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5篇范例]

时间:2020-01-28 18:0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

第一篇: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律制度仍还不健全,监管制度、防控体系及配套措施仍存在缺陷,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尤为突出。为了充分揭示信用风险,以促进利率市场化下法律防范制度的完善,笔者将对其当前法律防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

利率市场化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金融机构在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也就是将利率的调控权交给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将承担很大的信用风险,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十分紧迫。

一、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由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由于借款人的违约行为而带来的损失可能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于利率市场化之前,因此,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未知性和激烈的竞争市场压力,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程度大大加深,主要表现在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压力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市场供求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利率的不稳定性使客户为了提高收益,在银行业务的选择中更加灵活,导致银行利率变动时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而在固定的市场份额中,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存在不择手段,对客户信息了解度不够或者采用不合理的收益来诱惑客户,不仅使利率水平增加了不稳定性,还使商业银行在客户心中的信誉度严重降低。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内在、外在及相关配置中的问题。对于内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防控体系和程序等方面,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利率水平一直由人民银行进行决定,商业银行已经习惯于原来的市场利率变化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理念,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即使建立了相关的防控部门,但由于职责不够明晰,缺乏相应的防控程序和信息交流机制,导致银行内部信用风险防范制度存在着较多问题。对于外在因素,目前主要体现在外部监管机构中,监管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创新理念,不适应现代化的监管需要,尚未从原来的监管方式中转变过来,导致监管机构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体系的配套设施中,不仅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而且违约惩罚机制中失信成本过低,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形同虚设,很难起到防范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控

(一)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防范体系

要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控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能够完善,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内部防范体系。首先要提高管理层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银行内风险管控理念的宣传,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信息反馈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的建设。然后制定健全的信用风险防控程序,细化银行业务中风险防控步骤,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管理。最后,明确内部信用风险防范部门的职责,使其能够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能够充分发挥其防控作用。

(二)设置健全的外部监管制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创新信用风险的监管理念,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及修改以物抵债的有关法规,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其次,要明确央行和相关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中的权限,完善相关政策,使央行能够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监管机构对信用风险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最后,针对利率市场化的特点,对信用风险监管方式进行革新,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明确机关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将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引导、事后治理能够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信用风险监管的整体化。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配套设施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信用系统的建设、运行以及操作要有法律法规规范,然后联合相关行业机构建立服务员客户的数据群,不断修改及完善征信管理办法。最后,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债务人违约的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使金融市场的失信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保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的完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的管控体系,使商业银行内部能够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力度和防范效率;然后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部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培养符合当前金融形势的监管理念,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发展。最后通过构建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加大违约失信成本来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体系,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园.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法律防控浅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4):96-99.

[2]谢云山.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4(10):51-60.

第二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

摘要: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方法的概况,接着分析了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理,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银行业现状, 讨论了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方法的概述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和经营过程的特殊性,自其产生之初,风险就与之相伴而生、形影不离。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现代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由于借款者违约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但在计量、管理等方面均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理

期权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期权是进行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理想工具。所谓期权实质是一种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期权购买者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基础上便获得这种选择权。如果未来价格向不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期权购买者则可选择执行期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冲弥补这种不利的价格走势给其带来的损失。相反,如果未来价格向有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则期权购买者会选择放弃执行期权,他所损失的仅仅是当初为了获得这种选择权而支付的费用。因此,虽然期权购买者为了获得这一权力额外支付了一定费用,但却有效规避了价格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看,期权十分类似于汽车保险。车主为了在车辆出险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购买保险。如果车辆出险使车主遭受损失,由于购买了汽车保险,车主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相反,如果在此期间车辆没有出险,则车主的最大损失也不过是保险费。

商业银行同样可以利用期权的这种风险对冲机制进行信用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购买期权,这就相当于为其贷款购买了一份保险。一旦贷款违约事件发生,商业银行就可以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获得一定的补偿,以弥补借款者信用水平向不利于银行的方向变化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期权出售者。银行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期权所支付的费用。商业银行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贷款利率进行保值,另一类对贷款金额进行保值。

第一类方法利用期权对贷款利率进行保值,以达到防范信用风险。它的主要原理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买进一个利率看涨期权。根据投资学的基本原理,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之和。因此,贷款利率水平作为贷款人的发放贷款的收益率也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中,风险溢价是对贷款人承担信用风险的补偿。当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时,作为贷款人的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相应扩大,相应应提高风险溢价水平以及贷款利率水平。固定利率贷款由于在贷款存续期间内利率固定不变,银行无法通过对贷款利率的调整,获得相应的补偿。因此,固定利率贷款既无法规避无风险利率的不利变化可能给其造成的损失,也无法规避借款人信用风险扩大,进而风险溢价水平扩大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前为了防范利率风险,商业贷款特别是国际长期贷款往往被设计成浮动利率贷款,使得在贷款存续期间内,贷款利率能够随基准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无风险利率变化带来的损失,但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溢价则仍然是固定的,无法回避。

第二类方法利用期权对贷款金额进行保值,从而达到防范信用风险。其主要原理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买进与该笔贷款金额相对应的贷款合约价格看跌期权。当借款者违约事件发生时,商业银行作为期权的购买者可以一个事先已经约定价格出售这笔贷款,从而弥补由于借款者违约而给其带来的损失。 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创造和信用中介的主体,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社会信用风险的集散地。因此,妥善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生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包括贷款和各类投资在内的资产实现多样化、分散化,通过减小资产组合内各类资产的相关性,使组合内信用风险相互对冲抵消。然而,实践中的贷款分散化并非无懈可击。商业银行往往都有比较稳定的客户信用关系、经营领域、区域优势、行业优势、信息优势以及贷款规模经济效应等,这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国有专业银行,历史上有明显的业务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贷款分散化。此外,贷款分散化还有可能对银行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而期权克服了贷款分散化的缺陷,在允许贷款相对集中的同时,通过期权的非对称性风险收益机制将商业银行面对的信用不确定性进行拆分,对冲并转移对其不利的信用不确定性,而保留对其有利的信用不确定性。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3.2 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及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使得社会信用风险逐渐集聚到了银行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资本重置和贷款出售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足以使银行彻底摆脱信用风险。使用期权来防范信用风险无疑为我国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新工具。

3.3 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及回报率

为了促进国际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也就是要求银行的总资本不能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8%,其中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是由银行各项资产与风险权重的乘积来确定。因此,风险权重越高,对银行资本金数量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利用期权等衍生工具做套期保值可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因此《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已经采用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头寸的资本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能实现完全套期保值,则银行可以不必提取专项资本;如果无法实现完全套期保值,银行可以仅对其敞口头寸提取20%的专项资本。由此可见,通过期权来防范信用风险后,同样数量的贷款资产所要求的作为贷款保证金的资本金数量下降,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资本金可以支持更多的贷款资产,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并有效地利用了财务杠杆,提高资本回报率,这对于资本充足率普遍比较低的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有利的。

3.4 有利于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

由于我国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平衡,企业融资长期倚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往往被通过立法排斥在存放款业务之外。商业银行利用期权来防范信用风险,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间接涉足贷款市场提供了可能性。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期权交易在分散化解银行所承受的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自身投资组合的分散化,有助于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外经验,保险公司通常是此类期权的出售者。一方面,保险公司尤其人寿保险公司拥有稳定的长期性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运用其在风险管理上的优势,进一步在不同领域进行信用风险的再分散化。可见,期权的应用有助于推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实现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融合和优势互补,改善其资产组合结构,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伊斯雷尔·尼尔肯.实用信用衍生产品[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R].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第三篇: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频繁的利率波动,给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带来风险。但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改善经营管理,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益。

1、信贷经营面临资产重新定价的问题。信贷资金的定价方式可分为固定利率方式和浮动利率方式。采用固定利率的定价方式,借贷双方可准确地计算成本和相应收益,简便易行,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市场利率波动难以预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也将频繁调整,如果银行贷款利率固定不变,可能给债权人或债务人带来经济损失;而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可随市场利率变动定期调整,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债权人或债务人带来的风险。因此,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在借贷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这就增强了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和管理中的主动权,使之可以视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贷款利率,合理调整不同期限贷款利差和存贷款利差,避免利息损失。

2、促使银行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和利率缺口管理。商业银行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改善效益的关键在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头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直接面临着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带来的利率缺口风险,如果调度不当,很容易造成损失。市场利率变化时并不是直接影响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而是直接影响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由于商业银行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的数量、期限结构不匹配是常有的现象,银行资金计划部门就必须加强对市场利率走势和国家利率政策的预测,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科学、准确地匡算资金头寸,在努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同业拆借等多种货币市场工具,大力加强资金的缺口管理和计划调度。

第四篇: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转型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以贷款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以及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实现经营转型和发展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与时俱进、以变求存的必然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市场更完善,金融体系更健全,银行之间揽储竞争力增强,存贷利差收窄,利率风险增加,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产生了内生动力。通过与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经营现状的分析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应坚持以创新为手段,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加强市场及同业信息研究,不断拓宽业务新领域;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优化组织结构,改造营业网点业务模式。尽快改变以收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兴金融业务作为新的战略选择。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比例管理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对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仍然属于一种比较初级的管理模式,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离2003年新巴塞尔协议监管要求相差更远。因此,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利率风险水平控制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事先制定所愿承受的限度之内,并尽可能提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即将实现在一定利率水平上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以货款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以及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实现经营转型和发展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与时俱进、以变求存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导向、风险管理和业务支持体系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促进业务转型。

第五篇: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管理的影响分析论文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这一过程充满风险。由于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由于中国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比较薄弱,而且没有积累这方面的保险和系统性数据,包括分类的企业违约率状况及其产生原因的数据。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逐步地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可以培养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其管理资产负债的能力,使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和现状,有步骤、有层次、有阶段地逐步完成,既科学又合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抓住有利有利时机,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的。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能够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

利率市场化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及散户的闲置资金。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多家商业银行都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并通过大额存单、理财产品等方式来吸引对公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存款是商业银行立行之本,商业银行只有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资产业务,包括贷款业务等。同时,把社会闲置资金吸收到商业银行,也有利于化零为整,更好地整合社会闲置资金,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等形式,使需要资金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得到贷款资金的支持,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二、推动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可以说,商业银行除了传统信贷业务以外其他多种业务的拓展也都是依托于信贷业务的基础客户群体而衍生出来的,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定价更加透明,同时利差收入的缩小也会使商业银行从原来比较单一的产品结构向丰富、多元化的组合型产品结构进行转型。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通过直接市场进行融资,而商业银行也会通过利率下浮来争取优质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客户营销策略,以综合收益来衡量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除了要巩固和拓展大客户的传统贷款业务,还要通过投资银行业务(如承销债务等)、现金管理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实现多维度的收益最大化,提高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减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入空间缩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开发创新业务品种,积极拓展投行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多种业务形态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将利率市场化减小存贷利差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创新业务品种的动力,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更多的银行业务品种,完善银行业务和产品结构。

三、推动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在利率管制时期,金融产品的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会更愿意选择大中型客户。而在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市场利率,充分考虑经营成本、目标客户综合收益、目标客户风险等多重因素灵活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实行风险和收益对称、优质客户优质价格等差别化价格策略。商业银行的定价机制制定的范围包括银行资产、银行负债、和其他业务。建立科学系统定价机制的目的是要让商业银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商业银行还要对金融产品定价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制定,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出不同的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不同级别的客户进行细分化处理,最终做到对资产负债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有效配置。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这样商业银行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而且商业银行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将会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利率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说,此举可以降低部分企业融资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和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控制手段,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采取了相应措施积极对应这种环境变化的冲击。国外商业银行在银行负债框架做出了及时的调整,为符合环境要求,对金融市场的环境进行了有效调节等。在关于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国外商业银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外商业银行对于银行利率风险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传统风险管理手段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之中,在数据库创设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国外商业银行关于资金预测的技术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要结合历史性数据来对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依此决策出最佳解决方案。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会增强,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各银行已经逐步开始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根据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实行风险和收益对称的价格策略。同时,也可以加速商业银行除传统银行业务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促进银行进一步升级。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通过对自身的资产负债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创新业务等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情况,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而进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也应该是可持续的、不间断的。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而进行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铤而走险。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就是要做到准确预测风险,制定出相对应的对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创新业务品种,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载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论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 王占峰 6月8日和7月5日一个月内央行连续两次降息,第一次表面是对称的,但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因为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按基准利率的1.1倍上线......

    利率市场化调研

    利率市场化调研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12年6月8日和2012年7月6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及浮动区间进行了调整,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的案例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成功上市后,不良贷款处置主要通过动用自身拨备核销、批量打包转让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保全、现......

    利率市场化下全球的应对策略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和几乎所有债券市场上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以及国内外币存款的利率都已经放开。当前,我......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利......

    利率市场化下的储蓄国债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下的储蓄国债定价机制 摘要: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高速期,在我国国家筹款中占重要地位的储蓄国债将面临利......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简介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内 容 提 要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量得到了迅速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其风险日益明显。由于个人住房贷......