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图里规范理论中的三步骤论文
一、引言 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著名的翻译理论家。1980年,图里出版了《翻译理论探索》一书,标志着翻译学研究的中心由理论翻译学向描述翻译学转变,确立了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功能性、系统性的研究途径,并把影响翻译的产出和接收的规范视为研究的核心。
二、探索“规范”理论三步骤 在《翻译理论探索》一书中,图里指出,在完成理论框架的建构之后,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出一套方法论用以寻求文本中的翻译规范,从而达到解释翻译现象的目的。这三个步骤可以概括为:(a)对源语文本进行文本素分析,形成充分性翻译并且分辨出源语文本的文本素;(b)把相对应的目的语文本单位和这些源语文本素进行比较,并且注意前者相对于后者的转换;(c)在进行许多彼此平衡而独立的文本素(部分)比较的基础上,对目的语和源语的对等与充分性之间的差距进行比较。2.1文本素 图里曾说过:“任何翻译作品作为翻译现象只有从它在目的语系统中的功能看待才有意义。从操作层面来看,这种体现在文本中就是有文本功能的元素,即文本素。图里为了使充分性翻译体现的更完备,从源语文本的文本素开始进行分析,他认为这种分析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充分性的概念。2.2充分性翻译 由于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系统的活动,在每一层次都涉及两套规范系统。译者总是面临着在这两种文化系统之间的选择,即起始规范的选择。依照这一选择,译者可以使自己遵循原文的相关准则,或服从译语文化的准则,具体到译语文化中容纳、接受译作的范围内的准则。若译者选择遵循原文,其翻译就会与原文语言文化的准则相符,其特点是追求在译语中表现原文文本中的关系,不打破原文的语言结构,这种选择同译语准则、特别是涉及语言之外的准则和以译入为导向的实践不符。若译者采取的是服从译语文化的准则,其翻译将不可避免出现偏离原文的迁移。
总之,若译者选择向源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则翻译偏向于充分性;若译者选择向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则翻译偏向于可接受性;从图里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个相对应的文本单位构成了比较中的不变量,实际上也是图里所认为的改变过且减弱的充分性的版本。2.3转换 图里认为,翻译始终居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规范的两极之间,没有哪篇译文能被目的语文化完全接受,译文总是要带来一些新的信息和陌生的形式;也没有哪篇译文能够跟原文完全一致,因为文化准则总会使原文文本的结构发生迁移。在论述由潜在对等系统推导出翻译规范的概念的时候,他给出了如下陈述:“从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决定译语文本地位:一方面,这种决定由比较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的联合操作来进行;另一方面,从可接受性的角度确立译语文本在相关的目的语文学和(或者)语言系统发地位”。接下来图里区分了”完全含义的充分性和不完全含义的充分性。他认为;“在文学研究的框架中,针对翻译诗学的时候,倾向于使用弱性建构的充分性(根据上下文这里指不完全意义的充分性)。……基于弱性建构所发现的偏移属于非强制性类型……。我把这些非强制性的偏移定义为转换,它们将作为辨别那些语言规则之外的决定翻译行为的因素,假定其具有规律性,当这些规律性被发现,它们指向一些共同的、主体间性的因素。”
三、利用图里“三步骤”赏析回文翻译 回文是英汉语共有的修辞现象,是一种利用同序的回环往复,使同一语顺读倒读均可成文,以表达不同事物的有机联系或表现萦回隋意的文体。接下来,笔者就运用图里所提出的的三步骤来赏析回文句的英汉翻译。原文: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译文1:我看到厄尔巴以前是强有力的。(钱歌川)译文2:不到俄岛我不倒。(许渊冲)译文3:落败孤岛孤败落。若非孤岛孤非弱。(马红军)根据图里的三步骤法,译文1对于源语的文本素分析正确,完全按照源语的意思翻译,称得上是充分翻译,在传达意思方面没有问题,但是与原文回文修辞格比较,就失去了原文回文句的“妙味”,没有音饰美可言。译文2中“岛”和“倒”同韵,“到”和“倒”,“我”和“俄”音似、形似,加上“不”字重复,可以说是透彻分析出源语的文本素,转换出最贴近的目的语文本,可谓是音美、形美兼具,但由于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转换的时候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势必出现偏离。
第二篇:按部就班 室内设计步骤有规范
按部就班 室内设计步骤有规范
室内设计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涵盖丰富的学问,要求能够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既要有对建筑室内的感性美感认识,又要遵照一定的设计规范,具备理性思考能力。一般来说,“按部就班”的设计过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室内设计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并考虑各工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设计任务的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二、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确定初步设计方案。包括图纸的描绘阶段,主要有:平面图、室内立面展开图、平顶图或仰面图、室内透视图、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设计说明和造价概算。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平顶等图纸、构造节点详细图、细部大样图以及设备管线图、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
四、设计实施阶段
此阶段是室内装修设计的具体实施阶段,施工前,设计师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施工期间,还需进行跟踪及必要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后,设计师还要参与工程验收。
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不仅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遵照以上设计过程进行规范的操作,能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5S推进步骤规范
管加工5S推进管理规范
一、获得高层承诺和作好准备
1.动员大会 1.利用公开大会的形式,由领导向全体员工表达推行5S 活动的决心,作为本部门的重要活动。
2.部门最高领导要将实施5S 的目的、必要性明确地向员工宣示;
3.将部门内全体员工的想法,价值观,尽量统一,同时在举例时也要尽可能采用自己部门内的一些具体事例,这样员工较能产生共鸣。
2.小型5S 演习
为了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进行一个小范围的现场5S 演习(如:丢掉会场所有不必要物品;进行一次大扫除;五分钟各自抽屉整理活动等)。
二、成立5S推动委员会,选定活动场所
1.建立5S 推行小组
负责对内、对外之联络工作;小组形式要与部门管理体系结合。
2.选定一个固定场所
作为5S 推进活动的“指挥部”,让每位员工明白其重要地位。
三、5S推进计划
1.筹划5S 推行事宜
1.制定激励措施;推行计划先由推行小组拟定草案,并评估成效,再交相关人员检讨后确立,有关工作项目、时间、负责人员皆明确说明,以便追踪。2.找专家或顾问机构;为5S 推进活动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
2.策划5S 活动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策划相应的具体活动,起到激励士气、增强效果的作用。
管加工5S推进管理规范
四、宣传造势、教育训练
1.领导以身作则
2.活用各种宣传方式、工具:
一般在推动5S 活动时,有以下工具可以应用: 1.利用宣传栏宣传介绍5S;
2.举办5S 征文比赛及5S 海报、标语设计比赛;
3.每年规定一个“5S 月”或每月规定一个“5S 日”,定期进行5S 的加强及再教育; 4.到兄弟厂参观或参加发表会,吸取他人经验;
5.利用定点摄影方式,将5S 较差的地方或死角让大家知道,定期照相追踪,直到改善为止;
6.制定5S 检查表,以检核5S 是否每项都做好;
7.配合其他管理活动推广,如提案制度(改进提案,全员参与)、QC活动等; 8.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现场,让员工感受被重视;
9.办成果发表报告会,发表优秀事例,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提高荣誉感及参与度。
3.推进“5S 日”活动
1.确定某一日为“5S 日”,选择一个主题在“5S 日”里推行。
2.第一个5S 日——整理(如:个人在下班前五分钟抛掉不需要的物品或物品收回); 3.第二个5S 日——整顿(如:给每件物品命名并定好它们的位置); 4.第三个5S 日——清扫(如:全体大扫除);
5.第四个5S 日——清洁(如:视觉管理和透明度管理); 6.第五个5S 日——修养(如:进行自我反省评价活动)。
4.由上而下,进行教育训练
5S 培训首先要消除全员意识上的障碍,注意点:
1.5S 运动强调的是要让每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和确定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5S 的活动中,训练人员能够制定并实施他们自己的方案是必要的;
3.在整个部门内或整个部门内的会议上,宣布改善成绩的活动也是属于培训的范畴; 4.担任推行的人要自己在现场指导;例如:具体的清扫方法以实际的技术来指导,对指导对象先“做给他看”,然后“让他做给你看”,而后以观察的做法来指导,这样可以确认员工对第一步理解的程度。
管加工5S推进管理规范
五、局部推进5S 1.现场诊断 推进5S 之前,必须根据5S 的基本要求对部门现场进行诊断评论。通过现场诊断,可以比较客观地掌握部门的整体水平: 1.部门所处的5S 程度/水平; 2.强项; 3.薄弱环节;
4.5S 推行难易度。
2.选定样板区
进行全面的现场诊断后,结合整个5S 推进策划,选定一个样板区,集中力量改善。样板选定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选定的项目在部门应较典型突出,有一定代表性。
2.考虑实施难易度:太容易起不到一个促进鼓舞的作用;太难做不到会让大家失去信心,甚至成为一个笑柄。
3.影响较大、较长远的项目优先考虑(如客户相关项目、防止泄漏污染项目)。
4.有教育、促进意义。如推进需多个部门协同的项目(如修理有缺陷的机器,改变物流和工作场所布置等)。
5.其改善效果直观,容易看到进步和成绩。
3.实施改善
1.在进行样板的改善中,我们要注意保留以下数据情报,为下一步的效果确认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①改善前状况(摄影);
②基本数据(空间、面积、金额、数量、人数等); ③基本流程;
④重点问题(摄影或记录); ⑤整个改善推进思路及过程;
⑥最终改善结果(改进后的照片对比,增加成就感和信心)。
2.应按照计划进行全过程的样板改善,当计划与现实有较大出入时,推进组织应召集相关人员检讨磋商对应办法,必要时修订计划。
4、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是一个总结检查、评价反省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纠正偏差,以改进管理工作,使改善更顺利高效进行;
管加工5S推进管理规范 2.通过对前期工作的分析和评价,辨明“功、过、是、非”,有利于统一认识,调动大家积极性;
3.处理好遗留问题,减轻不良效应;为后续工作扫清障碍;
4.为后续工作在组织、资源、经验、方法上做足准备,保证有个良好开端。
六、全面推进5S
1、区域责任制,将5S 的内容规范化,成为员工的岗位责任
5S 的内容具体到部门生产现场,应有详尽可描述的内容,如整理、整顿的项目,清扫、清洁的部位和方式等等,只有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5S 活动具体内容,知道5W2H,即为什么要做(Why),做什么(What),在哪里做(Where),何时做(When),谁来做(Who),怎么做(How),以及做到什么程度(How much),才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5S 审核工作表来作为评估标准,以使得每一个人都能以一种友好而不太紧张的方式来竞争。
3、评估监督
(通过巡视、检查、自检、互检方式推进),检查评估应该逐渐由上级向下级检查,过渡到互检和自检阶段,由应付检查的心态,转变成竞赛、评比的热情。
1.巡视,即指5S 推进委员会在各工作场所巡察并指出有关的5S 活动问题。
2.检查,即自上而下的检查,由领导检查班组,班组长检查个人和机台,层层检查。检查的注意要点为:
①要有规范的检查表格,并根据检查的实况填写: ②检查的结果应可以评价出总的成绩分数;
③评出的分数要和激励手段结合,即辅之以奖金(考核)、物质鼓励(纪念品)、或荣誉授予(奖状或家庭慰问信)等。
3.自检,即把相应的评估表格发到个人手中,操作工人定时、不定时地依照评估表格中的内容自我检查、填写,通过自检可以发现个人与5S工作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4.互检,即班组内部员工,依据评估表格相互检查,然后填写检查结果,互检的过程既可以发现被检查者的不足,又可以发现被检查者的优点和本人工作的差距,以便学习和改进。
4、举行5S 评比/竞赛
1.制定具体及合理的评价基准,尤其当各部门的基础条件不一样时,评价基准也应不同。
2.评比最好与奖金、考绩结合,如此员工才会主动关心。
管加工5S推进管理规范 3.评比中的评判人员由基层推荐的人员组成为好。例如作业区级的评比,可以由各作业区主管或抽调部分主管人员,组成评委会,检查评选各个车间的5S 工作;综合这些评委的判断结果,得出各班组的排列名次。以此类推,班组长组成的评委,排出各班组的名次。
4.评比等级可以多种多样,如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以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记公布。绿色表示良好,蓝色表示中等,黄色表示要注意(黄牌警告),红色表示差(停工整顿)。也可采取优、良、中、差、劣五级分别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与奖金额度挂钩。5.评比检查之后,还应针对5S 活动中的问题,由被检查者根据评估的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和计划,使5S 的水准不断进步和提高。
5.坚持可视化和激励化的5S 推进
1.通过改善前后对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在5S 活动开展之前,可以通过现场拍照、录像等方式,把工作现场实况拍录下来。5S 活动之后,再对改善后的现场拍照,录像,把前后的照片、录像展示出来,对参加改善工作员工的工作肯定激发了员工成就感和自豪感。
2.通过评比结果的彩色图示激励和鞭策员工。
七、5S效果的维持管理
5S 贵在坚持,要很好地坚持5S 必须将5S 标准化和制度化,让它成为员工工作中的一部分。
八、挑战新目标
5S 的目标应随着部门整体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当部门取得某一阶段性成果后,应及时总结晶表彰,并在原来成绩的基础上,设定新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部门上下的斗志和热情。必要时,可考虑导入ISO、TQM、TPM 等活动,形成新的关注焦点。
第四篇:论文写作基本步骤
论文写作基本步骤
一、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1、什么是论文?
我们把某一学术课题在理论性、实验性、预测性上具有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文章简称为论文。通常论文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职称论文,另一类是学位论文。职称论文的作用是用来晋升职称的,所以它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职称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比如会计人员的职称论文称作会计职称论文,医务人员的职称论文称作医学职称论文等。学位论文一般指的是毕业论文,按研究领域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论文、人文科学论文、工程技术论文,按照学位可划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2、论文标题
标题又称题目或题名。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3、论文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字数不可太多,一般论文摘要在150—300字数。
4、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关键词是标示文献的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5、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6、论文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时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作为文章最后涉及的内容一般也是容易引起老师关注的地方,参考文献不仅仅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同时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也有相关要求。例如格式一般需要参照国标参考文献标准;数量上以硕论为例一般要求在50篇以上,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杨老师qq:141343759。其中英文不低于10篇;在种类方面一般涉及到图书、期刊、硕论、会议论文、报纸等,一般要求期刊类作品不少于10篇;在年份上一般要求参考文献应是最近五年以内的。
二、论文写作基本步骤:
在写作过程中,基本步骤一般分为“前奏——提纲——写作——收尾——校对”。
1、前奏
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遴选,并对文章需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处理。
2、提纲
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总体掌握,这样才能对论文写作质量有充分的保障。
3、写作
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论文的正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 各种优势资料,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4、收尾
开头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保持文章的高质量具有保障意义。
5、校对
校对工作是对文章的最终处理,这种校对包括文章写完后的校对以及对作者不满意地方的修改,这个很关键,也很重要,是对作者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第五篇:论文写作8大步骤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 了论文的选题。这是由于作者多数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难以把握;同时,二三万字这个条件也对选题有很大的制约,如果题目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有人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根据许多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
第二步,文献检索。
其实就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 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有些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研究方法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研究“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其接受信息时的状况,这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研究本身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
第五步,设计论文框架结构。
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六步,分析、归类,将分别充实到论文各部分中,再进行解释、论证。
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在这一步,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材料和访问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此要做出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范围。
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这种情形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期犹豫不决,必须较快地做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起炉灶。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舍不得“割爱”,花费了许多功夫准备论文,一旦许多材料用不上,难以割舍。这种情况当然会涉及到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的问题。不过,将较大的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总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第八步,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
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 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