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下水取水技术的内容研究论文
地下水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以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现状来看,其再生速度同开采速度之间已远远不成正比。也就是说,现有地下水资源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表现为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施以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以更好地维持供需平衡。地下水取水技术,是开采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技术,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开采要求即是要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用水,同时还需要对地下水位做好有效控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做好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因此,分析地下水取水技术并致力于推动该技术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
1、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理念
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是水利相关部门的核心工作,随着近些年来地下水超采区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多地区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使得针对地下水取水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也纷纷出台。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相关政策不断累积与完善,但目前仍有多数超采区地下水位存在着持续下降的问题,无论是学术研究抑或是相关政策,都并没能够使地下水量达到预期值。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自身认识,本文认为其表现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多数超采区之所以超采,主要原因在于受环境或气候等影响,致使这些地区除了地下水资源之外的其他水资源尤其匮乏,一旦水资源供需不足,社会矛盾必然因此而激化,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成了“不得以而为之”;其次,针对一个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没能对可持续开采量予以精准测定,致使开采实践因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地下水位递减;第三,则是因更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违反规定而对地下水资源私自开采等问题,源于监管的缺失。由此可见,加强地下水取水技术的综合研究确保技术控制与管理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2、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与管理目标和依据
发展至今,地下水取水单从开采技术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发展至一定水平。不足之处在于,地下水取水作为一项大型工程,涉及面尤其广泛。在全球生态问题逐渐突出的新形势下,水资源的开采亦需要兼顾到开采效率和资源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从此角度来看,有必要正确认识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和管理的新目标和依据。
2.1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目标
地下水资源的测定,水位的变化实为最直观的依据。也就是说,一个区域的地下水含量或水位,直接反映着地下水资源量。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采地下水成为了人类社会得以维持生存的必要选择。但是地下水资源有限,虽然可再生,但需要时间,而社会的用水需求却日渐增加,一旦开采过量,则生态环境的平衡规则便会被打破,甚至于连地质环境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因此,地下水取水技术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将目标定位于保证供需关系平衡层面,也就是需要对地下水取水量进行必要地控制。
2.2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依据
根据地下水取水相关理论能够看出,保证地下水取水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既需要保证低下水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够保证供水量尽可能满足用水需求。由此看来,对地下水位进行合理化判断与设计,成为了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的核心举措。实践层面,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实际情况而对开采量进行划分,包括超采区、平衡区以及水含量充足区。也正是此区域的划分,才是决策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和管理的应有依据,需要差异化对待。
3、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建议举措
社会对于地下水的需求实为刚性需求,即便能够明确相关技术控制与管理目标且能够严格遵循相关依据进行取水技术管理实践,也很难精确维持地下水位始终平衡。为此,本文认为则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有效填补供水量不足的空缺才是更有利于缓解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应然举措。
1.1拓展水源供给渠道
不可否认,地下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渠道,但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可知,地下水取水占据人类用水总量的比例大约仅占1/5左右,只有北方等一些干旱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所占比例较高。由此可见,拓展水源供给渠道以用来弥补地下水资源供应的不足大有可为。这些其他类型的水源供给渠道包括海水淡化、江河湖泊、湖库水源以及雨水资源等等,甚至于有些工业用水在经过处理之后也能够二次回收使之成为可用水。因此不同区域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式拓展水源供给渠道。
1.2对地下水进行适当补给
对地下水进行适当补给是保证地下水资源达标的一大可行举措。具体而言可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嵌入各种形式的人工入渗设施,有利于促进地下水量的充足。目前,我国地下水补给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包括含水层的有效利用、地面沉降的控制以及地下水取水资源的扩大等等。因此可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多建拦水坝,广泛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等,对地下水进行更多补给。
1.3调整地下水取水规划
地下水取水规划技术的应用对于地下水位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取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保证取水规划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作用于地下水水位使之最大化平衡。而若是规划不合理,则将有可能加剧水资源不平衡状况。为此,有必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在保证地下水取水量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对地下水取水布局做出合理化调整,以提高地下水取水技术水平。
4、总结
综上所述,地下水作为紧缺的资源,取水技术直接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供给问题,不容忽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树立正确的地下水取水技术控制与管理理念,明确取水技术管控目标和依据,并尽可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渠道推动地下水取水技术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袁普生,殷春霞,王丹.国外地下水取水计量设备和技术发展概况[J].中国水利.2009(03)
[2] 张继路,蒋咏.我国地下水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苏水利.2014(01)
[3] 赵辉,高磊,董四方.近期我国地下水管理重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3(01)
第二篇:取水许可(含城市地下水)办事指南
取水许可(含城市地下水)办事指南
一、实施机关 市水务局
二、承办机构 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
三、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大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四、条件
(一)申请人资格条件
凡属于以下取水情形的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当到大连市水务局办理取水许可申请:
1、在碧流河、复州河、英那河上取地表水或日平均取地下水3000立方米以上的;
2、跨区(市)县取水的;
3、在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以及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取水的;
4、市辖区域内取用地热水、矿泉水的;
5、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范围内取用地下水的;
6、在承担城市供水的水库内取水的。
(二)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取水申请文件一式二份;
2、取水许可申请书一式二份;
3、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4、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5、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取水许可申请的标的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时,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文件。
五、程序
1、申请:申请人到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水务局窗口申报,并提供取水申请等材料。
2、受理:审批窗口对有关材料初审后,如决定受理出具书面凭证;如申请材料不全或内容有问题的,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全部需要补交的材料;如不予受理,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告知申请人60日内可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并告知行政诉讼的权利及时限。
3、审查: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查申请材料;
由工作人员(两人以上)现场勘察(相对人应到现场);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时,要告知利害关系人,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4、决定: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核相对人提供的有关文件及材料,提出初审意见并分管局长审批,批准后加盖行政审批公章。
如不予许可,作出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60日内可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并告知行政诉讼的权利及时限。
5、办结:申请人持批准文件建设取水工程,经市水务局验收合格后,发给《取水许可证》。
六、数量
我市实行用水总量限制,批准的取水许可总量不得超过全市用水总量。
七、期限
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不包括举行听证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时间。
八、收费标准和依据 办理取水许可不收费。
九、联系电话 82721526
第三篇:地下水环境保护论文
地 下 水 环 境 保 护 论 文
班级:地质
1102班
姓名:曹东 学号:2011080404 日期:2013/5/30
地下水环境保护论文
姓名:曹东 专业:水文与工程地质1102班 学号:2011080404
黄河水院水资源工程系
摘要: 水污染是指排入天然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上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了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了不良的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以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为了确保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利用水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有效地防治水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原因;措施
1、前言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由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所构成的二元动态循环组成的。所谓的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生活好生产从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在利用以后产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又排放到天然水体中去的水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水收到了污染。
2、水污染现状
2.1 世界水污染现状
2.1.1
由“水援助”和“泪水基金”这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
报告还说,水污染问题在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时,孟加拉首都达卡市的人口只有25万左右。但是,30年后的今天,住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经超过1000万人。该市的一位政府官员日前抱怨说:“如今,达卡市的许多地区简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粪池,成千上万的市民长期喝不到清洁的卫生用水。而且,上述情况每分钟都在恶化„„”
报告认为,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导致全球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主席布伦特兰女士说:“干净的饮用水和恰当的卫生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出一项解决全球水污染问题的“两步走”发展规划,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长期喝不到卫生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争使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能喝上卫生用水。这份评估报告主要依据的是对各国地表及地下水质量、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关水资源保护、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执行情况等内容的考核。
评估报告称,由于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所含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
2.1.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污染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健康。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腹泻、肝炎、伤寒和霍乱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条件的家庭都给自家的自来水设施安装了净水器,桶装纯净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目前在印度市场上销售的12种软饮料,有害残留物含量超标。有些软饮料中杀虫剂残留物含量超过欧洲标准10倍至70倍。
其实,印度政府早就认识到水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早在1987年,印度就制定了《国家水资源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有关机构必须定期对全国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根据这一要求,印度已经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地下水资源调查统计和水位、水质监控网络。
据印度水资源部提供的资料介绍,印度全国现有约5万个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控站,在不同地区打了近1.5万口监测井,每个监控站每年4次定期检查当地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到警戒线的地区,政府机构会禁止开掘新井。
此外,印度政府近年来开始限制使用造成水污染的化肥、农药,对属于“排污大户”的工业企业也发出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印度环境部及地下水资源管理局还有权审查所有矿业和基建项目对地下水资源的可能影响,作为政府审批项目的参考。
但是,印度水资源部的库尔马认为,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印度水污染问题仍未解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印度过去的水管理理念只将水作为一种消费性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向当代社会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忽视了“细水长流”。其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水质差、水量不足都会制约社会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印度有关人士呼吁,政府应用创新方法保障“21世纪的水安全”。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2221)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癌,18种促癌,56种致突变:肿瘤)。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2亿人饮用自来水,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
2.2 中国水污染现状
2.2.1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
2.2.2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44%;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目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3、水资源保护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某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64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跨流域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必在实行;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福利水”制度,水没有被当作一种经济商品对待,所以,在水资源的配制上,市场机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当前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同时,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也是保护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内容。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中国水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中国水务行业应该有万亿元以上的空间,到2005年仅污水处理一项就有4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由于“水”带有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严重制约了水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种情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当得到转变。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总结
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是极不科学的.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水资源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影响经济文化生活、城市兴旺发达的制约因素,又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已查明,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共有13.86亿立方千米的水体,从理论上说是不少的。但以上水体中97.4 7%是咸水,即海水,不便利用。淡水只占 2.53%,约 0.35亿立方千米,而在这部分淡水中,又有68.69%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的大陆冰川,人们一时还难以利用。实际上真正可供人类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不要让这点仅有的依靠随风而去!参考文献
柯礼聃.中国水法与水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郭生练.水问题研究与进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崔延松.中国水市场管理学.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澳)水改革高级指导小组.鞠茂森,张仁田等译.澳大利亚水交易.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李曦,雷海章.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刘昌明,陈志恺.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马水庆.黄河水政水资源研究论文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手册(1992~1993).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 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阮本清等.流域水资源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钱正英.中国水利.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四篇:论文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论的指导。本文意图通过对体验营销的研究,开阔企业的视野,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营销理论,也为企业在即将来到的经济阶段——体验经济阶段的营销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使企业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获得更好的市场业绩。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体验营销实证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前人理论的归纳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本论文的基本内容首先本文从体验经济时代来临出发,描述了体验内涵,完整的研究体验营销的定义、特征、实施策略、以及与传统营销的异同,顾客全面体验与核心体验。最后用星巴克和IBM体验中心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治理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治理研究
摘要:本文叙述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方法与治理研究以煤矿开采地区为例说了其情况与问题。论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水环评工作的等级划分原则、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针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污染物组分的分析,考虑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做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最后,对防治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煤矿开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煤炭开采包括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其中井工开采占94%左右不论哪种开采方式,均易产生地下水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复杂多样,在煤炭开各个时期(采期坑排水期以及矿山尾矿矸石堆积期)都可能对地下不同位置(浅层 中层和深层)改变地下水场流及补径排条件,对地下水资源水量、水质、[2 - 6]水平衡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
1.1 水量与水循环影响
水资源和煤矿共处于一个地质体中,通常施工单位为了能够维持正常的采矿模式,确保采煤工作面能够横向和纵向的发展会在采矿的同时把工作面周围的水和潜在的水全部排出开采使围岩变形和移动,煤系地层上覆岩层直至地面,出现
[7]冒落带弯曲带和垂直向裂缝带 煤系地层中的水和散松岩类地层中的水快速向
下渗透,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浅中层的水位逐年被下降并被输干;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深层含水层的水也被截留转化为矿坑水被排出,以矿井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范围和幅度不断扩大,在其影响范围内,地下水流动加快,储存量不断减少[4]
因岩层破坏和地表裂隙或塌陷作用,原有的蓄水构造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发生变异[8 - 9]地表径流与采区上含水层与采区之间的水力联系通过采动地层沟通[4] 地表径流基流和潜流中各有一部分或全部由以横向运动为主,变为以垂向运动为主,向矿坑汇流转为矿坑水或渗透地下转为地下水的运动;同时,降雨入渗速度加快 蒸发量减少地下水则由以前的基流和潜流排泄为主,变为以矿坑排水为主[2];同时,因局部承压水转为无压,含水层变为透水层,地下水调蓄能力降低,向地表水补给量减少这样整个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河水断流,一定程度上加剧地区的供水紧张问题。
1.2 水质影响
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受污坑井水和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
1.2.1 矿井水造成的水环境污染[4 - 10]
矿井水的污染一部分来开采过程中的井下粪便,煤沙尘,废坑木的腐烂,废机油 废酸液,井下洒水及防火灌浆水等,一部分来自煤层围岩中的硫化物矿物与氧气水接触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球化学反应产生的酸性矿井水这些污染物包括汞铅铬等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无机毒物以及无机酸盐类和无机悬浮物等受污染的矿井水在大量未经处理的情况下,一部分通过岩层
裂隙直接下渗到下腹地层,一部分排出地表后,首先污染地表水,继而在流经碳酸盐岩渗漏段时,或随河沟循环流动时再次入渗地下污染地下水此外,大气污染通过大气降水入渗也会产生地下水。
1.2.2 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水环境污染[4 - 10]
露天堆放的煤矸石长期经风化降雨降雪淋溶和自身所载水分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理化变化,有毒有害成分随淋溶水向地下渗透,在土壤中浓缩聚集,向地下水中迁移,污染地下水资源其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包括硫化物,碳酸盐类混合物,可溶性无机盐以及汞砷氟氯等微量元素此外,选煤厂在煤炭选洗的煤泥水接纳矿区污废水的塌陷坑水体,对地下水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水循环失衡状态下,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煤炭开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和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水资源,为项目实施提供决策选址管理等科学依据主要涉及确定评价等级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11 - 13]
2.1 评价等级的确定
2.1.1 项目分类
依据导则[12],Ⅰ类项目指在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Ⅱ类项目指在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依据前述分析和导则项目分类,煤炭开采属于Ⅱ类但考虑目前企业节水意识增强,矿井水多能全部回收,水质污染多因煤矸石等固废堆积,因此建议井田(矿田)开采范围确定为Ⅱ类,煤矿工业场地和排矸场地确定为Ⅰ类,进行分区域分类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1.2 评价级别的划分
Ⅱ类项目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矿每年疏排矿井水超过2亿 m3,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的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1 - 10] 依据导则中的建设项目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和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这三项指标,很容易判断煤炭开采评价级别为二级及以上[12] 评价级别判定时,地下水排水量应采用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矿井(田)地质勘探报告中确定的矿井(田)正常涌水量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的划分中,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建议按水利部公告[2006]第 2 号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公告中规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执行。
2.2 现状调查与评价
依据导则[12],煤炭开采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包括开采项目建设 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以
及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如已有 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迹等),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等主要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2.2.1 现状调查监测
地下水的现状调查监测包括污染源调查地质现状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试验。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调查按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建档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 煤炭工业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仅限于工业场地排矸场地附近,对于矸石属性鉴别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煤矿建设项目,建议煤矿建设项目污染源调查按工业场地排矸场地确定的评价类别和级别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工作,井田(矿田)开采范围可简化污染源调查工作除项目自身污染源调查外,同时搜集已有污染源调查资料。
地质现状调查包括一般性地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和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具体参见导则针对煤炭开采项目,调查应注重对评价区土壤和植被状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集中供水水源地或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 深度以及开采历史)与项目位置关系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2.3 影响预测
影响预测是对建设项目在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对地下水水质水位 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预测。
2.3.1 预测范围与时段
预测范围可与现状调查一致,由于煤矿建设项目井田(矿田)范围较大服务年限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且项目的工程设计仅对项目投产20 年的工作面进行排产方案设计,因此,建议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重点进行运行期前20年煤炭开采影响范围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2.3.2 预测因子与方法
Ⅱ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相关的因子(如水力联系裂隙带高度变化水资源破坏量等)煤炭工业场地Ⅰ类二级评价除考虑矸石场外,还应考虑选煤厂;矸石场的源强就是淋溶液;选煤厂的源强重点考虑煤泥水储水池 5% ~ 10% 渗漏;污染因子重点考虑重金属有毒有害元素,具体指标选择,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特征排污种类排污去向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概况,结合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确定评价因子。
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预测法依据导则 [13],一级评价采用数值法;二级评价中当井田(矿田)水文地质条件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当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煤炭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不会直接导通潜水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时,可采用解析法。
2.4评价与措施
结合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建设 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不同排污方案及不同防渗措施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 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根据评价结果的对比,推荐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13]
同时,针对项目方案制定预防保护措施与对策,如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制定,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等。结语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深远,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导则的出台,改变了以往的地下水评价工作深度与重点参差不齐的局面,对煤炭行业规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煤炭开采对下水环境水质水量的影响;结合导则,讨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提出煤炭开采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按Ⅱ类项目执行,评价级别为二级及以上;必要时,可对井区(Ⅱ类)和排矸石场等(Ⅰ类)进行分区评价;选择监测评价因子时,应综合考虑常规指标 国家和地方控制污染物指标以及煤炭行业特征污染因子;评价结果应包括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建议。
参考文献
[1]段颖,段云海.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32(8): 176 - 178.
[2]周进生,王剑辉,党学亚. 矿产开发对地下水失衡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以陕北煤炭资源开发为例[J]. 中国矿业. 2009,18(12): 52 - 55 .
[3]潘桂花.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J]. 地下水.2010,32(1): 61 - 62 .
[4]海龙,梁冰,白国良. 煤矿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渗流问题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7,22(1): 25 - 28.
[5]孙博.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 122 - 124 .
[6]徐耀先,杨健. 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治理研究
[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28(5): 71 - 74 .
[7]纪万斌. 塌陷灾害与防治丛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8 .
[8]白喜庆,孙占起. 煤矿开采诱发的水环境问题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121.
[9]孟凡生,王业耀. 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问题探析[M]. 地下水. 2007,1,29 .
[10]张健. 浅谈煤矿地下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灾害治理[J].四川地质学报. 2009,29(6): 219 - 221 .
[11]朱学愚,钱孝星.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J]. 水资源保护. 1998,(4): 48 - 53.
[12]HJ610 - 20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地下水环境[S].
[13]王江丽,康静文. 煤炭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1(9): 188 -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