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设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鄂温克旗第一实验小学参观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警务室解说:2017年学校投入19.6万元建设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校园安全在线视讯平台,以接入旗在线视讯管理平台,实现了集中查看,正在与市在线视讯管理平台进行联调。警务室内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配齐了保安器材,现有三名保安,保障了校园安全,充分体现了“教学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主导思想。
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一直以来,旗委、旗政府始终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加大投入,实施“三通两平台”工程后使我校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教学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沟通及时化的目标。目前,我校有录播教室一间,投入20余万元购置了配套设备,2018年我校不仅实现了校园无线网全覆盖,上级还为我校配置更新了20套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目前我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触控一体机教学设备。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各学科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热情。我校现有计算机总数208台,教师计算机配备率达100%;
师机比为1:1;
生机比为10:1;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10。我校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和班级微信群,师生和家长的加入关注率达98%以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我校以创办“艺术特色学校”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力平台。开设了形体、蒙古象棋、鄂温克语等校本课程。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也是有声有色:有马头琴、古筝、合唱、舞蹈、陶布秀尔、足球、蒙古象棋、搏克、科技等十余项兴趣小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我校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国际象棋基地学校》;
自治区级《义务教育示范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市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校始建于1932年,已有85年的光辉历程。我校占地面积30703平方米,建筑面积11132平方米,绿化面积3646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学校设有20个教学班,学生816名,教职工89人,专任教师79人。校园内环境优雅,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鲜活的教育特色。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是像一场清爽的喜雨,荡涤着传统教育的风尘,滋润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足球特长培养。校园北侧的墙面上以绘画形式展现了足球文化。每年精心组织“校长杯”足球赛,近三年在“旗长杯”赛中夺得了男女双冠;
上一年度的“市长杯”中荣获了男子第7名;
女子第5名的好成绩。2014年我校被评为了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居所,是蒙古族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在蒙古包里我们上民俗教育课,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亲身体验传统生活。
下面请各位领导随我参观我校的多功能教学楼;
2016年,旗政府出资,为我校新建了这座2446平米的多功能教学楼,教学楼共三层,一楼是创客科技活动室、实验室;
二楼有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
三楼是音乐、美术教室。接下来我们一一参观。
综合教学楼的文化墙主要展现了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有象征鄂温克民族吉祥与幸福的太阳花、驯鹿头像标本),还悬挂了成吉思汗箴言及名言警句等。让孩子们时刻学习,领悟其中的深刻寓意。
一楼解说:这是我校的创客科技活动室。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动脑创新、制作科技作品、进行3d打印、制作动画等等。创客空间承载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梦想,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科学老师张明杰的指导下,自2010年以来,我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先后5次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我校6.1班的阿斯茹同学,有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介绍了他们的创意作品。受到了表扬。
科技走廊:“梦想从这里起航”,这是我们的科技走廊,墙面上有宇航员探索月球的图片,右手边的墙面上还展示了学生的部分科技作品、还有科学小仪器。旨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室:这里是我们的实验室。科技老师娜拉正在指导孩子们做实验,我校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每学期能达到95%以上。
下面我们上二楼继续参观:
二楼墙面上展示的是成吉思汗箴言,让孩子们时刻学习,领悟其中的深刻寓意,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
录播教室:录播教室能容纳最大班额45人。投入20余万购置了录播设备。我校录播教室和旗、市、自治区“同频互动课堂”平台联通,能够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远程“同频互动课堂”活动,现在是对鄂温克旗第二实验小学的一节“同频互动”公开课进行评课,市教育研修学院、鄂温克旗、海拉尔区、陈旗的学科教研员正在远程评课。
多功能室:在这间功能室里可以上蒙古象棋课;
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中队会以及其它各种活动。
计算机教室:计算机室装有学生电脑78台,有2名电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走廊墙面上展示了我校学生电脑制作的绘画作品。
接下来,我们到三楼参观音乐、美术教室:
音乐教室:两个音乐教室能满足我们20个班级都到功能室上课的需求。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两轮自治区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传承和发展民歌教改实验》,通过该实验,不仅使我们的孩子们喜欢上了传唱民歌,更是对各民族的艺术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美术教室:在美术教学中,我校实施了“以蒙古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课题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本地区浓郁的草原文化,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将其以绘画、剪纸、民族特色手工等不同形式进行创作。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发展了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室内以及走廊的墙面上展示的作品是在我校两位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作品,也有一些亲子手工作品。
我校功能室的参观到此,接下来下到二楼录播教室观看网络教研。
在此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希望多给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篇:第二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宣传片解说词
第二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宣传片解说词
定边县第二小学位于定边县东正街,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教育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二小、实力二小、魅力二小”为发展目标,全面体现我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办学理念,走出了创新发展、特色办学的教育道路。
学校现设39个教学班,学生两千七百多名,教职工115人。校园内环境幽雅,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活的教育特色。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是像一场清爽的喜雨,荡涤着千年传统教育中的风尘,滋润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每个教室都安装了高端多媒体电脑、实物展台、电子白板。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和 “平安校园”家校通平台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充分地体现了学校“教学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主导思想。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第二小学在定边县教育局及电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中国联通合作,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完成了百兆光纤通楼宇、千兆内网到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总体规划,每个师生都能方便的分享到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课堂的宽度和深度都得到无限的拓展。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关键在应用,应用的关键在教学。为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我校全面树立教育现代化观念,引导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师生处理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关系,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多方位地培养学生选择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师资队伍的现代化信息化放在工作的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业务技能。一是任务驱动,要求教师必须用计算机备课,以此促进教师加快信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二是重点培养,骨干引领。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先期培训,培养骨干,再分期分批对所有教师进行计算机能力和网络技能的培训,使所有教师都具备独立备课、制作课件、创作电子作品的能力。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有趣,也更加有效,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不断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不断提高。现如今,步入任何一个课堂,我们都能看到教师们对电教设备操作自如,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是喜闻乐见。
在合作引入优教通教育资源应用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定边二小还自主设计开发了实用、简捷、高效的网络办公管理服务平台。此平台包括职工档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日常的工作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以作归类备档及查询分享。我校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自己的绩效工资明细、校内进行的各项投票调查结果,班主任更是能够及时地了解政教值周情况以便随时对照自查。我校老师同时开通了“定边二小”微信公众平台和班级QQ、微信群,师生和家长的加入关注率达98%以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教学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沟通即时化的目标。
千秋伟业刚刚起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二小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不断走上新台阶,进一步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支撑服务,必将开创二小教育事业辉煌的新局面!
第三篇:市教育信息化现场会解说词
市教育信息化现场会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非常感谢您的光临,周村区凤阳路小学----欢迎您!
周村区凤阳路小学占地17亩,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460余人,教师25人,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前些年,由于镇改办,由一所镇办小学升格为区属小学,又由于地处偏僻,加上师资、设施等方面与老区属学校存在较大差距,生源日益萎缩,办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2005年,学校与北门里小学进行资源整合,确定了改善条件,发展信息化的办学思路,使学校迅速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学生家长满意,社会广泛赞誉的后起之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流的学校必然有一支一流的队伍。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带动,搭建名师成长的舞台。学校现有“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四个,正在进行前期试验的两个,市级重点课题两个,每一位教师都纳入一至两个课题小组,定任务、压担子,脱颖而出。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写真照片,就是这几年迅速成长起来的名师,他们积极进取,广博深美,成为推进学校大发展的坚实保障。
依托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打造特色化,是学校发展的方向。目前,全校10个班级,全部配备了交互电子白板、按按按课堂即时反馈系统,四个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另外,还装配了一个电子报告厅和一个台式机网络教室,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搭建了优良的平台。
以名师工程促强生工程,一批批雏鹰从这里起飞,这是在课题实验中成长起来的部分优秀学生。
参与“提前读写实验”的孩子,在短时间里就突破了识字作文关,许多作品登在了《中国教育报》《齐鲁少年报》《小作家报》《创新作文》等报刊杂志上,童言稚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是课题创始人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李先启校长亲临我校指导课题实验工作。
“敏特英语”把学生最头疼的单词记忆转变为学习的乐趣,目前,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小学所有的单词,五年级的学生甚至学完了初二的单词,并且通过网络100易使之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敏特还使我校涌现出一批英语学习的佼佼者,在2007、2008连续两年全国NOC大赛网络英语比赛中,我校包揽第一名,并且夺得2008年科技部批准的全国仅有的两个发明创新奖之一。另外还有11名学生分获一二等奖,获奖人数居全国第一。
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在学习之余,孩子们自己搞的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充满了想象的色彩。
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落实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文艺社团、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连续八次区田径运动会中,我校连续夺得七次第一,一次第二的好成绩。学生艺术素养也在开展的每人一项民乐学习中得到提高,民乐团多次参加区里的各项演出活动,获得很好的反响。阅读、写作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这是展出的一系列学生作品,看着他们稚嫩的笑脸、稚嫩的笔迹,有谁能想到,在他们中间,日后不会出现令人尊敬的作家、书法家呢?
凤起于樗,思发于阳,恒一致远,文质兼备。凤阳路小学将在各位领导的关注、关爱下,乘着信息化的快帆,朝着理想的育人彼岸,迎风破浪,高歌猛进!
下面请各位领导跟我到报告厅就坐,由我校吕校长汇报学校信息化发展情况。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长治市双语学校
2015-2016学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稳步实施,提高质量为方针。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构建全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李士宏
副组长:张海堂 李明生 崔 璨
成 员:何 彬 申娇艳 程虎龙 范永锋 苗 旺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1)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五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教育信息化实施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成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教育城域网,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完善设备配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质量。
(一)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按要求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 学校按课程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2)、人机比目标
2015年,学校机生比例达到1:9;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校校通‛工程中的建设重点。要求学校要建设两个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二)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底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使我校基本实现网上学习、教研、培训办公、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营造最佳网络环境。
(三)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要以中心学校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组建马站小学教育资源库。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和软件,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于学校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3-5年左右时间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不同层次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
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有一名专任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班数及课时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到2015年底前,完成对所有符合年龄要求的(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管理、维护及应用等。
(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立并完善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
实现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和劳动者,就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各学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为加强领导,教育局成马站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全校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把手要亲自抓,全面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工作。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纳入督导评估范围,积极推进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把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与本地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各信息技术实验校建设等统筹安排,既体现超前性,又要注重可行性。要根据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全县信息化教育规划的落实。
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高,发展快,投入大,要强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与管理。在建设和发展中,要按照国家和区的有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杜绝建设和管理中的漏洞。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克服单纯技术倾向,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网络和网校为载体,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内容,增强吸引力和生动性;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根据部门职责范围,严查严防,堵塞漏洞,发现违规行为和内容,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全校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将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抓好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的同时,要对全校所有适龄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岗位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专职教师本专业学历化,逐步实行专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2014年,完成一轮全体适龄小学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要将教师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特级、各类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支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使用效益 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要以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要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旧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促进教学改革。
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可通过以下形式,搞好教育资源建设:
1、组织最优秀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
2、引进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弥补我县资源贫乏的局面。
4、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四)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单位自筹、适当收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社会各方面、包括学生家长对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中,要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建立成本分担的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严格执行收取计算机上机费专款专用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挪用,要帐目清楚、使用合理、随时待查。要加大对所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投入资金的效益。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2010—2015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思路
1、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2、以“教科研”为先导,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信息化建设。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原则。
4、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xxx校长任组长、xx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组建江流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组长由赵辉担任),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
四、工作目标 1、2012年春季开学,三、四、五、六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平均十人拥有一台计算机,2011年,适度调整机型配置及设备,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2013年4月,要高标准通过教育现代化创建验收。
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十五”期间,完成一轮全体专任教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五、工作要求
1、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统筹规划,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着眼未来,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占城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加快全校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经费筹措上,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体制。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强化超前、科研意识,指导好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站在科教兴国、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制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投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
2、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
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
建立奖励机制,制定相应措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树立典型、开展活动、全面推动、注重提高”的原则,加快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每年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优课、示范课等活动。继续做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培养一批典型,以点带面,力争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题报告、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创造机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习交流。
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用科研课题带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教学实践探索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证研究和学生使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师生互动、协作自主的多样化整合模式。
3、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研究,依托县级资源库,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教育资源,形成高水平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注重信息资源的科研和应用研究,不断提高资源应用效益。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
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强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和设备设施使用工作,不断完善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系统和设备设施使用、维修档案,确保所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评审和监管制度,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素质培训,形成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网络设备设施管理队伍,一定要加强对网络设备设施检查力度。
要组织学生学习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开展直观生动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主题教育,注重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增强学生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