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10-25 06:4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

第一篇: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教师研究“重文本写作,轻过程研究”的问题,温州市瓯海区对教师研究课题记载册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并使之成为课题结题过程性评价的依据。通过对记载册的设计,使“论证性活动”草根化、理性化;使“主题研修活动”多样化、系列化;使“文献资料学习活动”常态化、应用化;使“文本写作活动”完整化、阶段化。通过教师研究“记载册”引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开展基础性活动,并为课题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师研究;过程性管理;行动研究;记载册

当前教师研究课题成果评审资料一般由课题结题主报告与附件两部分组成。在评审过程中以查阅主报告为主,附件作为证明材料为辅,这容易导致教师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课题立项文本写作与结题文本写作这前后两端的起始和结束环节上,中间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反而比较随意。传统的记载册主张研究者在课题立项之后立即启用,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但由于不适用已停用多年。面对当前教师研究“重两头轻中间”的现实问题,温州市瓯海区对教师研究记载册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并使之成为课题结题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一、重新定位“论证性活动”,使之草根化、理性化

“论证性活动”是总结课题研究已有经验,厘清课题研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的基础性活动。但相比听评课等研修活动而言,它并不是教师日常的研修形式,很容易被忽略或走过场。由于传统印象的影响,人们倾向于认为,论证性活动如开题论证、结题鉴定等一定是需要相关专家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为此一些教师小课题选择了忽略,一些学校大课题则以仪式化的方式请专家,但活动过后没有对研修方案进行修改,也没有在研究过程中再次对研修方案进行讨论调整。理想的论证性活动不仅是专家介入的指导性活动,更应是课题组内自我学习、自我对话的学习交流活动,也是课题组通过自我协商进行研究分工、拟定行动计划的民主决策活动。为此,我们一方面提出了“开题论证、中期小结、结题总结”三种不同时段的论证性活动,将之定性为一种定期对课题研究思路进行讨论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提出了“自我论证”与“专家论证”两种论证方式,并通过由区教科规划办聘请专家为已组织过“自我开题论证”的相关课题再次组织开题论证,传达一种即便要开展“专家论证”也需要以“自我论证”为基础的理念。这样既保证了当前草根化的教师小课题以“自我论证”的方式广泛开展论证性活动,也促使一些学校大课题更为理性地看待“专家论证”。为防止活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我们尝试做了课题论证性研究活动记录表(详见表1)。

二、重新定位“主题研修活动”,使之多样化、系列化

由于教师研究课题一般为教学研究课题,主题研修活动的形式往往也就是日常的听评课活动形式,为此容易存在教研课题单一化与表面化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课题结题材料附件往往提供大量的课堂设计与评课稿,而较少其他形式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材料比较零散,难成系统,较难看出与研究主题的相关度。难以判定是围绕研究主题的具有“研究味”的研修活动,还是日常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教师研究过程是一个对教育教学工作循环改进的过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其过程必然包括以下最为基本的活动:一是主题性学习交流活动,即通过观看观摩课、查阅交流相关资料、读书交流、调查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分析实践教学问题,提出课堂改进的思路;二是集体备课活动,即把前期主题学习所得的相关新思想、新经验用于课堂设计中,将新经验变成具体的教学设想;三是开展针对研究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即开展研究课,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题组的对话交流,提炼总结新经验、生成新想法。活动结束时,课题组修正调整原有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作为下次研修活动的新主题。这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行动研究活动循环,而一次系列研修连接着下一次系列研修,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跟进的系列研修活动,如图1。图1课堂教学研修活动系列链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在单次的研修活动记录上做文章。其实,这难以发挥对活动“系列性”的引领作用。我们希望记载册不仅促使课题组在活动开展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而且促使教师以系列化的方式组织研修活动,记录表设计见表2。

三、重新定位“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使之常态化、应用化

相比听评课等日常研修活动,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也是教师课题研究中容易被轻视的环节。超越实践需要基于对实践的超越性理解,超越性的理解则需要广泛阅读,“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他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1]从而使“本文的意义为解释者所同化,生成一个扩大的自我”[2]。缺乏充足的文献资料查阅学习,研究者往往无法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不易形成具有超越性的工作计划。然而在当前的结题评审中,课题文献查阅情况往往反映在结题主报告之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上,这很难看出文献资料查阅活动是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真实地进行,并促进了课题研究。笔者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地区的教师研究记载册设计,文献资料查阅情况往往只要求课题组提供文献目录。其实,这样的记录方式适合学术研究而不适合教师研究,因为学术研究是知识取向的,需要以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查阅大量文献乃至外文资料,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而教师研究是实践取向的,需要以精思笃行的态度来查阅相关资料,并以此反思实践、改进实践。相比学术研究所追求的知识创新而言,教师研究重在个人知识的形成,这种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行动,将外在的知识及经验变成自己亲历的经验。正如刘良华教授所说的,这是经过个人亲自探索、实验、研究,用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而获得的,显露研究者情绪化、行动化的个人知识。[3]教师研究不在于知识创新,而重在通过学习研究促进自身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并超越实践。为此在教师文献查阅问题上,“全”固然重要,但“用”更为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记录表设计促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比较扎实地开展文献资料查阅活动,使文献资料学习活动常态化地贯穿于课题研究始终。同时希望将教师引导到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消化、运用上,使来自文献资料的知识成为教师个人应用化的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课题文献资料查阅记录表,详见表3。

四、重新定位“文本写作活动”,使之完整化、阶段化

没有实践研究活动为基础的教师论文写作是苍白无力的,但丰富的研究活动如果没有写作意识,为活动而活动,那也是徒然的。正如张肇丰研究员的观点:写作不是研究的副产品,写作是反思的重要载体,写作就是研究。[4]文本写作活动与教育教学改进行动应是推进教师研究进程的两个齐头并进的车轮。然而当前教师研究中的文本写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游离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发现一些课题组成员乃至负责人有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但与研究主题却并不相关。教师没有将围绕研究主题的文本写作当成研究的重要工作,课题研究也未发挥提升教师论文写作质量的作用。二是碎片化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经常发现一些附件材料提供最为原始的评课稿、课堂设计等,虽然够真实,但这些碎片化材料是随研究活动开展自然产生的文本,而非教师经过反思提炼的文本。三是单薄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往往发现一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成形的文章比较少,文本写作活动只集中在课题研究某一时段。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将记载册划分为过程性活动材料与课题成果材料两大部分,这样的划分容易使研究者形成一种文本写作活动独立于研究过程之外的错觉。实质上,文本写作活动应伴随着研究的整个进程:在研究前期,应该结合文献阅读、调查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现实问题分析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中期,应该结合课堂观察、个案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新思想、新行动的教育教学创意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后期,应该结合经验总结等手段开展一些围绕研究主题的比较系统丰富的经验介绍类文章的写作活动。文本写作形式可对应于省市区三级教科研部门的各项评比,如课堂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创意等。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我们将用于经验交流的文本也视做文本写作活动,交流包括区级交流也包括课题组内部的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课题组都能抱着定期进行文本写作的意识来开展写作活动。课题研究过程性文本写作记录表设计如表4。一些教师认为,开展教学改革一般人都是愿意尝试的,但是写结题报告实在太痛苦,为此“做课题不如写论文”成为一些教师的普遍想法。一些教师则表示自己想尝试课题研究,但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为此在区县级层面对“记载册”进行设计,是必要的“建模”。这样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要求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惧感,引领教师进入基本的研究状态,同时也可发挥其过程性评价功能,简化结题主报告写作格式及要求。记载册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使记载册在现实课题管理工作中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阳科.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教育叙事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4-128.

[2]车铭洲.当代西方思潮概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137.

[4]张肇丰.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

第二篇:支部研究课题论文

浅谈企业应如何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工夫

摘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职工自身素质。要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各级教育阵地作用,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业务素质;引导职工走岗位自学成才之路,把职工岗位自学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武装职工,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提高职工科学技术文化业务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职工素质;科学文化;职业道德

***在2009年年中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以深入实施职工发展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为促进,逐步健全完善专业技能、专业技术、专业管理三条职工职业发展通道,满足各类人员的成长需要。”目前,我厂正处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时刻,能否把经济效益搞上去,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适应市场严峻挑战和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备较高劳动技能的新型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的适应能力,是推动企业转型、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根本途径。因此,下工夫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技术文化业务素质,应成为纵横企业职工教育工作长期的战略

性任务;也是企业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创新之路。

多年来,我厂始终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的开展,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职工知识化进程,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与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与改革开放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社会的劳动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对知识人才的需要与目前一些职工的素质较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大职工与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也就越来越意识到增强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事实说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为了实现这个战略性的任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科技文化业务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厂人员多,且结构复杂,思想极易产生波动,对此,应通过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帮助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较高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通过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工技能的有效方式教育,引导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在提高职工科技文化业务素质方面,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学习是企业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不管哪一个岗位的职工,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千变万化的市场,都有一个知识充实和更新的任务,都有一个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加强学习的任务,而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更是必须的。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观念,因为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的最大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职工的岗位调整会更加频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和教育并将伴随职工的职业生涯。因此,树立人力资本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鼓励职工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势在必行。

第二,引导职工走岗位自学成才之路,把职工岗位自学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用现代科学技

术、管理知识武装职工队伍,以推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学习形式要新,要超越原来的旧模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开辟学习园地,将理论政策、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知识上墙,方便职工学习和查询,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拓展学习方式。利用文化书屋、职工之家等阵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寓学习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吸引职工广泛参加。定期组织职工、管理骨干、技术能手等进行专项学习培训,重点培训对企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对岗位最有效地技能,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自学是提高职工自身素质的重要形式,也是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要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对自学证书、考职称、升学历等事项分层次予以奖励,奖励职工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创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好氛围,激励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引导职工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职工素质不仅关系到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也制约和最终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要把职工岗位自学成才者认定、考核、使用与工资、晋级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学用结合,成为技术能手、节约能手,职工为企业贡献力量,企业为职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

台,从而提高职工的素质。

第三,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提高职工科学技术文化业务素质创造良好环境。应积极探索提高职工素质的规律和特点,抓住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及时分析论证,加强理论政策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立足班组,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并将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纳入整体技术创新规划和工作目标,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平台、搞好师徒金搭档等各项劳动竞赛,职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争先创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从而使企业上下形成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要通过职代会把职工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纳入单位负责人的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的提高,无形中将达到有力地促进企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要对学有成绩并在生产实践中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大力宣传报道。要把宣传提高职工素质与弘扬工人阶级思想、树立主人翁形象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广大职工奉献岗位,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知难不畏难,知苦不怕苦,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顽强斗志,鼓励和支持职工提高自身素质,使职

工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教师研究课题总结

教师研究课题总结

泉州闽南文化研究之古民居研究

课题的来源及确定:

常言道:“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称得上是文化中的“活化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福建省也提出要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泉州更是抓住时机努力争当海西的排头兵。作为泉州的一员,你对泉州的闽南文化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闽南话正面临着消失的绝境吗?你知道前不久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南音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吗?你还知道闽台缘博物馆里的文化是连接大陆和台湾的根吗?还有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古民居建筑、茶文化、舞龙、舞狮、木偶戏、梨园戏、拍胸舞、公鼎婆等等,尽管近在咫尺,但却很是陌生!可喜的是,闽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海外人士的关注。同学们,作为一名泉州的中学生,我们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对本地的文化进行研究,了解本土文化的来龙去脉,生存现状,从而共同来保护我们的优秀文化,为泉州的发展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确定范围:

由于泉州闽南文化研究这一课题过于广泛,学生在开展研究前,势必需要一个大小合适、合理,又可以全面典型的反映这一课题价值的范围。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学生最终确定泉州的古民居建筑这一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

确定此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实地考察本土的文化古迹,查找相关的闽南文化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泉州文化的热情。能够较好地掌握文化的精神,清楚泉州的闽南文化,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自我的目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中来,甚至努力担当泉州文化的继承人,充分发挥泉州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作用。

确定方案:

我们的实施方案是以查阅资料和做调查问卷为基础的。

A.开展科研,资料收集工作是一件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了解前人已有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专家已做出的研究结论和立场,这样不仅可以为我们以后的最终形式成果在一些方面

上,加强了可信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使我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就最新的情况,做出独到的、新颖的结论和价值。

B.而调查问卷则可以从实际出发了解研究对象的实质和发展,使我们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另外,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群体活动,以及发展个案深入调查寻访为辅助方法,作为我们整个研究活动的方案。

调查研究的过程:

1、课题确定及制订范围。“泉州闽南文化研究”这个课题的范围非常的大,如果不找一个小的切入口的话,那么只能泛泛而谈,所以选题是否可行很重要,一开始,由于我们缺乏研究经验,而把题目定的很大,使得学生很难入手,也不易把握。经过老师的指导,才恰当限定研究范围,寻找到了切入点,使之后的研究易于操作,具有可行性。因此学生花了较多时间用来确定这个小课题。

2、确定实施方案,计划表,分配任务。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少不了一个好的计划,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受到最好的效率,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随即制定了一张计划表。课题小组同学在研究中分工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初步阅读大量有关书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整理成摘录卡。书本上的资料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有时是杂乱无章或互相矛盾的,将其整理成我们所需的东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生采取了摘录卡这个很好的方法。

4、制成的调查问卷。我们就制成了适合中学生的调查问卷。起初只是觉得问卷设计新鲜有趣,平时也见过一些调查问卷,并不认为有什么难的待到自己提笔构思时,才意识到出好一份问卷并非易事。设计问卷的过程对于我们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张设计成功的问卷本身。

5、根据小范围调查结果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整理、补充和完善。我们根据小范围调查的结果,对调查问卷的问题的轻重和数量进行了修改,这对以后的大范围调查作了很好的铺垫。

6、回收调查问卷,做统计和整理。大量的问卷回收下来,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统计数据了。统计是一项很庞大、很有逻辑、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为了力求于每份问卷的回收价值,对待每个问题,每项选择,我们都进行逐一的翻查,完整的记录下每个我们所需的数据,所以花了比较长且很觉吃力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数据的整理。

7、就遇到的问题和所需,第二次资料收集工作。收集资料看似容易,实际却需下工夫。到哪里收集,怎样收集,都是不小的问题。于是课余时间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上了。

8、初步定稿,修改,最终完稿。为了更好的表现前些工作所有的成果,运用了许多多媒体知识,许多也是现学现用,繁忙中的失败也不少。最终以PPT的形式完成了对本课题的研究,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也认真地完成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研究结果:略(详见小组研究总结)

教师几点心得体会:

学习到的经验之处:

1、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锻炼和培养了我校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4、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班的苏剑涛同学,原来对数学和其它学科学习都不太感兴趣,但自从参加了他自己喜欢的课题小组后,学习劲头和学习信心更足了,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存在的问题:

1、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后,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上升到课程观念上,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我们都付出艰苦努力,但有的研究小组的学习活动却是应负式。

2、我们在整体研究中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有的主题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有的主题却冷冷清清,无动于衷;有的课题小组热情高涨,成果不断,而有的小组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随着校级各部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视,我们有信心在校级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这个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第四篇: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教师研究课题的程序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4.我的课题申报表

(三)开题论证

1.开题论证的含义、意义

2.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3.与立项论证(申报课题)区别

4.召开开题论证会

(四)实施研究

1.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的指导作用

2.重视选择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的特征:

⒈ 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⒉ 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 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3.重视资料的积累

(1)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后测的统计资料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动态的资料要收集;自身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资料要记录和收集;对材料进行分类归档;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收集资料。

(2)经常撰写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论文

(3)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数量的典型教例;学生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凭证:学生变化发展的材料;教师教学水平变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重视利用电脑和网络工具;

5.我的研究过程

(五)总结和推广阶段

1.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

怎样撰写结题报告

①题目:清楚、准确地呈现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时可加副标题。

②前言(有时用“问题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价值与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问题、趋势;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理论框架。字数不宜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③方法:对方法进行说明,主要考虑:对课题进行界定;研究目标;研究程序、步骤;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说明(实验法还需要解释假说)。

④具体操作:

⑤结果

说明:学生日记、作业、自己观察记录、体会感受、家长教师学生反馈等来说明和获得结果。

呈现方式:用文字或图表、数据、案例来分析;用逻辑或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结果。注意事项:结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员获取的;要定量与定性结合;资料翔实、文字简明。

⑥讨论:

结果是否与目标一致?为什么一致或不一致?

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

找出优劣、得失,进行讨论;

提出有待深入的问题进行讨论。

⑦参考文献及附录。

我的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论文

我的研究论文

2.鉴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认可)

3.应用和推广阶段

第五篇: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课题论文

研究课题论文

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所以在上课伊始,我首先选择的是学生平常喜欢表演、自己爱唱的《数鸭子》的歌,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猜一猜这些鸭子的只数,通过这数数、猜数活动达到了重新认识数学的目的。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三、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四、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五、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六、数学知识实用化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我让学生动手操作,猜中学。猜猜老师手中有几颗糖?小朋友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再抓一把花生米,小朋友猜猜大约有几粒?为什么?如果抓一把黄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几粒吗?为什么?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粒一粒来数,在数数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快乐地学到:同样抓一把,个子小的,粒数越多(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应当是与此有关的人类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这应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研究课题的记载册设计论文(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师业务学习记载表(本站推荐)

    幼儿园教师业务学习记载表习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2010年下期幼儿园教研计划”,提出修改方案 二、集中交流 三、修改计划,重新下发,在年级组内继续交流。具体工作安排:九月份:1......

    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期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学期总结报告 黄天志2012.06.28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

    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期计划

    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期计划 明光市第三小学:孙成燚 一、研究的课题: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研究》这个......

    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期计划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二完小 李志波 研究的课题:《信息环境下山区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干预的研究》的子课题-------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调查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

    柳江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教学设计

    柳江民族文化研究课题 《我爱美丽的家乡》主题班会教案董雪英 活动目的: 1、通过同学们的社会调查,从不同角度来展示家乡的人文美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让同......

    解析设计合适的研究课题

    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 第一章设计合适的研究课题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标准、主要来源 2、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类......

    小学生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生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

    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期总结报告(精)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程兆华胡九斤黄天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课题研究又接近尾声,其实,课题研究阶段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课题研究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