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村体论的论文
论文摘要:“江左三大家”出处不同,吴梅村由遗逸而失路成贰臣,“失身”愧恧.是其难以排遣之真正哀苦心病。其诗称“梅村体”,通常特指其长篇歌行。怎样解读吴氏寄之于诗的“用心”。当是辨认“梅村体”之要捩。其诗“篇无虚咏”,“指事传辞,兴亡具备”,即“诗史”品格。入清后,“梅村体”哀婉之情益浓重。而悲慨气韵渐见衰飒。情多于事,锋锐钝化,议论胆缩.“史”识必亦淡散。言“梅村体”必于深情之外言及丽藻。情不浓深,“诗史”易成史论,失却诗之特性:若褪去藻采之丽,则必徒成少陵诗史之仿效。不成其为“梅村体”,从而也难从元、白“长庆体”中分离,自成面目。丽词藻采是梅村歌行的形态标识藻丽之色,原基于吴氏早年即擅长艳体,系晚明世家子弟的才子气表现。“梅村体”的“凄丽苍凉”.实不止仅存见其歌行,同样体现于如《赠寇白门》等近体诗作中。“梅村体”应是吴伟业诗作整体构架而成。
论文关键词:吴伟业梅村体贰臣诗史深情丽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冬,清高宗弘历特命国史馆另立《贰臣传》,四十三年(1778)二月又诏谕:如洪承畴、李永芳、钱谦益、龚鼎孳等立朝事迹既不相同,品德亦判然各异,《贰臣传》宜分为甲乙两编。于是。吴伟业与钱谦益等同列入乙编.“俾斧钺凛然,合于《春秋》之义焉”(《清实录》)。关于吴伟业之出仕新朝成为“两截人”,在其生前就为同时故旧所惋惜并体谅,如尤侗《艮斋杂说》所云:“吴梅村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及入本朝,迫于征辟,复有北山之移。”即使遗民耆宿钱澄之在《寄吴梅村宫詹》七律一组中也说:“同时被召情偏苦,往事伤怀句每工”,“山涛启事真无故,庾信哀时岂自由?”Iu(卷”钱氏诗作于康熙十年(1671),时距吴伟业之卒不数月。因此,当吴氏卒后百年重遭“劣者斧钺凛然,于以传信简编,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之谴时,文史学者深不以为然。其中著名唐诗学家管世铭(1738—1798)在《韫山堂诗集》卷十三《论近人诗绝句》第一首之辩争最称明快:
白衣不放铁崖还,班管题诗泪渍颜。失路凡人能自讼?莫将娄水并虞山。
按: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太仓邑内娄江贯境出刘家港.故又以娄水代称之。梅村于明崇祯四年(1631)会试夺魁。殿试一甲第二名,二十三岁之“榜眼”也.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十二年(1639)出为南京国子监司业,翌年升中允,转谕德,以请养告假。乙酉南都立,起补少詹事,与马士英、阮大铖不洽,供取仅二月即辞归。入清,杜门不出,顺治十年(1653)经陈之遴、陈名夏等鼓动,由江南总督马国柱力荐,敦促北上,授弘文院侍讲.转国子监祭酒。十四年(1657)以继伯母之丧南归.遂不出。
同为“江左三大家”,吴氏与钱、龚之出处有所不同,即在其乃由遗逸而失路成贰臣。今存《梅村集》四十卷、《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实均已经梅村生前删削。其入清之初、出仕以前不少文字缘免祸而不存,如《翰林院修撰陈公墓志铭》系为同科殿元陈于泰所作,今仅存见《毫村陈氏家乘》卷十一中,今人整理《吴梅村全集》【2】亦无由补辑之。陈于泰闻“甲申之变”,“哭于苏之郡学,绝而复苏,撤版扉舁而归”:南都陷亡后.“经岁来吴门.与熊鱼山、姜如农、薛谐孟、万永康诸人晨夕相往还。按抚两荐,无地可匿迹,在荒庄卧复壁中,食饮缘墙而下。病且革……眼鼻流赤,哀声时断续,备极惨苦而逝”。梅村于《铭》文末作赞评日:
义兴固多完人,九台卢公,糜躯斗场;牧友堵公,瞬然不滓,与公为三。
卢象升于崇祯十一年(1638)以兵部尚书率师力抗人犯冀鲁一线之清兵,战死于河北保定,九台是象升的号。牧友一作牧游,为堵胤锡之号,堵氏为南明诸政权重臣。西南桂王之永历朝得以立国,端赖其与何腾蛟的联合荆襄十三家军。堵氏劳瘁赍志而殁于广西浔州(今桂平),时在顺治六年(1649),永历纪元则为三年,与陈于泰同岁卒而迟后五个月,陈氏亡逝于该年六月。据此可知,吴伟业此《墓志铭》当作于顺治七年至十年之间,即出仕清廷之前。
《铭》文一派遗民声情,铭赞“与公为三”云云,直以卢、堵、陈并称“完人”,尤颂堵胤锡“嚼然不滓”,需知其时永历政权正力撑粤西及黔滇地域,此残明抗清军事集团到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俘杀始告终结。所以,梅村编集时删削此文,应不是白惭非“完人”而系避嫌远祸,可以肯定,类若此《墓志铭》文字见删的必非少数。
稽考吴伟业此类颇见心迹的集外文献.足证其对自己未能为“完人”,“咫尺俄失坠”(卷9《送何省斋》)后的自愧白讼,并非伪饰讳过。由此而辨其《与子隙疏》,益能认同赵翼《瓯北诗话》所下的判语:梅村“仕于我朝也,因荐而起,既不同于降表签名,而白恨濡忍不死,蹋天踏地之意,没身不忘,则心与迹尚皆可谅”;“梅村出处之际,固不无可议;然其顾惜身名,白惭白悔,究是本心不昧。以视夫身仕兴朝,弹冠相庆者,固不同;比之白讳失节,反托于遗民故老者,更不可用年语矣”[3](卷。《与子隙疏》作于卒前不到一月,中云:
南中立君,吾入朝两月,固请病而归。改革后吾闭门不通人物,然虚名在人,每东南有一狱,长虑收者在门,及诗祸史祸,惴惴莫保。十年,危疑稍定,谓可养亲终身,不意荐剡牵连,逼迫万状。老亲惧祸,流涕催装,同事者有借吾为剡矢,吾遂落彀中,不能白衣而返矣。
先是吾临行时以怫郁大病.入京师而又大病,蒙世祖皇帝抚慰备至。吾以继伯母之丧出都,主上亲赐丸药。今二十年来,得安林泉者,皆本朝之赐。惟是吾以草茅诸生.蒙先朝巍科拔擢,世运既更,分宜不仕,而牵恋骨肉,逡巡失身,此吾万古惭愧,无面目以见烈皇帝及伯祥诸君子,而为后世儒者所笑也。
按:“伯祥”即其著名诗篇《临江参军》所哀赞之杨廷麟。廷麟先为卢象升参军,卢战死后,直斥杨嗣昌误军机,声震朝野,乙酉后守江西赣州死。梅村别有《读杨参军(悲巨鹿诗)》,远较《临江参军》激越悲慨,缘太干犯新朝,故亦未收集,仅见存魏耕等所编之《吴越诗选》。“失身”愧恧,无面目见杨氏等故旧于地下或乃虚幻,“为后世儒者所笑”则是梅村难以排遣之真正哀苦心病。所以,此《疏》接着向年仅十岁的长子吴曝缕述:“奏销”案中“几至破家”,“海宁之狱”即亲家陈之遴遣戌的牵连.家仆陆銮告讦之祸等等**迭经.最后说:
吾同事诸君多不免.而吾犹优游晚节.人皆以为后福,而不知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今心力俱枯,一至于此,职是故也。岁月日更,儿子又小,恐无人识吾前事者,故书具大略.明吾为天下大苦人.俾诸儿知之而已。
吴伟业卒时年六十三岁,“心力俱枯”谅非饰辞,“失身”为后人笑亦白知不免。事实确也如此,乾隆前期杭州诗人王曾祥在其《静便斋集》之《书梅村集后》的辩驳就很尖锐:“然而失贞之妇,擗标故夫;二心之仆,号眺旧主。徒增戮笑,谁为信之!”“或言梅村老亲在堂,未宜引决。夫求生害仁,匪移孝之旨;见爷授命,实教忠之义。苟其不然,隐黄冠于故乡,受缁衣于宿老,身脱维挚,色养晨夕。惜哉,梅村迹乍回而心染也。”[41据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云,其遗言有“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题日‘诗人吴梅村之墓’,勿作祠堂,勿乞铭于人”[2】(附录”。生前未能以“隐黄冠”、“受缁衣”成“完人”,死后“敛以僧装”求平衡失节白愧心绪,也似预设此为答谢“后世儒者所笑”,梅村诚持心良苦。但这种自我灵魂拯救、白赎谢罪形态确很感人,也能弥补残损形象以获世人体谅。辅之《与子隙书》的尚有《临终诗四首》与大抵作于病重时的那阕著名的“万事催华发”的《贺新郎》词。《临终诗》之一、三云:
忍死偷生廿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胸中恶气久漫漫,触事难平任结蟠。块磊怎消医怎识?唯将痛苦付沈澜。
《贺新郎》下阕中“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问偷活”云云即“忍死偷生”;“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则就是“总比鸿毛也不如”之意。吴梅村反思“万事忧危”之平生时,对自己懦弱的性格缺陷以至好虚名而又畏死苟活,是怀有自忏式认知的。
吴伟业诗称“梅村体”,通常特指其长篇歌行。据陈廷敬《吴梅村先生墓表》云,梅村临终曾说:“吾诗虽不足以传远,而是中之用tL,良苦,后世读吾诗而能知吾心,则吾不死矣。”【2J(附录·)以此,怎样解读吴氏寄之于诗的“用心”即“诗心”,当是辨认“梅村体”之要捩。王士稹《分甘余话》卷二云:“明末及国初歌行,约有三派:虞山源于杜陵,时与苏近;大樽源于东川,参以大复;娄江源于元白,工丽时或过之。”【s键以诗体风貌推溯渊源,固难探诗心,而渔洋素鄙薄元稹之“轻”、白居易之“俗”,故“工丽”云者实亦轻慢之。《四库总目提要》评较具体,仍难称梅村“读吾诗而能知吾心”之知者:“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其流播词林,仰邀睿赏,非偶然也。”对梅村诗心,当推乡后学之程穆衡(1703—1793),能攫探准的而要言不烦。程氏撰有《吴梅村诗集笺注)【q,与靳荣藩《吴诗集览》及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先后并称,其在《娄东耆旧传》中日: 其诗排比兴亡,搜扬掌故,篇无虚咏,近古罕俪焉。论日:梅村之诗,指事传辞,兴亡具备,远踪少陵之《塞芦子》,而近媲弁州之《钦鸦行》。期以摭本反始,粗存王迹,同时诸子,虽云间、虞山犹未或识之,况悠悠百世欤!
“指事传辞,兴亡具备”的“篇无虚咏”特点,即“诗史”品格。赵翼《瓯北诗话》对此概括为“题既郑重,诗亦沉郁苍凉”,并列举“多有关于时事之大者,如《临江参军》、《南厢园叟》、《永和宫词》、《洛阳行》、《殿上行》、《萧史青门曲》、《松山哀》、《雁门尚书行》、《临淮老妓行》、《楚两生行》、《圆圆曲》、《思陵长公主挽词》等作”。梅村“诗史”篇什大致可分为二类:吟咏明亡前夕时事与鼎革后沧桑变幻事状。关于前者,历来首称“予与交十年”、“风雨怀友生”的《临江参军》。如前所述,其实《读杨参军<悲巨鹿诗)》尤称血泪心史:
去年敌入王师蹙,黄榆岭下残兵哭。唯有君参幕府谋,长望寒云悲巨鹿。君初出入铜龙楼,焉支火照西山头。上书言事公卿怒,负剑从征关塞愁。是日寒风大雨雪,马蹴层冰冻蹄裂。短衣结带试平羹,土锉吹灯穿虎穴。横刀高揖卢尚书,参卿军事复何如?宣云士马三秋壮,赵魏山川百战余。岂料多鱼漏师久.谓当独鹿迁营走。神策毡场有赐钱,征东戏下无升酒。此时偏将来秦州,君当往会军前谋。尚书赠策送君去,滹沱之水东西流。自言我留当尽敌,不尔先登死亦得。眼前戎马饱金缯,异日诸公弄刀笔。君行六日尚书死,独渡漳河泪不止。身虽漫落负知交,无为孤忠留信史。呜呼美人骑马黄金台,萧萧击筑悲风来。乃知死者士所重,羽声慷慨何为哉!即今看君《悲巨鹿》,尚书磊落真奇材。君今罢官且归去,死生契阔知何处?
吴氏此诗当作于崇祯十二年(1639)或稍后,《吴越诗选》编者之一朱士稚(朗诣)在诗后批日:“近年实录未修,尚赖故老遗臣,留信史于词章。”【7J(¨篮)明亡前后到出仕新朝前,梅村诗胆放笔健,气韵流转,虽已擅于转韵,诚如赵瓯北所说“一转韵,则通首筋脉,倍觉灵活”,但不赖丽泽藻采以增工丽,故畅朗而又丰润。类此还可举《松山哀》等佐证,以《全集》易检,不赘引。
“梅村体”后一类诗作即人清后歌行,哀婉之情益浓重而悲慨气韵渐见衰飒。情多于事,锋锐钝化,议论胆缩。“史”识必亦淡散。《赠陆生》、《悲歌赠吴季子》等抒写顺治十四年(1657)江南科场案渗情篇什是此类歌行代表作,大抵写人、记事状而隐去背景。“吴季子”者,吴江名诗人“江左三凤凰”之一吴兆骞(163’1—1684)。兆骞字汉槎,罹案远戍宁古塔,二十年后顾贞观求援纳兰性德营救吴氏生还,以及顾氏二阕以词代书寄汉槎的《金缕曲》世称文学史上一佳话。吴兆骞于梅村为晚辈,《悲歌赠季子》系送其遣戍上路时作,最称绝唱: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壁青蝇见排抵。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髻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填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此诗苦哀情切,而抑郁难言之意盘转笔底,“何为至于此”呢?外因是“白壁青蝇”的构陷,剩下只能喟然叹日:“受患只从读书始!”“仓颉夜哭”无疑也是一句控词,但为何哭?控向谁?虽未噤若寒蝉,已是焉敢横议。
言“梅村体”必于深情之外言及丽藻。情不浓深,“诗史”易成史论,失却诗之特性;若褪去藻采之丽,则必徒成少陵诗史的仿效,不成其为“梅村体”,从而也难从元、白“长庆体”中分离,自成面目。所以,丽词藻采是梅村歌行的形态标识。藻丽之色,原基于吴氏早年即擅长艳体。此系晚明世家子弟的才子气表现。《四库总目》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眼之致”『81(卷”,川52O)是确切的,“倘不身际沧桑,不过冬郎《香奁》之嗣音,曷能独步一时”『9](卷,鹕’?朱庭珍《筱园诗话》这一断语亦一语中的丽藻艳情与沧桑之恨相融合的佳篇当以《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称最。“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坐客闻言趣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的苦情,显已超越白乐天诗所曾有之意蕴。时代迥异,“梅村体”与“长庆体”诚既不能重复,也无可相互取代的。倘以此诗与吴氏其他作品如《琴河感旧》、《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等合观,那么时际易代战乱中的红颜薄命人的惨痛之写,远远提升了此命题的传统容量,同样有“诗史”价值。
《圆圆曲》是吴梅村传世第一名篇。但此诗作年诸家系年不一。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系于顺治元年(1644),程穆衡《吴梅村编年诗笺注》系于顺治十六年(1659)。顾氏所系过早,与诗情不合;程氏则系年太后,于梅村lf,迹难符。梅村自仕清归乡后,除自责、自讼以至自罪外,不可能去谴责已是功高位重的定西王吴三桂,“惴惴莫保”的他不会去惹此事故。《圆圆曲》应作于顺治十年前而以吴三桂驻师陕西,进京“人觐”之八年(1651)最洽。诗之主旨实系为陈圆圆立传,“一代红妆照汗青”乃全篇诗眼。所以,《圆圆曲》系梅村对当年秦淮旧识的系列感慨吟喟之一篇,殆同于余怀《板桥杂记》。《杂记》重在记述当年秦淮之盛,以昔伤今:梅村歌吟则每多咏叹今时佳丽归宿,藉近追远。归宿自必人各相异,“薄命只应同人道,伤lf,少妇出萧关。紫台一去魂何在?青鸟孤飞信不还”之《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定然不同于《圆圆曲》的“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但“莫唱当时渡江曲,桃根8g,~-向谁攀”这种世事变迁、沧桑更变之感受则是通同的。就此而言,“梅村体”的“凄丽苍凉”,实不止仅存见其歌行,同样体现于如《赠寇白门六首》等近体诗作中。“梅村体”应是吴伟业诗作整体构架而成。
第二篇:杨梅村基本情况
杨 梅 村 简 介
杨梅村位于株洲县城东部,面积2.7平方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536户,人口2081人。水田面积1318亩,旱地320亩。村党总支委员会现有党员56名,下设两个党支部。杨梅村是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文明村镇、县科教兴村示范点。
近年杨梅村沐浴着市、县党建帮扶工作的春风,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取得了的丰硕成果。一是拓宽了发展思路。抓住地域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机遇,近几年形成并坚持依托城市带村、发展产业强村、休闲观光富村的发展思路。建立了甲鱼养殖协会、“三益”水果合作社、荷花基地、苗木基地等多个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保障了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加强了班子建设。按照“3+2”村级组织建设模式和党员“双培”模式,全力推进村组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增强了组织活力,锻造了一支群众公认、团结共事、奋发有为的村组班子。三是美化村容村貌。实施“1441”工程,投资500万元,新建了800平方米村部办公楼1栋;硬化村级公里4公里,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接水泥路;“穿衣戴帽”美化村民住宅80余户;提质改造村小学1所。今年又全面实施“12345”工程,新建了1座牌楼、2个基地,新增3台变压器,修缮4口水塘,新实施50户“穿衣戴帽”工程。如今,村内路途通畅,山清水秀,白壁红瓦、相映成趣。四是加快经济发展。积聚各方力量,积极推进东湖项目建设,打造株洲县城乡结合部人文景观和生态亮点。建成了杨梅林、葡萄园、桔园、水泥制砖厂、天华水村钓鱼基地等经济实体,培植了特种养殖、农家休闲、劳务输出三大支柱产业。2011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纯收入20.6万余元。
第三篇:论高考体作文
漆永祥:“高考体”作文
中国青年报:目前高考作文的弊端体现在什么方面?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与弊习种种,从写作方式的角度,我总结出以下15个小类:
赌咒发誓体,就是全文充斥“一定”、“必须”这样的句子以表决心显勇气;空言泛语体,就是无论写什么人什么事,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实则空泛的废话,即使套在王安石、文天祥身上都适用。
小资美文体,就是用抒情的语调、无病呻吟的口吻来描述与议论。爹死娘病体,就是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故事,目前较少。故事拼凑体,就是事先准备四五个励志故事,无论什么题目,都用这几个故事编织成文,此类较多。
四平八稳体,就是一味求稳、“40分万岁”的作文。
龙头凤尾体,就是开头有“气势”,结尾要“升华”,中间却是段猪腹。
排山倒海体,即用漂亮整齐的排比句贯穿全文。
亮点闪光体,则过分追求文章中有亮点,以引起阅卷者注意。副题题记体,就是作文正题之下尚有副题,开篇再用鲁迅、莎士比亚等人的名句为题记,中间再用小字标题,将一篇文章割得四分五裂,近几年最为流行。
生僻艰涩体,即故意用生僻字词与艰涩的语句,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结果往往错别字满纸。
此外,还有大家熟悉的时空穿越体、文白夹杂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这些体式并不是不能写,而是一旦程式化、模版化,就会僵硬而且毫无生趣可言。
这些作文充斥考场,与当今高中生社会生活感受较少有关。同时,在全社会缺乏诚实的大环境下,他们不说真话,也不会说真话,不会沟通,这也是导致作文写不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不能全怪中学教育,这是普遍的社会问题。
漆永祥: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
随着2011年高考临近,各种“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高考作文备考攻略”,再次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书店、学校、网络上。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突击,提升作文水平。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教授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的重视。”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高考作文?
漆永祥:一方面,是因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一方面,还与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总分中所占比例较大有关,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另外,古人说“文以载道”,作文还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不过,现在社会对高考作文的重视,是一种畸形的重视。每到高考临近,社会上各种“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作文备考全攻略”、“名师指导”层出不穷,受到不少考生、家长甚至老师的推崇。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突击,提升作文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很多孩子反而毁在这些“马二先生”(《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第,以给书坊选取八股文为职业。——编者注)手上。
中国青年报:批阅了这么多学生的高考作文,您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漆永祥:有灵气有个性的作文年年都有,令人欣慰,但好作文真是太少了!大家有一个普遍感受,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交口称赞的优秀作文太缺乏了。满分作文虽然年年有,但多
有瑕疵,给人“矬子里拔将军”的无奈感。我感觉,高考作文质量多年来提升不大,有时还在下降。
中国青年报:高考作文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漆永祥: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在所谓“攻略”的引导下,不少作文“假大空”,程式化、模块化严重,模仿痕迹明显;其次,喜欢用生僻、华丽或怪异的词藻,排比句型,夸张语言或者四不像的“文言文”,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第三,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没有年轻人的朝气;第四,错别字、替代词甚至网络语言使用越来越多。
不少学生会背范文和励志故事,像王昭君、苏轼、莎士比亚、拿破仑等人的故事,高考作文中学生用得特别多,但是这些例子用在文中是否合适,学生就不管了。按理说,东北孩子写的作文应该有黑土地的浓郁气息,西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黄土高原的味道,但现在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写作文都是用自己“预备”的几个故事“通吃”。
很多“名师”会说,写作文要特别注重开头和结尾,开头要华丽、结尾要升华,其他可以稍微次一点,有的“名师”还会把一篇范文拆解得七零八碎,告诉大家哪一部分写得好。但作文应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不是说哪一段好就是好作文。“绒帽绣鞋百衲衣”,给人的印象可能更糟。
全社会都缺乏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也是造成当前高考作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你看现在大学里,有多少人注意培养语文素养?大家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英语四六级、“托福”上面。
中国青年报:对于质量较差的作文,你们在阅卷、评分过程中是怎么考虑的?
漆永祥:对生拉硬套范文与故事,或虚假敷衍的作文,我们不会给高分。这类问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糊弄不过去。虽然阅卷时间很短,但也不会仅凭开头和结尾来评分,我们会看整体,看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这些都可以从文字中看出来。
我们在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上,也一直在试图引导和改良。比如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就明确提醒考生:“1.取譬适当,杜绝虚假;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3.感情真挚,戒用套话。”为此,我们要求写到700字就可以了(一般高考作文标准为800字)。在评分标准上,我们鼓励写真性情、真故事,只要个性鲜明、语言简明流畅、贴近生活真实,我们都会给高分。
中国青年报:网上也流传过一些“0分作文”,有网友说,高考作文不能说真话。漆永祥:网上所谓的“0分作文”都是假的。只有在交白卷、恶作剧画个图,或者只有一句半句不沾边的话等情况,我们才会判0分,但这些作文是不会流传到社会上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去年发布的调查显示,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经写过撒谎作文。您怎么看?
漆永祥:假作文源远流长,从汉代大臣的奏疏,到明清“八股文”,都有此种现象。今天作文中的“假大空”,除了诚信问题之外,还在于很多人不敢“冒险”。很多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四平八稳”、“能得四十二三分就可以了”。
撒谎作文以及套路作文的长期存在,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影响,让孩子缺少独立意识和诚信意识。另外,由于不必写真性情的文章,孩子就养不成对身边事物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今年北大等13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的作文题目,是关于鲁迅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看到很多学生想得非常简单,他们会写到非洲,甚至写到月球上去,觉得这就是“无尽的远方”;或者写火车站,写抗洪救灾前线,觉得这就有“无数的人们”。
中国青年报:我们应如何鼓励孩子写真性情的作文?
漆永祥:我曾在一些中学作演讲,对学生说,如果能用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文字,写出身边的故事和感受,写出年轻人的朝气,就是一篇好作文。演讲后,一名中学生悄悄告诉我,语文老师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说自己的话”,因为这样得不了高分。这让我十分震惊,也十分沉重。
感人的故事不一定非要感天动地,写对平淡生活的真实体味,写平凡的人和事,文章也会出彩。从文章体裁上说,我个人还觉得,应提倡学生多写记叙文,打下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不一定过多写议论文,拼凑出一堆哲理与空泛的议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中用心体察,写出感悟,而不是一味地教育他按模板套用范例,写出来的文章“匠气”十足。
高考作文因为全社会的极度关注,我们每年的阅卷工作,都有巨大压力。媒体上大量关于作文的不实报道,也使我们备受误解与责难,不堪重负。我在这里希望通过贵报呼吁:全社会应该常态化地看高考作文,不要给命题者、考生和阅卷者制造压力,要给考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松环境,给阅卷者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良好氛围。我们不希望有太
多“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请社会、考生和家长放心,我们会认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考生、每一份试卷、每一篇作文,不辱使命,尽职尽责,为国选才。
第四篇:杨梅村小学安全自查报告
杨梅村小学安全自查报告
“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这是从领导到老师的一条信念。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信校舍、师生安全事关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2014年春开学以来我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部署,开展了多次对学校教学楼、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等全面性的“查隐患、堵漏洞”的安全管理工作大检查。开学初,我们对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安全大排查。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校园,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将自检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开学初召开了安全工作专项会议,明确了任务、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筹划了学校下一步安全工作的打算。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会上,张建华校长结合我校的实际,讲了我们学校当前安全工作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安全工作要求,提出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工作口号,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安全高于一切”,“孩子的生命比一切更重要”的思想,指出了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到岗尽责,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学校要形成校园安全人人有责,大家时时想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我校十分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校长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教师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此,学校成立了张建华校长任组长,江国华、邓文辉任副组长,郑辉明、陆小明任安全监督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按照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与全校教职工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制定了校园安全责任区,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加大了对全体教师的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及各项活动管理,并实行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三、重温制度,组织落实
制度是落实的保证,完善规章,明确岗位,职责分明,严肃纪律,责任到人,是我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一个经验。学校安全工作每周一次,做到有内容、有记录,并制订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安全检查防范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用电安全制度》、《安全防范措施》、《体育活动安全要求》、《晨检制度》、《师生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值班制度》等。节假日学校实行了领导、教师值班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检查督导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制度化。
四、认真检查,督促整改。
(一)开学初,学校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涉及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排查,具体工作如下:
1、检查了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各班教室门窗完好。
2、检查了办公楼防火、防盗情况,督促教职工注意安全用电和防火安全,防盗安全。
3、检查了学校厕所、围墙、标志物、旗杆、教学楼外饰、门窗等处。经检查都完好无损,不存在安全隐患。
4、会同体育教师对校园的体育器械进行了检查。所有体育器械不存在安全隐患。
5、教育学生杜绝吃“三无食品”。
6、检查了图书室、实验室,这些教学辅助室的管理都很到位,都能按照上级的要求去做,无安全隐患。
8、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教育学生双休日禁止去网吧。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上、放学,实行了路队制,尽管教师反复教育学生遵守交通安全要求,但仍然有部分学生在公路上跑、穿等情况,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2、学校的总开关因学校用电负荷大有烧毁的痕迹,发现之后请电工立即更换。
整改措施:
我们将继续加强以交通安全为重点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行性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预防,坚持进行晨检,定时进行校舍建筑的检查,及时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工作做实,将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以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利益。
2014年2月
第五篇:走进梅村初中
走进梅村初中,感受课改四月天
2012年4月12日萧县初中课改现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县各学校业务负责人、乡镇中心校校长、初中校长、骨干教师等190余人。众多教育界人士欢聚梅村初中,共话课改。我校以双展高效课堂、绿色校园文化、精品社团展示等课改新天地赢得了领导及教师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上午第一节课,与会领导和教师首先参观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和精彩的社团活动及独具特色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并研磨我校课改导学案。第二节课,与会领导和观摩教师一道深入课堂实际,现场观摩了“1+4”双展高效课堂模式的运行开展。听取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6节观摩课。接着观赏了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大课间,课改的气息涌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