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廉政效能建设经验材料
社区廉政效能建设经验材料
抓教育带队伍,提效能优服务
自去年 4 月份社区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区纪委的正确领导下,金麦社区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把廉政效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抓教育带队伍,提效能优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齐抓共管,建章立制出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为抓好社区廉政效能建设,服务好辖区群众,社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廉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齐抓共管,认真抓好落实,促进社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2、强化规矩意识,制定各项制度。社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性规定,如绩效考核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情况通报等制度,特别是社区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定人定岗定责,将工作内容量化,切实将绩效考评与工作人员年终考核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与奖金挂钩,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进一步激励了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根本上推进效能工作的有效开展。
3、立足工作实际,转作风出实效。社区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按照“十破十立”要求,深入开展“抓典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勤俭办事,精简会议,改进会风和文风,严格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减少事务应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
工作上,确保既定的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为保证廉政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加大推进工作力度,社区从“三个到位”入手
1、宣传发动到位。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全体社工的思想认识,通过简报、廉政宣传板报、布标、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开展宣传教育中,强化了在职党员、社工的双重管理和监督。通过开展帮扶弱势群体、开展便民服务等活动,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2、学习教育措施到位。社区党委在工作中注重抓好廉政教育与学习,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了专题学习计划,并严格抓落实。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社工认真撰写读书笔记34篇,心得体会28篇,不断加强全体社工的廉政素养,将廉政建设内容融入到工作中,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立足本职岗位,服务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监督检查到位。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了社区人员的行政效能意识,保证政令畅通,服务到位。20**年 8 月 28 日,社区组织了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各村支两委成员召开了金麦社区效能建设动员大会,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结合社区实际,成立了以社区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督查组和综合协调组,对各部门及各村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秩序、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和贯彻落实重点工作情况开展督促检查。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对社区各工作部门、各村共进行了督查 20 余次,今年 2 月份在督查中发现 1 名派
遣人员在工作纪律和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按照社区派遣人员绩效考核相关规定,严肃处理,退回人才派遣公司,并在全社区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要求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再进一步加强自身纪律学习和做到自查自纠。社区督查组针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教育,通过约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效能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三、通过网格化管理,开展“三进三深入”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社区在去年拟定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将网格管理员入网格走访采集基础信息工作与社区“三进三深入”活动(即进村寨,深入农户知民意;进企业,深入企业助发展;进工地,深入工地促进度)相结合,做到“串百家门,知千户情,暖万人心”。社工与辖区群众进一步密切联系,了解群众的困难,社区党员、社工主动到特困家庭、低保户及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全年累计向困难家庭发放米120余袋、油150余桶、慰问金3万余元,使他们切身感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认真落实低保等救助政策,规范了申报程序,加大了对低保对象及申请户家庭情况的调查核实力度,推行低保对象公开制度,实行动态化微机管理,对低保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通过走访针对一些家庭存在的困难,做到了及时解决。社区村民曾庆美、陆春梅、李晓燕、曾庆美、杜明义、杜泽秀等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导致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在采集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帮助申请医疗救助进一步解这些家庭的困难,对陆春梅户(尿毒病患者,该户丈夫车祸死亡,孩子才 4 岁,老母亲年老力衰,全家无一劳动力),社区党委为其申报了低保之外,还申请医疗救助,今年 4月份发起倡议为其捐款,社工、村民、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捐款金额达 14 余万元,为用好这笔善款,由下麦村委会负责管理,存入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仅用于陆春梅的医疗费、其女的教育费和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费)。
通过这些关爱使社区的全体党员、社工增强了思想道德观念,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党员、社工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树立了党员、社工的良好形象。
四、从便民利民服务入手,强化务实为民,提高执行力
从去年 4 月社区成立至今,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共接待办事咨询群众 1***人(次),办结 1870 起,办结率达**%。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群众评价系统,评议结果为优,未接到一起办事群众投诉。同时社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今年 4 月起社区合医业务改进业务流程,与农村合作银行合作,开展存折兑现业务,即报帐群众将报帐手续上交后,在农村合作银行开个人帐户,社区合医报帐款直接兑现到群众个人帐户,减少了群众再次到社区领款的程序,为群众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执行力,同时也是社区对廉政安全风险评估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在廉政建设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其他做得好的社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载体,为社区群众服好务,为辖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社区廉政经验材料(精)
全面推行“网格化”党风廉政建设模式 全力构筑风清气正和谐社区 **街道**社区党委
**社区位于**区东南部,占地0.08平方公里,居民2548户、6403人,社区工作者11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自管党员196人,在职党员321人。
2009年,**社区被区纪检部门确定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后,**街工委和社区党委对此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基础摆在了工作首位。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遵循“顶层设计”理念,全面推行了“网格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模式,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社区先后荣获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等28项国家省市区荣誉称号。
一、强化基础建设,为构建清正和谐社区提供重要依托
自开展党风廉政进社区工作以来,**社区党委从抓基础工作入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廉政基地、完善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廉政工作运转有序。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社区党委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委员和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组员的廉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
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形成了社区党委牵头、共建单位联动、社区党员支持、社区群众参与的抓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设施建设到位。为构建10分钟生活服务圈,2010年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省、市、区共投资470万元,将占地4900平方米的**区退休教师活动中心改建为全省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社区服务中心,本着打造“中心社区”的理念,社区建设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把党风廉政建设寓于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按照“五集中”、“五延伸”、“五平台”的工作理念,在社区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纪检监察站、党风廉政社情民意信息站、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清风廉影长廊等平台。创办了社区清廉风采报。同时,我们将党风廉
政文化的口号、漫画等作品设置在各楼层的功能室、百姓广场及居民群众聚集的场地,使居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廉政文化就在身边,时刻都能接受近距离教育。三是制度完善到位。我们先后建立了《党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制度》等62项公开、评议、监督、考核制度,同时,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出台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制暂行办法》。通过各项制度规范社区党员干部行为,促进社区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二、活化教育形式,为构建清正和谐社区营造浓厚氛围 我们以开展各种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 的形式,努力使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文件转向文化,从会场转向广场,从抽象转向形象,营造清廉清政的社会氛围。一是典型带动,增强廉政意识。近年来,我们选树了***和***、***、***等一批在国家和省、市有广泛和远大影响的党风廉政先进典型,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弘扬正气,崇尚正义,营造了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社区干部行为更加规范,服务群众意识明显增强,仅2010年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60多件,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和较好的口碑。二是宣传引导,扩大舆论声势。依托社区宣传窗、科普画廊、社区网站等宣传媒介,设立廉政宣传专栏15个。社区的10支文体队伍还自编自演廉政文化节目,唱响党风廉政建设之歌。启动了党风廉政影院,开展了“廉政电影周”活动,播放廉政、红色影片百余场。通过一系列廉政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吹响廉政文化号角,使廉政文化辐射到庭院、楼道和家庭。三是考核约束,构建监督机制。我们广泛发动党员、居民成立了一支由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组成的“四老”廉政监督队伍,通过深入走访、定期座谈、宣传倡廉好人好事等途径,开展监督检查,积极探索廉政监督新模式,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网络。通过向居民群众公布一部党风廉政热线,设置“清风箱”和“清风簿”,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反馈。以百姓讲坛、议事协商会议、民主评议党员等为载体,坚持每
月一次检查,每半年一评议,每年一次考核,引导居民群众参与到党风廉政监督中来。
三、创新工作载体,为构建清正和谐社区提供有力支撑
为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加规范,我们以创新工作载体为支撑,强化建立清正和谐社区的激励机制,努力调动党员干部办实事解难题的积极性。一是建立推行“十规范一创新”党务公开工作模式。社区党委把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廉政建设的关键,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大胆探索党务公开的新途径,科学确定了10个方面51项公开内容,明确了3种公开时限、12个程序、4个环节、10项制度和10个类别的簿册,把党务公开和居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党务促居务的工作新格局,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和谐社区环境创建的双赢。二是全面推行“66810”为民工作法。社区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一岗、二诺、三评”活动,每位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接受评议, 196名党员全部参与。同时推行了“66810”工作法,社区干部在发生居民上访、邻里纠纷等六种情况时“必到”;每月对困难群众、驻街单位等六类人员和单位“必访”;对公共设施损坏、背街小巷不洁等八种情况“必报”;建立了社区党员先锋服务、环境美化服务等10条服务热线,社区工作者在走街串巷中倾听民意,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两年来,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达600多件次。三是广泛开展“百颗星”
评选活动。社区在辖区广泛开展“感动**百颗星”评选活动,对十个类别一百人进行表彰奖励,引导社区干部党员以创优促廉政,极大调动了各行业、各部门和党员群众扛红旗、争先锋的热情,社区已经由原来的“让我干”变成了“我要干”的局面,学典型、赶先进、当模范、创一流的氛围已经形成,党群同心建设和谐社区的干劲大幅提升,有求必应、有困必帮、有难必解已尉然成风。国家民政部部长***来社区检查时指出:“**社区就是全国社区建设的方向”;省委书记***到社区调研时给予了“五个一”的高度评价并提出要“创反腐倡廉之先,争廉政建设之优”的要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看望社区工作者时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仅仅做了一点尝试,按上级领导的要求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省、市委领导的要求,以“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为契机,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路子,使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第三篇:行政效能建设经验材料
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作风保障
——新津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今年以来,新津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八对照、八检查”效能建设大讨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严格实施效能问责为手段,扎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加快灾后重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和作风保障。
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
在继续精简审批事项的同时,我们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大力推进并联审批,从实体和程序方面进一步改进提升,切实优化审批流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一是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按照省、市要求,我们坚持以“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程序最简、收费标准最低、审批效率最高”为标准,主动对标先进地区,明确提出:凡与“两个加快”要求不相适应、达不到管理目的予以取消或调整;凡其他区县未设立的但我县有的原则上予以取消;凡2007年至今无办件量的原则上予以取消或暂时冻结。目前,原有的237项行政许可审批清理后取消9项,合并5项,调整87项,保留141项,比清理前减少行政许可96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大厅办理,并实行全程电子监察。
二是保证充分授权,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在全县23个具有行政许可事项的部门设立行政许可科的基础上,按照定岗、定责、定人的原则,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划转到行政许可科,由编委及时修定部门“三定”方案,并启用部门行政审批专用章(特殊规定除外)。目前,行政许可事项向行政许可科集中、行政许可科向政务中心集中率均达100%,县级审批权限内行政审批事项的授权率已达93%。
三是推进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制定出台了《新津县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三段三分式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即:项目审批分选址用地、报建、竣工验收三阶段,其中企业办理审批过程又分企业自理、中介服务、政府审批三部分,并将国土、发改、规划、建设、消防等13个部门31个项目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范畴,实行“规划牵头、信息共享、并行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机制,从建设项目立项、施工核准审批、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的相关审批事项着手,按关联性和并行审批可能性整合优化,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实现了部门之间“接力棒”式审批向一窗受理、内部运转“同步”式并联审批的转变,较好地解决了行政审批中存在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审批时限长、中介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二、延伸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在优化办事流程的基础上,我们以建设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为手段,拓宽政务中心服务功能,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城乡均衡公共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
供了规范、公开、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是成立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我们将政府公共服务分为紧急和非紧急两类,非紧急依托“阳光政务〃服务热线”,整合部门便民电话和政府系统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成立了集咨询、服务、救助和信息分析、协调督办为一体的西南地区首家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中心开通统一服务热线,采取大厅接待、电话求助、网上互动等多种方式,受理市民咨询、反映、投诉和求助,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办理情况进行追踪、监督和反馈,确保真正落到实处。自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群众来电来访3216人次,处理问题3483个,群众满意率达到85%。同时,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按两个“三分之一”要求(中介事项服务时限减少三分之一,中介机构服务费用下降三分之一),公开比选征集156家地勘、设计等社会中介机构进入中介服务机构备选库。企业通过点击触摸屏可查看各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资质证明等资料,同时可采取现场咨询、电脑摇号、随机抽取的方式,从中自行抽取中介机构为其服务。这一举措为解决政府部门和部分中介机构职权交叉、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目前,社会事务中心现入驻成都勘测设计院等机构7家,社会中介机构备选库抽取各类中介机构163次。
二是实施乡镇开放集中式办公。按照“实事求是、满足需求、规模适当、便民惠民”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政府(机关)开放集中式办公。采取标准化建设、集中统一办公的形式,整合全县12个乡镇现有办公场地、设施等资源,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建成名称、标识
和科室设置“三统一”的便民服务中心,把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党政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劳动保障所、经济发展办、城管办、残联、综治、信访等8个办事机构整合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将乡镇领导班子和财政所以外的工作人员前移到开放式办公场所,为群众提供窗口“柜员式”优质服务。镇乡开放式集中办公以来共办理事项88219件,即办件87812件,咨询件48782件。同时,为了做好重点镇花源镇公共服务工作,我们将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移动手机业务和办理社保开户、缴费等61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延伸到花源镇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目前已办理社保业务4320件、天然气业务5212件、自来水而无5816件、移动通信服务4354件。下一步,我们还将把这些公共服务向功能片区延伸。此外,我县还启动了有条件的县级机关集中开放式办公,目前交通局、教育局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推行村(社区)为民办事代理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村村通电子信息政务网络平台,在全县106个村(社区)均设立了便民服务室,依托涉农便民服务软件平台,将劳动保障、民政等6个部门28项涉农行政审批事项确定为我县推进村(社区)为民办事代理制的免费全程代理事项,在承诺时限内为群众无偿代理审批服务。截止今年7月,共为全县农村群众无偿代理事项98596件,其中行政审批事项40232件、服务事项58364件。
三、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按照“建立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为重点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的要求,我们着力构建了三项长效机制。
一是狠抓政务公开,构建公众监督长效机制。本着“便于群众知情、利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我们坚持以政务公开为手段,将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置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努力构建公众监督机制。首先,制定出台了《新津县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8年新津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公开了群众依申请公开的办法和县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依据,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范围、审核程序和责任部门,同时在全国率先对县政府各部门、各镇乡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统一闭卷考试。其次,在实施乡镇集中开放式办公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证两图三卡四告知”制度,公开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监督方式,把所有工作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形成了透明的“鱼缸效应”。第三,在实施传统的上墙公开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务公开网络化,积极探索创新了“网上公开”、“短信公开”、“入户公开”和“点题公开”等村务公开制度,即将完成全县村(社区)三务(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了三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好评。
二是狠抓专项督查,构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效能投诉处理“四注重”,即:注重拓宽效能投诉渠道,注重查处影响投资软环境方面的效能投诉,注重加大效能投诉的直接查办力度,注重建章立制抓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加强效能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对各单位“四项制度”落实情况和县政务中心(分中心)、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件服务情况开展效能督查3次,对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开展专项督查6次,对52件群众不满意的阳光政务热线督办件进行了全程督查督办,取得了良好
成效。同时,开展重点项目督查,建立项目进度周通报制度,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尤其是依托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率先在全省开发应用政府采购网上监察系统,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申请、审批、采购等25个环节实行全程监察,防止违规采购情况发生。系统自运行以来,共监管政府采购批次108次,采购项目228项,共涉及金额1882.1万元。
三是狠抓效能考核,构建效能问责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新津县行政机关效能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将48种情形纳入效能问责范围,形成了对机关各项工作事前防范、事中监察和事后评价处理的效能监察体系。截至目前,通过效能问责机制,我县已对一不假外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2名擅离职守无故早退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效能告诫,对2名督查值班情况不力的副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同时,将行政效能建设纳入一级目标考核,健全激励奖惩制度,严格考核,坚决逗硬,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为切实做好公务员管理制度对接工作,我们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岗位AB角满负荷工作制,并制定了目标考核办法和绩效奖励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表彰、奖励、惩罚、职务晋升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有机结合,对未按要求执行制度的窗口岗位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按期纠改,必要时及时调整,彻底杜绝影响规范服务和机关效能行为的发生。
通过扎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一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7月,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75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7.7%;规模工业增加值17.49亿元,增长32.5%;全口径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67.7%,其中地方财政
收入9.82亿元,增长2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4亿元,增长56.5%;工业投资30.97亿元,增长5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4亿元,增长19.4%;到位市外资金24.4亿元,增长29.1%;实际利用外资1761万美元,增长50.5%;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6元,增长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00元,增长17%。
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通过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速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政府角色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了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一方面,切实加强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公共服务和管理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彻底杜绝了“吃、拿、卡、要”的现象,进一步优化了投资软环境。
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进一步改善。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促进了干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了为民、富民、惠民的意识和服务水平,干部的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显著增强。同时,干部通过与群众沟通和了解,用热心、诚心、关心、耐心、恒心换取了群众的向心、归心、同心,增强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新津县委新津县人民政府)
第四篇:效能型机关建设经验
效能型机关建设经验
倪宏芝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办事效率。
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坚持奉献为先。在新的历史时期,机关工作人员面临着权力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必须加强以奉献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个人的进步追求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落实到尽心尽力履行自己职责的工作中。
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坚持服务至上。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就是履职,提高服务能力就是提高履职能力。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注意多沟通、多配合;办事服务要超前、主动、规范、高效,谋事在前,成事在后,做到脑勤、手勤、腿勤、嘴勤。对上级交办的工作,要闻风而动、掷地有声、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疲疲沓沓、速办速决;对下级请示的事情,严格按照办理时限办结。要在为民排忧解难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在解决实际困难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从细节抓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来说,细节不仅见证服务质量,也是考量其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具体标准,因此,要向一流标准看齐,要用更宽阔的视野、更严格的标准、更细致的态度去做好工作。既要善谋大事,又要学会干实事,更要能干好具体小事。从制发每一份文件做起,从送发每一封信函做起,从接听每一个电话做起,严谨认真、规范有序,在细微之处体现办事速度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严肃纪律。
针对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落实任务不认真、不细致、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不严格、不大胆等突出问题,要制定公务员行为规范、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教育批评、诫勉惩戒等制度,加强纪律教育,为提高服务能力提供保障,着力创造政风清廉、勤政为民、同心同德、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第五篇:工商局效能建设经验材料
工商局效能建设经验材料
推行效能指数 深化作风建设
效能建设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所不在。近年来,市工商局结合实际,深入贯彻市委和省工商局的部署,强势、强硬、强力推进“五治五抓”——治“滑”抓责任意识、治“阻”抓服务优化、治“野”抓制度规范、治“假”抓督查考核、治“贪”抓廉政教育,以
效能指数为抓手,实行效能信息事前采集,效能状况定期分析,效能监督全程管理,努力构筑效能常态化管理机制,促进了行风优化。
一、厘清效能理念,明晰常态管理认识
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是一件持之以恒才能生效的工作,其第一目标就是践行“为民”宗旨,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市工商局以二个“紧扣”为主线,进一步明晰效能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工作目标,为推行效能指数化管理,构筑效能常态机制奠定思想基础。一是紧扣核心价值,凸显效能理念。工商的价值体现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工商跟民生在一起,跟民企在一起,跟市场兴旺在一起,跟市场持续在一起,这是工商系统对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基本取向,是共同价值观。因此,市工商局从强化宗旨上来提升效能,在各项工作中都紧扣服务发展的核心价值,凸显效能为先的工作理念:不让政策在工商截流;不让差错在工商发生;不让时间在工商浪费;不让企业在工商冷遇;不让法律在工商走样;不让群众在我面前失望;不让权力在我手中私化;不让形象在我身上受损。二是紧扣队伍建设,凸显常态管理。现行效能建设考核体系对单位的考核内容过于原则,就干部个人而言,认为只要不触及腐败、渎职等“高压线”,一些轻微违反效能行为顶多算是“皮肤病”,不至于砸饭碗。设立“效能指数”评价体系,实行对单位和个人的双重评价,给干部设置“警戒线”,戴上“紧箍咒”,并将评价结果与单位及干部职工晋升奖惩挂钩,可以有效解决责任不清的问题,从制度上保证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
二、创新工作举措,实行效能指数平台
市工商局将数理统计原理引入效能作风建设范畴,在全面统计各单位和个人履职行为的基础上,导出相应数值,综合反映该部门和个人的效能作风情况,搭建了“行政效能监察指数”和“督查考评计分”两大效能指数管理平台。行政效能监察指数以下属单位为管理对象,由内部管理、服务发展、依法行政、群众评议四大方面26种行为构成。督查考评计分指数以干部个人为管理对象,由行为举止、作风纪律、车辆管理、廉洁自律、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七大方面52种行为构成。
两项指数在设置上突出三大“原则”,一是评价内容实行全覆盖原则。内容设置以效能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主线,评价体系包括敏感风险点、廉政准则五十二条、省工商局三令、市效能建设“五条禁令”等各级有关禁令和规定。二是分值设置体现刚性原则。对每项行为统一以量化分数进行记分,对违反相关行为内容的工作人员和单位,根据违纪违法行为严重程度记1分到20分不等,两大指数以刚性量化指标具体固化了效能作风建设的各项准则。三是结果运用坚持严肃性原则。充分运用测评结果,保证监督效力最大化。两个指数在年底分别累计得出积分,对累计记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对个人设置经济处罚、离岗学习、取消评先评优、晋级提拔等罚则,对单位设置取消考核“优秀”,负责人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一年内不得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等罚则。两大指数成为县(市)局、市局各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个人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完善机制建设,确保指数运行到位
效能作风建设不是阶段性任务,是机关和公务人员永恒的课题,市工商局以“行政效能监察指数”和“督查考评计分”两大效能指数管理平台为抓手,突出四个“延伸”,努力实现效能常态化管理运行到位。一是注重事前防范延伸。结合实际搭建了风险防范平台。按照风险“三等级”原则对涉及市场准入、行政执法和内部管理等七方面进行效能作风风险点查找,全市系统共计查找到风险点101个,涉及服务大局、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消费者权益维护和内部管理等七方面,并逐一“定处室、定责任人、定期限”进行了整改。起推行“干部任前廉政套餐”,目前已延伸到股级和新任公务员。二是开展外部监督延伸。推行一字工作法,全面推行窗口一站式、告知一次清、办事一周结、投诉一拨灵、维权一张网,不让事务积压,制度库存,效能浪费。自在全省系统首创“315开放日”以来,每年常规性举办企业登记、消费调解、行政执法、片区巡查、广告监管等“开放日”活动,广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社会公众参与,走进工商、体验工商、评价工商。推出“工商所长每年向辖区经营者述职述廉”、“执法过程中发放廉政告知书和举报联系卡”、“案件查处后回访当事人”、“重大案情(事件)媒体通报会”等举措。三是实现监管手段延伸。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应用“阳光工商——电
子政务监察”系统,将系统直接嵌入到案件管理、企业登记、责任区监管等6大业务软件系统,一旦违反效能作风规定,系统自动弹出警示信息,纪检监察人员即可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确保了工作规范和工作效能。四是实行督查机构延伸。在原兼职监察员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派驻纪检监察员工作机制。本级派驻各工商所、窗口纪检监察员6人,全市系统累计派驻50人。监察
员参与所在单位财务监督、所务会议、案件讨论,重点加强干部八小外的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