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实验报告单全年(图文审批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实验报告单全年精编D WORD 版
化 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
蜡烛、小木条、烧杯 2 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3、燃灭后,用 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
1、蜡烛是 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块,放于水中 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 三层。小木条上 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 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 难溶于水、质 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 CO 2 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
水槽、集气瓶 4 个、玻璃片 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 1 瓶空气和 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 CO 2 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 O 2 含量较高,呼出气中 H 2 O 含量较高。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
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 2ml 盐酸加入到试管 2 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
取 2ml 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
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
一、3 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用 KmnO 4 制取 O 2 的方法
2、了解 O 2 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臵的气密性。2、装,往试管中装入 KMnO 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 O 2 瓶中。
现象:
1、木炭在 O2 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2 2CO O C点燃 ,CO 2 使石灰水浑浊
2、4 3 2O Fe O Fe点燃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 O 2 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氧气的制取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木条、棉花、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
一、制取 O 2
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检查装臵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 KMnO 4 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注意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将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于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开始收集。
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8、灭:再熄灭酒精灯。
二、检验 O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现象。
现象:
伸入集气瓶口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及结论:
1、氧气 二氧化锰 锰酸钾 高锰酸钾 2、氧气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的生成。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实验目的:
认识分子的运动
实验器材:
试管、滴管、滤纸条、棉花、酚酞溶液、浓氨水
实验步骤:
1、在一张滤纸条上滴几滴酚酞溶液,把滤纸条放入试管中。
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将试管平放于实验桌上。
3、往棉花上滴数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
试管中的滤纸条,由外到里逐渐出现一个一个红点
分析及结论: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断运动,进入到试管中,与滤纸条上的酚酞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红色物质。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水的净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
烧杯 4 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步骤:
1、在 A、B、C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 A、B 两杯中加入 2 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臵。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 A 得到滤液 D。
5、比较 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现象:
1、加入明矾静臵后,A、B 变得比 C 更澄清。
2、过滤后,D 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 D、B、C。
分析及结论:
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锥形瓶、天平、酒精灯、玻璃管、小气球、白磷
实验步骤: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比较
1、在玻璃管的一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将玻璃管插入胶塞中。
2、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一小粒白磷,塞上胶塞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3、将该装臵放于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4、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放回瓶中,塞紧胶塞,将白磷引燃。
5、冷却后又放回天平上。
现象:
引燃白磷后,瓶内充满大量白烟,小气球膨胀,冷却放回天平后,天平依然平衡。
分析及结论:
瓶内发生反应:5 2 2O P O P点燃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铁钉与 CuSO 4 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 100ml 烧杯中加入 30ml CuSO 4 溶液,准备 3 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m 2。
现象:
1、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层红色粉末。
2、m 1 =36g
m 2 =36g
分析及结论:
烧杯中发生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实验室制取 CO 2 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目的:
设计 CO 2 的制取装臵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实验器材:
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思考实验室制取 CO 2 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2、选择 P111 上提供的仪器设计出制取 CO 2 的装臵,并相互讨论、交流,选出最佳装臵。
讨论的结果是最佳装臵有两种,分别应包括以下仪器:
①试管、导管、集气瓶。
②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3、制取并检验 CO 2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缩小甚至会消失。
2、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实验室制取气体应先考虑①选择适当的反应。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③用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收集气体。
2、大理石与盐酸发生的反应是: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CO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CO 2 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 CO 2 的实验室制度。
2、掌握 CO 2 的检验及验满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 2 支、集气瓶、酒精灯、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大理石、稀盐酸
实验步骤:
1、检查装臵的气密性。
2、往试管中装入大理石,倒入占试管容积 1/3 的稀盐酸。
3、固定仪器。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5、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石灰水,插入导管观察现象。
7、实验完毕后,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减小。
2、伸入集气瓶口的木条立即熄灭。
3、往石灰水中通入气体后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产生的气体是 CO 2。
2、用燃着的木条做 CO 2 的验满。
3、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实验目的:
1、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
2、理解臵换反应概念。
实验器材:
试管 4 支、小木条、稀 HCl、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 H 2 SO 4
实验步骤:
1、分别在 4 支试管中装入 5ml 稀盐酸。
2、分别投入少量的 Mg、Zn、Fe、Cu。
3、用燃着的木条放于试管口。
4、用稀 H 2 SO 4 代替稀 HCl 重作以上实验。
现象:
1、第 1 支试管反应最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
第 2 支试管反应适中,气泡较多。
第 3 支试管反应较慢,气泡较小。
第 4 支无任何现象。
2、点火后,可见前 3 支试管口瞬间出现浅蓝色火焰。
分析及结论:
1、Mg+2HCl=MgCl 2 +H 2 ↑
Fe+2HCl=FeCl=FeCl 2 +H 2 ↑
Zn+2HCl=ZnCl 2 +H 2 ↑
Cu 与稀 HCl,稀 H 2 SO 4 不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臵换反应。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目的:
掌握配制某 A%溶液的方法
实验器材:
天平、药匙、烧杯、量筒(50ml)、细口瓶、食盐
实验步骤:
1、计算:算出配制 50g,6%的 NaCl 深液中 NaCl 和 H 2 O 的质量。
2、称量,溶解:用天平称出所需 NaCl 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 NaCl 的烧杯中,搅拌。
3、装瓶:把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现象:
1、m(NaCl)=3g
m(水)=47g
V(水)=47ml
2、标签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及结论:
m(NaCl)=50×6%=3g
V(水)= ml 4713 50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由 HCl、H 2 SO 4 归纳酸的通性
实验器材:
点滴板、滴管、试管 2 支、稀 HCl、稀 H 2 SO 4、石蕊、酚酞试液、锈铁钉
实验步骤:
1、在点滴板上分别滴 2d 稀 HCl、稀 H 2 SO 4,在其中滴入石蕊、酚酞试液。
2、写出 Mg、Zn、Fe 与稀 H 2 SO 4,投入锈铁钉,1 分钟后取出,用水洗净铁钉。
现象:
1、酸溶液
紫色石芯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HCl
变红
无色
H 2 SO 4
变红
无色
2、投入锈铁钉后,溶液呈浅黄色,铁钉变得光亮洁净。
分析及结论:
1、酸性溶液遇石蕊变红,遇酚酞不变色。
2、Mg+H 2 SO 4 =MgSO 4 +H 2 ↑
Zn+H 2 SO 4 =ZnSO 4 +H 2 ↑
Fe+H 2 SO 4 =FeSO 4 +H 2 ↑
3、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 2 O 3 +3H 2 SO 4 =Fe(SO 4)+3H 2 O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由 NaOH、Ca(OH)学习碱的通性
实验器材:
点滴板、滴管、NaOH、Ca(OH)、石蕊、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1、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入 2dNaOH 溶液和 Ca(OH)溶液,往其中滴入石蕊,酚酞试液。
2、回忆检验 CO 2 的反应。
3、NaOH 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水还能与 CO 2 反应,写出方程式。
现象:
碱溶液
紫色石芯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NaOH
变蓝
变红
Ca(OH)2
变蓝
变红
分析及结论:
1、碱性溶液遇石蕊变蓝,遇酚酞变红。
2、CO 2 + Ca(OH)2 =CaCO 3 ↓+H 2 O
3、CO 2 + 2NaOH=Na 2 CO 3 +H 2 O
从本实验可归纳出碱的通性:1、显色反应。2、+非金属氧化物。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
1、学习判断酸碱反应完全的方法。
2、认识中和反应。
实验器材:
烧杯、滴管、酚酞试液、稀 HCl、NaOH
实验步骤:
1、在小烧杯中加入 10ml NaOH 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2、再慢慢滴入稀 HCl,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现象:
1、溶液变成红色。
2、红色逐渐减退,直至呈无色。
分析及结论:
1、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
2、NaOH 被 HCl 中和,溶液碱性减弱故红色逐渐减退。
NaOH 被完全中和时,溶液不再呈碱性,故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 2 O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测量溶液的 PH
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 PH 试纸。
2、了解某些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器材:
玻璃片、玻璃棒、PH 试纸、稀 HCl、5%NaOH、5%氨水、橘子汁等物质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玻璃棒滴 1d 待测液到试纸上。
2、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得出被测液大致的 PH。
3、测定以下物质的 PH,认识它们的酸碱性,橘子汁、肥皂水、草木灰水、唾液。
现象:
1、2、
溶液名称
PH
物质名称
PH
酸碱性
稀 HCl
橘子汁
酸性
NaOH(5%)
肥皂水
碱性
氨水(5%)
草木灰
碱性
唾
液
中性
分析及结论:
1、NaOH 为强碱,氨水为弱碱,因此,同浓度的 NaOH 溶液的 PH 大于氨水。
2、PH<7
呈酸性
PH=7
呈中性
PH>7
呈碱性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粗盐的提纯
实验目的:
1、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
2、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概念。
实验器材:
天平、烧杯 2 个,玻璃棒、量筒、泥坑斗、铁架台、滤纸、酒精灯、蒸发皿、粗盐
实验步骤:
1、溶解:用天平称取粗盐 5g,投入到 10ml 水的烧杯中,搅拌,称出剩余粗盐的质量。
2、过滤:过滤食盐水 1~2 次,直到滤液澄清。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结晶。
4、计算产率。
现象:
1、搅拌,促进粗盐进中 NaCl 的溶解。
2、滤纸上有不溶的杂质。
3、加热时搅拌防液滴飞溅,待有较多 NaCl 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分析及结论:
1、称取粗盐
剩余粗盐
溶解粗盐
溶解粗盐
精盐
精盐产率
5.0
0.7
4.3
4.3
3.3
76.7%
2、精盐产率= % 100)(溶解的精盐精盐mm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题目: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的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别方法
实验器材:
烧杯、研钵、NH 4 HCO 3、NH 4 Cl、磷矿粉、K 2 SO 4、KCl
实验步骤:
1、比较 NH 4 HCO 3 等 5 种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2、在研钵中分别倒入少量的 NH 4 Cl、K 2 SO 4、KCl 分别加入少量的熟石灰,混合,研磨,嗅气味。
现象:
化肥种类
氮肥
钾肥
磷肥
NH 4 HCO 3
NH 4 Cl
K 2 SO 4
KCl
磷矿粉
看 外 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气
味
有强烈的氨味
无明显异味
加
水
全都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加熟石灰
产生氨气
不产生氨气
分析及结论:
区别氮、磷、钾肥的方法
1、首先从外观、气味上区别。
2、然后从溶解性方面区别。
3、最后可通过化学方法如加碱的方法区别。
第二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 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
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
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实验结论 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 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 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 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
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实验结论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5 实验名称 浮力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 实验材料 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 实验过程
实验一: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实验二: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实验结论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实验名称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实验目的 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材料 弹簧秤、钩码、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细线 实验过程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实验名称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研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 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食盐、白糖、烧杯、筷子 实验过程
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实验结论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实验名称 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密度的液体对马铃薯受到浮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 马铃薯、钩码、弹簧秤、清水、浓盐水、酒精、量筒、太平、图片、糖水 实验过程 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烧杯里取一些盐水。
2、用滴管取清水往烧杯里滴(水要带颜色的)。
3、再分别在每个烧杯里倒入浓盐水、糖水和酒精。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实验结论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实验名称 衣服能使身体加热吗 实验目的 研究衣服本身是否能发热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察并记录 实验结论
毛线衣物、棉织衣物、可密封的热水、温度计
现分别测量笔袋和书本的温度,记录其数据;在测量外套分别包裹笔袋和书的温度,观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实验名称 给冷水加热
实验目的 研究水在变热、变冷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材料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太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实验过程
(1)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用橡皮扎紧
(2)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
(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实验结论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实验名称 液体的热涨冷缩 实验目的 观察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 实验材料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 实验过程
1、在平底烧瓶里加满冷水,滴几滴蓝墨水,用带橡胶塞和橡筋把玻璃管口盖紧标记。2.把烧瓶放进热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做标记记录。
3.把烧瓶拿出放进冷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记录 实验结论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实验名称 空气的热涨冷缩 实验目的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 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实验过程
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这样吸管内部就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用手(或其它热源)捂管子,但是不可用力。空气受热膨胀,上端水柱被挤出。实验结论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实验名称 金属的热涨冷缩 实验目的 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材料 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 实验过程
观察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未加热时,刚好
能通过金属环,把铜球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实验结论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实验名称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 观察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铁丝、热水、铁夹台、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 实验过程 实验一: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实验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结论
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实验名称 传热比赛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实验材料 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 实验过程
把塑料勺、木勺、钢勺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加热,看哪个吸收热的温度最高。
实验结论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实验名称 滴漏实验 实验目的 用水测量时间 实验材料 300毫升的塑料瓶子、100毫升的量筒、签字笔、铁钉、透明水杯 实验过程
在瓶盖上用剪刀打一个洞,然后取100毫升的水,记时开始把水倒入水中。记录好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实验结论
1瓶盖上的洞打得大,滴水的速度就快,水滴漏时间就短;洞打得小,滴水速度就慢,水漏完的时间就长。
2漏水所需的时间与水滴滴完的时间快慢有关系。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实验名称 制作水钟 实验目的 设计制作水钟 实验材料 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实验结论
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实验名称 摆的观察 实验目的 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材料 秒表、摆锤(螺帽)、摆绳(棉线)、支架 实验过程
1、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2、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实验结论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实验名称 摆的研究 实验目的 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有哪些 实验材料 摆绳(摆线)、三个大小相同轻重分别是20克、40克、60克的摆锤、铁架、秒表 实验过程 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实验二: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实验名称 做一个钟摆 实验目的 研究摆长影响摆动次数 实验材料 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秒表、摆锤、金属圆片 实验过程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结论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名称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实验材料 硬纸板、木条、摆锤、秒表、剪刀、钩码、棉线、胶带纸 实验过程 1.观察计时器模型齿轮转动一圈的速度; 2.制作、调试1分钟齿轮转动2圈的计时器; 3.进行1分钟计时赛。
实验结论
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2 实验名称 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实验材料 小地球仪、蜡烛或手电筒、火柴、白纸、水彩笔
实验过程
(1)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实验结论 昼夜交替现象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时
间
2017
年
3月
7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实验步骤: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
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碎纸屑)。
实验分析: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带静电!
实验结论:
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静电现象)。
科学实验报告单(2)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认识灯泡构造与如何使灯泡发亮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短路的现象及其危害,学会检查电路装置,能区分断路和短路的异同。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
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分析: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小的灯丝再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循环的路线,这样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实验结论: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123组
实验名称:
认识简单的电路
实验目的:
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分析:要使小灯泡亮了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实验结论:电路中的电流必须形成一个循环的封闭的路线,小灯泡才能亮起来.科学实验报告单(4)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检测材料的导电性
实验目的: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实验器材: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能让小灯泡发
;纸条、塑料片、木片、橡皮……不能让小灯泡发。
实验分析: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实验结论:我们身边的物体有的是(导体),有的是(绝缘体)。
时
间
2017
年3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比较串联和并联情况下,灯泡的光亮强度
实验目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比较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3、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比较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串连电池的小灯泡最亮。串连小灯泡的小灯泡最暗。并连小灯泡和并连电池的小灯泡一样亮。
实验分析: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小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两节电池串连是3V,两节电池并连是1.5V
科学实验报告单(6)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观察一朵油菜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解剖是人们解决观察中遇到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验器材:油菜花1朵、镊子1、放大镜1、白纸1小张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1朵油菜花,2、把油菜花放在白纸上,用镊子解剖观察,解剖顺序是由外及内,要夹住各部分的基部。
3、说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数量。
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有4个花瓣,呈黄色;4个萼片,呈黄绿色;6根雄蕊,1根雌蕊组成。
实验分析:油菜花分成了4部分,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实验结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科学实验报告单(7)
时
间
2017
年
4月13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观察花的构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花的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白纸,镊子,各种花若干。
实验步骤:
1、用各种感官观察各种不同的花。
2、借助放大镜、镊子等简单工具对每种花进行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有的花只有雄蕊,有的花只有雌蕊,有的花没有萼片,有的花花瓣多,有的花花瓣少。
实验分析:有的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都齐全叫完全花,有的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叫不完全花。
实验结论: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构成和不同的特点。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10分)
时间;2017年5月16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用烘烤法检测小麦中的水分。
2、用燃烧法检测花生,小麦中的无机盐。
3、在白纸上挤压法检测脂肪。
4、用稀碘液检测淀粉
5、整理实验材料。(2分)
实验现象;1、试管口部有水珠2、燃烧后剩下白色粉末物质
3、纸上有油迹
4、变蓝
实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很多,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脂肪、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实验目的: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实验器材:面包、牙签、霉菌、塑料袋、冰箱、温度计、记录单
实验步骤:
1、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放上霉菌。
2、分组实验:第一组:让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滴十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中,扎进口放在桌子上。第二组两块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扎进口,一块放在冰箱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隔一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保持干燥的面包没有长,滴有水的面包长有,冰箱里的面包没有长,温度较高的面包长
了。
实验结论:
霉菌的生长需要获取
营养
和
适宜的生长环境。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四
年
级
下
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时
间
2017
年
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观察岩石标本
实验目的:了解常见岩石的鉴别方法,掌握三大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岩石标本(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放大镜、稀盐酸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
石英、长石、云母。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
气泡的现象。
实验结论;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经常是好几种混杂在一起的岩石。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四
年
级
下
册
班
次
实验组别
时
间
2017年
6月
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
比较矿物的反光情况和透明度
实验目的: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几种矿物、手电筒、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记录单。
实验步骤:
1、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
2、观察金属、蜡烛玻璃泥土、丝绸的反光情况,按反光强弱进行排列。
3、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按反光强弱进行排列是
金属.玻璃
蜡烛
丝绸
泥土。
实验结论:不同矿物
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不同,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
是
金属
矿。
第四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 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 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二:
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 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 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 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 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实验结论
1、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 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 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
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实验结论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 浮力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实验材料弹簧秤、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刻度杯、细线实验过程实验一: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实验二: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实验结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1
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实验目的 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材料 弹簧秤、钩码、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细线实验过程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目的 研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 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食盐、白糖、烧杯、筷子实验过程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实验结论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密度的液体对马铃薯受到浮力的影响实验材料 马铃薯、钩码、弹簧秤、清水、浓盐水、酒精、量筒、太平、图片、糖水实验过程 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烧杯里取一些盐水。
2、用滴管取清水往烧杯里滴(水要带颜色的)。
3、再分别在每个烧杯里倒入浓盐水、糖水和酒精。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实验结论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衣服能使身体加热吗实验目的 研究衣服本身是否能发热实验材料 毛线衣物、棉织衣物、可密封的热水、温度计实验过程 现分别测量笔袋和书本的温度,记录其数据;在测量外套分别包裹笔袋和书的温度,观察并记录实验结论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给冷水加热实验目的 研究水在变热、变冷过程中的变化实验材料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太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实验过程(1)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用橡皮扎紧(2)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实验结论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液体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 观察水在受热或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实验材料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实验过程
1、在平底烧
瓶里加满冷水,滴几滴蓝墨水,用带橡胶塞和橡筋把玻璃管口盖紧标记。2.把烧瓶放进热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做标记记录。3.把烧瓶拿出放进冷水里,观察水柱的变化,记录实验结论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空气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 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实验材料 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实验过程 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这样吸管内部就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用手(或其它热源)捂管子,但是不可用力。空气受热膨胀,上端水柱被挤出。实验结论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金属的热涨冷缩实验目的 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实验材料 酒精灯、铜球演示器、钢丝条、刻度尺、木块、图片、资料实验过程观察一个铜球,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未加热时,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把铜球加热后则,不能通过金属环。实验结论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目的 观察研究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 铁丝、热水、铁夹台、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等实验过程实验一: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实验二: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结论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传热比赛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材料 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实验过程把塑料勺、木勺、钢勺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加热,看哪个吸收热的温度最高。实验结论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 滴漏实验 实验目的 用水测量时间实验材料300毫升的塑料瓶子、100毫升的量筒、签字笔、铁钉、透明水杯实验过程在瓶盖上用剪刀打一个洞,然后取100毫升的水,记时开始把水倒入水中。记录好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实验结论 1瓶盖上的洞打得大,滴水的速度就快,水滴漏时间就短;洞打得小,滴水速度就慢,水漏完的时间就长。2漏水所需的时间与水滴滴完的时间快慢有关系。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制作水钟实验目的 设计制作水钟实验材料 美工刀、塑料瓶、时钟、尺子记号笔实验过程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
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实验结论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摆的观察实验目的 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实验材料 秒表、摆锤(螺帽)、摆绳(棉线)、支架实验过程
1、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2、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3、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4、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实验结论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摆的研究实验目的 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有哪些实验材料 摆绳(摆线)、三个大小相同轻重分别是20克、40克、60克的摆锤、铁架、秒表实验过程 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实验二: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实验结论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教
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做一个钟摆实验目的 研究摆长影响摆动次数实验材料 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秒表、摆锤、金属圆片实验过程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实验目的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实验材料 硬纸板、木条、摆锤、秒表、剪刀、钩码、棉线、胶带纸实验过程 1.观察计时器模型齿轮转动一圈的速度; 2.制作、调试1分钟齿轮转动2圈的计时器; 3.进行1分钟计时赛。实验结论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实验目的 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实验材料 小地球仪、蜡烛或手电筒、火柴、白纸、水彩笔实验过程(1)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实验结论 昼夜交替现象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第五篇: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自己弄好)
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
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
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实验过程 :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冰箱的保鲜室里,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实验现象 :
1、在实验1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2、在实验2中第1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
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 提出问题:根的作用有哪些? 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器材试剂:集气瓶、水、滴管、植物油、胶塞、带根的植物 实验过程: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小瓶里滴上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 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 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器材试剂: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 实验过程:
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 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器材试剂: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 实验过程:
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 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向地性。
器材试剂: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在实验一中,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实验二中,绿 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结论:植物具有向水性。
实验名称:仙人掌----莲
提出问题:仙人掌与天竺葵的区别有哪些?
猜想假设:两种植物的叶子蒸发水分的能力有所不同。器材试剂:仙人掌、天竺葵、大塑料袋。实验过程:
将仙人掌、天竺葵分别用大塑料袋套上,观察塑料袋内壁的变化。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仙人掌的大塑料袋内壁水少,天竺葵的大塑料袋内壁水多。
结论:仙人掌属旱生植物,自身蒸发水分能力弱。天竺葵属水生植物,自身蒸发水分能力强。
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
提出问题:冷水在热水中温度会不会变化呢? 猜想假设:冷水在热水中温度会上升。
器材试剂:锥形瓶、烧杯、温度计两支、铁架台、热水、纸板、冷水 实验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温度在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将盛有冷水的锥形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将打有两个孔的纸板盖在烧杯上。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冷水和热水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2℃和78℃,一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18℃和75℃,两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5℃和71℃,三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29℃和70℃,四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39℃和65℃,五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分别为50℃和61℃,六分钟后两种水的温度都变成了57℃。
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
实验名称:勺柄的冷热变化 提出问题: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猜想假设:热在同一个物体中是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
器材试剂:烧杯、铝勺、金属杯、金属锅、凡士林、酒精、蜡烛、热水、小棒、金属片、豆子 实验过程:
1、把铝勺放进热水中,用手捏住柄的一端,一分钟后有什么感觉?
2、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
3、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豆子,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另一端加热。
4、在金属杯的杯壁上粘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加热。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
1、勺柄的另一端在一分钟之后就变热了。
2、用炉火加热铁锅时,金属把上的豆子一会儿就掉下来了。
3、金属片上粘的豆子一会儿也掉了下来。
4、金属杯壁上的豆子一会儿掉了下来。
结论: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个物体中,热能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传热比赛
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物体传热能力比较强一些? 猜想假设:金属传热能力可能要强一些。
器材试剂:铝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凡士林、豆子、热水、烧杯 实验过程:
将不同材料的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的一端用凡士林粘上豆子,另一端浸入盛有热水的杯子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金属棒上粘的豆子很快掉了下来,而其它材料小棒上粘的豆子好长时间都不掉下来。结论: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其中金属传热能力最强。
实验名称:观察上升的空气
提出问题:空气受热以后会出现 什么现象 猜想假设: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器材试剂:画螺纹线的纸片、细线、蜡烛、火柴、实验过程:
用纸剪一个螺旋圈,把一条细线固定在螺旋圈中心,并悬挂起来,在螺旋圈的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观察螺旋圈的变化。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 :螺旋圈受空气推动旋转了起来 结论: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实验名称:风的形成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猜想假设: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器材试剂:实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实验过程: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左侧。
3、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4、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此时再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第一次观察时蚊香的烟是向上飘动的。第二次观察时蚊香烟 飘进了实验箱内又从实验箱内蜡烛上方的口处飘出。
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此时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实验名称:颜色与吸热
提出问题:物体的吸热能力与颜色有关系 吗? 猜想假设: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同
器材试剂:三个形状、材料相同的小瓶、大小相同的黑、红、白纸各一块、三支温度计、台灯。实验过程:
1、分别用黑、白、红颜色的纸将小瓶包起来,尽量包严。
2、分别向三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并同时将三个小瓶放在灯光下照射。
3、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
包黑色纸的小瓶内温度为19℃,包红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6℃,包白色纸小瓶内的温度为10℃。
结论:不同颜色的材料吸热能力不相同,黑色材料吸热能力最强。
实验名称:热水变凉 提出问题:怎样让热水变凉
猜想假设:与冰冷物体接触、增大容器表面积可以使热水变凉。器材试剂:一杯热水、冷水、形状大小材料不同的容器、金属管、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把一个盛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冷水里,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2、将热水放入大口的容器中,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3、向热水吹风,观察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4、把热水从一个杯子里倒入另一个杯子,再从另一个杯子里倒回来,反复如此。
5、把热水放入金属容器中,看热水是否要凉得快些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用热的良导体,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增大容器表面积,加快水的流动或者风吹等方法可以使热水变凉。
实验名称:褶皱断裂的模拟实验
提出问题:地层在互相挤压下会有什么变化?
猜想假设:地层在相互挤压下可能会出现褶皱甚至断裂。器材试剂:橡皮泥、小刀 实验过程:
1、将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就好比是组成地壳的岩层。
2、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3、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一刀或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石。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现象:当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时,橡皮泥会发生褶皱甚至断裂。结论:地球的地层在相互挤压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褶皱甚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