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礼仪范文大全

时间:2020-11-12 12:4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流礼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流礼仪》。

第一篇:交流礼仪

交流的礼仪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交流的礼仪》的内容,具体内容:交流是就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1 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交流是就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有点考验内功了。比如:“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怎么样?”换成“如果我没看错,你的人缘一定不错吧。”这样对方听起来没有那么生硬,感觉更好。不要查户口

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不要像调查户口一样,特别是不能问带有隐私性的问题,比如年龄、婚姻、薪资等等,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种沟通模式,尤其是女性,会让对方反感的。联想

在初次见面沟通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不知道聊什么,找不到寒暄的话题,这时就可以用联想法。比如看见地方办公室有茶具,那么就可以和 TA聊聊喝茶;比如今天天气很好,春暖花开,可以和 TA 聊聊风景,消除初次

见面的陌生感。讲故事

这点在沟通中至关重要,有了故事,双方所沟通的事情就有了真实性和情节,对方也会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促进双方更好的沟通。体现高度和深度

特别是和 Level 比较高的人沟通,不能只停留在事物或者事件的表面,这样对方很容易就失去了和我们继续沟通的欲望。但同时,这一点会考验我们的专业功底,如果没有把握或者自己所学还没有到这个高度,模棱两可,宁可不要轻易发言。经常关注社会热点

这一点就是在为我们的沟通积攒话题,对方说不定还会觉得你见多识广,更愿意与你交谈。但需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装出一副我什么都懂的的样子和态度,适得其反就糟糕了。幽默感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幽默的人吧。幽默感不仅能帮助我们的沟通更愉快的进行,而且运用恰到好处也会帮我们化解尴尬。比如卓雅君的朋友,一次聊天遇见冷场的尴尬场面,他反而摊手说:“Wow,好尴尬哦!”顿时大家又活络了起来,不得不为他的机智点赞。肢体语言

在沟通中,适当搭配肢体动作也会让我们的交谈气氛更加轻松,同时通过肢体语言,我们也会了解对方的一些心理想法,因为口头表达的内容可以修饰,但不经意的举止往往最真实。怎样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可以点击这里了解:《礼仪:举止会说话,如何解读客户的肢体语言?》聆听

一个会聆听、善于聆听的人周围的朋友也会很多,对方愿意把一些事情告诉你。当然,聆听也不是说一味的安静,而是适当说有建设性的话。我们应该注意对方的表情、动作,适时对对方的话表示肯定、发表意见或者做下总结。这样会让对方有继续说下去的动力,也会觉得受到尊重。沟通不要触及禁忌

交谈 5 不问:收入、年龄、感情、健康、婚姻状况都是属于个人隐私范畴,直接询问是不礼貌的,如果有必要知道,可以委婉表达、不动声色,让对方自己告诉你。

不恶意诋毁:在沟通过程中,如果有竞争,不要恶意诋毁,这不仅对自身和公司没有利益,搞不好还会留下心胸狭窄的嫌疑。

交流礼仪图片

交流礼仪图片 1

交流礼仪图片 2

交流礼仪图片 3

交流礼仪图片 4

交流礼仪图片 5

交流礼仪图片 6的人还:

第二篇:第四章 交流与沟通礼仪

交流与沟通礼仪

见面是交际的开始,了解与掌握见面时的礼节,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通过交际的殿堂。下面我们要介绍的称呼、打招呼、介绍、握手、名片、馈赠、拜访、接待等都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仪。

一、称呼礼仪

称呼,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时,用以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用语。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如何称呼对方,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当的称呼会令对方心中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如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在着手写陈伯达传记时,要去采访陈伯达。采访时究竟怎样称呼陈伯达,叶永烈颇费心思。如果称呼陈伯达同志,显然不行,因为陈伯达当时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叫他老陈,也不好,因为他已经84岁了,而自己才48岁,究竟该怎样称呼他呢,叶永烈辗转反侧,突然灵机一动,称呼他陈老,这是在恰当不过的称呼了。果然,第二天采访时,叶永烈一声“陈老”,使陈伯达万分感动,眼中充满了泪花。可见,一个得体的称呼真可谓是交际的“敲门砖”。

在社会交往中,称呼一般分这样几种:

1、一般性称呼。

这是最常见的对普通公众的称呼。包括先生、小姐、夫人、太太、同志、同学等等。其中,对未婚女士统称“小姐”,已婚女士称为“夫人”或 “太太”。如果不能判断她的婚姻状况,可以全部称为“女士”。在工作场合,女士这种称呼是普遍使用的。

2、姓名称呼。也就是直呼其名。这种称呼一般是在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年龄、职务相仿的人之间使用的,长辈对晚辈也可以使用。但对自己的上级、长辈,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礼貌的。

一般来讲在国际场合直接称呼别人的姓名时很少见的。但是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称呼自己的名字,看作是一种亲切的表示。见面之初,大家都不太熟悉,多以先生太太相称,以示尊重。稍熟悉以后,就改用名字相称。诱使对方会主动告诉你“我叫约翰。施特劳斯,不必叫我施特劳斯先生,叫我约翰好了”。但是,在国际交往场合,对于长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不顾对方的习惯,初次见面就直呼其名,显然是一种鲁莽失礼的行为。

3、亲属称呼

对于邻居、至交,可用令人感到信任、亲切的称呼,如、“大妈”、“叔叔”、“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也可以在这为称呼前加上姓氏,如:“王爷爷”、“宋奶奶”等。这种称呼只在生活中使用,不要带到工作中,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4、职务称呼

在工作中,为显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人们常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只称职务。如:“董事长”、“总经理”等等。

职务前加姓氏。如“王总经理”、“张主任”等等。

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为正式的场合。如:“李明市长” 等等。

在国外,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以部长级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的情况称“阁下”。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主席先生阁下”、“总理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是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在这些国家可以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以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女士,比如女部长、女大使可以称阁下。

在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王后为陛下(Majesty),称呼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Royal Highness),对于有公、侯、伯、子、男爵位的人士,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就是表示对他们极大的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即可以称呼爵位,也可以称呼阁下。

5、职称称呼

对有职称的人,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也可分为三种情形:

仅称职称。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

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如:“赵主编”、“叶工程师”,也可简化称为“叶工”。

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正式场合。如:“杨振宁教授”等等。

6、学衔称呼

称呼学衔,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同时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称呼学衔,有以下四种情形: 仅称学衔。如:“博士”。在学衔前加姓氏。如:“刘博士”。在学衔前加姓名。如:“刘红博士”。

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如:“法学博士刘红”,这样称呼最为正式。一般对学士、硕士不称呼学衔。

在西方国家,有职衔、学衔的人,非常愿意别人称呼他的职衔、学衔,而不太喜欢别人称他为先生,因为先生是对社会上一般人士的称呼,或者是没有职衔、学衔的。如果指称呼先生,而不称呼其职衔、学衔,就有故意贬低对方的嫌疑。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书面语言中最好同时称呼其姓名、职称和学位,如(Prof.Dr Humphry Baker)。“Doctor”是一种职业称谓,也是对医生或大夫的尊称。需要注意的是,“Doctor”这个词单独使用时,必须是对那些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医生的称呼,对于没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医生,应该在“Doctor”的后面加上其姓氏。

7、职业称呼

在工作中,按职业称呼,具体分为两种情形:

称呼职业。直接以职业作为称呼。如教师称“老师”,教练员称“教练”,会计师称“会计”,医生称为“大夫”等。

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如“吴老师”、“王教练”、“张会计”、“李大夫”等。

在国外,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者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以冠以姓和名。如“上校先生”、“库克上校”、“加里森中尉先生”。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也称阁下。

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可以称呼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比如“福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凡是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各种人员均可称同志,有职衔的还可以加职衔。如“主席同志”、“秘书同志”、“大使同志”。有的国家还有习惯称呼,比如“公民”等。

8、称呼禁忌

在交往中,称呼不当就会失敬于人,失礼于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注意称呼的禁忌。

1、错误的称呼。称呼对方时,记不起对方的名字,或者张冠李戴,叫错对方的姓名,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是社交中的大忌。尤其是外国人的姓名,在发音和排列顺序上同中国人的姓名有很大差别,如果没听清楚或者没有把握,宁可多问对方几次,也不要贸然叫错。对被称呼者的年龄、辈分、婚否以及同其他人的关系,如果判断错误,也会出现错误的称呼,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

2、易产生误会的称呼。不论是自称还是称呼他人,都要注意不要使用容易让对方产生误会的称呼。例如“爱人”一词,中国人习惯于把自己的配偶称为“爱人”,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婚外恋的第三者。还有“同志”“老人家”等,都不要随便使用。

3、带有歧视性、侮辱性的称呼。在正式的场合,不要使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或者用绰号作称呼。如“哥们儿”、“姐们儿”、“死党”;在任何场合决不能使用歧视性、侮辱性的称呼,如“老毛子”、“洋妞”、“黑鬼”。

二、见面礼仪

在国际交往的活动中,不论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见面的双方总要互相打招呼、互致问候。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见面问候的方式上,都有不同的习惯和具体做法。因此,交往双方必须在尊重对方的礼仪习惯的基础上,按照国际礼仪规范来进行交往活动。

1、握手礼

握手礼仪是历史最悠久的礼仪之一。据说,握手礼起源于欧洲,那时人们见面,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敌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伸开手掌让对方摸摸手心,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握手礼。握手礼

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互相致意、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虽然少数国家禁止异性间行握手礼,但他目前仍然是国际上最通行的见面礼仪。行握手礼要注意三个方面的事项

(1)握手的方式

握手的标准方式为:行礼时行至距离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手掌垂直于地面与对方相握。在正常情况下,男士之间握手应注意握住对方手掌的全部,稍许用力,上下晃动一两下,并且停留两三秒。具体来说,握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神态:与人握手时,应神态专注、热情、友好,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

姿势:向他人行握手礼时,应起身站立。握手时,双方彼此间的最佳距离为1米左右,握手时双方均应主动向对方靠拢。最好的做法是双方将要相握的手各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形成一个直角。

手位:

单手相握。用右手与人单手相握,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手掌垂直于地面称为“平等式握手”,表示自己不卑不亢;掌心向上,表示自己谦虚、谨慎,这一方式叫做“友善式握手”;掌心向下,表示自己感觉甚佳,自高自大,这一方式叫做“控制式握手”。

双手相握。有时称“手套式握手”,即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这种方式,适用于亲朋友好友之间,以表达自己的深厚情义,不适用于初识者或异性。

力度:为了向交往对象表示热情友好,握手时,应当稍许用力为宜。与亲朋好友握手时,所用的力度可以稍大一些。在与异性以及初识者握手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

时间

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握手的全部时间应在三秒钟内,握上一二下即可。

(2)握手的顺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应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握手者要首先确定彼此的身份,由位尊者先伸手、位卑者予以响应。通常年长者、位尊者、女士先伸手,然后年轻者、职位低者、男士、下级、学生及时与之呼应。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宾主之间的握手比较特殊,来访时主人先伸手,表示热烈欢迎和等候多时之意。告辞时,客人先伸手,以示告别和请主人留步。主人先伸手,有逐客之嫌。

在正规场合,当一个人要与多人一一握手,既可以由尊到卑地依次进行,也可以由近及远地逐渐进行。

(3)握手的禁忌

第一、不要坐着与人握手,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特别是与印度人、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徒握手时尤其要注意,除非右手有伤残。

第二、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造成交叉握手,应当依次而行。

第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被允许,而男士在握手时不要戴手套。

第四、除患有眼病或眼部有缺陷者,握手时不要戴着墨镜。

第五、握手时不要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者一边与人握手,一边与其他人说话,无视对方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

第六、一般不宜用双手与异性相握,也不要用力过猛或有气无力,应力度适中,以不握疼对方为原则。

第七、不要用不洁的手与他人相握。与人握手之后,不要立即揩自己的手掌。

第八、不管在任何情形下,一般都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

第九、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握手的全部时间应在三秒钟内。

2、鞠躬礼

鞠躬礼源自中国,原来的意思是表示臣服和不抵抗。现在表示敬谢和道歉。鞠躬礼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国家比较流行,主要用于见面或告别之际。但在欧美国家并不流行,但也用,比如领奖、演员谢幕、演讲者向听众表达敬意、男士邀女士跳舞。

行鞠躬礼的正确做法:必须脱帽,双腿立正,目光注视受礼者,以腰为轴,上身向前倾,视线随身体自然下移,并致问候语。男士的双手应贴放于两腿外侧的裤线处,女士的双手则应下垂,搭放在腹前。鞠躬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就越大。一般的问候、打招呼弯15度左右;迎客、送客表示诚恳之意弯30-40度,90度的大躬常用于悔过、谢罪等特殊情况。

鞠躬要显得郑重,嘴里不能吃东西,也不能一边鞠躬一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

3、拥抱礼

拥抱礼是西方国家传统的礼节形式,在人们见面、告别或表示祝贺、慰问和欣喜时,常采用拥抱礼。拥抱作为一种肢体接触,能给人很大的精神力量。曾经有人说,每天一个拥抱,世界将会变个样子。可见,拥抱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人与人表达关爱的方式。在世界许多国家,亲朋好友见面、新知故交相遇,总是要热情地轻轻拥抱,拥抱礼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见面和分别的礼节,而且也是世界许多国家领导人在外交场合最常用的见面礼仪,我国领导人在会见、欢迎外宾时也常行拥抱礼。

拥抱的标准方式是:两个人正面相对站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的左肩后面;左肩下垂,左手扶住对方右腰后侧,双方的头部和上身向左前方相互拥抱。一般的礼节性拥抱到此为止。但是为了表达更为亲密的感情,则可以向左前方拥抱后,再向右前方拥抱一次。

拥抱礼在欧美国家广为流行,但在阿拉伯各国,拥抱礼仅限于同性之间,与异性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拥抱是绝对禁止的。在东亚和东南亚,拥抱礼并不流行。在我们国家,除一些少数民族外,不常采用。

4、吻礼

吻礼在欧美国家是十分常见的社交礼仪。亲吻的礼仪起源于古罗马。据说在罗马帝国时代,战士们出征之后,为了约束妻子不准饮酒,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凑到妻子嘴边闻一闻。这种行为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夫妻见面的礼节。欧美人,特别是意大利、法国、荷兰、德国、美国人、英国都喜欢“亲吻礼”。但是,吻礼的范围、界限很严格,来不得半点含糊,用中国人的话说,叫“不能越雷池一步”。长辈若吻子女和晚辈,只吻额头部分。而晚辈吻长辈,只能吻面颊部位。同辈之间,同性应当贴面颊,异性应当亲吻面颊;真正亲吻嘴唇的,仅限于夫妻之间或恋人之间,其他关系的人是不能吻嘴唇的。另外,吻手礼也是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会面礼。吻手礼的标准方式:男士身着礼服,立正垂首致意,然后用右手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并俯身弯腰用嘴唇靠近女士的右手,双唇微闭,象征性地轻触女士的手背或手指,然后抬头微笑相视,把手轻轻放下。

如果男子在室内社交场合,来到女士面前垂首致意时,女士若将手臂向上微微抬起,则是准许男士行吻守礼的表示。吻手礼仅限于男士对自己特别敬重和爱戴的已婚女是表示敬意,未婚女是不应享受这种礼遇。这种男士向女士表达崇高敬意的礼节,一般适用于对祖母、母亲、有较高地位的夫人、上司夫人等表示敬意。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吻手礼是在室内,所以男女都必须着礼服。男士行吻守礼只能轻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不可以吻女士的手臂。行亲吻礼时,切忌不要发出亲吻的声音,或者将唾液弄到对方的手上或脸上。

三、问候与介绍礼仪

1、问候礼仪

问候礼仪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特征。比如,中国人见面经常爱问“吃饭了吗?”,其本意就是为了打招呼或者进行口头上的问候,相当于“您好”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样问候外国人,他们就会困惑不解,甚至有可能被理解为“您是不是要请我吃饭?”甚至会让人觉得你有点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些问候的礼仪知识,学会得体的问候,为彼此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候大致可以分为语言问候和非语言问候两种。比如见了面,问候“您好”、“近来过得好吗?”,这是语言问候。有时候不方便语言问候,可以通过点头、微笑、挥手、脱帽或其他一些体态语言进行问候,就是非语言问候。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语言问候的礼仪。

语言问候可以分为祝愿式问候、关心式问候以及交谈式问候等形式。祝愿式问候是表示对问候对象的良好祝愿。如早上好(Good morning),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关心式问候时表示对问候对象的生活、工作、身体等方面的关心。如:您好(How are you),一切都好吗?(How is everything?)家里人好吗?(How is your family?)等。交谈式问候是指通过以交往对象正在做的或进行的事情为话题,进行问候的一种方式。比如中国人经常会问“出去啊?”、“上学去啊?”、“忙什么呢?”。

在国际交往场合,要特别注意问候礼仪,具体讲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注意问候的时间。在国外,人们常根据实践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问候语。比如一天中有早、中、晚之分,在不同的时间见面,问候语是不同的。上午见面会问(Good morning)早上好,晚上相见会问(Good evening)。所以在向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千万不能混淆时间概念,如果将下午好说成晚上好,或者将晚上好当成下午好,就会犯低级错误,闹出笑话。特别是晚上与人见面,千万不能将道别语当成问候语。如将(Good night)当成(Good evening)来使用。

第二,注意问候的表达方式。由于场合和对象的不同,问候语也有区别。在非正式场合,人们的问候语比较随意,如“Hello”“Hi”,但正式场合,同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就要用“How do you do?”。

第三,注意问候的回复。问候是相互的,对于别人的问候,一定要积极地与之呼应。对别人的问候置之不理或装聋作哑,都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第四,注意被问候者的习惯。中国的问候习惯于西方有时相差很大,有些问候在中国是合乎礼节的,而在西方是不被采用的。如中国人见面往往会问“吃了吗”、“干什么去”,如见了西方人这样问,他们则会感到不知所云。所以,和西方人见面最好采用他们习惯的问候礼仪方式。

2、介绍礼仪

介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熟识的最常见的方式。我们在国际交往活动中会结交一些新的朋友,这种时候,介绍就必不可少。根据介绍人的不同,介绍可以分为自我介绍和第三者介绍两种。我们来看看介绍应该注意的礼仪。

(1)自我介绍

顾名思义,自我介绍就是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在社交场合,自我介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途径。比如:在许多人的聚会上,我们想结识一个人,或者当你随着一个朋友来到一个陌生人身边,可你的朋友却没有介绍你的时候,就需要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把握好内容,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自我介绍的内容是不同的。应酬式的自我介绍,应该简单明了,只介绍一下姓名即可;工作式的自我介绍,除介绍姓名外,还应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和从事的具体工作;社交式的自我介绍,则需要有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再介绍兴趣、爱好、经历、同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关系等,以便加深了解,建立友谊。

自我介绍要把握好时间,即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对方有兴趣、有空闲、有需求、干扰少、情绪好时介绍自己,又要简明扼要,不要信口开河,滔滔不绝,时间以半分钟为佳,最好不要长于一分钟。

自我介绍还要把握好分寸,介绍的内容要力求真实,既不要过分谦虚,也不要自吹自擂、夸大其词。同时自我介绍时要面带笑容,充满自信和热情,态度落落大方,从容不迫,会使对方产生好感,提高介绍的成功率。

(2)第三者介绍

第三者介绍是指由第三者为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互相介绍、引见的一种方式。

为他人作介绍时,介绍人应该对被介绍双方都比较熟悉和了解,如果可能,在为他们作介绍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双方的意见,以免在双方没有相识意愿的情况下,使双方陷入尴尬。介绍人应当审时度势,善解人意,在双方有意结识并希望有人介绍时,成人之美,义不容辞地为双方做好介绍。在国际交往场合,由于某种原因,双方不愿意相见或者拒绝相见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敌对国家的外交人员,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个人恩怨,但在国际交往场合他们一般都不愿意进行公开的接触、交往,而是尽量避而不见。所以,在决定为他人作介绍之前,一定要熟悉双方的情况,审时度势,避免为已经认识的人或者关系恶劣的人作介绍。

介绍的顺序:做介绍时,应该坚持“受尊敬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这一原则,严格遵守“先卑后尊” 的介绍顺序。如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如果同时介绍多个人,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介绍。当被介绍双方的地位、身份大致相同时,应该一人礼让多数人,人数少的一方礼让人数多的一方,先介绍人数少的一方,再介绍人数多的一方。当被介绍的双方地位、身份存在明显的差异时,地位、身份高的一方为一人,应先介绍人数多的一方,再介绍地位高的一方。

对介绍的反应:当别人把一个人介绍给你时,你要注意自己的反应。你要微笑着注视对方的眼睛,然后伸出你的手与对方相握,同时,可以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还可以加上几句表示友好的话。注意你此时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友好,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此时你的走神对对方来说是一种侮辱和忽视,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会使对方对你产生十分强烈的厌恶感。如果别人介绍时加上的你的夸奖,你要及时表示自己的谦逊,但是不可以过分,只顾着与介绍人谦虚而忽略了介绍的对象。

四、交谈的礼仪和技巧

交谈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双向活动。要是交谈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掌握交谈的技巧和礼仪规范。

(一)交谈的基本原则

1、交谈时态度要诚恳。诚恳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交谈的基础。只有坦诚相见、谦虚谨慎,才能为交谈创造融洽、和谐、愉快的环境,奠定交谈成功的基础。态度诚恳要求双方,讲话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态度要谦逊、语气要友好、内容要适宜,语言要文明。比如,谈自己的国家既要充分赞扬、肯定自己国家的发展进步,也不必避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他国家的评价也要客观公正。

2、交谈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礼让对方,以对方为中心。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要冷场,要善于提问。不要插嘴,不要抬杠,不要否定。

3、注意交谈时的举止仪态

神态专注,表情要认真,动作要配合,语言要合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西方文化中,目光接触象征着诚实、自信和信任。很多时候,我们都期盼别人看着我们的眼睛。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我们马上就会心生疑惑。交谈中,目光接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当别人与你说话时,你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示你在诚恳、认真地听。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站姿得体,坐姿端庄。不可偷听,男士一般不参与女士交谈。

4、注意交谈的内容。在国际交往中,交谈时既要顾及周围的环境、场合,更要讲究交谈的内容。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涉外人员在对外场合发表讲话,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都要事先认真考虑。当然,在不违反原则和国家对外方针的前提下,对于交谈的内容也不必过分谨慎。在国际交往场合,可谈论的话题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时事,还有文化、艺术、历史、风土人情、旅游观光、流行时尚、电影戏剧、体育竞赛,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氛围、交谈对象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选择话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年龄、婚否、工资收入、家庭财产、个人经历、衣饰价格等都属于个人隐私一般不要涉及。也不要谈疾病、死亡等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议论东道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二)交谈的技巧和语言艺术

在国际交往中,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是对交谈双方的基本要求。但是一次圆满成功的交谈仅仅遵守交谈的礼仪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交谈技巧和语言艺术。交谈技巧是双方进行交谈所采取的基本方式和策略。而语言艺术则是指交谈者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能力。

首先,要适当赞美对方。爱听赞美的话,这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类共有的特征。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10天的口粮”。美国总统林肯也讲“人人都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所以获得赞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在交谈中很好地利用赞美,就能很快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谈对象心情舒畅,有利于交谈的进行。但赞美要与阿谀奉承区别开。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实事求是的,而阿谀奉承是过分恭维和吹捧对方,让人肉麻,反而会产生不信任感。另外作为被赞美者要给与适度的回应,切不可洋洋得意,也不可毫无反应。例子1:某位人士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受到外国友人的热情接待。其口才受到了东道主的赞美。一定要反映适度,不然就会出洋相。

其次,要巧妙运用语言的艺术。在交谈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回答和不便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场合,有些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和主权,正面回答不行,不回答又失礼。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例子:1962年我国成功击落了一架U-2高空侦察机,很多外国记者都很想了解中国导弹的发展情况,就问当时的外交部长陈毅飞机是如何打下来的?“是用竹杆子捅下来的”。出乎意料,哄堂大笑,既回答了问题,又不失幽默。

在外交场合,周总理更是驾驭语言艺术的大师。有一次在加德满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场的美国记者故意拿着中尼两国分别出版的地图,指出两国在珠穆朗玛峰这一段的画法不一致,并借此提问:“关于珠穆朗玛峰这次会谈上是否已做出了决议,是否意味着有中尼两国来评分这座山峰,尼泊尔是否同意?”总理立即回答“无所谓平分。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友好协商。这座山峰把我们两国人民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而不是你所说的把我们两国分开”总理改平分为联结表明了我们的睦邻友好政策。总理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对手都能以超人的智慧,应付自如。美国代表团访华,曾有一名官员对总理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他的话里满含着对中国人的侮辱。周总理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柔中带刚。

在国际场合,有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够把话说得太直白,而要靠对方去揣测。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只能通过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表达,以起到避免分歧的作用。1972拈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会谈中双方对于限制核武器问题分歧很大。有一次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对尼克松讲了一个故事:农民与樵夫。让尼克松在谈判中先走一步。

最后,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艺术。幽默是人们思想、聪明才智和知识修养在语言上的体现,是一门高级的语言艺术。在交谈中,善于运用幽默艺术不仅可以使交谈者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活跃谈话的气氛,而且还能够化解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尴尬气氛。里根担任总统期间,曾经决定恢复生产新式的B-1轰炸机,引起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的责问说“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我只知道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一定也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到华盛顿后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因为英美关系密切,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躺在浴盆里,大号雪茄,大腹便便,“总统先生,大不列颠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是开诚布公,一点隐私也没有!”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但使用幽默艺术不等于不顾身份,部分场合、对象随便开玩笑,否则会引起麻烦。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国会开会前,为试麦克风,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为此,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所以在庄重严肃的场合是不是和开玩笑的。

五、名片礼仪

(一)、名片的选择和保存

名片的选择切忌花哨不实。颜色过多的名片会让人感觉名片的主人轻浮不稳重。黑色和棕色等过于深沉的颜色也不要用在自己的名片上,因为这样的颜色往往具有压抑感。名片的颜色应以明快为主,色彩不宜过多,单色为好。款式上也应该尽可能简练,不要有过多繁复的花纹。

名片上一般会印有公司名称,本人姓名、头衔、联络电话、地址等内容,有的还有个人照片。切忌印上的内容太多,这样反而让人对内容印象不深;也不要过多地罗列自己的头衔,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行为。

自己的名片要随时准备好。名片要放在易于掏出的口袋或皮包里,花钱买一个好的名片盒是明智的。质量好的名片盒不仅能保管好你的名片,还可以提升你的个人形象。为避免到时候在包里乱翻一气,你要把名片放在固定的地方。出示的名片要有型有款,不能又皱又摺。不要把自己的名片和他人的名片以及其他杂物放在一起。

(二)、名片的用途

1、介绍自己,结交他人

在国际交往场合交换名片,用名片作自我介绍,以结交朋友或保持联系。这是名片最为通行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节省时间,强化效果。

2、作为信函使用。在名片的左下角写上一行字或一句短语,然后装入信封寄交他人。书写时多采用发文缩略语。p.p.介绍

p.f.敬贺,用于节日或固定纪念日 p.c.谨唁,重大人物逝世时,表示慰问 p.r.谨谢 p.p.c.辞行 p.f.n.a.恭贺新禧 n.b.请注意

名片代替信函使用,要注意:

第一,充当礼单。以私人身份向他人送礼品,可将自己的社交名片充当礼单,置于礼品包装之内。最好装在一个与名片大小相当的信封里,信封上写着受礼人的姓名,信封可以不封口。作简短留言。

第二,介绍相识。在自己的名片左下角写上p.p.字样,后面附上被介绍人的名片,并由被介绍人交给对方,也可以邮寄。当然事先要打个电话说明。

第三,在拜访他人未遇时留下名片并附上简短留言,委托他人转交。第四,拜会他人。前往他人的家庭或工作单位拜访时,可将名片递上代为通报

(三)、交换名片的方法

1、递送名片。

(1)参加各种正式活动时,要随时准备好名片并放入专门的名片夹中,装在易于取出的包中。要注意数量充足、完好无损、放置到位。

(2)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面带微笑,眼睛友好地注视对方,用双手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送上,若对方是外宾,应将名片上印有外文的那一面对着对方。

(3)将名片递给对方时,应同时配以口头的介绍和问候。

(4)禁忌:不要用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对着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

2、接受名片。

(1)态度谦和。接受他人递名片时,应毕恭毕敬,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双手捧接,口称“谢谢”。不能用左手接名片。

(2)认真阅读。接过名片后,应捧在面前,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一遍,最好能将对方姓名、职务、职称轻声读出来,以示尊重。

(3)精心存放。将对方名片收藏于自己的名片夹或是上衣口袋中,与自己的名片分开放。

(4)有来有往。接受别人的名片后,一般应回给对方一张自己的名片。如果没有或没带名片,应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四)、向他人索要名片的方法

1、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2、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

3、询问对方:“今后如何向您请教?”此法适于向尊长索取名片。

4、询问对方:“以后怎样与您联系?”此法适于向平辈或晚辈索要名片。

(五)、婉拒他人索取名片

当他人索要你的名片,你又不想给对方时,应用委婉的方法表达此意。可以说:“对不起,我忘了带名片”或“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

六、电话礼仪

1.打电话的时间必须留意。

(1)通话时间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与外国友人通话,不要妨碍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因公通电话,不要选择下班之后的时间,隐私通电话,则尽量不要占用对方的上班时间。若非特殊情况,不要在节假日、用餐时间和休息时间给对方打电话。半夜或清晨被电话吵醒,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打国际电话,首先要考虑对方国家的时差。比如:中国同美国的时差是十二个小时,北京下午的三点却是美国人睡得正香的后半夜。如果忽视时差,把人从睡梦中惊醒,是非常不礼貌的。

(2)通话时间的长度。在正常情况下,一次打电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这在国际上被称为“打电话的三分钟原则。”要求打电话的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抓住主题,言简意赅,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切忌长时间占用电话,影响正常的通讯。

2、注意通话的表现。

(1)通话过程中,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热情诚恳。打电话时要先道一声“你好”,主动通报自己的单位或姓名。开口就打听自己需要了解的事情,咄咄逼人的态度是令人反感的。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后,再开始交谈。比如,“您好!我是××,我想占用您2分钟时间,提两个问题,可以吗?”

(2)电话需转接,一定“请”字相求,并且应客气地道谢。由于某种原因,电话中断了,要由打电话的人重新拨打,并向对方说明,而不应该等着对方拨过来。

(3)通话过程中要精力集中,嘴里千万不要嚼东西,也不要一边打电话,一边同旁人聊天,或者一边打电话,一边做其他的事,给对方心不在焉的感觉。不要对着话筒发出咳嗽声或吐痰声。同时要姿势端正,不要趴着、仰着、斜靠着或者双腿高架着。打电话的时候,即使对方看不见,也要当做对方就在眼前,尽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势。

(4)打错电话,要向对方说“对不起”、“打扰您了”等道歉的话,不可以一言不发,挂断电话了事。通话完毕,应说声“再见”或“谢谢”再把话筒轻轻放下。一般情况下,先挂断电话的应是发话人。

3、接电话的礼节

(1)、一般铃声两响,就应及时接电话。

接电话,有时就像看待人生,要有宁静、平和的心态。电话响两声,对打电话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等待时间,也是他期待你拿起电话的最佳状态。对接电话的人来说,在短短的一声电话铃声里,你的焦躁和不安可能已经瞬间平息,你才可以不惊不惧地面对任何事,宠辱不惊地面对任何人。世上很多事情,需要一个小小的停顿和转折,别那么急着拿起电话。记住,铃声响两下后,再接。

(2)、拿起话筒后,应先说一些礼貌语,再作自我介绍。然后表示愿意为对方效劳。接下去就是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内容。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别人打电话找你,你应该尽可能地亲自去接,就是手里有很忙的事,也要把它放下,让他人代接是不礼貌的。

(3)、如果对方找的不是你,可为对方代找他人。如果需要转达有关事项,你一定要认真记录,重要的事项记录完后,还要向对方重复一遍,以确认记录无误,同时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请对方放心。电话记录应包括来电者的姓名、单位、来电时间、内容、是否要回电话等。代接的电话一定要及时转告,不要耽误。

(4)、接电话时,尽量不要干别的事。要积极呼应,态度热情友好,不要装腔作势,冷落了对方。接电话时,如果嘴里正吃着东西,要尽快把东西吞下去再接,免得对方听不清楚并有失礼之嫌。

(5)、拨错号码是常有的事,接到拨错号码的电话,你不能一声“错了”,然后重重地挂上电话;不要不耐烦甚至恶语相向。要语气温和地告诉对方:“你打错了,这是××单位。”

(6)、按照惯例,一般要由打电话者先挂电话。所以,通话完毕,应等对方挂机后再挂断。不要急促地挂断电话,甚至对方话音没落就挂断电话。尤其是与位尊者或女士通电话时,一定要等对方先挂上电话,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挂电话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之感。

第三篇:与陌生人交流礼仪课作业

时间:3月27日晚上

地点:摄影协会

人物:协会同学

事件:与协会中的同学探讨了有关摄影与PS方面的心得

过程:首先我挑选了一位看上去比较面善的单独坐着的女生,走到她旁边轻声问她:”请问我可以坐这里吗?”她点了点头,我感谢她以后便开始与她聊起来,她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我们从彼此的学院开始聊起互相了解,没想到竟然是同一个学院的,于是我们从我们学院的一些规定聊到了特色早锻炼等等,可能是同一学院的关系,在很多方面看法还是很一致的.而后开始上课,由于不是很精通PS,我问了许多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她一一给我做了解答,看得出她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下课后我们一起回了寝室,一路上也聊了许多平时班里发生的趣事,很开心可以再协会中找到一个比较谈得来的朋友.感受: 步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很重要,尤其是与陌生人沟通。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要与人打交道的,生活或是工作都是如此。

我觉得与陌生人交流,也许会碰钉子,这次我之所以一次性成功也许是我们本是同一学院的,比较有共同语言。用心交流下来发现原来每个人的见解都不一样,同时还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像此次谈话中我不知道PS有那么多的功能,下来我也会尝试去PP看。

从中我也学到一些沟通技巧.首先自己要足够自信,不卑不亢。注意说话的语气,神态表情,肢体动作。另外认真倾听也非常重要,一位好的会话者,听七分,说三分。那就要注意询问与倾听,了解对方,投其所好,拉近彼此之间距离。

我觉得,如果双方聊的越深,在各方面的认识就会产生互补,与陌生人交流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同时,有时不好和朋友诉说的话题可以和陌生人说,可以从陌生人身上看见另一个自己,从而更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以补不足。

其实我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性格不是很外向,如果我能常和陌生人接触交流,也许我的性格会有那么一点变化。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身边的朋友,沟通都是一门很深的技巧,如果能够与身边的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除了能够了解彼此的特长外,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尤其重要的是渴望成功的你可以在沟通中悄悄地施加影响,将你的思路想法更好地传递给他人。

第四篇: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习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发展继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

日本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初次见面的问候礼,鞠躬30度,告别礼是45度,诚恳亲切。与日本人初次见面一般不握手。日本人在任何场合都彬彬有礼,即使事情没有办成,都报以微笑,绝不使对方感到尴尬。在公开场合一般不使用“不行”、“不同意”等拒绝性词语,而是委婉的谢绝。日本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因此,约会时要准时到场。与日本人打招呼,要称呼对方的姓。你的举止要显得有教养,尤其是女子要端庄。在日本送礼极为普遍,他们似乎很喜欢这一形式。在每年的“岁暮、”“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到日本人家里做客,可带去较好的进口苏格兰酒、白兰地酒,给孩子带电子玩具。日本人来中国,他们很喜欢中国的丝绸、土特产品、字画、茅台酒。日本人既讲究送礼,也讲究还礼,不过日本人送还礼都是通过运输公司的服务员上门的。送、收礼的人互不见面。日本人一般不当面打开礼品包装,当然你接到日本人送的礼物时,也不要主动打开看,除非对方要求你打开。如果日本人送你礼物,不要马上接过礼物,等主人让一两次后再收,并向他表示感谢,双手接过礼物。

第五篇:商务交流与礼仪实践报告

商务交流与礼仪实践报告

专业年级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一、问卷调查

问卷描述:

感谢您参与本意见调查。本问卷共有10个问题,您大概需要的时间为5-10分钟。为了保证您能够最为有效地提供有关该课程的信息,本问卷调查采取匿名的方式。

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

1、进入大学后你觉得礼仪对你来说重要吗?()

A、重要70%

B、不重要20%

C、无关紧要10%

2、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懂礼节的人吗?()

A、是,很懂礼貌60%

B、一般,马马虎虎30%

C、不是,完全不懂 10%

3、你喜欢和懂礼节的人交往吗?()

A、喜欢100%

B、不喜欢0%

C、一般0%

D、马马虎虎 0%

4、你对商务礼仪了解吗?()

A、非常了解50%

B、一般了解40%

C、完全不了解 10%

5、你觉得商务礼仪对你的人际交往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40%

B、有一定帮助50%

C、不知道,没了解过 10%

6、在你的人际交往中,你觉得你的人际交往关系如何()

A、关系不错,我很满意40%

B、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50%

C、关系很差,觉得很失败0%

D、自己也不清楚状况10%

7、校园里,面对迎面走来的同学,你的选择()

A、笑脸相迎,问好70%

B、不会主动问好10%

C、躲开,视而不见0%

D、对方主动打招呼时,才会有所表示20%

8、当同学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你会选择()

A、算了,又不是故意的50%

B、很生气,上去就一巴掌0%

C、承认错误道歉了才肯原谅40%

D、道歉了也不可原谅10%

9、现阶段,礼仪成为一种时尚,展现个人魅力的方式,你喜欢大家都懂礼节这样的社会吗?()

A、喜欢,感觉很舒服80%

B、一般,觉得还可以10%

C、不喜欢,感觉太虚伪0%

D、讨厌,过于约束自己10%

10、在大学里,你认为最好的锻炼大家礼仪的方式是()

A、课堂上老师的讲解50%

B、参加各种形式的礼仪比赛10%

C、社团中大家之间的锻炼10%

D、看书自学,注意生活中点点滴滴30%

二、调查资料的分析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有着迫切的需求,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只是限于一些常规的礼貌、礼节,只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社交礼仪、传统礼仪知识贫乏,缺少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系统的礼仪知识仍然相当缺乏。同时,他们平时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也不够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讲究起礼仪来又觉得很拘束很做作。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礼仪素质的全面提升。

大学生对他们自己当前的言行举止及其礼仪修养是基本满意的。从调查资料中得知,70%的同学认为礼仪对大学生很重要,而认为不重要的占到20%,还有10%的认为无关紧要。说明有很多大学生平时很注重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但不能以一种行为习惯来面对广大民众,没有习惯成自然。

从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礼仪修养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懂得提高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向一个更高层次提升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系统学习礼仪知识,渴望能有礼仪修养方面的专门训练,很想让自己的形象、言行举止与众不同,能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和气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礼仪知识,都喜欢和有礼仪素养的人交往相处即大多数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学习礼仪知识,无所谓的很少。

大学生们对一些不良行为的反映是强烈的,表示厌恶的占绝大多数,有的同学不仅对不良行为表示厌恶,而且能及时制止,遗憾的是此类人不多,但大多数同学在表示厌恶的同时能告诫自己不要这样,经常以人为镜来告诫自己,完善自己,这表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方面,与素质高、三、礼仪素质提升的对策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际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有史以来一致公认的中华美德,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润滑剂。礼仪修养可以衡量人的气质、文化、知识水准、道德品质和完美人格。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毕业生包括礼仪素质在内的社会能力比其专业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社会对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和交际能力更为看重。

改善大学生礼仪素养状况,需要从转变教育活动主体思想认识、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两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高校要注重校园礼仪素养氛围的营造。重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要将大学生礼仪素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课余开展讲礼仪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礼仪知识。高校要将大学的礼仪素养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出来,使大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和锻炼。

有了良好的氛围,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良好的礼仪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自觉将礼仪素养的锻炼与提高纳入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安排当中,不仅要在课堂上汲取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在专题网站、各类媒体宣传上获得知识,并在生活中注重锻炼和实践利用礼仪素养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

从不同侧面开展对大学生素养的考查与了解。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将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作用。

开设礼仪课。教材应该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践性。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在使用教材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礼仪素养的培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看到垃圾就捡起来,且不乱扔垃圾;公共车上给他人让座;学会宽容;不骂人,不打人,不斤斤计较;尊师重道;文明礼貌,懂礼仪,用礼仪;大公无私;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做事尽职尽责。从文化素质抓起做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从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加强自身仪表礼仪的学习。

下载交流礼仪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流礼仪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礼仪交流接待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要接待客户,我们必需熟悉接待礼仪。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现代礼仪交流接待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工作接待方案【1】首先是会议的筹备工作。●根据会议......

    职场礼仪:商务交流中的道歉技巧五篇范文

    我国素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我们在交往中自古就留有的传统。在现在交往中越来越重视礼仪,但是在商务交往中,免不了有些小过节,那就需要掌握的道歉的技巧,道歉的技巧有下面几点。......

    交流

    学榜样初心不忘 强师德勤耕不辍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争做优秀教师团队建设者和引路人 昨天,我们观看了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视频,各位报告人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更明晰的解读了......

    交流

    呕心沥血 振兴XX 2017年2月,我服从局领导的安排,轮岗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在XXX中学担任校长。上任伊始,我带来了XX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深化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学习常态提升,狠抓学......

    礼仪

    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不良礼仪习惯的对策 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行为,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说在学生中已是根深蒂固。而......

    礼仪

    礼仪母亲大人生日祝福语短信妈妈生日快乐祝福语短信妈妈生日手机祝福语短信送给朋友生日祝福语短信恋人生日祝福语短信送给爸爸的生日祝福语朋友之间的生日祝福语短信长辈生......

    礼仪

    1、不同场合的服装礼仪?(看熟会判断)P32 2、仪态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看熟并判断)P39 3、握手礼?同上P53 4、介绍人礼仪?同上P56 5、使用名片的礼仪?同上P58 6、注意禁忌?P65 7、礼......

    礼仪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这初夏五月,夏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那么怎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