理由:该县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39.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没有必要再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判断:(错误)理由: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现阶段,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40.“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是中国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精神力量。正确

理由: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撑,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他在凝聚和动员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 害在发挥重大作用。

41.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判断:(错误)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2.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放缓对外开放的步伐。判断:错误。理由: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43.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就迫切要求广大青少年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判断:正确。理由: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决定着民族的未来。青少年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培养创新思维,打牢知识基础,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44.小明看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偷偷排放污水,便打电话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

判断:(正确)理由:保护环境,制止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仅是国家机关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5.某快餐店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老板认为这样方便卫生,吸引顾客。

判断:(错误)理由: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浪费木材资源,破坏环境。46.当前世界并不太平,战争频繁发生,因此,战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判断:(错误)理由: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7.小明说:“我将来不想出国,没必要关心国际大事”

判断(错误)理由:开放的中国要求我们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关注国际大事,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48.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就能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判断:(错误)理由:走向世界需要善于学习,还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具有平等和参与意识,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49.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一大学生志愿者说:“毕业后我要去西部建功立业,因为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在这里找到了自身价值,有一种成就感。我发现我的事业就在这里。”

判断:正确。理由:①这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社会需要确立成才目标。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只有不断为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人生才更光彩,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50.“假如去北京观看2008年奥运会比赛,我只为中国运动员鼓掌喝彩。”

判断:错误。理由:开放的中国要求人们树立国家观念和全球意识;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能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

51.当前中考的气息正浓。小刚的妈妈看到小华的松散的学习状态,说:“这小子就缺乏压力,我以后要陪着他,也不让他做市马拉松志愿者。”

判断:错误。学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要适度,否则会影响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陪读是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但长期陪读不利于小刚培养学生自立精神。作为社会成员,国家的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让小刚做志愿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另一张卷子4)52.商场里,一个小偷将手伸向了一个顾客的钱包,孟杰刚要说:“有小偷!”表哥一把拉着他走了,并说:“多管闲事”。判断:错误。(2分)理由: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和逃避规则的非正义行为。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表哥的行为是缺乏正义感的表现。

53.2012年全国“两会”做了以下改变:会期缩短,议程精简,人民大会堂采取“阶梯式开关电灯”的省电法,代表们用的铅笔也由传统的木质铅笔改为纸质铅笔,甚至连提案、议案都通过网上传输。判断:(正确)理由: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这一举措有利于减轻我国的环境资源压力,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张卷子)53.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险的关键,靠的是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判断:

(错误)理由:我们要战胜困难和艰险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关键是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下载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的价值意蕴[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

    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 作者:廖金香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2日 06版)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并指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

    黑格尔政治哲学性质及其当代意蕴

    黑格尔政治哲学性质及其当代意蕴王作印[内容提要]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性质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是国家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反国家主义。实质上,黑格尔政治哲学......

    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

    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一、严禁发表同中央决定不一致的言论。二、严禁散布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意见。三、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执行中央决......

    党员干部政治学习计划

    党员干部政治学习计划 为了使党员的思想认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了使党员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制度。为切实加强此工作,特制定......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练习题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他明确指出: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的思想,各族人......

    政治体检思考认识发言

    政治体检思考认识发言“善养浩然正气”。开展经常性的政治体检,时刻“省察”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的要求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让党员干部在信仰深处积累起“浩然正气”,精神上......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需要统筹整合各种资源。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核心精神上有着......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 【摘 要】 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围绕奋斗、幸福以及奋斗与幸福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奋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