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支出框架论文
公共支出范围是由财政的内涵决定的外延边界问题,公共财政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以“公共财政”为导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原则来进行财政职能的调整,已在财经界达成共识。在这种大原则下,应当收缩财政的生产建设支出,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促进公平分配、维护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界定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原则
(1)弥补市场失效原则。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经济行为,它的逻辑起点是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提出了划分政府计划与市场各自的活动领域,从理论上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只要是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应介入。但是,市场缺陷的存在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公平收入分配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公共财政的活动领域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效的范围内,即根据市场失效原则确定政府的事权范围。
(2)比较效率原则。公共支出的市场失效原则表明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应局限于市场失效的范围之内。但是“市场有效”与“市场失效”的界限十分模糊。拿准公共产品来说,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广阔地带。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受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这就存在一个比较效率问题。比较效率原则是指,当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时,应该比较二者的效率,采取效率高的供给方式。因此,应该以此来界定公共支出范围,以保证社会资源在整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的高效率。
(3)制度约束原则。不同国家的公共支出范围受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支出的范围。如财政应退出对经营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这是财政公共支出范围的必然调整。但是,由于市场调节本身的长期性,政府也有必要进行部分风险产业的投资,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技术进步的步伐。这就要求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调整要在基本原则的大方向下,按照实际情况适时地、阶段性地进行调整。
(4)相对发展原则。市场失效与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是历史的而非绝对的。随着技术的突破、管理体制与市场条件的变化,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界限会发生漂移。公共支出的范围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的目标将逐步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按照上述原则,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主要可以界定为两大类:一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支出,如满足社会对国防安全、社会秩序、行政管理、外交事务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社会对社会公益事业如社会基础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等的需要;二是矫正市场偏差的支出,如调节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支出,调节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宏观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支出等。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的提高
财政支出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财政的支出职能来决定的。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1978年以来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虽然1997年后比重略有回升,但总体发展趋势显然违背了公共支出增长的“瓦格纳法则”,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向相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的增长,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无论在绝对规模上还是在相对比率上都呈现出不断膨胀的趋势。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支出比率平均在12%左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比率比经济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水平也低10~20个百分点;从实际需要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转轨时期,过小的财政支出总量必然限制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财政支出规模的下降与经济发展的支出增长极不相称。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自1980年特别是1990年以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几乎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极不合理。从1986~1998年10余年间,我国人均GDP的年均名义增长率在18%左右,这种高速的增长必然要求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与之相适应。可实际情况是我国的财政支出比率却年年下降,同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GDP 的增长速度。因此,随着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该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是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和支持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需要。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很高的,一直比较平稳地保持在80%左右的水平。因此,对这三类支出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支出急剧下降,由1978年的64.1%降到了1999年的38.4%,而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分别增加了1.1倍和2.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职能的变化,即财政从过度介入的经济建设性事务中逐步退出,进而转向提供更高比例的社会服务性和维持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应该在公共财政支出总量增长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顺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
3.1 从横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1)继续保持和适度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投资比重出现了日益扩大态势,这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国财政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市场化筹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源、交通和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足,必然促进“瓶颈”制约和结构失调的加剧。国有经济在宏观总量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政府负有更多的调控经济的职责,由此决定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应该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看,政府还要对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地区间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等战略性任务负责。因此,财政对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不但不能降低,还应根据政府财力适当的有所提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管理支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机构日渐庞大,财政供养人口太多,财政负担沉重。因此,在今后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推进行政改革,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关键在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核定人员的编制和各项行政开支的标准。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国家行政管理支出的数额,另一方面在不断提高行政人员待遇的同时,保证行政机构有必要的财力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进一步提高教育与科学研究支出的比重,调整支出结构优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大幅度提高,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我国目前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偏小和科教事业的长远发展看,对其投入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并注意按照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调整其内部结构。对于基础教育、基础科研、高新技术、计划生育和公共防疫等具有明显公共性的服务,财政要确保其基本经费的投入;对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等高层次教育和图书馆等准公共性服务,则由财政经费和使用者收费两种方式按照效率原则共同解决;对于纯粹的私人服务和经营性单位,如应用科研、中介服务等机构则应逐步将其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实体。
(4)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根据WTO农业协议,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绿箱”政策,一类是引起贸易扭曲的“黄箱”政策。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中的各项支出基本上属于“绿箱”政策范围,但与WTO农业协议相比,总体的支出范围和力度还不够。因此,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着力强化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3.2 纵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通过对财政支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调整和规范财政职能的意义上讲,地方财政支出对财政支出总量、结构以及职能的调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从地方财政支出的调整入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调整财政职能、推进公共财政改革的根本性途径。
根据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趋势来看,目前应在逐步增加社会性支出的同时遏制维持性支出的膨胀。即地方政府不断地调整支出结构,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地方交通、公共安全等社会性支出;同时就维持性支出而言,地方政府应该为行政管理支出的膨胀负更多的责任,因此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应该以地方政府为改革的重点对象,从基层上、源头上遏止不合理支出的扩大。
第二篇:公共财政支出评价论文
摘要: 行政成本支出问题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也是影响政府管理绩效与评价财政支出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但与此同时行政成本支出却在不断膨胀,以行政管理成本为标志的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并没有体现出人们期待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由于行政成本的不断膨胀,体制改革与职能转换的成果被抵消。我们将以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国外行政管理成本占财政支出比重为参照系,剖析1978-2006年中国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表面膨胀且有效程度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公共财政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行政成本支出; 预算外支出
所谓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简言之,就是支出同样多的钱,办更多的对社会起正面效应的事。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是体现政府管理绩效、降低政府成本的重要方面。2006年,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成本接近全部公共财政支出的20%,构成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以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为例来研究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问题,是能够充分揭示中国公共财政支出有效性规律的。行政管理成本的范围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党派团体补助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法院支出、检察院支出和公检法办案费用补助等。总的来说,中国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还是很有效的,因为中国财政的绝对总量并不大,虽然行政管理成本支出占了近20%,但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所耗费的行政管理成本数量并不大。通过这些有限的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政府把一个相对贫困的发展中大国,带上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皆持续发展的轨道,应该说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在总结成就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以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为标志的中国公共财政支出还能够做得更加有效,提高政府支出绩效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本文的取证资料时段是1978-2006年,通过分析该时间段内中国公共财政收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以及GDp和其他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增长变化情况,试图找出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有效性的基本规律。
一、行政管理成本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持续递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这期间,行政管理成本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并不十分明显。
目前的现状是,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县(市)的财政总支出始终摆脱不了捉襟见肘或寅吃卯粮的窘迫状况,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表1是1978-2006年间中国公共财政几个重要指标的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中国行政成本支出占行政总支出的比重为4.71%,之后逐年提高,2006年膨胀到19.46%,基本接近20%。这期间,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似乎越改革政府成本越高。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在编人员从511万减到3万。198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各部门的在编人员减少1万。1993年的机构改革中央机关人数减少20%。199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举措更加重大。虽然每次改革都在明显地减少政府机构,减少在编人员,但改革的年份及其之后一年,政府行政成本比其他年份的增加速度还要快。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行政支出的有效性在降低,另一方面从表1可知,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政府行政支出增长幅度分别为10.18%、11.57%、13.66%和14.82%,分别比改革前一年(1981、1987、1992、1997)高出3.28%、1.09%、1.28%和1.09%。说明政府行政支出与在编人数关系并不大,政府行政成本的主要支出不是在编人员的人头经费,而是其他方面的支出。所以,控制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的重点不应只是消减政府机构或在编人员,还必须关注政府成本支出的主要渠道、政府的行政职能结构及政府管理半径与管理密度等因素。
为进一步分析的方便,我们把表1中1978-2006年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与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发展趋势绘制成图1。图1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长幅度起伏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1978-1988 年这10 年起伏更大。增幅最大的1978 年接近30%,1979 年、1980年、1987年和1988年的增幅还不到2%。而且收入与支出的起伏同步,体现出典型的以收定支的财政政策特征。1993-2006年这14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长的起伏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起伏。即使在财政收入与支出存在同步起伏增长的情况下,行政支出成本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一条曲线,即行政成本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中间也有小的波动,但并不明显),这似乎符合行政成本支出具有刚性的特征,然而行政支出的结构比重越来越大确实是一种不合理现象。1978年,行政成本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4.71%,从2003年开始,仅通过预算的行政成本支出基本上就占了财政支出的20%。从总量基数的道理认识,正常情况下,行政管理支出成本的绝对数肯定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而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相对数应该是相对下降的趋势,反之,就说明行政管理成本是没有底线的。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方面缺乏相应的有效性。
二、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幅大
为了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长幅度方面判断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我们对表1 中1978-2006年间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行政成本支出等资料进行了换算,并制作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自1978年到2006年的近30年间,财政总收入与总支出比重或者说逐年增长速度都没有政府行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快。为更加直观地认识问题,我们将绘制图2,说明财政总收入、总支出、政府预算成本支出增长情况。一般来讲,在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中,行政预算成本支出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成本,而其他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公共事物发展预算支出是随着财政收入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因为行政预算成本支出的项目比较固定,而且管理费用也是能够控制的(当然,行政管理费用的弹性也非常大)。
从表2和图2中可以看出,除1990年、1991年、1997年政府预算支出比重略微低于同期财政收支增长幅度外,其他年份行政预算成本支出都高于同期的财政收支增长幅度。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当年或者下一,行政预算成本支出增长都是特别突出的。如我们将机构改革的当年或者改革之后的一年的行政成本支出资料进行比较分析,1983年较1982年增长55101%,1989年较1988年增长125.8%,1993年较1992年增长36.87%,1999年较1998 年增长26.27%,1999年较1998 年增长26.67% %。而同期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是: 1983年分别增长2.75%和5103%,1988年分别增长1.26%和1.67%,1993年分别增长24.79%和24.09%,1999年分别增长15.88%和22.11%。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虽然1978年以来的所有都是行政支出成本的比重高于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比重,但几次大的机构改革年份行政成本支出的增幅较当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幅显得尤其高,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似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以政府成本的迅猛膨胀为支撑的,改革或者改革后的一两年内,政府预算成本支出要比其他年份增长得更快。其实,平常年份的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就比财政收支增长快,这更加说明行政成本支出环节的有效性存在很大潜在因素。今后的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都必须瞄准行政管理成本的有效性来进行。
二是在表面上有一种错觉,似乎政府预算成本支出增长与政府机构及公务员的多寡之间是一种反比例关系。机构、公务员数量越少,政府预算支出的成本则越大。这不免会让人产生疑问,政府预算成本支出增长会不会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浪费或者腐败造成的? 无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浪费,还是个别公务员的腐败,所支出的行政成本都是影响公共财政支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这两种现象表明似乎中国政府的行政预算支出成本有非常大的控制弹性,折射出中国的行政管理成本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说明中国公共财政支出还可以做得更加有效。
三、预算外支出降低了行政支出的有效性
由于中国公共财政收支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之分,因此,仅仅从预算内分析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的有效性是不全面的。1996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反映出的预算外资金支出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把预算外行政事业经费支出考虑进去的话,政府成本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高,增长速度更快。由于这些预算外支出包括了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与事业经费支出,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行政管理成本究竟是多少。但是,无论如何,预算外行政事业经费支出使政府行政的实际成本支出大大提高了。
从表3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预算外支出几乎接近于预算内支出,1996年甚至超过了预算内支出,占行政管理总支出的51.42%。2002年预算外支出最少,但也占全部行政管理支出的40%。虽然预算外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预算外支出的绝对额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趋势可以绘制成图3。在图3中,1999年以前,预算外支出与预算内支出几乎在同一水平上,从1999年到2002年,预算内支出增长的势头更加猛烈,预算外支出增长虽然没有预算内支出增长快,但也是持续增长的趋势。预算外支出的存在,以及预算外支出不断增长和绝对数额的庞大,使行政管理成本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对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增加了新的挑战。
从图3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1996年中国政府的行政总支出不到2500亿元,其中预算外支出就占了50%多,之后的1997年、1998年和1999年,预算外支出基本上都占到行政总支出的一半。
进入21世纪以来,预算外支出所占行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绝对数还是逐年提高的。尽管无法确知在政府的预算外支出中究竟有多大比重是属于行政支出成本的范畴,但它增加了行政管理的成本却是肯定的。我们把这种没有纳入正式预算的行政支出称为隐性成本。当考虑到政府行政支出的隐性成本时,无论是在行政成本占财政支出的结构比重上,还是在行政成本本身增长的幅度上,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这对于正确分析或认识行政成本问题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以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情况分析,行政支出成本确实存在着不断膨胀的事实,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种膨胀基本体现在: 一方面行政管理费用的绝对支出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52.9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69.126亿元,增长了88倍,同期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9.18倍、21.97倍,政府成本支出增长的倍数分别高出同期财政收入与总支出增长的68.82倍和66.03倍; 另一方面,在国际上比较,中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以2003年为例,中国的行政管理财政支出已上升到19.03%,远远高于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和美国的9.9%。① 研究表明,中国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膨胀的原因是多维的,除了各级政府的主观原因,还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判断政府行政管理支出成本的有效性不能孤立地看行政管理支出的数字或增长情况,这样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反而不利于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成本膨胀虽然客观存在,但并不像表面数字显示的那样让人吃惊。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政府成本膨胀问题的客观存在性,同时还必须做出相应的控制政府成本的政策选择。
1.是否应当取消预算外收支
提高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有效性,必须找出行政管理成本膨胀并缺乏有效性的根源。姑且不论政府成本膨胀的客观原因,就其主观原因来讲,人们不重视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有效性的根源很可能在于政府机关、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特别是许多机关、部门存在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预算外收入转变为预算外支出。2002年,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外收入为2655亿元,相当于年行政管理预算支出410.132亿元的64.7%,这种政府支出的隐性成本客观上使一些政府机关与部门有了大手大脚支配经济资源的可能,而其他没有预算外收支的机关与部门相比之下经费支出显得捉襟见肘。为了找到资金支出的均衡,这些没有预算外收支的机关、部门有可能通过各种办法增加财政预算,而有预算外收支的机关部门也要想方设法增加预算,政府成本在无形中被抬高了,而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有效性由此降低了。因此,预算外收支不仅是政府成本膨胀的载体,也很可能是公共财政支出失效的引诱根源。
是否可以在政府机关与部门取消预算外收支,并结合体制改革,将有预算外收支的那部分公共管理活动让渡给非政府组织,使预算外收入与行政管理活动脱钩,以免政府机关在攀比过程中膨胀成本。
2.制定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增长的参照标准
在其他社会经济发展与财政预算指标增长速度都不及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而且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成本的这种增长速度有没有离谱,其有效性究竟如何? 对此,有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作为判断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我们认为,在没有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的情况下,应当考虑这样几个标准。一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与GDp的增长速度同步。行政管理成本属于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社会财富分配在没有其他特殊原因时,必须体现综合平衡; 二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长速度可以考虑与社会公众的收入增长同步,行政管理经费虽然不都是公务员的薪水收入,但其支配过程中大部分与公务员的福利相关。例如,交通工具、工作环境的改善、迎来送往以及各种软硬设施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改善福利的作用;三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考虑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同步。一般来讲,收入与支出之间要讲究平衡,如果其他方面都平衡或者小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而唯独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增长幅度过快,理由不是很充分;四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可以考虑与财政总支出比重同步,当求出一个合理的财政支出函数,各类要素支出增长应当考虑结构平衡。有了科学合理的参照标准,就能够对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情况的有效性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3.用“金降落伞”理论,减少领导数量
在中国的各级政府机关,一个领导所消耗的成本是一般工作人员消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一个一般工作人员所消耗的主要是工资和公务活动中的硬性支出,其他的后勤、福利支出很少。一个领导却必须要有相应的各种特殊待遇。例如,许多科级建制的独立单位,一般都为领导配小车、独立办公室、业务活动费、办公室内的各种软硬设施和其他后勤服务等,这些特殊待遇在行政管理成本支出上是一般公务员不能比拟的。能不能减少领导数量,增加一般公务员,对控制行政管理成本膨胀并提高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有效性起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实地讲,很难把这些多余的领导从消耗成本而不起任何作用的领导位置上拿下来。他们在其位就有相应的控制收益权,这种控制收益权一旦拥有,一般是不会自动让出的。由于在主观作用的影响下,各级政府领导也很难下决心把他们降下来。
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的股份制企业也是存在的,在具有公共特性的政府部门比较普遍也是正常现象。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为使企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大都采取“金降落伞”的办法解决那些在位的经理或高级管理人员,即给他们更高的生活待遇,来交换他们从原有的位置上下来,或者退居二线当顾问。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公司就采取了“金降落伞”的办法,有的公司花数百万美元把高级管理人员从既有的位子降下来。在我国政府成本高且领导制造的成本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金降落伞”理论,减少领导数量。
第三篇:试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又快到一年一季的毕业季节啦,各大高校的童鞋们又要开始疯狂滴写论文改论文啦,小编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同情。同情之余,小编也为大家带来了财税毕业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摘要:国际社会逐步重视起了绩效评价,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我国财政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但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不能有效评价财政支出。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财政 支出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一、开展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在财政支出活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财政支出绩效,它对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进行了重点研究,也是对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比较关系的反映。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从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出发,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绩效评价方法要求科学和规范,评价标准统一制定
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能多方面控制财政资金。在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存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它综合评价了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和投入风险等方面,使财政调控功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安排的科学性也大大提高,也促进了实现财政支持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财政支出的规范和依法理财
(1)既能使公共支出透明增加,又能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提高;(2)对重点项目建设非常有利,能够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运行中的项目,促进了项目管理,对项目的责任感,项目管理者的意识明显增强;(3)财政执法和监督约束效用提高,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4)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有效的信息可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获取,投资风险和短期行为被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财政资金得到节约,供求矛盾也能缓解,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在我国绩效评价开始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国际社会都普遍重视绩效评价,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领域,我国财政部门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取得成效,但不足的地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指标设计过于注重支出分配而忽视了支出后绩效
由于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长期形成了一种传统,财政部门的支出分配情况在实际绩效评价工作中是集中的重点,现行的评价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程的合规性是现行评价关注的重点,但还没有开始实施或刚刚开始探索支出后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能性评价。如果预算拨款或者对现行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是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观念局限的内容,那么真正使用公共财政资源的目的肯定会被误导,只重手段而忽视目的的文化、忽视公众和神化了的官僚思维会出现,社会的真正效率必将遭到损害。
(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设计的评价指标
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由财政部门根据通用的财务规则对自己而设立,对自己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反映。
以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为例,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教师总量、学生总量和结构、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总量和结构等量化指标等,这些都是主要采用的指标,总的来说这些指标过于简单,只追求了定量化,即使再具体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不能对现实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地反映。几乎没有反映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根本使命和职责实现绩效,而且还容易以偏概全,对整个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及其支出本身的发展易产生误导的影响。
(三)很难实现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管理从建立到全面实行需要一个过程,在项目预算中,前期项目论证不科学,在中期又局限于先确定资金再对项目进行论证的现象,而且记录也很少,财政管理上对绩效的关注非常少,过多地存在了合规合法性监督,部门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讲绩效、只管要钱的现象,这些问题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有着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违规操作,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受到了制约。
(四)缺乏约束有力的支出评价结果
目前还没有健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没有法律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能直接约束到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也没有约束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责任人,而只作为了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是成为了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和,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有着明显的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
第四篇: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讨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讨
摘要:国际社会逐步重视起了绩效评价,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我国财政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但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不能有效评价财政支出。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财政 支出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一、开展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在财政支出活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财政支出绩效,它对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进行了重点研究,也是对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比较关系的反映。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从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出发,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绩效评价方法要求科学和规范,评价标准统一制定
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能多方面控制财政资金。在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存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它综合评价了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和投入风险等方面,使财政调控功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安排的科学性也大大提高,也促进了实现财政支持社会的经济目标。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财政支出的规范和依法理财
(1)既能使公共支出透明增加,又能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提高;(2)对重点项目建设非常有利,能够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运行中的项目,促进了项目管理,对项目的责任感,项目管理者的意识明显增强;(3)财政执法和监督约束效用提高,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4)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有效的信息可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获取,投资风险和短期行为被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财政资金得到节约,供求矛盾也能缓解,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在我国绩效评价开始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国际社会都普遍重视绩效评价,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领域,我国财政部门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取得成效,但不足的地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指标设计过于注重支出分配而忽视了支出后绩效
由于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长期形成了一种传统,财政部门的支出分配情况在实际绩效评价工作中是集中的重点,现行的评价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程的合规性是现行评价关注的重点,但还没有开始实施或刚刚开始探索支出后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能性评价。如果预算拨款或者对现行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是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观念局限的内容,那么真正使用公共财政资源的目的肯定会被误导,只重手段而忽视目的的“文化”、忽视公众和神化了的官僚思维会出现,社会的真正效率必将遭到损害。
(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设计的评价指标
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由财政部门根据通用的财务规则对自己而设立,对自己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反映。
以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为例,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及其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结构、教师总量、学生总量和结构、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总量和结构等量化指标等,这些都是主要采用的指标,总的来说这些指标过于简单,只追求了定量化,即使再具体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不能对现实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地反映。几乎没有反映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根本使命和职责实现绩效,而且还容易以偏概全,对整个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及其支出本身的发展易产生误导的影响。
(三)很难实现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管理从建立到全面实行需要一个过程,在项目预算中,前期项目论证不科学,在中期又局限于先确
定资金再对项目进行论证的现象,而且记录也很少,财政管理上对绩效的关注非常少,过多地存在了合规合法性监督,部门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讲绩效、只管要钱的现象,这些问题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有着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违规操作,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受到了制约。
(四)缺乏约束有力的支出评价结果
目前还没有健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没有法律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能直接约束到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也没有约束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的责任人,而只作为了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是成为了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和参考,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有着明显的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
三、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由于支出决策过程、支出使用效果、成本和收益比等问题的分析在财政经济理论研究中不受重视,长期这种现象,使得财政支出效益不高,支出浪费也很严重。在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民主化和科学的财政支出决策以及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受到了高度关注,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分析也受到了重视。
消费者的偏好是财政支出理论注重研究的内容,公共品理论分析中要有消费者理论的应用,重视消费者对公共品需求的研究,重视根据消费者偏好国家如何行投资决策的探讨,可以使支出决策的制定借助了控制支出的科学方法,决策者也避免主观的随意性,资源可以得到有效配置。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要求
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并能有效组织实施,其提和基础是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时要对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综合考虑,要科学和合理。财政支出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这是由财政支出内容繁杂和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所决定。考虑到具体情况,我国的财政支出分类刚刚起步,建议划分为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科学事业、行政管理、农林水、教育事业、国防、补会保障和政府采购等九个大类,这是按财政支出的功能与单位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来划分的。为了便于开展评价工作,这些大类可以再细分,但要根据评价工作的具体情况。这样既可以做到与财政日常管理的习惯相适应,又便于了基础数据的收集。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科学与合理
一套完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库的形成,这是设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指标库的形成所需要的,它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则要依赖于实践。要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库,它们的建立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为根据,以财政支出的分类为基础。各类指标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通用指标、补充指标、专用指标和评议指标。这是从指标的适用性角度进行考虑和划分,同时可将各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根据性质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
财政支出绩效水平的评价与衡量,要有一定量的有效样本,并对样本的数据进行测算。按照可计量性来划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取值基础,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又可分为四种类型: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按照时效性可分为两种:当期标准和历史标准;而测算标准和经验标准是按标准形成的方法来分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是按区域来划分的,此外还有政府标准、社会公众标准和民间机构标准之分。
一般情况下,收益/成本的比例表示了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指标。但根据不同的效益指标,收益和成本的具体内容又不相同。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在支出项目中经常涉及,评价财政支出社会效益指标的标准届也有区别,其关键的环节是财政支出社会效益指标的量化标准。在政府活动中,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不同,要以对应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和判断这些支出绩效,要根据评价的具体目标、组织实施机构和评价对象来确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有重要的作用,要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分类财政支出,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促进
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提高最大的经济效用。
参考文献:
[1]李有智.中外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之比较[J].财贸研究,2005
[2]窦玉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综论[J].财政研究,2004
[3]张新.关于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J].财政研究,2003
[4]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03
第五篇:谈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
支出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是提高财政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加强支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追求公共支出的最大效益或最佳效益”,“绩效评价”这一概念已成为检验和测量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所引起社会经济成效的重要标准。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稳步快速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笔者现综合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当地的实际,拟对现行财政支出过程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和办法,作一初浅探讨。
一、工作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
(一)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即把财政支出行为及其过程情况,通过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较和评价分析,判断支出的行为和执行的业绩、效果优劣。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项目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支出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支出项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三)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真实性是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客观公正的基础,科学性是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主,兼顾国家、国际比较标准,将预算标准和实际标准相结合,普通适用和个别选择相结合,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以真实反映和衡量不同资金使用单位(部门)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规范性是评价行为和结果始终贯穿和反映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强化、规范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功能,增强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责任制,使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的预算管理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基本方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九)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其它方法。
三、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通用)指标,一类是个性(选定)指标。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应用在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个性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绩效指标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同时兼顾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分为九大类:一是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二是行政管理支出,三是财政支农支出,四是财政教育支出,五是财政科技支出,六是财政卫生支出,七是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八是政府采购支出,九是财政补贴支出。对每类设立支出类型评价“指标库”,针对不同项目的绩效评价内容选取一定比例的指标。为满足评价工作的要求,还可以结合具体需要临时设置一些补充指标。
四、组织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分级实施。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分配的主体,负责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财政资金使用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统一规划评价工作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各主管部门、支出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负责本部门、本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