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20-02-21 16: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

第一篇: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

在党项原始部落与外族发生冲突时极重复仇,而解决部落内部纠纷时则注重调解,党项人“质直而上义”、“强梗尚气、重然诺”,因此,盟誓在党项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强的约束力,甚至在西夏颁布实施了成文法典之后,誓言仍然被党项族人视为最为神圣的事情。出现于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以及《番汉合时掌中珠》的“大人”,具有调解部族内部冲突的“和断官”身份,“大人”在西夏文献中是对政府机构长官的统称,该词来自于阿尔泰语系,说明党项族与周边契丹等阿尔泰语系民族文化的接触与融合。

一、复仇与盟誓

党项兴起之初,是以部落形式聚族而居,部落内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在党项部落内部,“凡有所得,虽覃食豆羹不以自私,必召其朋友,朋友之间有无相共,有余即以与人,无即以取诸人,亦不少以属意。百解之栗、数千百绪之钱,可一语而致具也。岁时往来,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上下之情怡然相欢”。是为党项原始部落遗风,其俗“传愈久则俗愈定”。但是党项部落对外族却不愿来往,如遇冲突,极重复仇。《旧唐书·党项传》党项“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跳足蔬食,要斩仇人而后复常”。辽史·西夏夕也记载,西夏习俗“喜报仇,力小不能复仇者,集壮妇,烹以牛羊,具酒食,趋仇家,焚其庐舍。俗曰敌女兵不祥,辄避去”。这种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对抗形式,称之为血亲复·当时又称之为“酬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四十四记载:“羌人俗重酬报。”《西事》卷八记载:夏俗以不报仇为耻,德明与回鹊世仇,愤其兵数败,遣张浦将精兵骑二万攻甘表现了党项民族强烈的复仇心理。党项人一般不杀俘虏,“军士碱耳鼻随还者百人”。但是多杀羌人的宋将捕获之后,则“探其心肝而食之”,曰:“此人(指宋将高永年)夺我国,使吾漂落无处所,不可不杀也。”或“漆其头颅为饮酒器”,党项人将仇人的头颅——“镯骸为饮酒器经常用于盟誓会上。《金史·西夏传》记载:党项人“风气广莫,民俗强梗尚气,重宾敢战斗”,极重报仇,血亲复仇以及与外族的争战不息。

党项人尚武好战,喜复仇,以不报仇为耻,而且在复仇中有“敌女兵不祥”的记载,曾巩平集卷二十《赵保吉传》也记载,西夏“俗喜复仇,然有凶丧者,未复,负甲叶以为记,不能壕集邻族妇人,烹牛羊,具酒食,而趋仇家,纵火焚之,其经女兵者,家不昌,故深恶焉”夏女兵曾巩《隆平集·西夏传》注释为“麻魁”,乃西夏语的音译,妇女参加血亲复仇,甚加对外战争,这也反映出党项民族全民皆兵、尚武好斗的特点。

在党项族内部解决血亲复仇的方法称作“和断”,是为党项族内部约定俗成的民族习惯法,本俗法又称“蕃法”、“羌法”。“和断”就是使双方和好解仇,和解的条件双方协商,争斗中伤对受害方赔偿,偿命金分为以钱偿命或以羊马赎死罪两种,宋称之为“骨价”。《辽史·西夏》记载:“杀人者,纳命价钱百二十千。”记载:“昔,羌杀中国人,如羌羊马赎死罪。”当时宋朝汉人杀死羌人,也要依蕃俗进行赔偿,宋绍熙五年(1194年),宋兵杀死羌人闷笆”,宋方害怕生事,故赔“骨价”三千三百绪。当一方向另一方进行经济赔偿,则双方禾解仇后,双方举行盟誓。“仇解,用鸡猪犬血和酒,贮于镯骸中饮之,乃誓曰:‘若复报仇,谷麦3男女秃癫,六畜死,蛇人帐。”’诸酋共饮之。

“盟誓”在“质直而上义”、“强梗尚气、重然诺”的党项人中也尤为盛行。党项人将盟誓用于仇解、联盟、议和,甚至将誓言写人国书—誓表、誓诏。《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人“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党项人的盟誓有赌咒发誓、部落联盟、国家之间的誓表、誓诏等类型。在“无法令,各为生业”的党项氏族社会,赌咒发誓成为人们相互约束其行为的最有效手段,结怨双方和解后,便要举行盟誓仪式,并要互表忠诚,信誓旦旦,献血为盟。党项各部落之间的联盟,也主要通过盟会实行,党项拓拔部常常处于盟主地位。元昊“每举兵,必率部长与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长,择取所长”。这种军事会盟“环坐饮”是部落会盟的雏形,并且要举行盟誓仪式,如元昊谋攻延,“悉会诸族豪酋于贺兰山坡与之盟,各刺臂血和酒,置镯骸中共饮之”。西夏政权也利用盟誓确保与周边强国的和平局势。西夏立国后,对宋、辽、金采取俯首称臣的策略,表和诏是君臣两国之间的国书,西夏常常向宋、辽、金进誓表,以示臣服,宋、辽、金也下誓诏承认西夏的藩属地位。

盟誓是党项社会原始遗风的保留和发展,即使在西夏法制逐渐健全的时期,也需要以精神上的约束力制约人们的行为,因此,盟誓作为约束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规范仍然起着作用。从西夏中后期“已结腹心同乳水,彼此发誓比命贵”的谚语可见,在党项人的心目中,“发誓”是人们生活中最为神圣的事。

二、大人与和断官

西夏立国后,加速了立法进程,西夏法律在大量吸收唐宋律的前提下,又保留了许多民族习惯法的内容,这也成为西夏法典在接受唐宋律时有所创新和改变的原因。党项早期氏族部落社会时期,无法令赋役,发生争端时,诉诸于和断官,以断曲直,杀人者只需纳命价,“蕃族有和断官,择气直舌辩者为之,以听讼之曲直。杀人者纳命价百二十千”“和断官”与“陪命价”体现出民族习惯法在西夏党项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及西夏语汉语双解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中出现的“大人”则具有和断官的身份。这个“大人”的身份,据聂鸿音先生考证是党项族继承阿尔泰文化中的“大”而来的,也说明党项族与周边其他民族之间的接触与融合。

西夏语、汉语双解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有“大人指挥”、“大人噎怒”等文字,而这一独立使用的“大”西夏语读若“魁”,在西夏文献中用作统称政府机构的正副长官,《天盛律令》卷十记载:“诸司大人、承旨、监军、习判等高低,当依所定派遣,不许超遣。”“大人”最初曾经是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核心,首见于匈奴。《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八部大人共议立比为呼韩邪单于”,此处大人为部落酋长,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乌桓、鲜卑也有同样性质的首领。此后,氏族大人制度在中国北方的阿尔泰系民族中存续了上千年。古代北方民族乌桓部落“大人”同样具有原始社会遗风的特点:大人由选举产生,被选的条件是“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无世业相继”。大人的主要职责是,平时管理氏族部落成员间的纠纷,“若相贼杀者,令部落自相报(报复),不止,诣大人告之,听出马牛羊以赎死”。战时则率领氏族部落的骑兵,组织和指挥战斗。这些特点在西夏时代仍然有不同程度的保留,聂鸿音研究员分析认为,党项是从同时代的阿尔泰系民族契丹人处学习到“大人”这个词。

党项在使用“大”这一词时,各层统治者始终保留着原始部落酋长的某些成分。西夏“大人”最重要的日常职责之一是处理氏族部落成员间的纠纷,《番汉合时掌中珠》关于“大人”的文字正是关于告状和断案的记载。如《番汉合时掌中珠》中记载的一则典型案例,有一个西夏人,“恃强凌弱”,打伤了人,被官府抓捕,关进大牢,在人证物证面前,拒不认罪,甚至严刑拷打也不招供。后来,审判官(大人)向他讲解《孝经》的道理,“大人指挥:愚蒙小人,听我之言。孝经中说,父母发身,不敢毁伤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谓孝乎?”之后,案犯领受了《孝经》的道理,说道:“我乃愚人,不晓世事,心下思惟,我闻此言,罪在我身。谋智清人,此后不为。”于是案犯“伏罪人状,立便断止”。

在西夏国家法典《天盛律令》中规定作为政府最高权力机构的“中书”设有六个“大”——智足、业全、以观、习能、副、同,“枢密”也设有六个“大”——南柱、北座、西摄、东拒、副、名人,以下诸司所设的“大”为二至四个不等。这说明到西夏法典颁布的12世纪中叶,西夏国家的封建化已经基本完成,但在当时政府组织中仍然保留着原始氏族制度的某些遗迹。

三、西夏法典中关于“和解”与“赔命价”的规定

党项民族喜复仇,崇尚武力,但是在部族内部发生纠纷时,往往采取调解手段,即使到了西夏中后期,带有党项民族习惯法特征的“和解”原则在西夏法典中仍有明确规定。例如,西夏法典对于盗窃犯罪规定,若该犯在盗窃后1个月以内,心中反悔,自首请求解罪时,上报司法部门议合,将所盗之物全部归还物主,并且还催促同伙将赃物全部归还物主时,罪当全部解除;若仅归还部分赃物,则依偿还多少依次减罪;若超出日期,则不须解罪减半,当依盗窃法判罪。并规定盗窃人在规定期限内将赃物如数归还物主而议合后,不准他人再报案。

西夏法典有大量条文规定了官员犯罪量刑时“有官罚马”《天盛律令》存在有关“以马赎罪”的规定,《天盛律令》卷十四“误殴打争门”规定:“诸有官无官人往共戏,彼此无心失误,致瞎目、折手足、折牙齿、裂唇、豁鼻等时,予之牛羊二,庶人十三杖,有官罚马一。”随后又规定:若足、手、目、耳、鼻毁伤严重时,当予之绢马。若足、手、目、耳、鼻毁伤其一以上,当予之扎牛二。《天盛律令》卷十四“误殴打争门”中涉及的“殴议贵”、“戏伤杀人”、“诬告反坐”、“殴人折跌支体瞎目”、“保辜”、“良贱相殴”等都是当时中原法典的一些基本律条,见于《唐律疏议》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三,但是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的相关规定并非简单复制唐宋法律条文,而是在中原法律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内容比中原法律更为详尽,且增加了以牛、羊等实物赔偿人肢体伤残的规定,这更进一步印证了西夏法律中保留着党项原始氏族社会习惯法的遗风。

第二篇:民族论文

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与发展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正是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涵 优越性 发展与完善 正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新中国作出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大历史抉择,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依据;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新中国开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正是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内蒙古地区尤为明显。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个范例。

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立法、政府等机关中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管理本民族事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500多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四成以上;全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总数达到6万多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三成以上,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人口22%的比例。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崛起,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所有省市区前列,涌现出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34个中国驰名品牌,有7家企业列入全国500强。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先生介绍,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保持着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246.1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总收入2264.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分别增长15.3%和20.1%

在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也在为保护蒙古族文化而不懈努力。为了行使好学习、使用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内蒙古全区自上而下设置了蒙古语文工作行政领导机构,建立了科研、翻译单位。蒙文蒙语在各级党政机关、司法、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普遍推广,以蒙文蒙语为主的民族教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当前,我国民族团结不断巩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益增多,民族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国内外一些敌对反华势力采取渗透、拉拢、欺骗和利用等手段,策划煽动少数民族极端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甚至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这些都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新的挑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新鲜经验。

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适时修改这部法律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促进我国民族事业大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必须坚持统一与自治的正确结合。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之间不是简单的分权关系,而是统一与自治辩证结合的关系。中央政府要依法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要保证宪法和国家各项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首先要大力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大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还要深入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该项制度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面对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态却十分脆弱的实际,要进一步增强开发意识、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要探索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道路。当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有中央明确的政策支持,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支持。只有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解决了,民族地区的其他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要重视和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的关系,努力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吸取宗教中一切有利因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例如独特的西藏文化和神秘的藏传佛教是独一无二的西藏特色,也是西藏的魅力所在。要改变西藏封闭、落后的面貌,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环境中,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执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工作。

最后,要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在民族地区要重点解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其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投入比重,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真正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

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经验。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系,是巩固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参考资料:

中国人大网 2010年12月29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及其发展 见宋才发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曾庆红:《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乌兰夫文选》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在线专稿2012-05-08 杨玉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内蒙古自治区更好更快发展 学习时报2013.06.03吴剑华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篇:民族论文

促进民族团结 和谐繁荣发展

住房保障和建设局

马德晓—2010年9月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61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

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有

着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始终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切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

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

结,无论何时,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相互交织,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往往相互渗透,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往往相互影响,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往往不可分割。在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造成影响。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篇:《民族政治学》论文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问题分析

行政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本科1班

万红兵

指导教师

曹军锋

摘要:随的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以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下贸易的扩大,我国各个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也更上一个层次,与之而来的是复杂的民族问题。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当今世界,民族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更是对我国的多民族关系的挑战。民族认同不仅关系的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的国家的安宁和民族团结。民族认同不仅仅是族群认同,国民认同还是华人认同,它们三者共同构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

族群认同

国民认同

华人认同

和谐社会建设

民族认同是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里上的附属感,也称民族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意识”①。民族认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自己单个民族的肤浅认知。和谐社会建设的民族认同有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本民族的的认识,二是是对中国这个国家的认知,三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了能更好的说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我将以我国少数民族回族为例,进行阐述。正文:一,族群认同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中国这块辽阔而宽广的土地上,生活的除汉族在外的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由于各民族肤色,血统的区别,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族群。族群认同就是族群的身份确认,是指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和情感依附。正因为有这种区别,才有了你是回族人,我是苗族人,他是维吾尔族人这样的称呼。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丧失了表现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质,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这些族群也就从此消失了。大多数满族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上都与汉族相同了,但因为族群认同的存在,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满族人而不是汉人。族群认同主要建立在共同的名称,文化,价值和风俗习惯之上,以及祖先的居住地,历史叙述,民间传说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的了解与认知。回族作为中华大地上一个新生的民族,它的形成是在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由于中国古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和延续自己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回族人民选择了以伊斯兰教强有力核心而凝结成的穆斯林民族,以认主独一为民族向心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饮食习惯和民族风情,正是这些独特的元素将回族和其他民族相区别。使我们知道如何判别他的族别,正如霍达在《穆斯林 的葬礼》中所说:“天下回回是一家”②。此时的回族将自己的民族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他们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的认知,他们因血缘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属于本民族的一员。他们将自己和其他民族想独立,这时的民族认同仅仅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认知。正是因为这种狭义的民族认同,回族和其他民族之间会发生冲突以及武装斗争,比如陕甘回民起义,又称同治陕甘回变,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起因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竭力挑拨回汉民族间的关系,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由于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汉族人民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和侮辱。这是一个由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在1862年和1877年之间发起的一场与汉族之间的仇杀,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族群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于民族的一种心理归属感,它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而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它们强烈的民族感情,从而产生一个民族的族群认同。二,国民认同

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中,逐渐将自己融入到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导,少数民族共同存在的新民族格区。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建成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地域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才有了你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他是日本人。国民认同进而产生,它是指:“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各民族共同组建一个国家,将自己视为组成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这时的民族认同不仅仅是对自己本民族的认识,还是对国家的认知,各民族都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认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各民族在对外交往中,首先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中国是属于自己的,再说自己才是一个回族人。正是因为有了国民认同,各少数民族共同认同“中国”这个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者和保卫国家统一与祖国领土完整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人民有着反抗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的优良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藏族地区成了英、法、俄、日等国争夺的地方。1888年,英国派军队侵入西藏,在隆吐山遭到藏族军民的坚决抵抗。1904年,英国侵略军武装侵入拉萨,沿途遭到了强烈的反击。藏族军民在江孜奋勇抵抗,给了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领导的的回民支队在华北平原抵抗日本侵略者就是国民认同的一个典型表现。他们不但为了保护本民族的安全,更是保护自己的国家—中国。此时的国民认同已经深入人心,他们认同这个为之奉献生命的国家—中国。正是因为各民族形成的共同国民认同,才能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保卫国家。国民认同在当今社会更是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高永久教授所说:“民族认同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密切相关,而且对本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影响”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经济活动的扩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各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加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历史落后,民族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国外反动势力乘机窜入,民族分裂主义猖獗,在我国制造了残忍的拉萨的“3.14事件”和新疆的“7.15事件”,这些恐怖活动不但损害了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这些分裂民族的活动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民族感情。引起我们对民族认同的深思。民族事件的背后是个别人国民认同感的缺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不信任感。当前社会境外敌对分子对我国虎视眈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分离我国各民族的感情,制造民族纠纷。在国内一些民族好战分子,引起民族矛盾,扰乱社会治安,进行分离民族和国家的活动。近年来。**分裂国家的活动就是国民认同感的毁灭,2009年3月10日,**喇嘛在所谓的“西藏3·10和平抗暴”50周年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他声称:“西藏人民正生活在中国带来的‘人间地狱’中,藏人世代相传的宗教、文化、语言、民族特性等,都濒临灭绝。”他将西藏民主改革50年历史,定义为“中方对西藏的迫害史”,甚至不承认“历史上西藏属于中国”。**哪嘛的这种行为是对国民认同的一种践踏,他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没有完整的民族认同感,他将自己脱离与国家之中,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面对这样的民族现状,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和国家概念的教育,使每个民族每个人都统一于国家这个整体中。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各民族因利益关系和文化习惯以及宗教信仰 问题,产生了不少民族矛盾。对待民族问题,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使中国国家观念深入人心,培养人们的国民认同意识。由于自古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的感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随的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民族问题更加重要,只有正确处理好民族认同,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全社会各民族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现代化成就恩泽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使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华人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的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汉族和其他55个民族只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千万中华儿女。正是这些千万炎黄子孙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已不仅仅曲限与国家之中。随的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中华民族的联系更加广泛和多样性。华人认同是指个人作为人对自己民族的高层次认识,它突破国家的界限,上身到大我民族的层面。正是因为有了华人认同,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的得到发展。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的绝大部分资金就是由海外华人提供。抗日战战时期,华人也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持抗日事业,另有数万人回国参战,当时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奔走于海外,在海外华侨中做教育启蒙、宣传鼓动、组织策划的革命工作,深为海外华侨所爱戴、拥护和支持。上至事业有成的实业家,下至普通侨胞,均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先生,甚至投身革命。当年为革命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许多海外华侨和洪门人士。因此,孙中山在评价中国民主革命中华侨的地位和作用时,赞誉“华侨乃革命之母”。海外华人并不是中国国籍,但当自己的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者时,他们能为自己的民族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华人认同感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们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即使你是美籍华人,日籍华人还是德籍华人,无论你拥有哪国的国籍,归根到底你也是华人的一部分。国籍的差别并不能抹掉我们中华各民族的心灵联系和民族感情,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是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地点都不能改变的。正如费孝通老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第一层,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中国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④。长期以来,一些企图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人,总企图在国际上贬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在谐社会建设中,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领土的完整,要靠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华人认同的影响下,经过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将会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岸中国人和海内外华人不仅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抚平历史创伤,更应当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共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荣立世界民族之林。

结束语:民族认同是民族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民族的交流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民族认同不仅关系的民族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的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认同问题,通过民族认同,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睦共处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而建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文献:

①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 孙久霞.2004,3:61-67:

②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著 第一章 玉魔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8-1

③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④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第五篇:水族婚姻习惯法及其变迁

水族婚姻习惯法及其变迁

刘盾

内容摘要:水族婚姻习惯法是调整水族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水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变化促使其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针对其与国家法冲突与融合并存的情况本文也做出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水族 婚姻习惯法

目次

一、水族婚姻习惯法的起源与内容

二、水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

三、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融合

水族婚姻习惯法是建立在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保留了浓厚的原始宗族规则,不仅与水族的生活和家庭形式相适应,而且与水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社会理想、口头创作等其他文化紧密联系。如今,在经历了规划的社会变迁和国家法律的普及之后,水族婚姻家庭法是否仍然存在?是否仍在起作用?如果存在,那么说明了什么?它和国家制定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本身有什么可借鉴之处?笔者通过本文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一、水族婚姻习惯法的起源与内容

(一)水族婚姻习惯法的起源

水族同许多其他民族一样,历史上经历过原始群团生活的杂婚、同辈血缘婚、排斥同辈同胞的伙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专偶婚等五个婚姻的发展阶段。① 当人类社会从群婚制走向对偶婚制为代表的文明社会以后,金玉良缘和子孙满堂便被视为种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成为水族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齐家”之道。

纵观历史,在少数民族自治条例或单项条例的民法规范建设中,婚姻习俗也占有相当份额的比照系数。于是,在一系列类似的婚姻家庭案件中,就有可能争取彼此近似的审判。历经这些变迁、沉浮和积淀,就为婚姻习俗演变为婚姻习惯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了解这种发展过程,便能够更加清晰地知晓,水族婚姻习惯法能且仅能来源于水族的婚姻习俗。只不过婚姻习俗是水族人生活的常规化、行为的模式化,而水族婚姻习惯法则上升为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和彼此冲突之利益的调整。

(二)水族习惯法的内容

水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男女一般在十五六岁订婚,十七八岁结婚。婚姻的缔结多数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的“明媒正娶”方式。此外,还有恋爱婚姻和“抢婚”方式。关于明媒正娶,一般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求婚,一概是男方占主动。明媒正娶的性质有三:其一是当婚男子意属某家女子,禀报父母,由父母亲请媒人去提说亲事;其二是当婚男子父母为儿子物色到某家女子,经征求儿子同意,再请媒人去提亲;其三是因为双方父母是门当户对,已经有了交情,为了“亲上加亲”,不经儿子同意就武断为他(她)们做主,只在形式上请媒人操办一下。

明媒正娶的步骤繁复:第一步,男家先请内亲向女家放口风,说某家要准备去说亲。第二步,男家正式请媒人去提亲。第三步,开亲。女家收下亲糖,男家则抓紧时间,选定日期 ① 刘盾(1982-),女,满族,河南林州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法学。

何积全:《水族民俗探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约请近亲父兄四五人带公鸡或小猪一头,烟叶

一、两斤以及红糖、猪肉、糯米粑各若干斤,到女家去“开亲”。女家杀其鸡或猪,烹熟祭于供桌(男家所带礼物全部摆设上去),然后宴饮,双方这时候都以“亲家”相称。“开亲”仪式告成,婚姻关系基本确立。第四步,订亲。未婚女婿在开亲酒之后,尽可能找机会窜走岳家,以献殷勤,表示对岳父母的敬重。一对未婚夫妻此间也在间接培养感情。数月半年后,双方没有什么变化,亲戚关系固定无疑,男家则再备礼金、首饰、肥猪、红糖、糯米粑等物质再到女家去“订亲”。定亲仪式极为隆重,以水族说理辞《诘俄讶》开始,期间双方都要正式约定今后互相承担责任。订亲仪式结束,只是待日嫁娶了。第五步,迎亲(也叫“接亲”或“结婚”)。订婚仪式之后数月半年,由男家决定婚期,提前向女家禀告。接亲的头一天,男家杀猪办菜,准备迎客,并派遣两对少男少女去女家接亲,叫“接亲客”(水语音译为“裴祝”)。接亲客到女家的当天晚上,寨上青年男子上门与接亲女子对歌。你歌我答,叙古道今,一直唱到深夜以至天明。次日,新娘着婚礼盛装、银花、手镯、项圈,全身披挂,在接亲和送亲客拥围之下出阁。新娘嫁到夫家时,不拜堂,不闹新房,当晚有女方家送亲客作陪,夫不入内。次日新娘随送亲客回门,夫家遣两个青年妇女护送。新娘当天随着男方女客返回,(有的隔三四天之后,由新郎去接来)脱去婚礼盛装,改穿轻便新衣,会见公婆,下厨操持家务,招待贺婚宾客。入夜,夫送洞房同居。婚姻缔结礼仪全部告成。

以上所述,仅是水族正统的婚姻方式,它是按固定的礼仪,经双方约定彩礼和婚期,通过明媒正娶实现的。这种正统方式时间长,彩礼多,消费大,多为群众所不取。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族婚姻习惯法在礼仪的程序和彩礼的厚薄上也趋于简化,但传统婚姻至今还支配着水族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

关于恋爱结婚,水族男女以互相对歌的社交形式展开,日益盛行。这种活动,多见于水族节日(如端节、卯节等)、场期、喜庆和走亲访友相遇对歌。他们往往在对歌中产生感情,再经人串联,赴约幽会,感情融洽愿意结合的,也必须男方托媒说亲指婚配,否则会被社会舆论所蔑视。水族的恋爱结婚,是水族人民婚姻的一大进步,它不仅可免去繁重的礼金和复杂的礼仪,而且也体现了水族婚姻家庭道德的发展水平。抢婚在水族中比较多地存在。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婚俗。就现实情况而言,水族抢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如上所述,当男女已经恋爱情深,愿意结合,但女方父母不答应,于是该男便邀约几个人把恋人“抢”过来,造成既成事实,再托人带礼金和礼物送到女家“赔礼道歉”,迫使女方父母勉强答应。二是,当男方在社会活动中看上了女方,而又了解到其还未订亲,便进行抢婚。抢婚时,先将姑娘哄到自己家里,或约集房族兄弟姐妹叔伯将姑娘抢进房中关起来,双方说好即成,或派几个姑娘去陪伴劝说,如果姑娘答应了,此婚事即算成功;反之,几天之后放姑娘回家,亦不强迫成婚。

水族婚后夫妻关系一般都比较稳固,但也有离婚的情况。解放前在水族社会男方认为离婚是莫大的耻辱,女方自主要求离婚的可能性很小,甚至规定死也不能回娘家死。而对于男方约束力很小,离婚时由寨老出面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寨老则折断一根作有记号的竹筒,以示婚姻彻底破裂。双方各持半根竹筒表示正式解除夫妻关系,以后双方互无牵连。①

水族在民族内部实行的是“同宗不娶,异姓开亲”的原则。历史上,水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有着“同姓不同婚”的限制。这一限制,现在不少地方还有遗存。比如三都等地的陆姓、杨姓、蒙姓、石姓都在本姓内部禁止通婚。水族历史上“同姓不婚”的限制应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同姓即同血缘集团问题,随着历史的推移,人口的发展,血缘相距日益遥远,水族先民才打破了这个限制。开始破姓开亲。水族婚姻的缔结过去还受到一些迷信思想的限制,比如属相矛盾不能结婚,根据“水书”“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也存在限制等。

① 潘一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编,第425页。

二、水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

任何社会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无非有两个:一是外部强加的力量,二是内部自发的力量。水族婚姻习惯法随着社会的变化发生变化,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内因作用。马克思认为任何制度和观念都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的。水族婚姻习惯法是建立在水族长期所处的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如今,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早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农耕经济和副业的兴起,再加上交通、商业的发展,对水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外来事物的接受,致使水族婚姻习惯法也发生了变迁。表现在婚姻缔结形式上,表亲婚、买卖婚等形式消失,也不再存在“抢婚”、“换婚”。婚姻缔结程序简化并汉化。水族家庭以前是四世同堂,20世纪80年代以父系小家庭为主,多为三代同堂,家长多为男性,其职责为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筹划生活,安排生产的分工。现在,大多数家庭由双亲及子女组成,多为两代同堂。子女长大成家后不再与父母居住,即便是独子,有的也与父母分开居住。家长为女性的比例在增长。

第二、外因作用。普法宣传的实施,特别是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水族婚姻习惯法发生了变化。最为典型的是在通婚范围上习惯法的变迁。过去水族严禁同姓通婚,若发生同姓通婚,则允许异姓水民抢婚。同姓不婚曾使水族以健康的体魄战胜了自然环境,维护了水族的生存和繁衍。但它无限扩大了禁止近亲结婚的范围,与婚姻法规定的同姓三代以外旁系血亲结婚相违背,带有一定的缺陷。所以现在水族逐渐已经打破了“同姓不婚”的限制,开始破姓开亲。出现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婚姻法对习惯法的渗透。但水族婚姻习惯法仍在起作用,未婚的年轻人在选择配偶时仍然是对“异性开亲”顾虑重重。二是通过“议榔”制审理婚姻纠纷方式的消失。水族婚姻习惯法严厉禁止通奸,水族家规明文规定“凡族中有犯奸淫盗逆非者必除其名加贬以示儆戒也。”① 并对违反此家规者处以最严厉的处罚,将违反者在家谱中除名、逐出村寨。对这类事件如发生在过去,依据习惯法,水族实行议榔制,由家族权威寨老商讨解决,对家族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审理,一般均可得到妥善解决。但因建国后,在农村实行了人民公社和村委会组织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权力延伸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程序被打破,传统的风俗、礼法、习惯、交往方式甚至家法族规都受到了冲击,乡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秩序又一次经历了变迁和重构,传统的水族婚姻习惯法受到很大冲击,对水民的约束力在减弱。在水族村里有村长,他们是乡里选任而不是水民公认具有威望的人担任,对家族内部纠纷很少通过“议榔”来解决,再加上婚姻法知识的推广,因此现在发生婚姻纠纷而引起的冲突,基本上都是借助公权力的介入来解决的。

三、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融合

(一)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融合的主要体现

第一、水族婚姻习惯法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原则。善良、淳朴、本分的水族群众,早已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是无论男方地位高低、财产多寡,都没有同时娶两个以上配偶的现象;二是已婚者在配偶死亡或离婚之前,没有再行结婚的重婚现象;三是不存在妻妾并存和一妻多夫的例外情况;

第二、水族婚姻习惯法恪守“赡养扶助老人”原则。《婚姻法》规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而水族婚姻习惯法也体现了这一原则。他们规定:对老人的赡养通过民众的相互监督来实现。因此水寨中少有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的现象发生。第三、水族婚姻习惯法抗拒家庭暴力行为。水族的最大特点是含蓄、容忍、淳朴,总体上比较柔和。这种并不争强好胜和锋芒毕露的历史沉淀,必然使得水族的婚姻习惯法主流处于和谐、温馨的状态之中。② 每个家庭成员都具有极强的自律心理,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①② 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水学家研究》(第三卷),1999年版

杨方旭:《浅析水族的风俗习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绝不违背诺言。水族一些地区有迎娶当天不同宿的习惯,大家都坚决恪守。并把它“视为对宾客的尊重,并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遵守”。

(二)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冲突的主要表现 首先,“恋爱自由,婚姻不自主”的状况,说明《婚姻法》所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还存着事实上的限制。水族青年男女在达到一定的年龄,行完成年礼之后就可以同异性交往,通过节日交往等机会来借歌传情,追求异性。可见,水族青年男女们的求偶及恋爱方式是相对自由的,并没有遭到家长、宗族的过多限制,但是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则要服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双方或一方父母及舅父表示反对,青年男女则无可奈何。对此,“他们一般不会去反抗,倘若反抗就要背上‘女不贞净,男不纯良’的罪名,遭到所生存的特定环境的排斥与唾弃”。②

其次,水族婚姻习惯法不依据法定的结婚程序进行结婚登记,而是按习俗成就事实婚姻。结婚登记是我国法定的结婚程序。《婚姻法》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结婚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可以看出夫妻关系确立的临界限为是否履行了登记手续。但是,水族民间一向有重婚礼、重仪式的习俗,而往往忽视“结婚证”的份量,他们误以为只要举行了婚礼,亲戚族人喝了喜酒,“夫妻关系”就算得到了确认。

第三,早婚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水族聚居区地处边远山区,远离现代文明,其生活方式是在高山峡谷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贫穷而自由的生活。这种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奇特,使得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们相对内地较早地懂事、成熟。当水族青年男女已具有生育能力和成家条件时, 他们并不过多的考虑婚姻关系的社会属性及青年人心理成熟远不及生理上的成熟。这与他们终年劳作,对劳动力的需求观念极深以及广泛存在的小生产环境不无关系。所以,水族青年结婚年龄一般处于16-17岁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例外。最后,水族的婚姻生育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调节人口增长速度和提高人口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而在个别水族的村民中,仍认为子女是一种财富和保障。在“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思想的支配下,个别地方依然存在超生现象。

(三)正确对待水族婚姻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应借鉴水族婚姻习惯法,吸收和利用水族婚姻习惯法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如婚姻习惯法中的男女平等、结婚自由、恋爱自由、一夫一妻制习惯;继承习惯法中的男女继承权平等、尊老爱幼、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习惯,对其加以认可,使之上升为制定法,增强国家制定法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便于其在水族地区得到很好的实施。对国家制定法与水族婚姻习惯法的重合之处,要充分尊重各自的独立性,双方都不应刻意地去排挤对方的生存空间。因水族婚姻习惯法已经深入人心,应当允许依族规而治或援俗而律。水族婚姻习惯法也应借鉴制定法,发展自己,增强自己的活力。

对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之处,应始终坚持以国家制定法为价值取向,利用水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和法律变通权,发展和完善水族婚姻习惯法。对其中违反国家制定法强行性规范的那部分内容,在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时予以改变,对其它内容可通过法律变通权加以变通和补充。对水族婚姻习惯法中需要改变、变通及补充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为了贯彻继承法中关于配偶、子女享有继承权原则,规定“寡妇改嫁时,有权继承和处分男方财产,嫁出去的子女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为倡导婚姻自由,应大力提倡离婚自由,离婚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将同姓不婚、族内婚习惯变通为大力提倡同姓三代外旁系血亲结婚,不同民族通婚受法律的保护。为保证结婚离婚履行法律规定,规定不准以仪 2002,第4期。① 刘柯:《贵州少数民族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② 龙庆:《少数民族的婚姻特点及法律思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增),第74页。

①式代替结婚离婚手续,结婚离婚必须履行法律的规定。

综上所述,水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融合与冲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领域内,特定的人群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历史必然。事实上,既不存在一种纯粹的习惯法,也不单纯存在国家法律运作的独立性,而是有民间习俗渗透其中。我们应该对此进行客观公正的认识和对待。应尊重水族婚姻习惯法,给它提供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空间,国家制定法应当与水族婚姻习惯法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宗金等 著:《中华民族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高其才著:《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3.潘一志 编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史研究组,1985年版 4.何积全 主编:《水族民俗探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5.谢晖等 主持:《民间法》(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三都水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载于《水家学研究》(第三卷)8.杨方旭:《浅析水族的风俗习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下载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西夏的民族习惯法的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夏行政区划(最终版)

    西夏州军列表 地区 州府军 今地名 河西 兴州(兴庆府,都城) 宁夏银川市 定州 宁夏陶乐县 怀州 宁夏银川市东 永州 宁夏永宁县 凉州(西凉府) 甘肃武威市 甘州(宣化府) 甘肃张掖市 肃......

    西夏学读书笔记

    《西夏简史》读后感《西夏简史》是一部少数民族专史。书中主要记述了古代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西夏国从建立到衰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西夏简史》结构明确......

    西夏碑导游词

    大家下午好!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千里不相逢,很高兴在这晴空万里的中午与大家相逢。我叫***,本次我们将重点游览西夏碑。 西夏碑碑额呈半圆形状,题名上面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

    民族民间艺术.doc(论文)

    民族民间艺术——陶瓷艺术装饰内容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生长在这片土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一种。那么什么是民间艺术?民间......

    民族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学后感 经过近半个学期的民族民族舞蹈欣赏课,我对民族民族舞蹈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民族民族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

    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玉皇大帝信仰提到玉皇大帝,首先想到的是玉皇大帝的身世和由来。在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的生活还没有完全的定格,只是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所以当时......

    民族与宗教论文

    一、宗教的本质 (一)神人关系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学说 关于宗教的本质,作为无神论者的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给出自己的论断——“人的信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

    民族社会学 原创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安徽大学]民族社会学 期末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 ——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学生姓名: xxx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