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正式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单独成一行,留念。
我是一名脑残型文盲,根本没有选择与评价书籍的能力,更没有只看经典原著而进行自我升华的本事。所以,不设防,随性,随机,相信开卷即有益。之后或好或坏,全凭我自己的造化了。
书中的“谈多元宇宙”“无言之美”以及“谈美”三篇短文,堪称伟文。我的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对这三篇短文的赞美了,来个无言之美吧。最惊叹于作者的分类方法以及说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达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的这些分类,也将会是我今后所采用的分类。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去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有三个这样的宇宙。第一个为“道德的宇宙”或称“实用的宇宙”,第二个是“科学的宇宙”,而第三个则是“美术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与社会俱生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采取的是实用的态度。这里是实际生活,在这里“有所为而为”。“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科学的宇宙“中,价值标准只是真伪。在这个宇宙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他们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美术的宇宙“也是自由独立的。美术的价值标准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恶,只是美丑。在这里,我们需要脱净了欲念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去见那叫做”形象“的孤立绝缘的意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居然可以这么分类,还是,就应该这么分类?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2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一生有多部美学创作和译作,对我国的美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开明书店1929年出版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作品是以中学生为读者对象针对当时国内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迷茫、彷徨、苦闷以书信方式撰写的。它由夏丐尊的序、十二封信、两篇附录、一篇代跋组成,文体舒缓,娓娓道来,对文学、人生、升学、审美以及情理等多个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作品篇幅较小,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一版再版成了当时的畅销书,朱光潜也成为了广大青年的朋友,《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可以说是朱光潜的奠基作。这本书不仅对当时青年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亲切,整部作品朱先生都是以朋友的口吻和读者平等对话,信中以“你”为对象写,读时感觉像一位朋友正在与我轻松对话,每封信署名“你的朋友”让人备感亲切与真诚。并且作者在阐明问题时不是站在高处谈大道理而是走近读者举出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读者谈文艺谈人生,这种方式是读者最喜欢,也最容易被读者接受。“谈读书”他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和怎样读书,他没有告诉我们必须读哪些书而是举出自己爱看的书和读书的经验指导读者自己选择书籍。在第七封信“谈升学与选课”时作者又结合自己在高等师范学校选国文课的经验,说明选课要符合自己的兴趣。“谈摆脱”是说要懂得舍弃,但不仅是舍弃而是有取舍的舍弃。其中举了“禾”、“禹”,他们都是作者的朋友,也就是说作者完全把自己摆在和青年们平等的位置上将心比心的谈这些事。“谈人生与我”信中作者剖析了自己的人生观,让读者触摸作者的心灵,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这种仿佛和作者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真的让人很放松,不会因为他是大家就让人觉得他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反而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温度。
其次就是这本书写的是青年们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写得很有趣味一点也不枯燥,让人爱不释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每篇信都很有意思,看了一篇就想看下一篇。可以看出作者在写这些信时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将深奥的理论问题融化在读者熟悉感兴趣的事物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得既活泼又生动。像“谈静”,“动”是要活动才能保持生机,提倡在活动中排解烦闷,“静”是要保持心灵空明才能在静中领略生活中的趣味,要让青年们懂得生命是动静结合的。他举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者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后面还引了日本小林一茶、陶渊明、王摩诘的诗作来说明静的趣味,读者就在看这些可爱例子的时候知道了生活中是充满情趣的要懂得领略生活的美。“谈作文”他举了几个大文人作文章的趣事典故,“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以一群游客看蒙娜丽莎的表现引起读者兴趣,信中有趣吸引人的地方还很多,对于浮躁的青年人抓住他们的兴趣给他们讲道理才能使他们听进去,朱先生对这点很清楚,这整本书都紧扣当时青年人的'心态和最关心的问题来写,很多问题即使是80多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看似平凡却包含有很深的思想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它教会读者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作者毫不吝惜的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待人生的方法,价值标准与读者分享,这种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处在迷茫中的青年们犹如一盏明灯让青年们找到正确的航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出现在附录二,而他在《谈美》里也多次提到了这个观点,它是朱先生的人生理想,就是要超脱个人的欲念牵绊,执着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们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书中谈到的这么多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真心的劝导青年们要正确看待人生,眼光要放长远,要踏踏实实的下真功夫,要注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随大流只考虑功利的东西。今天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参加学生组织或做其他什么事的时候往往也犯功利的毛病,只是想到这样做会对自己升学找工作有帮助,却不去想想自己到底想不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且要脚踏实地的做,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无言之美”可以说是这本书中最易看出美学知识的一篇了,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诗画音乐等含蓄留有余地的美学原则,还可以领略到作者的生活态度,艺术的生活是超现实的生活,当在现实生活无能为力的时候暂时到理想的生活里去,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调节,好更好的回到现实的生活去改造。要怎样才能做到艺术的生活呢那是美术家音乐家们擅长的,就是要有一颗审美的空明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想看到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的,都会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启发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一本书,不仅是对当时的青年们对我们现在的青年朋友也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教我们看待人生的方法,引领我们到美学的世界,是很值得欣赏的一本书,青年朋友们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3有感而发吧,我看了这本书后,总想写点什么。
好像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也同大部分青年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着,粗陋肤浅高谈阔论,有时不知道自己在说些干些什么;或许我有目标,但又因为某些因素而未能实现。我们都觉得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我们还差了很多,还有很多能做的更好。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说的没错,这简直是我们青少年的通病!
我是该好好反省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我学东西,是贪容易;在有问题时,从众心理太大;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大多数时间,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就是太浮躁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读一读这12封信。
现在科技是进步了,但是以往那些“十年一赋,三年不窥园”的人都不见了,现在的青少年呀,都少了些耐力与激情,少了之前人们不计失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努力的勇气和决心,少了遇事冷静从容不迫,少了生活的动力……
而现代人更多的只是不重基础,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做些毫无意义的事。
也许我们是该想想,不脚踏实地,怎能仰望天空?
我懒散了这么些天,这么多年,早就应该觉悟,可是依旧这样过下去,呵呵,好多人不就像我一样迷迷糊糊过了一辈子吗?!好在现在还不算晚,不算晚……
我应该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要成天空想,玩乐。
我“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世俗图近利。要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索嗤笑的呆气和想象,能景仰不计成败的坚苦卓绝的努力。”
希望有些有志青年能够好好看看这本书,看看我的这篇文章,看看自己的人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4早晨醒得早,花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一、谈读书
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实践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二、谈动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微型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三、谈静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世界是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不安所有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5读书甚少,偶尔得知朱光潜先生,遂购来几本其作品。近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此为作者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虽过去近百年,但今读来仍为之共鸣。作者用这十二封信,推心置腹,对青少年正遇见的、很关心的话题,读书、作文、升学等等,抒其意见,用浅析的语言娓娓道来。
劝青年多读书,每天那怕读三五页,几年读下来,收获也非常可观,所谓积少成多。直言,能不能读课外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许多成大业者,其学问多在忙碌中做成。有了读书的兴致,就有可能在纷扰的诱惑中,多出一份抵制的力量。要读书,则应读有价值的书。读无价值的书,或许无害,但浪费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劝青年在好动的天性之中,要培养能静的能力。静的修养,能让人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大帮助。常言说,冷静处事,于静中才能思考出妥当的办法。
劝青年无论是选课,还是择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与兴趣资禀相近,可以发挥个人的才告,效用于社会。无论是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不是顶顶重要的事。人生最重要的事,应该是生活,享受生活。享受,不是颓废,不是享乐主义,而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做学问为事业,而忘却了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意义。不应当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而应当亲近自己的兴趣。一味地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及自身兴趣的人,对于生活的真谛并没有很好地领悟到,对于生活的乐趣也就并没有很好地体会得到。实际上,对于事业和学问,兴趣能帮其很好地助推其升华。
劝青年在基础求学阶段,于读书时要广开宽度,不必一味求专。没有足够的宽度,就形成不了专而深的精度。学知识,须知学问是有机的系统,学科之间常息息相通,牵此而动彼。譬如,文学中史学、生物、哲学等知识,如果只想通一窍,而置其它于不顾,那只能走向一窍不通的结果。
上次看见六六写的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在国内读完初二而后随父母赴英读书的孩子,谈到了中英教育差异。记得这孩子谈了三点最大的不同:一是中学基础学知识求宽度,不求深度,哲学,心理学等等都要学,还有诸如裁缝等选修课。二是注重求学能力培养。这女孩说,不要认为国外读书很轻松,实际上比国内更累,因为老师追得很紧,留下的作业,得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才能完成,学习到半夜是常事,但累而不郁闷,每完成一个项目,心中油然而生成就感。三是自信心的培养。这女孩在国内读书时成绩不拨尖,而不大受老师待见。后初到英国,语言能力弱,一度认为兴许长大后只能从事粗糙的体力劳动,但老师和同学们,夸她,帮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来英国三年时间内得到的夸奖比前十几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待到六六问她今后的大学目标时,她微笑而又坚定地说,考牛津,当然是牛津,因为她优秀啊。
在其中一篇《谈在卢浮宫的一个感想》中,作者结尾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这番话,过去近百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耐苦,应该说这样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扭转和改变。甚至可以说,更为严重。
昨天去听课,讲者头衔为北大客座教授,讲解《弟子规》。听了一天课,感觉犹如街头摊贩在吆喝得起劲,却又实在又无货可售,其动作神情堪比传销者,信口开河。今再听某大学历史系教授讲国学,感觉实在很有收获,肚里有货,出口自然有据有观点,是兜售学问者不可比者,可见在其学科领域,还是费了功夫。能不能耐住,是不是在认真做事,随着时间过去,其功效就像女人怀孕一样,终究会显现出来。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作者用这十二封信,告诫青年朋友眼光要年得长远点,务一求短期效应,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学会生活,忽随了世俗图近利。虽当初为写给青年所用,但今读来仍受益。读后,推荐杜同学可一读,不知有兴趣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6今天上午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其中一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对此我深有感触。
文章一开始先指出了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中,对于社会的不同偏重点的认识。接着从中西方思想文化中,解释了认识差异的来源,其次承认这两种认识都有其合理性。最后,朱光潜先生提到了“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的问题,并且解答了中国青年如何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好的问题。
诚然,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一个人能够影响社会不在少数,但个人的力量太过于薄弱并且容易动摇。而我认为社会也应该有反作用于个人,我们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社会要肯定积极的个人力量,抵制腐朽落后的因素,充分地尽到社会应尽的责任。
书的内页中写道,在上世纪半叶中,山河破碎,国家风雨飘摇。朱光潜先生为了解决社会困惑,鼓舞青年人从而写下了这本书。“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如雷贯耳,激励了无数骄阳青年发奋图强,为国为家奉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作为少年之中的一名,我们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纵使个人的力量十分渺小,但有无数的少年。“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只有每一个人都不放弃自己的坚定信念,立足于当下,脚踏实地,那么一定能够建设好中国社会!
朝为学堂读书郎,暮成华夏复兴者。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做好青年应做的份内事,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统一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值得每一位青年人都抽出时间进行品读。
第二篇: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
今天上午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其中一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对此我深有感触。
文章一开始先指出了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中,对于社会的不同偏重点的认识。接着从中西方思想文化中,解释了认识差异的来源,其次承认这两种认识都有其合理性。最后,朱光潜先生提到了“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的问题,并且解答了中国青年如何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好的.问题。
诚然,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一个人能够影响社会不在少数,但个人的力量太过于薄弱并且容易动摇。而我认为社会也应该有反作用于个人,我们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社会要肯定积极的个人力量,抵制腐朽落后的因素,充分地尽到社会应尽的责任。
书的内页中写道,在上世纪半叶中,山河破碎,国家风雨飘摇。朱光潜先生为了解决社会困惑,鼓舞青年人从而写下了这本书。“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如雷贯耳,激励了无数骄阳青年发奋图强,为国为家奉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作为少年之中的一名,我们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纵使个人的力量十分渺小,但有无数的少年。“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只有每一个人都不放弃自己的坚定信念,立足于当下,脚踏实地,那么一定能够建设好中国社会!
朝为学堂读书郎,暮成华夏复兴者。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做好青年应做的份内事,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统一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值得每一位青年人都抽出时间进行品读。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2
近日,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书是作者以朋友的身份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书中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虽是若干年前所写的信,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仍然适用。读完此书,我感受到了朱光潜先生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以及殷切的期望,让我认识到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更是启发我在工作岗位上要用奉献和服务来磨炼自己,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奉献是一种境界,是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的过程。在看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工作中勤恳付出、全心全意服务司乘的信念。“有一份热放一份光”这虽然是一句口号,但这也是我对于自身的要求,作为青银高速的一份子,虽然大家的岗位不尽相同,有与朝晖星辰为伴的收费员,有不怕酷暑不畏严寒的养护工,但是我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海塞说过,“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本书中,朱光潜先生也多次提出青年应该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对我们而言,为过往司乘提供最优质舒心的'服务,提供快捷畅通的道路,就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以,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位青银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格和职业操守。
服务是青银的名片,作为青银人,我们应该让这张名片熠熠生辉,让“满意在青银”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传递给每一位司乘。收费站作为一个服务窗口,收费人员的服务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亲切自然的微笑,热情甜美的言语问候,娴熟规范的肢体语言,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展现出来的美好行为。我们要用热情和耐心去服务和帮助司乘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带给司乘人员温暖,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为实现“满意青银”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的努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认识到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理想和目标去奋斗,用奉献和服务来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3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下面就我对本书的《谈读书》的章节谈谈我的想法。
朱光潜先生在第一封信中侧重谈及读书兴趣的培养以及选择性读书的问题,并推荐了很多书目让我们来阅读。我自身对读书是有一种能拖就拖的想法的,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
书中写到读书的重要性,而读书在现代似乎更偏向于上学时,人们所读的教科书的内容。现代青年的生活充满着无形和有形的各种诱惑:手机、电脑、平板......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年沉迷网络游戏之中,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抽点时间,读读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对自己的修养也会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读什么书的.问题。现在读书是很方便快捷的,手机在手随时随地便可阅读。但现在网络上充斥着是各种没有营养的垃圾书籍,就像野草般,嚼之有劲,而食之无味,更无法下咽,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正如书中所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另外,书中教我们的关于读书的方法也是非常受用的。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第一遍应快读,着眼在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应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应用笔记录纲要、精彩部分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的思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充满魅力的书,对我们现在的青年朋友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教我们看待人生的方法,引领我们进入美学的世界,是很一本青年朋友们都不应该错过的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4
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让我感觉相见恨晚的书。从翻开第一页的那刻起,我就知道它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我的枕边书,陪伴我度过悠长的时光。
十二封写给青年的信,就像十二次面对面促膝长谈。从读书到为人处世,从步入社会的迷茫到职业选择的困惑,再到婚恋抉择、人生道路的.选择,朱光潜先生就像一位“忘年交”,以朋友的口吻告诉我许多人生道理。
第一章重点谈读书。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他用富兰克林在印刷局做小工也不忘读书、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也不忘读书这两个事例,以朋友的角度建议青年人要有决心和毅力坚持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他粗略介绍了读书方法,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读到精彩处要边做笔记边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是一种理想的冲突,悲剧就是在理想和冲突之间产生的。例如,我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又没有勇气换喜欢的工作,天天说着想要改变又没有行动,每天只能活在痛苦中。生命的旅途中有千千万万条道路,但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我们能够认定一个目标,坚定信念,专心致志向那里走,就能够摆脱烦恼,迈向真正的自由,挣脱桎梏,开出灿烂的花。
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的一件乐事。朱光潜先生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春晖中学担任英文老师。这所中学聚集了一众优秀文人,比如朱自清、丰子恺等。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朱光潜很快融入其中,与他们结为了好友。他在书中所说:“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的熏染力量要居大半。”学会筛选朋友,与益友结伴而行,我们才能走出井底的狭隘,看见辽阔的苍穹。
读一本书恰似行万里路。朱光潜先生以丰富的阅历、温润的态度,引领了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他给青年的一封封信,指引我穿越困境与迷茫,照亮我砥砺前行的人生之路。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5
在序中,朱光潜明确地指出,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是近视,贪肤浅的近利,一位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朱光潜的言辞犀利,但却说明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但为什么朱光潜会提出“一蟹不如一蟹”和“一蟹仍如一蟹”的说法呢?难道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吗?
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青年人需牢记自己的使命,勤学苦练,用长远的目光看未来,不能够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不能像愚公移山里的智叟一样没有长远眼光。如果连青年人也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那不正印证了朱光潜的话了吗?
朱光潜对朋友写下的十二封信中,都能看出作者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人。在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中,作者提出“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需实施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青年人需要创新来推进时代的发展,若墨守成规,那便止步不前。社会的发展需要驱动力,就如门锁在生锈时也需加一些润滑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静态的事物,那么一切都将是可变的,可以富有创造的。如果永远不愿意跨出那第一步,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在第七封“谈升学与选课”的信中,“至少在大学头一二年中,你须得尽力多选功课,所谓多选功课,自然也有一个限制,贪多而不务得,也是一种毛病。我是说,在您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选课这一个话题与我们息息相关。我认为大学生在选课时应该选自己感兴趣的功课,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每次在选课前,我都会十分谨慎和纠结。我考虑的是机会成本如何最大化。课程种类繁多,深思慎取才是上策。但具体的方法还得根据不同的人,我不敢胡乱指点。
在第十二封“谈人生与我”的信中引用了《无言之美》: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我认为拼搏努力的人生才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呆板无趣的.生活与机器人的麻木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反反复复的,同样的工作只会让我们觉得枯燥乏味,也会拉低工作效率。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个人在岔路口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虽没有作者想的那么深远,却只知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走,它只是属于你自己的。为了不留遗憾,我愿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换取那快慰。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6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读到这本书的第三封信。无顾于世间的喧哗,跟着作者,静心地继续分享下去。
本章讲的以“静”为主题。与第二封信中的“动”作对比,这里的“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所谓“静”就是利用我们的感管区,感受周围的事物,将反馈过来的信息处理,大脑略加思考,形成自我感悟的过程。用一个词来讲,便是“领略”。当一个人内心真正静下来的时候,每一件事物、细节都会变得生动有趣,这便是书中讲的“静趣”。
静是人的心灵的平稳,不浮躁,善思考,方能生趣。人生是有动静结合的。学习时,若心间平衡,不苦闷、烦躁,就能达到学人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在小时候,专门跑到人群噪杂的地方读书,锻炼自己的心静。所以,只有静时,才能对一个事物,有更多的充分思索和了解。正如作者所说:“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的帮助”。
静,也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心中有静,对着自己有趣的朋友,并不必多谈话。只要默然相对,心神领会,便可觉得朋友间的无上之乐。
静方能生慧,静中生趣。学人合一,方可无敌。我们一起领略静的意义,在学习中,动、静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心情才平静,心态才平稳,态度才阳光,人生才更具有意义。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7
很早就听说,《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无穷无尽的“百科全书”。今天翻开第一页,竟直戳我的痛处。
第一封信开头便引人深思。《谈读书》,令我不禁心头一震,难道读书真的需要方法吗?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文中写了读书的重要性。与其精心布置好的“现吃现食”课书相比,我们主要应看的'是课外书籍。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更注重是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富有想象力的书。
这便给我一个有效的选书方法。要挑选自己喜欢的,想象力丰富的书。我再也不必在新华书店的文学类、哲学类等之间,愁眉苦脸的挑选一本书。再说,那种挑选书籍的方法,也是死气沉沉的。为何不去挑一本自己所爱的书去读呢?作者也在书中说,如果自己能在课外发现好的书籍,对于自己所讨厌的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此浓厚起来。由此可见,读课外书,会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文中结尾部分,作者又为我们强调了读书的方法。正所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用心去读!用心去读!用心去读!这是读书的最好的方法。
这仅仅是经典中的一粒金沙。这本书中,仍有许多新的知识,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理解,去掌握。它在引导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学会读书,读充满正能量的书,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古典文学,读有利于人生成长的书。
我爱读书,更热爱阅读。用心读书,用心理解掌握一切。愿读书伴我终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8
又过了一个小时,窗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寒风冽冽,我自刻苦。我读完了这本书中的第二封信,心有所感。
这封信的内容,绝对是生活实用小妙招里,最妙的那一个。文中写了“烦恼”与“理解烦恼”,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仿佛就立刻打开了人们的心扉。抓住了人们内心最柔软、脆弱的地方。文章中,也列举了很多例子,来抛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篇文章的主题,便是用“动”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动”是为了让我们有事儿去做,忙起来,才能寄托、解决我们心里的愁闷。我那把“心静自然凉”,常常挂在嘴边的妈妈,终于给了反驳之机。一个心烦的人,如果整日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呆着坐着,心中的不满情绪会越积越多。最终,可能会成为心中昏暗的阴霾。当我们心情烦闷时,应该动一动,以运动来发泄心中的愁闷。大哭一场,打扫房间,跑跑步,跳跳舞,做做其它体育锻炼项目,找朋友聊聊天,等等。这些都能使浮躁的烦闷,那些我们不喜欢做的一些小事情,变得有趣。而烦躁苦味的心情,便会雨过天晴,所有的烦恼便可一笔勾销。
文章的最后,诠释了一个道理。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个人生,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一个人的烦恼,不会改变你的人生,更不会改变这个世界。俗语讲: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何不快快乐乐过一天。
让我们一起动动身子,活动起来,寻找些有趣的事吧!把烦恼抛在脑后。望着美丽的雪景,调整好心态。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9
四十年代那个艰困的时代,朱先生是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诗歌,却擅长用中文的经书诗词去解释英诗的意象。而这本书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欧8年中,为《中学生》刊物写的数篇稿件辑结而成。
先生28岁留学爱丁堡大学修英国文学,也修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又到法国巴黎大学修文艺心理学,后又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修德文。先生是译过柏拉图,黑格尔的名满天下的学者,但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得如此平实诚恳,从读书作文升学社会责任以至于恋爱问作文题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感受,不知不觉撼动你的.心灵,激发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样今日不知明日的战争年代,政府为什么还要公费送学生去研究文学哲学,又为什么还有先生那样不浮躁的学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学问。大抵是坚信诗歌文学对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力量吧。
薄薄一本,多次再版,应该只因为这是一本经过时代淘汰却巍然独存的书。40年代,《十二封信》被奉为青年的开窍之书,大半个世纪之后,对于现在的青年,甚至中年,依然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0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每读一次,对于自己、社会就会有一个新的认知。
“读好书。”这三个字有点太奇妙了。什么是好书?难道所谓的“四书五经“”“经诗子集”就可以称之为尚书,而小说、美文就可以称之为“糟粕”吗?那么,什么是好书?朱先生说:凡是没有经过岁月淘汰的书籍,都可谓是好书。先生说:课本上的知识并非是充足的,应当多花些心思放在课外阅读上,充实自己的大脑。
先生认为,倘若每人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一年坚持下来,所读的书籍数目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诚如先生所说,我们真的比身兼重任的周总理还忙吗?我想,是时候走出舒适区,认真地选基本好书去阅读了。
其实,在选书的方面,我与先生的思想有点碰撞,我并不认为“快餐式”的'书籍就不应当读。这样的书籍,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快感,如果我们可以恍然醒悟,知道“快餐书籍”带给我们的只有负面影响,有益无害,想必我们的收获会更大吧!毕竟听别人说不如实验带给我们的教训深刻。
“少年人应当充满活力。”朱先生提到,少年人应当有自己的喜好,且是积极乐观的。他认为年轻人就应当动起来,这正是年轻人应当有的样子。
倘若有人读到这里要说:“现在青年的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动起来?分数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呢?”那你真的是曲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先生是让你有一个自己的喜好,并为之努力。他不想看到中国的未来全是一个个书呆子,除了计算数学、写文章外,其他的只能十窍开了九窍——一窍不通!
“不然就认真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然就接受自己不要做的事,二者只能选其一。”我常常也这样,明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要担心因为做了这个就完不成那个了。以至于我经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时,变得躁动不安,被迫把喜欢变成了不喜欢。同时,我想对先生的说法进行补充,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工作,当我们有一定的实力后,再去追求我们的梦想也不迟。
先生在后面也提到了我们选择大学的事情。先生认为,选择大学,并不是先看学校的知名度,要看该学校是否充满了“爱的空气”,这样的学校才会让我们心满意足。紧接着先生提到了选科目,先生认为不应当只追求学以致用,应当选择自己的爱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先生认为,学习并非是抓住某科一走到底,应当明白所有科目都是条条相通的。我想,这就是一个关系链条,每门学科都是一个个体,但是不能够单独存在!譬如,我们认为数学就是在计算,那为什么还涉及到语文知识?物理就是研究生态变化,为什么还有数学知识?历史研究过去,但是为什么还会涉及到地理知识呢?先生告诉我们学习,切记不要太死板,应当融会贯通!
看了先生的书,受益匪浅。我想有些道理如果能更仔细地揣摩,效果应该更佳!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1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学生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实践,这样的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为什么为我们所接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中学生时代。是每一个小孩儿由儿童幼小无知心灵向青少年单纯朴实的心态过渡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把握人生成长基础健康发展的时期,固化这一阶段的思想,学识的积累,人生的成长导航就颇为关键。
人之初,性本善,此时的中学生已开始接触社会,在他们所见所闻中社会上所存在的善、恶、丑、美时常在身旁出现,社会上的对各种问题的讨论与渲染也毫无疑问地在影响着他们,当今社会,在中学生们看来,祖国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从地面到地下,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下铁轨四通八达,大江大河上一座座举世瞩目,令人赞叹火车铁路大桥、公路铁路大桥飞架两岸,人们进入宇宙空间探索太空神秘已成现实,蛟龙入海探宝已超万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丰富多彩,让人们为之感到幸福?老中青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在享受这一切。故而中学生们也在感知之中。
在社会运动中体会生活的精彩,就此而言,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如此进步,到底靠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知识,是科学技术,是战斗在各行各业的人们用所学到的,从中学生开始的数理化、各项综合学科及社会课程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具体工作、生产中的社会实践工程紧密结合的成果。
读书需要总结,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鱼,社会之大、之广阔、之富有、之精彩如百川入海,中学生必须将自身活跃在海水中,才能认识社会、掌握社会、同时也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有用之人又绝少不了,要学习掌握各种课堂理论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打牢才能更好的生长。最后提及一句,就《读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所提到的个人也好,学校也好,把学生与社会切割分开的教育,必将是不完善的,时间和成果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2
思考是建立健全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径。——题记
我喝下十二杯酒,畅说人生。我颇为喜欢这种滥话题——人生与思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味承受无尽的知识而不加思索,以无涯随有涯,终将殆矣。
我总是迷茫,不知所措,我曾在黑夜中奔跑,星星是光,月亮是光,你也是光。黑夜不一定黑,白昼也不一定是白。你可想过这样一句话,“我闭上眼时,是黑的,那我睁开眼时,一定会看到光明吗?”但,无论如何,我都喜欢这个世界,爱这所有的缺陷。
朱老先生告诉我:“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我更喜欢朱老先生那句:“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它目的。”不被他人左右,这是我的'生活,仅属于我,我没有目的,我只是在享受着它。我不愿沉浮在深渊中,我想尝试所有,无论如何,我都要去,那是我想去的地方,是理想的人生;我自己的人生由我思考。我逃避过,但也勇敢过。朱光潜有言:“学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便不会有学。”对未知的好奇与兴趣便是思考及疑问,学起于问,因有问而求索,从而实现学的目的。
宋濂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百里外,因问求答,对不解提出质疑,对兴趣之处虔心求索,虽愚卒获有所闻,宋濂苦学便是问而后学的过程。学贵有疑,引领学者上下求索,从而获得真知。李时珍生于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十分痴迷,发掘医理药性,求根问底,不断探索,加之医学上的天赋与慧根,著成《本草纲目》,造福天下苍生。学当有疑,以推成出新,寻回重重迷雾下的真相。
伽利略勇于质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念,两个铁球同时落下,用事实否定千年定律,推动物理学的发展。因有疑问,问而后究,终获箴言;因有质疑,从而多加研究,革故鼎新,不断完善现代理论体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起疑基于思考,基于批判性的思维。即使是天之木铎孔子,亦曾栉风沐雨向老子求学。
学贵有疑,疑而后问,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览尽世态炎凉,人间冷暖,方知人微弱如尘,不过天地蜉蝣、沧海一粟,当以谦卑的态度,不断求索质疑,汲取新知,弥补自身的瑕疵。不思则罔,不疑则殆。行成于思,学贵有疑,秉求索之心,怀疑而究之,方成学问之道。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3
九月,我的初中生活伊始,千头万绪,我有些焦头烂额,时有奋进,时有迷茫,时有苦闷……似乎再也回不去童年的简单快乐,我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探索,想要找到答案。
这个周末,我无意间翻开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序中有句话是这样写的,现代青年的毛病概乎言之“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在这句话里我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
由情而生,从心出发,纸短意长。朱光潜先生在一纸信笺中娓娓道来,亲切自然的言语,如春风化雨般温和,一字一句是长辈充满慈爱的劝诫,似恩师用心良苦的谆谆教诲,如涓涓细流渗入我的心中,滋养我的心田。我的思想与灵魂深受启迪,我的内心被点亮了,就像贫瘠干涸的荒漠遇多年不逢的甘霖,有一片绿洲在悄悄生长。
先生的十二封信,谈及学业、兴趣、人生、社会诸多方面。先生深知青年在自我成长、人生选择方面所面临的诸多苦恼与压力,深谙青年的心理状态,他细致入微,劝慰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勿随了世俗图近利,引导青年应以更为成熟的方式看待和化解成长中的“痛苦”。先生在“谈读书”中写道:“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我恍然大悟,近期自己读书量锐减,着实是决心的问题。先生在“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中写道:“苦闷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可能由窒息而死,也有可能由透气而生。若要将苦闷变成奋斗的激发力,挣扎的前序曲,就要完善自己的品格、学识和才能。”让我明白怎样理解苦闷,如何将苦闷变成奋斗的力量。先生在“谈十字街头”里鼓励青年“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让我明白如何树立远大高洁的'理想,并坚持努力实现……
朱光潜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蕴含深遂哲理,值得细细回味,给青年友人以真诚的建言,引导青年做出正确的抉择,给予青年一些奔赴梦想的力量。青年的你若心浮气躁,请静心品读这十二封信,定能让你在淡泊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由朱光潜所著的书籍,它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的信件。这些信件涵盖了许多主题,包括自我成长、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爱情婚姻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所打动。朱光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为青年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示。他的文字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他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且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提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此外,作者还谈到了爱情婚姻这个话题。他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需要建立在真正的感情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了婚姻的严肃性和责任性,认为婚姻不是儿戏,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人生大事。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青年的关爱和期望。他希望青年们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并且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同时,他也希望青年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示,同时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人生导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4
四十年代那个艰困的时代,朱先生是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诗歌,却擅长用中文的经书诗词去解释英诗的意象。而这本书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欧8年中,为《中学生》刊物写的数篇稿件辑结而成。
先生28岁留学爱丁堡大学修英国文学,也修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又到法国巴黎大学修文艺心理学,后又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修德文。先生是译过柏拉图,黑格尔的名满天下的学者,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得如此平实诚恳,从读书作文升学社会责任以至于恋爱问作文题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感受,不知不觉撼动你的心灵,激发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样今日不知明日的.战争年代,政府为什么还要公费送学生去研究文学哲学,又为什么还有先生那样不浮躁的学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学问。大抵是坚信诗歌文学对改变心快乐才最重要。在谈作文中,我了解到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真正学作文,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理智不能控制情感,也离不开情感。只有理智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只有情感的世界是过分冲动的。例如说孝不只是一种义务,更是出于情感。这便是我对谈情与理的理解。陶渊明做澎泽令,不愿束带见督邮向县吏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摆脱禄位以行吾心所安。人人都想从某些东西中摆脱,但若人人都摆脱不开,生命便成了悲剧,这便是谈摆脱后的感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青年,任重道远。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15
某日大雪家中闲置,无事可做,偶读朱老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触颇多,遂今日下笔,与大伙分享。
一 谈读书
此篇所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在大学所面临的问题,在高中我们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所读之书也仅限于课本,可即便如此我也依旧会在忙中偷闲,每天偷偷看上一会,一年下来竟然也可以看完2,3本有益之书,本想升入大学,可拥有更多时间阅读,可偏偏到啦大学,我的阅读量却开始不断的下降,每天甚至连一两页书的阅读都没有,正如朱老先生所说:读书的兴趣若不现在培养,将来培养则难如登天。这正是在警示着我,要尽早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由此推广,不只是读书,每个兴趣都要趁早培养,否则等着时间过去,一切都晚啦。那时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缺少乐趣而变得黯然失色。
二 谈动 谈静
这两者我想一起谈谈,“动”是为啦我们有事可做能够去寄托我们内心的愁,一味地静易使我们的内心产生烦闷,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容易撞见,比如说整日待在宿舍,内心难免会产生寂寞,从而心情低落抑郁,但如果出去走一走回来,我们内心的不悦可能会因此而派遣发泄出去。所以大学生活中不可过于文静懒惰,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有利于我们的心境的。而静也并不是完全于动相对立,“静”是我们内心的一份恬静,这种静不会因外界的喧闹而改变,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去体验生活的乐趣,忙里偷闲,闹中得静,方可使我们大学生活更加的愉悦,而不是一味的忙碌,疲于奔命,忘却自我。
三 几篇杂谈
这几篇我也不是很懂,但依旧感受到啦朱老先生的先进思想观念。到民间去,到民间去这是多么真切的呐喊,学生应该放下学生的架子,不因你比别人多读几本书,就要分个高低贵贱,读书人若无法融入社会,自以为高人一等,那以后投入国家的建设中,也是会让人人望而却步,十字路口则是激励着当代青年人,能在原本的环境中,不过于沉溺,使生活成为一潭死水,要拥有自我的思想,打破偶像,伸张自我,而多元宇宙我就无法理解更多啦。
四 谈升学和选课
这与我们的生活极为贴近,诚如此信所言,一所良好的大学固然有其价值,但是我们求学的道路上最为难求的却是那诚恳的良师和和爱的益友。在这种氛围之下,无论是在何种大学,我们都能够把身心放在学习上,在求学的道路上有啦明灯和陪伴,我们求学之路就不再迷茫和寂寞,那我们又何惧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我们不是想求得真才实学,那在我们的求学道路又何必寻找名校,不如早入社会,四处逢迎,反而更为迅捷。至于选课,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社会需求,一心要热门职业,以便日后寻找出路,但是社会情况瞬息万变,谁又能料到未来社会的变化呢,且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又大不相同,若是一味的迎合社会,而忽略啦自己的兴趣,那么我们自己也是无法全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选择啦自己的`兴趣,我们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一番事业。当然单一的学习一门科目是不可取的,我们还要把自己的学问做大,做到博学守约,同时我们要清楚如今选课并不是我们高谈阔论之时,我们还是要打好基础,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五 谈摆脱
人生在世必然和许多事物有所关联,万事必然存在着无数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种种,我们必须要有取舍,我们如果不能恰当的处理,这些矛盾之物,必将造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学会摆脱,摆脱掉那些干扰因素,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奋斗。俗话说有舍方有得,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人又是生活的玩物,我们无法事事都称心如意,有些事物我们想舍却又无能为力,因为如果舍,就意味着一个更加令人悲剧的结局,所以这也就是造就啦我们人生的不完美,但也许有残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为美好。顾在摆脱与否中,我们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矛盾和困难,但也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我们的人生才是独一无二的,精彩万分的。
最后的最后,谈谈人生与我,人生是多么宏观的话题,似乎无论怎么谈论也谈论不完。我的人生态度也亦如朱老先生一般做一个后台看人生的人,时间的一草一物都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他人无法取代,我们无法以自己浅薄的观点去否定任何事物,他这么做必然有其目的,哪怕所做之事是我们口中的恶事,那肯定也有其意义所在,而所谓的恶事造就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悲哀,但是这些悲哀也使我们的悲哀熠熠生辉,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一帆风顺,那他的人生虽然顺利,却缺乏啦本该属于他的光彩,人生只有存在遗憾,才能突显出我们人生的多彩,才能品尝到最后成功的美好。人生中只有存在挫折和不顺,才能突显出在逆境中,人们寻找光明的人性光辉,所以对于人生中的种种,我们需要心怀感激,只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在忙碌的假期中,朱老先生的十二封信饱满着真情,为我们阐述着人生的经验和道理,给我们启迪,让我们在大学的生活中拥有一个新的目标,给我们成长的道理指明啦方向,让我们不再迷惘。所以我认为同学们都可以一同学习,在假期读读此书。
第三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近来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心中颇有些顿悟之意。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先生在英国读书期间所写,并交由开明书店出版,因为作者认为“开明”及“启蒙”,表明了本书所面向的读者是在文学方面嗷嗷待哺的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少年,本书以信的表达形式阐述了朱光潜先生对人生问题的独到而充满智慧的见解,对身处迷茫时期的青少年,起到了指路明灯和人生参考的重大作用。
本书旨在教育青年学会修身养性,古往今来多少人读书是为了功成名就,是为了父母的安排,然而朱先生鲜明的提出他的观点:读书,最重要的是兴趣。有了兴趣,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才会主动去接受书中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才会真正的去融会贯通然后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历和认知,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人生阅历。若是失去了兴趣,我们就只能在书中迷失,失去了自己的眼光而最终沦为庸人。
虽然本书中朱先生从很多方面侃侃而谈,但归根究底,是教导青少年要稳,要在浮躁的社会里稳重,在纷乱的生活中保持着深沉的眼光。确实,对于缺乏人生阅历和处世经验的我们来说,这确实是保护我们不受世俗扭曲目光的好方法。在青少年时期,内心会更敏感,也许一句话就能变成伟人,也许一句话就自暴自弃,所以,我们更需要的就是像朱先生这样的委婉而深刻的指导,如书中的“谈动”、“谈静”,朱先生先为我们上了一堂控制情绪的课,动静结合才能劳逸结合,事半功倍。而“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中,朱先生着重强调了作为学生,我们要端正态度,客观看待问题,如同最近的反日游行,参与者声势浩大地上街游行,示威,这无可非议,但却有激进人士将日系车、日货烧砸破坏,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无理取闹,甚至有跳梁小丑之嫌,为何?这些东西都是物有其主,像这样的蓄意破坏是犯法的,而且,肤浅说来,难说没有人拍下游行时用的就不是日产的照相机摄影机手机!这是爱国吗?抵制日货人人会喊,多少人做到?打砸日货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和连亡羊补牢都不算的可笑举动,而参与这些游行的人,不过是被所谓的爱国热情冲昏了头的人罢了。而所谓的爱国游行,也并没有激起广大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只不过茶余饭后人们多了件骂街的事罢了。
接着,在书中的“十字路口”中,朱先生又一次提到了青少年的主观意识的重要性,人是群居动物,难免会有交流、集聚,那么这时候就考验青少年是否坚持自我了,对别人的知识是全盘接受、否定,还是取精华去糟粕?一切皆取决于心。如同书中所说,我们要做“十字街头的众多矮小之人中的大汉”,要伸张自我,不为人所支配,成就自己的成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笔下的涓涓细流,荡涤心灵,既有长辈语重心长的厚重,又有朋友掏心掏肺的由衷,阅读朱先生的文笔,在自己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智慧,走出自己的光彩,是的,青年,没有谁的成功是别人送的,正因如此,生命,才因成长而美丽!
第四篇: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在我读完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心中颇有感慨,先生的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我的内心,更像个修行者,如沐春风,静坐、静思、感受教化。在书中朱光潜先生用心诚嘉,为千万迷途的青年指点迷津,探寻属于自己真正认识道路。文字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先生引经据典,中西结合,耐人寻味。虽然这本书出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冲洗,变得更加厚重和凝华。冲破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适用那个年代的青年,更加适用当代的青年,这是一本有教育价值的书。下面则是我读完此书的感悟。
在第一封信中,先生便向我们提出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的(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的青年)青年在读书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总是抱着非本专业的书不读的态度;第二,以为时常读课程规定的书便是一种读书习惯;第三,过分盲目的相信“青年必读书目”的谎话。在先生看来,读书至关重要的是兴趣,青年人读什么书应依赖青年人自己的兴趣选择,而非盲目听信“青年必读书目”的误导,这一则是因为人只有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有深入下去的倾向,一则是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兴趣的推荐书目的人所推荐的书目大相径庭。此外,先生还建议青年人每天抽出一点儿空闲时间读书,特别是读非本专业的书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青年人读书的习惯,因为这种习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是十分难以培养出来的。读书的习惯,一经培养出来,对人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人开阔自己的眼见,拉近在世之人与业已辞世之人的距离,而且还能够使我们养成潜心静气、平稳踏实的心性。先生在第一封信中就向青年朋友提出读书的问题,可见先生对我们良苦的用心以及读书对于青年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谈完关于读书的问题后,先生紧接着谈到了动与静。所谓动,就是尽性,再说通俗一点就是放纵自我,从而使自我感到原始的满足。当然了,这种放纵必须是于己于他人都无害的。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常住草堂后,开始每天早晨把屋内的砖头搬到屋外,晚上的时候又把砖头搬回屋内。或许有人听完这样看似愚钝的行为后要开始议论了:这不是脑子有病吗?搬来搬去什么也没有改变。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就会发现并不是什么也没有改变。虽然砖头依旧是在屋内与屋外间移动,但是陶渊明本人达到了“动”的效果。终日下来,可以说这位老人从中获得了不少原始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外部的物质的增益无法带来的。青年在寻找“动”的乐趣的同时,还不应当忘记“静”的享受。所谓静,是指一个人的感受力。看看从古到今的一些诗人作家,他们的感受力都是超乎常人的,也正因此,他们才能从一些在常人看来稀疏平常的事物中找到乐趣。正如一句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平的一汪活水,便可在诗人的笔下造出如此美景。青年,就是应该“动静结合”,过得朴实平淡,但却乐在其中。
后先生开始关注起青年与当时国情的联系。他鼓励青年人能不畏强权,站上十字街头向不合理的传统与习俗宣战,亦即,他强调青年人要打破俗规陈矩,敢于创新。这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适用的。同时与之联系紧密的是先生鼓励青年们为国家、为民族大胆的做贡献。他援引蔡孑民先生的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来告诫青年人时时刻刻想着为祖国做贡献,时时刻刻不忘靠读书来为祖国做贡献。在当时的形势下,青年们是极易激动的,他们频频出现在各类的反对列强军阀的运动中。先生用此语既肯定了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又深刻的指出了青年学生运动的方向:并非盲目的运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运动。在读到这两封信的时候,先生的一句话对我印象十分深刻:“一种社会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个中意思,需要我们细细品味。通过这两封信,先生教导了青年应该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先生给青年们的教导就主要着眼于他们自我的内在修养与人生发展了。关于青年的内在修养,第六封《谈多元宇宙》、第九封《谈情与理》和第十封《谈在卢浮宫的一个感想》分别教导了青年三种内在修养:对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态度、理智与情感的抉择、正确的对待效率价值观。
先生是用“多元宇宙”的概念展开青年对待不同事物的合理态度的指导的。“多元宇宙”指每个人都存在于几个宇宙中,有“道德宇宙”、“科学宇宙”和“情感宇宙”等等。在不同的宇宙中,应当有不同的评判事物的标准。比如说在“道德宇宙”中,对某个事物的评判应基于其是善是恶,而在“科学宇宙”中,对某个事物的评判则应基于其是真是假。任何宇宙都不得侵犯其它宇宙,否则会引起难以想象的结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际,正是因为伽利略与哥白尼被本应用“科学宇宙”的评判标准评判,但却被教会的“道德宇宙”的评判标准评判而受难。可见,青年在自我的生活中,应当时刻谨记采取合理的态度与方法来评判一件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事物的合理发展并体现出青年的自身修养。
至于合理的效率价值观,先生给青年指出了盲目追求效率之蔽,这种为美国人欢迎并推广至世界效率价值观让人失去了平心静气享受生活的耐心。当紧密的时间表成为一个人行动的唯一依据时,他将再难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即使找到,也无法享受。试想想,如果一个人连生活的乐趣都找不到,他还可能做好什么唯需深入耐苦才能做得到的事。《蒙娜丽莎》或许会成为绝迹,因为观赏它的人只是花费一分钟的时间在画像面前感叹、赞美和拍照,人们从来都不能静静的伫立一会儿,仔细看看这世上最美的微笑。艰苦卓绝的品质,往往是与享受生活的性情结伴而行的。
王芮
第五篇: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精选)
在我读完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心中颇有感慨,先生的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我的内心,更像个修行者,如沐春风,静坐、静思、感受教化。在书中朱光潜先生用心诚嘉,为千万迷途的青年指点迷津,探寻属于自己真正认识道路。文字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先生引经据典,中西结合,耐人寻味。虽然这本书出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冲洗,变得更加厚重和凝华。冲破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适用那个年代的青年,更加适用当代的青年,这是一本有教育价值的书。下面则是我读完每一封的感和悟。第一封 谈读书
书中自然写到读书的重要性,而读书在现代似乎更偏向于上学读教科书了,现代青年的生活充满着无形和有形的各种诱惑,学生按时上课,下课后按时写作业,其他的时间则变成娱乐时间和社交活动,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更多青年沉迷游戏之中,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抽点时间,读读课外书,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对自己的修养也会得到提高,同样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也来了,现在读书是很方便快捷的,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地便可阅读,但现在充斥着是各种没有营养的垃圾书籍,就像野草般,嚼之有劲,而食之无味,更无法下咽,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正如书中所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第二封 谈动
”动“是相对于”静“的,书中的”动”偏向于行为方面,而“静”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文章从“烦恼”引出,阐述出“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这个道理。年轻人就像早晨的太阳,充满活力和激情,而不是暮气沉沉,少年老成,愁苦不堪的。反观现在的青年人,缺乏运动,身体素质每况日下,慵懒不堪,学生被功利性升学所蒙蔽,空闲时间被游戏所占据,“宅”就出现了,虽然宅在家里,也能眼观四方,耳听八方,但是缺乏了与人的交流,和大自然环境的融合,在我看来,趁年轻就出去走走,感受着千变万化的世界,和不同人的百态,对后生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所以,让我们动起来,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命的存在止于不息。第三封 谈静
这里的“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当一个人心是静的,那么他的脑海是平静的,有思想的。所谓”静”就是利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周围事物,将反馈过来的信息处理,大脑略有思考,形成自我的感悟的过程。如果用书中的一个关键词的话,就是“领略”。当一人静的时候,心灵是“空”的,每个细小的动作都会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所谓的“静趣”,当一个人心灵的”空“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事物充满包容和领悟的心态。而现在,人们被忙碌和金钱冲昏了头脑,根本无暇心静,他们总是急功近利,内心充满浮躁,他们面容是紧绷的,无法体验到生活中细微的乐趣和愉悦。第四封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社会生活的过度便是学校生活,学生不仅仅是学校学习的身份,也是社会学习的身份。学生不能只是死心塌地地在学校学习无聊透顶的教课书和理论的书本知识。出去也只是只说不做的笔杆子,我认为社会运动应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当社会运动不能只做形式主义,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正如先生所说”到民间去!要到民间去,先要把学生架子丢开。“如果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走基层,从底端干起,而现在的毕业的学生,眼高手低,往往看不清自己。第五封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就是分岔路口,文章中写到”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人一旦走向十字街头,往往是迷失方向的开始,你怎么选择,便会成什么样,当一个人迷失了方向,便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就是先生所说的”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为俗化(vulgarized)“,那么如何能够冲破障碍呢?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保持真我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我们要在泥淖中自由地伸张自我,而不会去迷失自我。第六封 谈多元宇宙
文章中先从“道德的宇宙”谈起,并与“科学的宇宙”,“美术的宇宙”,“恋爱的宇宙”做对比,阐述出“道德的宇宙”决不是人生唯一的宇宙,而善恶也决不能算是一切价值的标准。”和“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这个道理,其中我最欣赏的是“恋爱的宇宙”,现在许多学生都谈恋爱,但是大多数都不懂谈恋爱的真正意义,谈恋爱不是性冲动的选择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的,谈恋爱更多的是选择和责任,而大多数人都不懂。第七封 谈升学与选课
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升学的抉择,我们升学的最好凭证则是自己成绩,而我们的选择则是学校的综合排名,而学校大部分都是鱼目混杂,正如先生所说“租三间铺面,拉拢一个名流当“名誉校长”,便可挂起一个某某大学的招牌。”但先生告诉我们了“所以选校应该以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为准。”然后是选课,许多人选课都不以自己的兴趣为主的,更偏向于实用主义,更能拿好多分数,这些都是不对的。第八封 谈作文
写作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写作是靠的一人的文学积累和文学素养以及生活阅历,当然也有后天有意识的训练,而先生在书中说过“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所以生活阅历就格外的重要了,一个人有货,写作是不成问题了,只要加上一些写作技巧。而现在学生往往只会写应试作文,根本就是胡编乱造,感情不真挚,看问题总是很片面。还有抄袭现象严重,互联网上随意复制粘贴,就可成一文,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观思想。第九封 谈情理
“情“代表的是感情,”理“代表的是理智。每个人看待问题都不同,有的人偏向于”情“,而有的人偏向于”理“,那么造成的结果也不同,我们看待事物绝不能极端的就以”情“的角度或以”理”的角度,我们应该两者兼备,“理智的生活是很狭隘的”,”理智的生活是很冷酷的,很刻薄寡恩的。“,而感情则是调味剂,让生活变的更有趣,理智就像舵一样掌控着方向,防止我们迷失方向。第十封 谈摆脱
所谓“摆脱”就是“取舍”,先生在文章中用黑格尔的例子进行阐述,再用实例阐述,说明取舍看的是自我的心态,如何摆脱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把握,当一个人想冲破障碍,打破传统时,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该放下的勇敢的放下,该拿起的尽情的拿起,这是我对摆脱的理解吧!第十一封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先生用自己游历卢浮宫的所见所闻,看到游览的人们只关注视觉上的感受,而不注重创造者的艰辛,批判人们匆匆地观看而不懂得欣赏,没有自己的思考,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状。正如先生所说“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第十二封 谈人生与我
先生提出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每个人看待人生都不一样,有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受苦受难的,这样才能修行,而有人则认为人生下来是体验生活的,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态。对于怎么看待人生这个问题,完全在与“我”的感受,而“我”决定这种感受的是,“我”的种种经历和修行。
当我读完这十二封信后,对朱光潜先生的教诲深受感动,也会将其作为我人生前行方向的指路标,更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希望能有更多的像我这样依然处于“十字街头”的青年们,能够在闲暇时间看看这本书,聆听先生的教诲,我相信,你心中的激情会重新燃烧,斗志更加昂扬,向上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