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合集)

时间:2020-11-01 12: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

第一篇: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

青海省交通扶贫专项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青发〔2015〕19 号)精神及其主要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专项方案。

一、对象范围 全省未实现道路通畅的 6 个乡、227 个贫困村,涉及贫困人口 19 万人。

二、目标任务 完成剩余 6 个乡镇的 227 个贫困村道路通畅工程,跟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村配套道路建设。确保到 2018 年所有乡镇、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到 100%。1 . 实现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设。2018 年全面完成果洛州达日县桑日麻乡,玉树州杂多县查旦乡、莫云乡,治多县扎河乡、索加乡,曲麻莱县麻多乡等 6 个乡镇的道路通畅任务,建设里程 1158 公里。2 . 实现 7 227 个贫困村 道路 通畅工程建设。2017 年全面解决 227 个贫困村的道路通畅任务,建设里程 5825 公里。对按砂砾路面实施通畅工程的 147 个贫困村,每个村预列 3 公里村内硬化道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群众意愿,由地方交通局提出

申请,并视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对于未纳入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范围和已实现道路通畅工程的建制村中零星分布的贫困群众,由各市(州)、县交通部门提出建设需求,对确属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3 . 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村的 道路 配套建设。根据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跟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行政村的通路问题。

三、进度安排 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交通扶贫目标任务,乡镇通畅工程计划用 3 年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贫困村通畅工程用 1 至 2 年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乡镇通畅任务。2016 年开工建设启东至那曲公路(达日至玉树段)175 公里;杂多县至查吾拉公路 212 公里;治多县至二道沟兵站公路 412 公里;玛多县至色吾沟公路 359公里。2018 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二)贫困村通畅任务。2016 年安排建设 227 个贫困村通畅工程,建设规模 5825 公里,其中,水泥砼路面 977 公里,砂砾路面4848公里。到2017年底22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通畅。

(三)

易地 扶贫搬迁村配套道路。根据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村配套道路相关工作。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乡镇通畅工程 。投资估算 143.76 亿元。资金来源国家投资和省级自筹。

(二)贫困村通畅工程 。投资估算 14.07 亿元。资金来源国家投资和省级自筹。

(三)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配套道路 。投资估算 2 亿元。资金来源国家投资和省级自筹。

五、政策措施 (一)成立领导 小组。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以厅长为组长,各副厅长为副组长,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交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副组长负责 1 个市(州)交通扶贫工作,主要对规划内容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省公路局进一步加强交通扶贫项目的技术指导,完善交通扶贫项目考核监督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确保交通扶贫项目质量。

(二)创新工作机制。针对交通扶贫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施工期短、时间紧的实际,各市(州)要根据自身管理和技术力量,进一步拓宽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弥补技术力量不足问题,同时要以县为单位对县内项目进行打捆招标,减小项目管理难度。

(三)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计划调控作用,在保证各建设类别里程规模且建设标准满足四季畅通的前提下,县级交通部门要结合地形、建设成本、难易程度等实际,由县政府负

责对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补助投资计划在本县范围内提出调剂使用意见,但调整幅度不能超过补助投资的 5%,须报经市(州)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实施,并报省公路局备案。

(四)加强宣传引导。省公路局要在门户网站开辟交通扶贫专栏,重点报道全省交通扶贫工作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加强政策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手机短信、村务公开栏等载体,采取集中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交通扶贫成果,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了解交通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六、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级统筹、市(州)负总责、县(区)抓落实”的管理机制,省交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交通扶贫工作的规划编制、计划下达等总体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交通扶贫工作的领导,将交通扶贫工作纳入地方整体扶贫,狠抓交通扶贫项目的落实工作,按进度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二)强 化责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抓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补助标准、监督管理等工作。市(州)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交通扶贫项目政策制定、前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重点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青政〔2015〕76 号)精神。县级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要从改善民生、加强公共基础服

务的高度,提高对交通扶贫工作的认识,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出台为交通扶贫项目无偿提供砂石料等配套措施,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交通扶贫建管养运体制机制,营造全民“建路、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在农村交通扶贫项目建设中推广“七公开”制度,做到信息公开、阳光操作,为全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第二篇:生态扶贫专项方案

**区生态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

以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为实施范围,加强对全区的贫困村,所有贫困人口的生态扶贫,并向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区和渠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4%,扶贫搬迁0.8万贫困人口,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增长,贫困地区林农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发改局)

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 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草)果产业。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旅游局、区发改局)

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及野生植物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植物花卉(彩叶)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强国有林场重要景区(点)水电路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鼓励林农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林下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牵头单位:区安监环保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在全区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不断提高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大力开展“洁净水”行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储转运系统。

加强生态文明细胞建设,建设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区,实施新村绿化。加强贫困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防治力度,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在贫困乡镇(街道)、贫困村(居)及居民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牵头单位:区国土分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农业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发改局)

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三、进度安排

(一)生态保护建设。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生态实现“由破坏大于治理向治理大于破坏”的历史性转变,水生态系统失衡得到根本扭转,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1万亩;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04万亩、0.1万亩、0.16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8.59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12.3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35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50.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1.5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1万亩。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5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二)生态资源利用。到2017年底,新建森林人家5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10公里,供电和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 0.5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350元。到2020年底,新建森林公园1个、森林人家10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20公里;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700元。

(三)人居环境改善。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前锋区建成省级生态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城区及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华蓥山自然保护区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广安市国家级生态市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区验收,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任务。到2020 年底,全区污水入网率、处理率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各种有毒有害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重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

(四)防灾减灾避灾。一是避灾移民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原则,采取“就近、集中、分散、自主安置”多种方式相结合推进避灾移民搬迁,2015年对48个灾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193户,671人;2016年对39个灾 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120户,488人;2017年对26个灾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91户,307人。二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强化工程治理。2015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4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3处;2016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5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4处;2017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4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3处。三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建设。2015-2017年,每年对全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同时加强日常隐患巡查工作,动态巡查、重点核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撤离;根据隐患排查情况及时编制广安市前锋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和防治预案。对每处隐患点设立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并设立警示标牌。每年开展宣传培训及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生态用地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严格生态资源监管,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红线行为。制定生态用地项目禁限目录,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生态用地,确保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贫困地区生态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争取将天然起源商品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立各级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补助制度。

(三)强化移民搬迁政策支持。通过调拨、转让或集中进行土地开发等方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宅基地、口粮田。用好用活国家关于连片特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政策、土地整治政策、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政策等。适当提高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给予搬迁建房贷款贴息。加大财政投入,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优先安排实施。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自主移民”现象,要科学规范、合理引导、强化服务,研究解决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生活。

(四)切实增加林农生态收入。建立支持林农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机制,鼓励贫困地区组建管护队、造林队、防治队,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增加林农生态建设管护收入。鼓励林农有偿转让生态景观资源使用权,或以作价入股方式参与旅游企业经营,增加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收入。扩大普惠制生态建设政策覆盖范围,积极探索一事一议、村民 自建、以奖代补等方式,更好惠及贫困群众民生。

(五)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入推进以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经济林木(果)权证、村级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为主的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研究探索以生态景观评估价值、门票收益、基础设施等作抵押物申请生态旅游专项贷款的政策,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二、三级国家公益林经营利用改革试点,研究探索合理利用强度和支持政策。

(六)加强科技服务支撑。加强优良林(果)种快繁、森林高效培育、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等重大技术攻关。加强林业科技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林业科技标准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提升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利用水平和效益。改革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将民营企业、社会业主纳入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安排范围,探索试点研究成果和推广示范先验收后补助制度。

(七)建立完善生态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增减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区 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生态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五、责任落实

(一)加强对生态扶贫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扶贫的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生态扶贫的目标任务纳入对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区级部门负责将生态扶贫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协调争取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支持政策,加强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抓好检查指导、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形成运行高效的生态扶贫推进机制。

(三)区政府负责统筹本区域生态扶贫任务,制定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所辖贫困村,并加强指导监管和目标绩效考核工作。

(四)区政府是生态扶贫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区域实施方案,将生态扶贫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抓好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三篇:文化扶贫专项方案

文化扶贫专项方案

文化扶贫专项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精神,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切实享受X南苏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推进我市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按照“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坚持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从2015年起,通过对全市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文化扶贫,到2020年,实现我市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主要措施

(一)支持贫困地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1.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没有场地的要重点建好文化广场和文化室,指导已基本建成文化室、文化广场的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完善提升,有条件的贫困村要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督促在建的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限期按国家标准竣工。到2020年,完成1419个贫困村文化室、文化广场标准化建设,实现群众在哪里活动,文化广场就建到哪里。

2.重视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纳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合理选址,标准建设,确保每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

3.整合贫困村宣传文化、党教、科普、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性文化室,搭建贫困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丰富和完善服务功能。

(二)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

1.重点保证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贫困地区落实到位。指导帮助贫困地区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年市、县开展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书画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在活动场次、数量上予以倾斜。

2.重点推进贫困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纳入直播卫星户户通服务区域,优先满足贫困村用户的安装需求。

3.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权益。集中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扶贫项目,包括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帮扶等,积极开展面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展演展示和科普活动。

(三)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培养

在每年国家“三区”文化人才培养名额和支援 计划中对贫困县予以倾斜。落实贫困村设置政府购买文化室公益岗位不少于1名,贫困村文化室配备至少1名文化管理员。支持和帮助贫困村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向贫困地区发展,扩大贫困村受援点,增加贫困村支援帮扶的文化骨干和文化服务项目。

(四)积极争取和筹措文化扶贫资金

以落实国家将要出台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大力度向上争取一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薄弱的贫困村改变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以点带面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

全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县和示范单位。在此基础上,支持贫困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从2015年起,每年建成一批符合标准、可复制的示范村,前两年建成示范点100个,后三年全面建成。县、乡两级政府要以点带面,分层次、分步推进。

(六)支持贫困地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民间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也相对滞后。在推进“客家文化(X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重点关注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遗”调查和普查,支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提高保护层级。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符合条件的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 领导。各地要落实 领导责任,明确文化扶贫工作职责和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级文广新部门要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文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文化扶贫工作。要制定文化扶贫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路径,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员,切实推动扶贫工作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联动和信息通报制度。各级文广新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与宣传、发改、财政、教育、人社、体育、扶贫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进度。要将文化扶贫工作纳入精准扶贫考核内容,对成绩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任务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追究领导责任。

第四篇:2016年信息化扶贫专项方案

2016年信息化扶贫专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的,切实提升我市贫困村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二、总体目标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到2016年,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90%;到2020年,农村家庭12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

2、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16年,全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宽带接入基本解决;到2020年,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3、贫困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全市扶贫信息服务系统;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有文化、懂技术、能服务的信息员,为村民提供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入乡进村,降低贫困地区信息入户门槛和使用成本,提高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在贫困地区村镇部署公共信息服务终端。推进移动通信弱覆盖补点和贫困村信息通信建设工作,提升偏远山区特别是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向贫困地区覆盖,逐步实现3G、4G信号城乡全覆盖和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责任单位:市工信委、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广电网络公司)

(二)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教育云”项目建设,推动教育信息服务向贫困地区覆盖。重点扩大宽带网络在农村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村镇公共服务区域的覆盖面,全面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加强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设施的支持,加快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城镇名优学校向贫困地区中小学、职业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三)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依托96333群众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扶贫和移民网、农业和粮食网、农网等现有资源,建立市扶贫信息服务系统,把全市贫困村、贫困户和市、县、乡三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对口联系的详细数据精准录入数据库,实现联络服务信息全覆盖;同时把贫困户、贫困村的贫困信息、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等进行对接共享,为社会力量扶贫和贫困户提供帮扶通道、政策咨询、答疑解惑、专业技术查询等服务。整合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市场价格等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适用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加强贫困村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展信息服务站点“村务公开”、“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等功能,提升信息服务站点服务水平。推广普及农技宝等手机应用,在线向农业专家咨询相关问题,及时接收农事提醒,实时查询农产品价格,线上进行农产品买卖,通过信息技术帮助脱贫致富。(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工信委、市“三送办”、市委农工部、市农粮局、市果业局、市科技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示范店和示范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拓宽采购、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中的应用,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的融合,带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标准化。推进贫困村邮政网络建设,支持邮政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农村e邮”)做好农村电商配送工作,在农村养老院、农民新区等建立便民服务站,依托已有电商平台,帮助农民把土特产品卖出去,使农民通过互联网改变生活、发家致富。多渠道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重点对农村残疾人员、贫困农民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并鼓励电商企业聘用该类人员。(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五)开展贫困地区信息化培训活动

加大对贫困村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力度。市、县二级农业部门、人社部门、商业部门、通信运营公司等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充分利用现有培训项目,在贫困地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活动。要以集中培训或远程教育的方式,培训各村农业信息员,使他们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农技宝、农技通等手机应用App的信息采集、发布、查询等功能。要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拓宽农民信息化培训渠道。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农村中青年等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操作水平,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有效带动贫困村农民信息就业、信息创业,走上信息致富道路。(市委农工部、市农粮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市各责任单位要把贫困村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认真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市、县二级信息化扶贫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资源投入 各县(市、区)、市直、驻市各单位要逐步加大对帮扶贫困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各项建设有效落实。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单位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和通信设施的部署与升级改造,加快贫困地区宽带及通信信号的覆盖。鼓励和引导软硬件制造商、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化力量共同参与帮扶贫困村信息化建设。

(三)提供优惠政策

各县(市、区)和市有关单位要在农村信息化政策制定及落实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针对农村贫困户,可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通信公司优惠一部分的模式,以公益为先、自主选择、不增加困难户负担为原则,制定专项通信业务营销政策,鼓励贫困农民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服务。

(四)注重实施效果

结合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推广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产品。注重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确保各项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第五篇:全南县文化扶贫专项方案

全南县文化扶贫专项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切实享受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推进我县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按照“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坚持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从2015年起,通过对全县贫困地区全面开展文化扶贫,到2020年,实现我县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主要措施

(一)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1.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没有场地的要重点建好文化广场和文化室,指导已基本建成文化室、文化广场的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化完善提升,有条件的贫困村要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督促在建的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限期按国家标准竣工。到2020年,完成38个省、市级贫困村文化室、文化广场标准化建设,实现群众在哪里活动,文化广场就建到哪里。

2.重视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纳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合理选 址,标准建设,确保每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

3.整合贫困村宣传文化、党建、科普、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性文化室,搭建贫困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丰富和完善服务功能。

(二)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

1.重点保证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贫困地区落实到位。指导帮助贫困地区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每年市、县开展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春联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在活动场次、数量上予以倾斜。

2.重点推进贫困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纳入直播卫星户户通服务区域,优先满足贫困村用户的安装需求。

3.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权益。集中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扶贫项目,包括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帮扶等,积极开展面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展演展示和科普活动。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在每年国家、省、市文化人才培养名额和支援计划中对贫困村予以倾斜。落实贫困村设置政府购买文化室公益岗位不少于1名,贫困村文化室配备至少1名文化管理员。支持和帮助贫困村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向贫困地区发展,扩大贫困村受援点,增加贫 困村支援帮扶的文化骨干和文化服务项目。

(四)积极争取和筹措文化扶贫资金

以落实国家将要出台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大力度向上争取一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薄弱的贫困村改变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以点带面推动公共文化建设

全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试点乡(镇)和示范单位。在此基础上,支持贫困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从2015年起,每年建成一批符合标准、可复制的示范村,前两年建成示范点40个,后三年全面建成。各乡(镇)政府要以点带面,分层次、分布推进。

(六)支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贫困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民间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也相对滞后。在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重点关注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遗”调查和普查,支持申报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提高保护层级。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符合条件的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文化扶贫工作职责和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地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文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文化扶贫工作。要制定文化扶贫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明确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员,切实推动扶贫工作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联动和信息通报制度。文广新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与宣传、发改、财政、教育、人社、体育、扶贫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进度。要将文化扶贫工作纳入精准扶贫考核内容,对成绩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工作任务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追究领导责任。

下载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交通扶贫专项方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围挡、交通疏导专项方案

    柳东新区供水管道建设工程-二标段 围挡、交通疏导专项施工方案 柳东新区供水管道建设工程二标段 围 挡 交 通 疏 导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年 月 日 审核: 年 月 日 审批:......

    庆城县交通扶贫成效显著

    庆城县交通扶贫成效显著 2015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1236”扶贫攻坚行动这一核心,坚持把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先手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目前,全县......

    颍泉区交通交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颍泉区交通交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皖发〔2015〕26号)精神,认真组织实施交通精准扶贫工程,结合我区贫困地区农村......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_1

    交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切实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交通出行条件,加快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xx发26号《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

    企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区生态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

    XX镇XX村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

    XX镇XX村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根据中央、省、市、开发区各级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了用活用好用足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结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情况,经村”四议两公开”程序......

    围挡、交通疏导专项方案(精选多篇)

    110千伏南苑变主变增容(整体改造)工程 围挡交通疏导 专项施工方案 宇航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一、概况 本次开挖基坑大部分位于人行道下面,紧邻行车道。由于地处闹......

    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5篇

    文章标题: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找文章到范文搜网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