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筑生态建设新框架
构筑生态建设新框架
---河山镇生态乡镇建设掠影
如果问河山镇正在做什么大事情,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生态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河山镇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镇党委书记刘祥彬表示,河山镇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所蓄积的最大后发能量也在生态。为此,河山镇创新发展思路,确定建设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生态宜居的目标,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生态工业启动绿色引擎
‚绿色就是效益!‛刘祥彬说,河山镇将始终坚持‚绿色理念‛,以保护生态来发展经济,以经济发展来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使经济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我们与企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更会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据河山镇镇长安宝升介绍,近期落户的聚泰工贸占地30亩,能解决100余劳动力就业。之所以选择该公司,主要看重的是其能耗低,对周围环境基本无污染。
在接待企业进驻考察时,明确提出一项要求——企业生产必须保证无污染。这样的高门槛,并没有让该镇工业‚门可罗雀‛,相反却因为‚绿色工业‛这面大旗引来各路客商。年初至今,已引进15家规模以上无污染企业。
如果说今年河山镇预期的工业总产值目标与以往有何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增添了更多的绿色成分,是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
打造品牌农业向绿色要效益
‚举办了首届草莓节,我们河山草莓的美誉度越来越高。今年从冬季草莓刚熟,客户上门就要提前预定,现在是不怕卖不出
去,就怕没的卖。‛该镇范家官庄村民尚修安谈起‚致富经‛相当兴奋。该镇在发展农业品牌上,已让当地的草莓种植户感受到了品牌的力量,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品牌农产品叫好也要叫座,既然已尝到了甜头,就没有止步的道理。今年,河山镇继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品牌农业打造上。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举办了首届草莓节,提升河山草莓的知名度。同时,还推出几个特色农业板块,树立品牌形象。在大沙沟、漩沟子等村,发展柿子采摘区;在程子沟、刘家庄等村沿线,发展蔬菜采摘区;在204国道、潮石路沿线两侧,汪家官庄、西黄庄、若家村、林前、甄家庄等区域,推出绿色果品采摘长廊,形成‚冬春摘草莓、夏秋摘苹果、柿子‛的全年采摘游,实现‚田园踏青、周末采摘、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打造融登山、品茶、摘果于一体的城郊型特色休闲旅游经济。积极招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参与河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提升开发档次,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做好、做活‚河山旅游‛这篇大文章。将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休闲旅游深度结合,配套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打造‚假日游、城郊游、家庭游‛品牌,推进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的转型,通过二产带动三产,实现农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宜居休闲生态镇指日可待
‚臵城市于森林环抱之中,这是人们对美好城市的直观印象。‛河山镇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河山镇怎样才能体现特色,脱颖而出?建设生态乡镇,就是最好的捷径!刘祥彬表示,虽然是近道,却并不好走,得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匠心独运的构思,还得有雷厉风行的作风。
该镇把生态建设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全力打造秀美宜居、富有魅力的生态城镇。从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商住设施、绿地广场四方面建设入手,河山镇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农村文化社区10个,村级休闲健身广场20处。在镇驻地打造了集商贸与居民安臵为一体的万人社
区示范点。今年又投资200万元,在镇驻地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占地近万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公园一处,重点硬化健身休闲广场4300平方米,栽植各类景观苗木,打造假山水系,铺设人行道路,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公园。休闲公园及广场的建成,将彻底解决河山镇多年来无大型活动中心的难题,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处。
按照五年时间“一半河山一半绿、十年成荫又成林”的目标,河山镇对荒山绿化进行了详细规划,将河山山系适合造林的地方全部种植观赏树、经济林,将不适合造林的裸岩用藤萝植物进行覆盖,沿山脚打造“生物隔离墙”,力争年内完成造林补植8400亩;3月10日成功举办了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启动仪式,截止目前,全镇共组织8500余人次,完成造林2500余亩,补植1050多亩;同时,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护林防火、封山禁牧等工作,确保山林安全。
同时,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推进水库塘坝的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社区美化绿化活动;大力推进村庄的污染整治工作,随着村庄规划改造,村级污水处理方面也得到积极推进。下半年,该镇将在镇南工业园区周围经济状况良好且周边基础设施完备的申家坡等9个村庄,铺设污水收集及输送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后依托镇园区或企业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在镇驻地河山店社区,结合旧村改造新社区基础设施的配套,根据自身污水量,自行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收集、处理及达标排放;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的西黄庄村、若家村、林前村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实际,按照镇污水处理规划,先自行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收集、处理及达标排放。在其他村庄,大力推广‚一池三改‛工程,使生活污水不外排,能够自产自消。结合市区‚户分类、村收集、镇集运、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分步实施,争取到年底,在全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城
乡一体化。
‚要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并重,加快构筑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家园,充分展示河山镇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生态之美。‛刘祥彬说。
第二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合力构筑一流旅游经济强县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合力构筑一流旅游经济强县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林业肩负着历史性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对生态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既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在经济落后地区,环境又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生态环境不但成为人们生活和文明追求,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一、黟县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地位的确定
林业生态建设主体地位的确定,是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黟县林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大力实施基地造林,灭荒造林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林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全县共建立了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20余万亩,建立乡村林场达110余个。在林业二次创业过程中,黟县明确了“竹业致富工程”建设发展思路,应用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和创新机制等多种发展手段,击活了林业经济发展潜在的活力。一九九八年以来,全县共营造以毛竹为主的竹果茶等高效经济林8万亩,为实现林业建设“五大”历史性转变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为黟县旅游和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思路的形成提供了充分而有力地论证。
黟县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二OOO年十一月,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获得成功,为充分利用好这两块金字招牌,黟县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及时提出“合力构筑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生态环境”目标,把林业生态建设与旅游经济强县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而确定了新世纪林业生态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十五”计划以来,黟县县委、县政府把林业生态作为一种旅游经济资源列入旅游经济强县建设重点内容,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全县分为山区片和景区片两大部分,山区片以森林景观与商品林为主,景区片以园林及经济林为主,以营造一流的旅游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大力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全面管护,集约经营,全县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林业生态建设氛围。
林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孤立的作为一个整体融入旅游经济和环境范畴,是黟县林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动力。作为旅游县,生态环境是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经济成分,换言之,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黟县林业生态建设的成就
黟县林业生态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县造林绿化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紧扣以营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生态环境为主题,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成绩裴然。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覆被率与林木蓄积量呈现快速双增长。森林覆被率从二OOO年的69%增加到现在的76.3%,林木蓄积量从二OOO年的254万M3增加到现在的269万M3;二是退耕还林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林种、树种结构得到了高效调整。全县新增林业用地4万亩,新增生态防护林面积5.2万亩,防护林总面积达65万亩;二是农业生态及旅游观光园建设创新林业发展新思路。以旅游黄金走廊为轴心,努力打造生态城乡和生态家园,全县现已建立环宇、西递旅游、五里农
1业生态等园区30余个,经营面积达1万余亩;四是森林分类经营有效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森林经营管理的水平;五是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迅速向乡村廷伸,城镇、乡村绿化率大幅度提高,全县义务及四旁植树年超30万株,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全国一流的旅游生态环境基础已经形成。
三、黟县林业生态建设四项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林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次重大的变革,符合社会与林业本身发展的双重要求。为迅速适应和强力推动林业发展过程中的这一深刻变革,黟县采取了四项有力举措。一是从管理入手,严格控制现有森林资源的消耗。主要措施是大力整合木竹加工企业,扶优扶强,全县木竹加工企业由原来的68家整合成现在的19家;二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严格天然林保护措施;三是全面规划,大力实施生态防护林造林,发展生态经济型和园林化林业,大力发展以毛竹、紫竹、枫香等生态功能强、经济性好的人工混交林,全县营造混交林已达10万余亩;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营造社会办林业氛围,吸引林业多元化投入,有效解决个体经营面不广、层次不深的矛盾,目前个私造林已占全县总造林面积的95%以上,效果明显。
四、有效解决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问题
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早已形成的共识,林业生态发展同样也是现代社会进入文明的一个标志。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象黟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林区县,林业生态建设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的矛盾还相当突出。生态建设是一项社会性工程,而农民增收乃属局部和个性问题,却更为现实,因此,林业生态建设是否具有成效,关键问题是是否使农民的收入有了真正的提高,即社会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针对这一关键性问题,黟县采取五项措施,确保农民在发展中得到实惠,调动农民主力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突出发展毛竹、紫竹、果木等高效林业,采取园林化、基地化等多种形式将林业融入旅游发展格局,获取直接和间接的双重经济效益;二是大力营造混交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三是积极扶持林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二、三产业,以旅游生态经济取代竹木产品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引进技术发展食用菌生产,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综合利用提高林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四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和补偿收入;五是制订政策,促进林地进入流转市场,吸收社会和外资投资,增加实力。
黟县林业生态建设起步早,措施有力,其特点是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社会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得到了社会特别是广大林农的广泛支持,同时通过规划指导和典型示范引导,把生态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拓宽了林业增收的渠道和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发展和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三篇:拉大城市框架,构筑和谐宜居城市
拉大城市框架,构筑和谐宜居城市
乐昌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2年4月21日
适宜人居是对宜居最简单的理解,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拉大城市框架,建好城市,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的增长。总结我市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系统研究下一步的思路与对策,是我市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抓好城区建设与开发为主线,重塑城市形象,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相结合,构建了和谐宜居城市的格局。为了体现城市特色,扩大城市规模,市政府按照“南北延长、东西拓展”的城市发展方向,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同步进行。老城区利用闲臵地和改制企业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项目开发,实施了职工文化广场、顺易华庭、中心花园、兴业茗居、百福商业广场、乐兴豪苑、金生圆商住楼以及城市广场等规划项目。随着富庭雅苑、碧桂园开发项目的推进,及“一江两岸”市政道路的延伸实施,新、老城区面貌逐步改观,使城区框架不断拉大,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形成了“城市中有山水,山水中有城市”的生态园林城市。二是道路网络基本形成。随着长乐公路的扩建、乐梅公路的建设以及对中心城区道路的扩建改造,使城市道路骨架逐步拉开,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同时,即将建成开通的广乐高速公路更是为乐昌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从而基本形成了我市河南片区东西向主干道。三是 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大了城市规划编制力度,形成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内的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小,影响城市发展步伐,城市框架没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拉大。二是城市布局不尽完善,老城区建筑密度大,城市整体设计水平不高。三是城市功能矛盾突出,交通拥挤、停车难、不通畅,已容纳不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沉重负荷,客观上要求扩大城镇规模,配套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四是违章建筑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影响了我市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我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状,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客观环境给我们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广乐高速公路的建设、武广高速客运专线站点的拟建以及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等等,都将为带动我市城市开发、拉大城市框架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因此,我们要调整思路,做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这篇大文章。
(一)超前、大手笔规划发展中心城市,拉大城市框架。超前大手笔规划建设有利于职能部门统一整合资源,加强用地保障。根据我市目前客观环境的变化,城市规划建设须调整规划定位。要以“大手笔、大气魄、大规划”的要求,舞活规划“龙头”,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规划实施刚性,尽快实现规划一张图,规划全覆盖。乐昌作为韶关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议按新一轮的总体规划,把城市定位为“韶关副中心城市,北江流域重要经济中心之一,乐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工、贸、旅协调发展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市总体结构从“南北延长、东西拓展”的带状布局向“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向 东、向北适当拓展”的“两心一带两轴四片”的片区+组团型空间结构方向发展。把中心城区的空间增长边界控制在麒麟山以南,马头山以北,广乐高速公路以东,横岭村以西的范围内,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一是发展城市主中心:利用现状旧城中心的辐射作用与溢出效应,在武江大桥和府前大桥之间、武江两岸的区域建设规模更大、集聚力与辐射力更强的城市中心。武江以北以现有的商业街区为基础,以商业、文化休闲为主要功能,保护、传承乐昌旧城的文脉和传统生活特色。武江以南以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为主,建设成为展现乐昌人民新形象、新气息的重要窗口。武江两岸的绿化休闲带将河南、河北的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二是发展城市副中心:延续上版总体规划建设新城市中心的思路,在城区南部梅乐大桥附近,沿武江两岸和乐梅公路两侧,在现有行政设施的基础上,与碧桂园商住区开发协调,加强商业服务业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形成以行政、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副中心。三是建设城市滨江发展带:沿武江形成城市滨江发展带。武江从西北向东南穿过乐昌城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景观要素。规划结合两个城市中心,科学分配生活、生产与自然生态岸线,合理布局两岸开敞空间和公共设施,加强滨水景观控制与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居住的环境品质,突出乐昌“一江两岸”城市特色。通过跨江大桥加强武江两岸联系,促进南岸发展。
(二)近期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构筑城市路网框架。乐昌道路规划的格局为“五横七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我市的发展方向为“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向东向北适当拓展”。随着广乐高速、梅乐公路的建成与开通,构成了河南片区的东西向主干道。因此,我们近期必须加快完善梅乐公路和广乐高速连接线的市政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加快南塔路、长塘路和天桥加油站—环城路的道路建设。南塔路是河南片区南北向的主干道,且连接古佛岩风景区,对该道路实施拓宽和改造,对改善旅游环境,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做好殡仪馆规划迁移工作的基础上,将该地块改造成公园绿地;目前,殡仪馆的初步选址位于梅乐公路离城区20公里处的肖家岭,该选址待进一步的论证后再行确定。
长塘路是我市至东向西与梅乐公路相接的道路,目前已由百信花苑的开发商完成了须实施拆迁路段的全部工程量,如实施完成该道路的建设,将会形成由长塘路、梅乐公路、沿江路、广乐高速出口连接线、南塔路所构成的河南片区主干道道路网络,从而拉动城市重心的转移,满足了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
天桥加油站—环城路,是我市连通市区昌山中路至市区环城路的规划道路。通过该道路的建设,进入市区的车辆可通过环城路直接进入市区昌山路,一方面可减轻市区人民路的交通压力,同时也可带动该道路沿线的发展。
二是高起点规划,发挥“龙头带动”。重点完成《乐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成果报批工作。加快城市“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向东、向北适当拓展”的发展步伐,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建设包括商业、金融、服务、文体等在内的城市功能区,规划引导商业及各类文教办公项目往城南新区发展;特别要以建设全民健身广场、五星级酒店、城南汽车站、农贸市场等项目,以及重点加快西南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延伸公主路至昌山电站,连通省道248线,建设武江两岸区域的新城市中心区,实现中心城市向南、向西发展为主,向东、向北适当拓展的重大空间战略转型。
三是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由于我市近十多年来的发展重心基本都放在中心城区,造成人口密度过大,停车难、交通拥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后,建议中心城区除为完善“一江两岸”景观、企业转臵、危旧房屋等必要的建设外,原则上暂停拆旧建新,引导我市城市发展向城南新区迁移。同时,应加强对中心城区的交通管制,特别要加强昌山中路(中心市场门口占道经营)的管制,对人、车流进行合理的疏导,充分利用昌山中路和公主路的分流作用,避免城区交通压力集中在人民路;另外,在原已规划的小商品市场改造建设停车场方案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方案,完成停车场的建设,从而使人民路、香花街、公主路的车辆可得到规范停放。另外,也拟通过对现状市印刷厂地块的改造,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建设一个停车场。同时,通过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还市民一个通畅、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近期还要实施武江两岸的区域改造,新建几个标志性景观,建设一个市场、一批居住新区,特别是要加快城市广场的建设步伐,从而形成标志性的亮点工程。要加快全民健身文化广场的建设。配合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在加强管理沿江路景观绿化、竹林公园的基础上,在“一江两岸”规划增设一个全民健身文化广场,形成山体、水体和市区公共绿地、古迹景点、城市中心串联起来的城市绿化走廊。
四是打造城北商业中心。由于京广铁路对我市城区的分隔,影响了城北片区的发展。且目前城北片区的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只能依托现有中心城区的服务设施,对城北的居民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同时亦减弱了我市向北拓展的动力。商业中心作为居民生活条件最主要的配套设施,将有力带动城北片区的发展。目前,已有开发商意向性地对城北加油站及周边地块进行投资建设,并拟引进“沃尔玛”大型连锁超市进驻我市。如该项目的启动,将逐步使城北自成系统,减少京广铁路对我市向北发展的制约作用。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规范房地产开发,落实容积率、绿地率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和旧城开发。处理好产业园区、城市中心区、居住区等各类用地的规划布局关系,着重考虑广乐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两旁、梅乐公路沿线城区段两旁和乐昌峡库 区周围土地的控制规划,启动武广高铁乐昌站连接市区道路规划,提高主城区在区域空间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六是科学引导,致力于城市运营。通过拓展城市发展框架,增加城市可利用的城市土地资源,将长来、廊田、北乡等周边镇作为中心城市的拓展空间,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问题。积极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城市资产资源,培育拟开发区域的区位优势,调控城市级差地租和级差地价,提高城市运营效率。近期要积极推进城市广场、全民健身文化广场、五星级酒店以及乐城第一农贸市场的改造,尽快形成亮点。
七是明确责任,整合资源,依法管理城市。近期,我市违章建筑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仅市中心城区即发现有多起违章建筑。这些违法建筑已严重影响了我市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我市的健康有序发展。但由于我局没有配备专门的执法队伍,直接影响了违章建筑查处的力度。经我局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了解,韶关市将查处违章建筑这一职能放在城市管理局,一旦发现违法建设行为,由城乡规划部门前往现场勘察,确认属违章建筑的,由城乡规划部门函告城市管理局派出执法队伍,按法定程序进行查处。加上当前国土部等十四个部委已经联合成立小产权房整治处理领导小组,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小产权房整理政策方案的现状,因此,建议我市今后的城市执法工作可效仿韶关市的管理模式,形成国土、住建、城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依法对全市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检查、管理和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违法行为,力争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第四篇:构筑美丽的精神家园(新)
构筑美丽的精神家园
——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反思与优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确立了“以品德课程为主,校本课程并重,其余学科渗透,德育活动推动”的全员育人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新尝试。
由于我校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8月被评为“枣庄市特色品牌学校”,我校编写的《文化耀千秋,善国流韵长》特色品牌创建经验被收入“素质教育新探索丛书”《铸就新特色2012》一书中。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仅就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活动开展情况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德育新载体
滕州历史悠久,它拥有7300年的北辛文化;人杰地灵,是墨子、鲁班、滕文公、孟尝君、奚仲、毛遂等先贤名士的故里;文化底蕴丰厚,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鲁班的创新意识、滕文公的“仁善”美德、毛遂的进取精神,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滕州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滕州文化,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编写了《墨子百句》等知识读本作为校本课程资源,该教材在实现一至六年级的全覆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滕州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构筑德育新支柱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出台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宋子忠老师执教校本课程《鲁班》一课,其教学设计被“校本课程教研组”概括为“五步探究法”,即“观、查、学、研、展”。其教学模式在全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上大力推广,成为《滕州名人》这一校本课程的教学模板,并对其它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把“滕州文化”纳入日常教学之中,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将“滕州文化”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研究“滕州文化”与日常教学的无痕衔接方式。
四年级科学教师孙爱莲老师在给学生讲“小孔成像”时提到:早在2400多年前,墨子发明了“小孔成像”,成为世界摄影光学理论与实践的开创者和探索光学成像原理的第一人,他因此被称为“摄影光学之父”,墨子故里滕州也被公认为“世界小孔成像最早发源地”。“讲到这些,同学们的眼睛都亮了,那时,我能切身感受到学生们的骄傲与自豪!”孙老师如是说。这种有机的渗透,不仅让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3)班队会活动的大力推进。各班级通过组织“我眼中的滕州名人”“最美滕州”等主题教育队会,深入理解了滕州文化。还通过“文化沙龙”、演讲、书法、摄影、剪纸、手抄报等形式,尽情展示自己对滕州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4)教育渠道的拓宽。学校设计了《古滕新韵——家校知识互通卡》,发放给全体家长,向家长征集滕州文化的相关知识。利用家长学校的开课时间,讲解传承滕州文化的重要性,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设想、实施步骤、具体做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优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校本课程的延伸——注入德育新活力
活动,是既灵动又生动的课堂。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实施了校本课程的延伸,使学生受到滕州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开展了民间手工制作兴趣小组活动、校园体育文化节、“小镜头、大滕州”摄影比赛、古滕诗词书法比赛等九大系列活动:其中民间手工制作兴趣小组取得的成果最为丰硕,其成员在学校美术教师,人称“滕州泥人王”王剑锋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大量反映滕州地域文化的作品,雕塑的滕州历史名人《墨子》《鲁班》被滕州博物馆收藏,还塑造了大量反映地域风情的作品。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了滕州历史,感受到了古滕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9日,王剑锋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将大型泥塑作品《雷锋》捐增给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残疾儿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泥塑小组的其它活动也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除了校本课程活动外,我校还将常规性德育活动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作为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这些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的实践,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学校先后被评为滕州市书香校园、滕州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滕州市德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现在,龙泉街道中心小学的全员育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如同新校址的建设一样,才刚刚起步,但人们有理由相信:该体系的建设一定会为龙泉中心小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进入全新的精神境界。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教育智慧,砥志不辍,执著前行,不断追寻新的精彩,为精神家园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
构筑美丽的精神家园
——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反思与优化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第五篇:爱岗敬业 构筑家庭新和谐
爱岗敬业 构筑家庭新和谐
***,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她1980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2002年4月,任**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副站长;2002年4月-2007年11月,任**镇计划生育中心副主任、**镇妇联主任;2010年12月任**开发区**社区妇联主任、计生中心副主任、拆迁办副主任至今。她不仅在工作上尽职敬业,而且也非常注重家庭的和谐。该家庭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村民和邻里好评。
一、围绕中心,认真做好拆迁安臵工作。**社区是开发区发展的主战场,拆迁安臵是社区的重点工作。办事处领导在组建拆迁班子时,让***同志参加拆迁工作,并由她带领一个工作组,深入到村到组到户,做好拆迁对象户的工作。在尚无先例的情况下,她能团结带领工作组成员,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说服工作,帮助拆迁对象户解难释疑,围绕开发区的拆迁要求,按标准、按时序将拆迁工作稳步向前推进,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10月份告一段落,她负责包干的155户拆迁工作,顺利而提前完成任务,受到拆迁对象户的高度评价,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二、心系民众,积极帮助弱势群体解难。在日常工作中,***同志注重关爱弱势群体,将本社区的孤儿寡母、老弱病残、困难群众、重病儿童等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一是与有关村(居)取得联系,在可能情况下,适当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二是向社区领导做回报,对重大的特殊困难户,由社区列为重点困难户,在年终给予经济照顾。三是与民政部门联系,尽可能在低保、五保、孤儿等方面列入照顾范围。四是向上争取照顾名额,今年有8名儿童被县妇联列为结对帮扶对象。五是依法做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由她主动约请司法部门协调解决家庭矛盾纠纷6件,制止家庭暴力1件。
三、热心服务,主动做好为企服务工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企业招工往往是一个难题。***同志在工作中做有心人,每到一处,除了开展日常工作以外,注意了解和积累农村的劳动力剩余情况,特别是对农村青年妇女做到大为关照。今年以来在她的引导和推荐下午,有55名劳动力被开发区的有关企业录用。为此既解决了企业用工困难的情况,又解决了这些劳动力整天围着桌子转的不良倾向,更是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下,增加了收入,改善和提高了生活水平。
四、立足本职责,扎实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妇女儿童工作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同志自负责**社区(原**镇)妇联工作3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抓好一支队伍的建设,由原来村(居)妇联主任职数从不足三分之一到基本配全,为做好妇联工作有了组织保证。第二,扎实抓好村级妇联主任的培训,使村(居)的妇联主任在政治上有地位,业务上生变熟,工作上有方法。第三,认真落实主管部门和社区布臵的各项工作任务,打破常规,改变面貌,层层推进,逐一跟踪,使每项任务在布臵中抓落实,在落实中争主动,在主动的基础上创先争优。第四,扎实做好涉及妇女儿童的信访稳定工作。对到社区来诉求的妇女儿童案件,做到主动接访,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来访者带着气愤而来,微笑满意回家,为社区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对于家庭,***也是坚持着家和万事兴的信念。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他们家庭幸福的源泉,相互理解,细微体贴是家庭矛盾的融化剂。每当发生生活中的摩擦时,他们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使家庭中的矛盾得到解决。当家庭成员心情或身体不适时,她对他们细心照顾,体贴入微,经常相互提醒,要遵纪守法。她注重家庭民主作风,家庭事情商量着办。家人是以互相尊重为遵
旨,她和爱人非常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允许并鼓励孩子对有关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分析和明辨事非能力。
作为社区的中层干部,她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并要求家人遵纪守法,恪守诺言是她们家庭的传统美德。全家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家庭、热爱家庭成员。在工作中,她既要尽职尽责,又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能灵活的运用,她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工作以来,***共获得省计生委和人口学校表彰2次;获市计生委和市妇联表彰3次;获县政府和县计生委表彰8次;获县妇联表彰2次。
开发区的拆迁工作任务重,她经常舍小家顾大家,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从没有耽误过上级安排的任何工作。
平平凡凡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平凡的积累就是不平凡。***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二十二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争做职业道德标兵,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基层妇女工作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