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析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运用的论文(大全)
本文就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运用进行浅析,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做了扼要的总结,通过对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分析,介绍了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从而使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能够更加合理的保护和规划城市环境。
城市化进程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的进步,发展至今,所谓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将我国原有的国有土地资源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用地的转变,使城市化更加着眼于城市环境的建设,而风景园林理论在城市化建设中就起着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因此,对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运用的分析重要的应用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由于城市的建设,古树名木的数量不断在减少,仅存的一些名贵的树种的生命还在不断遭受着威胁。城市化建设与自然化环境建设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建设的前提。人们需要不断的加强持续发展的生态化环境建设,这与城市不断满足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应该具有一致性。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风景园林是一种按照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得原则进行一种造型艺术创造,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营造和谐的氛围,达到美的自然和没的生活的境界。在当下社会环境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风景园林绿化实践应用水平,对城市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因景制宜,其中的景就是指原有的地形地貌即自然环境,可见风景园林绿化本着减少对城市本身大改造的宗旨,使城市人工环境合理再创造,大大提高其使用价值并持续发展和利用。
2.它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城市化建设国家在周全的考虑下提出的重大决策,因此建设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国家百姓的长远大计,这对新型资源的储备、再生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3.可以塑造城市形象
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了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的建设,而风景园林绿化又是这两大建设的核心内容。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赋予了城市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的形象,提高了城市品味和档次。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绿化本身就是城市形象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4.可以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国对城市生物的保护已实行了一些措施,比如在人工或自然景区对植物、动物、鸟类等进行合理的配植和规划,为它们提供了最为合理的栖息地,充分利用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挽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中国具有独特优秀的民族传统,中国传统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进行现代化新城市规划和设计时,应当看到中国特色。在城市园林开始国际化的当下,我们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去,这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更加深远的作用。
1.因地制宜,师法自然
人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好自然健康的发展,在时代科学技术的环境下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改造自然和建设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城市化建设。通过今年来,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中,不难得出,新建城市需结合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绿化和城市规划建设,即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而不是一推百倒,重新来过的建设观念。
2.诗情画意的构思
中国的园林造景,并非景观的叠加,而是结合意境进行再次创造,这就是我国园林的精髓所在。经过精心构造的园林景观,提高景象的画面美感,使人感叹神往。
3.承传起合,多样统一
中国的大部分古典园林给人以幽静、闲逸的感觉,真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国古代园林巧匠常使用内向型的设计手法,以此来暗示了人们历经艰难后达到梦想的世外桃源心理过程,符合当时人们朴素的价值观。
4.种养结合,寿尽天年
植物种植前应当统筹规划,所谓植物种植讲究三分种七分养,就是我们应加强对植物种植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也要更加注重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的认知素质。一旦定植,就应当悉心培样和照顾植物,并只能做小调整,这样才能充分使植物达到它们应有的寿命和效益。
5.知行合一,适应发展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要持续中国特色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设计要与科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最大化利用自然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论文
浅
述中国城市化进程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化,而且中国今天宏观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也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通过解读各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有效挖掘有用的相关信息,从而得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事件以及造成的影响,得到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措施,并有效地让城市化进程悄然为我们服务,同时以期对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打好背景基础和做好前提准备。并指出当前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一、关于城市化
1、概念/简述/
2、关于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其特点,现状:同所有的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历概念界定,程一样,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78、79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5%左右。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4%的城市化率和1.91亿的城市人口相比,城市化率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增加了4.16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较差,所以中国城市化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低水平城市化,主要体现在:
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差距在2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世界10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与人均GDP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就应为60.1%。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刚刚达到40%,可见,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水平差距是比较大的,第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的状态,2006年,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差距明显。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表现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第四、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反映中心城市吸纳和集中城市人口的能力,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率(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一些有相关重要事情发生的年代,列举代表性实例…)
三、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因素(或者说遇到的相关问题,亦或是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政策!)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
五、总结,提出观点加以反思
第三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状况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状况
——关于征地及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通过对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抽样调查,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课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全国部分地区解决此问题的经验提出解决江苏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征地制度/执行力度/保障机制
前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特别是城市、城镇周边的农民,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农用土地的被征用,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近七成是政府用行政方式征占土地。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1]。我国有近十三亿人口,其中有八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将有近六亿农民成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必须逐渐从农民转变为市民[2]。另外,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间。我国占用的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失地或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进无出路,退无后路,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在现有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某种程度的无作为下,失地农民的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侵害。计划经济时期的“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约6000-8000亿元的代价,改革开放时期政府部门低价征用农村土地,又使农民蒙受了至少2万亿的损失[3]。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农地制度没能真正解决好农民同土地的关系,也没有使保护耕地的主体和有效机制真正形成。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群体事件的主要诱因。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经济文化活动以城镇为中心展开,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必然带来城乡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但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障好农民利益,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好被征地农民利益,就会使工业化难化,城市化难成,社会稳定难保,党群关系紧张。因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施政的重大课题。
江苏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园、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江苏经济不断发展中建立起来的。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市大量土地被征用,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为了客观反映南昌市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心理状况,经过近4个月的准备,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对南昌市失地比较严重的昌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0户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南昌市农民近
年来耕地被征用后的生活、就业及心理状况,及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过程及总结。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实际的农村农民的生活,他已不是以前人们所想象那种田野似的生活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失去了赖于生存的土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变的没有保障没有依靠的新的弱势群体。在调查过程中我看到了失地农民那些失落的表情和无助的眼神。在课题组写论文调查实际报告时一系列的事情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那些无助的村民何时才不为生存困惑,何时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何时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利用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从农民手中拿走的资金约为2万亿元。我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飞速发展,大都市建设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做贡献,是农民降低了我们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本。如今,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积重难返的产物。城市化在推进,土地在升值、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益,这样的现状显然需要改变。
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彻底改变政府的决策观念和决策方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在涉及土地收益分配这样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上,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国家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往往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历史上曾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完全能避免西方国家那种尖锐对立的矛盾,但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取决于我们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尤其是能否妥善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城市化对农民来讲,应该是阳光而不是阴影,但如何通过政府的决策去创造阳光,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农村、善待农民。
五、失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后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进行失地生活再安置工作。和得到安置费以后,可以有一部分机动资金,他们或是用来从商投资或是用于自己或子女的深造,从而生活变的更加富裕。但另一方面那些原本的种田高手,失去土地后便失去了工作,又没有其他的特长,断了收入来源或收入减少而部分村干部又不为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后的安置工作还侵占失地农民。从而生活变的贫困。从这可以得出政府基层的执行力度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二)失地农民的心态和期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与失地后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部分农户进行了座谈,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1)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心里较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农民也普遍认为种田经济效益较差,但是有了土地就有收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希望能加快土地流转,让主要从事农业的失地农户能够承包多点土地。
(2)普遍认为征地款偏低。征地是国家建设需要,农民是支持的,而且多数农民认为征地对于他们来说暂时是有利的。但认为征地补偿款偏低,他们说土地是子孙万代的命根子,每亩征地仅6000元左右的补偿金很不合理。一位调查户说:“在征地问题上,征地补偿款很少,征地后农民缺地又缺钱”。
(3)希望政府着力解决医疗和教育收费的问题。他们希望政府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步伐,在医疗方面给予有困难的失地农民适当照顾。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督力度,坚决制止学校的变相收费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一些特困学生的学费,以保证学生不会因贫失学。
(4)希望政府切实帮助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创业。不少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建议政府多下乡调研,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有招工指标要对失地农民倾斜。部分失地农民没有创业启动资金,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帮助农民自主经营。
(5)是针对目前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在今后征用土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应区别对待,对那些只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应以土地换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以土地换取就业机会等各种形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的总结和思考
(一)补偿方面
(1)征地补偿标准前后不够统一,差距较大
补偿随意性大,标准相差悬殊,农民难以接受。偏低的补偿费也不能全部补到农民和村集体手中,大多数乡镇还要抽取一定比例。
(2)少数农村基层单位补偿安置不够规范,透明度不高
目前农民征地补偿费共有四项: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劳动力补偿费。调查发现,只有劳动力安置费和青苗补偿费补给了失地农民,其他费用多多少少被镇(街道)和村一级组织截留使用。征地补偿给农民的费用原本就不高,再被层层克扣,那么撤村建居后,这些集体资产就有可能成为村干部几个人所有。再加上农村公积金、公益金被镇或街道“一平二调”,失地农民确实分得很少。
(3)随便改变用地性质,土地成为开发商的高额利润。
在城市规划区内,本来是用作公用事业建设的,但不少开发商通过种种关系,变换土地性质,而且以低价拿进,高价卖出。过去买地多的开发商,一夜之间暴富。征地农民对此反响极大。【1】
(4)征地补偿分配不规范,有关细则规定不明确。
一是村集体与农民分配不统一,各村对留用部分的使用方式不
一、利用效果也不同;二是失地农民之间的分配比较混乱,不同的村分配的依据不同,农业户口、农龄、口粮、田亩面积等因素都可能构成分配的依据,不同的依据容易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
(二)在安置方面存在三个滞后
(1)征地规划和安居工程规划滞后。
从总体上看,各地在征地规划方面还相对滞后,随意无序,以至于有些农民不知所措,产生抵触情绪。
(2)就业安置措施滞后。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没有即时解决,使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
(3)相关配套政策滞后,失地农民得不到实质性保障。
主要是就业、生活、保障、医疗和教育等措施不够配套。征地拆迁后,失地农民的户籍、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如何管理没有明确;
(三)在培训方面存在三个不平衡
(1)地区性不平衡。
有的地方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大了宣传力度,政府还出资免费为农民培训,有序组织务工就业。也有一些地方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农民培训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滞后,尽管中央下拨了培训资金,可有的地方的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有的县区的农民培训费用尚未列入财政预算,连启动资金都没有。
(2)培训对象年龄结构不平衡。
各地大多重视35岁以下失地农民的培训,并推荐、帮助他们更好就业。而忽视了对年龄较大的那部分失地农民(男
45、女40岁以上)的培训,这一农村群体目前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基本生活难以保证。
(3)培训内容和手段不平衡。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地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倾向,有的没有按照失地农民和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安排培训;有的只侧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而忽视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差异较大。
(四)农民自身的原因
(1)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低,就业观念相对落后。一方面,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普遍存在“两低”现象,即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有些年龄大、身体弱、面对当前技术工种多元化、专业化,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比较差,“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外来人员的逐渐增多,因而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失地后使他们束手无策,不能面对失地现实去拓宽就业门路和寻找增收渠道,具体表现在打工怕吃苦,钱少不想挣,投资怕风险等。由于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失地后使他们束手无策。【2】
七、社会保障体系和执行情况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本课题组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结合全国部分地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经验提出解决南昌市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一)政府要改变决策方式、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失地农民维权渠道。
(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产权入股分享城市化后土地的增殖收益,从土地资产的收益中,切一块资金用于定向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保基金;工商业用地则应该实行租赁,由转让土地的农村集体组织向企业收取租赁费,同样用于解决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问题。
(三)推进征地的规范化、法制化。
(四)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尊重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土地补偿标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
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按土地的农业产值来计算的,没有考虑到土地的农业产值目前已严重偏低的事实,结果造成补偿标准偏低。而且,农村土地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失地后应该加以补偿,但由于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和农村社会保障的缺位,这些都没有纳入现有补偿的范围。现有的补偿标准却是“买断式”一次性给付给。没有任何后续保障。
(五)监督的缺席是基层民主建设的“软肋”。
国家征地政策要求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必须向农民公告,但调
查发现,在很多农村这些方案都被村干部视为“秘密文件”,不轻易示人,以便对补偿款进行挪用、贪污。显然,我们现行的农村治理结构和我们推行农村基层自治的目的是一个悖论,距离真正的自治还有不小的距离。真正有效的村民自治,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制度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可谓触动了中国农村的深层次矛盾。要想让农民的集体组织真正为农民负责,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显然这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当前,失地农民的利益要想得到保障,村级组织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关口。土地转让事关农民生存大计,无论是征地补偿款分配,还是土地转让的谈判交易,其过程都必须得到充分的监督。
(六)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参与社会就业的竞争能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就业和创业问题始终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首要的问题,我国国情表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初级劳动力市场都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按照目前的城市化速度,全国每年大约有250万左右的失地农民需要安排再就业。推进城市化的核心任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失地农民面向市场自主择业。
(1)注重推行市场化就业。
(2)多形式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3)多渠道拓展失地农民就业岗位。
(七)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及其营运方式改革
(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要充分发挥近郊农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及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餐饮、宾馆、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二是要合理利用村级发展用地,大力发展近郊工业,特别是适合于吸纳农村“两低”(低收入、低学历)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去外地发展种植、养殖业和经商活动。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创办三产服务项目。
(2)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
(八)以“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土地仍是广大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要积极推行“土地换社保”,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减少因养老问题产生的城市化阻力,从而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顺利接轨,铺通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道路。
(1)在今后征地过程中政府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的征地前置条件,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并且应严格、认真执行。
(2)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应遵循“低进低出”的原则,即设计一种“少缴费、少得益”的新制度。参保者得益之“少”的下限,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在明确将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对一时安排不了工作的,要为失地农民办理失业保险,对享受二年失业保险待遇后依然缺乏就业能力、生活困难的,要让他们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设立失
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专项基金。该基金不仅用于现在和以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问题,对以前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也要惠及。
(3)专项基金可通过如下渠道筹集:一是政府一定比例的财政拨款;二是从政府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不少于10%的资金;三是在行政划拨土地和有偿出让土地时,按照每平方米25元的标准提取资金;四是从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中提取10%的收益;五是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社会各界捐献、国有资产变现收入等渠道来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费来源。
总之,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工作问题上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发展,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市场为导向、操作性、可量化的多种途径并存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全省、全国的城市化在一个繁荣稳定的环境下顺利推进。
八、后记
此次的社会调查的结果有力地修正了我们对农村的一系列印象和臆想,我们在震惊之余不免怀有遗憾,那就是丰富多样、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农村生活已渐渐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慢慢替代,我们以无从发现与体验那种祥和的农村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给予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某些不作为给农村失地农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坚信中国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广大农村的社会进步和政府部门的大力解决,这也是促使我们对农村问题的研究注入极大热情与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作者:刘 峰 秦岩岩 林小丽 徐云飞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2】 文献。
第四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
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对政府应担当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应该如何界定,是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定位的两种主张及其评判
1、两种主张。第一种主张,认为中国城市化应完全放弃政府干预,让城市经济随经济的发展自由成长。其主要理由是:城市化从本质上看,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追求更高收益(经济收益和社会受益)而在城乡间重新配置要素的过程,只要要素的自由流动没有人为障碍,城市化就能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他们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即高度城市化水平就是靠市场机制直接推动的,并联系我国过去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即政府的干预导致城市化滞后,得出结论:在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不适当的直接介入,不但不能解决城市化滞后问题,反而会导致“虚城市化”。第二种主张,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其理由是:在很多领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此时若单纯依赖市场力量将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不能起到加快城市化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势差还较大的情况下,若政府不加管制地简单打开城门,人口的自然流动会使城市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原本不够合理的城市结构体系更加“雪上加霜”。
2、评论。以上两种主张各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略加分析就会发现都有失偏颇:第一,我国城市化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因为目前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大、工业化积累基础不够强大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充分,加上城乡经济势差的客观存在,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放任自流,不仅会加剧城市的现存问题,而且会引发新的农村问题。所以城市化进程不可脱离政府的宏观调控。第二,我国的城市化也不能走政府主导的道路。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推进,市场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加速若脱离市场的力量将一筹莫展。因为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已具备了支持城市化进程的能力,且农民进城已不再是“盲流”而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小城镇正在迅速城市化,且城市工业也具备相当的资本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若政府不注意通过市场调动民间的力量,城市化的加速将是一句空话。
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总体构思
在城市中,政府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手段,并与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其职能应是催化与提升市场力量,并努力消除“市场失灵”,扮演维持市场秩序,保证社会公平的角色。为此,政府应从城市资源的市场经营领域退出,成为服务性政府。政府不能影响市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市场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城市空间区位的优化。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进入城市的各类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并提供和经营市场无法供给的公共产品。政府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市场机制下的“制导”作用,即引导企业、居民的行为按照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向发展,纠正和控制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
1、加快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体制和政策造成的制度束缚,因此,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就应进行制度创新,改变不合理的政策,突出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人口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从而启动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相应推动的动力机制。因为城市化的动因来自要素所有者对更高收益的追求,若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受到市场外力量(主要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经济主体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城市化就难以和工业化相适应,必然导致城市化滞后。同样,若要素流动不是经济主体内在要求的产物,而是外力推动的结果,那将很容易导致“虚城市化”。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制度创新为城市化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建立要素在区域内正常流动的制度,使要素在城乡间能合理流动并有效配置,从而使经济主体追求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得到合理的实现。为此,政府还应积极的引导和培育市场,以便市场的作用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还要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强劲持久的城市化动力。要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历史形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同时,加快城镇城市化,并使经济和城市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户籍和就业制度改革。因为这一制度是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而正常推进的基本前提。要建立以居住地划分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制度,并建立以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和城乡人口正常合理有序流动机制。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容量的可能,逐步解决进城农民的户口问题,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制度,从而为非农劳动力割裂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并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消除障碍。第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保障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水准有差别、保障管理专业化现代化、并以个人账户为主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制。
2、搞好城市化发展规划。政府的城市化发展规划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市规划,它应是一个广义的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城市化过程中不同领域的规划,如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规划,也包括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城市规划。城市政府的规划可以决定各种城市资源未来的使用、运作和发展状况,这也是经营城市的首要内容。它能保证城市化的航向正确,避免或少走弯路。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把来自民间的各种城市化的动力整合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城市规划中不仅要考虑现行体制下人口资源状况,还要考虑体制改革对人口资源流动的影响;既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还要注意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之,城市规划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政府应具有开放式眼光,兼顾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宏观管理上要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依法治市力度,严格执法,以提高城市运行的整体宏观效率;微观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和基础性决定其主要由城市政府来供给,但由于政府财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供给能力,而且政府的直接投资和管理将缺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政府应将其作为自然垄断产业转换为竞争性产业,使城市政府由直接供给转变为组织其建设。所以,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应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在参与其投资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和鼓励其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另外,政府要努力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和其他人员前来投资和居住,以加速城市化步伐。同时,政府也不能片面热衷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塑造,不能只注重视觉上的景观效应,不要把城市建设看做是“美容”,人居环境要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平衡,关键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城市的“体质”。
总之,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不能去抢夺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且政府应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即政府主要起引导、促进的导向作用,而市场是基础和主导。政府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导向并引导民间力量通过市场自下而上的推动这两个轮子的有机结合来加速城市化步伐,制定并有效实施一系列政策、法律、制度来为城市化的发展造就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对那些约束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体制进行改革,使他们能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和活动能力在市场原则的激励和约束下,自主决定参与城市化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既克服政府原先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适当的角色定位所造成的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通过其角色的重新定位,不仅能更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更能以其新的制度保障和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贯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并不断地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徐经意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的城市化特征更加明显,城市各项功能日趋完善,全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民生质量日益改善。自2009年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管理体制改革顺势破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亮点增多,创新资源要素日益积聚。随着全域城市化向纵深推进,城市在空间上向全域拓展,产业园区呈集群状优化和裂变式扩容,城市用地需求日益加大,农用地征用进程不断加快。保证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既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
实现集约化用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把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建立起良好的体制机制,改进具体工作方法,掌握好推进城市化的力度和节奏,保证全域城市化根本任务的实现。重点是要统筹考虑三个因素,落实五项措施。
统筹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要设计好合理的经济补偿办法。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宪法赋予农民的权利,是农民主体地位的体现。给予征地合理补偿,是维护他们政治权利和体现他们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经济补偿既要考虑土地上种植物的农业产值,更要考虑土地承载功能、附属物价值、土地地租级差、资源稀缺度和供求关系等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后土地的增值和对农民生活成本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需要设计出反映土地种植物产值、中心城市影响度、交通通达度、人均耕地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指标,并赋予合理权重。
二是要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农村集体土地是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载体。目前试行中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正逐步改善农村社保状况,但由于缴费和保障标准较低,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土地保障特别是土地养老仍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土地在农村仍具有社会保障的价值。城市化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民的身份转变,加速农民市民化。这种进程需要综合考虑转变身份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转变身份的农民群体之间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合法权益。
三是要创造均等的持续发展机会。农村集体土地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产业资本。土地是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的结合要素,是农民就业的保障;土地是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本,是农民致富的依托。被征地农民再就业时需要转型定位,重新培训,支付机会成本。被征地农民新创业时需要摆脱原有产业路径依赖,寻求创业机遇,承担失败风险。全域城市化战略一个关键点,是实现农民产业身份的转型和致富方式的转变。这需要为被征地农民就业转型和创业转轨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搭建新的创业平台。
落实五项措施:
一要执行综合区片价补偿标准,建立土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国家征地补偿标准经过多年的探索,日益成熟。综合区片价法,考虑到土地的农业产值、征地后土地的预期收益、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就业转型成本等,正取代单纯的产值法。我省年初发布《辽宁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征地补偿标准的测算更加科学合理,执行方法更加规范。我市在土地征用中应执行好新的国土政策,保证征地补偿办法尽可能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水平较高地区可以加大补
偿力度,以集体协商的方式,将土地转让收益向被征地农民倾斜。依法处理补偿金集体和个体所得,引导土地补偿金在公益用途和私人用途、眼前用途和长远用途、经济用途和社会用途上的合理分配。
二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被征地农民保障方式转换机制。提供被征地农民与本区域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标准,享受本地区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保险,以及各项社会福利和救助补贴等。可考虑参照成渝等国内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区办法,逐步将超龄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职工养老保险范畴,在保障标准上比照适龄人员,保证合理的保障水平。在制度衔接时,可利用土地补偿金,建立专门的保障基金账户,给超龄人员发放养老资金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为被征地农民原先参加的新农合或新农保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建立便捷、合理的换算和接轨办法。以转换机制的健全,加快征地区域保障制度的城市化进程和被征地农民社保模式的市民化进程。
三要创新就业和创业扶持办法,激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热情。在征地区域,科学布局产业,预留一定空间,发展劳动密集型或农产品加工型等与农民或农业关联性强的产业,引导农民就业和创业。减免企业税收,鼓励征地区域企业或服务行业招收被征地农民从事生产型或生活型服务业工作。挖掘适合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工作岗位(如保安、保洁、园林和社区服务)。建立被征地农民专项创业基金或制定专门担保办法。对于创业者给予企业开业的相关行政服务费减免,营业税或所得税减免。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办公场所。树立和宣传该群体创业典型等。以创业就业带动产业,加快征地区域产业经济的城市化进程和被征地农民生产方式的市民化进程。
四要探索土地增值分享机制,让被征地农民均沾城市化发展成果。创新出被征地农民分享增值的土地使用模式。如保留部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改变使用性质,纳入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进行土地开发,股份化土地,收益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土地份额进行分享,使城市化发展成果均沾到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提高他们在城市化中的主动作用和主体地位,加快征地区域企业组织的城市化进程和被征地农民收益方式的市民化进程。
五要妥善安排迁居农民上楼,加快被征地农民居住文明城市化进程。被征地农民通常伴随居住环境的改变。一是要保障迁居农民搬迁前的过渡安置,提供足额的过渡资金,就近安排充足的过渡房源,必要时搭建简易房作为周转。保障好过渡时的社会治安稳定。二是要规划和建设好安置新居,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保证道路、煤气、供电和网络的高标准建设,规划好公园、图书馆等娱乐和文化基础设施等。可尝试补贴迁居农民上楼的暖气等基本费用,保障城市化居住标准不降低。三是因地制宜规划好居住区域,避免出现新的 “城中村”,逐步改变被征地农民“村屯聚居”习惯。引导征地区域的基础设施向城市转变,居住文明向城市过渡,加快征地区域生活环境的城市化进程和被征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进程。
(作者系大连市委政研室农村经济研究处副处长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