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扶贫方案
隍政发〔2018〕 号
隍城镇2018年度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各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宜春市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宜办字〔2018〕10号)文件和《丰城市2018年度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丰生扶字〔2018〕1号)文件精神,按照全镇脱贫攻坚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 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工作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保护扶贫项目,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持续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 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获得感和自身发展能力,有力推 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扶贫精神,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 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加大贫困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 护修复力度,扩大贫困人员就业覆盖面和产业发展覆盖面,推动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向贫困人口倾斜,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达到逐步脱贫致富的目的。
三、扶贫政策和措施
(一)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1、加强综合性补偿支持。争取国家生态转移支付扶持,让国家转移支付政策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2、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扶持。充分利用好全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与市级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补助资金,对贫困人员进行倾斜。
3、加大森林生态补偿力度。划定天然保护林,落实天然保护林补偿机制;健全、完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
(二)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1、大力实施林业重点项目。积极开展人工造林,以乡土树种为主,重点发展杉木、湿地松、油茶、珍贵阔叶树以及名特优经济林树种,建设用材林生产基地和经济林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实施森林抚育、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做到宜抚则抚、宜封则封、宜补则补,封改造相结合,切实提高森林质量;加快对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两侧补植补造,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提升;加强天然林保护,建立天然林管护机制,签订停伐、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加快推进政策性商品林保险工作,提高林农散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2、提升村庄绿化。按照打造秀美乡村的要求,积极争取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按照“因村而异、因地制宜”原则,对18个秀美乡村点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
3、发展林业优势产业。以“四统一分”高产油茶种植模式,统筹推进村组连片栽植,带动贫困户栽植高产油茶。同时,鼓励小规模、小面积栽植高产油茶,种植指标优先安排贫困户,以油茶产业帮扶贫困户脱贫;林下经济产业扶贫。以省林科院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为引领,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太子参等林下经济,做大绿色富民产业,优先安排贫困户入股和劳务就业,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高贫困户收入。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全面实行最严格“河长制”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小
(二)及以上水库 全面退出承包养殖实行人放天养,饮用水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 100%。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维护良好的河道水生态环境。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属于封禁治理措施的项目,优先聘用本村贫困户作为管护人员;属于村组集体自建的项目,优先雇用贫困户进行施工;属于享受了奖补政策的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经营管理。
(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 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水平;结合秀美乡村建设标准,统筹推进贫困村“七改三网一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村庄人居环境。
(五)扩大就业扶贫面
1、林业护林员就业扶贫。按照山场就近、便于管护的原则,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优先聘用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责任心强的贫困人员为集体公益林护林员、村级防火护林员、天然保护林护林员,签订护林协议,补助标准按相关政策发放。
2、农村保洁员就业扶贫。强化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经费保 障,促进农村保洁员岗位向贫困群众倾斜,优先聘用贫困群众 为保洁员。(责任部门:市城管局);
3、水库安全管理员就业扶贫。按照就近、便于管护的原则,优先聘用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责任心强的贫困人员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及锦江堤堤防安全管理员
4、岗位培训就业扶贫。以开展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安置、强化就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帮助贫困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的。
(六)大力开展生态创建
1、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力度。
2.积极参与我市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建设,让贫困人口享受更多的生态发展成果。
3.积极开展森林城市 森林村庄创建,探索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由党委书记甘辉华任组长,镇长杨小刚为第一副组长,熊发庚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为成员的生态保护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熊发庚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2、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 体,组织开展生态扶贫宣教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编制生态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印发扶贫工作操作办法,让全体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对操作程序、扶贫政策一目了能,心中有数,便于操作。
3、加大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生态保护方面资金的基础上,要增加生态保护脱贫专项资金投入,优先支持贫困户所在村、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鼓励和吸吸收社会资本投身我镇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4、强化监督考核。强化对生态扶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监 督检查,加强对生态保护扶贫项目实施、效
益情况和政策性补助资金兑现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切实将生 态扶贫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隍城镇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3日
第二篇:生态扶贫专项方案
**区生态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
以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为实施范围,加强对全区的贫困村,所有贫困人口的生态扶贫,并向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区和渠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4%,扶贫搬迁0.8万贫困人口,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增长,贫困地区林农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发改局)
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 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草)果产业。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旅游局、区发改局)
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及野生植物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植物花卉(彩叶)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强国有林场重要景区(点)水电路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鼓励林农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林下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牵头单位:区安监环保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在全区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不断提高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大力开展“洁净水”行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储转运系统。
加强生态文明细胞建设,建设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区,实施新村绿化。加强贫困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防治力度,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在贫困乡镇(街道)、贫困村(居)及居民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牵头单位:区国土分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农业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发改局)
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三、进度安排
(一)生态保护建设。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生态实现“由破坏大于治理向治理大于破坏”的历史性转变,水生态系统失衡得到根本扭转,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1万亩;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04万亩、0.1万亩、0.16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8.59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12.3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5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35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50.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1.5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0.5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1万亩。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0.5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36.95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二)生态资源利用。到2017年底,新建森林人家5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10公里,供电和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 0.5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350元。到2020年底,新建森林公园1个、森林人家10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20公里;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700元。
(三)人居环境改善。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前锋区建成省级生态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城区及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华蓥山自然保护区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广安市国家级生态市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区验收,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任务。到2020 年底,全区污水入网率、处理率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各种有毒有害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重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
(四)防灾减灾避灾。一是避灾移民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原则,采取“就近、集中、分散、自主安置”多种方式相结合推进避灾移民搬迁,2015年对48个灾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193户,671人;2016年对39个灾 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120户,488人;2017年对26个灾害点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91户,307人。二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强化工程治理。2015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4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3处;2016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5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4处;2017年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项目4个,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处、应急排危除险工程3处。三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建设。2015-2017年,每年对全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同时加强日常隐患巡查工作,动态巡查、重点核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撤离;根据隐患排查情况及时编制广安市前锋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和防治预案。对每处隐患点设立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并设立警示标牌。每年开展宣传培训及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生态用地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严格生态资源监管,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红线行为。制定生态用地项目禁限目录,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生态用地,确保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贫困地区生态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争取将天然起源商品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立各级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补助制度。
(三)强化移民搬迁政策支持。通过调拨、转让或集中进行土地开发等方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宅基地、口粮田。用好用活国家关于连片特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政策、土地整治政策、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政策等。适当提高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给予搬迁建房贷款贴息。加大财政投入,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优先安排实施。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自主移民”现象,要科学规范、合理引导、强化服务,研究解决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生活。
(四)切实增加林农生态收入。建立支持林农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机制,鼓励贫困地区组建管护队、造林队、防治队,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增加林农生态建设管护收入。鼓励林农有偿转让生态景观资源使用权,或以作价入股方式参与旅游企业经营,增加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收入。扩大普惠制生态建设政策覆盖范围,积极探索一事一议、村民 自建、以奖代补等方式,更好惠及贫困群众民生。
(五)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入推进以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经济林木(果)权证、村级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为主的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研究探索以生态景观评估价值、门票收益、基础设施等作抵押物申请生态旅游专项贷款的政策,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二、三级国家公益林经营利用改革试点,研究探索合理利用强度和支持政策。
(六)加强科技服务支撑。加强优良林(果)种快繁、森林高效培育、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等重大技术攻关。加强林业科技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林业科技标准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提升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利用水平和效益。改革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将民营企业、社会业主纳入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安排范围,探索试点研究成果和推广示范先验收后补助制度。
(七)建立完善生态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增减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区 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生态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五、责任落实
(一)加强对生态扶贫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扶贫的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生态扶贫的目标任务纳入对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区级部门负责将生态扶贫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协调争取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支持政策,加强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抓好检查指导、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形成运行高效的生态扶贫推进机制。
(三)区政府负责统筹本区域生态扶贫任务,制定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所辖贫困村,并加强指导监管和目标绩效考核工作。
(四)区政府是生态扶贫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区域实施方案,将生态扶贫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抓好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三篇:2014岫云生态产业扶贫方案
远山结亲·以购代捐创收山区农民·建设美丽新村
苍溪县岫云村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探索农村造血式产业扶贫新模式
一、项目背景
过去的一年,人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新的一年,梦想在激励着我们每个人不断前进。按照习总书记的阐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则是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融入群众、惠泽群众、引领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根据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2011-2020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强农惠农扶贫相结合、自身努力与争取支持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各界帮扶相结合。四川省扶贫移民局正是以此纲要作为农村扶贫工作新思路,不断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按照四川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指示精神,重点是落实好“五个一”帮扶任务:一是开展一次实践教育,二是解决一批现实问题,三是培育一项支柱产业,四是建强一个战斗堡垒,五是结对帮扶一批特困户。
2014年四川省《1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扶贫攻坚机制,首要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援藏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攻坚;搭建信息平台,探索管理机制,规范社会扶贫,广泛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
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距离成都389公里,作为一个地处秦巴山脉、隶属
于国家级贫困县的边远山村,如四川绝大多数山区农村一样,资源匮乏,劳动力稀缺,基本上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生产能力十分有限,除了青山绿水好空气,几乎看不到任何发展潜力。如何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如何推进美丽新村建设,如何强农惠农,实现造血式扶贫,对于整个苍溪县农村扶贫工作而言,已成为一个亟需要破题的代表性扶贫难题。
二、项目主题:“远山结亲·以购代捐”产业扶贫计划
以岫云村为典型案例,在岫云村原有产业模式(远山结亲:以村两委为监管单位,以村合作社为运营推广单位,统一组织配送原生态农产品,一对一供应城市家庭)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打造全新的山区农村扶贫、创收山区村民模式:即以岫云村为据点,联合周边5到10个自然村,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指导下,成立一个原生态产业扶贫发展联盟,在白驿镇设立统一配送的产品集散中心,与爱心企业结上产业扶贫对子,企业可以得到回报,农民可以自立创收,实现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既有效保护农村生态,传承农耕文化,达到家富、人和、村美,可谓切实推进美丽新村建设。
具体而言,一个村的生产量结亲(匹配)两到三家大型企业,既解决农村留守村民的养老创收问题,又解决城市居民的食品健康问题,同时改变以往爱心企业单方面捐赠,断奶即贫血,后续乏力的传统慈善模式,开创性地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造血式扶贫模式,让企业、农民、政府多方受益。
三、实施方案
1、由省扶贫移民局、扶贫基金会牵头,寻找到有意向参与爱心结亲的企业,苍溪县岫云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具体执行该项目。
2、苍溪县岫云生态农产品合作社结合农户家庭劳动力情况、土地、山坡可用耕
地等实际情况,根据爱心企业和人士的需求组织生产。爱心企业支付的爱心认购款主要用作生产原料采购(仔猪、仔鸡、仔鸭等),生产及配送环节成本等。
3、邀约省内主流媒体及中央媒体地方记者站,以县扶贫移民局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项目启动现场宣传报道。
4、邀请党媒及主流媒体到岫云村实地考察,深度解读“岫云式扶贫开发模式”。
四、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方式及回报
与岫云村农户结对扶贫,认购1家以上农户农产品。
费用:每户一万元,上不封顶
回报:
a、参与媒体全程宣传报道
b、每个农户一年价值10000元农副产品(附岫云生态农产品价格清单,企业可自行选择产品种类及数量,由合作社负责按需统一配送上门。)
c、进入省扶贫移民局、省扶贫基金会爱心企业名单。
五、媒体报道方案
1、提前与媒体进行沟通,研究新闻看点,重点锁定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以及四川电视台等省级媒体,以及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成都全搜索、成都电视台等都市主流媒体。
2、新闻发布会上,从扶贫局、爱心企业、岫云村三个角度解读全新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模式。
3、特邀记者实地考察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岫云式扶贫模式背后的故事以及发展现状,切实提升健康农产品应有的附加值,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和致富难题。
六、活动时间安排
3.7——4.1联系意向性企业签订相关协议;
沟通函接相关新闻媒体,组织报道所需新闻题材;
由合作社和村两委对爱心企业的购买需求进行统筹安排,确保爱心企业所需生态农产品得到保障;
4.2——4.9 落地结对活动相关物料准备,活动现场参与企业确认。
4.10——4.15暂定4月中旬周末邀请相关爱心企业人士、新闻媒体、省扶贫移民局、省扶贫基金会领导到岫云村参加现场爱心认购活动启动仪式。
七、项目评估
对于山区农户来说,每户参与农户每年可通过自己的劳动实实在在直接增收近万元,对于目前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村留守妇女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足以保证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践行群众路线,实实在在的强农惠农举措,是山区农村产业扶贫的一大创新模式;从社会影响力角度,项目集合食品安全和农村养老两大社会热点话题,多媒体的全面推广极有可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企业慈善的角度来看,这种全新的慈善模式不仅使企业的慈善行为变得更有意义,更具持续性,而且企业员工(福利)也可以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升华和企业凝聚力的打造。
苍溪县岫云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2014.3
第四篇:生态扶贫心得体会发言
生态扶贫心得 体会发言
生态扶贫是指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绿色扶贫理念和方式。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在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新路。
生态扶贫的有效路径 从本质上来说,生态扶贫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嵌入反贫困事业,通过理念、技术、产业和组织的集成革新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过程。在实践中,针对生态扶贫目标,探索出如下几种有效路径。
生态工程扶贫。生态工程扶贫是政府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等大规模、长周期的生态环境改善项目进行投资,以实现贫困地区生态良好、生产改善、人口安居的生态扶贫方式,是目前贫困地区涉及范围最广、实施力度最大的生态项目。如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生态产业扶贫。生态产业扶贫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式重新整合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将传统高消耗、低效率产业转化为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产业,以此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生态扶贫方式,包括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产业、生态旅游、光伏产业等。生态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是在充分满足当地人自用性实物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的产业化、规模化开发,是生态扶贫的较高形态,可以尽快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促进生态与扶贫的良性互动。
生态搬迁扶贫。生态搬迁扶贫是为了防止贫困地区生态的持续恶化,减缓因生态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贫困,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以及不破坏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将自然资本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搬迁到安置点,并为他们提供经济适用房、就业机会等生活和发展条件的生态扶贫方式。生态搬迁扶贫作为“生态环境驱动型移民”,一是可以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二是可以通过异地开发,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三是减小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压力,使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劳务与就业扶贫。生态劳务与就业扶贫的特点是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公益林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及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挖掘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到生态工程建设中或就地转成护林员、管护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为生态保护区的农牧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引导贫困农牧民向生态工人转变,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
生态补偿扶贫。生态补偿扶贫是一种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为目的,通过资金补偿、物质补偿、政策补偿等手段以鼓励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绿色扶贫方式。建立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对农户保护生态成本的合理补偿,也是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涉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领域,是一项多要素、多主体、多途径的系统工程。
生态扶贫的经验探索 在生态扶贫中,我们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政策优惠、完善公共服务等多种途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扶贫之中,积累了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宝贵经验。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扶贫工作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要把扶贫项目的实施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脱贫;建立有效的绿色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可持续减贫和绿色
发展的共赢。同时,用好贫困地区“绿水青山”资源,根据当地特点发展绿色产业,打造贫困地区绿色品牌,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及后续可持续发展夯实内力。只有将资源变为资本,通过资本创造出财富,才是减贫富民的根本之路。
精准识别生态贫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确保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确定生态扶贫的范围,明确生态扶贫的对象及其致贫原因、应采取的帮扶措施。通过精准识别,做到政策资源的有效对接,逐步实现生态扶贫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切实做到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扶持。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贫困工作开展状况和成果调整贫困识别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扶贫资金投入。生态扶贫资金保障机制是由国家财政投入,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组合机制。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及贫困区重要生态产品供给的投入保障,通过推动贫困区实施生态综合补偿,解决生态贫困问题。创新绿色金融为生态扶贫广辟资金渠道,将金融政策融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绿色金融与相关扶持政策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拓宽社会资本来源渠道,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有效分散风险,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及项目运作效率,保障各
方利益。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使生态产业资金为生态扶贫提供重要保障。
建立有效的生态扶贫保障制度。生态扶贫能否成功,制度是关键。一是建立完善的监督监管机制。包括落实生态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脱贫责任;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扶贫干部考核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生态扶贫资金审批、拨付、使用流程。二是建立完善协调服务机制。生态扶贫往往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区运作,涉及农业、林业、扶贫、环保等多部门,生态扶贫重点地区要加强协调。三是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既要通过生态扶贫解决目前的贫困问题,也要防止脱贫后的返贫问题,立足长远建立制度,保持生态扶贫各项措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五篇: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1
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3 篇
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第 1 篇
为使乡的生态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要求生态管护员对辖区内生态保护区,等地进行生态巡查,对完成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完成质量进行评比。绝不走形式走过场,高质量严要求的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乡生态扶贫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社区工作计划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清理家园活动、卫生宣传活动等活动,这些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均取得了预期效果,受到的好评。现将 2018 乡生态扶贫工作开展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开展清理家园活动组织生态管护员
开展清理家园活动。此次活动中生态管护员清理垃圾杂物等,从而净化了村级生态环境,受到高度赞扬。这次以开展清理家园为主题的活动中,增强了生态管护员们荣誉感与责任感,使他能够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尽职尽责的完成好村级卫生的生态保护工作,有效的提升了村级生态管护工作的服务质量。
二、广泛开展生态扶贫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生态健康宣传工作,普及生态扶贫知识,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生态扶贫宣传活动,通过普及生态扶贫知识、开设健康讲座的方式,提高乡居民的个人
生态环境意识,乡村生态扶贫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强管理及时改进
为促进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居民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以服务乡村,环保乡村,健康乡村为宗旨,加大对乡村生态扶贫服务的宣传,落实各项工作,提升乡村生态环保服务的群众满意度,使乡村生态扶贫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坚持做到每周定期巡逻检查村组的生态环境,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和整改,杜绝各种生态保护隐患的发生。
四、争创生态环保先进乡镇
工作中还应加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上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多学习、多借鉴,扎扎实实的做好每项工作。为乡村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争创先进生态扶贫乡镇单位。做了大量工作,总结乡村生态环保工作。也感到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目前我乡镇的生态环保工作还存在经费少、任务重的情况,但这些都未影响到乡村生态环保扶贫工作的开展,克服困难的同时,把乡镇居民的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半年来所做的工作,切实给居民带来了可利用的生态环境,为争创生态环保扶贫先进乡镇做出了贡献。
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第 2 篇
接到市扶贫和移民局、市财政局关于对全市 2009、2010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交叉检查通知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 2009 年、2010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全面、认真、仔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
告如下:
一、2009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09 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 588.9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 21 万元(整村推进配套 9 万元,移民扶贫配套 12万元)。我县财政安排了补助进城购商品房实行无土安置移民扶持资金 334.755 万元(按购房面积每平方米补助 150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 944.655 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 84 万元,县级配套 9万元,合计 93 万元,用于 8 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 44 万元,用于非重点项目建设 14 个,已完工项目 13 个,拨付使用资金 41 万元。有 1个项目 3 万元未拨款,即江西梧怡庄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白茶种植项目 3 万元。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7 万元用于德顺公司、香檀山茶叶公司、步阳竹木制品公司三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移民搬迁扶贫资金 438 万元,县级配套 12 万元,合计 450 万元,完成移民搬迁 1200 人,其中农村安置 103户 429 人,已拨付资金 150.15 万元,进县城购房已办理请款的移民户 185 户 771 人,拨付移民专项资金 269.85 万元,4 县扶持资金 334.755 万元;移民搬迁省补助资金 30 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 10.02 万元。
6、5.7 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二、2010 年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10 年省市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 839.741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 27.6 万元(整村推进配套 9 万元,移民扶贫配套 18.6 万元),共计财政扶贫资金 867.34 万元,已全部安排落实到位。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 85 万元,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奖励资金 2 万元,县级配套 9 万元,合计 96 万元,用于 8 个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4 个)建设。
2、面上项目扶贫资金 91 万元,其中:①、科技扶贫项目 1 个,项目资金 25 万元;②、灾后恢复生产项目 9 个,项目资金 50 万元;③、非重点村项目 5 个,项目资金 16 万元,已拨付资金 13 万元,有 1 个项目 3 万元,即石峡村际上水库水毁维修项目未完工,故未拨款。
3、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7 万元用于资溪青云地板有限公司、江西正大竹木有限公司二个龙头企业扶贫贷款贴息补助。
4、2010 年省市下达我县三区移民搬迁任务 953 人、灾后重建搬迁移民831人,合计1784人,移民扶贫资金624.4万元(含县配套资金 17.84 万元),移民搬迁专项资金(省级示范点资金)32.8 万元(含县配套资金 0.76 万元),共计移民扶贫资金 657.2 万元,已经全部安排落实到位。现已拨付使用 177.5 万元,余下 479.7 万元。
5、雨露计划培训资金 10.04 万元,已经拨付 6.42万元,余下 3.62 万元未拨,其中 3.2 万元用于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需待 9 月份开学后拨付使用,0.42 万元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
6、6.1 万元用于扶贫统计监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
三、滞留资金主要原因
滞留资金主要是 2010 年移民搬迁扶贫资金,主要原因是:
1、受 2010 年 6.19 洪灾影响,移民新村基础设施要沉实、坚固点,施工项目质量才能更好些。
2、受洪灾影响,灾后重建房的人很多,建房材料难购买,建房进度慢。
3、进城农民购房户要凭房产证办理拨款手续。
四、改进措施和办法
1、目前 2010 年移民搬迁建房已全部结束,加快移
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项目质量,加快资金拨付速度。
2、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购房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加快农民进城购房房产证的办理速度,尽快的拨付移民补助资金。
生态扶贫工作自查报告第 3 篇
近期,崇信县人社局安排人员入驻新窑镇青泥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调研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在该村村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的带领帮助下,采取走门串户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查阅相关村级资料、与村两委班子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逐户逐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泥沟村是崇信县的贫困村,属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村,县人社局 50 名干部联系 64 户贫困户。该村位于新窑镇西南部,全村辖 4 社 102 户 373 人,其中,贫困户 33户 129 人,低保户 12 户 37 人,残疾人 14 户 16 人,五保户2 户 2 人,贫困面 33%,16 周岁以上 60 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有 234 人;中共党员 27 名,高中文化程度 20 人,初中文化程度 151 人,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 196 人,退伍军人3 人。全村耕地面积 3132.5 亩,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油
料(胡麻)为主,户均种植小麦 3.6 亩,平均亩产 660 斤,户均种植玉米 3.8 亩,平均亩产 1000 斤,户均种植胡麻 1.3亩,平均亩产 200 斤。全村牛存栏 171 头,其中牛存栏 5 头以上的 10 户。2014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 3124 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1815 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崇信县人社局双联帮扶情况。2012 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人社局围绕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送政策、送技术、解难题,深入推进双联行动扎实有序开展。及时修订完善了《崇信县人社局联村联户》等 6 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联村联户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对《青泥沟村小康发展规划(2012-2020)》、《崇信县人社局帮扶工作规划(2012-2016)》和《个人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2012-2020)》进行了修订完善,确定了牛果产业、劳务、技能培训等 10 个方面的帮扶措施。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和种养殖知识讲座 4 期,培训群众 483 人(次),发放培训教材 760 多份,召开双联行动群众会 4 次,征求帮扶对象意见建议 12 条,排查化解邻里等纠纷 9 起,维护了和谐稳定。结合青泥沟村适合发展核桃种植的实际,在新庄、黄湾、杨坪 3 个社新建 480 亩核桃示范园,建成后向农民定补资金 5000 多元。优先推荐帮扶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向华煤集团、崇信电厂等企业输送农民轮换
工 23 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 8 万多元。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帮扶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先后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36 次,为 13 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太空被、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物资,总价值 5000 多元;捐款 1000 多元,帮助 1 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投资 1000 多元修建了 5 口水井,向村上捐赠办公家具 20 多件、惠普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有效缓解了村部办公设施紧张的局面。坚持每月深入联系村开展一次帮扶,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双联工作图表式管理模式,确实把帮扶责任落到了实处。
(二)经济发展情况。2014 年,青泥沟村人均纯收入3124 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胡麻(菜籽)等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收入。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4 年全村小麦种植 372 亩,人均 1亩;玉米种植 388 亩,人均 1.04 亩。二是养殖业,全村现牛存栏 171 头,养殖 5 头以上的有 10 户;羊饲养量 68 只;兔饲养量 30 只。三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 116人。其中,在县外务工的 54 人,在家门口就近务工的 62 人。
(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青泥沟村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 20 人,入学率 100%。其中,上幼儿园 6人,上小学 14 人。目前在校大学生 6 人。
(四)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73 人,参合率达到 10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 234 人,参保率 100%。全村 60 岁以上老人 51人,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上有医疗卫生室一间,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有乡村医生 1 名,但乡村医生为半路出家的赤脚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医务水平低,村民认可率和就医率偏低。
(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村级办公场所需要改善。现有村部为 2009 年修建的 3 间砖混结构平房,条件所限,没有配备专门的文化室、阅览室、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功能室。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黄湾社至吊沟岭社、黄湾社新农村村社道路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村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三轮车等,全村有摩托车 50 辆,三轮车 21 辆,拖拉机 9 台。三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要解决。该村未接入自来水,人畜吃井水的有 47 户,长年吃山泉水的有 30 户(所谓山泉水就是在山坡较低的地方挖一个坑,靠雨水和地表渗水聚集而成)。四是通讯设施质量不高。全村电、电话、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均入户,手机信号网络虽然已覆盖,但吊沟岭、杨坪两社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且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群众文化娱乐方式单一,主要是参加新窑集市活动。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差,牛、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多,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比较普遍。
(八)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 5 人,其中支部书记 1 人,村委主任 1 人,支部委员 3 人;村委会 5 人,其中村委主任 1人,村委委员 4 人。平均年龄 42 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 4人,大专文化程度 1 人。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 27人,其中有女党员 3 人,党员年龄老化。
三、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青泥沟村在新窑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全县同等村社相比,该村人民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