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年画对动漫设计的影响论文
一、木版年画艺术特点
(一)木版年画中的人物造型夸张,通常不按照真实的人体比例进行绘制,而是突出人物、动物的头部,人头的长度会占到身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且人大马小,推崇“年画若要好,头大身子小”的原则。年画中人物眼睛多以平行四边形呈现,脸型采用国字型;人物表情比较夸张,无论是人们敬畏的威武将军,还是人们尊敬的寿福禄神仙,无不是以高大、威猛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似乎唯有这样的形象才能展示出武将的忠良,使年画真正起到抵御鬼怪、魂魄的作用;同时,年画中的人物造型深受戏剧影响,人物服饰设计借鉴戏剧舞台人物服饰。这些造型特点使年画中的人物面相看起来更加朴实敦厚。年画中的人物造型利用神似、夸张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河南民间造型艺术中的典范。
(二)线条简洁长期从事年画绘制的民间艺人们大多数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因此在线条的绘制中形成了别样的自然乡土美感。木版年画线条均匀,粗健有力,风格朴实淳厚,反映出北方人民朴实的个性。年画中人物面部与服饰线条粗细有别,对比性强,脸部线条多以粗体为主,曲直挺拔、刚劲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的英雄人物总是通天鼻梁高颧骨,使得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衣纹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线条粗实纯厚,富有野味,具有北方民族地方独有的淳朴、厚实、健壮风度。”
(三)色彩鲜艳木版年画在人们欣赏习惯的基础上也较多采用“五色”的主导色系。然而年画并非将这五种色彩完全使用到年画创作中,如年画中几乎没有蓝色,这与中原民俗息息相关。人们认为蓝色属阴色,将蓝色视为不吉利的色彩,造成了色彩审美的趋阳避阴的审美心理。故而在年画中多采用偏紫的色彩代替蓝色,这大概与中国人信奉“紫气东来”的说法有关。同时年画中也较少出现大面积的黑色,如人物的眼珠、服饰以及鞋的色彩统统抛弃黑色而采用紫色代替,这是因为黑色也被视为阴色。但是年画并非是完全摒弃黑色,如勾勒人物、面部轮廓以及各种实物的线条均是黑色。年画崇尚使用暖色,如红色是木版年画艺人们在民间造型艺术中运用时不可少的色彩,作为喜庆、吉祥的典型代表色,在年画中同样备受重视,几乎任何一幅年画中都可以看到红色的身影。因此,红、青、紫、黄、白五色便成为年画的主色,红与青、黄与紫这两对互补色的使用使得年画整体色彩特别鲜亮,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些色彩的使用体现着人们的普遍审美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年画在动漫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动漫作品和年画都非常重视视觉形象的直观表达,都把刻画角色作为重要工作,通过夸张、简洁、概括的手法进行创作,突出角色的独特性格。年画为中国早期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素材,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作品均从年画中吸取了营养。
(一)虚拟夸张的造型年画中夸张的造型是民间艺术家们对艺术理解与认识的再现,年画中的人物、动物都采用夸张的造型手法进行创作。动漫中的角色可以从生活中进行提炼,也可以是人们完全虚拟出的形象,但总离不开夸张的技术处理,并把夸张做到了极致。正是夸张的动漫角色造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也使得动漫角色魅力十足。将年画中的夸张造型手法应用到动漫角色设计中,对于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具有现实意义。以年画中的门神为例。门神造型往往是三头高、四头高,为了突出其威严,着重对造型特点进行艺术处理,如微怒、睁大的眼睛,坚实、宽阔的身体;在动漫角色造型中,头部与身高比例最甚者达到1∶2,人物身体在横向上比较夸张,表现出人物正义凛然、威风凛凛的特征。如《哪吒闹海》中李靖看到自己的夫人生下的圆球时,四边形的眼睛顿时增大了一倍,几乎接近圆形,李靖浓浓的剑眉、紧锁的眉宇使角色性格更加视觉化。这种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便是借鉴了年画中的门神夸张造型。这样的角色造型使该部动画片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本土气息,同时也更容易让观众对动画作品有深刻的印象。
(二)简洁概括的造型年画在造型上简练、概括,年画中的将军、孩童往往是无脖颈,并且具有一定的民间文化内涵,在对人物造型的把握上能够突出重点,即人物的性格。年画人物通过面部线条的简单勾勒就可以将人物或威猛、或可爱、或慈爱的特征表现出来,这对于动漫中不同性格特征的角色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动漫角色造型应在简洁性方面有所体现。简洁是指角色造型采用简单、概括的手法进行设计,如《三个和尚》中的动画角色,其造型简单,但是角色形象却被刻画得非常逼真,这似乎正是动画创作对角色造型设计的要求。年画中简洁、概括的人物造型正是目前动漫造型设计需要学习的,同时年画人物造型中所富有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动漫造型设计需要补充的文化养分。《哪吒闹海》中小哪吒的人物造型和年画中的胖娃娃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物的眼睛都是采用四边形形状,用简单的线条将哪吒机智灵敏、喜欢惩恶扬善的性格概括出来了。
(三)色彩独特的造型年画一般采用高纯度的色彩,在色彩应用上能够突出角色性格特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年画的色彩应用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并非完全采用写实手法。如年画中的大公鸡可以拥有红、黄、青、紫多种色彩,可谓是色彩斑斓,体现出民间艺术家对色彩的独特感知,这为动漫角色设计提供了借鉴依据,年画色彩风格在中国经典动画色彩搭配中屡见不鲜。动画是视听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动漫角色在视觉上除了造型夸张外,还需有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搭配。年画中的色彩应用便为动漫角色的色彩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出场时穿着的服饰色彩更是与年画的色彩特点极为相似。将军的服饰上使用大量的红、黄、青、黑、白色,代表喜庆的红色和高贵的黄色搭配出将军的服饰,脸部的黄色突出将军自傲的性格,这些色彩的使用不仅能够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凸显色彩的地域性,使角色造型色彩更富有文化性和装饰性。再如《哪吒闹海》中哪吒的父亲出场时身着大红色的朝服,脚穿黑色朝靴,这些色彩的应用均符合年画中英雄人物的色彩特色。
三、结语
中国动漫发展中如何凸显地域、文化、民俗特色,是每个动漫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年画中的人物造型为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鲜活的借鉴案例,因此将年画艺术与动漫艺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发扬传统文化,还可以用现代技术促使年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日本动漫对中国高中生影响
日本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纯粹的日本漫画的影响 从1980年代末开始,随着动漫画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动漫画时代。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间,“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随着这个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动漫画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长期以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左右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的视线。在动漫迷大军中,中学生的阵容最强大。中学生自然就是漫画读物最忠实也最基础的消费群。那么,赶潮流的中学生喜欢哪些漫画呢?据一次随机调查显示,男生喜欢看战斗科幻类漫画,女生则钟爱少女漫画(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女的比较喜欢看战斗科幻漫画)。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喜欢《火影忍者》者居多,达65.48%。《网球王子》、《海贼王》、《灌篮高手》次之。另外《犬夜叉》,《浪客剑心》,《名侦探柯南》的受欢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间。由此可见,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大部分中学生以轻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动漫画和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动漫画作为调节剂。大部分日本动漫画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人放松心神,调节身心。在此基础上,我们请50名中学生谈谈他们喜欢日本动漫画的原因。其中,80%以上的中学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连贯的情节所吸引。最为普遍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动漫画的搞笑,幽默,轻松吸引了中学生的视线。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中学生中便有18个日本动漫画搞笑,幽默,使人觉得轻松愉快。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们,这一选项的点击率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学生也同样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欢迎,也不足为奇!还有其它原因如“前卫时尚”“口袋型漫画小巧,易携带”“科学性强 ”“有点色情,很诱人”“暴力,血腥,刺激,过瘾”等也是日本动漫魅力之所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动漫画其实良莠参半。那么,就此而言,我们中学生在对其丰富有趣的情节顶礼膜拜之余,对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会全盘接受。据调查显示,有92.2%的中学生认为日本动漫画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让人觉得轻松和兴奋”占85.52% “对中国动漫画感到悲哀”占96%;“对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占76.37%;“说不出什么影响”的也有4%。由此可见,日本动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逐渐加强。而其对中国中学生的影响虽大部分是比较积极的(如放松身心,获取一些科学知识等)。但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了日本动漫画的弊端。平均每10个学生中便有9人有过在课堂上偷看漫画的经历,且次数超过10次有33%有对其产生迷恋的心态。这些表现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如果中学生迷恋的是健康的动漫画精品,那么就某种意义而言,的确会对中学生有益处。但俯观整个中国动漫市场,色情,暴力的动漫画横行于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极易误入歧途。例:《吻痕之恋》这部漫画书是讲几个男生在女生脖子上轮番展示亲吻的技巧,画面十分露骨。这种漫画书是明显不适合我们中学生看的。因为我们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看这样的书只会增加误入歧途的机率。通过全体成员的分析讨论,我们得出了日本动漫画对中学生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是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而空洞内容的迷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日本动漫画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现。发展至今,日本动漫画的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经验老到。然而,剥去其诱人糖衣,可窥见其丑陋的精神内涵和一再重复使用的商业元素。在这种背景下,尚未具有够鉴赏能力的中学生因部分日本动漫画表现出来的恶俗取向与虚荣心理而走偏路。所以,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尚待提高。
二、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与日本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漫画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火暴的市场,主要是因为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画片的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对漫画的观念太老化了,总认为漫画就是动画片,是那些7岁以下孩子的爱好。其实漫画并不是那些只有7岁的孩子才看的东西。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在日
本,动画片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的年龄层。解决方法:尽快改变对动画片的认识。2.题材陈旧且无聊:国产动画片的题材似乎除了“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东西,小学2年级以上就没人看了。说得再不客气点,日本的三流科幻片《咸蛋超人(奥特曼)》(按某些人的习惯把它归入动画片)都比它们来得好看。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受欢迎的剧本(如金庸小说)或年轻人写的剧本(接近青少年喜好)3.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4.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5.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在搞动画,内行也搞,外行也搞,只是因为它赚钱。而国外“加工片”的泛滥,更导致了我国本来就少有的有能力的专业动画人员的思路匮乏,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既然“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本来就没有欣赏的能力,也就用不着花大力气制作”,因而也就有很多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偷工减料。解决方法:培养专业的动画制作队伍,并合理使用;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由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造成现今日本漫画在中国如此鼎盛的原因与中国漫画界的不重视亦有很大关联,我们所说的文化侵略实际上在某一程度上也是由我们自己所造成的。n年前X市(还不是一个小地方、好像是深圳吧)某人发起的“全市中、小学生联名告别卡通”的闹剧。最后我们还不是看漫画?所以我们要说的是:防止“文化侵略”,靠“告别”是没有用的,只有制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精品才行。《宝莲灯》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平了。实际上,《宝莲灯》的水平绝对不低于日本(当然《EVA》还是没法比),但它还是失败在题材上--这种老掉牙的题材,如果不经过再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看到晚报上提到《宝莲灯》首场由于张信哲而爆满且初中女生占大半时,我的心情的确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一部动画片需要歌星来拉票房,不是动画业的悲哀又是什么!有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漫画界对中国漫画的不重视所引起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但是在其中还是不凡有优秀的作品的,像《风云》这部漫画就深得人心。中国漫画的在模仿形式上也有很大弊端,我们可以从这次调查问卷的第10题看出 前一段时间,52集动画片《隋唐英雄传》每晚7点15分在北京台青少频道播出,在片中,王世充是中国籍伊朗人,喜欢李世民的哥舒芸是土耳其人,此外剧中还有波斯女王青英、土耳其人拔力峰、南洋国公主娜黛等。而且,和传统的连环画形象不一样,片中的隋唐人物有着鲜明的日本漫画风格,人物造型更是怪异:片中虚构人物哥舒芸服装非常省布,袒胸露腿开高衩;李世民的妹妹李世宁是穿短裙的高校生。对传统的中国历史故事改造后加入这些新颖的成分,你有何看法?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改编不是很好,总结下来的结论大都为:在模仿日本漫画的同时不应该歪曲历史,并认为这样的改编很荒唐。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漫画界只知道模仿,却不知道如何模范,实际上日本漫画在画古代人物时并没有把人物的衣服画的很现代化(从《浪客剑心》,《犬夜叉》等多部漫画都可以看出来)。由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认为要切实可行的解决日本漫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我们中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素质,来抵御日本漫画的不良侵害。而中国漫画界也应该引起注意,应该画一些让我们大家既爱看又有教育意义的漫画.
第三篇:动漫对日语专业的学习影响
关于日本动漫对中国日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摘要:日语学习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日本动漫等流行文化的影响,对日语产生了兴趣。根据调查越来越多人喜欢日本动漫,通过动漫的学习给予了日语专业学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为日语专业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消极的影响,当今在各国文化互相交错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再重新审视日本动漫存在的价值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日语专业学生对日本动漫的正确利用观。
关键词:动漫文化思想利与弊
一.学习日语学生剧增
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底,在除日本以外的海外教育机构中学习日语的人分布于133个国家,达到了298万人。与2003年的调查相比,学习人数增加了26.4%。(每段开始空2个格)
来自北京日语培训机构的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至2007年3年间,日语培训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参加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日语培训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参加北京尚德教育机构的日语培训人数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递增。(每段开始空2个格)
调查在分析原因时指出,日本的动漫、游戏等流行文化在世界上的高人气,促使了日语学习人数的增加。日语学习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日本动漫等流行文化的影响,对日语产生了兴趣。同时,在另外一项关于“日语学习目的”的排名中,有近半数参与者的选择是“获取有关日本文化的一些知识”。(每段开始空2个格)
动漫成为日语学习的新动聊化,想听懂日剧中的对白、看懂日文原版书籍,必须具备一定的日语水平。因此,有很多本着提高娱乐质量、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等目的的人纷纷参加了日语培训,同时也可以缓解学习、工作中产生的紧张压力。
二.选择日语专业的原因
通过对本专业同学的调查发现很多同学之所以选择日语专业,原因就在于对
于日本漫画的热爱。因此,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动漫可以走入课堂,那么
就会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在枯燥单调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有所期待,并对日语
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通鉴“全书”,知晓各种知识,拥有比较全
面的各种能力,既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T”型和“X”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加
深了日语学习基础,学习视野和综合能力;能察专之不能察,既有“细大不捐”的博学精神,又有精益求精的可贵品质,从而达到博学与专精的完美结合。
三:日本动漫对日语专业的利
1.极大限度提升学习者的日语水平
近年随着日本动漫业进入中国市场,动漫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如何在汉语环
境下学习日语,如何创造日语的学习环境已经成为日语学习的关键。随着经济全
球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日本优秀动漫作品传入我国,这些动漫作品主题鲜
明、内容丰富、语言清晰,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动漫会使人形
成一种很好的语言习惯,如果将这些动漫作品用于日语教育,相信会取得创造性的突破。日语中有很多词很学术古板,平日说话几乎用不到,但是经常有中国学
生在用,以致于弄出了笑话。这就说明了这些人没有体会到这些词语所使用的语
言环境。避免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了解日语的习惯和语境。在外语学习初期阶段,教师传授给学习者的是规范的日语,主要是日语语法规则的准确性。随着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海姆斯提出语言交际能力理论后,语言研究
及相关教学重点逐步转向语言的使用,即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的实际能力
凸显重要。(每段开始空2个格)
2.有助于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习应用:
很多学习者认为如果只是光靠从书本上学习日语,就会显得很生硬,不像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那样自然。通过动漫学日语可以把日语变得不再生硬,而是轻
松自如。通过欣赏动画,可以听到许多在日常生活使用频率很高的日语单词和语
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动画的声优十分强大,目前为止已在国内聚集了数以亿计
声优粉丝,一度被公喻为世界最好听的语言,间接对学生们学习日语的兴趣和学习方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精致有趣的动画过程中,不仅使学习语言
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轻松地记住各种场景的习惯表达。除
此之外,动漫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使信息以文本、图形、声音等各种动态的方式传递出来,更易于人们的接受,对日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开发
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日语式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方式运用于教育之中,效果
十分令人期待。
在广州某一日语培训班对几个(零起点到一级直通班)的23个通过了能力考
1级的应届生作了一份调查问卷,数据惊人地指出这23个人之中居然有20个人
是有长期看动漫的习惯。这不得不使很多日语教育机构改变现时的教学方式。由
新世界教育集团从日本引进的独立教育机构“樱花国际日语”,也是国内名列前
矛的一所日语培训机构,它们究竟好在哪里?如此高昂的学费为什么还有这么多
人来学?为此我不惜亲自走访各个樱花学生,得知学生们8成时间是在自学,而
且用的是樱花独有的学习软件。这个软件区别于其他软件的最大特征是将课文对
话结合在动画上,把一段段零零散散、枯燥无味的课文变成一部部生动逼真的动
画故事,这简直是动画与日语学习的完美结晶品,为学习日语开辟了全新的大道!
3.有助于了解日本文化思想
日语是外国人理解日本人和了解日本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我们深入的了解日本社会及理解日本人思维方式的窗口。日语作为每天生活的有用工具,可
以加深我们与日本人的相互交流见解。
从文化特性的角度来看,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民族文化的单一性。日本的民族构成较为单纯,除极少数的阿伊努族人外,99%以上的国民
为大和族人。单一的民族较易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使人们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接受同一事物,而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正是以其在日本国
内广泛的普及程度和坚实的根基为前提的。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其文
化的开放性。日本传统社会存在“轻过去重未来”,的观念,易于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更容易改造、转变外来文化,使其更适合本民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动
漫即是在文化整合尤其是在对中国古典文化吸收、融合和重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日本动漫,我们可能会更准确地把握日本人精神世界生活习惯,也会有
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思想。日本动漫的题材非常泛,小至生活点滴细腻无比,大至宇宙战争,古代未来无限穿越甚至宇宙视界外或者失去宇宙原有属性的世界
为背景,是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知识与未知可能的终极视界。论最为基本的“东京
8.0级大地震”为例,里面的地震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为基础制作的,为了
追求真实性,还在构造原创故事时做过很多模拟,里面地震场面惨绝人寰,因地
震各种因素而死的人们切身痛心,犹如身临其境,后续的余震、海啸、核反应炉
爆炸更使城市几乎毁灭,无数的丧亲之痛如行尸走肉一般步回家园。在这个百度
吧中有一项投票显示,超过9成的人的观看过程中流下眼泪表示感动同情。这说
明观众已经近乎亲身经历了一次地震一样,将来对日本地震灾区不至冷看旁观、仰头大笑说风凉话,置身事外。
四:结论
虚假弊端 弊与利的转换
很多人一提到日本动画就只会想到幼稚还有很黄很暴力这种字眼,其实都是
片面且先入为主的观点。那么反问一句,让孩子们看真人连续剧或者真人电影就
不幼稚不黄不暴力吗?
不难发现大部分优秀真人连续剧或者电影都由动漫改编出来的,例如《仙剑奇侠
传》、《头文字D》、《流星花园》、《古惑仔》、《NANA》、《死亡笔记》、《蜘蛛侠》、《蝙蝠侠》、《变形金钢》、《阿凡达》、《盗梦空间》等许多作
品。在网上的一项“真人化真的不如动画吗”的调查中有3万多个人参加投票,其中超过9成的人投了(是的,完全失去原作的味道、精髓),有8成5的人
投了(真人化其实就是幼稚化),还有近8成的人认为(导演的智商与特效有待
提高)。这种投票虽然扯,但正是动漫迷们对动画与电影的真实评价。
日本动漫的优点在于他与欧美动漫的单一性比较确实丰富的多,日本动漫在里面更多展现了人类各种各样的思考与想象.所以我们看的时候也是享受其中哲
理的时候.这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你可以想想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可以
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损失,我们需要优秀的思维加以利用而不是吃老本.中国的观念
直接导致孩子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想象力变得低下,这一点希望大家理解,在日
本大力发展它们的动漫产业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却明天拿着书本,没有思想的读着
死书.这是对一个国家来说的悲哀,我们需要我们孩子能够吸收到来自日本动漫中
那种具有想象力的元素,这是日本动漫带给国内观众的最大的感受。
不少人对日本动漫会产生一些误解,例如死亡笔记,柯南,School Days……
这些片看起来的确是又黄又暴力,但其实这是日本人对幼儿的教育刻意培植对嘲
笑、色情、暴力和嫌弃的恐怖心。要说出孩子何时会接触这些社会的邪恶负面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会变坏的迟早也会变坏,是天才的迟早也会爬起来。在小孩的时候更应该从这种大量的动画信息中自我判断对错,因为这就是现实世界,想站
起来就要抵得住诱惑受得住白眼,从小靠自己的经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正是中国儿童那种书面教育或者温床教育所不能比的。动画也是孩子
们兴趣与梦想的心灵发源地,只要运用适当就是我们学习日语乃至走上成功人生的一把强大利器。
参考文献:
1.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研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2.朱嫣、李铭《一番日本语日剧菁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3.吴桐,《超人气日剧大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1日
4.黄萍,《超人气电影教你飙日语》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年01月
5.刘亮亮,李淼《如影随行 日语影视人生》外文出版社;2010年1月1日
第四篇:日本动漫对中国社会文化之影响
日本动漫对中国社会文化之影响
课程名称:通过动漫看日本社会 学号:Ubp13051 姓名:邱煌炜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不可缺少的事物。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几乎摧毁殆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渐渐的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渐渐的吸收着他国之文化。今天要说说日本的动漫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的影响,他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文化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日本这个国家,日本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在强大又不被他国文化所取代保留着自身文化色彩成长自今天的世界第三大的经济文化强国。日本动漫便是日本多元文化所产生的产物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他国文化进入中国人的世界之中,日本动漫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大部分的中国80,90后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虽然中国也有自己的动漫产业,但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远不如日本的成熟,早期的动漫作品通过港台地区引入中国,后来由于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势必要引入他国产业来与他国交流,便有了第一代的动漫作品引入中国市场,如:《灌篮高手》,《七龙珠》,《哆啦A梦》等作品,着恰恰是80,90后中国孩子们的儿童时光,动漫对于一个儿童的吸引力有多大或许自由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够明白。不可否认的它在当时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同时也陪伴着这一代人的成长。一个人的童年时光往往影响着这个人之后的成长。在那个文化产业及其稀缺的年代,可以想象这种影响有多么深远,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儿童因为《灌篮高手》这部作品而喜爱上篮球,通过这部作品而了解原来世界上有一项运动叫做篮球,有一个联盟叫做NBA,有一个地方叫做神奈川县。在那个经济还不太发达的年代对于中国人来说刚解决的温饱问题的中国人来说这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来的新奇,也恰巧是那个时候起中国人开始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重视,在那之前中国人打篮球的人几乎可以说少之又少,而现在打篮球的80,90后的年轻人几乎随处可见。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受到《灌篮高手》这部动漫作品的影响,这部动漫印象了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中国人渐渐的不止是崇尚乒乓球,羽毛球。当然印象中国体育文化的不仅仅是《灌篮高手》还有《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等以体育为题材的作品也对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当然不止是体育文化,日本动漫最直接的影响了中国的动漫文化。在日本动漫未传入中国之前,说道中国的动漫作品几乎少之又少。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动漫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动漫产业才渐渐得以发展。很多中国动漫的创作也是源自日本动漫。在后来渐渐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动漫产业链,有动漫主题餐厅,动漫主题展出,动漫为主题的商品。包括现在大学中的动画专业也是受到了日本漫画的影响而产生的产物。这几乎是在原先一片空白的文化产业中无中生有的动漫文化,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结构。
日本动漫可以说是植入了中国人很多宅男宅女的内心,影响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不说现在很多新兴的网络用语都源自于日本,源自于日本动漫,可以说日本动漫正对中国整个社会新一代产生了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比如说:二次元,宅男,宅女,日漫迷。相应的影响着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日本动漫里面那些虚拟的世界所传播的正能量或许对当代中国年轻人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积极的影响。但是同时有的人却被这种虚拟世界说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从而希望活在虚拟世界当中。慢慢的对于外界的事物渐渐的失去了兴趣,陷入二次元里面的世界无法自拔。渐渐迷失了自我活在虚拟的世界之中。很多东西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便有消极的一面,日本动漫也是这样。动漫中确实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的地方,当然任何东西一旦迷恋过头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日本动漫也是如此。其动漫背后很多日本文化内涵在里面,有很多日本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精神在里面。通过日本动漫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去了解一个比我们发达,人民素质比我们高的国家是怎么样的。同时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和借鉴,化作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色彩。
只要好的东西就值得我们去接受它,日本动漫其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东西在里头,不仅仅是动漫本身带给我们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动漫背后对于我们中国当代文化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在学习中不断的发展自己本身的实力,在借鉴中不断进步,或许我们没有日本那么好的动漫文化,但是只要能够虚心学习他国文化,敢于创新丰富自身文化色彩。相信有一天中国本身文化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用自身的文化去影响他国文化。就像当年中国的唐文化影响着世界一样,就像现在日本动漫影响着世界一样……
第五篇:年画美术鉴赏论文
年画美术鉴赏论文
姓名: 刘运凯 学号: 10070050 院校 天津理工中环信息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论文题目 中国民间木板年画美术的艺术价值
指导老师 张胜起
简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
主要内容:年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始于古代“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题材,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传统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故名木板年画。年画画面此案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合家欢、胖娃娃等,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关键词:年画
春节
民俗
中国民间木板年画美术的艺术价值
年画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代表。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诗生动的描绘了我国人名自古以来欢庆纯洁的盛况,古代的桃符就是现今的春联、们画、年画的前身或先导。
在中国历史上,民间的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于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每至岁末,城乡家家户户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等。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狼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这时,大奖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的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两人的威武形象绘制在宫门上,称为“门神”。汉代民间以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效仿,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他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袛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消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其中河南开封的诛仙镇、江苏桃花坞、山东的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年画四大家” 其中诛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
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年画渐渐走向复苏。解放后,周恩来总理还曾亲临视察并给画庄寄来急需的藤黄原料。“文革”期间,杨柳青年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
天津杨柳青年画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霍玉棠之子)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如今,“玉成号”画庄已建成为家庭博物馆,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人文景点。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如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为年画中的经典,广为流传。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显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津地成为历朝畿辅首邑和中国连接海内外、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瑰宝。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一种富于民间独特艺术风格和强烈地方特色的木版彩绘艺术珍品,与中国传统的过年密切相关。过年既含有庆祝丰收之意,又充满欢乐、希冀、神秘的色彩。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种综合的集精神与实用、历史和现世的物化成果,具有历史进程中“活化石”之作用,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
资料显示,杨柳青画社现存古版6508块,其中:完整可印制的画版1305种,计5643块;散版865块。保存自明代以来的彩色年画700种,计4056件;线描坯子2018种,6808件;完整保留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勾、刻、印、绘、裱的传统工艺,以潘忠义、张兴泽为代表的大批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在年画的传承与研究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天津杨柳青画社还培养了近200名专业艺术工人和创作人员,使杨柳青年画独特的风格得到发展。在现存的年画艺术中,杨柳青木版年画以藏品丰富、技艺精湛,被公推为“中国年画之首”。
由于历史原因,杨柳青年画曾一度衰落,抗日战争时期全部停业,损失最为惨重。1949年后,经过人民政府的多次抢救、搜集、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又获得了新生。挖掘、抢救、保护杨柳青木版年画,对研究天津地区民俗文化,以及北方其它年画,乃至中国美术史等方面均体现出重要价值。它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使得大众读物;对与那类事实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民间传统绘画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辉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现代美术创作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