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就像一套操作系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像是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可能再强大的应用软件都没法运行甚至装不上。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只有那些电脑达人、电脑工程师能够意识到,但是我们普通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正如家庭教育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当我们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像一台预装了操作系统的电脑,而学校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些应用软件。事实上我们往往忽略这个操作系统,而常常在里头装很多的应用软件,最后大家知道的结果就是要么装不上去,要么就没法运行,或者说运行的质量非常差。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能说明系统对于我们自身的重要性,这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彼得·圣吉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亲眼所见一个人掉进了一个漩涡里。冬天的时候水很冷,那个人本能性地挣扎,想游到岸边去,但是他是游不过去的,于是他在这个漩涡当中绝望地游了30多分钟,由于寒冷和体力的消耗,最终被淹死了。当他从水面上消失以后不到一分钟,他的尸体就在岸边出现了。彼得·圣吉说,那个人用他全部的精力,花了半个小时想尽力做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在他死后不到一分钟就做到了,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不知道他处于这样一个漩涡当中,他如果不挣扎的话,顺着那个漩涡往下沉,那下面的暗流就会把他冲到岸边。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不知道系统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常常对问题本身形成了强化。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是处在一个“场”当中,这是一个看不见的“场”当中,也是一个看不见的系统。所以当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这个问题并不出在问题所在的地方,而出在这个“场”。这也就是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和“问题家庭”。
父母是“园丁”,而不是“木匠”
有一本书叫《权力和影响力》,我们父母跟孩子的关系里头很容易陷到这种权力结构当中,而不是一种影响力当中。父母应该扮演的是园丁,而不是木匠。木匠的工作在于打造,实际上更应该像园丁一样,你提供温度、土壤,提供一个好的生态,让植物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这里讲一个犹太人的故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爱因斯坦,他是一个高考落榜生,通过补习一年考上了一所二三流的工学学院。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到中学里代课三个月,最后是同学的爸爸在专利局给他找了一份工作,恰恰通过专利局的这几年研究,让他得了诺贝尔奖。如果按我们现在的设计方式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人,因为他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说我们身处一个很不幸的时代,我们中国流行过度教育,或者说,就是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过程的过度设计和过度干预,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升学童话和神话,例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我非常关注这个女孩将来会怎么样,我也非常关注那些少年班的学生会怎么样。实际上,我们社会的太爱相信这些神话,却忽略了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孩子。人生是一场长跑,绝对不是在初期起跑时跑在前面的人最终也会跑在前面。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投入不是教育投资,而是一种教育消费,而且是过度消费。听说北京的`某个小学收赞助费高达35万,还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市场,已经进入到类似于奢侈品市场的逻辑里面。奢侈品的逻辑是,价格是价值的一部分,如果商品价格不足够高,它就没有价值。我们的教育消费陷入了这样一个逻辑当中,像买名车、名包那样去购买孩子的教育,其后果非常地令人担忧。
“川菜式教育”与“粤菜式教育”
英语的教育“Education”的本义是引导、调动,而不是灌输、打造。如果我们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灌输到孩子身上,用像做川菜的方式,就是大量地使用各种调料,而且这种调料是相当固定的、常规的调料,最终得到的味道一定是调料的味道,而不是菜本身的味道。目前这样的教育在中国非常流行。而我觉得应该值得提倡的是粤菜式的教育,实际上粤菜是强调的把食材的味调出来,他们把盐叫做上味,有时加盐的目的不是为了有咸味,而是为了把菜里头的味道给调动出来。教育本身的含义应该就是引导,就是一根导管把它导引出来。我们现在的父母常常不是在为子女而是在为自己设计未来,在子女的身上表达着他们的自恋,或掩饰着他们的自卑,像古人用想象力“打造”龙一样打造孩子。孩子已经而是为一个,承载着的。所以我们应该回到一个更强调影响而不是管理,更强调失控而不是控制的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当中。
还有一个故事值得跟大家分享,就是IBM沃森父子的故事。小沃森是一个非常调皮、不成器的孩子,他酗酒、赌博,完全不听父母的话,父亲对他的前途非常地担心,但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老沃森只能把位置传给儿子。后来,他发现他的儿子远不是他认为的那么糟糕。IBM在老沃森时代只生产三样东西,就是磅秤、奶酪切片机和制表机,叫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可他的儿子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不像他的父亲那么保守,也正是因为他的好赌,他摆了一桩非常大的赌局:用四年的销售额--50亿美金的研发费用研制出了S360,使IBM从一家中小企业变成一个国际巨型公司,从一家生产低端产品的公司变成了一家引领世界计算机潮流的公司。计算机前40年的历史就是IBM的充满奇迹的历史。所以,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设计观去设计孩子,这样会让自己陷入痛苦当中,最重要的是可能会断送孩子的未来。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或者说没有“问题父母”只有“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它是一个能量场,要解决问题,一定不是解决这些症状的东西,而是要像太阳让那个人脱掉衣服一样,用迂回的方式去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让问题自动地消失而不是加剧。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不应该充当家庭教师来管教子女,而要充分考虑与子女的心智模式相关的各种变量,通过变量的调配改变来影响子女。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把各种各样的味道调动出来,这是一种可取的教育观。
第二篇:《破局》观后感
《破局》观后感
《破局》,一部新时代的反腐电影,我从中看到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
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的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作为年轻的检察干警,我们更应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我们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储备知识最好的方式。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们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势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
此外,我们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应该向优秀的党员学习,如: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我们要把奉献在岗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真诚地对待他人,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第三篇:破局观后感
用忠诚筑起反腐的长城
审讯室里的物理隔离、同步录音录像;办案时的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生活中的侠骨柔情、有血有肉,电影《破局》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奋战在反贪一线的人,他们怀着对职业的忠诚和信仰与犯罪嫌疑人斗志斗勇,当危险来临时,他们义无反顾地勇敢面对,当考验逼近时,他们坚守阵地、步步为营,当诱惑到来时,他们用忠诚筑起了坚固的长城。
该片通过对检察官顾长风等人的刻画,将检察官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围绕“强拆”命案而陆续查出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多起腐败案件,使得影片“接地气”、贴近民生。
作为反渎局长的顾长风,他是检察队伍的顶梁柱、主心骨,但也是犯罪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毫无疑问,他所表现的就是一个立体的检察官形象,他对事业忠诚,对女儿的爱厚重如山,对张芸的情含蓄有内涵,对贪腐行为零容忍,对犯罪分子毫不姑息。
面对“金玉华庭”的老板金玉庭的金钱收买,顾长风果断地与其划清了界线,在诱惑面前,他没有过丝毫动摇,反而是态度坚决地进行了批判。如果没有对事业的坚守和对职业的忠诚,哪里有拒腐防变的勇气,哪里有一查到底的底气。
面对女儿遭遇绑架的威胁,顾长风失控过,他甚至违反办案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出手殴打,而这正是他在无助时,一份出自本能的厚重的父爱。对于来自张芸的爱慕,顾长风心里很清楚,但他一直将其深藏在心底,因为他有自己表达爱情的方式,那就是含蓄、稳重、有内涵,而这样的男人大概也是最有魅力的。面对来自上级以及外界的持续压力,顾长风从没想过退缩,他稳扎稳打、步步紧逼,将不法商人,腐败官员一网打尽,就算知道最大保护伞是自己的老师时,他也没有过丝毫犹豫。
作为检察队伍中的一员,我在看完影片后不禁思索,是什么让顾长风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成为金钱的俘虏;是什么让顾长风在遭遇威胁时,还能坦然、冷静;是什么让顾长风在家人遭受绑架后,还能保持必要的冷静和克制。我想,那应该是一份对检察事业的忠诚。
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忠诚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笃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源自于对人生信念的执着不悔,是对检察事业的孜孜以求,更是对理想信仰的锲而不舍。一个信仰坚定、忠诚不移的人,绝不会在风云变化下左右摇摆,绝不会在困难险阻前畏缩后退,绝不会在个人进退时患得患失,更绝不会在物欲横流中迷失方向。
让阳光照耀心灵——检察题材电影《破局》观后感
“这个世界是有些不公平存在,但我们要尽力去改变。”这是电影主人公——江荆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顾长风说的一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也精辟的概括了整部电影想表达的内容。故事围绕一起存疑的故意伤害案展开,检察院组成的专案组在面对利益诱惑、至亲遭绑架、人身威胁等重重困境,毅然绝然坚守在正义的方阵,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将房地产管理部门贪腐官员、强拆公司老板、规划部门贪腐官员各个击破,最终成功抓获幕后房地产大佬,全面展现了新时期检察官的大智大勇与责任担当。
观看完整部电影,我最大的收获是“信心”两个字。它包括了对党和国家忠诚的信仰,对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信心,以及作为检察官的自信。
对党和国家忠诚是公职人员应有的信仰。秉承着这种信仰,我们必须从党的宗旨出发,规范的行使权力,正确的履行职责。电影中有一段顾长风与房地产大佬关于贪腐之风的精彩对话,剧中房地产大佬向顾长风行贿不成,便言辞威胁,顾长大义凌然,“国家机器的运转需要拧去生锈的部件,否则你眼前的良辰美景就会变成浮光掠影。你不能要求别人总是和你坐在一边,行使中的船必须两边都要坐人,否则船是要翻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会听到或看到个别官员的奢靡生活,但是我们必须学会识别浮影与真实。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不断向外界传达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决心,每天新闻中出现的反腐战果更如强心剂一般给予了我们对反腐倡廉的信心。我们忠诚于党和国家,坚信邪不压正,我们以身作则,守护正义清风。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大有可为。电影中有一段侦查监督处副处长张芸对检察机关职能的解释,“都说‘大公安小法院,中间有个检察院’,我们检察院在公检法当中的作用是监督公安机关查案与法院的审判活动”。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过程中,我也的确碰到过犯罪嫌疑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况。因此,我们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加大对检察机关职能的宣传力度,不仅可以起到震慑犯罪的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依靠群众及早的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另外,电影和现实生活中,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方式滞后而有限,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我们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大有裨益。
检察官要顺应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虽然电影中检察人员只身一人与强拆公司老板打斗的场景、反渎局干警利用计算机编程知识中止了硬盘数据销毁的场景略显浮夸,但是现实生活中,面对犯罪分子的狡猾与凶悍,新时期种类众多的高科技设备,作为职务犯罪侦查一线的检察官,必须加强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时俱进的扩充多门类的知识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侦查经验,这样才能既保护自身安全,又提高案件侦查水平。
这个世界是有一些不公平存在,但我们心底对正义充满信心,利用自身检察官的职能一点一点去改变,作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守护正义清风。
电影《破局》观后感
7月16日晚,东宝区检察院全院干警集中观看了电影《破局》。通过观看,我对电影中江荆市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顾长风这一角色印象深刻,他对事业的忠诚,对腐败分子的深恶痛绝,对正义的坚持都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检察干警要学习顾长风那种对事业忠诚,对岗位热爱的宝贵精神。这部电影还反映了女主角的父亲,一位副市长贪污受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件。他的人生轨迹,以及铛锒入狱后的可悲下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可以说他之所以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
自己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不仅要与贪污腐败作斗争,更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观看电影后,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公务人员要从三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要谨慎。此处谨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胆开拓事业的同时,处世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在一些金钱物质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独,即在无人知晓之时,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线,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节轻微而对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从剧中看,副市长第一次收受贿赂巨款后越陷越深,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因此,要洁身自好,自觉杜源。
二要知足。在事业上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个人物质待遇等方面要有知足常乐之心。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字、治国、平天下”。修身应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干好事业的基础。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题。
四要慎交友。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慎,就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电影中活生生的例子不能说不发人深省。副市长与不法企业家同流合污等反面事例十分典型,意在提醒广大党员领导
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恶友,远离诱惑,切实把好交友关。良友高朋,温暖人生,而滥交恶友,则后患无 穷。
总之,通过观看《破局》这部电影,可以说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个震撼,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更明确了,准则更清晰了,要真正做到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观改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检察干警,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严格遵法守纪,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第四篇:(《破局》观后感
执着信仰 坚定信念
做公正廉洁的社区矫正工作者
---电影《破局》观后感
4月29日,在中心统一安排下,我们到天津大礼堂观看了2014反腐大片——《破局》。看后深受教育。
没有英俊迷人的大牌演员,没有高端洋气的特效场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曲折情节,该片以朴实的写法,以一群战斗在反腐一线的检察官顾长风、张芸等为主人公,通过一个由拆迁引发的职务犯罪案件,将国家检察执法人员对行贿受贿的商人和高官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行为开展法律监督的过程描述得真实、生动、接地气,具有浓重的时代感和纪实性,是一部反腐倡廉的正能量电影。
影片中,房地产公司“金玉华庭”老板金玉庭和反渎局局长顾长风的几次对话深深打动了我。“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时候是医生一边收着红包一边累到在手术台上;官员一边收着贿赂一边为百姓干着实事。对错、好坏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早就模糊成了灰色概念。无数上层结构的人受着金钱的驱动,构成了这个只有钱没有信仰的世界。”这是金玉庭对当今社会现实的一番感慨,真实地反应了一些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迷失了人生方向,冲破了道德底线,丧失了职业信仰,抛弃了忠诚本色。诚然,在当下这个充满金钱诱惑的时代,信仰是多么重要,信仰是多么可
-1- 贵。
有一种忠诚,它来自信仰的领航。假如没有信仰,顾长风不可能在金玉庭的金钱诱惑面前淡定的说出“社会就像一艘船,总不能所有人都站在一边。需要保持平衡,不能被同流合污”这番发人深省的话,充分展现了检察官“忠诚可靠”的威严形象。假如没有信仰,张芸不可能把村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顾生命危险,全心全意的帮助含冤的常青查清犯罪事实,常青“故意伤害致死人命案”正是因她的严格把关,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才被无罪释放,她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执法为民”。假如没有信仰,影片中的检察官们也不可能在犯罪分子的威胁恐吓面前淡定自若、无所畏惧,在朋友的请托帮忙声中正义凛然、胸怀坦荡,真正彰显了“公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究竟何谓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言行合一、表里如一的力量来源。执法人员的职业信仰,就是必须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忠诚于宪法和法律。当前,司法权力在社会权力配置中作用不断增大,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执法人员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导致手中的权力发生错用和扭曲,损害司法行政机关的形象,给司法行政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将这种职业信仰建立在对自己的国家、人民、法律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上,才能在充斥着利益诱惑的社会中,正确认识价值问题和对待个人利益,才能真正做到忠实地履行自己的铮铮
-2- 誓言,勇敢地担负起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的确,信仰是一种行为,只有当它真真切切地表现出对党、国家、人民、法律和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时,才真正实现了它自身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社区矫正拓荒者来说,信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信仰,才能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坚持信仰,才能使我们在利益诱惑的面前,丝毫不为之动摇;只有坚持信仰,才能使我们在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中竭力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永葆忠诚为民的政治本色。这样的坚守,这样的执着,必将让我们的青春在社区矫正事业中熠熠闪光!
-3-
第五篇:财政学案例分析:浅议学前教育困局如何破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浅议学前教育困局如何破?
——对政府主导下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新思考
案例来源:根据2015-04-24 金羊网-新快报发布的“广州市公办幼儿园派位挤破头 62人争1个学位”和2015-06-01 南方网发布的“中山城区入园难、入园贵,优质幼儿园现通宵排队”(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卢兴江)的新闻编写。案例内容:
现象1:家长彻夜排队,争取入园名额
2015新学年,石岐区第一城“柏基中英文幼稚园”只招收两个小小班,共50名幼儿,但报名的家长超过了500个,有人提前16个小时去幼儿园门口排队报名时,现场已有六七十位家长坐在自带的椅子和板凳上排起了长龙,有的已经排了11个小时了。“天当房顶地当床,面包饼饭当干粮。”这就是描述在某幼儿园门口,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宝贵的入园名额,全家老少齐上阵,经历几天几夜排队等号的场景。但即使这样,也有很多家长无法争取到一个入园的名额。
现象2:优质公办幼儿园,挤破头也难进
据最新数据,目前广州市共有幼儿园1651所,在园幼儿约41万人。其中,各类公办园499所,提供学位14万个,其中教育部门办园159所,提供学位3.1万个;民办幼儿园1152所,提供近27万个学位。从报名情况看,招生人数最多的市一幼、市二幼最火,前者有192个计划,共2468人报名;后者170个计划吸引1595人报名。从竞争来看,大热门幼师附幼今年依然最火,其天河东园区只招收20人,却吸引了1234名幼儿报名,竞争比达62:1;海琴湾园1224人竞争29个学位,录取比约42:1。现象3:入园贵,保教费猛涨
西区翠景东方幼儿园也是一家省一级幼儿园,因性价比不错,备受欢迎。不过,记者采访得到的最新情况是,该园的保教费已经从原来的4000元,猛涨到了9500元。尽管如此,报名者依然超过500人,差不多10个报名者中,只有1个能有机会入读该园。
现象4:高额的赞助费,犹如一个“香饽饽” 某公立幼儿园的赞助费用从8000元/年涨到了18000元/年,仅一年的时间,涨幅堪比房价;而且有的幼儿园赞助费高达2-5万元/年。
总体来说,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家长们心病。公办的收费便宜教学质量好,但挤破头都难进;私办教学质量稍好点的,保教费贵得离谱,上个幼儿园赶上供一个大学生了,甚至有一些幼儿园收费远远超过大学。另外入好园更难的现象是一种普遍性,由于家长担心“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入读差一些的幼儿园吧,安全和教育得不到保障。所以继义务教育免费、高等教育控制学费及完善资助体系等措施之后,学前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问题已成为各地区急需破解的社会民生问题。案例分析:
导读:这里的学前教育是指狭义的学前教育,具体是指3—6岁儿童所接受的幼儿园教育。“入园难”是指人们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和合格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公办幼儿园、惠普性民办幼儿园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入园难”是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严重不均衡的结果。“入园贵”根源于入园难,它是指家庭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严重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范围,给家庭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通常表现为幼儿园收取高额的保教费,以及收取额外的赞助费,举办兴趣班等收取的杂费等。案例分析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我的思考这几点展开。
一、历史背景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为了支援经济建设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把学前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对待,免费为所有幼儿提供学前教育。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各级各类教育的产品属性,将义务教育(在我国是小学和初中)看作纯公共产品,将其他层级的教育看作准公共产品。然而,在这个制度转型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受到了有意无意的忽视,国家把学前教育推向市场,这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
二、发展现状
从2010年下半年起,国家剑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文件和行动密集出台,打破了学前教育多年以来被边缘化的局面,学前教育真正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列入政府工作的责任范畴。国家颁布的《 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 若干意见》认可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了学前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认识到学前教育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决定,政府应该成为主导,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经费。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有很大回升,从2007年全国学前三年仅44.6%的毛入园率,到2013年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67.5%,增长了近23%。
三、存在问题
虽然从数据方面来看,学前教育的办园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入园率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情况依然存在。学前教育困局突出,关注度只增不减。
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发布:学前教育关注度首超高等教育。其中去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质量”,第二是“教师素质”,而“入园难、入园贵”的关注度虽然有所下降,从第一退到了第三位,但问题仍然突出,像上述案例中所出现的家长彻夜排队,争取入园名额的现象屡屡发生。在城市里民办幼儿园缺乏政策环境的支持,收费和质量都存在问题,致使家长普遍选择公办幼儿园,为了优质资源的公办幼儿园派位挤破头,出现了 62人争1个学位的入园难现象,而对比农村幼儿园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乡镇上新建的幼儿园闲置资源招生不满的怪象,更是突出了当前大家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从义务教育阶段提前至学前教育阶段,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成为一个焦点性的社会民生问题。
四、原因分析
我觉得“入园难”、“入园贵”的学前教育困局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学前教育倍受冷落,举办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推向了市场,财政投入长期过低。而这些本就数量不多的经费又仅仅投向了少数示范幼儿园,由此导致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这是造成“人园难”“人园贵”的主要原因;第二家长对优质特色幼儿园的迫切追求以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攀比心理,使优质公立幼儿园和一些有知名度的私立幼儿园成了家长们追捧的目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导致“ 入园难”的重要因素 ;第三,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外来人口不断流入而且难以预测,使本来就有限的学 前教育资源出现短缺。
以上三方面原因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供需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方方面面注意力都在经济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在那个时期这是主要的矛盾。所以,有一些地方政府更多注意力在经济上,不在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相对更容易被忽视。由于注意点更多在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教育,所以造成学前教育差不多近十年大滑坡。基本上在2003年滑到谷底,04、05年是恢复性的回升情况。近几年生活发展了,经济建设上去了,老百姓对教育更关注了,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让孩子在早期就接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个需求就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使得供需矛盾突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在于政府责任不到位。学前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同时还具有受益的排他性、正外部效应、社会公益性。因此,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其投入上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在现实中因此,强化学前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责任是解决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治本之策。
五、应对措施
(一)国家已发布的措施
1.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与定位。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属于社会公共事业,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决定,政府应该成为主导,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经费。
2.“国十条”里指出: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公办园的资源供给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另一种优质公办幼儿园适度举办分园或合作举办分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3.国家加大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国十条 ”中提出 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不断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拨款机制。
(二)其他建议
1.在今天面临幼儿入园高峰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可以接受学前教育,应该将租赁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公共教育资源予以收回,如收回部分出租给民办幼儿园的公建配套教育设施,用于开办公办幼儿园。鉴于新建一家幼儿园所投入的土地购置、基本建设成本,所以可在原有基础上对多个公建配套幼儿园进行大修和二次装修,可以解决更多适龄儿童享受国家的公共服务。这能在短期内解决公办幼儿园入园难问题。
2.针对城市里民办幼儿园收费和质量存在的问题,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资料进行审计,进一步促进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行为。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是根据办园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质量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由幼儿园合理制定,在报区(县)教育局、物价局备案、签署《对社会履行备案收费内容承诺书》、列入招生简章向社会公示后执行。考虑到教育和物价部门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可以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民办幼儿园提交的收费备案资料进行审计。此外,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发表意见的公正性,建议委托审计的相关费用由财政资金保障。总之,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真正缓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入园贵”的问题。这是一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服务水平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我的思考
我在选题、搜集信息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建议,还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均表示,公立幼儿园少、幼儿园师资缺乏、入园难和入园贵等问题逐年加剧。优秀的幼儿园一直是家长们争抢的对象,简单地通过价格杠杆已经很难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然而,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的特点。钟娟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之后,学前教育也就应该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但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不一样的是,幼儿的年龄太小了,父母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学前教育就不具有强制性,而只具有免费性和公共性。“因此,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不合适。
不过我觉得不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学前教育不可以具备免费性和公共性。我们不能单纯地把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和非义务教育(准公共产品)这种对教育的二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往往会模糊我们的视线,跳出这种二分法,把学前教育看成是非义务教育的纯公共产品,即不剥夺“家庭对小孩个性化教育的自由”的权利,又可以使想要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家庭不产生负担和心理压力。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但是,除了义务教育以外,军队、警察、监狱、环境保护、桥梁、公路和灯塔等也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因此纯公共产品不必是教育,更不必是义务教育。我们以此来反观学前教,可以认为学前教育可以是像军队、警察、监狱、环境保护、桥梁、公路和灯塔等一样是公共产品,但不必是义务教育。
当然还存在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幼儿园免费的话那财政的投入过大,国家会难以负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向幼儿提供三年的免费教育,应等到一个国家已经富裕起来,完全有实力再考虑。很多人会问国家哪来的资源来支持这些服务呢?这是一个好问题,但它有个很好的回答,答案在相当程度上在于相对成本。在发展中国家里,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可以相对来说以更低的成本建设幼儿园的园舍和购买幼儿教育需要的物品,而包括园舍在内的很多大型设施一旦建成或购买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不需要每年都进行投资重建。我觉得政府将学前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性的纯公共产品对待,向所有幼儿,尤其是向低收人家庭的幼儿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教育,对于幼儿个人、幼儿的家庭、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教育实现社会阶层的变迁和改变命运。这集中体现在家长对自己子女教育的期待上,他们即使自己生活贫困,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为此,他们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向来不遗余力。从这种角度看,国家对幼儿教育进行投资,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对于家庭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